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市長交接致詞
(小編發⋯文字有點多啊,不過任何工作做了八年,一定有很多不捨啊!)
八年前的今天,我從馬市長的手中接下印信,我那時候期許自己在任內,一定要[make a difference],我知道這會有許多挑戰,但是我更知道,臺北市長的使命就是要改變臺北。
改變臺北不是口號,必須要有願景,我要臺北成為一個移居、方便、安全、有質感、有文化特色有競爭力的國際城市,我更要臺北成為一個道路綠化、公園美化的城市花園,所以我訂下非常多的政策和要求,譬如說,活化淡水河、改善水質、整頓河濱公園、廣設自行車道,打造一個親水的環境;我也要求推動治安零容忍,我們完成了全市的數位監視器,有效的打擊犯罪;交通建設方面我也承諾也履行了一年一捷運通車,而同時也推動低底盤公車、智慧型公車,最後是大家的驕傲-YouBike。
我也希望讓青年人在這個城市能夠安居,所以我推動青年出租國宅,我曾經承諾要推動和規劃出4808戶,到目前建造或設計規畫完成的,已經超過一萬戶了;我也想要讓青年人安心的在台北生育、養育和教育,所以我整合跨局處資源,推動了祝妳好孕系列政策,以及一區一親子館及一區一托嬰中心。
而在文化建設方面,台北未來不只有硬體的有臺北藝術中心、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已經在發光的有松山文創園區,而透過我們各種活動以及創意表現,我們也爭取到2016世界設計之都,在聽奧、花博及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再次躍上國際舞台。
在我卸任的此刻,我要跟各位市民報告,淡水河現在的水質是30年來最好的,河濱公園大概有30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每到周末假日是大部分人周末休閒的好去處。
治安零容忍政策讓台北市犯罪率降低了50%,破案率提高到80%,而且在我任內剛就任的時候機車的隨機搶案,一年大概是700到900件,現在一年幾乎30件不到,而且過去三年破案率是100%。
所以現在,讓我最驕傲的就是在很多場合,我對市民或是很多外國的友人,都跟他們講:『在臺北你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都可以任意行走,完全沒有安全的顧慮』。
過去很多政策在推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不滿或有質疑,可是現在我們不僅讓這些政策付諸實現,改變市民生活、改變城市樣貌,更重要我們做了很多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任務。
YouBike就是最具體的例子,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推動YouBike之初,所有人都反對,附近的學校也來抗議,說這樣影響到他們學生上下學,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安全,可是現在YouBike,不只是臺北市的名片、臺北市的驕傲,國外各城市相互取經的對象,而且也因為YouBike的順利推動,而且我們交通建設的完成,空氣品質明顯的變好,我們在今年的九月拿到一個C40 Leadership當中最驕傲最大的一個獎,就是城市氣候領導獎。
過去大家覺得跟市政府打交道,尤其有民眾陳情,陳述意見的時候很難做有效率的執行,我們為了讓民眾的投訴能夠有效率的執行,我們把1999優化,在現在路燈不亮、馬路不平、水溝不通甚至你家裡有任何的狀況,你只要打1999,我們透過電腦的管理,不僅限時完成,而且給大家回應,包括現在如果有人跟我投訴,我都請他們打1999,我順便測試1999的反應。
我剛才講的這些我在這裡最重要的,要強調一件事情,就是這些績效和成就,不是我郝龍斌的,我做臺北市長學到,最重要最寶貴的課程是─臺北市的改變不是靠一個臺北市長就能夠改變,而是靠所有的公務員、市民朋友,集大家的智慧和努力,所達成的成果。
所以在這裡工作八年,我有太多要感謝的對象。
首先,我要感謝市府八年來跟我一起堅持做對的事情,我還記得當初我在推動路平專案的時候,我們在忠孝東路,那時候在施工過程中間,因為影響到交通,有一位機車騎士將車子騎到我們前面,當面對我們吐口水,其實這就是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而在這件事情中間,我深刻的感受到,第一線的同仁承受的壓力跟委屈,絕對不是我們在做設計、規劃、政策方面的人能夠知道的,但是臺北市政府的員工他們是任勞任怨,使命必達,對於我們堅持的任務他們不會退縮,也不會放棄。
所以我剛才所報告的一項項政策能順利的推動,我在這裡要非常誠摯的感謝所有一起打拼八年的市政府同仁,謝謝你們,你們真的是最棒的,我也要感謝非常多的議員和媒體,給我的監督和指導,在過去八年裡面,市政府被批評的時候多,被肯定的時候少,但是我非常清楚知道,所有的批評和指教,都是市政府進步的原動力,我也鼓勵我們市政府的同仁,每一次批評我們必須要虛心的自我檢討,然後針對我們的缺失,全力來改善,最後的結果我們讓市政能夠進步,市民的問題能夠得到保障,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相信只有批評、監督,我們虛心檢討,臺北市才會持續進步。
另外,我也要感謝我們臺北市的所有志工,我還記得當初在花博,要準備舉辦的前一個月左右,有一個颱風來臨,颱風來臨之後,那天清晨,我在花博會場巡視的過程中間,我看到非常多的志工朋友,在那裏清理環境,那時候,我就很有信心,花博一定會成功。在那一刻,我也知道臺北市政府對的事情、正確的政策、好的活動,我們的志工一定可以做最有利,最可靠的後盾,他們支持這一個城市往前邁進,讓這個城市進步。
其實,不只是市府同仁、志工朋友,我也要感謝所有的市民,我們聽說過一句話─『臺北市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我完全同意,很多市民朋友可能沒有穿起志工背心,只是參與市府的活動,但是我知道,他們用最真誠、最自然的生活態度,為臺北市做了最好的代言人,每次聽到國外朋友稱讚臺北市的時候,他們稱讚台北熱情友善,安全有秩序,我都非常驕傲的告訴他們,因為臺北市有全世界最棒,最有公民水準的市民,這是臺北市進步很重要的一個原動力。
最後,我要感謝上天,讓我生在臺北,長在臺北,並且有機會全力為這個城市奉獻、努力。
今天柯文哲接下市長的印信,代表他將承擔改變臺北的一個使命,而我從今天開始,不再是市長,我是一個市民,但是我會跟其他的市民朋友一樣,支持新的市府團隊,同時也從旁督促他們,希望他們能夠牢記市民的託付,繼續改變臺北,讓台]北永遠成為一個台灣的光榮,永遠成為一個值得驕傲的城市,在這裡再次的謝謝大家,我們珍重再見,後會有期,謝謝。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 北市 綠化 檢討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八卦
大巨蛋一直是台北市民與棒球迷期待的新場館,然而從簽約到興建,爭議不斷,柯主席自從上任以來即盡力處理相關爭議,力求讓台北市民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大巨蛋。
網路上對於大巨蛋案一直有很多的質疑跟不同的觀點,而在本黨質疑被提名的監察委員不適任之時,卻有菊系議員又趁機抹黑「大巨蛋停工又默默蓋完」這種去脈絡而有失公平的言論。
基於本黨堅持正直誠信,我們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影射言論,因此我們也特別整理了過去其他政黨對大巨蛋所有的六大爭議與質疑,統一回覆,也希望在這次回覆過後,不必再「謊話講一千遍」的抹黑,藉此詆毀北市府公務人員的努力。
—
Q1. 為什麼當初不把大巨蛋拆掉,柯文哲是不是圖利財團?
A1. 如果需要圖利財團,依照前朝規劃,零權利金蓋完就可以了,根本無需卡蛋六年,而且建造時投入的鋼筋量極為驚人,巨蛋球場組合零件及扣件數量超越20餘萬,全區零件達百萬件以上,主要結構環環相扣,輕易拆除很有可能造成蛋體瞬間坍塌,還會連帶影響周邊捷運路網、古蹟及公共安全。
另外,巨蛋開挖土方高達188萬m3,如須回填除了土方找尋困難外,更需耗費2、3百億,即便回填後,也可能面臨無法排水而變成沼澤地的困境。
Q2. 大巨蛋拖拖拉拉,6年來一事無成?
A2. 大巨蛋量體龐大,牽涉中央及地方多處機關,需要依法行政,自然需要更多時間溝通協調,而六年來北市府始終依法行政,且2015年5月大巨蛋勒令停工,亦經法院判決合法。
2015年5月20日,柯市府依照建築法第58條「未按圖說施工者、有危公共安全者、於都市計畫有妨礙者,政府有權派相關人士進行施工中勘驗,並得依法勒令停工之規定」,將大巨蛋停工。
2017年法院判決遠雄敗訴,市府停工有理。然而雙方持續纏訟至2019年4月30日最高法院判決遠雄集團敗訴定讞。
2019年10月14日,大巨蛋變更設計案經台北市都審委員會審議通過2020年5月7日核定資料。2020年5月12日,核定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依照規定程序,等待北市府接續核准建照變更後,便可依法申請復工。
Q3. 拖了六年最後還不是要蓋完,投給你還不如投給其他候選人還蓋比較快?
A3. 針對大巨蛋,北市府成立安檢小組,考量國際安全標準及範例,訂定出「7項公安基準」降低災害風險,而努力至今,大巨蛋內新增設了14個防火區劃、直通步行距離修正到70公尺內、增設6座安全梯,把原本停遊覽車的B4、B5層放回地面層,大巨蛋園區內商場棟及影城棟一樓室內空間退縮106坪、增加5處出入口、戶外景觀設施退縮46坪,容留人數也從過去的11萬降低至59,833人,符合7項公安基準。
處理大巨蛋的過程中,依法定程序進行,而大巨蛋問題繁雜難解,無論是建蔽率、容積率、樓地板面積、地下開挖規模、文化體育園區檢討、綠化面積、防災性能甚至到停車位,每一個環節都逐條檢視、逐步解決。
並且北市府針對BOT契約中零權利金的爭議,也將以「超額盈餘回饋」方式,要求盈餘達標後依定比例需要上繳市府。
Q4. 大巨蛋根本就快蓋完了,哪來的勒令停工?
A4. 2015年5月20日,柯市府依照建築法第58條勒令大巨蛋停工後,因考量大巨蛋已完成工程有鏽蝕、坍塌問題,且如遇強颱或地震,可能有結構及坍塌危險,基於民眾安全考量,北市府同意14項有公安風險等處部分復工,其中便包含全區地下室、外牆、屋頂覆蓋防火、除鏽等工程,目前仍依規定辦理,至於其他項目檢測則尚未同意復工,且台北市建管處每週都採定期及不定期方式派員勘察工地現場,迄今並未發現有任何違規施工情形。
14項允許復工項目包括:
1. 損傷維護工程
2. 防洪排水系統
3. 屋頂鈦版相關工程
4. 全區地下室完整結構體工程
5. 防火披覆&防火漆(巨蛋棟+商場棟+影城棟)
6. PC看台版結構工程
7. 巨蛋帷幕牆相關工程
8. 商場帷幕牆相關工程
9. 商場棟屋頂結構相關工程
10. 辦公棟2F雨庇及外牆相關界面工程
11. 影城棟3F雨庇及外牆相關界面工程
12. 辦公棟屋頂造型柵欄
13. 影城棟帷幕牆相關工程
14. 影城棟屋頂結構相關工程
Q5. 椅子正在安裝,施工偷跑?
A5. 針對廠商偷施工,台北市建管處已表示,尚未收到遠雄提出的建照變更申請,場勘時 #已要求拆除座椅 ,並正式行文不得再從事非公安維護項目,若再有違規情事,經制止仍不遵從,將依「建築法第93條」移送法辦。
Q6. 大巨蛋反光怎麼處理?
A6. 有關大巨蛋屋頂鈦板反射陽光問題,其實並未違反相關法令規定,但畢竟有視覺觀瞻的影響,經過北市府召開7次會議檢討結果,遠雄巨蛋公司已選定漆料,並開始進行鈦板表面塗漆工作,預定於165工作天內完成。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大巨蛋懶人包
-
想看更多專業、不浪漫的影音內容嗎?
訂閱台灣民眾黨的Channel,開啟小鈴鐺,分享👇
https://bit.ly/36udSKP
新 北市 綠化 檢討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不只是「冷氣」,我們要給孩子「永續」!
熟悉思瑤的都知道,我最受不了政府三大政策盲點:
❌ 重效率輕品質
❌ 重硬體輕軟體
❌ 重設置輕維護
決定要花323億,這一次不能犯同樣的錯,
323億一定要花的正確,用的值得!
我和台北市國中、國小家長會聯合會努力許久,終於促成行政院將「班班有冷氣」列入施政目標,感謝 蘇貞昌院長為學生大破大立,解決多年爭議。
但這份為孩子苦爭而來的大禮,我絕不希望因為倉促執行、缺少配套,反而成為校園美感和永續環境的災難!
感謝 洪申翰 Sun-Han委員和我共同召開公聽會,讓學者專家提供教育部建言,並透過這個平台整合農委會、經濟部、台電以及民間的多元意見。
#不只是冷氣,我們還要做更多!
#不能只求快,我們還要想更多!
因為限期兩年,時間壓力恐怕凌駕一切,我們提出警示,政府不能為快而快,犧牲或忽略了十多年來「 #永續校園」的計畫內涵,從校園節能、通風、保水、隔熱、降溫、提高綠化、改善空氣品質、促進公衛、實踐循環經濟等指標,通通在我們提出的KPI制定的目標中,絕不能掛ㄧ漏萬!
我具體做出八點要求:
一、 #檢討時程:
強制兩年完成的期程應予務實檢討,前期的「 #設計規劃」是重中之重,若仍以兩年為目標,應拉長初期現勘、盤點各校狀況的「整備、設計」時間,這是冷氣政策的成敗關鍵。
二、 #因地制宜:
應允許「因地(校)制宜」的政策執行彈性空間。北東南中、山區/平地、離島以及都會區域的氣候空間條件大不同,各個學校的永續建築基礎亦無法一概而論,應允許各校決定冷氣是否全面設置的彈性與選擇權,授權讓各校使用同項經費於符合在地需求的永續校園多元做法。
三、 #循環經濟:
研議以「租用代替買斷」,更能提高後續廠商投入維護的可行性。
四、 #專家輔導:
教育部應組成以區域(北中南東)或縣市為單位的專家輔導團,實地診斷各校狀況,以 #示範案例 的方式提供高品質、高效能的運作經驗供各校參考。
五、#永續KPI:
裝設冷氣與永續循環校園應並重並行,訂定符合永續空間與新時代需求的KPI指標,例如節能、減碳、通風、降溫、隔熱、保水、綠化、空氣品質、公衛、ESPC等。
六、 #軟硬並重:
突破重硬體輕軟體的舊思維,打破 #資本門迷思,「管理」與「維護」層面都該同等要求。
七、#環境教育:
政策導入教學,節能教育的教材、課程之配套不可少,這是校園實踐環境教育最好的機會。
八、 #永續經費:
冷氣政策應不是一次性的經費,未來的設備汰換、維護經費、電費支應亦須長程規劃。
很高興教育部國教署彭富源署長現場逐一、正面承諾思瑤的歸納意見,納入執行依據,讓我們稍稍放心。
希望當我們多年以後回顧審視冷氣政策的執行,我們可以有自信的說:「不只是冷氣,我們還給了校園永續!」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會議員,我不怕當烏鴉,我必須不厭其煩,勇敢說該說的話!
教育就是良心,我的監督不會打折,我的努力也絕對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