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參加藝文活動了嗎?
現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我們在台灣能夠看表演、逛展覽、參加演唱會等各種藝文活動,這是大家團結防疫的成果,也是藝文界克服萬難的心血。
今天在 中華文化總會 的藝文聯誼茶會上,我向藝文界朋友們致意,也期許文總繼續跟 文化部 緊密合作,促進藝文產業的發展。
明年下半年,文總也將跟連江縣政府合作舉辦「馬祖國際藝術季」,把台灣的美好,持續推向國際舞台。
厚植台灣的文化實力,提升國際競爭力,是我們的目標。今年為了協助藝文界度過難關,我們前兩波「藝FUN券」的發放,目前已經促進藝文消費超過八億元。台灣各地的藝文活動,也都陸續登場。
我要提醒還沒有花「藝FUN券」的朋友,一定要記得消費,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藝文活動,一起享受珍貴又精采的藝文饗宴!
#共下好柿節
#文總2020藝文聯誼茶會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0的網紅FUN假趣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曆6月24 系咱大溪ㄟ大日子 這工丟系大溪「聖帝君生」 無論士農工商、大大細細 攏誒來普濟堂逗熱鬧 迎神將ㄟ、舞龍陣、扛轎班、還有同仔 咱在地鄉親幾十ㄟ社頭 所有的陣頭攏誒來打拼團練 為了迎關公遶境來準備 這勒百年傳統的慶典 就親像「大溪郎ㄟ第二個過年」 這天丟系 六二四 大溪大禧關公生 🚩 ...
文化部 藝術 發展 在 鄭麗君 Facebook 八卦
【一千多個打拚的日子,感謝有您】
「如果總統阿姨連任,媽媽安心了,就可以回家陪你。」今年大選前夕,我把我的決定告訴了我五歲多的孩子及家人。今年初,蔡總統順利連任,我曾於1月16日向蘇院長提出辭呈,報告我希望卸下職務,在孩子上小學前專心陪伴他一段時間。不過,後來肺炎疫情爆發,由於掛心疫情對藝文產業及藝文工作者帶來衝擊,防疫及紓困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暫延了離開的時程。
這段時間以來,我跟文化部同仁全力投入防疫工作,逐步建立各式場館的防疫措施,近日也配合指揮中心,提出分階段開放建議辦理原則;另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預算,推動歷來規模最大且難度最高的藝文紓困補助。如今,藝文紓困1.0已審查完竣,藝文紓困2.0預算提升,也推出線上申請,並已接續上路,持續不斷電支持藝文產業工作者。
去年一月內閣總辭,原打算去職,感謝蘇院長誠摯邀請,後來決定留下來繼續服務。這一年多來,在院長的支持下,又推進了許多重要的工作。轉眼間,擔任文化部長已屆四年。回想五年多前,我還是在野黨立委,孩子尚未滿月,我便趕赴立法院開議,開始忙於工作。四年前,我曾為了孩子年幼而掙扎是否入閣,但我告訴自己:「拚一下吧,或許可以為更多孩子預約一個不一樣的台灣。」因此,我以「服兵役」的心情接下文化部長職務,帶著文化政策白皮書,希望為台灣文化發展建立文化治理體系。只是,身為母親,眼看孩子一天天長大,心裡的掙扎與日俱增,對於自己無法送他上下課,沒能幫他做晚餐,沒能在他成長關鍵期多陪伴,心裡總是感到遺憾。
台灣文化多元而美麗,感謝蔡總統及林院長、賴院長、蘇院長讓我有機會擔任文化部長,為人民服務,這是一件幸福而光榮的事。這一次,謝謝蘇院長的成全,讓我可以遵守與家人的約定,把人生中的一段時間留給家人,專心陪伴孩子一段時光,以盡為人父母的責任。
衷心感謝這四年來社會各界的監督、鼓勵與合作,讓我們一起見證許多重大的里程碑。我相信,在文化部一千多個為理想而努力的日子,將會是人生中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刻。深深感謝文化部上千位同仁、相關法人機構的各位先進、監督惕勵我們的所有立委,以及更多長期灌溉文化的諸多前輩與夥伴,一起開拓了文化治理的新視野。
這四年來,我們共同相信,文化是國家的內涵,是每個人的事,文化部的使命不在治理文化,而在建立「文化治理」的架構,為文化長遠發展立下基礎。因此,我們以「文化民主化」為核心理念,召開全國文化會議,訂定「文化政策白皮書」、成立「行政院文化會報」、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並推動文化平權,尊重多元差異。我們完成了《文化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等重要立法;提出「公共媒體法」草案、「行政法人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正草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草案、「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以及「文化科技施政綱領」、「社造3.0願景與策略」、「博物館發展願景與策略」等政策藍圖。我們讓文化預算突破政府預算1%,更加支持人才與創意,透過「以軟帶硬」發展文化內涵。
我們推動「歷史扎根、教育扎根、在地扎根」等基礎性文化扎根工程,讓文化像大樹一樣,從土地、歷史與生活裡自然成長。為此,我們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大規模文化保存運動,將文化視野融入城市的發展,並倡議「文化資產保存2.0」新思維,啟動公有文資的跨部門治理;我們成立「公視台語台」,和原民台、客家台成為本土語言新三台,讓孩子們可以以母語為傲;我們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重建台灣美術、音樂、工藝、攝影、建築等藝術歷程;我們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我們讓「史前南科考古館」開幕、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在地知識學」、「傳統藝術接班人與開枝散葉」、「文化體驗教育」等計畫,讓下一代更認識自己,更有自信講自己的故事,不再做「故鄉的異鄉人」。
我們重建「藝文發展生態系」,強化藝文專業治理,完備「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三大劇場,並結合前瞻計畫推動地方中小型場館軟硬體升級並導入專業治理;我們讓「傳藝中心臺灣戲曲中心」開幕;我們讓「台博館鐵道部園區」完成修復、啟動「台北機廠」修復並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啟動「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建構計畫、透過「華山2.0內容產業聚落計畫」帶動文創園區轉型。我們落實臂距原則,充實國藝會預算,並擴大支持青年藝文創作,透過試辦公共出借權、藝文採購改革、藝術產業及圖書銷售營業稅減免等法規革新,持續優化藝文發展環境。
我們整備「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以前瞻計畫支持多元內容產製並加速文化科技應用、爭取國發基金百億投資帶動民間投融資、首創漫畫輔導金及漫畫基地、推動台北國際書展及文博會等展會升級轉型、改革金音獎、設立台北時裝周、推動電影票房透明化、與戲院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國片排片率三年內從10%倍增為20%)、完成國家影視聽中心法制化並成立影像資產修復實驗室、提出「國家典藏片庫及影視聽博物館計畫」等。我們也加速文化內容跨平台、跨國合資合製及國際傳播,從台片、台劇大爆發,以及文創產值逆勢成長,都讓我們相信文化新經濟正在形成,文化台流指日可待。
往下扎根,優化環境,台灣文化的大樹,必能往世界展現自己的樣貌。我們推動國際文化交流體系化,增設駐外文化組、簽署多項合作協議、開拓文化合作與傳播通路等。我們讓「越在地,越國際」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將讓世界看見最自由、多元、包容且創新的台灣文化。
我知道,朋友們一定會說,許多工作還是未竟之功。的確,有些政策剛起步,還有法案及計畫正在行政院審查中,有更多工作仍需時間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有信心,文化治理的基礎已經打下,個人何其渺小,唯有眾人的理想才能一起拓寬台灣文化的道路。因此,我想我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了,是時候讓新繼者有更嶄新的作為。公共事務的本質就是一棒接一棒,每一棵前人種下的樹,未來都將開花結果。感謝蔡總統四年來力挺文化發展,蘇院長亦始終全力支持文化施政,我深深相信,文化,一直都會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核心。
過去四年來,我所獲得來自土地與人文的滋養,其實遠比我的付出更多。我所遇見的每一位藝術文化耕耘者、學習的每一段歷史、走過的每一個地方、聆聽的每個樂章、閱讀的每個故事,都讓我的人生與台灣有了更緊密的連結。年輕時懷抱文化理想,原以為只是個人浪漫情懷,豈料人生有幸擔任文化部長,往後我不會停止對文化的關懷,亦將持續盡一己之力,和大家共同努力。也希望接下來能有時間沉澱學習,以這些年從事智庫工作、立委及政務官等經驗,對於台灣的民主治理,整理一些省思。
最後,容我分享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說過的一個小故事:將一塊石頭放在一塊石頭上面,一塊接一塊,這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曾經有一位異鄉人問工匠:「你們在做甚麼?」工匠回答:「我們在堆石頭。」接著在稍遠處,他又問另一位工匠同樣的問題,對方卻回答:「我們在蓋一座大教堂!」 這正是理想與願景所帶來的差異。從事公共事務者,只要心中懷抱理想與願景,不論在政府或民間,不論堆的是哪一塊石頭,終將能合眾人之力,一起起造心目中的大教堂。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會再相遇,一起成為起造理想國度的快樂工匠!
文化部 藝術 發展 在 鄭麗君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520,是我展開媽媽新生活的第一天,也是充滿感恩的一天!
一早,開車載孩子上學去,我對他說:「今天是520,媽媽有做到送你上學喔。」,他卻糾正我:「今天是2020520啦。」彷彿他知道今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到學校後,他一見到老師就說:「媽媽今天卸任了!」
在此分享下午在交接典禮中的致詞內容,謹此深深感謝一路同行的所有夥伴,謝謝大家!
------------------------
敬愛的林萬億政委及李永得部長,楊長鎮主委,各位親愛的文化部同仁,以及客委會同仁,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是充滿感恩的一天,四年前我以「服兵役」的心情接下文化部長職務,歡喜面對這個「幸福的挑戰」。四年過去,在「退伍」的這一天,我心裡的感受仍是如此,台灣的文化多元、豐富而美麗,個人有幸擔任文化部長為文化、為人民服務,是我人生中幸福且光榮的事。
四年前,我帶著一本文化政策白皮書來到文化部,現在,我帶著滿滿的收穫與回憶離開。我必須說,這四年來,我所獲得來自土地與人文的滋養,其實遠比付出更多。我要謝謝我所遇見的每一位藝術文化耕耘者,因為你們,我得以更深刻體會這塊土地上的記憶、情感、故事與生命力,讓我的人生與台灣有了更緊密的連結。你們的臉孔與身影,將一一銘刻在我的心底。
昨天跟同仁一一辭行,看到大家寫給我的卡片,看到經過這幾年一起攜手努力,所有理想已經化為我們共同的語言,心裡無比感動。我何其有幸,有這麼多優秀的文化部同仁,跟我一起堆起一塊又一塊的石頭,為著共同的願景,打下基礎,成為未來文化發展的墊腳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謝謝行政院給予文化政策諸多支持,文化治理才有可能,更要感謝各位同仁一起同行,在此我要深深一鞠躬,表達我最深的謝意。
今天,要特別謝謝李永得部長願意承擔文化部長這個重責大任,也要謝謝各位客委會同仁,出讓主委來帶領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是我的前輩,他有非常資深的媒體資歷,在文化藝術領域深耕多年,並帶領客委會,致力推動在地文化發展,推廣、傳承與發揚客家文化及文化傳播,尤其,浪漫台三線,更是台灣首開先河的文化路徑。如今,能夠把「值星帶」交到李部長手中,是我莫大的榮幸,相信,在他的帶領之下,臺灣生生不息的文化大樹將更加茁壯。
我也想藉這個機會謝謝我的先生,孩子,以及我的家人,謝謝你們包容我總是因公忙碌。現在,我要把時間還給孩子及家人。不過,希望我的孩子不會後悔吵著媽媽回家陪他,因為他可能會發現,媽媽比爸爸嚴格。
最後,容我再跟親愛的同仁道別。日後,當我被一首詩、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齣戲、一場音樂會、一座古蹟而感動時,我會想起各位,有各位繼續守護著這畝文化田園。我想說,雖然服兵役有退伍的一天,但是擔任文化志工沒有期限,我還是會持續跟大家一起努力,為臺灣文化貢獻一份心力。謝謝大家,在文化的道路上,我們會繼續相遇的!
文化部 藝術 發展 在 FUN假趣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農曆6月24 系咱大溪ㄟ大日子
這工丟系大溪「聖帝君生」
無論士農工商、大大細細
攏誒來普濟堂逗熱鬧
迎神將ㄟ、舞龍陣、扛轎班、還有同仔
咱在地鄉親幾十ㄟ社頭
所有的陣頭攏誒來打拼團練
為了迎關公遶境來準備
這勒百年傳統的慶典
就親像「大溪郎ㄟ第二個過年」
這天丟系 六二四 大溪大禧關公生
🚩 7/14 (六) – 8/5 (日) 桃園大溪|全城歡慶 🚩
🚩大囍臨門祭 日本四國香川縣Hyoge祭🚩
今年大溪木博館以【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無形文化資產為核心理念,以「為神明辦喜事」的精神,主辦「大溪大禧-關公生」系列展演活動,更邀請到「日本香川縣高松市香川町ひょうげ祭り保存会」(hyoge祭典保存會)來台進行國際文化節慶交流。
7/14(六)開幕日當天下午四點到六點,由大溪普濟堂 開始,混合當代設計與傳統信仰元素的大溪社頭遶境隊伍,將在大溪老街與hyoge祭典團隊會合,共同展現國際節慶交流的精彩踩街表演!!!😊😊
覺得714大溪大禧開幕很精彩很豐富嗎?
那只是剛開始而已喔~😁😁
接下來的三個周末,每周都有不同亮點的表演與活動等著大家來大溪共襄盛舉!!🤗🤗🤗
📍7/21~22 創意大偶踩街、夜宿博物館、各式藝術表演與工作坊
📍7/28~29 文化歌舞劇場、街角市集...
📍8/4~8/5 壓軸的「大溪迎六廿四經典遶境」
還有「社頭現地展」及武德殿的「伍社伍師展」
好多的展覽表演與活動,都將用不同角度向大家述說大溪的信仰與大溪故事!😊
請持續關注「大溪大禧 Daxidaxi」粉專及「木博館」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axiWoodartEcomuseum/
#大溪大禧 #關公生 #普濟堂
#大溪第二個過年
#關聖帝君聖誕
#遶境 #社頭 #神將
#無形文化資產
#大囍臨門祭 #日本四國香川縣Hyoge祭
指導單位:文化部、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文化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主力協辦:大溪普濟堂、大溪民俗技藝發展協會
影片製作:麗水策略整合行銷、FUN假趣旅行
------------------------------------------------
訂閱我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FUN假趣旅行
桃園在地旅人誌▼http://www.wearefunlife.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earefun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v4O2w2uv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FmZvo6uWU-4yDWVZ7LfZMsBQDDw)
文化部 藝術 發展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評價
這個訪問中我介紹給大家怎麼來到台灣,怎麼進入演藝圈等等的故事。另外,特別分享申請台灣身分證的過程。這個訪問我第一次分享這個過程的細節,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聽。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高級專業人才的法律,所以以為結婚就可以拿得到台灣身分證,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申請之前需要有對台灣的貢獻,再加上要有作品。每一個領域的申請條件都不一樣。我屬於藝術跟娛樂領域。也有教育,科技等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yW5iqBe-H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imEdwSSRNhpewMMoUPZRfpnPA2w)
文化部 藝術 發展 在 PingFong1986 Youtube 的評價
三人行不行
天天演真行
【第一站:新光三越】
新光屏風藝企牽手 在百貨中看見藝術
李國修最具創意小劇場喜劇作品
全台唯一連演超過250場次的經典喜劇
江湖盛傳 最特笑丸
《三人行不行》爆笑威力橫掃華人劇壇
100分鐘397個笑點 謝幕時 全場起立鼓掌長達5分58秒
(2010年6月上海世博台北文化週演出記錄)
2013新光三越【屏風笑聲專賣店】
《三人行不行》讓你腹肌笑出人魚線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館6樓文化館
【涼夏特惠價】600元 先買先選位
原創編導/李國修 執行導演/黃毓棠
戰將演員 輪番上陣
朱德剛、杜詩梅、狄志杰、邱逸峰、陳家逵、郭耀仁、潘奕如、林哲旭、鄭凱云、張昌緬、楊閔
《三人行不行》自1988年首演迄今,累計逾十萬觀賞人次!
全劇約110分鐘,無中場休息。
1. 觀賞7/13~7/14五場口碑場,加贈《三人行不行》專屬購物袋,請您「袋」出好口碑!
2. 【十萬青年十萬軍】部隊教召令
《三人行不行》自1987年首演迄今,演出超過250場次,累計逾十萬觀賞人次!
屏風廣召看一次不滿足的三人迷,回營再看本檔演出(2013夏季)
憑過往《三人行不行》任一場票根或節目單/說明書(不含DM)
亦可兌換《三人行不行》專屬購物袋,讓您歡笑跟著走!(於演出現場進場後,一人限換一只,市價300元)
文化部長 龍應台 這是一齣實質具備了發展為定目劇觀光水準的演出!
政大校長 吳思華 想像力無窮發揮,絕無冷場的精湛演出!
曾國城 請親臨感受被笑浪滅頂的極致快感!
陳漢典 整場讓你笑到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吳怡霈 連打麻將都可以用這麼有創意的方式呈現!
賴雅妍 如果你沒看過《三人行不行》,不要說你知道何謂喜劇。三人真的超行的!
邱彥翔(全民先生) 我看了超過3次,結果,每次都讓我笑到不行!
徐潔兒 三人分飾三十角的精彩設計,詼諧逗趣的劇情與橋段,絕無冷場!
何韻詩 特地來台北看《三人行不行》,一人分飾多角,厲害喔!
Alyssa Wang 整場笑聲不斷,帶幾位第一次看舞台劇的朋友去看,大家都愛上了!
Chia-chi Chen 超爆笑之演員很累的精彩演出,給屏風讚讚讚!
Cindy Huang 笑到我都燒聲了,你們實在太厲害了,給你們大大的讚!
Zhirong Wu 看了第二次依舊笑到飆淚......我期待著第三次!
(...更多好評,請上屏風官網)
藝術總監/李國修
監 製/王 月
製 作 人/江智慧
原創編導/李國修
執行導演/黃毓棠
舞台設計/曾蘇銘
服裝造型設計/曾方儀
音樂設計/張 藝
影像設計/黃仁君
文宣品主視覺設計/黃雞泥
攝影記錄/柯曉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YGeRfJmyz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