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優秀被懲罰的時代]
香港的新聞歷史,沒有像今天一樣,發生過一件如此轟動的集體請辭案例。
遠在九十年代中,香港發生過「亞視六君子」事件,六名記者因為抗議公司管理層對外購六四紀錄片審查一起辭職,希望喚醒社會人士對新聞自由關注。今天,因為有線電視粗暴解僱四十名新聞部同事,引發三十名記者包括部門主管辭職抗議。
歷史有一種巧合,當年的亞視君子,當中有幾位曾經在有線工作過,雖然都已轉職或退休。我訪問過部份「六君子」,部份人回看事件,坦言那個年代經濟環境好,辭職之後立即可以找到好工作,辭職也不需要太多勇氣。但現在香港新聞界的處境跟那個年代差天共地,疫情令到經濟環境差,人浮於事,記者工作難找,辭職之後並不容易找到另一工作。
一位女記者,哭着在有線門外說:「做過有線,也很難在外面其他新聞機構工作了。」意思是,有線新聞數十年來,堅持做出新聞質素,編輯室包容一定程度的採訪自由,記者還可以有所堅持,在今日風雨飄搖的香港新聞界,還有另一個容身之所嗎?
今日還在有線新聞部工作的人,很多人不只是為了一個飯碗。人工不高,工時長,如果只為一份糧,不會待到今天。一位被炒了的攝影記者,今天離開立法會的工作崗位,還按下了攝影機的直播按鈕,好像在鐵達尼號上的樂手,還堅持拉着小提琴,即使知道船正在下沉,自己會葬身大海。回到公司,他還拿着手機自拍,「今天我被炒了,還有很多美女記者送行。」他笑着離開,眾美女卻掉着眼淚送他。
另一位攝影記者,火爆十數年,今天被解僱,還跟舊同事說:「我真係好喜歡拍攝新聞。」
「裁員是挑最優秀的來開刀?你們的解僱準則是甚麼?」不同部組的主管,跟有線新聞部那四位空降下來的管理層理論了一整天,卻獲得了侮辱的回應:「你們像爛仔講數?」(諷刺來理論的記者如同黑社會談判)
而記者本身就應該據理力爭,懂得發問問題。那些年我在有線新聞做過記者幾年,主管鼓勵的風氣,就是只要記者是有理據的就可以查根問底,「不聽話才是當好記者的條件。」我也說過這句話。但那時候,香港新聞自由排名在全球20位,今天香港在那個國際新聞指數裡,已經急墮到第80位。
明顯今時不同往日,回不去了。約半年前,四位在新聞業界沒得到敬重的人士,忽然取締了資深新聞人,空降加入有線電視成為主管,引起了一陣震盪。「隨便在有線找一個中層記者,資歷都好像比這四位優勝。」而類似這個情況,也在其他電視新聞台裡發生。原本有資歷應該晉升的新聞工作者都不獲得重用,換了一些難以服眾的人士,客觀效果就是讓新聞部由優秀走向平庸,甚至走向衰落。
而據多位有線新聞部員工形容,好幾個月來,四位新任管理層都處於「無作為」狀態。大家都知道,暴風雨始終要來。
有線新聞,多年來是香港公信力數一數二的電視新聞媒體,其偵查報導、及有線中國組的採訪,均是「新聞教材級」。其出品有生活化的「牛丸沒有牛肉」「動物傳心術」等又有趣味又有新聞價值的調查報導,記者都被訓練得要製作既專業又吸引觀眾的高質素新聞作品。
有線中國組,更加是連中國內地的官場領導人也要指定收看的節目,去年疫情爆發初期,也是極少數有記者留守武漢的香港新聞單位。後期新設的「新聞刺針」專題組,和有線中國組,在各大新聞比賽中,例必掃走不少獎項。
今天第一個震撼消息,就是公司以削減資源為理由,把整組「新聞刺針」炒掉。「新聞刺針」是有線新聞的王牌節目,品牌的叫座力,很大程度也因為它能泡製出與其他新聞頻道不同,有心思而令人難忘的獨家採訪。
而頻頻拿獎的記者,竟然是被開刀的對像,公司連一句合理的解釋也沒有,部組主管也通通不被知會。辭職記者遞交辭職信後,換來冷冷的一句「還有多少封信?」因為優秀,所以被懲罰,似乎是有線裁員行動今次發放出來的訊息之一。
同日晚上,有份裁員的四大管理層之一的前主播李臻,被爆出他早前在有線另一頻道,訪問特首林鄭月娥時,在訪問中段休息時,連林鄭月娥也忍不住訝異地形容,李氏的訪問風格「很溫和,怪不得我的新聞秘書形容(你)很配合很合作。」
舊時代的有線新聞,以紥實尖銳為優秀,如針刺出民間利弊,如刀解剖出社會真相;今日來替全香港最有公信力的新聞部動手術的人,卻以讓政治人物感到溫和為採訪大法,足以影照出香港今日命運的寫照:優秀被懲罰,劣幣驅逐良幣。
有線中國組主管司徒元已是資深前輩,非年少氣盛。他率領全體中國組記者請辭,在臉書寫下了一句「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公司先是解僱了中國組一位資深記者,但全組上上下下共十人實現了「齊上齊落」的氣魄,也是告誡香港人,今日新聞自由受到威脅的嚴峻程度,別再有任何幻想。
(圖為傍晚於有線電視大樓外情況:集體辭職的港聞組主管及記者十餘人於門外留影,中國組主管司徒元和同事坐車離開,公司的官方公告被棄在大門地上)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將放棄 #疫苗 專利,難道世界有救了嗎?以資本主義起家的美國會這麼好心?覺青們紛紛說 #台積電 不會離開台灣的,我們那麼好!真是如此喔?還是覺青又被自己騙了?然後還有談談 #媒體滲透 ,談談 #美中對抗 ...
「新聞機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 Youtube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憂國慶連假後「疫情反彈」 醫:長照機構是一級戰區|#鏡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新聞機構 在 神秘機構找上YouTuber 宣傳疫苗「小道消息」!假新聞如何 ... 的評價
新聞機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香港最新【當言論自由成為祭品——26年《蘋果日報》在港關上最後一盞燈】
「假如夏娃當初不是咬了蘋果一口,世上就沒有罪惡,也沒有是非,當然也不會有新聞。」這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於1995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向媒體述說的辦報理念。當時豪氣干雲的黎智英如今已在獄中,而咤吒香江26年的《蘋果日報》,這份親民主派大報,6月24日正式在政治的打壓下停刊。
內部員工表示,24日凌晨12時後,讀者無法再瀏覽網站內容,將留下一句停刊通知。23日晚上11時,許多讀者將車子停滿在壹傳媒大樓外周邊,聚集的人群以手機的燈光來送別《蘋果日報》。而最後一刊《蘋果》的頭版標題大字寫著「港人雨中痛別,我哋撐蘋果 (我們撐蘋果)」。
■香港言論與新聞自由快速萎縮,親自由和民主派媒體首當其衝
黎智英成立的壹傳媒(Next Media Group)(編按:2015年10月更名為Next Digital Limited),在1990年3月發行雜誌《壹週刊》,在1995年6月20日創立《蘋果日報》,成為香港最暢銷的中文報紙之一,在香港單日最高銷售量有50多萬份。高峰時期在2012年,集團合計約有5,000多名員工。當時它以全港首創的全彩色報紙印刷出版,打著「每日一蘋果,冇人呃到我(沒人能騙我)」的旗號,以大眾化、通俗的語言特色,配以搶眼、煽動的標題,快速拿下香港主流報紙的地位。近年因為黎智英的反共及自由立場,成為香港少數敢於批判北京和港府,同時也鮮明地支持香港反修例運動(台灣稱反送中運動)的傳統媒體 。
香港媒體近年的言論自由快速萎縮,不少做調查性與深度報導的媒體首當其衝。
《報導者》曾採訪前《明報》總編輯劉進圖,這位長期在香港做調查報導的新聞老將,2014年2月26日在港島遭2名歹徒重砍6刀,當時《明報》頭版的報頭和標題套黑,說那是「香港最黑暗的一天」。劉進圖回憶,2003年後,港媒受到的政治壓力愈來愈大,「2003~2013這10年間,媒體首當其衝⋯⋯一旦你批評北京,批評特區政府,中資機構,例如中國銀行就不在你的媒體投放廣告⋯⋯再後來華資的機構、國際的機構,如果它是重視大陸市場的,它也會迴避在北京批評的媒體投放廣告。」
近年立場親自由派與民主派的媒體,大量流失了廣告。其中香港《蘋果日報》每年投放大量資源報導六四周年、七一遊行等議題,也因而流失了紙本的廣告主,於是轉而在數位上爭取付費讀者。國際媒體關注港媒光譜的變化,2019年《紐約時報》採訪黎智英,當時以「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Jimmy Lai),一個有良心的攪局者」(A Hong Kong ‘Troublemaker’ With a Clean Conscience)來形容他,而當時受訪的黎智英說,廣告主的離開使得《蘋果》每年損失約4,400萬美元(約12億新台幣)的營收。
根據壹傳媒的財報,2011年至2014年財政年度,壹傳媒每年收入超過30億元港幣(約108億新台幣),但2016年後連續5個財政年度,累計虧損19.5億元港幣(約70億新台幣)。而《蘋果日報》的銷售量從最高峰的50幾萬份,到2020年不到10萬份;員工也從5,000多人的高峰,降至2020年9月30日約有2,000位左右的員工(其中香港1,228位,台灣866位),現在員工不多於800人。
雖然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啟後,蘋果日報網站仍是港人追看的主流即時新聞平台,但同時,中國官媒開始鎖定並批判黎智英與他的媒體,《環球時報》就形容他是「大漢奸」、「亂港頭目」、「賣國者」、「被中國歷史唾棄者」。
2020年的5月29日,黎智英曾投書《紐約時報》,文章標題〈我的推文能威脅國家安全嗎?〉(Do My Tweets Really Threaten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強調港版《國安法》將終結港人的言論自由,只能說中國政府容忍的話。
■港版《國安法》以勾結境外勢力罪名,搜索《蘋果》編輯室並凍結資金
就在港版《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落地後,8月港警派出上百人警力,對香港《蘋果日報》報館進行大搜查,並援引港版《國安法》下第29條罪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拘捕73歲的黎智英;2021年5月,香港保安局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份,以及黎智英所擁有的3間私人公司於當地銀行賬戶內的財產。
上週三(6月17日),港警第二度封鎖蘋果大樓,再次以「勾結境外勢力」罪名,拘捕包括行政總裁張劍虹、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等5名高層,保安局也在同日凍結壹傳媒集團旗下3間關聯公司、共1,800萬港幣的資產,港蘋即時陷入財政危機,管理層一度向保安局申請解凍銀行資金未果,沒有足夠金錢繼續營運下去。
此外,大量蘋果員工即日辭職,旗下網路平台在今(23)日正式宣告停止營運後,蘋果網站裡的各個頻道,包括《壹週刊》、《果籽》等品牌,在Facebook粉專留下告別聲明,內部人員表示,網站內容將在24日凌晨起全數被移除。但在最後一夜,《蘋果日報》仍堅持印刷出最後一份紙本,數量高違100萬份。
6月18日在香港股市中停牌交易的壹傳媒,在《蘋果日報》停刊後,復牌機會減低。根據《香港01》的報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規則》的規定,若主板上市的公司未能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或資產,港交所便可根據指引決定是否能將其停牌或除牌;若主板公司因業務運作或資產問題而致連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可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有分析指出,在失去主要業務後,壹傳媒可能因業務或資金問題,遭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又或因停牌超過18個月,而被取消上市地位。
■記者、讀者的哀悼,香港報界生態不再多元化
「很心痛、很傷心,這幾乎是香港唯一一份,敢於向政府對抗、為群眾發聲的報紙。」朱小姐是蘋果達20年忠實讀者,自倒閉危機消息傳出後,市面捲起數次的搶購潮,她每次都排隊買下一份紙本以示支持。
在《蘋果日報》港聞組工作逾10年的資深記者朗峰(化名)表示,觀察到其他業界同行,在2014年雨傘運動、及在2017年6月立法會議員因宣誓風波被褫奪議員資格後,不少報紙都減少人手、或減少篇幅報導示威或抗議的新聞。他以悼念1989年天安門廣場死難者、每年的六四燭光晚會作為例子,「蘋果是願意投放全公司人手和資源去做。由事前的人物訪問,到當天動員及部署等都報導,也到現場朴咪(現場訪問)不同年齡層及職業的市民。」
「以前公司與某些財團或地產商關係密切,不能報導它們的壞新聞,也禁止做反送中抗爭的周年回顧報導,」在去年8月大搜捕後才轉職至《蘋果》的記者心怡(化名)則透露,以前在親建制派的報社工作,經常要「掩埋良心」報導有利政權的論述,而且在反送中運動一周年後,只要是觸碰到「年輕人問題」,即便是軟性角度如「失業浪潮」也成了議題禁忌。她亦強調,針對一些批評香港警方的議題,建制媒體只允許固定同事處理,並大幅縮短文章篇幅,未能讓讀者了解事情的全貌。
「但在《蘋果》,只要你能向上司解釋到故事題目,你都可以做。」她預估到,《蘋果日報》倒閉後,最後一間親民主派的媒體倒下,第四權報導異見、監察及批評政府的空間將愈來愈少。另外,據她收到的行內消息指,不少建制媒體高層即將禁止聘請從《蘋果日報》離職的記者,意圖進一步扼殺記者的生存空間。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表示,《蘋果》正式關閉,意味著最香港會失去一份最敢言的報紙,「因為目前看來,它對政權及北京政府來說,最民主及最具批判性的聲音,」她強調,這一份異議報紙的象徵式死亡,亦預示著香港報界生態不再多元化,「特別是蘋果日報本來的讀者群廣大,代表大多數市民的不同聲音。」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創調查以來8年新低
香港記者協會在今年5月公布的「新聞自由指數」顯示,新聞從業員對香港新聞自由的評分下跌,創調查以來的8年新低。港版《國安法》在2020年6月30日訂立和實施後,警方持續搜查新聞機構,也讓新聞採訪工作寸步難行。
《蘋果日報》在1995年的創刊社論〈我們屬於香港〉中,有幾段是這麼寫的:
「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
尚有兩年香港的政權便要移交了,在這個時候辦報,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在世界的資訊走廊上,香港雖然只是斗室一個,但我們清明通透,時刻與整個世界資訊交流:每一分、每一秒都受到世界傳媒注視、受世界輿論監察。在舉世眾目睽睽之下,誰敢貿然對香港胡作非為?
我們有緊扣世界脈搏的靈通資訊網絡,優良的自由法治傳統,無數世界級的人才⋯⋯我們對中國和世界貿易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權衡利害,中國能不讓我們有一個自由充裕的生存空間?」
在下了連場暴雨後的晚上,《蘋果日報》在香港關上最後一盞燈。被關閉的命運,映照26年前的創刊詞,難免令人感傷。中共與港府連番打壓香港的新聞自由,有良心的媒體與新聞人已難有棲身之所。(文/李雪莉、金蕊;攝影/陳朗熹)
★閱讀並分享報導完整版:https://bit.ly/3d8ZMmw
#香港蘋果日報 #港蘋 #壹週刊 #壹傳媒 #停刊 #香港 #民主派 #中共 #港府 #新聞自由 #港版國安法 #AppleDaily #HongKong #我哋撐蘋果 #最後一夜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新聞機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給讀者的信
讀者們:
轉眼間,來到2021年的六月,希望你們一切安好。
在剛過去的六四32周年,儘管政權禁制燭光集會,警方重兵圍封維園,全城氣氛高壓,草木皆兵,但香港人再次展現了讓人吃驚的意志與創意。在街上、在教堂、在家中,以自己的方式,悼念死者,同時展現生者堅守真相與人性的勇氣。
今年六月四日的《蘋果》,A1 跨底版刊出32年來維園燭光的照片,其中 25 幀是創刊以來自 1996 年每年六月五日的要聞版面。這 31 幀照片代表的,除了是香港人的堅持,也是《蘋果》的堅持。翌日頭版,空無一人的維園的荒謬畫面,與街上行人手上點點光芒的動人風景,「封得了維園 鎖不住人心」,對比出今年六四的歷史意義。
正如香港人一樣,今年的處境雖然艱難,但作為新聞機構,《蘋果》仍緊守崗位,盡力做好每個採訪、報道,提供相關資訊、故事、分析及評論。在困境中,希望用我們的智慧、創意與專業,履行記錄和回應這個時代的職責。
6月20日將是蘋果創刊26年。未來,還有很多個香港人難忘記的日子,我們會一同渡過。未來,還有很多重要的新聞,無論是47人案的審訊、疫情的最新發展,香港電視業、樂壇的創新和突破,我們都會繼續向讀者提供深入、豐富、精采的內容,直至最後一刻。
希望大家繼續訂閱和購買《蘋果》,並鞭策我們進步。謝謝。
《蘋果》副社長陳沛敏
(按:6月15日發出)
新聞機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將放棄 #疫苗 專利,難道世界有救了嗎?以資本主義起家的美國會這麼好心?覺青們紛紛說 #台積電 不會離開台灣的,我們那麼好!真是如此喔?還是覺青又被自己騙了?然後還有談談 #媒體滲透 ,談談 #美中對抗 !
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放棄新冠疫苗的專利,導致各國的疫苗股重挫!我也跟著高興了一下,但是怎麼有很多人不贊成,甚至說這是一個空包彈呢?根據Hknet的報導:【美國早前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的專利限制,希望增加全球疫苗生產量,早日遏止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建議需待WTO成員國投票贊成通過,才能落實推行。但德國表明,豁免新冠疫苗專利限制會降低藥廠日後研發疫苗的意欲,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意的泉源必須好好保護。
德國政府發言人周四(6日)表示,專利不是疫苗產量不足主因,生產力不足及高標準品質要求才是阻礙提高供應的原因,並強調知識產權是創意的泉源,必須要好好保護。發言人亦相信,多間生產疫苗的藥廠正與伙伴積極合作以提高生產能力,若豁免新冠疫苗專利限制會降低藥廠日後研發疫苗的意欲,因此反對美國提出的建議。】這到底只是一場公關戰,還是真心想要幫忙全世界呢?
另外,紐約時報這次有兩個議題值得討論:
一個是PETER BEINART所寫的投書,標題是【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魯莽而危險】,內文提到了幾個關鍵,簡單來說就是拜登是不是要取消美中的戰略模糊,甚至進而危及一個中國的政策,【媒體對拜登總統外交政策的報導往往集中在他從阿富汗撤軍、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以及同伊朗談判的努力上。但事實證明,這些行動的影響可能都比不上拜登為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而採取的那些低調、漸進的舉措。因為只有他的對台政策才會在實際上增加世界大戰的風險。他的做法是在推翻一個40多年來一直讓美國、台灣和世界獲益的外交假象。1978年,美國在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時同意假裝只有「一個中國」。這種安排是荒謬的:台灣過去是、現在也是一個實際上獨立的國家。】你知道紐約時報一向討厭川普,比較支持拜登政權,但為何這個時候會跳出來強調拜登的政策對全球的安危有威脅性?難道是拜登的政策真的走向放棄戰略模糊?還是這只是一個大戰略改變前的討論前戲,最後會有新的定案的外交政策出現?
另外,阿亮在幾周前這裡討論過,CGTN是中方持續擴展媒體影響力的一個戰術,但並不是很成功,因為中方並沒有根深柢固的了解西方文化,這些媒體都只是用他們的語言說話,但沒有用他們的方式說話。結果紐約時報後來剛好就出了接續的報導根據Ben Smith在紐約時報的專題指出:【中國政府的宣傳報紙《中國日報》不但以英文發行,還有了塞爾維亞語版本。一位菲律賓記者估計,菲律賓新聞專線中超過一半的報導來自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一家肯亞媒體集團從中國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後來解僱了一位專欄作家,他寫了中國鎮壓維吾爾人的文章。秘魯的記者在社群媒體上受到好鬥的中國政府官員的強烈批評。
在每個國家,這看上去像是一個奇怪的局部現象,但綜合起來看,像是一個龐大的拼湊而成的戰略,以創造一個像BBC和CNN等媒體主導的全球新聞媒體的替代選擇,並將中國資金、權力和視角輸入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媒體中。
但是這項研究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中國計劃如何利用這個新權力?】
今年台灣外銷對岸的出口占比再創新高,根據BBC今年的報導:【根據資料,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951億美元增加了14%。出口最大宗的仍是「電子零組件」,增加了20%左右,達207.6 億美元,特別集中於積體電路(集成電路),譬如晶片(芯片)產品等等。緊接在後的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加了 58.4 億美元(增加15.1%),之後則是光學器材增 加了2.5 億美元(增加2.4%)。】但是偏偏覺青跟執政黨把這解釋成中國超級需要台灣,簡直沒有台灣不行!身為耶魯大學馮迪索的郭正亮看得下去這種現實扭曲力場嗎?
最後,最令人震驚的是,在吳子嘉董事長的洩密之下,我們才回想起多年前阻止了第一次民進黨黑道大舉入黨潮,險些丟掉了小命的竟然是郭正亮!難怪他後來都去演玩命關頭飆車了沒有再繼續阻擋黑道入黨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郭正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新聞機構 在 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人民幣匯價在上漲,某些新聞機構又開始鼓吹,說人民幣是國際避險的資產。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完全是北京和華爾街勾兌的結果,是為了讓國際金融資本和中國國家隊一起割韭菜。然而,中美兩國的矛盾是一種結構性矛盾。北京總有一天會和華爾街鬧翻,那個時候,就是人民幣和中國股市現出原形,回歸其實際價值的時候。在這之前,做好準備吧。
#中環孫老師 #人民幣匯率 #華爾街
----------------------
相關連接
孫老師說財經|獨家!房價與庫存同時上漲,中國樓市進入右側拐點,有些地方的房子該賣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Gz37UFQk&t=959s
孫老師說財經|房價上天,經濟落地,房地產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墓碑。中國經濟已經成為困死居民的復活節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5RU_2lfGeE
孫老師說財經|地攤經濟能救中國嗎?經濟拉美化,社會尋租化,地攤經濟將加速中國底層社會的崩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dueG4ySro
孫老師說財經|看透中美經濟戰真相:表面是經貿戰爭,背後是階級利益與代理人之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g-HPW4tJk&t=52s
孫老師說財經|繞不開的人口懸崖,從人口結構看中國沒來的經濟趨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KDPGTOV6E&t=337s
孫老師說財經|中國房地產七宗罪:繼續沉迷炒房永遠沒有出路,製造研發與制度創新才是正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LKjeShADE&t=638s
孫老師說財經|錢荒,糧荒,都不如訂單荒。接不到訂單的中國經濟該如何撐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1b8fHJODY
孫老師說財經|從从“保六”到“六保”,中國人的苦日子就要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etuZrC0ZU&t=22s
孫老師說財經|數字貨幣和大額現金管理來了,未來做好換不到美元的準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ss7hTErk&t=85s
孫老師說財經|中美激戰華爾街,川普能否撼動中共與華爾街的利益聯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usP1i0Lao
孫老師說財經|人民幣難逃蘇聯盧布魔咒?大貶值會發生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yaJzuPG4I
新聞機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競爭法案,目標顯然就是中國,那麼未來中美對抗會有甚麼演變嗎?另外,所謂的可愛中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外交政策上的改變嗎?還是中國有全球宣傳彈性上的變化?北韓最近好像又有一些變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來連線的是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剛好我們可以問一下在德州的快篩和篩檢的作法是怎麼樣,不然我們指揮中心又要告訴我們說因為沒人來申請快篩試劑進口所以他不能核准,可是台灣明明有接近二十家的廠商自己有生產快篩試劑,還有出口ㄟ,到底是怎麼樣啦!國民一直在死,結果指揮中心搞不清楚快篩狀況還在等人申請,是不是睡著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產業政策法案。為了增強對華競爭,該法案將在未來五年將2500億美元投入科學研究和發展。共和黨和民主黨克服了他們在經濟政策上的傳統黨派分歧,68票贊成、32票反對的結果反映出,兩黨議員均迫切希望加強美國的技術和工業能力,以對抗北京。
華盛頓——在來自中國的緊迫競爭威脅面前,參議院正準備通過美國歷史上最全面的產業政策法案,打破了在政府支持私營企業問題上的黨派分歧,為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欣然接受近2500億美元的財政開支。】這輩子我還真沒看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一個議題上面這麼的團結,雖然有一部分的議員把這個提案當成說因為政府投入因而會增加民間就業的切入點,但實際上美國的各黨各派對於美國本身企業的技術領導力的確感到非常的憂心,量子運算、美國半導體業等等,所以其中有非常多跳躍性的補助,譬如說對於民間太空業者的補貼,甚至讓國防部高等計畫署DARPA的預算加倍等等,但這擺明就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來的規劃,會有效嗎?
而這次三個國會議員來到亞太地區坐著C17到處跑來跑去,其戰略上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單純只是送疫苗嗎?(也沒送給台灣)還是有甚麼更進一步的合縱連橫的目的,這三個議員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和可能嗎?
根據BBC的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承認,「幾乎所有部門」都未完成該國經濟發展五年戰略的目標。金正恩是在少見的勞動黨代表大會致開幕辭時發表這番講話的,這是朝鮮勞動黨歷史上的第八次代表大會。2020年1月,朝鮮在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短時間內便封鎖了邊境,以防止病毒入境。這個與外界隔絶的國家至今仍沒有報告確診病例。但這也使得它與鄰國和盟友中國的聯繫被切斷。】再加上北韓最近嚴格追究任何觀看韓劇或是KPOP的人罪責,不是死刑就是勞改幾十年,北韓這到底是出現了甚麼問題?
另外也是來自於紐約時報的報導:【當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週初告訴共產黨高級官員,他們應該改善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溝通時,一些分析人士和新聞報導認為,他承認近幾個月來日益強硬的外交方式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根據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北京共產黨機構的一次集體學習中說。】我實在沒想到習主席會說出可愛兩個字,難道是因為戰郎外交要轉向了嗎?還是傳統的柔弱勝剛強的可能性會成為接下的主旋律呢?
另外,根據TVBS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洪,忙著下鄉造勢,為明年的總統大選做準備。不過他週二到法國南部鄉間,與支持者見面時,卻被人突然上前賞了一記耳光。儘管馬克洪事後說,他不會因此停下傾聽民意的腳步,不過因為長期封城,他的支持率已經掉到剩下38%,連任之路岌岌可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據說法國當地民眾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是法國不是快要解封了嗎?難道民眾就是氣他速度不夠快嗎?會不會之後連任失敗呢?
好啦,今天先隨便聊一聊到這邊~~~反正德州都快解封了【自暴自棄】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新聞機構 在 神秘機構找上YouTuber 宣傳疫苗「小道消息」!假新聞如何 ... 的八卦
YouTube 每個月有超過20 億的用戶上線使用,但2020 年2 月疫情爆發以來,YouTube 就必須介入創作平台,刪除了超過九十萬支誤導新冠病毒資訊的影片。為什麼 ... ... <看更多>
新聞機構 在 憂國慶連假後「疫情反彈」 醫:長照機構是一級戰區|#鏡新聞 的八卦
... 就會調整管制措施,專家說,必須留意長照 機構 ,恐怕是接下來解封後的「一級戰區」。(「鏡 新聞 」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鏡 新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