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台灣,都是台北?
正好一年前,台南開始收「機車停車費」。
「只停個機車,也要收20?啊政府是要搶錢逆」?猶記當時,許多台南市民難以適應,紛紛抗議。
一年過去,原本「車滿為患」的台南火車站周邊,變得更乾淨,更整齊,也更適合行人行走了。這才發現,收費停車是趨勢,你付出成本的同時,也得到了「有位可停」的保障,「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悄悄地,在南台灣蔓延開來。
高雄更早,2012年瑞豐夜市、新崛江、高雄火車站;2013年三多商圈、十全商圈,也都開始實施機車收停車費。台北呢?台北是2004,整整13年前。
我很清楚的記得,那天我在市政會議採訪了前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提到「台北車站周邊計畫將要收取機車停車費」之後,回程的採訪車上,我的攝影搭檔蔡坤佑,跟我碎念:「ㄟ,現在是怎樣,停機車也要收錢?會不會太誇張」?
我跟他說:「阿佑,市府缺的,不是你一天20元的停車費,市府想要的,是改善機車亂停的狀況,以及把你趕進捷運裡面」。
趕進捷運?
是的,台北市開始收取機車停車費的原因之一,其實,是因為捷運。
13年前的台北捷運,單日平均運量,尚未突破百萬,市府很希望廣大的機車族,可以轉搭捷運上班,不要天天靠風火輪通勤。問題是,當年機車加滿油大約只要一百元,加一次可以騎一星期,平均每天來回通勤燃料成本才20元,搭捷運可能一天就要花到70塊,一天差50,五天差250,誰要搭捷運?笨蛋才搭。
所以市府決定在台北車站周邊,開始試辦「機車停車收費」。
一旦收費,剛剛所計算的機車通勤成本,馬上多出(20*5=100)一百元,偶而遇上下雨騎車不便,或是有女生愛美,不想戴安全帽弄到漂亮髮型全塌,一次兩次改搭捷運,也許慢慢也就習慣不想再費神騎車的感覺。
於是,提高車站周邊停車成本,規劃免費公車轉乘路線,加上悠遊卡搭乘優惠,台北捷運的搭乘人數,穩定成長,如今已經突破單日兩百萬人。
然而,這數字還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比起北京地鐵每日1010萬,東京地鐵每日870萬,甚至鄰近的香港捷運,單日運量都可達到492萬!台北捷運還有得追。
看完了各國的捷運運量之後,大家知道高雄捷運的單日運量是多少嗎?
17萬。
儘管已經營運了十年,號稱有最美麗車站的高雄捷運,單日運量還是無法突破20萬。這樣的運量,注定只能賠錢,忍痛繼續開,繼續賠錢。
都經營十年了,高雄尚且如此,現在行政院推出的「前瞻計畫」,卻打算在人口比高雄更少的台南、新竹、彰化、基隆,都蓋輕軌,或是捷運。
要蓋不難,花錢就有,蓋完之後,怎麼養?養不養得起?才是問題。
台灣的政客,常常喜歡用「花錢」來表達「感情」。
好像我承諾對一個地方「花大錢」,就表示我愛土地,我愛鄉。所以台北有捷運?那我彰化也要有;台北有高鐵?那我彰化也得有,好像甚麼台北有的,我也讓彰化有了,那就是愛彰化,那就叫愛台灣。
真的是這樣嗎?
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可沒有一天到晚希望變得跟東京一樣地鐵密布,也沒有喊著要蓋跟天空樹一樣聳入雲霄的高塔。京都人有京都人的文化,不但不要花俏,反而希望古樸,舉凡便利商店,連鎖餐飲店,都被要求改顏色,以配合低調的古都。
因為京都是京都,京都從來都不是東京。
承認城鄉的差距,找出地方的特色,才是建設土地的良方,一味把台灣各地,全都建設成台北,漁港的不漁港,鄉村的不鄉村,台灣真能變得更好?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8800億元的前瞻計畫,並不是由下而上的討論結果,而是中央自訂五個花錢方向(綠能、數位、軌道、城鄉、水環境),然後把肉丟到競技場中,讓各縣市化身神鬼戰士,進場廝殺,搶奪覓食。
眼見經費躺在場中,大家胡亂上陣,先搶再說。至於為什麼光是軌道建設就編了超過4000億?為什麼不建設「精緻農產」?為什麼不弄「觀光大縣」?沒有人有閒暇,去多想一秒鐘。
現在不是「台灣該不該建設」的問題,愛台灣,當然希望「建設台灣」。
現在的問題是,政府打算要花納稅的錢,花錢之前,能不能「問一問」?要不要「談一談」?還是不論青紅皂白拿出兩張A4紙,說我要花8800億元愛台灣,你如果不挺?你就不愛台灣?
立委的主要職權,就是「審法案」跟「審預算」。
預算政院編,然後立院逐條審,所謂「量入為出、斤斤計較」。如果編了預算,就一定要「統包過」,連問都不給問?連談都不必談?那就叫鴨霸,那就是獨裁。
說真的,非要把整個台灣,都搞得跟台北一樣?才叫愛台灣?
我無法想像。
暐瀚 2017-4-29 de 台北
照片來源:柯文哲臉書 金牌霖 攝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70429/bkntw-20170429000527133-0429_04411_001.html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的推薦目錄: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 在 Facebook 八卦
2021年8月12日,臺北市西門町的峨眉立體停車場,在委外經營後,掛上了醒目的招牌。(張哲生 攝)
坐落在臺北市萬華區峨眉街和昆明街口,西門町裡已有45年歷史的峨眉立體停車場,是臺灣第一座立體停車場,
它於2021年6月中旬突然進行外牆彩繪工程,引來民眾兩極評價;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營運科長羅至浩表示,峨眉立體停車場的外牆彩繪計畫為廠商(正好停)投標時的構想,其目的乃為了賦予停車場新風貌。
6月下旬,羅科長指出,雖然廠商只畫了不到一面牆,但由於各界意見不斷湧入,市府也很在意民眾的聲音,因此隨即暫時停工展開內部討論,最終決議朝「維持原貌」方向前進;考量現在很難取得小口磚,已漆上顏色的牆面,將用相近色重新塗刷,以保持建物外觀的一致性。
2021年7月9日,變色不到一個月的峨眉立體停車場,回復為原本的顏色,不過其停車費率則有變動如下:
臺北市政府將峨眉立體停車場自2021年5月1日零時起至2024年4月30日24時止,委託「正好停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收費標準:小型車收費方式為星期一至星期五10時至22時每小時收費新臺幣50元,22時至翌日10時每小時 收費新臺幣10元;星期六至星期日及政府行政機關放假之紀念日與民俗節10時至24時每小時收費新臺幣60元,24時至翌日10時每小時收費新臺幣10元。機車收費方式為計次每次新臺幣20元,隔日另計。)
1976年1月5日,臺灣第一座立體停車場「峨眉立體停車場」在西門町車滿為患聲中正式啟用,這座停車場有地上六層(停汽車)及地下一層(停機車),採用電腦計時收費,可以同時容納665輛汽車及450輛機車,當時它的啟用,使得臺北市西門鬧區的停車問題獲得極大的改善。不過你知道嗎?在半世紀以前,峨眉立體停車場的前身是一間由臺北市政府經營的戲院,名為「兒童戲院」,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兒童而設立的戲院。
1963年5月28日上午9時30分,歷時3年5個月、耗資新臺幣785萬元籌建的兒童戲院正式開幕,位於臺北市峨眉街81號(昆明街口)的這座四層鋼筋水泥建築佔地395坪,可容納1,343位觀眾,和一般戲院不同的是,它特別強調「為 兒童服務」的概念,除了選映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片,還會播放知識片、卡通娛樂片和新聞紀錄片等;此外,為了因應多元化的需求,兒童戲院的舞台設計亦極富變化性,不但便於進行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表演,各類會議配備也一應俱全,可提供給場地設備不足的國民學校舉辦大型會議和畢業典禮。
而為了讓小朋友能舒適地觀賞影片,兒童戲院還裝置了當時最新型的冷氣機,具備自動開關、安全控制之功能,除了可以透過冷氣調節,讓戲院內部維持涼爽的溫度,其空調系統還可以將污濁的空氣經由舞台底部及出口導出,待過濾 清潔後,再導回到冷氣室,周而復始地讓戲院裡的空氣常保清淨。
兒童戲院的票價制定如下:團體優待票價區分為普通、二輪、首映三種,普通團體票每人1元,二輪團體票每人2 元,首映團體票每人3元,個人票價則比照甲級或乙級戲院收費;其收費標準乃以戲院經營時的最低成本要求為考量,若有盈餘則全數作為發展兒童教育及增進兒童福利之用。
原本臺北市政府規劃讓兒童戲院在平日白天放映兒童電影,平日夜間及假日作為市內國民學校的表演及遊藝場所,不過由於兒童電影的片源不足,後來只得依照一般國片院線排片,但每周仍有一天供國民學校作活動演出之用,也有不少成人組成的劇團在裡頭表演過。後來,因為西門町嚴重缺乏停車空間,臺北市政府遂決定在兒童戲院所在地興建可停放大量車輛的立體停車場。
於是,兒童戲院在1973年11月1日停業,結束其短短十年的歷史,並於1975年6月25日動工改建為峨眉立體停車場,耗資新臺幣一億餘元,由臺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承建,在1976年1月4日完工,並於當天下午2時移交給臺北市警察局 接管。
1976年1月5日上午7時,位於臺北市西門町的臺灣首座立體停車場「峨眉立體停車場」正式開放供民眾使用;其總面積為20,362平方公尺,地上6層、地下1層;地下室為機車停車場,可停放機車450輛,一樓至頂樓(屋頂)為汽車停車場,共可停放大客車5輛及小客車660輛;停車場之使用與收費設備,全部採用電腦控制。
不過,這座立體停車場的進出通道是併在一起的,並不十分理想,因為停車場採單螺旋上下雖然在施工上比較簡便,但是容易造成進出場的車輛相對行駛而生意外,而當時歐美國家的立體停車場之進出車道大都採雙螺旋設計,讓進出場的車子不易產生對撞的危險。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段拍攝於1976年1月4日,峨眉立體停車場啟用前夕的新聞畫面:
https://youtu.be/jvOtA_HTGJU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是圖利還是鼓勵?
他營利不用繳停車費
你自用停那都要繳錢?
台北市共享機車的權利金,每台車每月竟然3元不到,還免收機車停車費,這麼好康是鼓勵?還是圖利?
台北市政府開放共享運具以來,共享機車業者紛紛插旗北市,投放車輛與使用車次更是屢創新高,根據交通局提供的資料,共享機車的投放車數109年9月已達到1.2萬輛,使用車次已經成長到每月110萬輛次。
而這三家業者的使用權利金,其實低到不行,三家總共僅需繳40萬權利金,換算下來一台車一個月不到3塊錢。
但以最低費用25元來算,最保守估計,共享機車業者在台北每月的營收就高達3千萬元。
等於每台車每月可為業者賺進3000元,(但卻只要給市府3元權利金)!
而更優惠的是,這些共享機車即使停在收費停車格,也完全「免收費」!
若市府日後機車停車全面收費後,#估計業者可少繳9千萬的停車費。
面對這種好康,不禁讓人質疑究竟是是鼓勵?還是圖利?
這幾年柯市府大賺停車費,要求市民「使用者付費」,不論是機車或汽車,市民幾乎到那都得繳錢,負擔沉重。可是為何市府對於業者卻那麼大方?這豈不變成劫貧濟富?
對此,淑慧要求交通局重新檢討共享運具的權利金標準。
#市政加游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 在 新北市政府停車場月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新北市政府停車場收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ychung也提到分享一下上週去桃園某停車場看到的牌子非電動車輛停放可以檢舉罰 ... ... <看更多>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 在 高雄捷運青線(民族高鐵線)會優先勝出嗎??快去附議 - Mobile01 的八卦
捷運局今天發布訊息表示,市府今年7月獲交通部同意補助辦理捷運紫線可行性研究經費新台幣1680萬元,另市府自籌320萬元,並廣納民意,於可行研究過程 ... ... <看更多>
新北市政府機車停車費 在 新北市政府停車場月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新北市政府停車場收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ychung也提到分享一下上週去桃園某停車場看到的牌子非電動車輛停放可以檢舉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