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情報戰——7.5億個資被盜之後】
📝過節前來推薦一下這三天《外交政策》雜誌上的長篇報導。作者還原了過去十年美國與中國情報界的數據新戰場。(大推三篇英文原文,以下是中文報導摘要,以及昨天與作者的訪談)
—
2012年,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OPM),2150萬名員工信息被盜。
2014年,美國第二大醫療保險公司安塞姆(Anthem),近8000萬用戶資料被盜。
2014年至2018年間,美國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超過5億國際用戶信息被盜。
2016年,美國海軍,超過13萬人敏感信息被竊。
2017年,美國消費者信息公司(Equifax),1.47億筆用戶資料被盜。
美國調查發現,這幾場數據盜竊的背後都是中國黑客。而這些數據被盜竊後的用途,正逐漸浮上檯面。
▪️🥷中國黑客竊取近7.5億筆個資 美國特工被鎖定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21日開始發布連續三篇獨家調查報導,採訪了三十多名現任和前任美國情報和國家安全官員,還原近十年美中兩國在數據情報上競逐的內幕。
關鍵事件發生在2012年,美國情報官員首次意識到管理聯邦政府員工和承包商信息的人事管理辦公室(OPM)遭到黑客入侵。在兩次的黑客入侵活動中,美國政府被竊取了超過2150萬名員工的姓名、社保號碼、健康、犯罪、財務和其他的一些背景調查記錄,有些還包含指紋信息。
一位受訪的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說,OPM入侵事件「打開了全球潘多拉魔盒」。
2013年左右,美國情報單位開始意識到一系列不尋常的情況。當美國情報人員在非洲及歐洲等特別是與中國一帶一路項目關係緊密的國家行動,他們總是很快被中國的情報系統盯上。在某些案例中,中國對CIA人員的「監控」還是大剌剌的進行。
美國很快把這些情報行動連結到中國一系列的黑客網路行動。從2012年以來,中國黑客至少從美國政府或公司,竊取了超過7.5億筆個人信息。《外交政策》報導稱,中國情報人員利用這些盜竊來的龐大信息,識別美國的情報官員。
「誰能控制數據、誰能保護數據、誰可以竊取數據,並將其利用在經濟和安全目標,正在定義華盛頓與北京間的全球衝突。」報導寫道。
▪️🇺🇸🇨🇳美中數據爭奪戰
報導揭露,中國約在2010年左右,開始對國安部進行資源重整,更加關註數據情報。具體的行動包含創建了一個用來追蹤間諜活動航班及旅客的數據庫、把中國的情報機構移到更靠近數據中心的位置、以及對曼谷國際機場旅客數據的黑客攻擊等。
這些佈局為日後中國大規模的數據竊盜及黑客行動鋪路。另一方面,也是源於中國在2010年左右,發現美國情報系統滲透中共黨政商,做出的反制。
「他們(中共)的目標是要滲透到美國經濟、政治、社會的各種機構中,並開始慢慢地從個人層面對美國利益造成影響。掌控數據,對中共來說是重要的一環。」曾在2017年參與起草《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前高級主任羅伯特·史帕丁準將(Robert Spalding III )告訴本台,美國政府早在2012年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卻遲遲未行動,更是問題所在。
▪️⚡️歐巴馬時代做了什麼?
《外交政策》調查報導的第二篇,著重在歐巴馬時期。報導稱,當時美國在中國的情報系統遭受破壞,而中國在信息上的嚴重縮緊,也導致獲取情報的困難。習近平的「反腐」行動也影響了美國情報體系在中國的運作。另一方面,中國官員也對於私下與美國人談話跟交流感到更懼怕,擔憂談話洩漏會導致遭到清算。
歐巴馬政府曾試圖與中國達成關於盜竊信息的協議,但失敗了。
報導稱,在歐巴馬執政的末期,即使當時面臨著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威脅,但美國情報界已達成一個共識:中國才是更嚴重的問題,且潛在威脅已超越俄羅斯。
「他(中共)最終是希望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全球野心。」在美國的人道中國主席周鋒鎖說,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倡議美國關注中國透過數字監控擴張極權主義的野心,但美國到近幾年才漸有警覺,「輕敵和一廂情願。輕敵是不瞭解中共在這方面的實力野心;一鄉情願是很多人還抱有綏靖主義的態度,沒有把中共當成像以前(美國看)蘇聯那樣全球性的敵人。」
▪️🐻川普時代—當中國情報界「熊抱」科技企業
下面節錄與這篇調查報導作者,美國智庫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的國家安全項目資深撰稿人扎克.多爾夫曼(Zach Dorfman)的訪談:
🗣記者: 多爾夫曼先生您好,今天剛刊出的是你這一系列調查報導的最後一篇,時間放在川普時代,你的主要發現是什麼?
多爾夫曼:第三篇報導的主要發現是,中國情報部門與中國企業的熊抱(bear hug)關係越來越緊密。這有些是公開資訊,比如2017年通過的《國家情報法》,中國公司必須配合中國情報部門,如國安、公安部的要求。
透過調查我還瞭解到的是,中國情報部門基本上把數據處理需求「外包」給主要的中國科技公司。比如中國情報單位想要鎖定某個人,而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就交給大公司去處理大數據的交叉分析,讓有能力的中國公司為情報單位服務。
美國官員告訴我,到了川普時代,他們掌握到更多這類的活動證據。
▪️👮🏻♀️中國沒有「普通公司」
🗣記者:你在報導里引述一段美國情報官員很生動的比喻,他說這就像是美國情報界能夠自由指揮Google、Amazon、Microsoft,說「來,我們需要這個分析,下周交給我們」,中國有百度、阿里巴巴等幫助中國情報系統壯大規模,他說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中國情報界與中國科技公司這樣的關係,對美國的意義是什麼?
多爾夫曼:我認為最大的重點在於,這些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是不可能按照美國或歐洲的標準,稱自己是一個「普通公司」的身份在運營。即使這些公司可能有大量業務與情報蒐集無關,但因為它們已經被嵌入到一個政治體系中,而這個政治體系要求它們,在必要時必須成為捍衛(中共)體制的輔助者。
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政策決策者、美國公眾在看待這些中國公司的方式,必須與看待其他國家公司有所不同。
🗣記者:川普政府四年來對於中國科技企業祭出的管制,美國國安情報界怎麼評價?
多爾夫曼:我認為美國甚至是歐洲已經有廣泛共識,對於在海外運營的中國公司所帶來的潛在安全威脅,必須要有更多提防及管控。但在識別威脅程度和具體做法上,仍有分歧。
當我們在談字節跳動、華為、或中興通訊,它們是不同的實體也從事不同的業務,可能造成的威脅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另一點,人們對於川普政府把打擊中國科技巨頭當成貿易戰籌碼也感到遲疑,比如川普在(2018年)對中國電信公司中興通訊(ZTE)禁令的反復,還有(2018年)暗示美國可能放棄引渡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作為貿易戰籌碼。
這聽起來徬彿像是實際上並不擔心中國科技公司是真正威脅。對於那些支持對中國企業採取果斷態度的人來說,是令人沮喪的情況。
▪️👀「這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
🗣記者:總述您這這三篇關於美中大數據情報戰的報導,您最希望讀者能夠讀到什麽?能有什麽樣的討論?
多爾夫曼:這是一個好的問題。可以的話我想說兩點。
首先,中國情報部門擁有的能力,是美國從未有過的競爭對手。過去十年,中國情報部門非常重視發展數據、把數據武器化。當數據只是單一的,它是沒有價值的。但當你有能力把數據連接在一起,再加上複雜的人工智能及分析系統的建構,這將成為一種新型的、動態的、持續的競爭。而美國從來沒有面對過這類的競爭。
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當我在報導這個故事時,我開始研究美國、中國情報機構做了什麽,兩國的領導層又做了什麽。這讓我思考一個問題,雙方都在採取行動,每個動作又都在互相影響。
例如,大約十年前,美國中情局的網路被中國政府弄清時,中國感到非常恐懼,他們開始採取所有行動來防止重蹈覆轍。中國開始運作後,美國也有新的反應,這像是乒乓球在兩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間回盪,我的報導只是顯示了過去十年是如何展開,未來我們都無法完全預期。
🗣記者:我很好奇,你說自己不是「中國線」的記者,是什麽機緣讓你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了這篇關於中國的報導?
多爾夫曼:我是情報線的記者。我做關於國家安全和情報相關的報導,所以我關注過俄羅斯、中東等國家。但我認為,美中兩國關係將定義世界下一個50年、75年,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我試圖從我的小角落——情報和間諜活動——去瞭解這種關係的發展方向,這是一個看見大問題的窗口。
—
▫️專訪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12232020143926.html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jt-12222020153316.html
◽️《外交雜誌》報導:
上: 中國用盜竊數據 監控CIA特工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1/china-stolen-us-data-exposed-cia-operatives-spy-networks/
中:美國在華情報網的黑暗時代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2/china-us-data-intelligence-cybersecurity-xi-jinping/
下: 科技巨頭 協助壯大中國情報實力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3/china-tech-giants-process-stolen-data-spy-agencie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乾坤門五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反送中事件在香港發生了極大的暴力示威,癱瘓了香港的經濟與社會的安定,到底是什麼樣的法案,讓香港人如此大動干戈?中美貿易戰,即將在2019年六月底,要在日本短兵相接了!美國與中國,到底要出什麼招?美墨協議出來的什麼樣的結果?英國要脫歐,誰是領頭羊?伊朗與日本,到底又在玩什麼把戲?FACEBOOK即將推...
數據盜竊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八卦
大家晚安,歡迎來到每週三的【#奕齊政經BAR】📺
這禮拜要跟大家分析兩則新聞:
一、香港GG,全面「中國化」,是準備全力對付台灣嗎?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已經成為「一國一制」,那麼台灣政府是不是該重新思考,既然香港已經失去一國兩制的政治特殊性,為何還可以享有各種投資與移民的特殊待遇呢?這個特殊性會不會成為中國滲透台灣的渠道?是不是應該重新考慮「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殊待遇了呢?
以及,香港淪為中國香港、中共已徹底解決香港這個難題,是否意味著,接下來中共將更全力來對付、惡搞台灣呢?我們真的必須要小心提防啊?!
二、:中共對台的「數據資訊戰」,是不是早已全面啟動呢?
近幾年,個人資料洩漏的新聞看似個案,但仔細拼湊起來,發現這些資訊對中共而言,就是台灣人民的「大數據資料庫」!中共藉此對台灣社會跟人民進行各種新型的、動態的且持續的影響與攻擊啊!這也是中共一直在使用的「超限戰」模式不是嗎?
「資安即國安」!台灣真的要防止來自於中共對台灣的「資訊數據」盜竊掌握並進行「武器化」的問題啊!
下週三同一時間,【奕齊政經BAR】再帶給大家國際新聞與情勢分析唷!
數據盜竊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八卦
“。。。。。台灣身為資訊生產、設計、出口大國,但對「信息戰」的漠視和無感,令人驚嘆。若因信息戰失敗或失陷,那恐怕也只是活該罷了。。。”
2020大選年信息戰的四個層次
2019-2020 大選年間,諸如假新聞、網軍、拉黑、境外勢力等等名詞,勢必成為年度關鍵字。已經飽受批評的NCC,未來18個月沒有好日子過,選民的情緒亦勢必沸騰,社會動盪必不可免。因此,台灣有必要將所謂的「信息戰」(Information War, 或稱資訊戰)概念下的不同層次弄清楚,以免選民的腦子變成一團漿糊。
事實上,刻意造成派系分裂、使得選民腦袋漿糊化、社會天天「張飛打岳飛」,正是信息戰的層次之一,但它是最低級的層次,待會再論,讓我們先從信息戰的高級層次開始談,因為只有從高級的高度一層一層往下看,才看得懂什麼叫低級。
信息戰,至少可區分出四層,不足之處,請專家補正。最高層,或可稱為「電子戰」,用在軍事行動中。例如,對敵方之電訊干擾,造成敵方的戰機不能飛,飛彈打不準,通信失靈,綜合指揮能力喪失,社會服務如水電、通訊的癱瘓,或製造特定突發事件。
第二層,可稱為「數據盜竊戰」,旨在通過所有的電子手段,包含各種設備裝置中晶片、以及萬網互聯系統內的各種數據交換設備,彙集敵方的各種各樣系統數據,從國防單位到公家機構到金融機構到社交網路。此層次可以是有針對目標性質的,也可以是無選擇的海量收集數據。在日益精進的AI算法以及一日千里的硬體運算速度下,雜亂無章的海量數據可以精準的分析出社會動態、包括每個人的行為傾向。
在數據盜竊及分析的基礎下,信息戰的下一個層次可以成立所謂的「網軍」,用打仗的高度和專業,在戰略上及戰術上對敵方的社會進行攻擊。眼前的條件,乃二戰時期納粹宣傳主帥戈培爾夢寐難求的;當時的他,只能從人工收集媒體和情資,以對敵軍喊話和對敵方社會施展軟性影響力。但是,今天的網軍,已經可以在分析軟體的操弄下,進行幾乎全自動化的無底線、無上限的軟性攻擊。
信息戰的最底第四層,就是所謂的「假新聞」和「謠言戰」。這一層次,至今還是手動的,渠道有各種傳統媒體機構,以及俗稱的個人「五毛」,成立的方式可以是被收買的,或是個人自願的。這一最低級的層次,目的五花八門,從抹黑某個特定團體或個人,到影響社會輿論,到選擇性的報喜不報憂或報憂不報喜。此層次,不像較高級層次幹的是「技術活」,而幹的是「情緒活」,也就是其最終目標是挑起對選定目標群體或人士的情緒,至於挑起的該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端視目的何在。
以上所分析的四種層次的信息戰,2020台灣大選下的選民,在進行討論或爭辯時,必須具有區別層次的能力,否則極容易出現「張飛打岳飛」式的罵架戰,不但對個人的腦子無補,也會促使事態嚴重化,使得台灣變成極為容易被操作的社會。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選戰中「小編」的角色,或台灣俗稱的「空軍」。如果他們只是拿薪水的僱員或志願者,那就只是一般憑藉才藝混口飯吃或力爭上游的人,和你我一樣。很多人弄不清層次,把這些年輕人講成「敵人」或「戰犯」,那就是無限上綱了。同樣的,專業的選舉公關公司,固然使用的是信息戰的手法,但也不能將他們提升到台灣敵人的層次。
信息戰首先要防的是,頭三層次、基於電子軟硬體的科技的入侵,以及第四層中被境外收買的機構性行為。信息戰的防治,需要法治的力量;例如整整搞了兩年的美國總統川普「通俄門」調查,其法治過程之嚴謹,令人讚嘆。台灣固然不太可能發生「通俄門」,但是「通X門」難以避免,這就需要法治。
自2015年,我數度為文呼籲立法院立即訂立「晶片國安法」及「資安法」,但立法院至今蹉跎,即使「資安法」通過,對台灣國安真正的考驗還有司法這一關。立法院的「資安法」條款內容能否嚴謹區分上述的四個層次(甚至更多層次)?司法人員的通識,是否足以區分層次,以免案件被「張飛打岳飛」式的搓圓仔掉?NCC呢?
台灣身為資訊生產、設計、出口大國,但對「信息戰」的漠視和無感,令人驚嘆。若因信息戰失敗或失陷,那恐怕也只是活該罷了。
(本文原刊於 2019-03-27 中國時報)
數據盜竊 在 乾坤門五術 Youtube 的評價
反送中事件在香港發生了極大的暴力示威,癱瘓了香港的經濟與社會的安定,到底是什麼樣的法案,讓香港人如此大動干戈?中美貿易戰,即將在2019年六月底,要在日本短兵相接了!美國與中國,到底要出什麼招?美墨協議出來的什麼樣的結果?英國要脫歐,誰是領頭羊?伊朗與日本,到底又在玩什麼把戲?FACEBOOK即將推出家密貨幣,這能成嗎?請各位一起來看看,陳老師的「陳時世界週報」!
以下是所謂的「送中條例」的相關法案內容:
本條例引用出處為「維基百科」.
1. 謀殺或誤殺(包括刑事疏忽導致死亡);構成罪行的殺人;意圖謀殺而襲擊。
2. 協助、敎唆、慫使或促致他人自殺。
3. 惡意傷人;殘害他人;使人受到嚴重或實際身體傷害;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威脅殺人;不論是以武器、危險物或其他方式蓄意或罔顧後果地危及生命;與不法傷害或損害有關的罪行。
4. 性罪行(包括強姦);性侵犯;猥褻侵犯;對兒童作出不法的性方面的作為;法定的性罪行
5. 對兒童、有精神缺陷或不省人事的人作出嚴重猥褻行為。
6. 綁架;拐帶;非法禁錮;非法關禁;買賣或販運奴隸或其他人;劫持人質。
7. 刑事恐嚇。
8. 與危險藥物(包括麻醉藥、精神病科藥品,以及在非法製造麻醉藥及精神病科藥物時所用的先質及必需的化學品)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與販毒得益有關的罪行。
9. 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或金錢利益;盜竊;搶劫;入屋犯法(包括破啟及進入);盜用公款;勒索;敲詐;非法處理或收受財產;偽造帳目;與涉及欺詐的財產或財務事宜有關的任何其他罪行;與非法剝奪財產有關的法律所訂的任何罪行。
10. 破產法或破產淸盤法所訂的罪行。
11. 與公司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包括由高級人員、董事及發起人所犯的罪行)。
12. 與證券及期貨交易有關的罪行。
13. 與偽製有關的罪行;與偽造或使用偽造物件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14. 與保護智慧財產權、版權、專利權或商標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15. 與賄賂、貪污、秘密佣金及違反信託義務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16. 偽證及唆使他人作偽證。
17. 與妨礙或阻礙司法公正有關的罪行。
18. 縱火;刑事損壞或損害(包括與電腦數據有關的損害)。
19. 與火器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20. 與爆炸品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21. 與環境污染或保障公眾衛生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22. 叛變或於海上的船隻上所犯的任何叛變性的作為。
23. 牽涉船舶或飛機的海盜行為。
24. 非法扣押或控制飛機或其他運輸工具。
25. 危害種族或直接和公開煽惑他人進行危害種族。
26. 方便或容許任何人從羈押中逃走。
27. 與控制任何種類貨物的進出口或國際性資金移轉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28. 走私;與違禁品(包括歷史及考古文物)的進出口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29. 關乎出入境事宜的罪行(包括以欺詐方式取得或使用護照或簽證)。
30. 為了經濟收益而安排或方便任何人非法進入某司法管轄區。
31. 與賭博或獎券活動有關的罪行。
32. 與非法終止懷孕有關的罪行。
33. 拐帶、遺棄、扔棄或非法羈留兒童;涉及利用兒童的任何其他罪行。
34. 與賣淫及供賣淫用的處所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35. 涉及非法使用電腦的罪行。
36. 與財政事宜、課稅或關稅有關的罪行。
37. 與從羈押中非法逃走有關的罪行;監獄叛亂。
38. 重婚。
39. 與婦女及女童有關的罪行。
40. 與虛假或有誤導成分的商品說明有關的法律所訂的罪行。
41. 與管有或淸洗從觸犯本附表所述任何罪行所獲的得益有關的罪行。
42. 阻止逮捕或檢控曾犯或相信曾犯本附表所述罪行的人。
43. 任何人可因其而根據多邊國際公約被移交的罪行;由國際組織的決定所訂定的罪行。
44. 串謀犯欺詐罪或串謀詐騙。
45. 串謀犯或以任何種類的組織犯本附表所述的任何罪行。
46. 協助、敎唆、慫使或促致他人犯本附表所述的罪行,或(作為犯本附表所述罪行的事實之前或之後的從犯)煽惑他人犯本附表所述的罪行,或企圖犯本附表所述的罪行。
以上條例,尚有不足之處,篇幅限制,未能全部列出。本條例引用出處為「維基百科」
數據盜竊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APf7jmLfnLw
明報社評
香港抗疫陷苦戰,單日確診病例過去數天雖能勉強保持雙位數,可是不明源頭個案眾多,留院重症患者除了人數見新高,更有年輕化之勢,不少人誤以為只要年輕兼無長期病,就算染疫也可以很快無事,真實病例卻說明,倘若忽略病徵延遲醫治,病情可以急速惡化,甚至有生命之虞。當下社區存在大量傳播鏈,市民必須避免高風險群聚,即使冬至聖誕將至,所有人亦得嚴守抗疫紀律,不能掉以輕心。外圍疫情未見改善,最近英國南部發現變種新冠病毒株,涉及逾千宗感染個案,當局不排除新變種的病毒傳播能力更強。現在正是本港留學生從歐美返港的高峰期,港府必須密切留意病毒變種情况,做好外防輸入把關。
蘋果頭條
中國最大票務網站貓眼娛樂(1896),正式奪得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標書,惟總代價竟然低至9,170萬元,比7年前更便宜;在康文署營運服務近14年的購票通(Cityline)直言相同價錢在港聘請相關IT人才及資源存相當難度,其將於2021年底黯然退場。市民欲訂票紅磡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等28個場地,必然經過中資關卡。有專家憂心用戶私隱事宜。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今年初重新招標。知情人士指共有4間公司入標,除貓眼娛樂及爭取續約的購票通外,亦有新世界(017)旗下快達票及本港初創公司iMusic,各間公司擬邀香港寬頻(1310)及電盈(008)在技術層面上合作,令競爭白熱化。
東方正論
昨日本報頭版報道葵涌天台貨櫃屋事件,問題核心源於房屋供應短缺,基層排隊等上樓,但政府起公屋進度緩慢,造成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致令僭建天台屋亦有人爭相租用,否則難道舉家瞓街?政府經常喊窮,警告未來財赤連年,然而香港家底本來特厚,過往豐盛經濟成果到底去了哪兒?原來統統都給政府倒錢落海,更可惡是受惠的並非香港市民,而是破壞香港治安的假難民。今年首9個月被捕的非華裔人士有2,225人,較去年增加,其中持行街紙被捕的人士共有641人,增幅近三成,涉及觸犯刑事罪行包括店舖盜竊、爆竊、傷人以及毆打等等。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本港昨新增九十八宗個案,當中八十九宗均為本地個案,包括三十宗源頭不明個案。本地群組繼續擴大,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大埔豐年樓外傭宿舍群組。相關群組昨再添十人確診,有六名為曾到外傭宿舍的外傭,而四人則為日前確診外僱的僱主一家,包括一名六個月大嬰兒。相關群組至昨日已有十二人確診,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昨日共追蹤到三十三人須接受強制檢疫,另又指示上月十五日或之後到訪過豐年樓1C單位兩小時以上人士要接受強制檢測。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當局未有針對外傭提供恒常檢測,或會成為防疫漏洞,建議停留外傭宿舍的人士要強制檢測。
經濟社評
中國公布11月經濟數據,顯示復甦勢頭持續,惟中國經濟增長回暖並不能帶動環球經濟復甦,因中國本身仍存在眾多挑戰;當局最近提出需求側改革,希望藉此釋放消費力和民間投資,促進內循環,為未來經濟增添新動能。繼早前公布11月出口(美元計價)按年增長21.1%,創近3年新高後,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5%,均創下年內高點,反映三頭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繼續回暖。統計局更預期第四季GDP增長進一步加快,中國今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