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銘瘋追歷史劇 笑稱與皇帝一起過年】
2019/02/03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日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被封為國會活字典,朝野攻防頻出招,引經據典堪稱一絕,他說,可能與偏好歷史有關,每年都跟歷代皇帝一起過年,很享受穿越古今追劇或看書的時刻。
走進柯建銘國會辦公室,不論會議室、辦公室牆上、櫃子內,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籍、錄影帶、雜誌,友人形容柯建銘「嗜書如命,借錢可以,借書不行,贈書例外」,只要他覺得不錯書籍或劇集,都會跟時事、政局結合,推薦記者們閱讀,譬如電視劇瑯琊榜、少帥。
他說,「過年都跟皇帝在過年」,歷史宮廷劇如三國、雍正王朝、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等等,他都會利用每一年春節期間把宮廷劇看過一遍,有意義的對白,就用手抄起來。
老家在新竹古厝,他說,過年期間除了朋友們拜年外,他都在老家古厝中看書、看歷史劇,空曠的老家都沒有人,只有自己一人在古厝的院子裡,茶花開、牡丹香等,景象瀰漫著濃濃寒冬味,加上此起彼落的鞭炮聲,看起歷史劇或書來,特別有感受,這也是他很享受的時刻。
他說,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對歷史書籍、偉人傳記等特別有興趣,即便立法院忙碌之餘,也會抽空到書店看看有哪些暢銷書籍或新書,涉獵範圍很廣包括兩岸、科技、財經、歷史、建築、勵志、藝術、裝潢等領域,雜誌也是一個月看好幾十本,藉此了解整個社會脈動。
他引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表示,他從小對知識的追求與保持閱讀習慣,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療癒。
前總統馬英九被控洩密罪一案獲判無罪,柯建銘引用《論語‧為政篇》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引發關注。柯建銘是少數政治人物信手捻來、引經據典談政治事,他說,這與那個年代從小要背誦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古文觀止等有關,詩詞與歷史是相互結合。
「假如不是小時候生病,要讀醫學院,可能會讀歷史系或哲學系」柯建銘說,政治搞這麼久,反而不會去看有關政治方面的書,政治是實踐,但邏輯訓練很重要,政治人物要有歷史感、人文主義與人道思維。
不僅熱愛歷史劇,外國偉人傳記他也愛不釋手,他以講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事蹟的「最黑暗的時刻」一劇為例說,拒絕與希特勒和談的邱吉爾,面臨困境如何化險為夷,在最黑暗的時刻帶領英軍走向勝利,稱讚邱吉爾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這部影片到現在,他看起來最有感覺。
「我們這一代的政治人物小時候都在看偉人傳記,現在的年輕人有些瘋狂追劇、網路上酸言酸語」柯建銘說,兩者孕育的土地、土壤非常不一樣、時代背景也不一樣,歷經戒嚴威權、國共內戰走向民主,以前讀大學都在看禁書如當代、美麗島等雜誌,投入反對運動、對抗國民黨,一路走來對歷史有深刻的看法,因此,國會辦公室位於不義遺址上,時時提醒自己推動轉型正義任務的重要性。
會讓柯建銘愛不釋手、重複翻閱的書籍,柯建銘說,《曾國藩家書》本名《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以天下為己任,人們常說「為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他都會經常翻閱,對知識的追求有無止盡的渴望,像海綿一樣吸收。
柯建銘說,可能從小就當班長,對於維持團體和諧、領導統御的能力培養,從小就在生命裡播種,長大後,棄醫從政,對於國會議事、朝野政治攻防等領域都有更細緻的研究。
他說,早期當立委就是挑戰國民黨,對於國民黨的提案一定要拿出對案,2000年民進黨執政,他擔任執政黨黨團總召角色改變,必須要對執政黨的政策與提出法案內容很清楚,民進黨內有人形容柯建銘是國會的「活字典」,所有方案都在他腦中。
在國會從法案、朝野攻防、政局研判等等,柯建銘說,他一路跟著台灣政治脈動成長,很多事情都親身經歷,感受深刻,但面對危局、變局、困局要怎麼因應、正確判斷,他認為跟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有關,因此看資料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掌握重點,也鼓勵民眾養成閱讀好習慣。(編輯:蘇龍麒)1080203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2030065.aspx
新竹歷史書 在 柯建銘 Facebook 八卦
【柯建銘瘋追歷史劇 笑稱與皇帝一起過年】
2019/02/03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日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被封為國會活字典,朝野攻防頻出招,引經據典堪稱一絕,他說,可能與偏好歷史有關,每年都跟歷代皇帝一起過年,很享受穿越古今追劇或看書的時刻。
走進柯建銘國會辦公室,不論會議室、辦公室牆上、櫃子內,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籍、錄影帶、雜誌,友人形容柯建銘「嗜書如命,借錢可以,借書不行,贈書例外」,只要他覺得不錯書籍或劇集,都會跟時事、政局結合,推薦記者們閱讀,譬如電視劇瑯琊榜、少帥。
他說,「過年都跟皇帝在過年」,歷史宮廷劇如三國、雍正王朝、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等等,他都會利用每一年春節期間把宮廷劇看過一遍,有意義的對白,就用手抄起來。
老家在新竹古厝,他說,過年期間除了朋友們拜年外,他都在老家古厝中看書、看歷史劇,空曠的老家都沒有人,只有自己一人在古厝的院子裡,茶花開、牡丹香等,景象瀰漫著濃濃寒冬味,加上此起彼落的鞭炮聲,看起歷史劇或書來,特別有感受,這也是他很享受的時刻。
他說,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對歷史書籍、偉人傳記等特別有興趣,即便立法院忙碌之餘,也會抽空到書店看看有哪些暢銷書籍或新書,涉獵範圍很廣包括兩岸、科技、財經、歷史、建築、勵志、藝術、裝潢等領域,雜誌也是一個月看好幾十本,藉此了解整個社會脈動。
他引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表示,他從小對知識的追求與保持閱讀習慣,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療癒。
前總統馬英九被控洩密罪一案獲判無罪,柯建銘引用《論語‧為政篇》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引發關注。柯建銘是少數政治人物信手捻來、引經據典談政治事,他說,這與那個年代從小要背誦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古文觀止等有關,詩詞與歷史是相互結合。
「假如不是小時候生病,要讀醫學院,可能會讀歷史系或哲學系」柯建銘說,政治搞這麼久,反而不會去看有關政治方面的書,政治是實踐,但邏輯訓練很重要,政治人物要有歷史感、人文主義與人道思維。
不僅熱愛歷史劇,外國偉人傳記他也愛不釋手,他以講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事蹟的「最黑暗的時刻」一劇為例說,拒絕與希特勒和談的邱吉爾,面臨困境如何化險為夷,在最黑暗的時刻帶領英軍走向勝利,稱讚邱吉爾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這部影片到現在,他看起來最有感覺。
「我們這一代的政治人物小時候都在看偉人傳記,現在的年輕人有些瘋狂追劇、網路上酸言酸語」柯建銘說,兩者孕育的土地、土壤非常不一樣、時代背景也不一樣,歷經戒嚴威權、國共內戰走向民主,以前讀大學都在看禁書如當代、美麗島等雜誌,投入反對運動、對抗國民黨,一路走來對歷史有深刻的看法,因此,國會辦公室位於不義遺址上,時時提醒自己推動轉型正義任務的重要性。
會讓柯建銘愛不釋手、重複翻閱的書籍,柯建銘說,《曾國藩家書》本名《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以天下為己任,人們常說「為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他都會經常翻閱,對知識的追求有無止盡的渴望,像海綿一樣吸收。
柯建銘說,可能從小就當班長,對於維持團體和諧、領導統御的能力培養,從小就在生命裡播種,長大後,棄醫從政,對於國會議事、朝野政治攻防等領域都有更細緻的研究。
他說,早期當立委就是挑戰國民黨,對於國民黨的提案一定要拿出對案,2000年民進黨執政,他擔任執政黨黨團總召角色改變,必須要對執政黨的政策與提出法案內容很清楚,民進黨內有人形容柯建銘是國會的「活字典」,所有方案都在他腦中。
在國會從法案、朝野攻防、政局研判等等,柯建銘說,他一路跟著台灣政治脈動成長,很多事情都親身經歷,感受深刻,但面對危局、變局、困局要怎麼因應、正確判斷,他認為跟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有關,因此看資料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掌握重點,也鼓勵民眾養成閱讀好習慣。(編輯:蘇龍麒)1080203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2030065.aspx
新竹歷史書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你一定要「閱讀」?閱讀,對你人生至關重要!》
去年的今天,我們號召了一個線上讀書會,超乎想像的,超過2,800的職場人士加入,今年此刻,我們全新一季的「商戰名人讀書會」開始報名!從個人成長、到社交談資,再進一步到達職涯成就,一年讀完100本書,保證你一定會看見改變!你可以馬上加入,全台最大的線上讀書會:http://bit.ly/2I2Hscm
這是一場「閱讀革命」,不能沒有你....因為,養成閱讀習慣,將讓你成為更好的人,一位受歡迎有思想的人!
【為什麼99%的人,沒有閱讀習慣?】
離開學校十多年後,一次同學聚會,我才發現我是個異類。因為,同學當中,有閱讀習慣的人,少的可憐。沒時間(閱讀,重要排序在很多事後面的後面?)、沒動機(沒有考試?沒有強烈的目的)是聽到最主要的理由!後來,一位長年待在外商企業的朋友跟我說,下班之後的同事,有固定學習者甚少,「定期閱讀」養成就更別說會有了!
前陣子,我跟一位資深出版業交流,他更明白的跟我說,台灣的讀者很大一群是帶著清楚「目的」去閱讀的,因此若「目的性」非關緊急重要,那麼這讀者也很難培養成閱讀習慣。試著想想,你有閱讀習慣嗎?什麼阻礙你閱讀了?你是不是也覺得沒有閱讀,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真是如此,建議你要看完此文。
【閱讀跟有沒有吃飯一樣重要,真的嗎?】
閱讀是一種精神食糧!沒有習慣閱讀者,知識也就愈貧乏,久而久之,你就會活在自己的「認知框架」,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會告訴你,你就構築了一個舒適的同溫層,從此你只是反覆在做原本你懂的事,你的進步早已停滯。以上這段話,是我的體會。當然,你可以不相信,「閱讀」帶來的價值,真值得你花一定的時間固定投資?!但你應該得信,股神巴菲特說的,當他在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都在看書;而他把剩下的時間大部分用來跟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進行一對一交談。
巴菲特甚至表明:「我什麼都讀,企業年報、傳記、歷史書,每天還會讀5份報紙。讀書非常重要,讀書讓我致富。」先不論讀書是否會讓你致富,巴菲特所說,「閱讀」對每一個人一生中的學習、思想不斷更新至關重要者。同樣支持此論點者,包括你我熟知的諸多商業巨擘,如:蘋果的賈伯斯、軟銀的孫正義、阿里巴巴馬雲、華為的任正非、台積電的張忠謀...等,皆曾發文闡述,「讀書」是他們如日常如吃飯一樣,必要而且必須。
五年前,35歲的我也開始培養「定時閱讀」,忙的時候,也會撥個十分鐘都好;旅行時,背包裏一定要有本書,手機裡也有很多電子書,隨時可看。出社會之後,當我越是讀書,越會覺得自己無知。現在我一年至少讀50本書,讀書時間越長,越覺得有很多事,舉凡:社交、活動、娛樂...等,都沒有比「閱讀」更重要的。如果說「閱讀」跟吃飯一樣重要,那是因為,人的思維若不時時更新,閱讀經典,建構思考模型,那麼腦中的思想肯定長期非常貧窮。
【啟動你的閱讀?將開啟無限可能】
去年的6月13日,我覺得「閱讀」真的對職場人士太重要了!可惜,我周遭的朋友、臉友,很難堅持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於是我與憲哥、貴婦奈奈發起了一個線上讀書會,我們用影音說書的方式,一本書濃縮18分鐘精華,以『一年讀完100本書』希望號召朋友們一起訂閱/展開行動。走過了一年365天,這個線上讀書會,遠遠超乎我的預期,超過2,800人線上訂閱,而且我們每週都收到許多來信、來訊的會員心得反饋。不過必須要誠實的說,要讓每個人一年讀完100本書,連我都做不到,但我很清楚,重點不是聽/看了多少本書,而是每一位訂閱者在這個過程中,是否真的開啟了他們閱讀之旅?開始培養了閱讀習慣?或是,因為看完某一本影音書,打破了他原本舊有思維框架,開啟了新的認知!我想,這才是最關鍵、重要的事。
我印象很深,有一位線上訂閱「商戰讀書會」的牙醫師遇見我,跑來跟我說,我們的線上影音說書中,不止幫他篩選了好書,聽完我們影音說書,如果覺得這本書值得深入閱讀,他會馬上買回來看,一年來他時間再忙,也培養了每週閱讀一本書的習慣。同樣是訂閱「商戰讀書會」的一位新竹工程師,他寫了封長信,跟我們反饋他的所得與看見。他說,回家開車時他會打開我們的影音說書,聽完一本18分鐘的說書,常常一本好書甚至會聽個3~4次不誇張,他覺得從一本書中學以致用,又有人幫他精煉書中精華內容、主要觀點,對他工作、生活都有很多啟發。
【行動吧!加入新一季的閱讀革命!】
我想誠摯的邀請你,加入我們新一季的閱讀革命:一年讀完100本書!你無需100本都讀,你只需挑選你有興趣的書籍,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從看/聽一本影音說書開始!
我明白,職場上班族的時間精力有限,你該如何鎖定好書、精準閱讀,是現代追求知識提升的共同難題!我們就是要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人,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幫助你培養「閱讀習慣」、建構你更多有價值的「思維模型」,快速提升你知識的內涵,並融會於日常生活。
從個人成長、到社交談資,再進一步到達職涯成就,一年讀完100本書,保證你一定會看見改變!
【商戰名人讀書會】現在就是加入最好時機(馬上訂閱):http://bit.ly/2I2Hs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