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DA品牌旗下智世代旅行車
SKODA OCTAVIA,第4代大改款新車
終於在今天正式發表嚕~
第4代Octavia同樣擁有四門房車及Combi五門旅行車版本,
皆以集團最新的MQB底盤打造,
車身尺碼更長、更寬,
也因此讓車室空間、
行李箱空間獲得相對提升。
全車系標配
Air care 空調科技
10.25吋全螢幕數位儀表
10吋多媒體直覺聲控主機
五門Kessy Full
HUD投影式平視顯示器
Matrix智慧複眼LED大燈組
您好,Skoda智慧語音系統
多車道道路虛擬實境顯示功能
迎賓展演LED尾燈
一鍵啟動Travel Assist
ACC+道路置中、標配的9氣囊⋯
外觀方面
全新的立體直舖式水箱罩
車側使用明顯的摺線強化動感,
車尾改以置中的Škoda字母
標取代傳統圓形廠徽
動力方面有 3 種設定,分別是
1.0 升三缸渦輪引擎
能輸出110匹馬力與20.4公斤米扭力
1.5 升四缸渦輪引擎
能輸出150匹馬力與25.5公斤米扭力
且都配有 48V 輕油電系統,
可以創造更好油耗與起步順暢度,
而頂規 2.0 升四缸渦輪引擎
則是190 匹馬力與 32.7 公斤米扭力。
若近期有要換/購車的消費者
這台不論是科技感、舒適度、內裝質感等⋯改款的很有感的車款,
千萬不要錯過唷!
Skoda Octavia 正式售價:
五門斜背
1.0 TSI e-TEC:99.9 萬元
1.5 TSI e-TEC:111.9 萬元
五門 Combi
1.0 TSI e-TEC:109.9 萬元
1.5 TSI e-TEC:121.9 萬元
2.0 TSI 4X4:132.9 萬元
By R 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萬的網紅buycar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大改款Ford Kuga ST-Line在外型設計,水箱護罩採用蜂巢式水箱設計。頭燈部分採用LED單體投射式頭燈,並配備AHB自動遠光燈及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系統。後視鏡結合方向燈及車側盲點。車側部分將原有防刮材質更換為同色烤漆設計,輪胎尺寸255/55 R19。車尾部分採用雙邊單出型排氣管...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Facebook 八卦
Škoda Octavia新世代歐系房車/旅行車 耀眼登場】
(9/14)台灣Škoda發表最新世代Octavia
身為Škoda最受歡迎的車款
這次Octavia也引進相當豐富的車型
車型編成
五門斜背1.0 TSI 48V售價99.9萬
五門斜背1.5 TSI 48V售價109.9萬
五門Combi 1.0 TSI 48V售價111.9萬
五門Combi 1.5 TSI 48V售價121.9萬
五門Combi 2.0 TSI 4X4售價132.9萬
除了房車與旅行車可選擇之外
動力更有3種引擎規格可供選擇
-
在尺寸的部份
這次房車/Combi車型增長19/22mm
車寬則是增加15mm
在後座空間以及行李廂空間皆有所進步
後座膝部空間達到23公分
行李廂空間房車/Combi為600/640L
Octavia真的可以說是空間魔術師
-
外觀造型部份
車頭設計上更為低斜前伸
配上寬開口的水箱護罩
用鍍鉻飾條環繞整個水箱護罩
下氣壩則是使用蜂巢狀的造型
頭燈全車系標配Matrix LED頭燈組
全車共48顆LED燈配置
在近光燈模式會依照車輛轉向及彎道幅度
自動改變前方的光型
在遠光燈模式則是會自動遮蔽對方來車及前方車尾
車側部份從引擎蓋羽葉子板之間的間隙
所形成的腰線延伸至車尾
讓車輛整體看起來更加流線
輪圈的部分則是依照動力的不同
配置從17吋-19吋不等
車尾部分在中央可以看到相當明顯的摺線
尾燈則是使用LED燈組並使用狹長設計
-
內裝部分使用全新世代的格局
Info Sense智慧直覺數位化座艙
搭配10.25吋數位儀錶
10吋CNS3.5的多媒體聲控主機
支援無線Apple Caplay
有線Android Auto
並且導入語音控制功能
儀表台上方也配置HUD投射式抬頭顯示器
中央鞍座可以看到配置電子線傳排檔
以及電子手煞車附Auto Hold
-
動力部分這次提供三種動力
1.0升直列三缸渦輪汽油引擎附48V輕油電系統
最大馬力110匹 最大扭力20.4公斤米
平均油耗房車/Combi為20.4/18.6km/L
1.5升直列四缸渦輪汽油引擎附48V輕油電系統
最大馬力150匹 最大扭力25.5公斤米
平均油耗房車/Combi為18.4/18.5km/L
2.0升直列四缸渦輪汽油引擎
最大馬力190匹 最大扭力32.7公斤米
平均油耗14km/L
全車系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底盤平台則是使用全新的MQB模組化平台
懸吊結構一般搭配前麥花臣後扭力梁
不過Combi 2.0由於是4X4四驅車型
所以使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配置
-
安全部分一直以來都是Skoda所提倡的
全車系9具氣囊
這次Skoda也終於導入Level2的ADAS輔助系統
包含ACC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
AEB行駛中緊急煞車系統
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
Lane Assist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Side Assist車側盲點警示系統等安全配備
-
其實Octavia一直都是歐洲市場相當熱銷的車型
憑藉著易入手的價格以及很大的空間
還記得之前去歐洲玩
由於需要可以裝載4個28吋的行李箱
在租車預算有限的狀況下
唯一首選就是Octavia Combi了
這次大改款的Octavia我覺得更像Audi了
房車很像A5的斜背 Combi很像A4 Avant
你覺得呢?
By熊子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熊子 #陳韻羽 #新車發表
#歐洲車 #旅行車 #歐洲房車 #Skoda #Octavia
#Škoda #Octaviacombi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BMW G30 540i / 530d xDrive 無畏新五力
4K UHD: https://youtu.be/Tfq0aHgp9MM
當BMW於10月為大家揭曉全新5系列車款的面容時,我們對於這輛BMW重量級產品便充滿期待! 而全新G30世代所要超越的,不只有他牌競爭者,更包含了前世代5系列所創下的790萬全球銷量!
這次,我們遠赴葡萄牙,為的便是搶先體驗新大五於各項表現有何提升,不料,有限的時間與滂沱大雨卻給足了我們考驗,但在坐上了BMW G30 540i、530d xDrive後,它不僅科技等級令人折服,乘著四驅與四輪轉向系統,更令我們面對惡劣天候時依舊毫無懼色…!
精緻升級
看到官方所公佈的新大五廠照後,相信許多朋友也和我們一樣,起初的印象就是:BMW大五與大七更像了!
沒錯! 正因G30世代5系列車款頭燈造型改變,換上了與7系列車款相似的造型,再加上前葉子板下方氣流導出鰓的設計,若僅由車頭望去,一不留神,有時真還可能錯認;不過,若看到競爭對手令人感覺似乎僅有車輛大小區別的家族設計,看見G30 5系列的車尾,熟悉BMW車款的朋友肯定仍可一眼認出它正是全新大五!
此外,全新5系列車款雖車長有著近30mm的微幅增長,但車體的風阻係數大量減低至0.22 Cd,再加上車重較舊款減輕高達100kg,因此,光就車體部分,就可為節能表現帶來不少幫助!
另外,新大五除了LED尾燈外,新款車型已將LED頭燈列為標配,若想再進一步選擇功能更為先進的燈組,BMW還提供具最長500米照射距離,且可自動調整的自適應性LED燈組;對於不同喜好的買家,新大五也提供了強調豪華感的Luxury Line車型,以及帶有運動風格的Sport Line車型,而針對更重口味的車主,BMW更有著M Sport全車套件,可為5系列帶來最為濃厚的跑格!
尖端科技
坐上新大五車內後,除了舒適、質感依舊迷人,且車內儀錶已使用數位顯示,眼前的彩色抬頭顯示器投射面積也較舊款增大了70%之多,因此,不論是行車、導航與道路速限的判讀皆相當容易;而在中控台上方,各項車載系統都能利用10.25吋中控螢幕進行調整,不僅如此,其中除了擁有便利的語音命令輸入,系統亦可偵測駕駛的手勢比劃,以安靜、快速的方式變更各項功能,為駕駛盡可能減低分神機會,進而提升行車安全!
而說到目前各車廠皆極為重視的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新大五不僅配備Apple CarPlay系統,BMW更是業界第一個能將手機與車輛無線連結的車廠,也因此,上車後只要將手機置於指定位置,再也不需擔心傳輸線有無在您身邊,甚至,搭配專用的手機殼後,新大五更能在無線的狀態下為手機充電,令人十足佩服這輛車的科技層級!
至於乘客部分,大五的後座空間表現已無需令人挑剔,而車上更可提供行動網路的熱點分享,最多還可同時接受10具行動器材連結! 若再選配具備按摩功能的座椅,以及Bowers & Wilkins的1400瓦、16揚聲器環繞音響系統,絕對可讓每趟乘車都是最極致的旅程!
到達目的地時,BMW ParkNow除能顯示各地區的停車資訊,還能進行車位預訂或停車繳費,再加上先前僅在大七上才能見到的遙控停車技術,只要透過具有觸控螢幕的車鑰匙控制,新大五也能停入最為狹小的車格,且不必擔心乘員、駕駛難以進出車輛!
此外,當車輛停放於遠處時,車主還可遙控3D車輛環景攝影系統,隨時監測車輛停放處週遭的環境,令人無須擔心停放於遠處的車輛安危!
細緻暢快
這次前往葡萄牙試車,雖然海濱道路景致怡人,然而天氣時晴時雨,第一天試車風和日麗,能夠邊開車,邊徜徉地中海的美景,可惜午後的美好時光我們浪費太多時間在迷路,而第一天的試車行程,途中剛好碰上一段直線道路,於是趕緊為540i進行加速實測,將行車模式切至Sport,關閉循跡控制,輕拉轉速,全油門加速,後輪還會出現微微空轉,接著直列六缸雙渦輪引擎奮力拉轉,加速力道鮮明且持續,0~100km/h實測5.4秒!
第二天,我們被分配的車款為530d xDrive,雖然少了M Sport空力套件,但我反而喜歡這輛車,而且是一啟動就喜歡!雖然與540i相同皆配置3.0升直列六缸的設定,但這具柴油渦輪引擎的搭配雙渦流+VTG可變葉片幾何渦輪,引擎聲浪沒有傳統柴油引擎的吵雜聲,甚至還有近似美式V8引擎的雄渾咆哮聲!
265hp的最大馬力雖然沒有比540i強,但63.2kgm的強大扭力,感覺上貼背勁道比540i更強,且8速手自排綿密的齒比配置,剛好可以彌補柴油引擎轉速較低的設定,再加上試駕車款配置xDrive四驅系統,因此原廠0~100km/h加速成績剛好也是5.4秒。
俐落操控
BMW房車過去最迷人之處,在於擁有優異的操控性能,新大五當然也稟持這樣優異的傳統,雖然沒有配置與G11/G12相同的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但在大量鎂鋁合金材質使用下,同樣有著優異的車體剛性,且車重較上一代輕了100kg,再加上前雙A臂、後五連桿的懸吊結構,搭配EPS電子動力輔助方向,不止有擁有精良著操控性能,就連微轉方向盤,也能感受清楚、細緻的路感回饋,尤其高速公路下擁有沈穩的駕馭感受,只要切換ACC主動巡曳,變能夠自動隨著前車的速度,進行車速、車距的調節,就連車道維持系統,也可以在時速210km/h以內獲得控制。
當然,主動安全防護科技,已經成為各大車廠,尤其高級房車的標準陳設,相同的功能性下,比的莫過於系統作動時的精準度與敏捷性,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藉由雙手,感到實際的操控本質。
試駕540i時,雖然採FR配置,但車頭指向性已經很精準,加上配上M Sport跑車懸吊,劇烈過彎時的側傾抑制能夠發揮優異的效果,當然,通過顛簸路面時的舒適性也因此降低。
相較之下,530d xDrive不僅採用全時四驅系統,後輪還有轉向裝置,加上阻尼配置兼顧舒適與操控平衡,反而更讓我喜愛,當然,重點是,試車的天氣極為惡劣,不少山路流下泥濘的泥流,四驅系統通過積水路面或濕滑路面,能夠發揮優異的抓地力,不會出現水滑,或者驅動輪飄移,能夠在轉動方向盤同時催加油門的過程中,感受到底盤的紮實與驅動系統的穩定;為了感受後輪主動轉的靈活性,我還刻意在佈滿髮夾彎的路面,刻意加快車速,結果530d開起來的感覺,硬是比540i過癮,清晰的手感,能夠幫助身體本能地掌控好出、入彎道的節奏,搭配柴油引擎豐沛的扭力輸出特性,出彎再加速的暴力感顯得鮮明些,而且搭配的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角度達3度,如果依保時捷跑車的設計,在可以消抵0.5G的側向應力,530d xDrive肯定有相近的水準,在某些小夾角彎道,感覺上這輛逼近五米長的房車可能出現推頭,卻一溜煙地完成過彎動作,十足性能房車的風格。
TCar短評
新大七是我最喜歡的BMW房車,G30大五不僅傳承大七的特色,就連造型也很相近,對我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幾分!
若就我們試駕的車款相較,530d xDrive對我的吸引力明顯要高過於540i,不僅加速性能相當,操控靈活度也更好。國內總代理雖然暫不打算引進xDrive四驅版本,但消費者一樣可選配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對於喜愛開車的朋友而言,多了這項配備,能夠讓人體驗貼近性能房車的駕馭樂趣,是一樣相當划算的投資!
BMW 540i
引擎型式 2998c.c. L6 DOHC 24V+Turbo
最大馬力 340hp/5500~6500rpm
最大扭力 45.8kgm/1380~5200rpm
長寬高 4936x1868x1479mm
軸距 2975mm
車重 1595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25/55 R17
BMW 530d xDrive
引擎型式 2993c.c. L6 DOHC 24V+Turbo
最大馬力 265hp/4000rpm
最大扭力 63.2kgm/2000~2500rpm
長寬高 4936x1868x1479mm
軸距 2975mm
車重 1695kg
驅動模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25/55 R17
BMW Taiwan總代理 汎德 TCar 葉明德
#BMW #new5series #g30 #540i #tcar #海外試駕 #葉明德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全新大改款Ford Kuga ST-Line在外型設計,水箱護罩採用蜂巢式水箱設計。頭燈部分採用LED單體投射式頭燈,並配備AHB自動遠光燈及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系統。後視鏡結合方向燈及車側盲點。車側部分將原有防刮材質更換為同色烤漆設計,輪胎尺寸255/55 R19。車尾部分採用雙邊單出型排氣管,配有電動尾門及腳踢式感應。
動力配置採用EcoBoost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排氣量1999c.c.,最大馬力250ps,最大扭力38.7kgm。變速箱採用SelectShift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12.1 km/L。
內裝部分儀表板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方向盤配有換檔撥片,前方抬頭顯示器。座椅材質為類麂皮運動座椅,並附有駕駛座10向電動調整。中控台配備8吋SYNC 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音響採用B&O頂尖聲學環倉音響。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
音樂來源:
Song: LAKEY INSPIRED - Blossom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c-HcOT3kV28
Song: Wonki - Season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7fgQxBUvuVE
Song: ROFEU - Midnight Lover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A8zChZlq-Ws
Song: x50 - Miss U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4lMXI0qnyrg
Song: MusicbyAden - Aliv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6EKNcrMMadw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全民瘋車Bar Youtube 的評價
新年式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將AYC主動式彎道動態控制系統列為全車系標配
並下放ACC、FCM、7氣囊至2WD菁英型
什麼是AYC主動式彎道動態控制系統?
Active Yaw Control的縮寫,是日本三菱汽車開發,安裝於汽車底盤的差速器裝置,可將引擎扭力傳遞至抓地力最良好的車輪上。有別於傳統式的機械式限滑差速器,AYC是由電子裝置進行控制的。由電腦進行對後差速裝置的控制,進行主動分配扭力滑差。運算基礎是由電腦接受的車輛縱向以及橫向重力加速度、轉向、煞車、節氣門開啟度等感知器回傳訊號。當有裝設ABS煞車系統時,ABS也列入運算參數之一。
首次出現是在Lancer Evolution IV,之後配備於Evolution每一代車系,通常是四輪傳動備配,但這次下放至二輪驅動,讓二輪驅動的日蝕過彎極限提高。
什麼?太多字看不懂?
沒關係我們還準備全民瘋車Bar小劇場,看看怡塵如何解釋AYC吧
-
※訂閱全民瘋車Bar:
https://goo.gl/LRfZZ9
※怡塵FB粉絲團按讚:
https://goo.gl/VVsjmx
※怡塵IG追蹤:
https://goo.gl/GMM1Vd
※官方Line ID: @fod6349u
http://line.me/ti/p/%40fod6349u
-
合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本次試駕的車款為Hyundai 首次導入的Kona N Line,在外觀方面有著運動化且雙色車身的設計,以及在水箱護罩、前後保桿都有專屬的N Line套件,輪圈的部分升級成18吋的鋁圈,前輪輪圈裡的煞車碟盤則升級到了320mm。
在內裝的部分,座椅與方向盤、排檔桿都用了一些紅色的車縫線來做點綴,以及新增了10.25 吋全液晶數位儀表、HUD抬頭顯示器、Qi無線充電盤與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影音娛樂系統,駕駛座則配置了10向的電動座椅調整。
在動力方面,Hyundai Kona N Line搭配了第二代Gamma 1.6Turbo直列四缸引擎,最大馬力來到了198匹,扭力則有27公斤米,並搭配了7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創造出0~100km/h有7.7秒的加速成績。加上有Drive Mode 進階多重駕馭模式,包含節能、一般、運動,共三種模式可以做切換。
Hyundai Kona N Line在SmartSense全智能安全科技的部分,具備了達到Level 2的半自動輔助駕駛科技,包含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系統、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系統、BCA 盲區碰撞避免輔助系統、FCA 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含行人及騎士偵測)、DAW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FCW前方撞擊警示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BCW盲區偵測警示系統、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系統、LCA車道變換警示系統、LVDA前車駛離警示系統、ROA 後座成員未下車警示系統以及SEW安全下車警示輔助等功能。
更多影片盡在Go車誌官網:https://www.buycartv.com/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分享] 簡單好用機車輔助工具- Snap-on 數位扭力扳手 - Mobile01 的八卦
[分享] 簡單好用機車輔助工具- Snap-on 數位扭力扳手 顯示視窗左上角的是電池容量螢幕中央23.0 N‧m 是我的天波機油洩放螺絲扭力值 [分享] 簡單好用 ... ... <看更多>
數位扭力顯示器 在 數位電子扭力接頭| 用科學的方式鎖螺絲| 比傳統扭力扳手還好用!! 的八卦
時間軸---*00:00 開場00:18 電子扭力顯示器開箱02:08 裝電池04:37 比較ARM602-3與ARM602-4A差異05:30 怎麼挑選 數位扭力顯示器 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