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高雄論政,今早華山論劍。「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文創,「論劍」是看今天開幕的金庸武俠展。金庸是全球華文界的資產,也是我的青春記憶。
小時候看金庸,除了讚嘆武俠、想像江湖、期待浪漫,也同時從貫穿其間的民族衝突與家國情懷,懵懂地領略反省各種關於「國家民族」的說法。
當年讀到喬峰揭露身世前後,夾身在兩種民族大義的糾結,至今難忘;他後來投身促進宋遼和平的選擇,我也有所感。對照當時的冷戰對峙、兩岸衝突,讓我相信不管有什麼大義,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自由福址,也形塑我長年來對「和平」的堅持。
1996年的大事是台海危機、總統直選。不過當年我在台大的學生,更關心的是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的上市。金庸的電影、電視我們都看過許多,但電腦遊戲的出現,首次讓大家能「進入」武俠世界扮演角色;同類遊戲也紅了好一陣子。
我最近常談「文化經濟」,談到如何將文化資產轉為經濟動力。其實早在 23年前,台灣就已成功創造「文化資產科技變現」的例子。近年「會展經濟」暢旺、「體驗經濟」盛行;今天看的金庸武俠展把許多小說場景實體化,正是一例。
早上在現場,記者提到幾個政治人物,問我像是金庸小說中的誰。現場隨口說說,回頭想想可以多補充幾句:
我說自己喜歡喬峰,這當中有嚮往也有感慨。喬峰為人豪邁、正氣凜然,但心思細膩;這是我嚮往的境界。他扛起國家的苦難,更為了宋遼和平付出很多,也承擔不少污名;這是我感同身受的地方。不過喬峰一生太孤獨,我幸運地遇見婉倩。所以我說「回家像郭靖」,是因為我的太太像黃蓉。
蔡英文像誰,我想了一會。最後說周芷若,是因為她從最初的清純善良,到後來掌握峨嵋派後手段的狠辣,最能反映出蔡這一路走來,給人印象的反差。
九年前,我與蔡首次交手;那次蔡雖敗選,但選舉過程仍提出不少前瞻理念,充滿進步理想。三年前,我臨危披掛,在一場無望選戰中與她二度交手。事後,我必須肯定,她的文稿、理念、美學設計,都有動人處。
但執政三年多來,她過去欠缺地方執政經驗,政策屢屢引起民怨;或許為了捍衛權力,蔡常使出讓我錯愕的手段——不管是縱容張天欽之流把促轉會當東廠;或在初選過程對賴前院長的機關算盡;甚或最近把「公投」關進鐵籠的修法,都一再顛覆早年蔡英文營造出的文青、善良、理想主義形象。
郭董則讓我想到白眉鷹王殷天正。一是因為鷹王武功高強的前輩形象,像郭董。二是因爲他經營天鷹教早已功成一方,卻為了明教存亡撩下來、豁出去——就像郭董早有鴻海帝國,卻為了中華民國國祚而投身政治;同樣讓人尊敬,韓市長則讓我想到韋小寶。《鹿鼎記》是金庸晚年成熟之作,韋小寶口才好,機智重義,也特別接地氣。
人物聯想只是遊戲。不過千百年來不變的是——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就在人心。金庸刻劃了兩千多個角色,背後是各種人生、各種態度。我相信讀金庸,我們總能找到一部分自己。
文化帝國主義例子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昨晚高雄論政,今早華山論劍。「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文創,「論劍」是看今天開幕的金庸武俠展。金庸是全球華文界的資產,也是我的青春記憶。
小時候看金庸,除了讚嘆武俠、想像江湖、期待浪漫,也同時從貫穿其間的民族衝突與家國情懷,懵懂地領略反省各種關於「國家民族」的說法。
當年讀到喬峰揭露身世前後,夾身在兩種民族大義的糾結,至今難忘;他後來投身促進宋遼和平的選擇,我也有所感。對照當時的冷戰對峙、兩岸衝突,讓我相信不管有什麼大義,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自由福址,也形塑我長年來對「和平」的堅持。
1996年的大事是台海危機、總統直選。不過當年我在台大的學生,更關心的是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的上市。金庸的電影、電視我們都看過許多,但電腦遊戲的出現,首次讓大家能「進入」武俠世界扮演角色;同類遊戲也紅了好一陣子。
我最近常談「文化經濟」,談到如何將文化資產轉為經濟動力。其實早在 23年前,台灣就已成功創造「文化資產科技變現」的例子。近年「會展經濟」暢旺、「體驗經濟」盛行;今天看的金庸武俠展把許多小說場景實體化,正是一例。
早上在現場,記者提到幾個政治人物,問我像是金庸小說中的誰。現場隨口說說,回頭想想可以多補充幾句:
我說自己喜歡喬峰,這當中有嚮往也有感慨。喬峰為人豪邁、正氣凜然,但心思細膩;這是我嚮往的境界。他扛起國家的苦難,更為了宋遼和平付出很多,也承擔不少污名;這是我感同身受的地方。不過喬峰一生太孤獨,我幸運地遇見婉倩。所以我說「回家像郭靖」,是因為我的太太像黃蓉。
蔡英文像誰,我想了一會。最後說周芷若,是因為她從最初的清純善良,到後來掌握峨嵋派後手段的狠辣,最能反映出蔡這一路走來,給人印象的反差。
九年前,我與蔡首次交手;那次蔡雖敗選,但選舉過程仍提出不少前瞻理念,充滿進步理想。三年前,我臨危披掛,在一場無望選戰中與她二度交手。事後,我必須肯定,她的文稿、理念、美學設計,都有動人處。
但執政三年多來,她過去欠缺地方執政經驗,政策屢屢引起民怨;或許為了捍衛權力,蔡常使出讓我錯愕的手段——不管是縱容張天欽之流把促轉會當東廠;或在初選過程對賴前院長的機關算盡;甚或最近把「公投」關進鐵籠的修法,都一再顛覆早年蔡英文營造出的文青、善良、理想主義形象。
郭董則讓我想到白眉鷹王殷天正。一是因為鷹王武功高強的前輩形象,像郭董。二是因爲他經營天鷹教早已功成一方,卻為了明教存亡撩下來、豁出去——就像郭董早有鴻海帝國,卻為了中華民國國祚而投身政治;同樣讓人尊敬,韓市長則讓我想到韋小寶。《鹿鼎記》是金庸晚年成熟之作,韋小寶口才好,機智重義,也特別接地氣。
人物聯想只是遊戲。不過千百年來不變的是——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就在人心。金庸刻劃了兩千多個角色,背後是各種人生、各種態度。我相信讀金庸,我們總能找到一部分自己。
文化帝國主義例子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馬英九在2008年選總統時在国民党黨部大樓懸掛日本殖民台灣時『霧社事件』的原住民頭目『莫那魯道』及反日志士『蔣渭水』醫師肖像,用意是要喚起中華兒女對日抗戰的記憶。
但實際上国民党只是藉由這樣的公關操作,誘發台灣人腦袋中《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洗腦的記憶,讓大家去脈絡化且不求甚解的把『台灣人的抗日』與『中華民國抗日』混淆凝固成塊。
日本統治台灣時,国民党正在秋海棠土地上和中共打內戰,當時的台灣人是日本籍,我們跟【中華民國】毫無關係,請記得馬關條約把台灣送給日本的是大清帝國,他們是女真人(滿人),也就是中華思想的漢人最瞧不起的夷狄,住在化外之地的野蠻人,這代表當時在大清時代的台灣人不是教科書告訴我們的【中華民族】。
国民党竄改扭曲台灣人的歷史記憶,把在秋海棠土地上中国人的對日抗戰強迫植入台灣人的腦袋中,蔣渭水、莫那魯道⋯⋯等的反日不是中国的国民党那種,他們是要爭取身為台灣人及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及與日本人對等的地位,而不是爭取——從日籍台灣人變成中国人。
他們表現出內在的自我認同,愛台灣這塊土地,讓【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絕不是国民党哄騙、恐嚇說台灣是中国的一省!
馬英九及高金素梅很愛用仇恨言論誘發台灣人教科書版本的抗日記憶,但偏偏絕口不提国民党如何在二二八、戒嚴時代及白色恐怖時期迫害原住民。
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吳鳳神話】,日本統治時代,從清朝那得知這神話,為了方便管理原住民族及上山擷取資源,就將吳鳳寫進課本;諷刺的是国民党撤退來台同樣需要山上的高級木材及『教化』原住民,就把吳鳳神話改成漢字寫在課本裡。
學校帶頭洗腦中華民國兒女仇恨“山地人”,這些刻板印象勢必造成族群間不信任及仇恨,1987年(民國76年)爆發【湯英伸】事件,學界才正視吳鳳神話對鄒族人的傷害,沒錯!事件主角就是被貼標籤的鄒族人。
不堪長期被政府污名化的“山地人”,在1988年由林宗正牧師及黃昭凱先生率領數位原住民青年拆毀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紀念吳鳳對原住民的侮辱就類似国民党紀念蔣介石對台灣人,只是前者是虛構神話,而後者是血淋淋的事實!
前面這個例子是刻板印象造成的悲劇,接下來帶高金素梅及馬英九看看国民党迫害原住民族的真實事件。
前陣子玉山出版社出版《拉拉庫斯的回憶》,是高英傑牧師紀念他的爸爸高一生所寫的回憶錄。
在他的父親被国民党抓走時,他時常到火車站等待下車的旅客中有無父親的身影,當時他並不曉得国民党羅織罪名已判他父親死刑,只是因為高一生是部族裡的知識分子,是菁英中的菁英,有他父親這樣的角色存在對於国民党的統治是一大阻力——於是槍斃『高一生Uyongu Yata'uyungana』。
這個事件中有另一位同樣優秀的原住民菁英同樣被国民党槍斃,他的名字叫『湯守仁Yapasuyongʉ Yulunana』
被国民党殺害的原住民菁英太多了,還有泰雅族『林瑞昌Losing Watan』。
所以如果下次大家想開原住民「的啦」、「愛喝小米酒、騎山豬」這類的玩笑,請想想從清治、日治到国民党統治對於原住民的剝削及迫害行為,有些玩笑當事者自己說叫幽默,而他者來說就是嘲笑。
我們繼續看台灣人的反日大將『蔣渭水』,国民党把他當成『抗日符號』使用,只抽取他們想使用的符旨去解釋,他們會拿蔣渭水替中國辛亥革命募款,也會連結蔣渭水在台灣反日,與国民党在中國抗日,超譯變成中華民國台灣省對日抗戰八年。
但国民党絕對不敢說的是,蔣渭水強調的是台灣人的民族自決及要求日本政府讓台灣自治,都是以【台灣主體意識】為依歸,才不是国民党胡說八道的那樣。
不然我們來看看蔣渭水還說了什麼,他爭取『言論自由』,国民党統治下的台灣跟日本總督府箝制程度半斤八兩,因為言論忤逆執政當局而坐牢、殺害及槍斃的台灣人在国民党時代也沒終止過。
在蔣渭水的遺言中寫到「臺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眉睫。」
【無產階級勝利】就是【共產黨宣言】,在国民党面前歌頌無產階級解放,就等同支持中国共產黨及毛澤東,假設蔣渭水還活著也是中国国民党必殺之人啦!
歷史得放回到時代脈絡中考究,才能免於有心人利用,這就好比外科醫師不讀歷史,用自己的SOP胡亂詮釋台灣史,才會講出「現在好好的管它過去幹什麼」,面對歷史狂妄自大才會講出「台灣人突變」這種笑話。
試想,我能不學專業醫學就隨便幫病危的人裝上葉克膜嗎?一個醫師看診時不看病人的病例表認識他的過去,就直接推進手術室開刀嗎?台灣人的病例表就是台灣歷史。
蔣渭水面對帝國主義侵略,如中国殖民台灣,他只會呼籲台灣人團結對抗專制獨裁政權,他說的話是『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絕不會是『兩岸一家親』及『兩岸同文同種』。
對於中共戕害人權及箝制言論自由,蔣渭水絕對站在專制国家的對立面,才不會說出『實力不夠、大小聲會被笑』這種孬笑話。
蔣渭水從事公共事務及社會啟蒙運動,都是為了台灣人而非個人。
国民党和柯文哲在消費蔣渭水及台灣人的路數雷同,而且很有默契地面對中共文攻武嚇迫害台灣及香港、新疆、西藏卻從不失言。
台灣人才不在乎你柯文哲選總統及組政黨,因為站在高牆那一邊的人,不管背後有誰撐腰,我們就是會對抗,這才是蔣渭水的精神!
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文化帝國主義例子 在 文化帝國主義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八卦
文化帝國主義 (Culturalimperialism)又稱為文化殖民主義,這裡的「帝國主義」是指強勢文明與弱勢文明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強勢文明的國家運用經濟和政治上的優勢,把 ... ... <看更多>
文化帝國主義例子 在 从简·奥斯丁到现代媒体战,看文化如何与西方帝国主义共谋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书以 文化 研究的方式阐述了西方 文化 与西方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之间的关系:西方 文化 深深卷入西方 ... 第一,西方 文化 在 帝国主义 的海外殖民中扮演的角色。 ... <看更多>
文化帝國主義例子 在 [討論] 獨裁體制比共和更適合商業發展嗎? - 看板C_Chat 的八卦
最近趁steam特價買了Expeditions: Rome這款遊戲
現在跑到一半 到正面和某背叛羅馬的商人交手的情節
問了那位商人為什麼要背叛羅馬改支持本都王國
結果他也回答得很乾脆
說是因為獨裁體制適合商業發展
所以以前羅馬蘇拉當政時他可以放心支持羅馬
但等蘇拉退場後 羅馬恢復共和體制
就進入兩黨內鬥時代 讓國力大幅被削弱 也不利商業發展
他也是因為這樣才改投本都王國
直接了當的說共和國就是不穩 不利商業活動
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比起共和 獨裁真的比較適合商業發展嗎?
大家覺得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4.191.81.15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2056218.A.29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