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輝(Micheal)的導賞團由西環的西營盤,慢慢走到中上環,帶我們了解香港開埠初期華人定居、南北行貿易往來、四環九約等歷史。老字號「美華時裝」,風雨不改為客人度身訂做旗袍。碩果僅存的活字印刷店「光華印務」,積極推動文化保育工作坊。 bit.ly/2ZOkS2i
《消失的維多利亞城》導賞團
蘋果日報會員專享
日期:18/7/2020
時間:2pm-5pm
起點:港島西營盤站
價錢:$200
報名參加:
電郵至 events@nextdigital.com.hk 報名
==============
《果籽》TG Channel 👉🏻 t.me/appleseedhk
立即追蹤接收最新資訊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bit.ly/392KGKk
==============
📣 召集有心人!贊助學生免費睇蘋果
我撐學生 / 我是學生: bit.ly/2PibQs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多數人只會從書本上認識香港歷史,對於香港開埠初期維多利亞城的歷史則無從了解。」曾志輝(Micheal)的導賞團由西環的西營盤,慢慢走到中上環,帶我們了解香港開埠初期華人定居、南北行貿易往來、四環九約等歷史。老字號「美華時裝」,風雨不改為客人度身訂做旗袍。碩果僅存的活字印刷店「光華印務」,積極推動...
旗袍訂做香港 在 Hi~顏小千 Facebook 八卦
#全身照就是讓大家心安原來胖支也能穿旗袍
沒關係我懂大家想看全身照的心情
因為旗袍完全藏不住身型,小腹縮到要抽筋了還是有小腹啊!😅😅😅
來吧,給你們心裡笑笑吧~
我妹真的對我很好
我看著抱佛腳臨時買來的旗袍上身後小腹炸裂整個想哭問她我是否應該放棄不去了
她整個胡謅哄我欸:「不會啊,我覺得沒有很誇張,而且旗袍就是要有一點小腹穿起來才好看啊!」
當時立刻心安,後來想想她是在說什麼鬼話😆
今天認識了堅持只做老式旗袍的香港師傅
才知道原來我們穿的都是改良式旗袍
傳統的老式旗袍沒有拉鍊,用一片布製作完成
不會特別強調拉胸線卻很能修飾身型
改良式旗袍看似曲線畢露卻也容易暴露缺點
如果有機會,真的應該好好訂做一件旗袍傳家~
就像我妹穿的旗袍
是我姨婆年輕時穿的!
剪裁、花色、布料完全不會感覺是至少40年前的衣服,真的很神奇~
我覺得很美,也還好我妹瘦穿得進去
我拿起來比一比就放棄了🤣🤣🤣
#餐酒會真的很適合我一次能喝好幾款酒吃好幾道菜
#不該吃飽喝足再拍照的我哭
旗袍訂做香港 在 啾小姐記事本 Facebook 八卦
#啾啾夫人的採訪側記
#人在香港的Day4文長慎入
#本篇文章1500字
昨天回國後立刻開啟工作模式,因為滿腦子都是這次去香港的重要任務——採訪「旗袍男」。
.
意外在香港的網媒上看見旗袍男的短篇訪問,其中一段話寫著:「剛開始搜集旗袍很辛苦,因為我是男生,去問人有無旗袍都被當成變態。」
在那篇文章中,這段話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故事完美囊括了新聞報導裡人物專訪的幾個要素:除了有人情事,還具備衝突感。
當下立刻找出旗袍男袁建偉的粉絲頁,並去信表達採訪的意願,另一邊著手訂機票、住宿,希望有機會一睹他的旗袍收藏。
.
旗袍之於我意義重大,除了在18歲那年,因為加入北大親善團,訂做了人生第一件旗袍,20歲那年又因參與百年國慶接待任務,訂做第二件旗袍,身為就讀中文系的女子,一襲長衫總是我心裡最端莊典雅的理想造型。
.
但以往常見女性搜集旗袍,少見男性愛好者,因此,飛抵香港的第一天,我便迫不及待地與他聯繫,打算先採訪部分文字內容,感謝他體諒不會說廣東話的我,全程努力用普通話表達意思。
.
走進他位於跑馬地的據點,桌上已擺滿成疊的旗袍,紅的、綠的、花的、紫的;真絲、棉麻、織錦緞....各色古董旗袍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
聊過之後,發現旗袍男會踏上收藏旗袍之路,與一張黑白老照片有關。
那是他祖母房內的一幀半身黑白照,袁建偉說,他的祖母一生在富貴人家幫傭,早年日子過得清苦,沒有穿過旗袍,因此看見黑白照的影中人穿著旗袍時的萬千儀態,袁建偉只認為那是女星的肖像。
直到意外得知,祖母40歲時曾到影樓(照相館)租借旗袍並拍下這張照片時,他才驚覺一襲旗袍能讓佣人也能化身夫人。
.
「對我來說,再也沒有什麼衣物比旗袍更適合東方女性穿著」,袁建偉認為,旗袍形象端莊典雅,能凸顯東方女性的特點,在香港發展至今約70年,衣料結構雖沒有太多改變,卻因為花紋設計,讓旗袍永不過時。
他隨手拿起一件1950年代的黑色旗袍,「你看,一件好的旗袍,即使過了數十年,依然很美」。
.
香港土地寸土寸金,他說,自己狹小的房間只能半開房門、側身而入,說話時不忘伸手比劃狹窄侷促的室內空間,但房間放眼所及都是旗袍,能被旗袍包圍,也是他最幸福的事。
袁建偉的旗袍收藏,來源幾乎都是民間捐贈,除了有裁縫師傅量身訂製,更多的是早年婦女自製的旗袍,簡單的針腳中,彷彿可以感受到婦女為自己裁製旗袍時雀躍的心情。
.
他靠著不斷詢問身旁女性、深入舊樓、廢墟,在垃圾堆中淘寶,面對數年「變態」的質疑,終於逐漸打開收藏旗袍的知名度,短短12年間,超過1000件的旗袍豐富了他的生活。
袁建偉的收藏多屬於民間日常穿著的旗袍,從1950年代海派風味十足的傳統旗袍,到1970~80年代融合西方設計的新式旗袍,其中更不乏海外華人捐贈的老旗袍。
他認為,每一件老衣服都會有它的故事,這也是旗袍迷人之處,對於自己的藏品,袁建偉幾乎都如數家珍,旗袍主人是誰?當時為何會製作這件旗袍?回憶起夾藏在一針一線裡的情感,總讓他的心裡湧現滿滿感動。
.
「中國因為文化大革命,當時旗袍被視為舊時代產物,中國人不穿旗袍,但旗袍文化卻在香港與台灣深耕、延續,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袁建偉認真地說。
但話鋒一轉,他更感嘆,「社會進步了,傳統卻不斷消失」,成衣時尚大行其道,如今旗袍在年輕人眼中,已是上個時代的產物,面對逐漸凋零的中華文化,他希望旗袍能在自己手中找回榮光。
.
因此他拜師、學習服裝設計,甚至到中學傳道授業,旗袍幾乎佔據了他的生活,但袁建偉平靜地說,「推廣旗袍文化,不只是讓人穿上它,應該是讓人認識它」,因此他帶著對旗袍的熱情走上講台,告訴學生如何挑選旗袍?從何理解旗袍?「哪怕100人中只有1人能夠理解,那也足夠了」。
.
我好奇地問他,為何取名旗袍男?他簡單地說「因為我喜歡旗袍,而我是男生」,旗袍男這個稱號,對他來說意義非凡,就像是蝙蝠俠、鋼鐵人,有了稱號就有了使命感,讓他以傳承旗袍文化為己任,而自己的一生,都將與旗袍的絲絲縷縷交織成一片永不退流行的華錦。
.
本次因為報導拍攝需要,我有機會穿起這些年紀都比我大的老旗袍,感受50年代扎實的技藝,並深深為旗袍之美著迷。
而報導將於10月15日見刊於自由時報生活週報,文中將聚焦在他的收藏故事與各個年代的旗袍特色,因此,稿件寫不下的內容與感動,就容我先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吧。
#啾啾夫人記事本
#以前的人好瘦很多我穿不下啊啊
#自由時報生活週報
#點進照片看旗袍的介紹
旗袍訂做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大多數人只會從書本上認識香港歷史,對於香港開埠初期維多利亞城的歷史則無從了解。」曾志輝(Micheal)的導賞團由西環的西營盤,慢慢走到中上環,帶我們了解香港開埠初期華人定居、南北行貿易往來、四環九約等歷史。老字號「美華時裝」,風雨不改為客人度身訂做旗袍。碩果僅存的活字印刷店「光華印務」,積極推動文化保育工作坊。十年後兩者可能完成歷史任務,我們不禁反思究竟保育何價?
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初期,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四環九約作為經濟活動中心,四環代表在西環、上環、中環、下環(金鐘、銅鑼灣一帶),九約是石塘嘴、西營盤、太平山等區域。英政府把四環命名為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亦曾經是香港的首都。當年掌管華人的經濟命脈,是維多利亞城內的南北行,即是上環文咸西街這條參茸海味街。南北行的意思源於南方東南亞以及北方中國兩邊的貿易關係,主要買賣食材柴米油鹽及日用品,慢慢做到轉口經營外滙買賣業務。「南北行由潮州人家族發展,第一個是『乾泰隆』陳煥榮家族、第二個是盤谷銀行的陳弼臣家族。舊時南北行與泰國及新加坡做貿易,手上拿了泰銖或新加坡紙兌換,順理成章發展成今日的盤谷銀行,至今依然屹立在文咸西街。」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維多利亞城 #香港歷史 #旗袍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旗袍訂做香港 在 OB 歐蓓粒 Youtube 的評價
哈囉大家我是OB
這次到香港三天兩夜
最期待的行程之一就是體驗旗袍了
詳細租旗袍流程介紹看這邊:http://obelie.tw/hk_qipao/
希望你們喜歡今天影片!
記得訂閱頻道 開啟小鈴鐺喲
/非商業影片/
๑更多主題影片看這邊
OB牙套:https://reurl.cc/0x7qM
OB日常:https://reurl.cc/952YX
OB愛美:https://reurl.cc/aN2YX
OB購物:https://reurl.cc/MkqQX
OB旅遊:https://reurl.cc/52Yxy
OB愛用:https://reurl.cc/6Drm6
OB食記:https://reurl.cc/Ok9NA
๑ More Obelie
Blog: http://obelie.tw
FB: https://www.facebook.com/obphotoloving/
IG: https://instagram.com/obeliewu/
For business inquiries ▸▸ obeliewu@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