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Volvo S60 T4 安全旗艦版 貼心防護
4K UHD: https://youtu.be/wNBeZjE0mAw
在我小時候,其實覺得Volvo的品牌形象高過於雙B,當時我媽的老闆開著一輛740,後擋風玻璃就寫著“瑞典國寶”,事實上,Volvo車系過去除了創造許多安全防護專利,在車輛性能表現也相當卓越,我還記得20年前,第一次駕駛朋友的940 Turbo在高速公路上馳騁的感覺;還有開著Volvo S60 R,在龍潭賽道跑單圈、狂飆蘇花的美好印象,心底早就不認為這是屬於年長者的品牌!
擺脫剛硬
2010年日內瓦車展發表的二代S60蛻去了傳統Volvo車款剛硬、方正的造型,不論全車的時尚或運動感皆提升許多,到了2014年,Volvo推出了S60小改款車型,除了擁有更豐富的安全配備之外,原採四體式的頭燈改為左右單體,而氣壩也有著全新設計,並加入了LED日間行車燈,不過車尾部分卻改變極少,僅能看出排氣尾飾管由左右雙圓改為類矩形設計。
回憶起先前試駕的全新XC90車款,雖然S60不顯老態,但相信等跟上XC90與V40的腳步,推出全新改款車型後,全車造型與視覺質感必能更加出色!
直覺貼心
進入車內之前,擁有Clean Zone潔淨車室的S60能在解開門鎖後,啟動60秒的換氣程序,排除車內悶熱且不甚潔淨的空氣,在踏入車室時,不論車上的金屬門把或是鑰匙、真皮座椅以及飾板,皆採國際認證的抗過敏材質打造,且皮革、織品的染色過程也經嚴格檢驗,除了確保未採用非法有害染料製成,亦可避免孩童因舔咬皮革而誤食有害物質! 在冷氣開啟後,IAQS車室空氣品質檢測系統還可有效阻絕花粉、灰塵進入車內,甚至能過濾掉90%的PM2.5空氣微粒,提供最為宜人且健康的車室環境!
雖然我們試駕的S60並非是搭載雷神之槌頭燈的全新世代,但車內配備依然十分人性化,不論是肩負中文衛星導航顯示的7吋彩色中控螢幕、8吋彩色數位儀錶,顯示及操作皆相當便捷、易懂,看到車內空調的操作介面,只要輕按中控台上的人形按鈕,即可直覺的控制頭部、身體、腳部的出風開關,加上舒適,且包覆、支撐性出眾的電動真皮跑車座椅,Volvo S60以人因作為設計出發點的內裝確實令人讚賞!
金剛護體
S60既然出自於以安全著名的車廠,除了擁有六具SRS安全氣囊與SIPS側撞防護系統的完善被動防護,各項主動安全科技系統更是S60的強項。
當採倒車退出車格或是車庫時,因側邊的車輛或牆面時常可能遮蔽駕駛視線,S60車尾兩側的偵測器可感應30米以內的左右來車,並以A柱盲點警示燈與警告聲提示來車方向;於市區行駛時,S60標配了City Safety系統,於時速50公里以下,可自動掃描前方6~8公尺的車輛或障礙物,不論前方的車輛急煞,或是路口對向車輛疾駛而來,甚至是單車與行人衝出,S60皆能主動煞停避免碰撞,而車輛盲點偵測系統也可感應側後方快速逼近的來車,若駕駛仍未注意視線死角內的車輛,開啟該側方向燈後,盲點警示燈光還會以閃爍提醒駕駛暫緩偏離目前行駛車道。
行駛在走走停停的車陣中,駕駛可藉由QA系統讓S60自動跟隨前方車輛走停,且就算QA系統於關閉狀態下,要是發現前車快速接近,前擋風玻璃下方也會以紅色排狀閃燈,提醒駕駛減速! 在開上高速公路之後,S60除了能感應道路速限路牌,並顯示於儀錶板中提醒駕駛控制車速,當車輛超速達5km/h,車上的速限標示也會閃爍警示駕駛;若您嫌自己控油過於麻煩,只要車速在200km/h以下,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開啟後,藉著簡單設定與前車的距離,S60即可帶您輕鬆的開至目的地!
當您不慎打起了瞌睡,或分心撿拾掉落物品時,只要車速於65公里以上,車道偏移系統可自動感應道路標線,縱使方向盤有著些許歪斜,系統可施以輕微輔助力道幫助車輛修回車道中央,若方向盤轉向角度真的過大,導致系統無法修正時,方向盤還會以震動提醒駕駛將注意力拉回車輛駕馭之上。
到達目的地後,如果對於自身停車技術未有把握,或是想輕鬆一回,S60的自動停車系統還可自動將車輛停至車格內,這套自動停車系統雖仍需駕駛手動控制檔位與煞車,但整體停車速度與車格感應精準度十分成熟,遇上稍長的車格,S60宛如熟練的駕車老手,可輕鬆的一次將車輛退入車格中,但較可惜的是,就算我們一再嘗試,這輛車也並未如同新款的XC90,擁有倒車入庫的功能!
輕快穩健
對於關注Volvo車輛演進的朋友,必定會發現瑞典國寶近幾年的新車造型已經很不一樣,S60後期款的設計更是年輕化,我們試駕的雖然是入門版的T4,但也有鮮明的性能特質。
不同於前期款車型採用1.6升四缸渦輪引擎,新車款換上Drive E引擎系,排氣量提升至2.0L,不僅最大馬力變大,提升至190hp,扭力更強化至30.6kgm,輸出峰值更可從1300rpm釋出,在攝氏36度的高溫下,我們進行加速實測,0~100km/h可於8.6秒達成,擁有一定的性能水準。
不同於其他渦輪車款,T4的輸出表現相當線性,加上擁有低轉速、高扭力的設定,開起來會覺得油門輕快,中段再加速反應靈敏。或許,有些朋友會認為,FF前驅車的操控,肯定不若FR配置來得靈巧?其實,在高科技的輔助下,前驅車受到慣性的影響也能控制到最小,並且保有易於操控的特性。
以S60 T4為例,擁有車道偏離輔助,當系統偵測到車輛偏離車道,與車道標線不等距時,方向盤會微微施力,幫助駕駛者修正行駛路線,路感回饋相當精細。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雖然在結構設計上不算複雜,然而精良的阻尼設定,卻可以在收縮的過程中,過濾顛簸路面造成的碎震,當山道行駛或劇烈操駕時,又能夠發揮應有的支撐性,能夠提升駕駛者對速度的掌控度。
除了先天體質優異外,S60 T4還擁有CTC彎道循跡控制,當動態穩定系統及CTC偵測到車輛可能出現轉向不足時,將自動調節內側輪轉速,這樣的效果甚至比配上LSD限滑差速器的效果更明確,在大直線路段加速,入彎前煞車、降檔,車體慣性轉移至前軸,也不會出現轉向不足,能夠增加彎道指向性,甚至在方向盤回正前,就能夠放膽提前加速,給予駕駛者更深層的駕馭信心。
TCar試車短評
S60 T4除了擁有時尚的造型,還有豪華的內裝陳設,更有著完善的主被動安全防護,再加上順暢的動力表現,以及敏捷的操控特質,激烈操駕時,還具有鮮明性能房車的感受,頂級版180萬元的售價,不僅稱得上同級距戰力最強機種,即使對上售價等級更高的雙B,仍充滿競爭優勢!
Volvo S60 T4 安全旗艦版
引擎型式 1969c.c. L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 190hp/4700rpm
最大扭力 30.6kgm/1300~4000rpm
長寬高 4635x1866x1484mm
軸距 2776mm
車重 158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35/40 R18
國內售價 180萬元起
主要配備:
遠光 / 近光雙向氣體放電式頭燈
雨珠感應式雨刷
高階數位儀錶組 8 吋主動式 TFT 液晶顯示幕
7 吋整合式高解析彩色螢幕
CZIP 遙控循環換氣科技 & IAQS 車室空氣品質監測系統
ECC 電子控制 左右獨立恆溫空調
Harman Kardon 12揚聲器頂級音響系統
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系統
SIPS 側撞防護系統
SIPS 側撞防護氣囊
兩段式雙前座防護氣囊
IC 側撞防護氣簾(延伸至第二排)
BOA 煞車優先系統
EBA 緊急煞車輔助系統
FBS 煞車衰減支援系統
RAB 預警煞車系統
ASC 進階車體翻覆 穩定控制系統
ESC 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City Safety 都會安全防護系統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QA 車流輔助系統
DA 車距警示系統
CWFAB 碰撞警示 暨 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PDFAB 行人偵測 暨 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CDFAB 單車客偵測 暨 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RSI 路標顯示暨速限警示系統
DAC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LDW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
AHB 主動適路性照明系統
BLIS 駕駛視覺盲點 雷達感應系統
CVW 車輛逼近警示系統
CTA 倒車車側警示系統
PAC 停車輔助攝影機
PAP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5萬的網紅EHPMusic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方向盤回正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BMW X3 xDrive30i 豪華運動版 全面自信
【4K UHD | https://youtu.be/cG0vcdy7W8Y】
跨入了全新世代,大改款後的BMW X3,不論拿它與初代X5對比,又或檢視它從羞澀靦腆,進化為自信時尚的車格,隨著時光推演,這回X3的進化,無疑踏入了更高端的全新層次...
【質感大進】
若您對初代BMW X3還有些印象,當時,為了貼合休旅車款的戶外使用機能,原廠便在車輛周圍環繞了面積不小的防刮材質,這麼一來,雖然能讓人易於維護車輛,但無疑犧牲了豪華品牌的高質感;而待第二代X3問世,便可明顯發現防刮表面已大量減少,終於讓X3能用身形線條展露BMW休旅的獨具個性,然而,X3是變美了,但相較於老大哥X5,二代X3的樣貌仍像個發育中的孩子,故許多消費者寧可選擇尺碼更大,也更具自信的X5作為入手車款…
但進入了全新G01世代,X3換上了更大的LED燈組、更大的鍍鉻雙腎形水箱護罩,且就連造型設計也更像X5了! 且在細節之處,不論是前、後、車側的護版,都更具設計感,甚至,在車輛解鎖後,X3門邊還會撒下一對宛如翅膀的迎賓光毯,讓人備感尊榮! 至於我們試駕的xDrive30i豪華運動版,更屬於Luxury Line車型,它不只擁有大量的鍍鉻、鋁質裝飾,還有充滿貴氣的19吋多輻輪圈,這回,還有誰能嫌X3陽春?
【精緻細節】
此外,新X3的質感進化,也未僅在外觀就此打住,不只在上車前就能看到門旁的X字樣和Luxury Line門檻飾板,入座後,眼前儀錶改為了12.3吋數位顯示,且還能於行車模式改變時調整顯示介面,為駕車旅途帶來更多趣味,至於車內的環艙材質,儀錶台使用的是Sensatec皮質,具電動調整且包覆性強悍的座椅則採用Vernasca真皮,此外,還有Fineline Cove木紋飾板,和具多色選擇的車室氣氛燈,整體質感已非往日設計能媲擬。
另外,受惠於新車的5.4cm軸距增長,不僅後座乘客擁有更佳的膝部寬敞表現,當用腳輕鬆在車尾一劃之後,感應式尾門便可自動開啟,頓時550L的後廂空間便展現在我們眼前,要是將後座椅背全數翻倒,空間更能提升至1600L,大家便能瞭解新X3的行李吞吐量是相當驚人的。 而有趣的是,除了一般行李廂的置物區外,只要輕輕上提置物底板,其下方還有些許收納空間,且內藏的小油壓頂桿,還可自動將底板撐起,讓人更方便地取放物品,這樣的貼心細節則是我們對這輛車極為欣賞的!
【科技環繞】
跨入了科技世代,新X3當然也擁有了許多相當聰穎、便利的配備!
在中控台,10.25吋的螢幕不止具備觸控、手勢控制功能,和嶄新的iDrive 6.0系統,也因為這套系統具備連網功能,因此不論是能提供即時路況的導航系統、旅行秘書、線上諮詢服務,和緊急求助功能皆齊備;另一方面,X3又該如何與使用者連結呢? 這個問題的解答相當簡單,正是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只要透過APP,車主便能輕鬆遠距離了解車輛狀況,如安全性、續航油量等重要資訊,而在盛夏的賣場採買後,還可遠端先行開啟空調等功能,或是快速藉由車輛燈號或聲響來尋找愛車呢!
但在便捷的有趣科技之外,BMW也沒忘了基本的行車安全,X3不僅具備主動轉向頭燈、盲點偵測、追撞警示、車道輔助功能、六氣囊,這輛車的環景攝影系統也相當高竿,除了導引線和距離警示功能之外,依照不同路況,它甚至還可貼心地替駕駛翻轉視角,好比在窄巷迴轉時,藉由視角的切換,駕駛更能準確衡量車輛和道路邊緣的距離,此外,要是您對於狹小的停車格有些恐懼,還可開啟X3的自動停車功能,讓系統自主、快速地將車輛停妥!
【極限優化】
在動力配置上,我們試駕的版本是xDrive 30i,搭載2.0升四缸渦輪引擎,除了引擎本體擁有連續可變氣門、可變氣門揚程等裝置外,搭配雙渦流增壓器,引擎轉速可拉升至7000rpm,結合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加速表現順暢,除了0~100km/h可於6.3秒達成外,極速可達230km/h,再加速衝刺至200km/h引擎也不會出現氣虛,有優異的持續性及順暢度!
在操控層面上,New X3的懸吊結構雖然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配置新世代底盤,因此車格放大,但減重55kg,且在操控設定上,又兼具靈活與舒適!
因為懸吊阻尼設定拿捏得剛好,搭配xDrive四驅系統,一般狀態下前後輪的分配比例為40:60因此能夠保有四驅的穩定性,又兼具後驅的操控靈活度。如果遇上低摩擦係數路面,如雪地、沙地等極限狀態,前輪或後輪的傳輸比例可以維持百分百,靈活扭力分配,讓X3在不同的路況下,都能感受到底盤的沈穩,在山道上疾駛,搭配電動輔助的方向盤,會覺得這輛車的路感回饋極度清晰,加上均衡的車底配重,轉向感覺相當中性,給人容易掌控的感覺,通過小夾角彎道時不會太推,甚至感覺得到DSC動態穩定系統刻意箝制內側輪,出彎在加速也不用等到方向盤回正,可提早補油出彎,還能藉此感受前驅動輪的牽引力!
軸距加長5.4cm,不僅乘坐空間更寬敞,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也連帶提升,換道時,還能感受到方向盤輔助力道的變化,給予駕駛者更高層面的安定感。
【TCar短評】
New X3不止造型更帥,說真的各方面的表現可說是極致優化,更大的車身尺碼,更豪華精緻的內裝陳設,再加上精進的性能及操控,就連主被動科技都連帶升級,感覺自己駕馭的不像X3,反而更像X5!
對於買家而言,能夠以相對低價選擇一輛實用的SAV,絕對有著迷人的誘因,但也因為整體表現更與X5貼近,讓人擔心未來兩者之間的定位關係。
【BMW X3 xDrive30i 豪華運動版】
引擎型式: 1998c.c. L4 DOHC 16V + Turbo
綜效最大馬力: 252hp/5200rpm
綜效最大扭力: 35.7kgm/1450rpm
長x寬x高: 4708x1891x1676mm
軸距: 2864mm
車重: 1715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45/50 R19
台灣售價: 276萬
【主要配備】
LED頭燈、霧燈
鍍鉻水箱護罩
鍍鉻下氣壩飾條
鍍鉻下護板
鍍鉻車側飾條
緞面鋁質窗框
鋁質車頂架
迎賓光毯
Luxury Line專屬19吋輪圈、失壓續跑胎
電動尾門啟閉系統(含感應啟閉功能)
Luxury Line字樣前車門門檻
Vernasca真皮內裝
雙前座跑車電調座椅
4/2/4分離後座椅背
跑車多功能真皮方向盤
12.3吋多重行車模式儀錶
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
BMW智能衛星導航系統
三區域恆溫空調系統
BMW Professional音響主機(含硬碟與DVD播放功能)、6揚聲器
Sensatec皮質儀錶台包覆
Fineline Cove木紋飾板
環艙氣氛燈組
動態行車模式切換
動態水平顯示附電子羅盤
車速感應轉向輔助
引擎自動啟閉系統
電子手煞車含Auto Hold
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HDC陡坡緩降系統
前後停車警示系統
倒車輔助攝影
360度環景輔助攝影
遠端3D監控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定速控制系統
BMW智慧駕駛
。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與行人偵測
。盲點偵測警示
。車道偏離警示
。後方車流警示
。後方防追撞警示
BMW智能服務
。智能緊急求助
。遠距售後服務
。智能遠端遙控
。線上生活資訊
。旅程諮詢秘書
。即時路況資訊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側邊簾式頭部氣囊
BMW Taiwan總代理 汎德 | TCar 葉明德
#bmw #x3 #xdrive #30i #豪華運動版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方向盤回正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Lexus LS 350/500 科技巡洋艦
【4K UHD | https://youtu.be/ShWnbalIE7M】
隨著SUV的崛起,房車市場慢慢地被侵蝕,但大型房車市場相對影響較小,原因很簡單,選擇大型房車的買家,不外乎都是大老闆,希望有輛體面、大器且豪華的房車代步,唯一差異,在於自駕或者後座買家!
【精緻奢華】
打從上回與全新LS的邂逅,我便對這輛全面進化的日系旗艦頗有好感,然而,畢竟也不是每位買家都會選擇旗艦的頂規車款,那麼,最入門的Lexus LS會是如何,這也是讓我們好奇了許久的問題…
但是,當見到實車後,顯然地,LS依舊將豪華詮釋地拳拳到位,不論是精緻的設計細節、可自動切換遠近光的LED燈具、電動尾門、19吋輪圈與防爆胎,搭配修長華麗的車身線條,它的氣勢可一點都未顯遜色!
只是,肯定的,若買家希望擁有全方位奢華的享受,LS 500不只電動尾門增加了體感開啟功能,且LED頭燈更採用了先進的對向來車遮光功能,20吋的大腳輪圈,肯定也能讓車輛更添霸氣!
【高檔與層峰】
除了外部的差異之外,若您在LS的高檔與入門車型間抉擇,其實若拿兩車來場近身比較,便不難了解,兩車高達150萬的價差,還是其來有自!
好比方向盤,LS 350為高級真皮包覆,但LS 500則多了原木妝點,而座椅部份,LS 500車上的也附有紓壓、按摩功能、多向電調功能的OTTOMAN版本,且皮質更選用了Semi-aniline頂級真皮! 其他部分,包含原廠音響與23揚聲器Mark Levinson音響的差異、雙區域和四區域獨立空調的差別,還有像後座專屬娛樂系統、HUD抬頭顯示器、電動調整後窗遮陽簾、Alcantara車室頂篷,這些都是LS 350所沒有的! 此外,就連雙後座防潛滑氣囊,也無法在LS 350上找到。
可是,還是得提醒大家,買車並非得登峰造極不可,若不是非後座就不坐的買家,LS 350的車內質感相信已可滿足許多消費者,又或是想選擇輛自用、後座兩相宜的車款,省下150萬,又有誰說這個選擇不好呢?
【豪華動力】
去年十月,我曾經前往日本富士賽道體驗過旗艦LS 500h,對於這輛Hybrid房車的表現大感肯定,除了豪華的配備與敏捷的加速性能外,與LC相同的跑車底盤,通過高速彎道那種俐落的身影,讓我大感意外,會有駕馭性能房車的感覺。
但,如果要提到性能房車,LS 500應該可以詮釋得更到位,主要不外乎那具3.5升V6 Twinturbo引擎,搭配十速手自排,除了爆發力強勁且加速持續性綿密外,還有相當甜逸的聲浪,會讓人有駕馭八缸性能車的錯覺。除了性能強悍之外,還有豪華舒適的後座配備,置身後座猶如客機商務艙一般,給人安心、舒適的乘坐氛圍,相對適合後座買家!
相較於LS500的強悍動力,我則覺得LS 350的性能其實也夠帶勁了,3.5升V6 NA引擎的配置,可以榨出315hp的動力,加上綿密的變速箱齒比,可以適切發揮動力的優勢,也因此加速過程中已經能夠感受到鮮明的貼背感。
【跑底旗艦】
坦白說,除了後座的豪華配備外,駕駛座的乘坐感,我覺得LS350與500相當,同樣都有著出色的舒適性,鮮明的駕駛導向,有著沿襲LFA以來的設計風格,行車模式的旋鈕都設於儀錶的右側,只不過行車模式少了兩種,對於通常維持Sport模式行駛的我而言,其實差異不大。
文前已經提及,這款大型房車的操控表現相當俐落,在富士賽道這種嚴峻的環境下,都能讓我感到讚嘆,台灣的山道自然不會對這輛房車構成阻礙!
優異的車體配重,加上強硬的底盤剛性,即便在濕滑路面高速行駛都給人一種沈穩的駕馭感受,特別的是LS雖然是大型房車,卻配有主動後輪轉向機構,能夠消弭轉向不足,通過高速彎道時,能夠減緩超過0.5G的側向應力,因此在綿密多彎的山路上,LS依然可以保持俐落的操控身段。LS 350雖然不像LS 500配置主動懸吊,懸吊也不具升降功能,然而單阻尼的設計,卻能夠展現調校功力,可以很具體地在操控與舒適之間取得平衡點,而LS 500雖然屬於後座買家座駕,只要將懸吊阻尼調至Sport模式,強硬的過彎支撐力,在方向盤回正的瞬間,會讓人嘴角上揚!
此外,這兩款車的後軸都未配置LSD,若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在方向盤回正前提早出彎補油,動力會傳遞至摩擦力小的驅動輪,但後軸卻未曾甩擺,穩定性絕佳。
【TCar短評】
對於有品牌迷思的朋友可能會認為,在德系車當道的此時,為何要選擇日系大型房車?
理由很簡單,因為相當同的售價,在德系車中,只能買到中大型房車,而非旗艦車款,但LS車系即使入門的LS350就讓人開得很有感,在安全、舒適之餘,還保有不錯的駕馭樂趣!開得時間愈長,你會愈喜歡它!
【Lexus LS 350 豪華版】
引擎型式: 3445c.c. V6 DOHC 24V
最大馬力: 315hp/6600rpm
最大扭力: 38.7kgm/4800rpm~4900rpm
車身尺碼: 5235x1900x1460mm
軸距: 3125mm
車重: 206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45/50 RF19
國內售價: 337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尾燈、日行燈
動力輔助車門關閉系統
電動開闔附自動吸附式行李箱蓋
後保桿整合式雙出排氣尾管
12.3 吋雙顯示螢幕
電動 4 向真皮多功能方向盤
Remote Touch資訊整合操控介面
豪華真皮座椅
雙區域恆溫空調
12揚聲器Lexus Premium Sound音響
鋁木鐳雕內裝飾板
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
EPS 電子動力方向盤
Lexus Safety System+ 主動式安全防護系統
PCS 預警式防護系統
DRCC 雷達感應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
LDA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DSC 檔位誤入動力限制系統
VDIM 車輛動態整合管理系統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BAS 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PB 電子駐車煞車系統
BSM 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RCTA 後方車側交通警示系統
停車輔助系統
雙前座主動式頭枕
WIL 頸椎傷害緩和座椅
HIP 頭部衝擊緩和結構
雙前SRS 氣囊、側內置式、膝部氣囊、側簾式SRS 氣囊
【Lexus LS 500旗艦版】
引擎型式: 3445c.c. V6 DOHC 24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421hp/6000rpm
最大扭力: 61.2kgm/1600~4800rpm
車身尺碼: 5235x1900x1450mm
軸距: 3125mm
車重: 225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多連桿 (氣壓動力懸吊)
輪胎規格: 前後245/45 RF20
國內售價: 487萬元起
【重點配備】
LED頭尾燈、日行燈
動力輔助車門關閉系統
電動開闔附自動吸附式行李箱蓋(含感應開啟功能)
後保桿整合式雙出排氣尾管
12.3 吋雙顯示螢幕
電動 4 向真皮包覆原木多功能方向盤
HUD 多功能抬頭顯示幕
Remote Touch資訊整合操控介面
24 向Semi-aniline 頂級真皮座椅
電動調整後座車窗遮陽簾
Alcantara車室頂篷
尊爵 OTTOMAN電動 22 向 / 18向後座通風、電熱座椅(含舒壓按摩功能)
四區獨立恆溫空調(含紅外線熱感應溫控系統、恆溫保鮮室)
23揚聲器Mark Levinson音響系統
後座專屬娛樂系統
EPS 電子動力方向盤
電子控制氣壓動力懸吊
AVS可變阻尼避震系統
AHS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系統
360 度環景影像輔助系統
駕駛座主動式頭枕
WIL 頸椎傷害緩和座椅
HIP 頭部衝擊緩和結構
雙前SRS 氣囊、側內置式、膝部氣囊、側簾式SRS 氣囊、雙後座防潛滑 SRS 氣囊
Lexus | TCar 葉明德
#lexus #ls350 #ls500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方向盤回正 在 EHPMusic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收聽更多好聽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c/EHPMusicChannelII
Facebook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HPMC/
IG:ehpmusicchannel
** 喜歡的朋友記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級需要你們的支持!!! 也歡迎大家點歌!! **
- 歌詞在下面 -
詞:TT
編曲:Doughboy
定位製作人:劉洲
音樂總監:劉洲
混音:時俊峰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我帶著天賦從來不用chemical
白手起家做到everybody know
贏得那些尊重你也帶不走
我跑得太快感覺就像賽車手
Play with me
氣氛別太嚴肅
我快要帶上冠軍戒指
代表這個年度
運用我的天賦
把你的想法顛覆
再敬個禮給我的兄弟
照亮我的前路
我超你車在上個禮拜
我單手握著方向盤沒跟誰比賽
看我風格自成一派
你看不見我車燈因為實在太快
我太慢2014年才拿到駕照
引擎轟轟的像放鞭炮
你來不及看清我車牌號
他們說Tizzy Tizzy為你驕傲
風呼嘯而過的刺激
看我在轉彎漂移
踩下油門加大馬力
漂到底看仔細
從0到100公里
看我在轉彎漂移
誰敢與我為敵
看你跟我的距離
你不用太驚訝
你可以讓你爸爸
給你買輛GTR
你這種水平沒喝酒
也需要找代駕
我開到半山腰
你怎麼都還在山下
是誰在按喇叭
我如果組個車隊
你頂多來幫我洗車
腦海裡每個超車的畫面
我拿來寫歌
我全程都是在走上坡
身邊的對手太弱
我趕時間要回家
你開快一點吧拜託
你可以模仿我的手法
別太賣力
誰活著還沒幾個仇家
我不在意
跑幾場我都不會疲憊
不給對手留下機會
東南亞一路到西北
要的東西不用你給
快把你的念頭打消
我答應我的父親
不會再把豆腐灑掉
快看我在得意的漂
轉速表越來越高
表情在自信的笑
風呼嘯而過的刺激
看我在轉彎漂移
踩下油門加大馬力
漂到底看仔細
從0到100公里
看我在轉彎漂移
誰敢與我為敵
看你跟我的距離
做個beat來記錄我的勇氣
太多rapper風格過於統一
好跟壞是來自誰的統計
我做的太酷
Somebody get like me
讓我homie坐進我的副座
讓你在我後視鏡裡度過
My crew團結得像是個部落
你連我後車燈都無法觸摸
從一檔升到六檔
過彎不減速
感覺易如反掌
不用兄弟做掩護
要創經典
讓你來把我寫進典故
在下個路口
我將要把場面顛覆
我超你已經三百公里
飲料不灑出一滴
做得細膩豆腐送你
這結果根本無需置疑
我知道走到最後
我的對手是我自己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
合作郵箱:ehpmusicchannel@gmail.com
※歌曲跟影片版權為歌手本人及其音樂公司所有,若喜歡他們的音樂請支持正版,如版權方認為影片有侵權一事,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徹底刪除影片。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喜歡的請分享及訂閱本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lGl9LW8Vo/hqdefault.jpg)
方向盤回正 在 Mom & Dad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我們都曾是天真熱情的孩子;
沒日沒夜地玩耍著,其實快樂可以很簡單。
七月演唱會募資 現正進行中: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momanddad
#數位平台全面上架
#媽爹
#遊樂場
輪到我 華麗登場那一刻
燈都亮了 夜都醒了
日夜更迭 編織彩色的歌
跟著節奏 走過稼穡
路旁的人 打著鼓 跳著舞 哼著歌
誰關上了耳朵 靜止在人群中
未來巴士 載著你 載著我 快上車
不用擔心太多 Just Get on Get on Get on
丟掉目的轉呀轉 這種速度我喜歡
生活是最繽紛的 遊樂場 就這麼簡單
雙手握緊方向盤 連迷路都會釋然
逛一逛 在這座遊樂場裡
我是最 最快樂的小孩
Spinning Spinning 回轉像小孩
Spinning Spinning 快樂像小孩
Spinning Spinning 回轉像小孩
Spinning Spinning 快樂像小孩
惡作劇 幫世界施點魔法
黑都白了 哭都笑了
潮起潮落 腳底下成銀河
月球漫步 有何不可
同名專輯 Full Album▶https://reurl.cc/r4WQE
《遊樂場》Official MV▶https://youtu.be/bDop1j393os
《未來的日子》Official MV▶https://youtu.be/2MP5J4UqwTY
Follow我們一家人,立即訂閱▶ https://goo.gl/FYyHyQ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omanddadthe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omanddad_band
Music Credits:
詞曲 | Mom&Dad
製作人 | 廖晉儀 LIAOBOY
編曲 | 廖晉儀 LIAOBOY
吉他 | 楊恢宇 G.B
合聲編寫 | 廖晉儀 LIAOBOY
合聲 | 廖晉儀 LIAOBOY / 安安 Andrea
執行製作 | 劉普恩 P.N / 詹潔如 Z.RuLE
錄音師 | 賴彥中 Lai
錄音助理 | 尾仔 Wade
錄音室 | 禾酷音樂 Hardchord Studio
混音師 | 陳陸泰 A-Tai
混音室 | 原艾後期工程錄音室 Mugwort Studio
單曲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 陳陸泰 A-Tai
單曲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 原艾後期工程錄音室 Mugwort Studio
Video Credits:
總籌:VS Media LJSTUFF 林諾 暐暐 兆欣 Amy
導演:莊皓任
監製:夏佐
製片:王姿元、林以倫
執行製片:凱爾
演管:楊維芳、施函辰、王圓圓
生活製片:林以律、劉亭妤
攝影師:林子堯、凌柏瑋
攝助:鄭健慶、陳璿任、徐子傑、李光哲
燈光:克拉克
燈助 江冠陞
美術:于娟
美術助理:洪禎懋
服裝:洪珉萱
服裝助理:Michelle ,Rose
梳化:黃彥婷
梳化助理:洪于婷
剪輯/調光:莊皓任
動畫:LJSTUFF
字體設計:李夢涵
九巴司機:邱敏玲、林作全
特別演出:理科太太、台客劇場、異鄉人
編舞老師:許杏君老師
家庭臨演:戴世傑、戴廷威、陳鈺萍、林招煌、林瑩姿、林書亞、林書睿
上班族:陳明翰、沈可玉、李奇叡、陳杰、黃祺芳、楊盛博、黃琪惠、呂宗諭、王珊珊
廣場群演:林怡萱、陳明翰、沈可玉、李奇叡、陳杰、黃祺芳、張岳庭、黃振瑋、葉俠呈、林沛亭、林家興、陳恩儀、謝棋佃、王昕平、吳俊融、湯景皓、陳彥勳、林政達
王詩婷、沈菲、陳品彣
器材協力:妄想機 亮哥
場地協力:新北市協拍、台北市影委會、台北市政府公燈處、南港公園管理所、西湖派出所、港墘派出所、文德派出所、南港派出所、三重大都會公園、內湖大佳河濱公園、南港世貿公園、全家民善店
特別感謝:蔡英文 總統
解星星大哥的金龜車
藝視創意影像有限公司
合作夥伴:
VS Media Limited. http://www.vs-media.com/
上行娛樂 https://ascentsmedia.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Dop1j393os/hqdefault.jpg)
方向盤回正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新在哪裡?
●外觀承襲歷代經典設計,車頭面積較前一代降至 2.21 立方公尺,風阻係數降至 0.275Cd,並導入 IQ.LIGHT 智慧燈組,全車系標配高爾夫球迎賓照地燈,自280 eTSI Style起配置水箱護罩連貫式 LED 定位燈
●車尾將 Golf 銘牌置於廠徽下方
●R-Line 車型擁有專屬 18 吋 Bergamo 鋁圈、外觀空力套件含徽飾、R-Line 三幅式運動化真皮多功能觸控方向盤、雙前座 R-Line 專屬徽飾、駕駛模式選擇、Progressive Steering 動態齒比轉向輔助系統,但取消駕駛座電動調整/按摩/記憶功能。
●內裝採用駕駛導向座艙,排檔桿改為電子線傳式
●230 eTSI Style 起配備三區恆溫空調,280 eTSI Style 等級起配備 Discover Pro 10 吋多媒體鏡面觸控主機、Touch Slider 數位觸控列、原廠中文導航系統、無線 Apple CarPlay 與無線 Android Auto
●安全科技部分標配 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 (含AEB自動輔助緊急煞車功能)、車側盲點警示系統、前方行人監控系統及 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280 eTSI 再加 Travel Assist 智慧車陣穿梭系統、主動式車道修正輔助系統、道路虛擬實境顯示功能 、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系統 (含修正輔助)、Park Assist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Exit warning 離車安全警示系統、RTA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系統 (含煞車輔助功能)
●動力導入 eTSI 48V 微油電動力系統,整合 48V 啟動馬達發電機、12V – 48V 直流電轉換器及 48V 鋰離子電池,支援動能回收功能使 48V 鋰電池儲存更多電力,並可運用馬達動力輔助引擎啟動及車輛起步,也可改善怠速熄火的運作,而 Electric Boost 電動馬達輔助,可為引擎提供 9kW 動力輸出及 50Nm 扭力,也支援 Eco Coasting 節能滑行功能,使油耗降低最高 10%,也可減少最多 8g/km 的排放。
#Volkswagen
#Golf_MK8
#280_eTSIR_Line
Volkswagen Golf 堪稱是最經典的掀背車系,自 1974 年問世以來已發展出 8 個世代,最初以取代 Beetle 為目標,後續更衍生出 GTI 性能鋼砲、Variant 旅行車、Cabriolet 敞蓬車及 Jetta/Bora/Vento 房車等車型,成為品牌相當重要的銷售支柱。原廠在 2019 年推出全新大改款第八代車型,僅供應五門掀背及旅行車,將集團最新科技大量挹注,國內則由台灣福斯汽車規劃在今年 7/1 正式上市,在掀背車部分的引進編成分別是 230 eTSI Comfort、230 eTSI Life、280 eTSI Style、280 e-TSI R-line 及 GTI 共 5 款,旅行車則則引進280 eTSI Style及280 eTSI R-Line 共 2 款,本次試駕車型為 280 eTSI R-Line 掀背。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171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0:00 Volkswagen Golf 280 eTSI R-Line
3:20 新在哪裡?
6:30 車系編成
8:45 外觀
11:05 車尾
14:10 內裝
24:30 後座
29:00 試駕心得
32:15 買、不買?
35:04 山路試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gryPNP9bI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