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換工作,只會浮在半空中】
杜書伍認為,新鮮人剛出社會,要從最基本的事務、從一個單點很投入去做,然後再慢慢拉大工作的廣度。學會又精又廣,才能成為一位大將。
--------------------------
大學以前的我,還滿愛玩的,一個星期跳3天的土風舞,也沒有在念書。跟人家比的都是,我會幾百支舞,舞技當然很好啊(笑)。但後來因為要聯考,我就趕快收心去讀書。
我經常說,大學是事業的先修班,你念了什麼,將來你出社會就靠著大學所學的專業領域當作敲門磚,你才能進入那個領域去發展。
大一就怕找不到工作
我大學的志願是自己填的,就專挑電子方面的科系填。填填填,看到控制與計算機,覺得這個應該也是電子的吧?所以就見詞生義,選了這個科系。
當時台灣只有2、3部電腦、價格又貴,念這個科系其實很怕失業、怕找不到工作,所以我的危機感很強。因此,我就花了很多時間,選修很多課程,除了鑽研本科專業,還去學習經營管理的知識,希望多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幾乎所有時間,我都盡可能去想,怎樣多增加一點經驗,盡量去實習,所以才會和同學一起開唱片行。一方面由於它是做公益,一方面也是把它當作實習的機會,去了解如何經營一家唱片行。
那時我負責採購,因為家住台北,我每星期回家時,就會去批發唱片回新竹賣。這才知道唱片有多重,那一整疊一整疊都是塑膠塊,我每次扛兩疊,走個10步路就要休息一下。當時又沒錢坐計程車,就這樣扛扛扛。反正,歷練嘛。
堅持自己的信念
我們那個時代,整個社會還是一個滿貧困的時期,加上自己的危機意識和企圖心,所以心裡總是存著一個觀念,就是努力培養自己,才有好的發展。
那時我相信,將來的微處理器應該會普及,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所以就抱持這樣的信念,一頭鑽入職場。
我認為,出了社會不是像在學校一樣選課。不能老是在想:我第1份工作要做什麼、第2份做什麼、第3份做什麼;從哪裡轉到哪裡、再轉到哪裡。不是這樣子的,應該相信「行行出狀元」的道理。每一個行業都會有發展,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真正的投入,變成那個行業的頂尖高手。
先有專精,再求廣度
尤其,現在媒體資訊的流通相當多元,年輕人可以接收到的訊息很多。但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對於實務及執行的經驗是非常少的。以至於他當學生時,什麼都會;但真的要工作,就什麼都不會。
踏入職場,要求專業、專精,要在某一個領域裡面比別人都強。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停地換工作,最後反而變成浮在半空中,滿天是金條,要抓卻沒半條。談起來好像都很懂,但是做起事來,卻沒有一樣做得出來。所以,出了社會,專精就是要修練的第1個主軸。
用一個圖來表示: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專業的精度和廣度。在學校時,你要追求廣,但是一踏入社會,就要立刻掉到某一個單點,然後非常精深地鑽研。之後,再慢慢擴大廣度,讓它在10年後提升到一個高度。這樣才能培養出既精又廣的能力。
這個轉折點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沒有辦法讓自己低下頭來,去鑽研實務面,真正細緻地學習專業的內涵。
不要排拒任何小事
我們以前念書的時候,會念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我認為,所謂的少壯,是從你就業的時間算起。你在前面不努力,基礎沒有打好,你後面就免談。
在職場,任何一個很low end的事,你都應該要做。一般人很難想像,早期我們設計開發一套電腦出來,根本沒有辦法為它做一個機殼。我們就用木頭做一張桌子,然後把電腦build in(嵌入)在裡面。
為了讓電腦通風,還得拿電鑽在桌子的側板,一個一個鑽洞,就像蜂巢一樣。鑽得不好,鑽斜了,可能兩個洞就打通了。因為有做過,我才會知道怎麼鑽。像這種最基本的事,即使是非常dump(無趣)的工作,你在剛入職場的時候,能夠碰到的你都要去做。
在你做了很多小事,知道裡面有哪些訣竅後,一定要多思考,把你所經過的點點滴滴整理一番。唯有不斷的思考,你才能體悟到更多的觀念跟意涵。否則你做了很多,每個都很零碎,就無法體悟到更多的事。
樂於承擔挑戰
我在進公司約2個月時,因為是菜鳥,主管對我沒有很高的期望。剛好公司要趕一個軟體研發計劃,原來的負責人因故無法執行,所以公司就問我能不能做。其實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但是我那天晚上就沒睡覺,直接動手做。等到隔天我回覆老闆,不是跟他說我能不能做,而是告訴他我做得差不多了。
半年後,公司業務主管離職,沒有人接手。主管就問我,願不願意做業務?我接了,但那時沒有人接我技術部門的工作,所以我就一個人做兩件事情。
每天一早,我就出去拜訪客戶,回到公司已經是下午6點了。晚上再幫客戶上課,教他們了解相關技術。10點多上完課,回家洗個澡,再繼續研究技術資料。那時我幾乎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大約持續了1年。即使後來有人接替我做技術支援,我因為工程師習性不變,還是會自己研究產品的技術資料。
豐富你的工作
那時,我認為值得做的就去做,所有時間我能拿出來用的,我就用。講嚴苛一點,那時沒有什麼下班生活,下班後大概唯一就是睡覺,因為睡眠時間已經很短了。而我只是不斷地enrich(豐富)自己的工作,主動擴大我的工作內涵,也不停去想,怎麼樣把事情做好。
我在做業務推廣的時候,為了讓它更有效益,我就跟公司提議要辦雜誌,就是《微電腦時代》。剛開始,真的很刻苦,每個月的預算只有5萬元。我不敢跟老闆要很多錢,也不敢說要增加人力,因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辦得起來。所以我就白天做業務,晚上做編輯,要自己去找稿、翻譯,甚至自己寫稿。
1984年時,我跑去管行政。那時只是覺得行政的步調趕不上我業務的需求,為了解決問題,我就跳進去管。沒想到學了好多,所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我都學過了。當時我才32歲,算起來只有8年的工作資歷,但因為我每天上班15個鐘頭;可以說,那時應該有12、13年的經驗累積了。後來有機會獨當一面,去建構通路事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這只是過去的經驗之一,很多東西是一種醞釀,你要醞釀得快,或是醞釀得多,就看你下多少工夫。尤其,當你未來要成為一位高級主管,你所需要的經驗面向就要廣。你對事務的判斷力,就是靠這個更廣大的經驗,來提高你的決策品質,不能只守在小範圍裡。
著迷工作,就慢慢「浮」上去
如果你很投入於工作,大約2-3年,你就能體悟到工作內涵的know-how(關鍵竅門),是如此迷人。它會變成你的興趣,讓你著迷於追求那個know-how的喜悅,然後就像滾雪球一樣,你會越陷越深。
因為很投入,你也會有一定的成績,所以在老闆心中,你會建立一定的credit(信賴感)。當你提出更多的計劃,你所獲得的支持度就越高。公司就會給你資源,給你員額,自然而然你就會越做越大。
所以我常講,人是浮出來的,不是爬上去的。不是說你想要,你去抓、才往上爬。大家都說職位的階梯是爬上去的,但是我以個人的職涯來看,職位卻是浮上來、不是爬上去的,因為下面的水越來越多,你自然就浮上去了。
(本文取自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第68期/作者:羅儀修)
#連結閱讀:
1. 我的隱藏版學歷
http://bit.ly/3mZTyHC
2. 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就開始為未來做準備
https://bit.ly/33XAEd9
3. 傾注全力 得到受用一生的收穫
https://bit.ly/3d2YwA9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鮮 菜鳥 隱藏版 在 黎明柔 Facebook 八卦
十三萬粉絲 含淚按讚
三千六百萬人次 爆笑點閱
「哪有客戶不叫囂?哪有老闆不發飆?哪有主管不牢騷?哪有員工不靠腰!」
然而身為職場食物鏈最底層的菜鳥,儘管碰上這樣職場生態,可能有腰無處靠!
網路超人氣職場圖文部落客──馬克,歷時三年後推出「五斗米,靠腰!」系列新作《菜鳥IN起來》,讓【苦命上班族】代言人馬克再度出擊,幫助社會新鮮人在職場叢林眼觀四面、眼明手快,脫穎而出又不至於成為老鳥的眼中釘!
本書除了收錄馬克部落格的熱門點閱文章,還增加全新隱藏版內容,從職場菜鳥初識險惡辦公室、凡事碰壁不如自救,從好傻好天真的新鮮人脫胎換骨成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識途老鳥……不只讓菜鳥一吐怨氣,力圖奮發,老鳥讀了也是心有戚戚,重溫青澀時光!
求職新鮮人還可以在本書中學到課堂沒教、職場書沒寫的面試小訣竅,馬克也會公開他菜鳥時期的履歷表,創意滿點,讓新鮮人在職場之路異軍突起,過關斬將!
作者簡介
馬克
從小只會畫畫,國中唸的是永和國中美工班,高中就讀復興商工廣設科,最後從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做過廉價童工,發過傳單,當過才藝班老師,跑過短暫的業務,並在廣告公司當過幾年創意人員,好像還是個插畫家。 2008年8月起,在部落格上發表一系列以職場為主的圖文創作,經由網友轉寄與媒體渲染,馬克成了全台最紅虛擬上班族。憑著諷刺幽默的文字與高質感的圖像,加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穩定更新速度,至今已經有三千六百萬人次造訪過部落格「我是馬克-五斗米靠腰」。
馬克以驚人的創作量,全方位捕捉職場百態,為廣大上班族靠腰心底話,2009年推出《五斗米靠腰》暢銷圖文書,躍升新人氣靠腰天王。這次的《菜鳥IN起來》中,特別拿出「挑戰未知、跌倒再站起」的馬克精神,與社會新鮮人一起進入職場叢林衝鋒陷陣,找到讓自己發光發亮的位置。
新鮮 菜鳥 隱藏版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八卦
【大黑特家】好評延長第五週:職場說多兇險就多凶險
經過一個月來的踴躍投稿,本次【大黑特家】活動累積共獲231篇參賽文章!
還記得「本次徵文超過300篇以上,就解鎖加碼抽出行李箱」的隱藏版獎勵嗎?為回饋閃友支持,決定加開第五週主題,歡迎大家利用延長賽加緊投稿、啟動好康!
本週主題很應景,在暑假已過半,新鮮人擺到都快過期不再新鮮、學生們也實習/打工好一陣子脫離菜鳥標籤的時刻,想邀請大家分享對職場實況的真實心聲!不管是困擾求建議、爛事怒黑特⋯⋯佈告欄都站同一陣線聽你說!
第五週徵文開始,題目包括但不限於:
►求職路迢迢◀︎
。海投上百職缺,結果邀我面試的只有房仲/補習班業務/賣窗簾的⋯
。面試相談甚歡最後無聲卡一張
。待遇表裏不一,面試到最後才發現在浪費時間
。HR太不專業,再有興趣的職缺都變得沒吸引力
►職場深似海◀︎
。疲於應付同事,到底是職場還是宮鬥劇
。每天裝忙、假笑到快沒靈魂
。加班加到不知道我是誰我在哪
。拿到不錯的offer開始被攀關係有夠噁心
。「權責不清、冗長會議開不出結論⋯」從頭到尾彷彿都是瞎忙
►同場加碼「論惡習」◀︎
。沒有話聊,為什麼訊息看到還要回下去?不回就是不禮貌?
。死會後,維持體態,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你明知道對方是損友,卻還是保有良好關係,你在想什麼?
。一直抱怨這環境太爛,那你又做了哪些努力?
<徵文時間>
2019/8/1 (四)~2019/8/7(三)
詳細資訊 👉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7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