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新版飲食建議系列文
#PART3新版食物代換表之米飯篇
#身為營養師們會覺得把新的背起來就好了嗎?🙄🙄
#米的種類或水的含量難道都不會影響熟飯重量嗎?🙄
#我可以一直舉證目前公部門的資料都有一些數值出入的問題🤣
#營養師們你們會如何衛教呢?
#為了寫這一系列的文真是累死森七七和美編們了
千呼萬喚的米飯篇終於要出來了,話說這次新版修改了白飯的重量也是讓森七七翻白眼翻到無止盡的地步,白飯是白米煮出來的,同樣1份70大卡來看,兩個版本的生重皆相同(1份=20g)、煮出來的熟飯重量不同、但都是1碗飯是什麼鬼狀況?(1碗飯:新版160g / 舊版200g)
森七七和許多營養師們討論半天,每個人都有好多疑問,大家都快變成問號專用的黑人們,森七七看到新版食物代換表看到最後,幾乎覺得像是走到迷霧森林裡、BOSS會突然從身後出現一巴掌打趴直接讓人看天空的狀態...(咦? 🤣
因此,森七七和美編只好認命地以4份=1碗飯做實驗,在此分享給大家。
以同樣的蒸煮時間及同樣燜10分鐘起鍋的前提,第一張圖使用一般的米(中興米),米:水=1:1,的確80公克的生米煮起來差不多是160公克的白飯,但米飯吃起來米粒中間稍有夾生,即使森七七偏好粒粒分明的硬飯口感,這樣的米飯森七七仍不太喜歡。
而第二張圖使用長米,米:水=1:1.2,同樣80公克的生米煮熟後卻為192公克、相近於舊版1碗飯=200公克白飯的數值。雖然使用1.2倍的水份,但此長米煮起來仍屬於粒粒分明的硬飯口感,非想像中的軟質軟黏飯。
事實證明,添加水分會影響熟飯重量,如此同樣的生重、同樣的碗的份量,如此修改熟飯重量而未修改生重重量的意義到底為何?我只要加水或減少水分就可以改變重量,這樣的重量與熱量修訂真的確實嗎?
或許一份飯由50公克修正為40公克感覺沒有差異很多,但大多數人攝取的1碗飯由200公克修正160公克,因而產生了40公克(=新版1份飯)的差距。
森七七始終覺得90%以上的民眾其實不太會吃飯去秤重白飯有幾克,營養師們在衛教上也較少衛教民眾或病人說你的每餐飯要吃120克(或舊版150克)的飯,我們通常都是跟病人或民眾或親朋好友說建議大概每餐吃1碗飯、或7-8分滿、或半碗飯。另外若有人與森七七一樣,添飯習慣較為紮實,160公克也只有9分滿而已,這樣民眾說他吃了8-9分,飲食評估到底要算3.5份還是4份?
當然,食物代換表多為給營養師在設計菜單、精算熱量或營養素所使用,但森七七仍覺得維持同樣生重、而修改熟重的邏輯非常奇怪,尤其這個熟重我可以因為水份輕易改變時。
營養師們,我們該怎麼衛教呢?要全部修改手邊資料變成飯1份40g嗎?又或者我們要怎麼調整衛教技巧呢?
森七七只能說,這次修改的新版非常的.....不現實!
Part 1: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02529774273&id=530046307326563
Part 2:食物代換表新舊對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47389769787&id=530046307326563
Part 3:新版食物代換表之米飯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75793100280&id=530046307326563
Part 4:新版食物代換表之水果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95389764987&id=530046307326563
Part 5:新版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9007346430458&id=530046307326563
「新版食物代換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森七七的歪腰營養師 Facebook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保健營養專家 Facebook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森七七的歪腰營養師 Facebook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閒聊] 名詞解釋:食物代換表-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衛福部食物代換表2021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新版食物代換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新版食物代換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衛福部食物代換表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衛福部食物代換表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食物熱量表衛生署、食物表、食物代換app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食物熱量表衛生署、食物表、食物代換app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保健營養專家 Facebook 八卦
想減肥,先從分對食物類別開始!
玉米是蔬菜嗎?
玉米筍是玉米的Baby?
紅蘿蔔碳水高容易胖?
三色蔬菜是蔬菜嗎?
根莖類是澱粉還是蔬菜?
牛蒡是蔬菜嗎?
#牛蒡說明如下
影片拍出來後,很多人對牛蒡有爭議,因為衛福部公告的新版食物代換表中把牛蒡歸類在蔬菜類,但每100g牛蒡含19.1g總碳水化合物,扣除5.1g膳食纖維還有14g,所以我認為把牛蒡歸在蔬菜類不太合理,應該要歸類在全榖雜糧類。
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森七七的歪腰營養師 Facebook 八卦
#107年新版飲食建議系列文
#PART2新版食物代換表及新舊對照表
#身為營養師們看到新版內容會跟我一樣看到眼花撩亂想直接一頭撞死算了嗎?🤣🤣🤣
#雖有整理但真心建議營養師們請自行下載新版食物代換表翻閱比較才會知道差異在哪裡
#為了寫這一系列的文真是累死森七七和美編們了
美編那天聽到森七七聊到想寫系列文,在百忙之中仍抽空幫森七七整理了新舊對照表,分享給大家參考。
其實已經有另外一個營養師粉專整理出很漂亮的新舊對照表,但也是經過自己翻閱、將新舊版本對照比較之後,森七七才發現食物代換表更改的內容比想像中的多。
先說順序,森七七自念書到執業超過20年所使用的食物代換表,都是先奶類接著五穀根莖類(之後更名為全穀根莖類、這次再更名為全穀雜糧類);但此次乳品類之後,緊接著是「豆魚蛋肉類」,之後才是全穀雜糧類。
再者來看各大類,每大類食物都有新增項目、或更改重量、或刪除一些食物項目,大家看到圖中密密麻麻的註記就知道數量不少。
另外此次新版的「豆魚蛋肉類」將豆類整合於同一個類別中,並新增了一些素料;「水果類」刪除了舊版的果汁與罐頭;「油脂類」新增了堅果所含蛋白質量,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差別。
對於堅果新增每份蛋白質量,不禁讓森七七聯想到某醫師向病人衛教說堅果是蛋白質、CKD病人可以當作蛋白質來源這件事,由新版食物代換表中的分類和內容可以發現,堅果仍然「屬於油脂類」、只是相較於沙拉油橄欖油等純粹的油脂,的確有稍微多一些的蛋白質含量,但不屬於「豆魚蛋肉類」。
所有內容皆可參考國健署網站,更改的項目眾多,大家慢慢眼花撩亂吧!😜
http://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0
Part 1: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02529774273&id=530046307326563
Part 2:食物代換表新舊對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47389769787&id=530046307326563
Part 3:新版食物代換表之米飯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75793100280&id=530046307326563
Part 4:新版食物代換表之水果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8995389764987&id=530046307326563
Part 5:新版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9007346430458&id=530046307326563
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衛福部食物代換表2021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八卦
因衛福部國健署在2019 年有出新版的食物代換表,每份蛋白質的量有做些許更動(一份豆漿由260ml 變成190ml),我又重製一張圖,礙於無法在原貼文換上另 ... ... <看更多>
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新版食物代換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八卦
關於「新版食物代換表」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食物代換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瀏覽數:瀏覽數:0; 修改日:修改日:2019/06/14; 發布日:發布 ... ... <看更多>
新版食物代換表 在 [閒聊] 名詞解釋:食物代換表-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很多求助於營養師的板友或許都有注意到,營養師常常能很快地計算出食物的大約
熱量,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下列這個簡單的表格:食物代換表。
https://food.doh.gov.tw/FoodNew/MenuThird.aspx?SecondMenuID=16&ThirdMenuID=109
大略而言,這個表格分類了相當多種類的常見食物,只有少數的食物要加減熱量,
當然這個分類所算出來的熱量都只是近似值,但已極富參考價值。而份量的概念對專業
人士而言已是了然於心,因為這也是在專業訓練之中的必備課程。
食物代換表在 2006 年有更新,主要的變動在水果方面較多,現在應該查的到的都
是新版了。
至於台灣地區食品成分資料庫,是比較鉅細靡遺的資料,連營養素及微量元素都能
詳細計算,當然這也只是拿大量樣品來做實驗的測量結果,關於樣品的資料,紙本的台
灣地區食品成分資料庫有,詳細的說明請參考以下這篇:
文章代碼(AID): #18eYZi4R (FITNESS) [ptt.cc] Re: 皮蛋OK嗎??
無論是哪一種熱量計算方法,都只是輔助,與其去計較那些計算上的些微差距,多
多運動才是保持良好身材的長久之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55.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