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人文史地《醜陋史:神話、畸形、怪胎秀, 我們為何這樣定義美醜、製造異類?》】
「美乏善可陳,醜有無限可能,而且它無處不在─深入歷史,探索專屬於醜陋的文化系譜。」
當人們提及「美麗」,會聯想到均衡、美好、良善之人事物,例如:「臉部黃金比例」即「從髮際線到眉頭」、「從眉頭下到鼻子下」和「從鼻子下到下巴」的長度全是均等的 1:1:1(好啦別白費功夫拿皮尺在臉上比劃了!)
相對而言,「醜陋」除了表示「難看」,亦蘊含惡劣、不好、羞恥等負面意義,如醜化、醜聞、家醜等,所以我們用「正妹」形容漂亮女性,傾斜偏倚的「歪妹」反之。(等等我是「胖妹」)(無力試圖跳脫美醜二元對立)
然而,所謂「醜陋」與「美麗」的標準是由誰界定的呢?「醜陋」的定義難道永恆不變嗎?
《醜陋史:神話、畸形、怪胎秀, 我們為何這樣定義美醜、製造異類?》是本充滿趣味且思想飽滿、內容充實的書籍。作者格雷琴•亨德森本身是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和密蘇里大學博士,全書結構以歷史為緯、文化為經,融合文學、藝術、神話、宗教、哲學為一爐,含括東西美學,結合多起事例,深入解析種族、階級、性別、年齡、殘疾與審美之關聯,筆墨酣暢地揮灑「醜陋」,這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主題。
本書分為「醜八怪:令人不適的異類」、「醜陋的群體:不服從分類」以及「醜陋的感官:跨越感知界限」三大章,搭配多幅照片、插圖,以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內容。
首章闡揚「醜陋」的定義,說明「醜陋」所折射出來的問題通常不是其本質,而反映出觀察者視角。人們慣於排斥異己,將人、事、物分為「自我」與「他者」,討厭、恐懼不像自身的東西。
例如: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混血雜交之怪物─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和被稱為「世界上最醜的女人」,在馬戲團巡迴演出之「狒狒女」帕斯特拉娜,她死後甚至被製成標本進行屍體展覽,從中亦可窺見人類的獵奇心態。
次章由醜陋的「個體」延伸討論至醜陋的「群體特性」,某些群體因殘疾、宗教、種族等屬性,被冠上「醜陋」標籤,受到排斥。
比如:教宗烏爾巴諾二世認為異教徒是不潔的種族、道德敗壞象徵,應斬草除根;或者衣索比亞人被稱為「燒傷的印度人」,而歐洲旅行家看到印度的千手佛像時,認為是邪惡、醜陋的怪物(千手佛像甩他一千個巴掌),以上都是由基督徒或西方觀點出發所產生之錯誤認知。
末章敘述醜陋的感知(視、聽、嗅、味覺等)可能源於新、舊文化衝突,當人們遇到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嶄新元素,便用「醜陋」概括令人困惑且帶有壓迫感之感受。
譬如爵士樂和搖滾樂剛出現時,傳統聽眾稱之為「醜陋不堪的噪音」,像菲利浦親王曾問湯姆瓊斯:「你用鵝卵石漱口嗎?」(話說菲利浦親王失言次數多到能出本語錄)
印象派畫家早期也被藝評、記者嘲笑是不懂繪畫的畫家,現在隨隨便便一幅畫可價值上千萬(個人用金錢來定義美醜)(被拖走)。在此,「醜陋」是打破常規,突破文化和審美界線的產物。
承上所言,梳理《醜陋史》的內容後,讀者會發現「醜陋」之定義伴隨文化脈絡與歷史演進遞嬗,故各個時代對美、醜的標準可能截然不同,如清朝以使足部壞死、變形之纏足為美,認為小腳香豔欲絕,稱「三寸金蓮」;現代轉而認為纏足是變態、畸形的審美觀。
又如古代日本及部分民族女子盛行引眉(剃掉眉毛,用墨重新描上)染黑齒,現代流行朱脣皓齒,美白牙齒的產品推陳出新,要亮白到能夜間自動照明才罷休,未來搞不好能取代太陽能照明燈(胡說!!)。
所以「美麗」與「醜陋」並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它們在歷史中不斷變化姿態、承載人類賦予之不同意義。因此,我們是否也應對美、醜抱持包容心態,接受多元審美觀,從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重新定義並接受屬於自我的美麗。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醜陋史:神話、畸形、怪胎秀, 我們為何這樣定義美醜、製造異類?》,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認為什麼東西(人事物)最美 ?例如:
『《醜陋史》:我最美~(撥瀏海)』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2/18(二)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2/19(三)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醜陋史 #神話畸形怪胎秀 #我們為何這樣定義美醜製造異類 #UGLINESS #ACulturalHistory #格雷琴亨德森 #GretchenEHenderson #創意市集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 #密蘇里大學博士 #衛報 #時代雜誌 #紐約客好評推薦 #什麼是醜陋 #醜陋的存在意義 #重塑文化價值 #挑戰主流審美 #人文史地 #藝術
★博客來:https://reurl.cc/e51Qr7
★城邦:http://bit.ly/2Smkw05
★誠品:http://bit.ly/2UMv0Yw
★金石堂:http://bit.ly/37nTtWq
★讀冊:http://bit.ly/2OLs1e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游蕙禎 Yau Wai Ching Facebook 八卦
【從慣用語言數據檢視香港文化轉變(下-人口)】
人口政策於香港,經常與「家庭團聚」掛勾,自1980年初行單程證制度,名額由每日75人逐漸增至今日之150人,即使此配額並非每日皆用盡,縱觀香港主權移交廿年後,至少47萬中國出生的移民湧港,人口密度飆升,同時加上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以至本地人口自然增長率,本地人口遠超出負荷,此種施政失誤,絕非能以「發展」為名推搪。而中共與香港政府深知香港人口發展上限,卻不曾就此改善移民政策以解決問題,鼓勵香港人計劃生育之同時,巧立名目以不同方法引渡所謂「中國專才」來港就學和投資,結果人口超出上限之勢愈演愈烈,而本地出生率持續低迷,這已非人口政策,而是赤裸裸的殖民。
香港需要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政策,於出生率和外來移民之間取得平衡。一般國家或城市,只會將人口分為本地人以及外來移民,並限制每年入籍之移民人數。而香港,則是為中國移民另癖一條簡便的入籍途徑,他國移民則以一般程序入籍。換而言之,本來應是同一分類的「中國移民」和「外地移民」,因分成了兩類,各自有相應配額,在香港可容納人口上限不變的情況下,即使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人口於百分比上有明顯增長,實際數字仍遠不如中國移民,與自然增長率相較之下不難預計,若干年後,中國移民將會成為香港人口的主要來源。有謂香港本來乃移民社會,中國移民湧入再平常不過,而且大部份祖父母輩皆來自中國,故不止不應取消單程證計劃,更應開放予中國人在香港「家庭團聚」。如此論調只強調所謂「權利」,無疑直接忽略社會資源分配之問題,在有限的資源下,不止對本地人不公,對準備融入本地生活的移民而言,則更為分薄其資源和福利。近年香港人強調取回單程證審批權,亦基於此因,以及中國移民因拒絕融入而帶來的文化侵略。
《基本法》第2章第22條第4款說明本港單程證配額數目由香港和中國政府共同決定,並由中國一方負責篩選審查各單程證之申請。具體而言,不論是1980年確立單程證制度的港英政府抑或今日的特區政府,於整個審批流程之中僅為「被徵求意見」的角色,毫無約束力。這本來便與第22條第1款「不干預原則」相違背。《基本法》既列明中國政府僅能直接管轄香港之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為,試問單程證申請以及配額應歸類於「國防」抑或「外交」?若謂中國省與省之間一向皆是如此辦理移民或入籍手續,為何唯獨香港不能如其他省份一樣自行審批?種種矛盾和邏輯謬誤,早於草擬《基本法》時已出現。如今要收回甚至取消單程證審批權,必先修改《基本法》之條文,此又涉及第74以及第159條之權限問題,而眾所周知,要越過行政會議和中國人法修改《基本法》乃完全不可能。於這情況下,我們應如何應對?
固然,修改《基本法》為上策,透過法律條文重新分配權力,而我們理應堅持以此為目標。在達到這一目標前,我們必先面對移民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和社會問題。一直以來我們以相信自身制度為傲,因為「社會較進步且似是較民主」,關心其他仍未得到民主制度的區域乃人之常情。然而大部份本地人以「移民的後代」自居,潛意識否定自身於本土文化建構之中的貢獻,往往苦思今日香港文化源自於他邦,故香港無自身文化。香港人一方面因社會進步而自豪,另一方面卻因文化「面目模糊」和身份認同紊亂出乎意料地自卑,造成今日極其矛盾的局面。而實際上,以往因「黃皮膚黑頭髮」而視之為「同出一源」的中國移民,於二十年間迅速於香港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和文化圈子,且隨人口增加不斷擴張。鄰近區域文化必然互相影響,然而文化發展的流程應是去蕪存青,於固有文化和新文化交會之化學作用下,產生自己獨一無二的面貌。香港開埠百年,本地文化便是如此一步步建構而成,而今後不論是抗殖抑或是爭取民族自決,皆要將本地文化正名,方能有一線生機。
然而,正名本地文化,對於人口政策有何作用?
人有所恃,皆因有「根」。「無根」者一無所恃,與他人相較之下便自慚形穢。自卑之人,何以向人明言自身長處?以語言為例,若連香港人自身也拋棄粵語,無視其獨一無二的存在價值,又何以授他人以粵語?所幸我們始終以英治時的價值和原則為傲,我們的「根」從不曾被中共政權拔出,故猶有籌碼以作反擊。我們經常謂中共以文化侵略香港,改變香港人的思維以至生活習慣,若這是中共其中一項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我們是否可以反取之為己用,以達到保存自身文化之目的?又以語言為例,香港人往往糾結於「粵語」出自中國一說,以此證明這是中國文化,不是香港文化。何不直接取粵語為己用,全面向各國移民授以粵語,當大部份移民皆能習得粵語時,香港本土的歷史和文化皆能潛移默化。其餘之電影、音樂、美術、文學皆以這一概念傳揚。文化從非壁壘分明的概念,但若能使用自如,同樣能影響本來價值和心態迥異的移民。韓國能以取外來文化為己用,以之影響全世界;舊日香港的古惑仔系列電影風靡東南亞;8、90年代中國移民來港,逐漸同化成為真正的香港人,願為這地方付出、思考未來,足以證明文化的宣揚乃抗殖的重要一環。這看似消極,然而我們無法屈人之兵,並不在於敵軍過於強大,而是對自身價值之懷疑。
不必再問香港文化應如何定義。只需自問,我們本來擁有什麼,相信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法律條文縱然乃長遠目標,我們仍有所恃以力抗。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八卦
【三本在路上讀的書】
每次出國參加書展,反正都會看到許多書,還要帶回來,所以手邊帶出去的書很少,以免增加重量。
這次出國,我卻刻意挑了三本書隨身帶著看,先加重了行李。一本《移動在瘟疫蔓延時》,一本《極地》,一本《歐美隱藏記》。
一路讀的結果,也確實沒選錯。
今天回到台北,書展延期,就呼應鄭麗君部長說的網上貼書單,也談一下我這路上讀的三本書。
1.
《移動在瘟疫蔓延時》是我在2003年編輯、出版的書。
因為是十七年前的書了,所以這次我想帶在旅途上重讀,應該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收穫。
就像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起自於從搖籃往外的攀爬、挪移,整體人類文明的進化也是伴隨移動方式的變化而發展。而人類移動得越便捷,各種疾病的傳播也就越快速。所以人類在移動中製造瘟疫,也必須在瘟疫中重新認識、思考移動。
這本書一秉Net and Books 主題書的特色,有中西歷史圖表解析,有名家從理性、感性不同角度書寫,也有推薦閱讀的五十本書。
這次重讀,我自己最先受吸引的是褚士瑩寫的<重拾對距離的敬意>。確實,人類把移動方式發展到無比便利的時候,容易從無處不可去之中產生自己無所不能的錯覺。
另外,看我當年寫那篇<傳染病和近代中國>,寫伍連德的故事,也是感觸萬千。
文章是這麼開頭的:
「我們對這場傳染病的最新了解起自於……當香港遭襲,從而接受細密的觀察。……香港的傳染源在廣東是幾乎不必懷疑的,廣東早在幾個月前就爆發過猛烈的疫情…..而廣東又是被最早據信是起自於雲南的一波傳染高峰所波及。……(感染案例的)報告很少…..中國人對疫情採取隱瞞政策…..隱瞞感染案例比隱瞞死亡案例來得容易很多。…….接下來….台灣也遭到傳染,疫情十分嚴重……
以上這段文字,並不是2003年有關SARS疫情的什麼新聞報導或分析,而是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就1894年爆發於香港,起自於中國大陸的一波鼠疫的紀錄。」
很意外地,看這本書的插圖也是驚喜。我想:這麼美妙的插圖,當年是找誰畫的啊?
是BO2!他的畫風真是十八變,封面這張圖尤其是極致了。
2.
《極地》,則是我們在2000年出版的。20年前了。今年一月正好重新出版。
會想到放在行李中,是因為我覺得在今天這種世事多變,很容易讓人覺得窒息的各種壓力中,很容易讓人覺得陷入黑洞看不到出路時,這本書的主人翁和他的夥伴們發生的事,一定可以帶來鼓舞和啟發。
1915年,英國一個探險隊出發去南極。在那個人類充滿著熱情和信心去征服世界各種極地,包括南北極和聖母峰等的時代,他們只剩下一個還沒有人突破的紀錄:穿越南極大陸。
然而他們才剛進入南極不久,就隨著名為「堅忍號」的探險船被冰塊所困,不得不棄船。那是沒有網路,沒有現代通訊設備的年代,沒有人知道他們被困在哪裡。包括水手、軍人、科學家等不同身分背景的二十八個人,就此只能自己在冰寒的極地求生。
他們在南極撐了多久才終於找到救援呢?
二十二個月。
也因此,「堅忍號」是一場失敗,但卻是比成功更光榮的一場失敗。
始終冷靜地率領這二十八個人脫困的領隊薛克頓(Ernest Shackleton),成為傳奇。最早征服聖母峰的希拉瑞(Edmund Hillary)說:「薛克頓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薛克頓不只有條不紊地讓他的隊員鍛練身體、求生覓食,還有娛樂節目調劑身心,在名符其實的絕境中,沒有被恐懼、慌亂擊垮,安渡了二十二個月。
更難能可貴的是,隨船還有一名攝影家,用最精細的影像紀錄了極地之美,他們求生之尊嚴。
這次重新出版之後,我想仔細體會薛克頓的領袖特質與力量,所以就帶在身邊看。而事實上,閱讀的收穫也實在太大了。我只怕我的體會還不及萬一。
3.
會帶《張妙如手記:歐美隱藏版》,是因為我要來法國。
又是2000年,20年前的事。我在出版《交換日記》系列第三集的時候,想到請張妙如和徐玫怡來法國住一段時間,寫了《請問法國在哪裡》。
此後,張妙如和徐玫怡兩位各自的人生都有新的篇章。而近年來,我和玫怡相見的時間和機會都比較多,但是和張妙如則因為她日益「隱士」化而越來越少。
到去年,我都是在她每年過春節回台灣的時候找個機會碰一下,但是今年春節則在年前寫信給她沒見到回音,春節期間我又要去安古蘭漫畫展,所以看來是沒有機會看到她。
因此就想帶著這本新出的書出門,看她的書,當作聽這位老朋友跟我聊天。
她還真是滿足了我不只聊天的期待。太多驚喜了。
竟然有一篇「口罩風波」!竟然有一篇「民生之亂」!
看來張妙如近年當隱士當得也修成了巫女或仙女之法!
這本書一如張妙如堅持《交換日記》手寫字圖文的風格,每個字都是她的墨寶,每張圖都結合了版型設計。她描述自己定居在美國西雅圖,及旅遊歐洲體驗的文化衝突。
不只讓人跟著一個台灣「歐巴桑」(她常跟我說的自稱)用放大鏡來檢視台灣和歐美文化、生活中的差異,不時讓人哈哈大笑,也可以體會她近年隱修中的沉思。譬如這一段話:「美國教育將『道德(ethic)』定義為『事實/真相』。人不必立下什麼豐功偉業來追求道德,單單認清並陳述事實就是道德。」
和她合寫了二十年《交換日記》的徐玫怡說:「感受上,我不應該去回答『你覺得妙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只會說她在走自己的道路。此外,什麼說法都覺得有點膚淺。」
我也確實覺得如此。
也因此,這就是她寫這本書,並且把書名定為《歐美隱藏版》的意思,或者目的了吧。
Miao,很想念你。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跨文化衝突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跨文化衝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它即指跨國企業在他國經營時與東道國的文化觀念不同而產生的衝突,又包含了在一個企業內部 ... ... <看更多>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文化衝突與台灣原住民犯罪困境之探討( The Cultural Conflicts ... 的相關結果
論著名稱:, 文化衝突與台灣原住民犯罪困境之探討(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 ... 定義為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則是長久存在於原、漢民族之間文化傳統的差異性與 ... ... <看更多>
文化衝突 定義 在 文化衝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文化衝突 為文化價值觀、文化信仰與信念之間的分歧所導致的一種衝突。文化衝突已經被援引來解釋某些犯罪行為的原因。 Aronlee90最後編輯於3年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