昨日午後立秋,大雨。晚上十一時是民間信仰俗稱的「開鬼門」,許多人家都有祭拜。
一個月的「鬼月」,雖是民間信仰,卻影響很大。許多忌諱,許多禁戒,避穢、祈福,各地方、各行業都有自己處理的方式。
鬼門大開,亡魂四處漂泊,這一個月,如果按照民間信仰,要如何與回來的亡者相處?如陌路相逢?如擦肩而過?像蘇軾在妻子死後十年祭悼的句子:「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無論生者,無論亡者,相逢而不認識,無從知道過去未來的因果,也許是蘇軾說的深沈的悲哀吧。
民間用詞是「好兄弟」,是的,大疫期間有四百萬人走了,我可以一一相認,叫他們一聲「好兄弟」嗎?
生者將是亡者,亡者曾經是生者,隔閡只是時間,民間相信,時間隔閡,可以在這一個月了無顧忌。鬼月的重要儀式是中元普渡,整個東部亞洲都有祭奠。
中元普渡是道教的說法,佛教稱「盂蘭盆節」。盂蘭盆會可能源自佛弟子目犍連。目犍連,也稱「目蓮」,華人在南北朝時代就引進目蓮救母的葬儀戲劇在民間流傳。
相傳目蓮母親多行惡事,死後在地獄受苦,目蓮仁孝,佈施食物給母親,但一到口中都化為火焰灰塵。目蓮求助佛陀,因此有眾菩薩集力,助目蓮下地獄救母。台灣也還有目蓮戲流傳,在喪禮中看孝子模仿滾釘板、上刀山,下油鍋,慘烈怖懼,小時記憶,至今難忘。
所以,盂蘭盆會是生者要用最大的信念度脫亡者的劫難,讓六道眾生解脫。陸上水中空中都是亡魂,所以在台灣日本都有放水燈習俗。
我在京都嵐山渡月橋下隨民眾放過水燈,把點了蠟燭的小木板放入水中,默念亡者姓名,或只是度脫眾生,擊掌合十,看一點螢螢燭光在暗夜裏隨水流越行越遠,彷彿冤業災厄也隨之而去,不相識的六道眾生,相逢而且相識,也可以了無罣礙。
民間流傳久遠的信仰,自有心中的嚮往,理性科學都難解釋,自視甚高,也許斥為迷信,也只是與眾生無緣,相逢而不相識吧。
借菩薩寺佛前腳下一盞燈為亡者照亮解脫的路。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校正回歸挺醫護!抗疫名醫不捨學弟病逝淚崩!►►https://youtu.be/CJuPG6h5zTk 【不明感染確診數暴增?國產疫苗成最後救星?】▶▶https://youtu.be/KJx3o6cWkUk ⭐天命難為女總統!2021蔡英文最大危機► ►https://youtu.be/ZzCx...
日本喪禮習俗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大正時期,對日本人來說,選擇性的留下浪漫記憶。但事實上一些細節已經暗示了後續的帝國變化。
這也是一個例子,說明其實帝國母國本身,是可以民主的。就如大正時期的民主追求,以及現在的美國。
廣義的「帝國」,我們著重的是其投射的軍事力量,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影響力。
臺灣近兩百年,接連受到清帝國、日本帝國、中華帝國、美帝國影響。反應在混合文化中,就像是掃墓習俗、溫泉文化、中國菜餚、全民學英文。
「《鬼滅之刃》當紅的「無限列車篇」,也展示出了此時日本的鐵道文化已經相當豐富,不只有多樣的鐵路便當,當時鐵道旅遊也相當興盛。
此外,《鬼滅之刃》中除了揮刀之外,藥學知識也是能打敗鬼的關鍵之一;這也反映了在大正時期,日本的科學研究承襲江戶、明治的經驗,並向西方國家取經,逐漸發展純熟,並透過大學教育培養自己的人才。」
「事實上,歷史上的「大正時期」並不全然美好。首先,即便日本受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景氣,物價卻連連上漲。直到1918年,一開始只是富山漁村的婦女抗議米價過與高昂,政府不但沒有解決米價問題,反而將米收購給西伯利亞出兵,使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最終,如同推倒骨牌似地演變成為全國抗議行動的「米騷動」,約略200萬人參與,當時的首相寺內正毅也因此辭職負責。
此外,1910年正式被併吞的朝鮮半島,在「威爾遜主義」的響應下,於1919年高宗皇帝的喪禮為契機,於該年3月1日發起大規模的示威行動,並主張朝鮮獨立。一開始示威者以和平運動自居,但許多參與示威的學生無故遭到警察殺害,示威也升級成為全國性的抗議行動,史稱「三一運動」。
在接下來的6個月,根據韓國的官方數據,至少有7,000人以上死亡,4萬人以上遭到逮補。一向以文明自居的日本政府,卻也在這次事件中顯示出他們治理的失敗以及手段的殘暴。」
「美國歷史學者Andrew Gordon曾經提議,與其使用「大正民主」這個名詞,「帝國民主」(Imperial democracy)或許更為合適,因為在這段時期,許多推動勞工權益、進步思想的人,其實同時也是帝國主義的支持者。」
日本喪禮習俗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八卦
#枝豆的台灣田野調查
#明太子說故事
晚安。繼續說故事。
今天來分享一下,枝豆來台灣時觀察到的有趣大小事。每次他和我分享這些心得的時候,我都覺得這真的是外國人才會有的特殊觀點,這邊就分享給大家順便當作紀錄。
枝豆每次一入境台灣,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吃便當。
不過他倒是沒有指定一定要吃什麼便當,反正只要是便當它都喜歡。我老家附近有一家雞肉飯x控肉飯雙拼便當他超愛,有一次爸媽就提議,要不要乾脆就去店裡面吃。結果當天吃完之後,他居然跟我說:
「我覺得還是裝在便當盒裡面比較好吃耶~!」
「為什麼呀?」
「因為我覺得便當的精髓就在於定量啊!每一種菜都一點點,吃完會讓人有剛剛好,甚至是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可以一直加點,就會貪心地點過多,然後吃不完又覺得難受。」他說。
原來這就是日本定食的概念嗎?菜的種類可以很多樣,但是「定量」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還有一次,也是在我老家附近散步。枝豆突然說
「我喜歡這個沒有被資本主義入侵的淳樸小鎮。」
「怎麼說?」
「你看,小籠包的店面招牌就只寫小籠包,早餐店也只寫早餐或是豆漿,水果攤也只寫水果。還有好多小攤根本就連名字都沒有,不覺得特別可愛嗎?」他笑。
上一次他來台灣,突然也提出想要看電子花車表演的提案。好像是最近日本人把台灣電子花車的表演方式帶到日本的藝術季去,他們覺得相當有趣,想看看台灣的原汁原味表演是什麼模樣。
「而且還想看看,去看電子花車表演的主要客群是哪些人!」
有次爸媽開車帶我們經過那種檳榔攤很多的產業道路,枝豆也是一直問我說:
「穿比基尼的小姐到底在玻璃窗小店裡面賣什麼東西呀!」
後來我們就買了一包檳榔回家,其實大家也都沒吃過,最後就在家吃得滿嘴通紅然後所有人一起尖叫。記得枝豆一直張著血盆大口說他頭好暈。
還記得第一次帶枝豆到台灣時,我們吃了一個台幣65元的排骨便當。之後他就很喜歡用排骨便當來計算台灣的物價,例如經過星巴克他就會說
「我不敢相信有人願意花兩個排骨便當的價錢去喝一杯咖啡!我寧可吃兩個排骨便當!」(對枝豆來說,咖啡貴過正餐很不合理。)
「搭計程車沒有非常貴耶!通常花二~三個排骨便當就可以到目的地。」(日本搭計程車比台灣貴很多)
「這襪子只賣1.5個排骨便當的錢好超值喔!」
還有一次我聽到他和日本朋友分享說,台灣人在中秋節,會相約在便利商店外面烤肉賞月,日本朋友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當下我也覺得很妙。
而且他每來一次台灣就會變的更台,喜歡的食物從羊肉爐一直延伸到釋迦還有菱角(另外也喜歡香蕉和芒果,因為台灣的香蕉和芒果在日本都算高級水果。然後一直堅持芭樂不是水果,因為就口感和甜度來說,芭樂應該被歸類為蔬菜XD),想看的表演有電子花車和廟會布袋戲,下次若他來台灣若有什麼有趣的新發現,再和大家分享。
(有一次我和一群外國朋友聊天,聊到台灣的喪禮有燒紙錢,還有燒紙房子&車子等等的習俗,大家都覺得超有趣,有一個義大利朋友當下就說~天啊!我至少在人生最後的最後,有機會得到一台(紙作的)藍寶堅尼了XD)
晚安囉^^
♥更多我的生活隨筆在
http://www.mtkomtko.com/category/note/
pic每次下高鐵站就會一秒衝去買便當的枝豆
日本喪禮習俗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校正回歸挺醫護!抗疫名醫不捨學弟病逝淚崩!►►https://youtu.be/CJuPG6h5zTk
【不明感染確診數暴增?國產疫苗成最後救星?】▶▶https://youtu.be/KJx3o6cWkUk
⭐天命難為女總統!2021蔡英文最大危機► ►https://youtu.be/ZzCx8THDmQ8
⭐台灣疫情壓不住!本土感染擴散危機四伏!► ►https://youtu.be/FrGZFjeTNA8
⭐獅子王癱瘓全台?篩檢最大感染源揭開真相► ►https://youtu.be/iqb_rSSfHaY
⭐情慾流動成破口!「人與人的連結」成台灣危機?► ►https://youtu.be/Xc-36BoLW30
⭐大炳亡魂有感應!名嘴嚇破膽全場發毛► ►https://youtu.be/_LAAqQqx_lQ
⭐許聖梅血崩罹癌?醫師震撼宣判太離譜► ►https://youtu.be/SmQc1Xnoqp0
⭐全家人罹癌吐遺言,她節目淚崩交代身後事
► ►https://youtu.be/IVaBJHWVYgM
⭐濟公師父破玄機!半世紀旱災預言公開真相
► ►https://youtu.be/B5Dco_gWQ7U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48 披麻帶孝慶生,狂撒冥紙喊「過橋喔」?
06:50 慶生亂開玩笑,壽星跟祝壽都會衰?
10:47 王崇禮解夢超玄真相
17:00 一直夢見壽衣是怎麼回事?
26:36 同學起鬨,竟送壽衣當生日禮物
33:00 日本有何禁忌,讓高志乖乖遵守?
37:13 務將金桶當垃圾桶,丟了之後被罵?
41:13 民雄鬼屋出外景,胸口刺痛如刀插?
50:20 到鬼屋出外景,好兄弟會生氣嗎?
56:13 通靈室友夢到有人出車禍,結果呢?
1:04:06 爸爸鐵齒買房後,家中靈異事件不斷?
#新聞挖挖哇#鬼故事#王崇禮#新聞挖挖哇2021#鄭弘儀
日本喪禮習俗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恐怖鬼故事的發展太驚人嚇到主持人鄭弘儀當場大喊夭壽!
不可置信的可怕鬼故事你敢聽嗎?#鬼故事#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疫情爆發持續延燒!抗議名醫不捨掉下男兒淚!
► ►https://youtu.be/CJuPG6h5zTk
⭐神救援染疫孕婦!婦產科仁醫還原接生現場!(有片)
► ►https://youtu.be/wVMfQ79tljY
⭐不願幫母親送終?遺憾真實故事讓世人落淚
► ►https://youtu.be/jsL7FxIPsVI
⭐母親狠逼拋棄繼承?狄志偉心碎說出長子委屈
► ►https://youtu.be/63k-oVBcUsM
⭐名嘴王瑞德掉下火神的眼淚!► ►https://youtu.be/_ulXUL_ktXo
⭐天命難為女總統!蔡英文最大危機► ►https://youtu.be/ZzCx8THDmQ8
⭐台灣疫情壓不住!本土感染擴散!► ►https://youtu.be/FrGZFjeTNA8
⭐黃宥嘉轟防疫破口!捕獲野生楊志良►►https://youtu.be/y_mm36xS8JA
⭐確診爆增不用怕?洪素卿坦言台灣防疫真相
► ►https://youtu.be/zS30v387I8I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日本喪禮習俗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bit.ly/2TdHAeH
來賓:王思佳、楊子儀、阿諾、高伊玲、岳庭、班傑、邱瓈寬、苗可麗、康康、茵茵
各國型男:杜力、夢多、金旼哉、韋佳德、舞陽、尼可、賈斯汀、賀少俠、費丹尼、麻努、米歇爾、馬丁、愷杰、馬龍、塔提雅娜
00:01:01 日本喪禮特殊習俗?在遺體旁用餐聊天!?
00:41:21 非洲喪禮超歡樂?跳舞狂歡兩星期!?
01:21:59 台灣婚喪禁忌特別多!?型男亂撿紅包差點冥婚?
#禮俗百百種 #阿兜仔搞不懂 #清明時節 #掃墓 #禁忌 #喪葬 #派對 #禮俗 #傳統 #文化差異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bit.ly/2Jg6lG5
★兩性育兒新知【媽媽好神】►►https://bit.ly/2HsIcLY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bit.ly/2uaVgx0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bit.ly/2Odw16h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bit.ly/2tgCaVZ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日本喪禮習俗 在 #更日本的喪禮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爺爺和奶奶的喪事都是在日本辦的,因此我經歷了兩次日本喪禮,日本的 ... 很多台灣習俗很單純的就是只想要分享日本的喪禮而且重點也不是放在習俗越少 ... ... <看更多>
日本喪禮習俗 在 Re: 請教一下百日內去日本神社寺廟之疑問- 看板Folklore 的八卦
※ 引述《lonelypasser (曹大肥你好肥!)》之銘言:
先致上對先人的哀悼。
被唯恐天下不亂的推文釣上來,講些跟台灣雖僅一海之隔,
但大眾相當不熟悉的日本喪葬習俗。
台灣漢人的喪葬風俗大多繼承原鄉福建而來,
當中雜揉佛教中陰觀念與道教儀式,以及儒家禮儀。
以百日習俗而言,大多認為源自《禮記》的虞祭三次後,便會舉行「卒哭」。
卒哭一如字面 ,確實為終止哭泣之意,孔穎達對此如是解釋:
「唯有朝夕哭而已,言及哀殺也。」
在親人離世後,悲傷哭泣皆是人之常情,
此時稱為無時之哭,也就是無時無刻都在悲傷之中。
但在虞祭舉行三次後,此時親人亡故差不多逾百日,
此時應改為有時之哭,也就是孔穎達說的朝夕各哭泣一次,
藉此節制悲傷,避免情緒過度氾濫造成生活失序與身體殘害。
那麼,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有沒有如同台灣喪葬的百日儀式呢
答案是有的,日文稱為百ヶ日法要、卒哭忌、出苦忌或幽回忌,
一般而言,舉行此法要後出席結婚式等喜慶場合較無疑慮。
而日本佛教也有一套除了《禮記》外、關於百日的說法,但有些離題不多提。
回歸原 PO 的問題是:「百日之內是否不能出入神社佛寺呢?」
這問題首先得拆成兩個部分。
首先是佛寺,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沒有百日前不能入寺參拜這風俗,
沒有百日前不能入寺參拜這風俗,
真的沒有百日前不能入寺參拜這風俗存在,
大寺小寺都一樣,沒有分別。
因為在日本文化中,佛教與喪葬是息息相關的,
這一印象的強化與江戶時代實施的檀家制度有關,
不過談下去也是離題,有興趣可以自己谷歌。
況且佛教認為往生者能蒙佛力接引再好不過,怎麼會拒絕喪家於山門之外?
然而,板友可能會質疑,前面不是提到日本也有百日儀式嗎,
也表示百日儀式後參加結婚式等喜事方始無虞。
唔,但沒提到不能進佛寺啊,喜事跟佛寺沒有正相關,好嗎。
再來是神社,神社在此問題上較為複雜,
裡頭牽涉到日本古代律令對於喪期的規定,還有神道的罪穢觀,
鳥居以內的區域是清淨的神域,身有不潔之人擅入即是褻瀆神明,
這也是為什麼在參拜神社前,都要在手水舍漱口洗手,
其實這就是種迷你的潔淨儀式,主要是讓人身心清淨。
而死亡在神道是「穢」的一種,且是重大的穢。
因此喪家在尚未進行潔淨儀式前,貿然進入神社境內非常不敬。
而這潔淨儀式舉行的時間點,則跟日本古代律令有關,
但目前都按照明治七年頒布的服忌令為準。
服忌之所以稱為服忌,係因時間分為「忌」與「服」
當中時間最長的是父母亡故,忌期五十日,服期十三個月,
其餘親等按此往下遞減。
像是原 PO 的狀況是祖父母,則是忌期三十日,服期五個月。
那麼,忌期跟服期的差異在哪呢。
古代而言,忌期就是政府公定喪假時間,
轉換到現代則是出席喜慶場合、參拜神社等事項禁止的時間,
因為在古代日本,處於忌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此外如同台灣喪事時遮神,日本喪家如有供奉神棚,
忌期內也會以白紙貼住門扉部分,直到忌期結束的隔日,舉行潔淨儀式後才會取下。
脫離忌期、進入服期雖能出席喜慶場合與參拜神社,但依然會避免慶祝過年,
這部分則與台灣對年前不包粽、不炊粿的風俗相似。
落落長講了許多,整理一下答案回應給原PO及有相同問題的人,
身為喪家,若先人辭世未超過百日,是否能出入日本的神社佛寺呢?
如果是日本佛寺,無論規模大小都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甚至歡迎你進入寺中為故人誠心追福。
如果是日本神社,若你已經脫離忌期,
忌期隔日起就沒有疑慮,請放寬心進入清淨的神域參拜。
以下附上明治七年服忌令中,
各親等忌期時間長度
父母:五十日
養父母、祖父母、丈夫:三十日
曾祖父母、兄弟姊妹、妻子、有血緣的孩子:二十日
養子、異父母兄弟姊妹、養子、孫兒:十日
堂表兄弟、外甥內姪:三日
: 推 michaelgodtw: 最好是不要,有人是有看到不太好的 07/24 15:25
: 推 michaelgodtw: 伏見稻禾是一般人去,都有人看到異象了 07/25 10:07
: 推 michaelgodtw: 很多人看到,不只一個 07/25 10:08
以伏見稻荷的靈驗,應該要封山才對(笑)
這種胡說八道,徒增社方與他人困擾的傳言還是免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45.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32512217.A.18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