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Love Life News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唯一獲邀台灣珠寶藝術家 白手起家傳奇 老兵之子幼年溪邊撿石 如今珠寶行銷世界 挪學琴費用買賣玉石 國中玉市擺攤做生意 創業多舛起步看似順遂 納莉風災全滅頂 一夕破產從零開始 寶石獵人奔走蠻荒礦區 礦區僻遠盜匪橫行 刀尖槍下死裡求生遊走 親訪50多國礦區掌握礦脈 最瘋狂珠寶商人 傳奇寶石獵人 立志打造台灣百年珠寶品牌】
我們今年親臨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採訪,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有一個台灣人獲邀,也是唯一獲邀的華人,他的名字叫李承倫,他成長於苗栗頭份鄉下的小孩,立志在台灣打造台灣百年珠寶品牌。帶您看他傳奇的故事。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朝拜聖殿,全球品牌展現設計實力,與時尚潮流的星光大道,也是走向世界拓展市場的媒介。今年1300多家參展商,台灣只有一家通過推薦審核,有資格與各國一線品牌同台亮相。
李承倫說,「這次我們的重頭戲就是這個78.59克拉的深彩黃鑽,跟那個藍鑽17.89克拉,非常漂亮,淡彩藍鑽。另外這件丹泉石,產在坦尚尼亞,198.65克拉的水滴型,非常大一個,我們店裏頭的”鐵達尼號”,就是這一個心形的四十克拉摩根石,天然的產在巴西1373克拉,也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摩根石。這個呢,5.14克拉,緬甸無燒的鴿血紅,從台灣把這些珠寶保險運送過來,光這些運費就一兩百萬台幣,保險費跟運費,再加上這個攤位的費用是非常高的,它一個攤位(3公尺乘3公尺)是10萬美金,再加上布置這些費用,常常一個攤位,你可能要花20萬到30萬美金。」
「其實歐洲有水準非常有水準的客人,就是一線二線的品牌,或是一些歐洲的老珠寶店,他們要找非常特殊的東西,那這些人其實剛好符合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我們在台灣做了很多這種單件的一件藝術品,我們叫藝術珠寶,所以我們就毅然決然地,三年前來參加這邊的展覽」
李承倫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和全世界買家做生意,把寶石賣到紐約。他是苗栗頭份的鄉下小孩「老兵之子」,童年喜歡在中港溪畔撿石頭,國小開始彈琴,家人希望他能成為安穩的音樂老師。但他把父親辛苦攢下來的學琴費用,瞞著家人拿去買賣玉石。
「沒想到(音樂)老師家旁邊就是玉市,我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從那邊買,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在那邊擺,擺到我一直上大學。玉市就是龍蛇雜處、三教九流,有真的、有假的、有仿的、有很貴的、有塑膠的,所以十幾歲的小孩,天天都在玉市混,原來寶石是這麼有趣,所以讓我開啟了寶石的世界。」
竹南高中畢業,保送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大學時完成GIA(美國寶石研究院)課程,他的音樂老師「反共義士」孫天勤的夫人李天慧教授,在「珠寶傳奇」書中曾寫說,李承倫大二上提琴課時,突然身上發出「B.B.CALL的聲響」,讓她「驚訝又氣憤」,「才意識到這位學生已經在做生意」。當時有幾位同學都住在她陽明山美軍眷區宿舍裡。
「後來老師回想說,我就覺得這個孩子不知道在幹什麼,怎麼(屋子裡)突然多一個恐龍蛋,那邊又多了一個水晶洞,那邊又多了一個綠寶石,當時禮拜六擺建國玉市,禮拜天擺光華商場。其實同學都唾棄我的,你想想看,一九九幾年那時候,台灣是很富裕的,那時候同學拉的是德國琴,我拉的是大陸破琴,同學開的是進口轎車,我沒有車可以開,然後拿一塊破布跪在地上賣,所以講起來還滿感傷的。」
李承倫自己常說,音樂是他的專業,寶石是他的事業。其實他對事業的狂熱和專業,早已超過他曾經熟悉的音樂。大學畢業,美國亞歷桑納提供全額獎學金,李承倫因此前往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攻讀音樂碩士,意外尋獲寶石事業的礦源,
「全世界最大的展覽,然後是礦石展,竟然在我唸書的那個城市。那些礦主,你沒辦法想像,他從非洲、西班牙、俄羅斯、哥倫比亞來,他們英文不行,他要找車子、他要吃食物,我們在那邊唸書的學生,自然而然知道哪邊有,我就帶他們,就變成莫逆之交了,所以接下來我就跑全世界的國家。很多人問我說,你怎麼可以認識那麼多礦區?就是那唸書的兩年。我想這個就是命運。」
命運的軌跡從來不是直線伸展,上帝安排的深意凡人無法窺探,因為認識眾多礦主,方便取得第一手原礦,學成歸國在松江路開設珠寶店,迅速起飛的事業,卻橫遭「納莉」風災滅頂。
「你們沒辦法想像的,那時候我才回來兩年,然後我太太是大著肚子,第一胎。你們有房子被淹過嗎?天花板沒有了,然後店裏頭的水淹到這裡,穢物掛在牆上,所有珠寶櫃全部堆到天花板上面,什麼都不見了。而且更恐怖的是,當時我的樂器,我努力一輩子買的,三萬多塊美金的,全部都變廢,一片一片的木材飄在那個上面。」
「完了,所有都沒了,沒地方住,當時有在音樂教室兼差,我跟音樂教室的老闆說,可不可以睡琴房?所以我的老大是在琴房裡出生的。然後我們睡覺是睡在鋼琴的下面,我想現在的年輕人或是一般的人,沒有辦法想像。」
用買賣琥珀和結婚禮金,一百萬元起家,滾成兩千萬的事業一夕破產。他痛定思痛,辭掉原本學校兼差的教職,全心投入寶石產業,以身涉險化身寶石獵人,走訪天涯海角世界五十多國,再怎麼蠻荒僻野,盜匪橫行的礦區都有他的身影。
「1998年的時候,馬達加斯加發現一個新的(紅藍寶)礦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態。到機場去沒有人願意載你去,那邊三點多,還沒天黑喔,三點之後馬路上就有盜匪,就拿著槍去搶。後來我就好不容易塞了很多錢,僱了一個翻譯和一個車,在那邊市場上開始收。然後那個翻譯說,趕快上車不要再買了,他說,他們要搶你。我說好,那我們上車。窗戶搖著,窗戶外頭就這樣子在採購,非常危險。」
「半夜四點,碰碰碰碰碰碰,我就被嚇醒了,他(駕駛)說昨天晚上,所有人都到我住的地方,說昨天那個亞洲人在哪裡?說今天早上要來這邊圍你,你趕快走好不好?然後我說,好,就走。沒有用,路上還是被攔下來了。被攔下來他就找你理由,說昨天買的石頭是假鈔、你住的地方沒付錢、你少了給我,他要你錢嘛。然後我們往那個(大城市)方向去之後,再繞小路,往機場直奔,每個關口都有警察。我們就給錢說,不要說我們走了,然後從機場逃回台灣。」
台灣沒有像他這樣瘋狂的珠寶商,在最簡陋的生活環境下,探訪各種寶石的礦區。自己設計、加工、研磨、切割,還設立寶石鑑定所,成立寶石博物館。他刻意拉高門檻,對手不在台灣,立志成為國際玩家。
骨董珠寶專家亞力山德里斯說,「我不會說他野心勃勃,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熱愛挑戰的人,和他談話時也是如此。總是掌握新的訊息,我想他是走在時代的前面,他預見一些我們可能沒看到的事情。」
一年參加11場國際展,如果不是在會場,就是往礦場的路上,或者奔走於鑑定所和拍賣市場之間。稱他是珠寶獵人,李承倫更像一位逐寶石而居的遊牧者,終極目標,他說要打造一個台灣始終欠缺的百年珠寶品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朱家角鎮是上海市青浦區下轄的一個鎮。舊稱珠溪鎮、珠街閣,俗稱角裡。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1990年12月21日,朱家角鄉併入。2001年,沈巷鎮併入。1991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佈朱家角鎮為上海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其地大約成陸於7000年前,宋、元時已形成集市,名朱家村。明萬曆年...
文化大學 宿舍 房 號 在 段宜康 Facebook 八卦
侯友宜的學生宿舍,分割成99個門牌,為什麼要叫文化大學出來說明?
這棟地上5層、地下1層,500坪的房舍,是1997.8.21取得使用執照(86使字308號)。土地使用分區是「住二特」,依法不能分房出租。
但取得使用執照之前,侯友宜就已經申請了99個門牌,1997.6.13門牌編定。明天就是99門牌編定21週年紀念日了。
編了99個門牌之後,侯友宜就真的成為「侯董」,這棟99戶,每戶5坪的「集合式住宅」開始做起出租給學生的生意了。
侯董和文大簽約,把「99公寓」變身為文化大學學生宿舍「大群館」,已經是2011年,侯董變成侯副市長之後的事了。
99門牌又不是文大去申請編的,為什麼要文大説明?
文大賠本一年給侯董2000萬租金。侯董出了事就推給文化大學;這樣可不大「重情重義」呀!
文化大學 宿舍 房 號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八卦
柯文哲的確錯了,沒甚麼好辯解的,不道歉大概是他自己的人物設定,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指正他。
根據ETTODAY二月二日的報導:【滯留武漢的400多名台人有望搭乘包機返回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2日受訪爆料,台北市被分到安置場所為陽明山台銀宿舍。柯文哲2日晚間出席活動時,被問到「要為爆料道歉嗎?」回說,「我會檢討,要被抓去關了是不是?」】
柯文哲的錯是在於身為一個醫學專業人士,難道不明白人類面對未知疫情的恐懼會額外造成社會的不安嗎?而隔離收容設施這種鄰避嫌惡設施所在地被提前公布,就的確會造成社會的紛擾甚或抗爭,這點應該是由中央政府防疫中心全權負責和宣布,你台北市長搶甚麼鋒頭?至於文化大學學生會抗議甚麼的也大可不必,就算真的收容中心是在陽明山,二月三號或五號回國的武漢台灣民眾,十四天隔離期完也才二月十九號,各大學二月二十五號才開學(坦白說三天後就是二二八連假,我不明白為何不乾脆延到三月二號開學算了),這中間有接近一周的時間可以消毒清潔,如果這樣也無法消除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力,大家真的要擔心的就是世界徹底毀滅的問題,而不是開學與否的問題了。
病毒和恐懼的人類都沒有理性,不管在哪裡都一樣。接下來我就列出世界各國因為隔離收容新型冠狀病毒相關人士所造成的抗爭與批評吧,讓大家知道這些恐懼是世界共通的。
香港:香港政府之前徵用了位在美孚的饒宗頤文化館的旅館翠雅山房,做為醫療設施,後來坊間謠傳是收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於是約三百名的美孚新邨居民,在美孚巴士總站附近聚集上街抗爭,他們噴漆阻路,跟鎮暴警察展開嚴重的對抗,最後除了一般民眾被捕之外,連公民黨的伍月蘭議員也跟著一起被捕。抗爭的原因是此地距離一般民宅只有十分鐘路程,而且事先沒有經過居民和區議會同意。事後港府說明此地只是收容近距離接觸和無病徵的人士,並非救治場所。
澳洲:澳洲政府挑選了一個位於印度洋上,飛機航程三個半小時的聖誕島作為隔離檢疫中心。根據ABC新聞報導,當地的觀光官員表示,好不容易2018年當地的移民收容中心才關閉,減少了聖誕島以前收容犯罪者、精神病患的負面形象,因而上一個財政年度的觀光客人數倍增;這下子澳洲政府又在未經社區討論的狀況下將此地當作隔離收容中心,好不容易打造的澳洲秘境形象,又會被新型冠狀病毒隔離地的消息所掩蓋,宣傳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其他媒體也有抱怨當地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居民擔憂此狀況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不知道當地獨有的一億兩千萬隻聖誕島紅蟹(Gecarcoidea natalis)會怎麼想。
印尼:印尼政府二月二號從武漢撤回237名印尼國民,在納土納島(Natuna)隔離觀察14天。但當地數百名居民一聽到消息,立刻戴著醫療口罩包圍地方議會抗議,他們說得更直接,他們不相信任何理由跟解釋,因為他們覺得新型冠狀病毒對於納土納島的居民非常危險。另外補充一下,峇里島到目前還沒有任何確診病例,但當地據說一天有超過一萬名中國旅客取消行程,許多導遊司機唉聲嘆氣。
南韓: 忠清南道牙山市和忠清北道鎮川郡的隔離中心是南韓的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改裝,雖然撤僑進度不如預期,但當地居民的抗爭可沒有在手軟的,登記要撤離武漢的南韓國民有約七百位,而牙山和鎮川的抗議民眾用重型車輛阻擋聯外道路不准相關人士進入。當官員想要跟居民解釋原因的時候,當地居民大聲嗆出你我都很熟悉的話:如果這麼安全為什麼不收到你家去!在整個抗爭過程中,南韓的官員被抗爭民眾潑水和投擲雞蛋,還有人被拉著頭髮叫罵。
福建:不要說在國外有抗爭,連中國本土都有。福建霞浦縣大沙村得知村內有一個廠房要被改裝成收容隔離中心之後,立刻拖出木頭桌椅等雜物阻擋道路,甚至對前來的武警叫罵攻擊,網友拍攝的影片上傳到網路上之後,當地的防疫中心說這都是誤會,只是收容近距離接觸帶原者的人們而已,當地居民【經過勸導】之後已經不再抗爭。(但官方沒說勸導過程中有沒有人受傷)
日本: 千葉縣勝浦市的勝浦三日月酒店是第一波的收容地,但因為房間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甚至有20-30間左右是雙人房,被隔離者不能去浴場、賣場等地活動,還有兩位沒有症狀的帶原者因為住在雙人房,所以反而額外增加了近距離接觸帶原者的人數。再加上撤僑初期有兩人拒絕檢驗,一人直接返家,因此厚生勞動省在處理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批評,也有媒體報導擔心三日月酒店未來會有所謂的風評被害,導致沒人願意上門住宿。更意外的是,一名由警察廳借調至內閣官房處理武漢僑民事宜的三十七歲公務員竟然在埼玉縣和光市的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墜樓,但因為沒有找到遺書,警方還在調查原因中。很多人擔心這次的疫情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東京奧運。
印度:這個國家的狀況則比較不一樣,他們用的集中隔離設施比較少,抗爭也比較少。他們總共在這段時間有1999人從武漢回到印度,其中1924人是以家中隔離的方法安置,其餘75人在各家醫院接受監測。而直接從武漢由政府撤離的人則是有650人,在新德里郊區安置。另外也有一批從武漢回印度的大學生被隔離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亞納邦(Haryana)馬尼薩爾地區軍營,但網路上流傳的卻是他們在隔離所內興奮狂歡跳舞,慶祝終於可以回國。(奇妙吧)
你會說美國怎麼沒甚麼抗爭,那是因為他們的人口密度小啊。世界人口密度前三名國家分別為孟加拉每平方公里1033人、台灣639人、南韓484人,美國只有35.608人,面對的恐懼和壓力的確是有所不同的。
最後,接下來的十餘天對台灣疫情數字來講會是很動盪的一段時間,口罩之亂問題沒解決,而回到台灣的民眾(注意大家都避免用撤僑兩字,因為跟對岸一定有相關的默契,避免額外造成政治爭議)雖然經過很縝密的防疫措施,還是不能排除會有增加台灣病例的風險……面對這樣的未知挑戰,只能說大家加油,一切平安吧!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637456
文化大學 宿舍 房 號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朱家角鎮是上海市青浦區下轄的一個鎮。舊稱珠溪鎮、珠街閣,俗稱角裡。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1990年12月21日,朱家角鄉併入。2001年,沈巷鎮併入。1991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佈朱家角鎮為上海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其地大約成陸於7000年前,宋、元時已形成集市,名朱家村。明萬曆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時「長街三裡,店鋪千家」,有「三涇(朱涇、楓涇、泗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清嘉慶年間編撰的《珠裡小志》把珠裡定名為鎮名,俗稱角裡。鎮東北部的井亭鎮原屬江蘇省崑山縣境,解放初劃歸朱家角鎮。2001年,被上海市委、市府列為重點發展的「一城九鎮」之一。上海朱家角放生橋橫跨於鎮東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長 70.8米,寬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稱為”滬上第一橋”。古時24里長漕港河僅此一座大橋,南堍為朱家角鎮,隔岸為昆山並亭,因地處澱山湖要衝,元代時,就已成交通要道。明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橋,極不容易。
和平飯店Peace Hotel是位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外灘路口的一家飯店,其有南樓和北樓兩棟歷史建築組成。飯店在1956年開業,接替原先已停業的華懋飯店繼續使用沙遜大廈,即北樓。1965年原匯中飯店併入和平飯店,即南樓,地址分別為南京東路20號和23號。1965年至2010年之間,兩座建築共同作為「和平飯店」經營。1991年到1994年,和平飯店連續4個年度被評為「世界最著名飯店」,並至今仍是中國唯一被評為世界著名飯店的酒店。2007年至2010年,兩家飯店都經歷整修和重組,2010年北樓的原華懋飯店作為加拿大費爾蒙酒店集團旗下「上海和平飯店」恢復營業,南樓原匯中飯店改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主要對藝術家開放。上海和平飯店的九國特色套房為其一特色,這九間套房每個房間的建築風格都來自9個不同國家。此外,和平飯店老年爵士酒吧也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爵士樂隊之一,成立於1980年,由7名年紀超過75歲的老人組織,每晚都會演奏三、四十年代歐美爵士流行曲。
石庫門shakkumen是一種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也是近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其是從傳統的江南民居建築式樣和英國傳統排屋建築式樣融合演變出來,故而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石庫門是里弄式住宅的一種,共分為新老兩種形式,而老式石庫門還有早後期之區別。這些石庫門里弄住宅多分布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即今上海黃浦區、靜安區中北部、虹口區南部等)、上海老城廂(即原上海南市區)和原上海法租界(即今上海徐匯區、原盧灣區、靜安區南部)。石庫門建築見証了上海近一個半世紀翻天覆地的變遷。近些年來,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及市區開發的需要以及民眾生活水準的改善,石庫門里弄式住宅,不少弄堂狹窄且有些缺乏衛生設施,開始逐漸被拆除。但也有一些石庫門建築以其它形式得到了保留,如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成為了現在上海著名的旅遊的和商業區。現在,石庫門已經不只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一種上海文化的象徵。
上海主要商業街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中部偏西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這裡還有上海現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典型的石庫門裡弄景雲裡、永安裡等等,為海上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文化大學 宿舍 房 號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PMQ元創方Police Married Quarters,即已婚員警宿舍,為香港的一個創意中心,位於香港島上環荷李活道,總樓面面積達1.8萬平方米,設有5個門口,正門在其東面的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的前身為於2010年11月10日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的荷李活道已婚員警宿舍,經過活化後成為創意中心,於2014年4月14日起局部開放,於同年6月21日正式開幕。2007年,政府將其納入《西營盤及上環分區計畫大綱圖》的住宅用地,並計畫拍賣,卻有民間團體提出反建議。其中中西區關注組認為,已婚員警宿舍承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並且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將用地改為公共休憩空間及政府、機構、社區用途。其後,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9至201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將該處與中環另外7處歷史建築,列為「保育中環」措施的項目。發展局於2010年11月15日宣佈,荷李活道前已婚員警宿舍項目將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設計中心和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活化成名為「PMQ元創方」的標誌性創意中心。PMQ元創方保留了荷李活道員警宿舍的兩座樓高7層的宿舍(A座及B座,分別以鄰近街名命名為Staunton及Hollywood)及少年警訊會所,另外在A座和B座間之中庭上興建一個600平方米的多用途會堂 QUBE,4樓平臺則設空中花園作為通道連接,並為PLATEAU。而地下對出的廣場空間前身為操場和停車場。活化後變身為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Aberdeen Courtyard及Marketplace廣場,而連接兩座宿舍之間的天幕則採用特殊玻璃,可阻擋紫外光,方便市民在地面平臺乘涼。宿舍採用半開放式設計,原本的廚房設於單位外的走廊,現用作展示商戶的藝術品及貨品外,亦可作為閒座區,讓遊人隨意休息。而洗手間則設於各樓層左右兩端,另附設升降機方便上落。作為三級歷史建築,元創方保留多個歷史遺跡,包括前荷李活道已婚員警宿舍正門、中央書院的石級與石牆、前中區少年警訊會所、中央書院入口石柱及柱座等。在中央廣場下開闢了地下展示廊Glimpse PMQ,展示前中央書院兩段最長的花崗岩地基,及6件從遺跡中發掘出來的鋪地瓷磚及建築構件。
2017西港城(Western Market)是一座商場,前身是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位於香港上環德輔道中323號。大樓建於1906年,於1990至1991年間進行全面修葺。西港城的前身是舊街市及海事處舊址北座大樓的擴充部分,當年海事處因地方狹窄,不足應付日益增多的船政管理,因而搬往中環新填海區,舊建築物拆卸,改建成上環街市北座。大樓建於1906年,採用英國愛德華式建築風格,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具有歷史價值。大樓最初是海事處總部舊址,後來才改建為街市。1983年上半年,街市南座因興建地鐵港島綫第2期建築工程而拆卸,原址興建上環市政大廈。自從上環市政大廈在1989年啟用後,街市各商販於8月起悉數遷入新大樓,街市北座於1989年9月起空置。1990年列為法定古蹟,同年6月由前土地發展公司(今市區重建局)修葺改建為西港城。西港城原本有上下2層,在修葺後加建了2層,成為共4層的建築,頂層開設了懷舊舞酒樓「大舞臺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