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抱歉 滿滿的感動 無數的感謝
2021年台灣燈會,原本要在2月盛大的在新竹市展開,這是民國71年縣、市分家之後,新竹市最大型的活動,我們做足了準備,要歡迎全台灣、全世界的朋友,來到這座年輕古城,看見它的魅力,重新認識它。感謝今晚線上超過15萬名網友,共同收看這次的演出,透過網路的傳遞,刻劃在你我記憶裡,也讓這場演出更加完美。
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籌劃2021台灣燈會,市府團隊和藝術家們,透過超過百場的會議、透過國外的參訪、透過腦力的激盪,集結了全世界在光影、藝術及科技互動、多媒體的藝術家及創作者,在2021年2月26日,到3月7日,要將精采的創作呈現在大家面前。
過程當中我們遇到很多很多的挑戰,最讓市府團隊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希望藉由步行的方式,讓大家走到城區裡,藉由我們的規劃、光影的引導,不只看到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也進到城區裡面的每一個角落,並藉由劇場的演出,讓人彷彿進入了一個光影、藝術、音樂、美食及歡樂的魔幻空間。
不過,在交通上就必須用更強烈的方法來做管制,也因為我們說明的不夠仔細、清楚,讓市民不夠瞭解,當時民眾有很大的反彈,當然,我和市府團隊有很大的壓力,尤其是交通處的同仁,更是站在第一線辛苦、努力的溝通、解決。
但,因為我知道,這些創作無比的精彩,錯過這一次,這一座城市可能要在10年,或20年後,才能再有這樣的機會,看到這樣精采的城市型燈會,因此,無論多麼的困難,我帶領著同仁咬緊牙關,繼續堅持下去,因為我知道,當民眾看到美好的成果,就會知道,我們的堅持是對的。
但,終究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給了我們一個好大、好大的考驗,2020年covid-19突然爆發,全世界都陷入了不安與混亂,台灣這座美麗的福爾摩沙,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律、配合防疫工作,因此,2020我們渡過了難關,成為防疫上受到國際肯定的國家。
但,2021年疫情還是發生了變化,病毒到了家門口,1月我們一邊緊鑼密鼓的為2月的燈會準備,一邊關注著疫情的發展,那一段時間,我的壓力真的非常非常的大,我捨不得這座城市,透過藝術、文化被重新看見的機會,但我更擔心疫情影響市民的健康、衝擊了國家重要的經濟命脈(新竹科學園區),不過,隨著本土確診案例陸續增加,我和同仁都知道,這一個難題終究還是來了,我們必須透過科學且果決的來決定是否停辦。
那一周我和幾個重要的幕僚,身心靈真的是受盡了煎熬,因為,那就好像是,即將臨盆的孩子,出了狀況,我們到底要用甚麼方法留住這個孩子,但,最後在我們多方詢問公衛專家的意見,我知道這個決定,我必須承擔起來。
感謝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蘇貞昌院長,以及一路和我們一起在燈會上做了許多努力的林佳龍前部長,我們決定停辦2021年台灣燈會,這是台灣燈會30幾年來,從未面臨過的狀況,但是我們在會議當中,都有一個共識,我們相信,疫情總會有趨緩的那一刻,我們要在防疫和展演當中找的一個平衡點,要讓辛苦努力的藝術家的創作可以展現出來。
因此,新竹光臨藝術節就這麼發展出來,光來了,黑暗就散去,並且光臨就是敬稱賓客來訪,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意涵,讓大家面臨疫情帶來的衝擊之下,總還留著那一盞燈、總留著那一份期待和希望。
原以為疫情控制住了,7月應該能夠如期的來舉辦新竹光臨藝術節,終究老天爺的考驗還沒結束,5月19日全國進入了三級警戒,5月到7月更是疫情最為緊張的時間,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聚餐、三五好友下班後的餐會,特別節日的家庭團聚,還有最簡單不過的握手、寒暄、擁抱,突然之間也都變得好奢侈。
我們都多了一個口罩,大家見面也多了一份距離,但,我們知道,我們還是要努力撐下去,所以在疫情趨緩之後,我們在7月30日,到8月14日舉行隆恩圳燈區的展演,今天更是透過直播的方式,將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超過15萬人在臉書上觀看直播。
我們用最佳的鏡頭將優人神鼓的表演,搭配著新竹的地標-東門城,還有一個用竹架構完成180度的環形劇場,新舊融合、科技藝術、力與美的舞台演出,創造出了今晚的美好。
這是過去40年來,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景象,但,也是近幾年來,新竹市政府舉辦的各項活動,唯一一次不讓民眾入場的戶外展出。
世界在轉變,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大自然在考驗我們,我們不僅要堅韌不拔,並且要找出一條路,一條重新看見那一道光、迎向未來的路。
謝謝這一年多來,相信市政府團隊的藝術家及創作者們,因為你們讓我的故鄉、讓我的家鄉再度榮耀,因為你們,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堅持在一起,我們總會找到一條路。
一代宗師電影中所說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留一盞燈,有燈就有人,台灣燈會雖然停辦,但是藝術家和創作者心中的那一盞燈,永遠沒有熄滅,未來我們會用更多、更多的方式,持續呈現在大家面前。
再一次深深的向無法來到現場觀賞的朋友,表示抱歉,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只能透過直播的方式來呈現,這也是疫情時代下新型態的展演方式;站在自己家鄉的地標-東門城前,看見了這一年多來,市府團隊還有參與這個計畫的每一位年輕朋友,在結束之後,我都好想給大家一個大大的擁抱,真的感謝你們,謝謝你們,相信新竹市政府,謝謝你們支持新竹市政府,真的讓我無比感動。
再一次的感謝,王俊雄老師、吳漢中老師、林長叡創辦人、王騰崇創意長、甘銘源建築師、左腦創意程詩郁執行長、BITO劉耕名創意總監,還有辛苦的市府團隊,尤其是沈慧虹副市長、陳章賢秘書長,還有雖然離開這個團隊,但去年一整年都在籌備協調台灣燈會的文化局前局長黃竫蕙以及承接光臨藝術節的現任局長張馨之,以及主責東門城燈區由張力可處長帶領的產發處同仁,還有總是忙進忙出的黃任瑋處長,請大家見諒,我無法一一點名,但,你們都是我由衷感謝的對象。
今夜的東門城真的好燦爛,我想這也是用另類的方式,向這座守護我們190多年歷史的東門城(迎曦門),獻上我們的感謝,我也期待,未來新竹光臨藝術節後續的展演活動,都能夠持續順利的演出,讓藝術家的創作被看見。
今晚的演出,不只是向全球展現台灣人的韌性,更向國人展現新竹人的勇敢。各位夥伴我們再次證明,無論眼前的挑戰多麼的巨大,但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就好像留下的那一盞燈,只要用我們的熱情,就能點燃璀璨的光芒。
《祭天》、《新竹能量》
總製作 安益國際 Interplan International Corp.
總導演 王騰崇
演出指導 優人神鼓創辦人 劉若瑀、優人神鼓藝術總監 黃誌群
演出 優人神鼓
影像設計 當若科技藝術 iF+ 、 Muzixiii Studio
《光之島》環形多媒體劇場
策劃統籌 程詩郁執行長 左腦創意
總導演 劉耕名 Bito
監製 王威人 赤兔影像
空間場域美學設計
甘銘源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朱文英 YI.ng Lighting Design Consultant 一隱照明設計顧問
轉播攝影工程
導播 林家偉 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管制 在 蘇治芬 Facebook 八卦
看到雲林張麗善縣長在2021/3/14自由時報投書:疲於奔命的農業補貼與焦頭爛額的農業政策一文⋯,我非常的驚訝,這是出自那一位幕僚的文筆。從中國拒絕台灣鳳梨,到缺水,以及因為疫情導致鰻魚無法順利出口。我是每天都為農民的生活而奔波,希望可以在這時代的困局撐開一片天。
看到這樣昧於事實,黑白講的投書,忍不住要說清楚講明白。
文內提到「 如果台灣要設立紅豆博物館,應該要放在哪呢?相信大家的腦海必定會立刻浮現屏東萬丹。原因無他,只因萬丹是台灣最重要也最著名的紅豆產區。就如同上個世紀李國鼎高瞻遠矚決定建設科學園區時,即堅持以新竹為首選,而他當時看重的就是清華與交通兩所大學優質的理工人才。產業群聚與區位優勢的概念是所有政策制訂者所需具備的常識基礎ABC,倘若政策制訂者缺乏產業區位的概念,任何政策終將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當張縣長的丈夫是全國農會的總幹事,當張縣長談到產業群聚且又提到了區位優勢時,我不禁儍眼了,雲林的農產業南有花生、地瓜,北有溪北地區的葉菜類,我就沒看到,明明產地有大宗作物且佔有地理優勢,那張家掌控的北港、水林、元長、土庫等等農會又建構了什麼群聚優勢,該有作為的大大農事團體就叫農會,農會在冷鏈加工契作的系統且做了什麼?答案就是零。
文內提到「 近來為了水果出口問題,農政單位各項補貼救急只能以疲於奔命來形容。為了製作台灣鳳梨出口澳洲的宣傳形象,農委會甚至提供了每公斤105元的運費補貼。荒謬的是,出口澳洲的運費補貼已經是產地收購價的五倍之餘。但鳳梨事件還未消停,又傳出台蕉輸日被驗出殺菌劑百克敏劑量超標、被迫下架回收的消息。農業事件連環爆,除了暴露出台灣農業產銷體系的脆弱性以外,更再次揭露我們缺乏宏觀且長遠的農業政策規劃。」
#如果説台灣農產品之種種,暴露出台灣農業產銷體系的脆弱性,那請問農業產銷的體系裡,最該扮演的產銷體系不就是農會嗎?那農會被誰掌控了呢?不就是張家派系嗎?
既然張的文內提到「雲林是全國產量第一之蔬菜產地,依產銷調節與提升品質政策執行,於雲林設置冷鏈物流中心具健全全國冷鏈物流體系的必要性」。
#那請問那幾家農會有冷鏈物流?農會不就是收取手續費負責宅急便而已嗎?
#當年雲林縣縣政府和幾家基層農會合資成立了雲林物流公司,翻開歷史的軌跡來看,雲林物流公司一點業績都沒有,怎麼還有臉談農業,倒不如說雲林的農業被張家派系的手握著就會搞死了。
#而雲林縣政府所送「雲林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前店後廠建置計畫」,該計畫總經費14.6億元,其中前店-西螺果菜市場改善規劃,所需經費2.1億元,後廠-雲林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建置規劃。其中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初步選定基地是斗南鎮農會所有土地(同意租用年限為109/3/1至119/1/31,10年),預計請中央補助金額12.504億元(不含土地成本)。
雲林縣府多次函送之計畫書,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內容並不完備,包括民間參與效益分析、財務評估報告及土地取得可行性未清楚詳細說明,且對於合理之土地使用年限(原規劃只租用10年),及土地是否符合土地使用管制相關規定,也僅敘明倘計畫核定後,後續再予以妥處,且沒有針對營運評估及配合款提出說明。這樣不負責任的計畫,只要錢,誰敢給?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管制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八卦
【竹北人口快速成長 教育建設超前部屬】
近年來隨著新竹科學園區的成長,竹北市因鄰近高鐵、台鐵和高速公路,享有交通及就業便利之優勢,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進駐,人口快速增加,導致學齡人口呈倍數成長,近十年來在竹北高鐵特區附近已陸續興建十興國小、興隆國小、東興國小、安興國小、成功國中、東興國中等7校,這些學校已飽和且進行總量管制,縣政府也已安排新建文中六及嘉興國小部分預計於109年12月辦理工程招標,但就學人口仍持續增加且趨於集中,現階段仍有新設國中小的需求。
今日特別邀請國教署彭富源署長和新竹縣教育處楊郡慈處長和財政處黃國峯處長一同與會,具體了解現今竹北的學區、校舍及未來就近入學等相關議題。依現今新竹縣政府的財政預算有一半以上用於教育支出,但仍無法負荷竹北人口成長所產生之校舍量體容量不足的問題,此點彭署長也表示非常清楚,像竹北一樣的新興成長都市的教育問題,增設校舍非縣市政府的財政能負荷,需中央政府的協助,國教署也已提出計畫爭取前瞻計畫經費,針對新興都市興建校舍爭取經費進行補助。
此次新竹縣政府也提出新竹縣有關學校重大工程經費的需求,彭署長也允諾已確定新設的文中六及嘉興國小兩間學校所需的設施設備費用,以及有多間學校需增加校舍的規畫費用部分,新竹縣政府能提出申請,國教署會盡力給予經費協助,會中也提到有關未來預新設新建的學校以及湖口高中、六家高中等新增校舍問題,未來國教署將會一起協助處理。我們也會配合國教署向教育部等單位一起爭取前瞻等相關計畫,盡速解決新竹縣教育等相關困境與問題。
林為洲服務團隊
#新竹縣教育問題
#新興城市
#超前部屬不能等
#敢講肯做林為洲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管制 在 [情報] 林彥甫:園區一路將開放機車駛外側第二道 的八卦
園區交通問題一直是新竹市民的痛,尤其是園區內相關的道路設計,因為二十多年前的 ... 新竹市議員共同舉辦會勘,邀請到科管局、保警大隊、竹科同業公會,以及新竹市 ... ... <看更多>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管制 在 感謝竹科早上機車道9點後管制 - Mobile01 的八卦
然後要右轉中山北路時, 三個汽車道加一個塞滿汽車的機車道要轉進只有三個車道的中山北...交通只有大 ... ... <看更多>
新竹科學園區交通管制 在 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服務手冊(109 年11 月) - 國光客運 ... 的八卦
國光客運公車時刻表查詢網,學、交通大學等學術研究機構環立,提供園區充沛的人力資源、在職訓練與合作研究資... 定、都市設計審議、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築管理、園區景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