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
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取自《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我感覺遺憾的,是沒好好談到霸凌議題。這本書的內容真的相當豐富,把犯錯到犯罪之間的路徑也帶了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47924389171454
這篇摘文的重點有四個:霸凌與預防霸凌、霸凌事件的長期影響、檢討受害者的文化、幸福是減少犯罪的重要元素。這四個重點其實環環相扣,再搭配上我附上的圖,看到我們在關係中可能缺少的,還有將來我們可以練習的方向。
其實別說兒童與青少年,對很多成年人來說,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也不一定得到滿足。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訓練,也都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
「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認為刑事司法的新思維,重點要放在修復因犯罪而撕裂的社會人際關係。」
「正義恢復最關鍵的目的是修復兩者之間原本的信任關係,以及弭平社會撕裂的傷口疤痕。」
目前霸凌事件的處理,有人推修復式正義。這應用在社會上、在家庭裡,都能帶來一種新的思維:到最後處罰誰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個人與關係的修復!
就關係來說,遇上逆風與打擊,那是稀鬆平常。但我們如果希望滿足自己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我們還是要從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的強化,展開修復。
也就是,我們透過理解與諒解的耕耘,能帶著我們走到和解的面前,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剛好,之前在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提到相關的概念。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581927152056543
祝願您,能從關心自己、愛自己開始,那一直是每一條路的起點!
……………………………………………………………
【文/ 陳建安】
■ 站起來,拒絕被霸凌的命運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被霸凌的原因很多樣,很多並不是被霸凌者本身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可以積極做出一點努力,以避免或幫助自己脫離被霸凌的命運。
對於如何預防與避免被霸凌相關資訊有很多「官式」的說法,例如,跟老師說、請老師介入、提升同理心訓練、加強品格教育、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希望受到這樣的對待,甚至還會建議被霸凌者能與對方好好溝通等。沒錯,改變教育現場與學校系統的友善性等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但是否真切有用呢?許多經歷霸凌的被害者或第一線霸凌防治工作者都知道,上述這些似乎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或力道不足之感。
我們必須體認到生存在這個現實社會裡,還是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自己救」的體悟。因此以下有幾點自救的務實建議:
1. 讓自己強起來。
被霸凌者雖然不都是弱者或活該罪有應得,但要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讓自己容易成為霸凌的被害者?你要讓自己有能力、勇氣去面對那些可能以某些形式欺凌你的人,才是根本之道。甚至畢業出社會後,你還是需要靠自己獨力去面對生活與人際間的權力衝突及挑戰困難。因此,要提升自信與溝通能力等,讓對方知道你也不是好欺負的!
2. 多交幾個朋友。
這不是呼籲,而是實際的數學問題,更是一個團體動力關係。當你被霸凌時,可能你的陣營就只有你,必須孤伶伶地對抗惡勢力。但你若交了一位、五位,甚至更多位班上的同學,此時情勢就是二對四十八或五對四十五,比例上變成一比二十四和一比九了。相信我,我們不是要拉幫結派或利用朋友。但你要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有朋友願意拉你一把,對在這個社會生存是很重要的。
3. 能閃就閃。
隨著年紀成長,我們的經驗也會累積,這些可以說是生存的智慧吧!我們知道不要與人為敵,但是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們也不可能跟所有人交集或成為好朋友。因此要學會辨識,有些人你能閃則閃,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中不需要跟某些人有互動,這只會增加被害風險。有時你遇到的問題,就算是大人或專家也需要費很大工夫去處理,或者也處理不了。所以把人生的精力多放在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上,不要陷在這泥沼裡。有道是:「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4. 避免挑釁。
霸凌與暴力的發生有時是一種雙方互動下的產物。在電影、電視影集裡,我們常會對一段情節印象深刻。當男女主角在吵架的時候,雙方都處於情緒高亢、憤怒至極時,攻擊行為可能就在如下的故事情節中發展:
女:你打啊,有種你打我呀!
男:妳再說,妳不要以為我不敢打妳!
女:那你打啊,你敢打我試試看!
男:(啪⋯⋯一個巴掌真的就甩在對方臉上)
女:你敢打我,你真的敢打我⋯⋯(不可置信地狠瞪著對方,還一手摀著臉)
別挑釁、別逞口舌之快,因為你不知道人在情緒失控下,會做出什麼不可預測的行為出來!
正向看待霸凌,並不是希望或歡迎霸凌。但若哪天發生了,在不造成生命威脅與重大安全傷害下,你可以選擇用正向心理的觀點看待。這是正向被害心理學提到的:既然不幸的事件發生了,我們要從負面經驗中找到成長和正向的力量。例如,從中了解、體會寬恕、堅毅、正義、憐憫及同理等正向美德。孩子,你若能了悟這些正向心理,克服與解決霸凌困境,你的人生會更偉大!
遇到和預防事件的發生是兩碼事。當然我們要有被害預防的警覺,我們可以保證不霸凌別人,但無法保證自己不被霸凌。因此不要期待別人都會公平對待異己或同理自己。
…………
■ 霸凌的長遠影響—四十年後傷害依然存在
霸凌(肢體、精神、性及關係)被害會因個人特質(性格、認知、能力、資源多寡)及透過直接與間接形式,如:網路、謠言、文字、剝奪等有形無形手段而有不同影響,並且也會因為角色型態而產生不同的衝擊。
在兒童時期被霸凌的人,在五十歲時有較差的身體、心理健康及認知功能。而同年齡時期若經常被霸凌者,他們有更嚴重的憂鬱、焦慮失調及自殺想法。此外,這群被害者也比較容易出現低教育程度,尤其男性更容易失業或收入較低。同時社會關係與幸福程度也受到影響,受霸凌者較不易維持關係、好的社會支持,以及低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許你會認為這群被害者本身有較差的條件,但排除智力、情緒與行為問題及父母社經地位影響後,發現霸凌的影響仍存在著。
在霸凌事件中,除了過去大家熟知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身分外,更有近年才被重視的一群人,他們同時身為霸凌者,也是受霸凌者(bully—victims)。就負向影響來看,有趣的是,那些純屬於霸凌者的,發展上通常被認為相對較無問題。就算有,也只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在學校爭議較大,較缺乏同理心;通常他們也來自問題家庭與不良素行。但除此之外,研究並沒有發現他們成人之後有較嚴重的情緒或情感問題。
相反地,影響成人時期心智健康(焦慮、憂鬱、自傷及精神問題)最大的並非是單純的被害者,而是這群霸凌/被害者。這群人一方面具霸凌特質,卻也有被霸凌的內化負向問題。他們較常處於社會孤立、寂寞,也較無能力建立友誼關係,而且大部分來自失功能家庭。後續研究也發現,雖然他們具雙重身分,但一般相信他們是由被害後轉為加害者。這是一個所謂「從被害轉加害」的情形,他可能因為缺乏愛、關懷與尊重,從被霸凌傷害的角色,轉而以霸凌別人來滿足肯定感與關注還有自信。最後,對於長期與偶爾被霸凌者的比較研究發現,前者更容易在兒童時期出現精神問題。
…………
■ 為什麼民眾常不站在被害者那邊?
就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們對日常社會的互動,以及自然世界運作的法則都認為有個背後的秩序。這個秩序提供我們一個穩定能預測的生活世界,我們得以覺得有安全感。一個不安全與變動的社會,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的預測能力,耗損我們的心智資源與精力。試想,若我們每天還要花功夫重新學會判斷他人是好人或壞人、友善或不友善,是一件多麼令人精疲力盡的事。
假設這世上所有事件的發生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便會本能般對事情進行歸因判斷的強烈動機。其中一個歸因是「正義世界」(Just World)假說。簡單地說,是認為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因此對於性侵被害者而言,我們常會驚訝地看到(尤其是事件未明之前)網路鄉民留言譴責被害者(通常是女性),這個奇特的心理現象違反人們會同情弱者與被害者的憐憫之心。
…………
■ 少年幸福感與犯罪成反比—當我感到幸福,看到的世界便會有愛
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從心理學解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9/1上市】
博客來:https://reurl.cc/9XroYa
誠品:https://reurl.cc/odgzGM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Facebook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國中] 數學定義疑問! -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以上、以下到底包不包含?這概念是甚麼時候教的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請問一個"以上、以下"的笨問題 的評價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閒聊] 對岸"以上以下"的用法和我們一樣嗎? - 看板CFantasy 的評價
- 關於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閒聊] MH的中文- 神魔之塔(ToS) 的評價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Facebook 八卦
本周專欄,一樣講國一數學,預計分上下兩篇
===================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一元一次方程式(上)
質因數、因倍數跟分數四則運算還好,小學夠熟的話,這邊大概問題出在練習不夠,或是遇到應用題轉不過來。家長請用筆者之前提過的方法,要求小朋友遇到應用題,口說解釋題意,你會知道他哪邊弄不清楚。若問題是在語文能力,就只能多讀多看多寫了;計算能力不佳,就透過計算簡單但數量多的題目來練反應。
再講一次,中等程度的學生,筆者從沒見過不練習,就自然而然會的。隨便寫寫就會的,程度至少都中上以上,換PR比例是超過80,別以為這好像很差,意思是10個同學裡面只有2個可以。
你確定家裡的寶貝是嗎?
自己在家教小朋友沒有面子問題,請不要死不承認自家小孩程度真的不好,會被害死的是小孩,不是爸爸媽媽。
[數學不再只是算術──掌握數學語言]
進入一元一次方程式後,主要有三點要注意,一個不小心會牽連到往後的二元一次聯立、一元二次方程式。簡單說就是,高中數學要投降吧。
1. 徹底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2. 怎樣解題
3. 如何看懂及設計應用題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定義,課本一定會教。一元指的是未知數只有一個,一次指的是指數只會是1,不會有2次出現。方程式的意思很多,在國中來說只會講到恆等式,所以小國一只要讓他知道「多數情況下,方程式代表一個等號,兩邊要相等」的概念就好。
用範例來說
x+1 = 2
2x+2 = x+1
2x+1 = 5
家長一定要問,問到學生可以表達「第一個式子意思是,等號左邊有一個未知數X,加上1後會等於2」,能到這種程度,才算是可以理解方程式的定義。千萬記得要力求正確,不要呼嚨過去「就一個不知道是多少的,加上1後會有2嘛」,這在表達一元一次還好,二次式後面就開始會昏。(按:未知數的含義及運用遠遠大於「某個特定數字」的概念,因此後者僅是就算術的邏輯在理解,並未開始掌握數學語言)
雖說我們目的不是要培養數學家、科學家……但是,
「數學不是算術」。
=====================
全文請至方格子專欄閱讀https://vocus.cc/eoiss/60c8defdfd8978000162c8df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八卦
#轉社團討論
(來自麵友奧泱)
歐盟和中國禁止瘦肉精的脈絡更慘,是因為他們「自己使用的瘦肉精比美國使用的還毒」...
瘦肉精不是只有萊克多巴安一種,還有毒性更強的克倫特羅,正好歐盟和中國就是用這種,歐盟頒布禁令時,萊克多巴安甚至還沒上市...
台灣過去很多抵制瘦肉精的文章,根本把萊克多巴安和克倫特羅混為一談。
所以乾脆我們來實際上「計算」一下所謂劑量的東西A__A
基本上都是國中小的加減乘除,如果還有一堆人對劑量有7788問題的話可以直接截取下面甩他臉上,再順便噴他數學課是不是國文老師代課或是都抄隔壁同學答案A__A
.
1.我們先來認識一下ppm跟ppb是什麼
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點濃度,定義為百萬分之一。
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點濃度,定義為十億分之一。
2.定義與換算:如果我們把上面兩個定義代入含有AB兩物質的某混合物裡,可以得知1公斤的A裡面含有1毫克的B是1ppm(1公斤等於10^6毫克),也等同於1000ppb(1ppm=1000ppb)
那我們從毫克換算成微克,因為1毫克等於1000微克(也就是1微克=0.001毫克),故1公斤的A有1微克的B這樣是0.001ppm=1ppb。
3.正式代入:我們代入一下議題的東西,令A為豬肉,B為萊克多巴胺,已知台灣的現行標準上限是10ppb,也就是等於1公斤豬肉要有0.01ppm=10ppb也就是等同於10微克的萊克多巴胺才算超標。
而目前依據Codex評估,成人每天可承受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微克」,假設你是40公斤超級瘦子,要吃到40微克才是上限;假設你是200公斤巨大肥宅,那要吃到200微克才是上限。
4.關於精度:這裡稍微提一下檢測儀器的精度,學校通常都會教一個概念叫做「估計值」,例如直尺通常都是測公分(cm),而往後一位數公釐(mm)則成為估計值,例如你可以說拿著直尺的某鄉民有30.5公分,5是估計值,這是有效的;但你如果說該鄉民有30.5487公分那則是無效的,除非你能找到一把精度為公釐(mm)的尺給他,那你就可以說該鄉民有30.54公分,此時的4則變成估計值。那我們可以假設以最差情況來說,萊克多巴胺檢測只能檢測到ppb十位數(例如10-19ppm都是合格,超過20才不合格)而無法精確檢測到ppb個位數(10以內才合格,10.1或11以上即不合格),為求以下計算方便,直接假設全部都含20ppb=20微克殘留。
註記:並非指現實情況一定會有20ppb=20微克殘留。
5.最後計算:那我們假設以一個成人60公斤來計算好了,那你的每日耐受量是60微克,或者以某些人緊抓的60微克標準來計算,那接下來我們發現了什麼?
沒錯,你他媽的一天要吃3公斤的豬肉才會超過標準唷A__A
對3公斤的豬肉有概念嗎?
我們假設以一片豬排100克來計算的話,你每天要吃到30片。30耶!你是大食怪?
就算你說你飲食非常清淡好了,那這更沒問題~那我們用水煮肉品來算好不好?而且我還幫你挑熱量最低的水煮瘦肉,而100公克水煮瘦肉熱量算你110大卡就好(實際上會更高),你如果要吃到3公斤的水煮瘦肉的話,你這樣就吃進3300大卡的熱量囉~這早就超過你的TDEE了,知道TDEE是什麼嗎?自己google,沒道理瘦肉精估的這麼勤勞連TDEE是什麼都不願意估一下吧?
6.結論:當我們要吃到瘦肉精會影響你身體的量時,你發現了害死你的是什麼呢?
答對了,你是被胖死跟撐死的唷❤不是被萊克多巴胺弄死的,而且隨著你越吃越肥你的耐受量還會更高,你還要吃更多地豬肉~然後就越肥~持續循環下去~直到你糖尿病啦高血壓啦再加上肥胖到無法走路為止。
哇!萊克多巴胺好可怕啊~~~~~~ㄏㄏ
而且我都用最緊繃的超標跟最有利你的方式幫你算,有個人體功能叫「代謝」,只照上面吃肉的話還有一個健康問題是「營養不均」,而且你的錢包與戶頭可能要非常的紮實,因為窮人只吃得起澱粉。
註1.劑量決定毒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註2.真的有疑慮,自己動筆算,加減乘除的東西你如果還不會算,麻煩沒收並銷毀你從國小以後的文憑,還有記得看第4點。
註3.若是健身或是高強度運動族群的確有可能會吃到很多肉,但是他們還有「雞肉」與「牛肉」可以選擇,也有「植物蛋白」可以吃,還有「乳清蛋白」可以喝,並不會只全部都吃豬肉吃到吐。你以為雞胸肉夯假的?
註4.你如果對牛肉沒感覺但是對豬肉機掰叫的話那你還是給我下去,幹你他媽破腦一枚。
註5.少他媽拿身體有問題的人來說嘴,一個心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之類的患者沒有進行飲食控制還在那邊大魚大肉豬肉吃到飽,害死他的也不會是萊克多巴胺而是他想自殺的行為。
註6.國民黨是智障。
註7.現在沒想到,以後再說。
————補充————
順便提一個,豬肉的蛋白質含量google說是每27g/100g
參考網路上巨石強森的健身餐菜單,提到他一天會攝取高達426克的蛋白質,換算成豬肉就是426/27=15.7左右,直接算1600克的豬肉吧!
別説極限量了,先吃到巨石強森的程度再說吧!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以上、以下到底包不包含?這概念是甚麼時候教的 ... - YouTube 的八卦

以上 、 以下 到底包不包含? 數學 課本有教嗎? 呼籲教育部推出「教育部 數學 辭典」! ... <看更多>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請問一個"以上、以下"的笨問題 的八卦
懂了嗎? ... 補充GOOGLE查到的以法律的觀點刑法總則第十條(名詞定義) 稱以上、以下、以內者,俱連本數或本刑計算。 ... 以數線的觀點數學中的大於或小於,不 ... ... <看更多>
數學以上以下定義 在 [國中] 數學定義疑問! -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有版友問過 , 想不到今天我也遇到了.....
課本上的定義是"以上(含)"...也就是有明確地說明有包括本身...
我之前是直接跟學生強調只要是以上或以下就是有包括等號....
然而我出的考題只有寫60以上 , 並沒有寫(含)......
結果家長來跟我說 , 因為我沒有寫"含", 所以根據課本定義不能算
有等號....我查了一些資料 , 並沒有"有力"的證明來解釋以上的定義.....
我該如何回覆該家長呢???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161.0.2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