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調與匡列
昨天接到三立電視台副總的電話,我與聯合醫院許副總院長連夜趕到公司看現場,一個員工確診,的確會造成很多員工的驚慌失措,因為我們有許多經驗,所以告訴他們要怎樣處理後續事宜。
另外,因北農與環南市場疫情穩定,中央與地方聯合前進指揮所昨天解編,由台北市政府處理後續事宜。
就像壹電視、文化大學宿舍案、北農案、高鐵案一樣,工作職場先分紅黃綠區,紅區人員不但要篩檢,有近距離接觸者還要被匡列隔離14天。黃區人員也要全面篩檢,紅黃區的篩檢結果再判斷綠區的風險,壹電視沒有全面篩,因為紅黃區都沒有被感染,其他不同棟工作的同仁也不需要太緊張。三立電視台該樓層的員工都已經PCR篩檢陰性,雖然接觸者還是會被匡列隔離,但總是一個好消息。
我們現在有七家醫院有免費篩檢PCR,有疑慮的朋友可以預約去篩檢,不用排隊。
現在也有企業快篩的方式,很多醫院都可以配合企業快篩,之前雖都由市府設快篩站,是因為那時還沒有企業快篩方案,現在,企業可以委託快篩或員工自篩,台北市政府都會負責後送任務(接到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
大家常問為何疫調與匡列會有時間差,就以此案為例,醫院將PCR結果通報法傳系統,法傳系統就會分案給患者的居住地地方政府,如果是台北市,就會由衛生局疾管科通知確診者並安排到專責防疫旅館入住。接下來,疾管科同時通知該患者居住地的行政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疫調,公衛護士會打電話給確診者問他發病前後的狀況與行蹤(足跡),如果有工作,健康服務中心就會通知公司進行清消,並請公司提供員工名冊與座位平面圖,確實一一詢問確診者工作接觸狀況,再劃定匡列範圍與對象。
所以,得知確診後,地方政府接獲通知就算第一時間進行疫調,疫調後要判定接觸者是否為須匡列對象(無適當防護接觸15分鐘以上),還要調查實際接觸狀況,所以很多人不會被匡列,但還是要自主健康管理,所以,從疫調到匡列一定會有一個時間差。
例如上一次耳鼻喉科醫師確診案,他發病後還為三百多位患者看診,健康服務中心疫調後一一找到患者,詢問台北區管防疫醫師意見,防疫醫師認為雙方(醫師與病患)都有適當防護且相處不超過15分鐘,全部病患都列自主健康管理,這也是現行規定匡列居家隔離的原則(例如確診牙醫師130位病患全部匡列是因為病患沒有適當防護),但是台北市不放棄,用精準疫調模式安排耳鼻喉科的300位病患一一免費篩檢,找到三位確診者,及一位病患的第二圈確診者,其他兩百多位都是陰性。
所以很多人說公司有人確診者,為何沒有停工或匡列所有員工?為何不是全部員工篩檢?我常常回答是同心圓模式,紅區黃區與綠區,一圈一圈處理,不會因為一個確診造成機關或公司停擺,這也是中央到地方處理的共同原則。
台北市已經有四千多個確診案例,全國有一萬五千多例了,這個病毒已經在社區中隱藏,時時都要注意,不可大意!!
疫調人員每天像福爾摩斯一樣辦案,例如有一位婦人說他有先生與三個兒子,但很久沒有往來,她自己主動到醫院免費篩檢陽性,又說自己不會用手機,健康中心覺得很詭異,就調閱各種紀錄,查到她與先生一起在附近走動,也是與先生一起去篩檢,應該是怕家人被居家隔離影響工作,這就是疫調困難之處,要一直用各種方法查出確實軌跡,時間差恐難避免。更困難的是跨縣市的疫調,時間差更久。大家都在盡力防堵病毒,希望大家給基層疫調人員多一分支持與鼓勵,因為他們不眠不休,像環南市場案,半夜三更也在工作,真的很辛苦!!
#病毒還在社區裡
#無症狀帶原者
#每天隨身帶酒精消毒用
#口罩戴好戴滿
#做事比作秀重要
#不分彼此
#都是台北市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DDP位於韓國首爾東大門,總面積為86574平方米,最高高度為29米,地下3層、地上4層,包括藝術廳、文化中心、設計實驗室、創意市場和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五大場館設施,是首爾的地標建築之一。廣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薩哈•哈帝設計,斥資4,840...
文化中心平面圖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兒童交通博物館】
小朋友最喜歡的是假裝大人
而模擬駕駛就是最開心的體驗了
1992年開幕的台北市立兒童交通博物館
模擬汽車駕駛
比照實境街景
有隧道、紅綠燈、平交道
也有圓環、陸橋等設施
遇到紅燈必須停下來
可惜已於2008年閉館
真希望再有機會去玩
去過的朋友一起來回顧
圖說:台北市立兒童交通博物館的兒童館與交通公園卅日舉行開幕典禮,落成的兒童館有展示教學區、交通教室等。
報別:聯合報
日期:1992-08-30
攝影:于志旭
#兒童交通博物館 #模擬駕駛
#可是現在長大了
#還可以當兒童去模擬開車嗎
#這種模擬街景根本不是樂園碰碰車可以比的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2-08-30/聯合報/15版/生活資訊】
兒童交通博物館今天開幕
讓未來主人翁認識「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記者牛慶福報導】台北市立兒童交通博物館的兒童館與交通公園今天舉行開幕典禮,兒童館是以模擬街景的交通教室來指導幼兒認識交通規則,並展示陸路形成過程及交通工具的演進。配合開幕典禮舉行的民俗童玩園遊會,要贈送民眾十萬本「台北市停車指南」,幫助駕駛人紓解停車的困擾。
兒童交通博物館分為兒童館、兒童交通公園與明日交通世界館三部分,目前已完成了兒童館的設施,地上四層地下一層,今天正式對外開放。該館透過靜態平面圖、模型與聲光設備等介紹交通的發展與演進,傳達交通安全的訊息;如交通教室是北市交通狀況的縮影,在地上描繪了平交道、斑馬總等標線,配合懸掛的號誌,成為交通教育的教具,年幼的小朋友可藉紙箱製成的玩具車,在遊戲中學習交通安全與規則。
兒童館有地球形成過程的介紹。至於戶外的兒童交通公園,是一街景的縮影,備有小型的教練車供小朋友模擬道路駕駛。
【1990-08-06/聯合晚報/10版/台北市】
兒童交通公園 小人國 模擬上路
從遊戲中學習交通知識 11月完成綠化 教局規劃軟體
【記者羅玉蓓報導】小朋友們有福了,台北市第一座兒童交通公園就快完成了,目前公園內兒童交通博物館已於日前完工,待11月完成週邊綠化工程後,就可以交給教育局進行軟體規劃,小朋友可以拭目以待。
在75年12月開工的兒童交通公園位於汀州路,三軍總醫院旁基地面積有3.6公頃,包括有一座4樓高的兒童交通博物館、地鐵車站、模擬高架道路、隧道、陸橋等各種道路系統和遊戲設施,原本預計於77年2月即可完工,但其間受二度變更設計影響,至去年底才重新開工。
據公園處表示,目前兒童交通公園內的兒童交通博物館工程已於上月底完工,而其他模擬道路系統如高架道路、隧道等工程也僅剩最後階段的細部整修,預計10月份所有土木工程可全部完工,待11月週邊綠化完成後,即可移交教育局進行軟體規劃設計。
公園處指出,高4樓的兒童交通博物館除一樓挑空供公共穿越外,2樓以上則作展覽室,展出各項交通建設之資料與模型,可提供小朋友相關的背景資料了解,而包括地鐵車站、高架道路、隧道等模擬道路系統則可提供小朋友實地了解道路動線安排和各種交通規則之運用,讓駕著迷你車的小朋友有身歷其境之感,由遊戲中學習到正確的交通知識。
【2006-12-27/聯合報/C5版/大台北】
兒童交博館虧錢 轉當二房東
委外經營 停車場地轉租台灣大車隊 教育局喊卡
館方無奈:不給錢又管得嚴
【記者楊芷茜報導】台北市教育局委外經營的兒童交通博物館因不堪長期虧損,去年11月起將停車場地轉租給台灣大車隊用作派車中心。教育局今年8月發函至交博館,限一個月內核備或撤銷租約。
館方已要求大車隊遷出,但對市府在全案委外後即不聞不問,不給資源又處處設限叫苦連天,認為簡直是要讓業者自生自滅。
交博館館長李孟峰指出,交博館占地遼闊,每個月園內清潔費約20萬、電費50萬元,加上人事雜費,粗估總開支共200萬元,僅靠收取園內設施使用費,根本入不敷出;由於周間孩童都在上課,只有周末較有人潮,因此在「釋放閒置空間」的考量下,將周一至周五的停車場地租給台灣大車隊使用。
教育局表示,可以理解交博館的經營難處,但根據委外契約,館方只能從事契約中明定的營業項目,若推出新業務或轉租館內空間,皆須提請教育局核備,否則就算違約,教育局可依法限期改善。
交博館已與台灣大車隊詳談撤租事項,但因車隊所須空地難尋,難以立即轉移陣地。大車隊已在濱江街購得土地,現正興建停車場,順利的話,一個月內就會全面撤出交博館。
交博館表示,由於現代社會少子化的影響,到館人數不斷降低,但從89年接手經營至今,始終受限於契約無法漲價,經營困境可想而知;此外,每當市府要介入管理時,便把交博館視為社教單位,一紙公文發下就要求配合,但分配官方資源時,又把交博館定位成公辦民營的委外機構,不能領取公家補助,雙重標準令人難以接受。
教育局內部人員承認,交博館的困境是來自相關法令的不周延。當年交博館委外案是由財政局裁定,卻交由教育局管理,沒有任何配套措施、不給經費、也未編制館內管理人員,所有盈虧由承包公司自負,一但出問題就回頭罵教育局督導不力,十分不公平。
交博館委外契約將於明年4月到期,台北市客委會極力爭取管理使用權,計畫成立大型客家文化園區。教育局人員認為,能移交營運權對教育局是如釋重負,但若客委會沒有良好的經營計畫,未來依舊會落入不斷委外、不聞不問、一再虧損的惡性循環。
文化中心平面圖 在 Facebook 八卦
【教育部門質詢】
昨天教育部門質詢,我分別就北流和北藝的親子衛廁空間、特教心理評量工作以及台北市國高中髮禁、衣禁的問題進行質詢。
.
1⃣ #全新完工的不合格建築? 北流、北藝尿布台數量不足法規所需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Taipei Music Center、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是柯文哲市長「5+3無圍牆博物館」政策的重要地標,但是我與我的團隊卻發現北流、北藝內的尿布台、親子廁所等硬體設備嚴重不足,且低於內政部《公共場所親子廁所盥洗室設置辦法》所要求的數量。我主張,文化局及經營單位應儘速改善。
北藝即將落成,明年夏天重要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將可能使用北藝的展演空間舉辦,然而北藝中心全棟11層樓,居然只有 #3個尿布台,且全數設在低樓層!讓有使用需求的家長上下奔波、大排長龍,成為兒童不友善建築,應該立即調整!
.
而北流已啟用的「表演廳」與今年7月即將開幕的「文化館」,雖有親子廁所設置,但廁間外側、平面圖和路線引導標誌上,卻沒有任何相關標示!這讓有需求的家長不知何去何從。而設有4個中小型表演空間、25間店舖與排練室的「產業區」(南基地),也沒有設置任何的尿布台、兒童安全座椅、兒童馬桶,完全不合乎現行法規。
另外,許多臺灣優秀的樂團如,像是CHTHONIC 閃靈、滅火器 Fire EX.、旺福軍方專頁 Won Fu等,他們的成員都會帶著孩子參加演出、音樂祭。因此,表演場地也應在演出後台建置相關親子設施,才能真正打造友善的文化環境。不過,目前北流後台也是沒有這些設施。
.
我要求,北藝、北流應該補足不足的親子衛廁設施,北流不只應該改善標示,也應在後台區設置親子衛廁設施。
文化局長蔡宗雄承諾,北藝部份在法人進駐後會進行改正。開幕前會把新舊法令之間的差異進行處理。至於北流,文化局則表示北基地部份已經有盤點,正在研議如何改善。南基地在七月法人進駐後也會進行盤點改善。董事長黃韻玲在議會承諾,會在開幕前完成改善。
.
2⃣ #特教心評福利北市吊車尾,急待發展心評專職化
特殊教育心理評量的工作,是需要相當專業的能力,在進行測驗、蒐集資料、判讀、撰寫報告上是耗時且繁瑣的,因此不論在歐洲、美國、澳洲、香港等地,都是交由 #心理師 執行,然而台灣卻是由特教老師兼任心評人員。
近年台灣特殊教育的需求持續增長,使得特教老師除了本職課務負擔外,經常 #被迫無償加班,或由代課老師處理課務,連帶也侵害特教生的 #受教權。除了負擔超重外,另一項嚴重問題,是在進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時,由於各個縣市判斷基準不一,缺乏一致客觀判準,導致心理評量工作經常各行其事、自由心證。
.
而心評人員的福利與規範,全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我發現台北市的校內心評竟無提供任何施測費、無公假派代、沒有案量上限,僅一學年停課五天,但特殊生的需求仍須持續處理,福利是六都之中的 #最後一名,甚至落後於許多縣市!
我要求教育局即刻擬定優化待遇的方案,應提供公假派代、設置案件上限,在短期內減緩心評工作的壓力,並朝向「#心評專職化」的長期目標發展,不要再犧牲特教生的權益。
對於我的質詢,教育局長曾燦金則表示,相關工作依不同項目有微薄的施測費,魏氏智力測驗250元,其他項目有100到150元左右,撰寫報告另有150元的報告撰寫費。據了解這些微薄的施測費是在跨階段及校外支援心評才有提供,但教育局已承諾會再優化。
我也要求教育局應與心理師公會、特教基層老師研討,研究各國狀況、衡量實際需要進行盤點檢討,訂出心評工作專職化期程。教育局長承諾我,將在三個月內完成檢討工作。
.
3⃣ #蓄長髮可以維護健康? #市府放任華岡明顯違法
教育局陳素慧副局長,日前已承諾會在今年6月前,讓北市全數學校解除髮禁衣禁。這個市府的承諾,媒體都有廣泛的報導。但是,我們台北市的華岡藝校竟以「藝術型學校」、「課程需求」為由,不打算在今年6月前修正髮禁規定。
教育部國教署的《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已明定,不論是通用性規範,或實習、實驗課程的特殊要求,均只有在「防止危害安全、健康、公共衛生或防止疾病傳染」所必要時,才可限制學生髮式,絕不能恣意規範!
以華岡藝校舞蹈班的服儀規範來說,它嚴格限制女生務必「#蓄長髮」,#不得剪瀏海、#層次不得超過六公分。這些強硬規範,已超出「維護安全、健康」的限度。且學生若須修剪,依校規還需經導師、任課教師及科主任同意,已嚴重侵害學生的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而教育局竟以華岡為「藝術型學校」、有「課程特殊需求」為由,放任違法的校規繼續施行,明顯督導不周!
.
另外,依國教署規定,針對違反服儀規範的學生,學校僅得採取6種「正向管教」措施,任何的繞道處罰都是違規。
可是,我們文山區的景美女中,卻在今年1月時修正校規,明定違反服儀規定會口頭糾正、要求書面反省,但逾期未繳回書面反省仍記警告,成為明文的繞道處罰規定!
這樣的情況,在市府教育局4月盤點全市國高中服儀規範執行情況時,毫無留意,因而宣稱北市國高中實務執行上,已無任何處罰規定。
.
我認為,教育局應即刻協同所有違規學校確實盤點校規,在6月底前完成全面解禁。我也要求,教育局應重新盤點尚有繞道處罰規定的學校,並確實協助改正。教育局承諾,會就相關問題進行處理。我也會持續追蹤教育局的處理、改善狀況!還給學生,應有的權利!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文化中心平面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DDP位於韓國首爾東大門,總面積為86574平方米,最高高度為29米,地下3層、地上4層,包括藝術廳、文化中心、設計實驗室、創意市場和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五大場館設施,是首爾的地標建築之一。廣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薩哈•哈帝設計,斥資4,840億韓元歷經5年建成,是世界最大規模非標準建築。是座三維非標準建築,以與周邊地形結合為設計理念。其設計師薩哈•哈帝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英國女建築師,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在東大門設計廣場開館前,哈迪德訪問首爾時曾說:「我想要打破建築與自然的界限。雖然非常難,但是我成功做到了。建築本身成為地形是東大門設計廣場的特點。」在設計技法方面,東大門設計廣場採用了一種將二維平面圖面信息轉換成三維立體設計的最尖端設計技法「建築信息模型」。 整個建築是毫無接縫的流水線形,外觀呈曲線形像個巨大的外星宇宙飛船,內部沒有一根柱子。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所在地的前身是東大門運動場。1982年韓國職業棒球聯賽創立時,東大門運動場曾是揭幕儀式的舉辦地。1984年,隨著首爾蠶室運動場的建成,東大門運動場被改造成了一個跳蚤市場。2008年東大門運動場被拆除。歷經5年建設,於2014年3月21日正式開放。
藝術廳: 位於地下2層,可舉辦會展、新品發布會、展覽、時裝秀、演唱會、各種演出及首映式等。文化中心:位於地下2層至地上4層,展示韓國創意品和全球最新設計潮流。設計實驗室:分布於1至4層,由多個展館組成,為民間創意資源交流以及設計相關業務提供平台。創意市場:其與地鐵直通是「文化+體驗+購物」的綜合文化空間。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建於2009年,由東大門歷史館、東大門遺構展覽館、東大門運動場紀念館、活動廳、設計畫廊等構成。
文化中心平面圖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評價
陶瓷器的歷史橫跨人類文明發展的各個階段,也是古人精神與物質文明的具體呈現。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陶瓷器,大部分來自清朝宮廷的收藏,品質精美,數量豐富,不僅是古代皇帝珍藏的瑰寶,更是當代舉世無雙的陶瓷精品。本展覽以「摶泥幻化」為名,是指陶瓷的製作從採石製泥、拉坯成形、施上釉料與敷上色彩,至入窯燒成,軟泥轉變成了堅硬的陶瓷,恍如質材幻化。
「摶*泥幻化—中國歷代陶瓷展」,是以故宮藏品為中心,展現陶瓷器的造型、釉彩、裝飾技法及製作技術之美,從中呈現中國陶瓷史的發展脈絡。本展覽依照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共分為「陶與瓷」、「新石器至五代」、「宋朝至元朝」、「明朝」和「清朝」等五個單元。我們特別為視障觀眾精選9件院藏陶瓷精品製作語音導覽。您可以透過點字參觀手冊中的「陳列室平面圖」、「精選展件立體觸摸圖」,瞭解本陳列室的空間配置及語音導覽選件標示。
在201陳列室「陶與瓷」單元中,您可以藉由觸摸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陶磚、瓷盤,了解陶器與瓷器相同與相異之處。從207陳列室入口進入後右轉,「新石器至五代」單元呈現陶瓷器由原始到成熟的演變,以及陶俑文化的發展。
沿著參觀動線往前,205陳列室「宋至元朝」時期則以瓷窯區分,呈現青瓷、白瓷、黑釉瓷等不同類型瓷器的裝飾與美感。明朝展區主要介紹景德鎮皇家御器廠的成立、官方樣式的形成,以及民間窯廠的蓬勃發展。最後,清朝展區則強調康熙、雍正、乾隆盛世豐富多元的官窯瓷器,以及隨著國勢衰微,晚清的官窯混合著民間趣味的演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