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債真相只有一個
「欠債不只要還錢,還要繳利息。」
為什麼台北市政府3年半就還了520億元?事實上,單一原因都沒辦法解釋,比方說停訂多餘的報章雜誌、出國只搭經濟艙、辦活動少做運動服、背心,工程結餘不消耗預算等,當用才用、能省則省,積少成多才能做到。
此外,現在要追加預算,通通都要進市長室專案報告,不准再低價搶標然後追加。我上任時,市政府一年因為負債要繳29億的利息,現在有在還債,一年的利息只剩7億多。
我一再強調財政紀律,因為第一,欠債要還錢。第二,欠債要繳利息,單單利息就足以雪上加霜,讓子孫更難翻身。
環南市場改建要55億,第一果菜市場及魚市場改建要140億,大龍市場要13億,其實樣樣要錢,沒有嚴格的財政紀律,就沒有多餘的錢做大規模的建設。
今天下午,財政部頒獎給我們,因為去年促參招商簽約金額299億,六都第一,佔全國30.8%,也打破外界批評招商不力的說法。換言之,只要堅持制度,堅持公開透明,最後大家相信我們是有原則的廉能政府,反而讓招商變得更順利。
這個全國招商第一的榮譽,證明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上任3年半還了520億元,促參招商金額全國第一,這就是進步價值。
#還債金額第一
#促參招商金額全國第一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
新書《光榮城市》實體、網路書店均已上市
正式版(書+柯語錄)https://goo.gl/zRn7rX
典藏版(書+柯語錄+DVD)https://goo.gl/NmFwgx
簽書會活動資訊 https://bit.ly/2Kejvoq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報告案細項: "00:06" 前言:台北市政府策略地圖 "00:37" 海綿城市 "01:07" 田園城市 "02:40" 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04:06" 推動兩袋合一 "05:10" 清新空氣行動計畫 "06:38" 換裝LED路燈 "07:11" 市有房地設置太陽光電 "07:54" 台北市...
新 北市 促參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六大紓困方案推出
受到疫情影響,各個產業都受到衝擊。以嚴重外傷病人做比喻,急救要先止血,然後輸血,最後才是調養復健。所以紓困也分短、中、長期計劃。
長期而言,因應商業模式變革,金流、物流的基礎建設要開始做較長期之規劃。中期對各個產業的紓困,則要看各產業受損程度,由中央在近期做出清楚的指示後,北市府會配合辦理。
今天早上,我們就短期紓困方案,以「簡政輕稅」的原則,分成六大方向,希望幫助企業撐到較具體的1000億中央紓困方案上線。
延稅 - 營業額減少達15%者,可延稅 12個月。
減租 - 市有房地(含促參、設定地上權)3月起全面減租50% 三個月,視疫情狀況再延長。(非營業、他級政府機關及其所屬事業機構、金融機構、公用事業機構及廣播電視、電信事業機構等不適用)
減價 - 營業用水全面減價15%,防疫醫院、防疫旅館,減價50%。
優息 - 中小企業、新創專案融資貸款協調北富銀降息1碼、市府補貼4碼,合計1.25%,公營當舖利息減收50%。
補貼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家人入住旅館補貼7,000元,遊覽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之營業車輛補貼牌照稅50% 。
降稅 - 因疫情致營業面積縮減、樓層停用部分,房屋稅率由3%降為2%,娛樂業者因疫情致營收減少,核實調降娛樂稅。
台灣人擁有海洋民族冒險犯難的精神,一定能從疫情陰霾中重新振作。只要我們同心拹力,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台灣仍有無限可能。「紓困」只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後疫情的長期經建計劃。
#北市府的常規部署
新 北市 促參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12分鐘很短,裝不下我對青年社會、教育文化的主張。幸而本黨五位角逐者,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豐富了這一輪對國家願景的想像。
發表會沒有交叉詰問,我們只能各說各的。幸好有臉書,讓我能多談談:下午我從四位對手聽到什麼?我同意哪些,反對哪些?
對話張亞中|反對拆台博
張教授展現對中華民族氣節「根已爛」的憂心。我敬佩張兄多年著述不倦的勤勉,也反對綠營「文化去中化」的行徑;不過對「退殖民者銅像,把台灣博物館改回大天后宮」的主張,我不贊成!
文化歷史要用「加法」,不是「減法」。就像韓市長提到,不管是中華文化、西洋文化、東洋文化、閩客外省原民與新住民文化等等,都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時代留在這塊土地的痕跡,也都是我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我反對綠營的「文化去中」,我同樣不支持拆除日本時代的建築、雕像;我們要追求的是這些文化的共存、共融。
亞中兄同時針貶教改,造成企業找不到人才,這點我有同感。所以過去我在新北市大力提升技職教育,鼓勵技職生的自尊自信;下午我也強調,未來不可以再「重知識,輕技術」,理論與實務必須並進。
對話郭台銘|大政府、小政府?
郭董切入的政府財政,也是我身為財經專家長年關注的。面對政府基金的破產危機,我也說過要透過專業投資,把餅做大。針對新創經濟,我也談過談過產業AI化與青創生態系。這兩點都與郭董有高度共識。
郭董果然是產業強人,劍及履及地談到 AI 助釀醬油,還拿出 AI 發聲素還真展示,十分驚豔!這兩例,都凸顯出台灣發展「文化科技」的優勢。
不過以中華民國目前稅賦標準、財政現況,短期內不易達到「0到6歲政府幫你養」。務實一點,我會主張透過種種公私協力,創造親職友善的環境,減輕育兒負擔。很多事,民間比政府有效率;郭董一定懂。
對話韓國瑜|幾個政策補充
韓市長今天較感性,談了許多往事與對台灣的擔憂;能闡述政策的空間較受限。韓市長談到的雙語教育、影視產業輸泰國,與長照保險制,我都關切,也藉機多做一點補充:
「雙語教育」我五月曾在臉書直播談過。我認為雙語教育很重要,不過更需要普及學生對國際事務的關心。「國際教育不只是語言」,而這可以從日常環境做起。
「影視產業」我在六月幾場演講都談到。我認為台灣應善用文化底蘊、自由氛圍,藉當前國際上OTT崛起的契機,追求成為華文影視製作重鎮。台灣有許多散落海外的影視專業人才;讓他們能回台灣工作,是我的目標。
「長照保險」則是我2016年的競選政策。秉著財經專業,我一直主張以長照保險來發展銀髮經濟,提供高齡照顧;有限的社福資源,應聚焦給予弱勢長者更好的照顧。
對話周錫瑋|文化經濟、教育改革
周前縣長今天慷慨陳詞,我對兩點最有感。一是「支持文化工作」,二是「未來工作的改變」。
周前縣長談到雲門的浴火重生,我深有所感。從2008年的八里火災,到2015年淡水雲門的落成,剛好是我們前後任縣市長接力協助、見證的感人事蹟。錫瑋兄當年想到用促參法解套,更是突破法令制度創意的展現。
過去政府聚焦經濟發展,相對輕忽文化發展。不過要讓文化工作更蓬勃,不能只靠政府補助,還需要結合產業發展,所以我半年來持續倡議「文化經濟」的重要。當文化經濟活絡,我們才能透過制度設計,將更多資源挹注到最源頭的創作工作。
而技術在變、產業在變,教育體系確實常常跟不上時代變遷。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教育要更鬆綁,鼓勵自主學習與教育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催生更多終身學習資源,讓我們在一生任何階段都能持續學習。過去這半年,也是我重新學習的旅程!
朱立倫的12分鐘|民之所欲,常在我「手」
回到我自己,我聚焦在如何提升經濟社會的治理,給下一代一個未來——從透過產業政策與「加薪三法」提升薪資;重視技職教育改善學用落差;以推動社宅與交通路網給青年更多居住選擇;到從公托到高齡照顧,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我談的都不只是口號!而是我在過去十六年實實在在地,從桃園與新北經驗中,實驗過、確認過最有成效的辦法。追求發展與正義,朱立倫不是用說的,是用「做」的!
對話的理由|我們值得的選戰
為什麼這樣對話?因為我相信每個參選同志,都有值得關注的論點,都能對治國願景有貢獻。因為我相信真正的「政策專業」,需要集思廣義、討論辯證。因為我相信「執政靠團隊」,不靠英雄。
初選的目的,不能只是誰打倒誰,還要能凝聚本黨的執政願景。初選過後,也不只是誰勝出誰敗北,而是能一起彌合裂痕,邁向執政。
要打造「能勝選的團隊」,就不能只看民氣魅力,不看經驗政見。要選出最適合的候選人,更不能再用什麼「非誰不投」或「是誰不投」的口號,刻意去操縱、蒙蔽民調,造成扭曲結果。
藍營的朋友,要誠實面對每一次提問,才能推出「真正」最強的候選人。綠營的朋友,也要誠實面對每次提問,才能替各位支持的蔡總統,找到一位最適合的對手。
只有大家都這麼做,我們才能給自己,一場值得的選舉!
新 北市 促參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報告案細項:
"00:06" 前言:台北市政府策略地圖
"00:37" 海綿城市
"01:07" 田園城市
"02:40" 推廣禁用一次性餐具
"04:06" 推動兩袋合一
"05:10" 清新空氣行動計畫
"06:38" 換裝LED路燈
"07:11" 市有房地設置太陽光電
"07:54" 台北市城市發展策略
"08:17" 西區門戶計畫
"09:12" 大同再生計畫
"10:16" 社子島開發
"10:22" 市場改建與改造
"11:23" 機場捷運及C1D1開發
"11:41" 舊城區藝術觀光饗宴
"12:16" 台北燈節
"12:48" 東區門戶計畫
"13:32" 土地活化利用
"15:14" 道路與鄰里公園移撥
"15:30" 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16:20" 交通優化多管齊下
"17:43" 捷運服務升級
"20:01" 捷運工程與規劃進度
"20:55" 市場改建與環境改善
"21:52" 都市更新及168專案
"22:48" 公共住宅推動計畫
"23:00" 設置共融式遊樂設施
"23:41" 城市博物館
"24:03" 北投文化振興
"24:43" 艋舺再生活化
"25:48" 大稻埕再現風華
"25:52" 城南空間再現
"26:04" 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
"26:24" 河岸觀光推廣
"26:55" 雙層觀光巴士
"27:05" 推動祭拜精緻化
"28:56" 智慧城市辦公室
"29:08" 促參專案辦公室
"29:16" 投資服務辦公室
"29:32" 打造創業搖籃
"30:41" 老人照護據點升級
"31:44" 強化社會安全網
"32:28" 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32:31" 推動公共化幼兒園
"33:31" 創新實驗教育
"34:29" 翻轉教學
"35:59" 居家醫療照護團隊
"36:47" 提升疫苗接種率
"37:51" 強化偵查 科技內控
"38:48" 強化防救災軟硬體
"40:03" 單一陳情服務
"40:22" 法規查詢系統優化
"40:54" 開放政府
"41:18" 智慧支付整合平台
"41:37" 數位印鑑 戶籍書表掃描
"41:53" 105年減債134.67億
"42:18" 單一且自住房屋優惠
"42:58" 2017世大運
"43:52" 2017訪問東南亞
"45:12" 結語:永不放棄
上任第三年,到市議會進行的施政報告,乘載的不只是市府團隊的打拼成果,還有市民朋友的殷切期盼。
至於行政院所核定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我們早就準備好,我在2月24日就與林欽榮副市長及局處首長,親自到行政院報告台北市的申請案。
未來,林副市長將擔任北市府的召集人,率市府相關首長參與立法院的公聽會,為了向市民負責,我們會努力向中央爭取確實有用、能夠執行的建設經費。
從西區門戶計畫、東區門戶計畫、市場改建、興辦公宅,以及即將到來的世大運,這座城市正一步步改變,現在,這些改變的成果,透過這份施政報告,歡迎關心市政的朋友給我們批評指教。
#改變開始成真
|施政報告投影片傳送門:https://goo.gl/UkEEC0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新 北市 促參 在 新北市議員劉哲彰 Youtube 的評價
#把新店子弟留下來 #增設國中全力加速!
加速區段徵收流程和設校規劃流程
哲彰上次和侯市長討論 📒
🏫#如何把新店子弟留下來?哲彰建議
※#新設國中 讓家長多一個選擇🙋♀
※鼓勵現有國中積極發展 #特色招生⛹♀
針對上次的議題 👩🏫和教育局跟地政局局長質詢
十四張B單元增設國中的問題
🏫央北文11會設立國小
主要是 #提升競爭力及雙語教學🖋籌設特色學校
國中的部份 改在十四張重劃區
這個方向基本上沒有問題
我的問題是🤔#現在進度如何❓
因疫情關係,目前延後辦理公開展覽和說明會
等到地政局徵收完畢、驗收完畢
才會開始做設校的評估
編列設校的經費💦再蓋學校
如果是這樣的話 要花多少的時間❓
最快也要三到四年以上
再把設校的程序完成 這樣至少也要8⃣年
局長承諾哲彰✔️設校評估是有需要的話
政府會成立 #籌備處
今天設校的需求是非常明確的
那在完成區段徵收前🔔#把籌備處設立好
徵收完成📣就可以進行蓋學校的動作
🎉#這樣就可以縮短好幾年的時間!
不需要等到整個徵收完畢!
另外 舉例林口國際學校和央北年租金差了五倍
促參法❓政府採購法❓或其他誘因❓
#試問會有企業願意進場嗎❓
這個也要請局處研究討論
國中的這部份 我們可以 #超前部署!
✨✨✨
更多的質詢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eshva4mN5LInjnYxWfl8w#
新 北市 促參 在 江志銘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市議員江志銘辦公室 新聞稿 2011/5/9
江志銘:花博經費郝市長和產發局公然說謊!
台北市議員江志銘於今(9)日「市長專案報告」後質詢台北市長郝龍斌,花博預算編列總經費是不是只有「專案報告」第3頁所列的95億3000萬元,郝市長當場表示公務預算全部只有95億3000萬元。江志銘議員接著表示郝市長自己批准動用99年度「促參獎勵金」共1億2150萬元用於「花博」,但卻沒有包括在這95億3000萬元之中,市長來議會專案報告,但引用的數據卻統計不實、馬馬虎虎,要求市府徹底檢討。
郝市長及產發局陳局長竟辯稱「促參獎勵金」不是公務預算,不是公家的經費,郝市長甚至把「促參獎勵金」等同於「民間捐款」。「促參獎勵金」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給予各地方政府的獎勵金,於相關「作業要點」中明白規定,「促參獎勵金」由中央對地方政府「一般補助」項下撥給,且市政府財政局也明確要求各單位所支用的99年度「促參獎勵金」必須編列於100年度追加歲出預算(詳如附件)。
江志銘議員強烈譴責郝市長及產發局陳局長,為了「專案報告」統計資料不實,竟然公開說謊,表示「促參獎勵金」不屬於公務經費,不用編列預算,是相當於「民間捐款」的「私款」,未來審查追加減預算時,江志銘議員將要求將這1億2150萬元的「私款」予以刪除。(E)
新 北市 促參 在 新北首件古蹟促參案板橋放送所轉型文創園區 - YouTube 的八卦
在1930年建立的「板橋放送所」,是日治時期的廣播發射設施。直到2015年被 新北市 指定為市定古蹟之後,陸續展開修復工程,現在更和當代傳奇基金會合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