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媽媽為你上好食
#田媽媽不是田家媽媽
#全台最多田媽媽在台南
你一定在路上看過田媽媽餐廳的招牌,但你知道田媽媽其實不姓田嗎?甚至,「田媽媽」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有家的味道」的品牌。
田媽媽是一群有著堅強毅力與創業精神農家婦女的代稱。過去,很多農村婦女一面得忙農務,又得想辦法補貼家用,但鄉村地區資源稀少,為了推廣在地產業特色,農委會召集各地農家婦女成立「田媽媽」作為共同品牌,運用每一位「田媽媽」的所學及專長,結合在地農產特色,設計統一的LOGO形象,撐起一個有「媽媽味」的品牌。
從5家田媽媽一路拓展到破百家,每一道菜,都有屬於一個田媽媽的故事;偉哲今天想先和大家分享台南的13家田媽媽,當然,台南不只這13家好味道,其他的得靠大家繼續幫偉哲補充介紹。
村長庭園咖啡
獨門招牌特色咖啡排骨、咖啡豬腳、咖啡雞湯,把自家種植的咖啡入菜,濃稠咖啡醬在嘴中帶出咖啡苦香和甘甜,保留排骨和豬腳的軟嫩及膠質,又中和了油膩感,增加清甜香氣。
(📍東山區高原里100之9號)
臺江美食棧
遊完四草綠色隧道後的聚餐好去處。招牌蚵仔麵線、鮮蝦炒飯、炸蚵酥、蛤蜊絲瓜都是必點好料,老闆自家就有養殖蚵仔,用料不手軟,顆顆新鮮肥美,份量足夠,適合多人合餐。(📍安南區大眾路360-6號)
田媽媽菱成粽藝坊
使用日曬稻米、五穀雜糧、蓮子及官田盛產的菱角為粽子材料,改善傳統糯米粽熱量高又不好消化的問題,兼顧養生和營養,每一顆粽子都包藏著官田人對土地的關懷深情。(📍官田區烏山頭里81~6號)
柳營農會田媽媽乳香廣場
融合在地新鮮直送鮮奶,加入包子及饅頭內,鮮奶饅頭不加任何一滴水,純鮮乳製成,麵皮咀嚼後有淡淡奶香。喜歡奶香的奶茶控,推薦鮮奶茶。(📍柳營區柳營路二段77號)
田媽媽 長盈海味屋
來到北門必嚐虱目魚料理,在地漁家的魚貨現點現做,除了特別的三杯虱目魚香腸,吃起來比一般香腸彈牙外,香煎魚菲力和魚肚也是必點招牌,豐富油脂在嘴中化開,唇齒留香。再加上假日限定的黑糖粉粿冰,就是最讓人懷念的好滋味。(📍北門區484號)
田媽媽「采竹香食堂」
清脆鮮甜帶有Q度的筍子,是龍崎特殊土壤種植出來的口感,這裡的餐點都是由家政媽媽、產銷班班員攜手研發。其中箨龍思香是將新鮮綠竹筍結合焗烤,由起司帶出綠竹筍的清甜;另一道箨龍香飯以蝦米、香菇爆香,再與新鮮綠竹筍和肉絲拌炒燜煮,這些料理就是遊客最讚不絕口的古早味。(📍龍崎區崎頂村7鄰新市子223號)
田媽媽官豐美食餐廳
官田在地常見的菱角料理手法是紅燒,剝殼後的菱角肉與豬腳或排骨結合料理, 讓菱角豐富的澱粉飽吸濃郁湯汁,或是酥炸成菱角酥,配上家常的紅蘿蔔炒蛋、豆乾大腸或炒高麗菜,少油少鹽的田園家常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官田區隆田村文化街25號)
北門嶼輕食風味餐廳
虱目魚雙人套餐是店家的招牌餐點,無刺的虱目魚讓人吃起來過癮無負擔,搭配豐富新鮮的配菜,一不小心就把白飯搭著吃光。另一道甘露煮虱目魚則是鹹中帶甜,也是遊客來此必點的佳餚。(📍北門區北門里1鄰3號之5)
南屏休閒農業村 王家燻羊肉
選擇2至3年的本土野放山羊,加入米酒及多種中藥放入甕裡,再以黏土封口,倒入稻殼點燃燜燒一天一夜,燻出的羊肉色澤深紅、香濃,肉質入口即化。店裡也有放山雞、番鴨料理。(📍龍崎區土崎里烏樹林34號)
仙湖農場官方粉絲團
以傳統技法烘焙桂圓乾,其中龍眼花鮮奶茶帶有龍眼蜜的香氣,另一道啤酒烤雞和野菜鍋也都是農場的熱門料理,不過因為較耗時,建議先打電話詢問預約。(📍東山區南勢里大洋6-2號)
大坑休閒農場 ‧ Dakeng Leisure Farm
「焗烤鮮蝦地瓜」和「菠蘿蜜汁雞」都是農場的創意料理。以蝦仁搭配烤地瓜,讓兒時的焢窯蕃薯多了一點時尚感。菠蘿蜜汁雞則是以自家飼養的土雞腿酥炸後,加入酸甜鳳梨翻炒,撒上芝麻,甜中帶酸十分開胃。(📍新化區大坑里82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1:03 忘憂祕境-拉拉山農場餐廳(店名:恩愛農場) 11:49 森林仙境-三義景觀蔬食餐廳(店名:卓也小屋) 23...
新化特色餐廳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八卦
「葉陶楊坊」是間位於新化高工校內,由民間機構所規劃、興建與經營的校園餐廳,提供創意新穎的中華美食與特色糕點,有了文學加持,更是台南數一數二特別的餐廳。
新化特色餐廳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自行車倉庫將會浴火重生】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今晨駁二自行車倉庫大火震驚全市,雖然有少許韓粉幸災樂禍,甚至抹黑駁二,但絕大部分市民除了痛心外,都希望這座倉庫能盡快恢復原貌。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更宣布:一定重建自行車倉庫!
作為一路看著自行車倉庫從自行車學校,到本東倉庫商店的高雄人,我們更希望,這場惡火之後,不僅是修復,而是能帶給高雄的文史資產,以及駁二的文創機能新的動能和轉機。猶如浴火鳳凰,很快再和市民再見。
以下是幾點期待
1. #釐清火場鑑識與責任,勿隨意猜測:古蹟火災原因大致有幾個,在國外大多是配電系統或電線走火,導致沒有防火建材和滅火設備的古蹟燒毀。在台灣,人為縱火的機率高了很多,甚至有「古蹟自燃」的笑話存在。高雄過去#舊岡山車站、#雄中雅樂軒、#旗山車站與武德殿,都是可疑案例。然而,本案現場仍在調查中,現場並無破壞痕跡,不宜任意猜測。
2. #加強文資保護:老舊歷史建物,不論主被動安全性都不如遵守新法規的新建物,然而舊有結構或建築特性,也不見得適合加裝各類新設備。我們希望,駁二舊倉庫、甚至全市文資,應通盤引入「性能式防火設計」概念,在達到防火規範下容許一定的彈性,並強化災害應變管理機制 (尚包含風災地震等)。
3. #加強自行車倉庫與社區互動:該棟之重建,在責任釐清以及與所有人溝通後,可考慮重新規劃倉庫內部用途,整修倉庫周邊廣場,並強化新化街與光榮街立面的進出機能,改善新化街側的徒步環境,加強與社區之互動性。
4. #增加倉庫機能多元性:自行車倉庫位於大勇與大義倉庫區間,個人認為比起目前一間商店與一處展場規劃,應能更多元利用和增加機能,以更好的串聯徒步動線。例如日本廣島尾道的 ONOMICHI U2 倉庫,同樣以自行車為主題,就在大倉庫內興建了多個微型結構體,把旅店、餐廳、咖啡店、選物店佈置在內,也包含可以與愛車共眠的旅館,捷安特之旗艦店。內裝更運用金屬、鐵件等和海運、造船業相關的素材,除了高質感的設計外,也呼應著港濱特色。由於自行車倉庫過去就是陳其邁市長創辦的「倉庫自行車學校」,喚起過去回憶,豐富使用機能,或許更能帶給這座倉庫重生。
5. #讓本東復活:本東倉庫商店的主人李瑾倫,當初來高雄發展就是響應最早的駁二人才駐市計畫,長期也和文化局合作。在釐清火災原因後,應考慮協助本東倉庫商店有機會在短期內移地復業 (大義倉庫群、甚至棧庫群),讓插畫與動物們,再次和大家見面~
而在那之前,大家還是可以去民有街的撥撥橘和灰灰基地美術館支持一下喔!
新化特色餐廳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01:03 忘憂祕境-拉拉山農場餐廳(店名:恩愛農場)
11:49 森林仙境-三義景觀蔬食餐廳(店名:卓也小屋)
23:51 日式庭園-新式日式無菜單料理(店名:又見一炊煙)
34:32 農村廚房-新化燻羊肉餐廳(店名:新化王家燻羊肉)
40:48 湖畔野味-雙連埤湖畔餐廳(店名:野夫炊煙)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美食 #金探號山林祕境 #金探號評鑑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