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就職演說 :感謝人民團結防疫;補起社會安全網漏洞;優先推動18歲公民權入憲;兩岸維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及遵循憲法】
中華民國第15任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今天上午在總統府宣誓就職,蔡英文並首度在台北賓館發表就職演說。
演說前播放各國政要祝賀影片,其中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R. Pompeo)首度以書面方式祝賀,並由外交部人員代表念出聲明。龐培歐恭喜蔡總統展開第二個任期,並肯定蔡總統帶領活力民主台灣的勇氣和願景,堪稱印太地區及全世界的表率。
●感謝國人共同成功防疫
蔡英文在演說中,首先感謝防疫期間每一位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能保持公民的美德,並感謝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人,忍受生活的不便,保護他人的健康,這良善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這種生死與共的記憶就是團結的感覺。
蔡英文並花了很長的時間闡述台灣防疫的成功,她強調,誰能從疫情帶來改變中擬定國家生存策略,誰就能讓國家脫穎而出,因此未來4年將會超前部署,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與民主深化中,讓台灣脫胎換骨。
在脫胎換骨的規畫中,蔡英文指出,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在過去4年的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資訊數位產業、國安與資安產業、生醫產業、國防及戰略展業、綠電與再生能源產業、民生及戰備產業等。
●點名補漏社會安全網
蔡英文在演說中特別提到「社會安全網補漏網」。她指出,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將會強化社會照護體系,提升第一線社工能量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深入基層,將社會安全網沒接到的人找出來,另外對於制度面,不能把責任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制度的檢討與優化,要著手進行。
●兩岸關係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
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重申4年前就職說的基調「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8個字,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堅定不移的原則。並強調,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最後蔡英文點名防疫國家隊成員起立,接受觀禮貴賓的掌聲,並對他們致敬,蔡英文強調,台灣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我們是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2300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將繼續與台灣人民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在就職典禮政治人物觀禮方面,受邀參加的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皆未出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代力量黨主席徐永明等人出席;六都市長中僅高雄市長韓國瑜未出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南市長黃偉哲皆出席。
以下是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重點: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4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1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未來4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4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1.產業與經濟發展
●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台灣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
第二,台灣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
●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2.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厲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著,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提升第一線的社工能量,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3.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有三個重要的方向。
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4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援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未來4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4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守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4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要。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五)結論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文/嚴文廷;圖/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謝佳璋;攝影/余志偉、吳逸驊)
#報導者520系列評論
【李根政/環境劣化的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https://bit.ly/369YEdE
【施逸翔/落實完整人權是優先價值,不是隨意選擇的自助餐】https://bit.ly/2zRMZnG
【周奕成/美中關係改變下,蔡總統的3個歷史使命】https://bit.ly/2XfrJQS
#520就職 #總統就職演說 #蔡英文 #報導者
數位發展部台南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前次質詢經濟委員會-#國發會,我們都知道,個人資料的保護與運用,前者是人權議題,後者則是國家治理大數據庫,甚至人工智慧學習的重要寶庫。
根據國發會的專案報告提到:今年要啟動「服務型智慧政府2.0推動計畫」,其目標之一就是要「善用科技打造智慧政府服務,加強資通安全、個人資料隱私保護及人才培育」。後面對於這個計畫的「重點工作」列了三大項,可是都看不出來哪一個工作會達成「加強個人資料隱私保護」,我們要怎麼具體保護大家的 #個資隱私?
這個推動計畫虹安後來也在行政院官網上找到核定版,裡面有列出比較詳細的做法,其中有提到一個看起來像的是要「訂定資料開放專法 」 還有要「檢討個人資料保護法」。請問這個檢討最終會否導致修法?有無具體的修法期程?這是虹安日前針對國發會所提出的疑問。
國發會表示:「會由數位發展部配合行政院的進度去做發展調整,而我們現在已有一個機制,把這部分做強化。」
虹安回應:「#有機制可是沒有法治,所以希望專案辦公室儘速來做檢討!從去年我就關注此專案到現在,一直沒有收到相關的修法期程和推動進度。」
另一方面,國發會近年引以為傲的成果,就是促進我們的政府 #開放資料,這邊可以看到我們開放的「筆數」增加了超過一倍,金標章(機器可讀、結構化、 放格式之資料庫)的比例也達到八成。可虹安認為,資料開放不只是「資料表上傳」,而是應該要做好 #數據資料前處理、#整合與更新,開放出來的資料才能真的供數據科學家所用,也才談得上做為#學術研究與國家治理的資源。
比方說台南的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顯示是「109年12月」,而每個月上傳一次都被當作「一筆」資料。本來應該是地方政府常態性、持續性、定期性的調查,理應整合為「一個」資料庫,怎麼會變成可「灌水」成好像每個月的更新都變成政府「又開放」了一筆新資料呢?應該要好好檢討檢視,到底開放資料成果有多少是這樣子的類型?這樣的成果頂多說是資料的持續更新「累積」,不應該納入政府開放資料成果的「#KPI」。
國發會表示:會再改進。
#科技立委
#理性監督
數位發展部台南 在 郭鴻儀-議員日常 Facebook 八卦
#在地儀熊讚
#數位發展部快來沙崙
#提案獲29位議員過半聯署
鄉親ㄟ~行政院會今年3月拍板成立「數位發展部」,由去年10月上任的科技政委郭耀煌協同統籌,政委指出,粗估所規劃的「數位發展部」本部、「資通安全署」三級機關及「資通安全研究院」行政法人之人力需求,目標可以爭取到接近1000人編制,最快明年(2022)第二季掛牌。鴻儀今日於第9次臨時會提案,要求市府全力爭取數位發展部設址於「沙崙綠能科學城園區」,為本市綠能科技與數位轉型等產業發展,超前部署奠定成功基石。
#數位發展國家策略重中之重
蔡英文總統出席台灣資安大會時表示,政府將推出「資安即國安2.0」戰略,規劃新設「數位發展部」,並成立專責的「資通安全署」,負責資訊、資安、電信、傳播和網路等五大領域的業務內容。「數位發展部」將整併目前的科技部、國發會資管處、行政院資安處、NCC部分業務,作為推動我國整體數位發展策略的部級組織。
#唯一首選沙崙綠能科學城
台南擁有「南科」和「沙崙綠能科學城」雙經濟引擎,北連嘉義、南接高雄橋頭及屏東科學園區,具備區域治理的關鍵角色,相關優勢條件若能變成未來發展目標,而沙崙綠能科學城更緊鄰台南高鐵站,擁有絕佳環境優勢,若能爭取數位發展部落腳,將可彰顯「南北平衡」、「數位無國界」等政策,實現台灣科技島理念。
數位發展部台南 在 數位發展部,掛牌不滿3個月,被發現在拆裝潢? - Mobile01 的八卦
數位發展部 7月掛牌上路,第二辦公室位在台北市「地后」新光大樓,一年半租金近7千萬元、花3千多萬裝潢惹議,多名立委今(27)日質疑,數位部近日推遠 ... ... <看更多>
數位發展部台南 在 數位發展部推「台灣雲市集」協助傳統老店數位轉型 - YouTube 的八卦
數位發展部 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推出台灣雲市集,鼓勵店家和企業跨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位在新北板橋的蚵仔麵線老店,加入線上訂購服務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