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一則今年人口首度負成長、生育率創新低的新聞引發大家討論,讓我又想起去年初曾向友人預測,今年生育率應該會更低,並不會有所謂防疫寶寶潮。畢竟,人不是動物,關在一起就會繁殖,生育本來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考量。相反的,有些人光是用房價高和薪資低去解釋生育率低,我覺得同樣是將問題過度簡化,我認為生育率持續探底還有以下這些原因。
首先,性別平等法雖明文規定不得因性別在進用、升遷上有差別待遇,但現實上,一旦懷孕,女性不僅很難獲得升遷機會,且就會面臨許多職場上的考驗。在診間就曾有孕吐嚴重的媽媽和我說,已經很不舒服了,還被主管揶揄「到底真的還假,我當初懷孕怎麼沒妳這麼多毛病」。再加上,孕期各種狀況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很大,有些孕期平順一路工作到生,也有人頻繁出血、腹痛需要請安胎假,甚至提早待產。因此,狀況多的孕婦很容易被誤會是仗著懷孕不想工作,或想請假又不早點提出來,被視為造成同事負擔的害群之馬。
也有懷孕八個月的媽媽哭著和我說,「能不能開診斷書提前讓她安胎待產,因為公司為了逼她自願離職,故意派給她大量的工作,熬夜加班都做不完」。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憤憤不平地想,「社會根本沒有要鼓勵生育的意思啊!」
再加上,目前法定產假天數相對很短(台灣:8週,中國、日本:14週),等於身體剛復原,好不容易適應新生命加入就得重返職場,緩衝期根本不夠。雖說現在有育嬰假,但現實上卻有很多人面臨想請不敢請、請了怕回不去的窘境。過去我也曾聽媽媽和我反應,育嬰假後回公司被故意調至不熟悉的單位,暗示她主動離職。
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都促使許多女性決定先在職場打拼,事業有成再考慮生育,但拼著拼著就過了適育年齡,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受孕率下降,又得面臨「想生卻生不生來」的困境。
不單只是事業,女生懷孕後,許多稀鬆平常的事情也得犧牲妥協。比如想喝冰水被說小孩氣管會不好、想吃海鮮被說小孩皮膚會不好,搬家稍微快跑被說會動了胎氣,就連孕期有較劇烈的情緒起伏都不好,因為有可能響胎兒腦部發育......這些不正確的說法,一再地對媽媽們形成恐嚇。假設孕婦有所抗議,往往被一句「都要當媽了,懷孕才幾個月,忍耐一下又怎樣?」堵回去。
這也反映出,不管有無科學根據,大家還是認定母親要對孩子的健康負完全的責任。
甚至我還聽說過有高齡媽媽被指責,「就是年紀大才生,讓小孩免疫力不好,才會頻繁生病住院」。
萬一孩子罹患需要特別照護的疾病, 狀況就會更複雜。以我好朋友為例,即使產檢一切正常,夫妻雙方聽力也沒問題,孩子出生後仍被診斷中重度聽損,需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帶孩子復健和早療。我一方面很心疼她工作和育兒兩頭燒,二方面則慶幸至少她後援充足,各式復健課程又有民間的雅文基金會資助。
但仔細想,並不是每對父母都有足夠的資源,也不是每種疾病都好有強大的病友支持團體提供協助,只要一個環節沒搭好,都有可能發生悲劇。好比前陣子爸爸悶死腦麻女兒的新聞,就是因為父母不堪長期照顧精神和體能上的壓力所引爆的人倫慘劇。身為產科醫師我得坦承,多精密的產前檢查都無法保證新生兒一定健康,很多女生也因此擔心萬一真的生出特別的孩子,社福能提供的協助有限,自己無力照顧又可能拖垮整個家庭。再加上社會對部分疾病仍有極深的歧視,比如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許多人害怕冒此風險,自然寧可選擇不生。
另外,隨著社會氛圍改變,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漸漸被打破,這樣的轉變對男性來說是個不小的衝擊。在臉書上我就曾看過有先生抱怨,既要出錢養家,還得分擔家務,不能像自己的爸爸一樣,只要出錢,回家就可以當大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要強調的是,育兒和家務事本該是兩性共同分擔,上一代的男人實在有點爽。只不過對男性不公平的是,男尊女卑的錯誤觀念雖有所轉變,但社會普遍仍認定男人就得開車買房,才能娶妻生子。新聞媒體也常為了流量,一再轉載類似激化男女對立、強調男人該出錢的抱怨文,比如「人妻堅持住30萬月子中心,先生不付錢,就威脅離婚墮胎」、「年薪百萬,買不起北市房,女友吵到要分手」,我認為這些新聞不僅無助於兩性溝通,反而會降低生育率。就有男性友人開玩笑地和我說,現代的女生太難搞了,我才不要為了傳宗接代而被綁住下半生。
再來就是生得少,現代的父母相對投入更多資源在小孩身上,因此各種育兒學派和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資訊當然能提供爸媽們許多參考,但有些教養專家一再強調幸福婚姻才是成功育兒的關鍵,某KOL更引用文獻表示單親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機率就是比較低,不僅狹隘偏頗且這種過度勾勒婚姻烏托邦,強化家庭價值的說法,反而會提高生育的門檻,讓許多男女認為,非得符合某些條件才能當個好爸媽。若夫妻不夠恩愛、沒信心天長地久就無法教出所謂「成功」的孩子。這種理論同時也會加深社會上對非婚生子女、單親子女的污名化,更嚴重的,會讓更多受困於不幸婚姻的男女,為了孩子而不敢離婚。
我一直認為,生育本不該鎖死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裡,我也不認為有所謂完美父母。任何人,不管你是單親失婚、未婚、同性伴侶,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當個稱職的家長,畢竟大家在育兒的路上,也都是見招拆招,陪著孩子一起摸索成長。也因此,我認為儘速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合法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是最實際且又有效提高生育率的做法之一。
要提高生育率大方向很簡單,讓想生的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生,但細節卻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比如更充裕且不限定女性的產假、完善的社福制度、對多元家庭(單親、同婚子女)更友善的社會氛圍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專家、企業和民間倡議團體不斷對話溝通,而不是發發生育津貼,結婚補助或金鏟子就有用!
回到個人層面,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能做的是鼓勵女生,在懷孕中盡可能保有完整的自己,盡力破解各種捆綁住孕婦的迷思。對於想生育但還在猶豫的女性,則給予中性的諮詢和建議,比如參考AMH指數、排卵試紙,基礎體溫,並繼續在性別平等、多元成家的議題上發聲和努力。
新北市單親爸爸補助 在 睛視媳婦 眼科醫師黃宥嘉時間 Facebook 八卦
“為了避免離婚造成兒童虐待事件,有立委提案修法,強制離婚夫妻要接受,6到20小時的親職教育,隨便缺課最重可罰5萬元。”
黃醫師意見:
呼籲立委提草案應符合民情,與民眾真正需求。
親職教育是離婚父母才需要接受的教育嗎?
這位提案立委固然有重視到社會離婚潮與隱憂,值得加許。但是:
1、離婚父母,在照顧小孩面,等於是單親教養。6~20個小時上課,就是損失了6~20個小時與小孩相處的時間,也喪失了6~20個小時的薪資收入,
要請多少天的假?交通費?如果小孩年齡非常幼小,為了離開小小孩,請得到幫忙照顧小孩的人力?
2、隨便缺課最重可罰五萬元?
這腦子也是壞了。
單親家庭裡的每一分存款都很珍貴,
製造額外的經濟壓力,才會發生虐童吧!?
殺人法院判賠多少?
缺課罰的錢是到誰的口袋給誰用?
拜託:
剛離婚的婦女正需要用錢的時候,
你政府還來趁火打劫?
3、如果親職教育真的那麼必須,
何不以鼓勵方式編列預算
有參加一堂課補助3000台幣,
總共10堂課,
全勤參加且考試80分以上者,
再補助6000台幣。
保證報名擠破頭。
#大家一起關心這個提案唷!
黃醫師敬上
#怎麼不立法叫婆婆媽媽去上課?
真正破壞父母在離婚子女心目中的形象都是這群以為隔代教養最威的問題人士吧
『華視新聞』離婚要上親職教育? 立委提案挨批
羅立芸 宋佾璋 報導 / 台北市
https://youtu.be/D4RPEUbuCHI
台灣每年平均超過5萬對夫妻離婚,根據司法院統計,每天有4個孩子捲入離婚官司的監護權爭奪戰。有立委提案修法,希望強制離婚夫妻都要參加親職教育,沒去上課要開罰。但勵馨基金會認為並不合理,這樣做等於是變相懲罰受虐的一方。而提案立委鍾佳濱表示,目前只是草案,會多方聽取意見!
1歲多的孩子,左眼被爸爸打到破皮,媽媽想離婚遠離家暴陰影,為了避免離婚造成兒童虐待事件,有立委提案修法,強制離婚夫妻要接受,6到20小時的親職教育,隨便缺課最重可罰5萬元。
但勵馨基金會並不認同,明明受到家暴的是媽媽,但卻得跟動手的爸爸一樣強制參加親職教育課程,另外如果要求所有離婚夫妻都參加,可能把離婚家庭貼上容易發生兒虐事件的汙名化標籤,勵馨基金會認為不合理,其他律師也建議,應該用鼓勵代替懲罰,提案的立委鍾佳濱表示,會聽取各界意見,希望最後能達到提案初衷,讓離婚家庭的孩子,獲得最好的照顧。
#華視新聞
#劉韋廷
#親職教育
#離婚
新北市單親爸爸補助 在 游輝宂 Facebook 八卦
陽光下,這個角度看中和,很熱情!
選戰倒數時刻,候選人莫不高喊搶救,但輝宂誠摯希望大家拿到選舉公報,把選擇重點回歸政見。
公報字數有限,原諒我在這裡再次說明,端出牛肉,比口號更有心。
鄉親大家好,我是新北市第五選區中和區市議員候選人五號 游輝宂。
中和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輝宂從美國完成企管學位,畢業後即返鄉服務,就讀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班,秉持著企業管理的基礎及建築規劃的兩項專業,我認為中和地區早期欠缺都市計劃,道路設計紊亂、巷道狹小,不僅生活品質不佳,公共空間及綠地都嚴重不足,唯有透過都市更新,才能再造中和遠景。
在太陽花學運中,台灣人民可以看到,許多和我一樣的七年級生,甚至是高中生、大學生,對於社會議題非常關心,但多數的他們,都對政治十分失望,而對於台灣只有藍綠分別的現況,更是斥之以鼻,年輕人雖然看似對政治冷漠,不在乎要不要去投票,事實上許多民眾還是期望政府能提出有感的福利政策,議員的角色就是為人民發聲,輝宂這一年來,每天都到學校、公園向早起運動的民眾問候,傾聽無數的鄉親心聲,再根據長住中和的觀察心得,提出了十大面向對中和的願景與主張,這其中包含了「爭取中和第二運動中心」「公共托育、托老普及化」「多元國小課後照顧」「簡易都更爭取時效」「開發大西南打造產業專區」「爭取北二高中和南勢角第二出口」「傳統市場多元使用」等,我認為新北市的未來,需要更多優質新人,讓市議會注入活水,這是我投入選舉的初衷,也期待和我一樣的年輕人,珍惜手上的選票,選出真正能為你做事的發言人。
我一直以運動員自傲,對於體育發展更有著不可抹滅的使命感,上個月底中和運動中心正式開幕,很多長輩還是習慣在旁邊的錦和運動公園散步,他們告訴我,運動中心很多時段要收費,室內空氣不夠好。秀山地區的鄉親抱怨,運動中心離他們太遠了,這些我都放在心上,中和地區人口密集,我主張推動中和第二運動中心,地點應選在南勢角或是秀山區。
政府設立運動中心的目的,就是希望達到鼓勵全民運動的目標,新北市中和運動中心,應該每季彙整各場地的使用情況,要求委託的民營機構考慮降低使用率較低的場館收費標準,來吸引民眾使用。
市議員監督市府最強大的力量,就是審議預算,這點不能只看藍綠,市民看不到的是,藍綠政黨在審核預算前的朝野協商,議員不能淪為杯葛或護航的舉手機器,輝宂無黨無派,沒有包袱,才能真正站在市民的利益考量,為公庫把關,市府公務人員預算編列的「技巧」很多,部分浮編濫用項目包夾在枝微末節中,擔任六屆議員的堂兄游輝廷嫻熟財政預算,審核預算細心,讓不合理的預算編列無所遁形。輝宂在堂兄指導下,熟悉預算法,我主張減少成效不彰的小型活動支出,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道路鋪面品質,補足區公所路平專案的預算,降低坑洞產生,從細節健全市府財政支出,把錢用在民眾「有感」的地方。
輝宂將以成大建築研究所專業的背景,組成都更專業服務團隊,針對基地面積超過500平方公尺(151坪)的老舊社區,主動協助住戶推動簡易都更;未符合簡易都更要件的老舊公寓,爭取老舊房屋拉皮補助、增設無障礙空間、電梯等公共設z施,讓自有房屋增值,讓老舊市容改頭換面,加速都市更新發展。
區域發展上,輝宂將結合產業政策與交通發展,釋出公有土地,推動中和區灰瑤原軍方中坑彈藥區規劃為商業休閒專區,由於距離捷運萬大線車站僅200公尺,擁有交通便利性的優勢,規劃產業辦公空間,狹長的專區南部,則打造休閒觀光產業,例如3D印刷觀光工廠,打造中和創意人文的亮點特色,並帶動周邊發展。
在經濟動盪的時代,我們要協助失業者,並要保障在職勞工的所得。積極地開創在地就業的契機。因此我們有三項主張:
第一, 我們將整合中和地區各產業園區,提供就業平台並提高媒合成功率,讓在地人才與在地企業通力合作,輝宂的議員服務處安排專人,針對中高年齡的失業者,提供求職資料搜尋及電子履歷自傳填寫登錄等,長期提供求職者相關服務。
第二, 我們積極爭取產業進駐新北市,協助申請廠房土地租金補助及地價稅與房屋稅補助,號召中大型企業進駐。整合創新育成中心師資,加強新北市中小企業服務團功能,單一窗口全方位、主動式服務,讓想創業的年輕朋友,不用辛苦尋找,就能享受政府資源,得知最簡單低利的貸款方式或是尋找添購設備。
第三, 對於女性的部分,提供家庭受暴婦女或都市原住民、新住民的婦女,會強化媒合,幫助她們找到工作。至於身心障礙的朋友,也會積極整合文創、生物科技,希望能吸引雲端產業,能讓這些企業增加聘雇身障朋友的名額。
我向鄉親保證,只要跟鄉親福祉及中和前途有關的議題,輝宂都會努力去做,所有提出的承諾,輝宂一定全力去達成。
社會福利部分,我們理念與行動就是:照顧弱勢族群。
在這裡,我要說明這幾個具體做法:
邁入高齡化社會,給長者健全的日間照護體系是輝冗主要政見之一,推廣樂齡學習,讓長者有健康生活,充實身心。
日間照護、送餐服務、居家照顧、在宅老化;設置扥老中心、推廣樂齡學習中心。
失業者專長培訓或輔導投入社福產業,例如居家服務員、行政人員、廚師、健康照護員。
讓新北市成為高齡樂活、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
在教育部分,公托普及化是我重要的政見之一,促使雙和地區學前教育真正落實向下延伸至0歲,目標為一校一公托,改善目前公共托育中心排隊人數爆滿、中簽率低的問題,獎勵生育並健全完善配套,社區扥育中心到幼稚園,並將招生年齡下修至幼幼班,完成幼托整合,進而銜接十二年年國民教育,並督促市府尋覓更多空餘閒置空間,如活動中心、停車場、市場和學校空閒教室等,用以改建公托,改善硬體環境,使公托設置普及化、就學機會社區化、幼兒的教保品質優質化,從環境的安全、衛生;良好優秀的師資;先進的教學內容三方面著手,加速提供更多托育名額。
公托中心配合設置親子館,安排親職教育、育兒及閱讀、幼兒發展、音樂律動及早期療育等相關免費課程;另外,為配合公共托育服務,鼓勵透過職訓課程,增加社區保姆的名額。
我主張配合雙薪家庭的作息,延後國小課後照顧班,紓緩家長的壓力,釋放婦女勞動力,進入勞動市場貢獻社會,重要的是,很多老師反彈加班的部分,我認為師資可以多元化,不強迫現任教師加班,以維持教學品質,建議可擴大委外經營,外聘師資讓課程更活潑多元,例如:直排輪班、烹飪班、繪畫班等,落實課程多元活潑目的,透過學習體驗培養孩子多向發展,同時改善流浪教師問題。中低收入戶、新移民、隔代教養、單親等弱勢家庭孩子,也可免費獲得妥善的課後照顧、輔導。配套措施則包括課後照顧班、中心之人員招考制度,人力配置、員額、資格審核及相關在職訓練等。
上述提到的軟體規劃,硬體設備上都可以利用閑置教室,少子化時代衝擊,學生人數銳減,連帶使得過去規模龐大的國中小教室多數閒置,以中和國中為例,全盛時期曾高達一百二十個班級,現下僅剩六十班,多餘的閒置教室可作為長者活動空間或社區課程中心、公托中心,讓0到80歲都能進入校園學習,真正落實「在地樂活」。
我有一個五歲的兒子,我充分體會所有父母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享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光,我要的做的事情也是這樣。找到閒置浪費的空間,設置親子館,結合銀髮俱樂部,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可以帶著孫子,從家裡走路出門,就能有個聊天遛小孩的好去處。用愛護子女的心情,做該做的事情,是我參選市議員的最大力量,最後,祝福所有爸爸媽媽,鄉親長輩:平安喜樂。讓我們一起為中和的未來祈禱。懇請大家給年輕的輝宂一次為你服務的機會,也給中和一個機會。
11月29號 投給五號 黑暗的政治 需要一股清流來改變
一號鐵雄 三號珍珍 五號游輝宂!
新北市單親爸爸補助 在 請問有關單親家庭相關補助(抱歉我是單親爸爸) - Mobile01 的八卦
我是一個單親爸爸家住新北市去年底離婚小孩監護權歸我我目前與父母同住小兒平常白天由父母照顧我下班回家後就負責照顧小孩並跟小孩同睡之前有去申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