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我女兒Tiffany現在大一,能不能暑假到你們公司實習?她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去美國讀書」
「沒有問題啊,我們公司剛好缺國際業務,我就把她安排在業務團隊讓她試看看先做一些簡單的翻釋工作,只是一開始都是我們在花時間教育她,她不會成為即戰力,所以薪水只會是法令最低薪資可以嗎?」其實我一向不太收短期實習生,因為要花主管的時間訓練,而主管的時間也是公司寶貴的資源,而好不容易訓練起來了,他們還沒來得及為公司帶來貢獻,卻又離開了。
但是看在她是Savi跟Anna的學姐的份上,以及她媽媽平常真的是很熱於助人的家長會長,我也欣然答應, 只是沒有料到自己當初出於好心的善念,竟然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對公司出現了很大的影響力。
第一個禮拜,我怕Tiffany無聊,交給她功課,叫她去上網研究一下現在新的保養品牌的趨勢。
我沒有想到,一個禮拜後,她竟然會交出一份讓人眼晴為之一亮的報告。 簡報的內容,從排版,字體的一致性,以及堅持簡約的賈伯斯風格,重點是她不只分析出新型態的保養品牌趨勢,連他們各自的成功之道都分析的很透徹。從頭到尾沒有冷場。
我們聽完簡報之後,我在我們的主管群組傳了訊息:「我們真的是老恐龍了,今天Tiffany這份簡報非常的有價值,我們公司需要的就是這種新血,讓我們可以注入新思維」
我好奇的問了Tiffany: 「你這份簡報準備了多久啊?」
「三天」她害羞的說
「做得很棒耶,你的簡報能力跟搜尋能力是你在大學USC學的,還是在高中學的?」
「KAS prepares you well for the college, 因為我們在高中要常做報告,所以反而到了美國的大學就相對輕鬆」她這樣回答
「好,那我這星期派難一點的功課給你,你今天所報告的這些新創品牌以及明星自創品牌,你負責寫開發信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知道台灣有一個佐研院可以為他們代工做出真正安全並且有效的保養品」
我們每星期三都會專門為代工業務開一整天的會議,討論我們如何能更進步的服務代工客戶,如何更有效的開發新客戶。
過了六天,我請Tiffany寄給我看她寫的開發信內容以及她的開發成績,我看了之後,眼晴為之一亮(again), 做了一些紀錄,決定明天跟同仁們分享一些好東西。
隔天的代工會議,當大家報告完進度後,我決定把Tiffany的開發信的內容截圖播放出來跟大家分享(沒有經過Tiffany的同意)
「你們看Tiffany寫的信內容,她是對每個客戶都做了足夠的研究,讓對方一看就知道這不是公版的信件,是有用心研究過他們的品牌核心理念,然後再把對方對品質的堅持跟我們佐研院的核心對接,讓對方知道我們會是最適合他們的夥伴。所以對方這麼有影響力的創辦人就真的回她信了」
我不吝嗇的在大家面前誇奬她,因為她才十九歲,又是實習生,其他同事不會把她當作是眼中釘。 重點是我想把好的,新的,更有效率的做事方式導入到我們的系統。
只有靠這樣的新血來給大家震憾教育,才是最快的企業文化進化。
隔週,我們的其他同仁也開始採取像Tiffany這樣先用心研究對方品牌的方式再引導對方來跟我們的殿堂合作,果然真的有效,開發信的命中率竟然提高了到了60%, 這可是很誇張的進步, 你們要知道,以前我們寄公版的開發信給300個客戶,有時連一封信都得不到回覆。
而Tiffany的進步跟影響並沒有就此停止,我又交給她新的功課,這次是幫公司寫企業介紹的英文版來申請Re100+(是一個世界級的能源永續組織)。
我只導覽帶她跟我走一次佐研院,讓她知道我們的企業跟其他企業的與眾不同之處,以及我們想要帶給台灣以及國際的影響。沒想到她又再一次寫出了一份令我驚艷的報告,直直打中我的心坎裡。
以下是我翻譯她寫的英文原文,身為創辦人的我都不確定自己的中文能否把她的好文章翻譯夠到位,但我努力看看。
JOLA INTERNATIONAL CO., LTD. is a Taiwan based company established in 2012 that focuses on manufacturing and selling skincare products. It is founded and led by CEO John Lee, who graduated from Ohio University with a Ph. 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company has grown to staff 120 employees in Taiwan and France.
佐見啦生技有限公司是2012年在台灣成立的公司,專注在製造跟銷售保養品。創辦人是李昆霖化工博士,畢業於俄亥俄大學。 在他的領導之下,這間公司已經成長到在台灣跟法國有120位員工。
JOLA INTERNATIONAL currently owns two brand: Timeless Truth Mask (TTM) and Jolab.
Timeless Truth Mask is a brand created out of love for skincare and
ambition to change conventional views of facial sheet masks. Starting off as an e-commerce mask brand in 2012, they soon decided to take upon a challenge and launch their products in one of the top countries for cosmetics — France. Their main goal is to debunk the belief that facial sheet masks are cheap and cannot be of the utmost quality. By doing so, TTM strives to change the overall attitude of consumers towards sheet
佐見啦生技現在擁有二個品牌:提提研(TTM)以及佐研院(Jolab).
提提研是被創生於對保養品的熱愛以及想要改變傳統對面膜觀點的野心。2012年從電商品牌出發,他們很快就決定要挑戰上架保養品最頂級的國家-法國。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瓦解面膜是廉價產品並且無法達到高品質的傳統思維,所以提提研致力於改變消費者的整體對面膜的看法。
masks. Their journey to success relies heavily on the belief in improvement. Their core brand values can be defined in 3H’s — Humanity, Humbleness, and Humor. Their belief in build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onsumers, never being complacent with their accomplishments, and learning to have fun in the meantime, is what led to TTM’s growing loyal fanbase and accreditation from globally recognized beauty organizations. In just 8 years, their face masks have been nominated 21 times by beauty awards in Europe, and further winning 15 awards — with their Anti-Aging Bio-Cellulose Mask being the
Gold Award Winner. Such accomplishments are only achievable because of their ded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o always better themselves.
提提研的成功旅程有很大部份依賴於他們對於不斷進步的信念。他們的品牌核心價值可以被3個H所定義-Humanity(人性),Humbleness(謙遜),以及(Humor)幽默. 他們相信跟消費者建立起有意義的情感連結,永遠對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滿足,並且學習活在當下,享受過程。這一切是提提研之所以會有不斷成長的忠誠粉絲並且獲得國際美妝組織的認證。在過去八年,他們的面膜在歐洲的美妝大獎入圍21次,並且贏得十五次-而且他們的抗老生物纖維面膜獲得了最佳抗老的金奬。只有靠著不斷進步的堅持跟奉獻才能有辦法獲得這樣的成就。
Whether it’d be working with researchers to meticulously select the best materials and ingredients for their masks, or holding a higher standard to their products and undergoing efficacy tests, TTM strives to alway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in terms of increasing trust, comfort, and that “wow” factor. To truly understand more about skincare and ways they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JOLA INTERNATIONAL launched a new brand: Jolab.
無論是跟研發人員挑惕的選出最好的材質跟配方,又或是堅持升級讓產品通過功效性檢驗,提提研不斷的在升級他們產品的品質讓消費者體驗到安心感,舒適感,以及驚艷感(我們中文稱為三感共構的開發理念)。為了讓他們自己更了解更多關於保養品以及持續進步, 於是佐見啦生技推出了新品牌:佐研院
On a basic level, Jolab can be defined as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specializing in high-quality skincare products. However, it is more than just a laboratory or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t is a brand. JOLA INTERNATIONAL wants to redefine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factories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a brand: emphasis on aesthetics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By
merging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fficacy center, and branding aesthetics, Jolab is a brand that also doubles as a laboratory.
在基本層面上,佐研院可以被定位為專注在高品質保養品的研發單位。但是,它並不只是實驗室或是生產基地,它是個品牌。 佐見啦生技想要把工廠加入品牌的原素:對美學的強調以及對細節的重視,來重新改寫對工廠的傳統觀念。 藉由融合研發,生產,功效性檢驗以及品牌美學,佐研院是一個品牌同時也是實驗室雙重身份。
Jolab is created out of the desire to explore, improve, and break boundaries. They envision themselves as the leading player in Taiwanese skincare development and have already made progress to reach their goal. Jolab established Taiwan’s first Efficacy Test Center that also satisfies European safety assessments — a testament to Jolab’s promises to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As part of their determination to improve, Jolab upholds high standards against its products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Jolab works internationally on research projects with a renowned Swiss laboratory to develop exclusive ingredients. Jolab has over 30 available PIF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 formulations available, which are a qualification for launching in theEuropean skincare market. Furthermore, all of the water used in the products are purified to the standard which qualifies for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through the PIC/S standar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Through such dedication, Jolab aims to do more than just fulfill European PIF standards, further proving their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standards above the top standards.
佐研院是為了探索,進化以及打破疆界而被創生的。 他們視自己為台灣探索保養品牌的先驅並且已經達到了許多成就。佐研院建立了台灣第一座功效室檢驗中心並且通過了歐盟的安全性測試- 來保證產品不只是安全,而且一定要有效。佐研院的高標準生產製程,以及在國際上跟瑞士知名實驗室開發出專利配方,都是他們對於不斷進步的堅持與承諾。 佐研院目前有超過三十多項產品的是通過歐盟標準PIF配方,並且全部用於製造的水都是通過藥廠等級的PIC/S淨水系統. 透過這樣的投入與奉獻,佐研院不只是達到了歐盟的PIF標準,而且還更升級達到了超越了最高標準的水平。(註1)
Through TTM and Jolab, JOLA INTERNATIONAL’s determination to constantly find ways for improvement ultimately creates impact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In Taiwan, TTM and Jolab are brands that stand out. Unlike traditional cosmetic brands in Taiwan, TTM started off as an e-commerce brand and aimed to market in France first. Moreover, TTM went through the hardship of acquiring PIF qualifications, despite it not being a requirement for Taiwanese cosmetic products. By creating products that fulfill more than just the bare minimum, TTM can overall increase the product quality in Taiwan by initiating a positive form of competition that benefits both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Moreover, by exposing Taiwanese cosmetic brands to the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 requirements that are relatively more rigorous, it can speed up the pace of improvement. Similarly, Jolab not only improves individually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entire cosmetic OEM industry by bringing and utilizing new,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that othe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can learn from. At the same time, such improvements can change how companies and brands from abroad perceive Taiwanese companies as a whole. It may show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hat Taiwanese companies are starting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beginning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 quality. More importantly, it c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national reputation of Taiwan.
透過提提研跟佐研院,佐見啦生技對於進步的執念在國際上以及地方上產生了影響。在台灣,提提研跟佐研院是突出的品牌。 不同於一般的傳統品牌,從電商開始的提提研直接攻打最難的法國市場。既便台灣法規並沒有要求歐盟的PIF規範,但提提研還是致力於達到了最難的標準。透過製造超過標準的產品,提提研提升了台灣整體保養品業界的產品品質。同時讓台灣的保養品牌同業們接觸更嚴謹的國際標準規範的知識,可以加速進步的改革。 同樣的,佐研院不只是達到了個體的進步,也藉由引進最新的技術,讓其他的代工廠可以學習,而幫助了整體代工業界的進步
如此一來,這樣的思維整體進步可以改變海外的公司跟國際品牌如何看待台灣公司。 這可以讓國際公司知道台灣的公司已經開始改變傳統便宜行事的思維以及開始提升品質。這可以提升整體的台灣國際名望。
JOLA INTERNATIONAL’s strive for improvement and impact does not end there. It has future plans to further better themselves,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sustainability. Beginning with using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JOLA INTERNATIONAL has and will continuously mak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cisions. JOLA INTERNATIONAL hopes to make greater progress and commitment toward sustainability and clean power.
佐見啦生技的進步跟影響並沒有就此停止,它還有更長遠的進步計劃,尤其是在永續這一塊。佐見啦生技將會持續做出對環境責任的決䇿,希望可以投入更多承諾在永續跟潔淨能源
======
以上是Tiffany所寫的英文文章,你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十九歲小女孩所寫出的英文文章嗎?連我這個創辦人都無法寫得比她更好,更何況她才只加入我們公司才二個禮拜。
於是我興奮的把這封信寄給了我們在美國的好朋友們,他們都是在他們各自業界的大人物,一個是物流業,一個是廣告業,我問他們看了文章後感想如何?他們都說寫得非常好,文筆流暢,觀點清楚。
於是我立刻打電話給Tiffany的媽媽,說能不能讓她休學,我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優秀的人才了,我想要好好培養她,把她帶在身邊,跟著我一起跟美國知名廣告商開會,跟著我一起跟美方討論合資子公司,不只是因為我需要一個英文文筆很好的小助理,而是我覺得她可以為公司的思維帶來正面的影響。
我對父母提案是: 我會讓她直接可以跟美國廣告的最高執行長做報告,等到她可以回去加洲時,她就可以直接去那家知名的廣告公司上班,那可是加洲數一數二知名的廣告公司呢。
她媽媽聽到以後很開心, 但還是說要尊重她女兒的想法,畢竟那是她的人生,但她會引導她女兒說這是很難得的實習機會。
隔天,她媽媽很興奮的跟我說,她至少說服她女兒先休學半年在我們公司實習,然後還一直感謝我,說我是她女兒的貴人
「其實是因為她很優秀,就忍不住起了想要培養她的念頭」我這樣回她
==================
昨天,Savi問我:「爸爸我以後可以打工嗎?」
「為什麼要打工?」
「因為我想賺點錢」
於是我跟她講了Tiffany來我們公司實習的故事,並且也給他看Tiffany所寫的文章是多麼的優秀。然後我跟他說:「爸爸並不是反對你打工,但重點是你選的工作是你可以從中學習,讓你變更好的人,而不是只為了存錢而打工,那就只會是浪費時間而已」
我鼓勵他,暑假有時間的話,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跟思維觀點(像是大量的閱讀),就可以有機會成為像Tiffany學姐那麼優秀的人才。
「到時你的光采會如此耀眼,要讓人忽視你都很難」
我這樣的鼓勵他
註1: 最高標準的歐盟的保養品法規並沒有要求製程一定要用製藥等級的淨水器,但我們就是想要做到更好,引進了藥廠等級的淨水系統,於是超越了最高等級的歐盟法規
p.s.2 Tiffany現在才進公司第四個禮拜,已經開始直接做簡報跟美國的合作夥伴concall對談,我刻意給她舞台,讓她可以跟廣告公司的最高執行長以及營運長對談,這對她以後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好的幫助
。
「新創ceo薪水」的推薦目錄:
新創ceo薪水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八卦
【一年前的那天,我按不下那個鍵】
一年前的那天,2019 的 1 月 3 號,我永遠記得那個下午。
每家公司,都是每個月五號放行薪水給員工。去年 1 月 5 號是週六不上班,所以公司會計設定我在 1 月 3 號放行。那天我看著電腦螢幕,滑鼠的左鍵,卻怎麼也按不下去。
當時,談好的國外投資資金,因為跨國法務審核程序的繁瑣,經過了大半年還無法簽約。台灣的投資人,很多對於投資台灣的教育科技,根本沒經驗,也沒信心投。我的精神全放在募資,商務交給公司商務部門去衝。但由於諸多不可預期的因素, 2018 營收不如預期。
營收沒起來,資金沒進來,負責商務的主管們也陸續請辭求去。更慘的是,離開的人還叫接手的新手商務主管快逃,說公司快不行了。
2019 的 1 月 3 號,那天因為要發薪水跟年終一個月,兩個月的薪水加上其他的開銷,要放行九百多萬。而我看著帳戶上只剩五六千萬。這一放,就只剩幾個月的營運資金了。怎麼辦?在左鍵上的食指,我怎麼也按不下去。
抬頭,看著公司六十多位同仁在埋頭苦幹,當中好多都是相信著我們可以用教育科技幫助台灣弱勢孩子學習的理想而一路拼到現在的夥伴;心中掛念著,如果我們民間教育平台活不下來,之後台灣孩子都只能用國外平台學習、教育數據全都掌握在外人手上,台灣接下來十年的教育將完全受制於人,不用玩了。
那個當下,心情好沈重。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但逃避也沒有用。一年前那個下午,我咬牙,按下了左鍵。之後的尾牙,雖然臉上是笑笑的,但心中苦沒人知。
-------------
在那時候,我腦海裡出現了我的老師,Cyberlink 的創辦人黃肇雄老師,在三年半前我接公司 CEO 的時候,跟我說的兩句話。
老師三年半前跟我說的第一句是:
「Benson, welcome to hell!」
是啊,承載的許多人的夢想的新創公司老闆,看著船好像快沈了。我的心情真如同在地獄一般。
我又想起了,老師當初給我的第二句話是:
「Benson, 當 CEO 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如果當船長的人,自己都悲觀了,這船是注定要沉的。CEO 只能是,也必須是,整個公司最樂觀的人。我沒有逃避的權利,我必須承擔所有一切的責任,讓這艘船繼續走的好、走得穩。
前任商務部門主管陸續請辭後,我下定決心把商務策略全抓回來重新擬定,針對市場家長、老師、企業的需求,從頭設計。募資、商務,我都要管,跟新的商務主管們一起全力拚。為了募資、為了談生意,我們到處跑、到處衝。介紹產品的演講,一天講四五次以上也是家常便飯了。這種種沈重的壓力,讓我在過去這一年,白髮全冒出來了。
但也走過來了。
很感謝我們 BoniO 團隊的主管們跟同仁們的共同努力,在過去這一年我們訂出來的策略陸續產生成效,我們的營收比 2018 年成長了五倍。也在 2019 第三、四季中的數個月都達到了月收支轉正。而我們也捐助了更多沒資源的孩子用我們的 PaGamO素養品學堂 服務,在閱讀理解能力、學科學習大幅進步。我們也成功地讓日本孫正義先生的胞弟、也是全球知名的遊戲公司 Gungho Online (開發龍族拼圖、仙境傳說等遊戲)的創辦人孫泰藏 Taizo Son 先生領投,國發基金及個人投資人跟投。2019 是我們起飛的一年。
-------------
我永遠記得全球遊戲巨擘,孫泰藏 Taizo 先生在聽完我介紹 PaGamO 的那時候跟我說的:
「Benson 桑,我做遊戲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有看過像你們這樣厲害、可以幫助孩子學習的遊戲。我一定要支持你!」
或許,我們很難得到台灣投資人的青睞。但沒關係,聽到 Taizo 桑這句話,我就釋懷了。這是全世界最厲害的遊戲公司的老闆,他是這樣看待我們的;我們做的東西是世界級的。
我們不玩大陸那些互聯網公司燒錢補貼客戶搶用戶數,然後再拿用戶數去募資燒錢再搶用戶數拼 IPO 的遊戲。我們不搞那一套急功近利割韭菜的手法,我們是殷實的台灣新創公司;紮紮實實地發展好產品,紮紮實實地創造營收.2020 我們營收要破億,我們要收支平衡;活下來,然後照顧更多沒資源的孩子。
只要我們好好地繼續做出好東西、繼續保持著追求公司永續並同時幫助全台灣弱勢孩子的初衷;
天公疼憨人,我們會成功的。
敬 2019,我們成長、翻轉的一年;
祝 2020,我們 BoniO 教育科技集團,更加精彩的一年。
當老師的,自己沒走過這一遭,我拿什麼去教學生創業。
去看學生沒看過的風景,再傳遞給他們。這就是老師的使命。
#不管大海前方還有什麼挑戰
#活下去幫更多沒資源的孩子
#我們這群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聽說你在創業 #爆哭
(創業心得,歡迎分享)
新創ceo薪水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求職選擇產業、選擇公司,或是選組的一點心得
前幾天親愛的老婆分享了她轉行軟體工程師一年的心得體悟, 自從她轉職後,我們兩個人很多時候會討論工作上的各種事情, 我因為有多幾年經驗, 在不同大小的公司及組的體驗,所以還算可以提供心得及建議。
今天想要分享的,就是我們討論過的事情,也是我長期一直在思考的職業生涯如何規劃的核心。 許多朋友常常會糾結如何在產業、公司、或是公司組內的不同選項中選擇。 從大方向來說, 產業應該是最重要的, 畢竟一個上升的產業和夕陽產業, 對於公司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有這不同的思維。 考量到我自己是軟體工程師, 我就會以軟體工程師的思考為這篇的主要思考方向。
Marc Andreessen 在 2011 年發表了 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 基本上揭露了全世界所有產業都在逐漸數位化。 各行各業轉換的速度不同, 但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軟體工程師的需求, 而目前各大科技巨頭, 為了從這個浪潮中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 也不惜重金的網羅年輕的畢業生、或是有經驗的資深人員。
如果有機會的話, 加入目前上市的科技公司, 可以體驗工作上產出會有立即影響全世界幾百、幾千萬、甚至幾億人的機會。 因為這些公司都很大了, 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制度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美國科技公司的績效考評 (Performance review)), 對於職業的發展,可以有一個好的路徑規範可以遵循, 減少走一些彎路的可能 。 而且這些公司吸引了許多聰明、優秀的人才, 每天和他們一起工作, 也可以從工作上學習體悟、並且耳濡目染的提升。
之前我上 Coding bootcamp 的時候, 在畢業前,常常討論到說面試得到工作機會, 應該怎麼做選擇, 那時候常常聽到的建議是, 不要只看加總的年薪, 而是要看工作上的學習及自我提升機會。 如果 2 個工作年薪差 5,000 美金, 但一個上升中的新創公司, 正在做許多新的顛覆嘗試、一個是很大公司的維護舊系統工作, 如果後者的系統也是逐漸下滑的狀態, 那前者就算薪水比較低,可能對於個人發展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公司、產業, 其實是一體兩面, 但可以考慮的是未來這個公司是否在世界上影響越來越重要的可能性來做確認。 目前 COVID-19 影響全世界, 但也有許多公司因為大家在家工作、或是活動都轉向線上而受惠。 最近聽到一個很厲害的例子, 一個朋友一年多前加入一家新創公司, 一年半以來, 公司從 A 輪募資到 C 輪了, 而他除了自身很努力, 也因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本身升職了 2 次!
最後,想要聊聊如果是像很多公司 general hire (雇用的時候不知道, 入公司才選組), 入職後如何選組呢? 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會建議選擇公司的最重要的核心組織, 如果在 Google、Facebook, 就選擇廣告相關的業務, 如果是 Amazon, 就選 AWS, 如果是 Netflix, 就選擇 streaming, 等等。 我覺得這個建議一般都不錯,畢竟可以學習公司領先業界的技術及產品, 但公司內的組, 很大一部分是跟組的經理及組員有關, 前 Yahoo CEO Marissa Mayer 說過: Work for someone who believes in you, because when they believe in you, they'll invest in you.
所以如果可能, 好好的了解組上的經理、及往上一兩級的管理層, 看是否能得到他們的認可,以及他們的投資栽培。 如果你喜歡你的老闆,你的老闆都很挺你的話, 也別太在意工作的內容, 就加入一起打拼吧!我之前在公司做新進人員的 mentor, 10 幾個剛入職的工程師每個都很徬徨, 不確定是否要怎麼選新的組。 我就會拿我以前的 mentor 的例子, 那時候他入職最後選擇剩下 2 個組要最後考慮, 一個是他很喜歡要做的專案工作內容, 一個是他很喜歡經理及組員, 他最後選了前者, 結果 3 個月後就蜜月期完後悔, 好不容易撐到待 1 年半後換組了。 我個人目前選擇也都是以人為主要的考量, 畢竟每天都要接觸到的工作夥伴, 如果不覺得適合的話, 真的會很痛苦!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 但我知道, 很多時候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 人生選擇, 很多時候的答案都是 it depends (不一定,要看你的各種條件及當下環境情況)。 希望以上我的一點體悟,可以幫助到在未來需要做選擇的你來思考!😉
你有什麼選產業、公司、組的心得體悟呢? 歡迎留言分享!或是你有什麼工作上錯誤的選組經驗,也可以讓大家了解學習。
部落格原文: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8/HowToChooseIndustryCompany.html
新創ceo薪水 在 網友分享新創公司工作心得!年薪大公開竟達100萬美金!? 的八卦
VSMEDIA #原創授權✓HackBear 泰瑞 https://reurl.cc/MNElDp # 新創 創作者全面徵稿中▷https://goo.gl/ISUxJs 按讚VS MEDIA臉書▷ ... ... <看更多>
新創ceo薪水 在 [心得] 新創公司給人的綺麗幻想與殘酷現實- 看板Soft_Job 的八卦
Hi各位,我在新創的一些經驗,希望給還沒入坑的PM或RD一些躲雷的指引,或是在職涯上
可以有一些啟發。
--
medium好讀版:
https://reurl.cc/yeAzGO
--
講到新創公司,大家總會想到當初windows在車庫中創業的狂野;Facebook現在建立起超
屌的社交帝國;抑或是十多人團隊被天價收購的Instgram,還有對岸的阿里巴巴、京東、
淘寶等神級企業,現在這些現象級的產品(企業),幾乎幫我們把"新創公司"這一次加了一
層夢幻泡泡。
但是……我想說的是,實際上的情況卻與現實相反,可能90%的新創企業都還在生存線下
拚死拚活的掙扎。真的只有極少數的新創公司可以不斷的調整策略、修正產品方向,滿足
用戶需求,然後讓用戶群擴大,逐漸長成怪物級的企業,而大部份的企業由於方向錯誤、
資金斷鏈、人才缺乏、時機過早,反而變成別人踩著往前的前浪,這些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才是新創公司真正的寫照。
大家可能會覺得新創公司應該是福利好待遇優的快樂工作公司,但這種公司可能只存在於
獨角獸企業,或是完成一定里程碑,不斷募到資金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在外國我不確定多
不多,但是以我在台灣新創環境的經驗,其實不是太友善。
新創環境基本上一定會有兩個特徵,一是情況混亂的,二是資源匱乏的。先從情況混亂來
說,在新創會面臨到兩種混亂:管理的混亂和戰略的混亂。
管理的混亂
先從管理的混亂來說,我曾經以為新創應該組織扁平,訊息相互交流快速,大家沒有隔閡
的往一個方向前進才對。但是我面對的經驗不是這樣,大約30~40人上下的公司,有時候是
副總跟執行長的意見方向不同,有時候是底下自己的宮廷戲內鬥,後來才發現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這些事情其實只是人之常情,而公司有沒有一個可以把話說開、或是一個公正
合理的第三方、更甚至是一個能維持公司生命的營利模式,來讓大家在可以接受的情緒下
,持續往一個方向推進。
而情況混亂的另一種情況是,每個人可能是誇張的跨職能在做社會標準下,不合理的事情
。例如說:有些是做營運的被安排去辦活動,有些是做行銷的被弄去做PM發需求,而有些
工程自己身兼UI切版,而PM你就該死做什麼都是合理的ㄏㄏ。這種美其名是讓你去學不同
的東西,但千萬不要忽略的是,如果學習的東西沒有系統性與框架的成長,那基本上只是
瑣碎的打雜,很難對自己的能力可以有顯著的幫助。
戰略的混亂
戰略的混亂我大概分為三種:創辦人活在想像中、公司的且戰且走、高層戰略的調整。
創辦人活在想像中
第一種比較可怕:因為之前在某一家新創,盯著自己三個月來不斷修修改改的唯一一份
ppt,看著執行長不斷的在畫大餅跟講要做的多大、要跟東X合作,要打造出一個通路的生
態系,但是我們實際的營業現金流為0,然後app端只有一個雙平台工程師不知道在執行什
麼工程。看著營運的同仁在不是在處理營運相關事務而是在弄活動,然後自己的規劃沒有
任何企業的戰略點和利基點,這種混亂你只感到不知所措。
而這些混亂的源頭出於創辦人活在自己的戰略想像中,他沒有了解到現實情況與理想的差
距,他所想的戰略方向其實在整個產業鏈上已經有很多難以撬動的用戶習慣、或是目前無
法撼動的商業壁壘。在用戶需求上也沒有很精準打中用戶的需求(當時的App日活躍只有4%
,沒錯日活躍只有4%)。而在這種打商業戰略時,公司沒有量體;打產品戰時,執行長根
本對用戶不屑一顧的情況下,我怎麼想都覺得這公司很難有翻身機會。
對了,大部分的新創公司雖然沒有這麼奇耙,但情況雖不中亦不遠矣,因為我看過美國有
一份針對新創的創業者的報告,約有60%的創業者只是想創業,或是純粹的覺得這個創業
點子很棒,沒有做過任何MVP的產品測試、沒經過適合的思考或市調,就決定開始創業。
這件事就像產品人在端規劃出來時,在沒有相關的市場分析或是在一個既有的市場下去做
邏輯上的創新或迭代,那這產品通常可能只是等著領便當。
公司的且戰且走
這比較屬於合理新創的日常,因為很多新創公司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藉由拿到ABC
輪的的資金先燒,想辦法先鞏固市場需求、把產品做好,等到明確的市場需求成型,再來
看怎麼變現。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在產品發展的途中,不斷的洞悉使用者的需求,不
斷的迭代產品讓用戶牢牢地黏著在產品上,這就是一個好的新創公司重要使命。
如果你待在這樣的新創公司,我想這代表你的老闆應該是有相當的產品人的思維的,而在
這樣的公司重點是看著你的老闆怎麼去操盤,去盡量的擷取對產品、對戰略的思考,讓自
己變成一個思考全面的怪物,別在這時候去要福利、要薪水(當然太爛還是說不過去啦
XDD),只要一個看的見成長、打的中趨勢的產品,資本市場通常不會吝嗇去挹注資金,有
資金換句話說你的薪水應該是低不到哪裡去。
這邊順帶一提,台灣過B輪的新創公司…似乎不多,真的對台灣的新創市場感到憂傷,但
台灣說實在是一個淺碟市場,新創公司要活下來其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在美國推一個
產品背後有兩三億人,中國推一個產品背後有能力用的也是三四億人,台灣推一個產品背
後只有一千萬人,這種天生的限制真的是打算讓我們發揮洪荒之力打破限制QQ。
高層的戰略調整
很多的新創公司可能有時是環境所逼、有時是大膽高明的商業軸轉,而會讓既有的組織架
構產生巨大的改變。以現在家喻戶曉的netflix,也曾經砍過大量的人為了組織的縮編,
阿里巴巴最一開始的營運模式也不是現在的電商帝國。很多組織不斷因應需求在求新求變
的調整都可能會有極度混亂的情況出現,可能原本你是做App,但卻可能要去做PC或是做
網頁,或是你可能身兼投放廣告業務的職責,這些情況可能不常見,但如果我們走在做產
品的前緣,我覺得一定躲不掉(汗)。
有時候一個職稱只是社會給的定義,但是對一個企業來說,有些人力不要差異太大是可以
基本挪用或運轉的,我曾經也覺得產品PM就是要規劃要幹嘛幹嘛了,直到後來更以企業戰
略和資源層來看產品後,我對於這些事情就淡然多了,我會試著去做,但我會想辦法系統
性的建立新接觸的方向與知識,因為只要系統性的建立之後,這些知識也許會在未來有一
天幫得上忙,但如果負責的職務基本上就是打雜的廢廢或是輪為高階主管的主觀大戰犧牲
品(夾心餅乾的概念),那這種職務我則會強烈的表達要換位置的意願,我會給公司迴旋的
時間來調整,但絕對不長期處在對自己職能沒幫助的位置上。
小結
新創公司雖然帶給人不少的遐想,但以我的親身經歷與省思,十個新創九個雷,除了自己
能力要夠以外還要能夠慎選公司,不然只是進去荒唐幾年而已,如果有實際運作過產品但
公司失敗了那也沒關係,產品迭代的經歷和戰略的思考對產品人是有巨大幫助的,但最怕
的是只被當一個工具人,浪費了幾年時間後也沒有建立任何戰略 或 產品能力框架,看起
來懂了一些卻做不好任何事情,那就有點悲催苦逼了。
其實對於一個產品人來說,如果沒有相當能力與水準的資歷,我一律建議從大公司的產品
體系開始做起。大公司或多或少已經是一個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而從這樣的商模之上去
做產品去學習才有成長的空間,而且我覺得互聯網公司可能會有大者恆大的趨勢,只要目
前的趨勢沒有質上面的改變,用戶的習慣成本、遷移成本可能都是極其巨大的,而大部分
的新創如果沒有本質上的創新、或是極其精準的用戶需求探索,都很可能變成努力開拓市
場之後,再被已存在的大公司以降維打擊方式整碗端走。
但如果我們已經是懂得商業戰略、公司管理、用戶需求的產品大神時,那我們待在大公司
或新創公司與否,則只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了。
希望有志走在產品路上的產品人們,都可以有自己獨到的思維在這塊領域中活出一片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83.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635341457.A.A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