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給高中職老師與社工的邀請信】
用了約五年,我從一個教育門外漢走進了各式各樣的教育現場,遇見過很多心碎時刻。
有學生描述自己是垃圾,不相信自己會被其他人擁抱。
有學生因為曾被性侵,不相信自己還能用愛照顧別人的人。
有學生因為曾經得到憂鬱症,不相信自己不是別人的負擔。
在教育現場,這些都是看不見的真實。在這些讓人心疼不已的年輕人身邊,我很努力想做多一點,從沒放棄城市浪人,一直想辦比賽,就是因為知道這場特殊的比賽曾經陪伴很多年輕人試著練習行動、傾聽他人、肯定自我、突破自己、服務他人。2013年發起流浪挑戰賽,在台灣舉辦近五年,很用力,才好不容易陪著一些青年練習走出舒適圈,探索自我、參與社會。
從一場校園的挑戰賽,走成一個國際服務。我們很努力想為教育多做一些事,但是在台灣,光是大學生就有超過100萬人。
改變世界,不該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一點點。
改變世界,也不該是一個組織做很多,而是應該透過整個生態系一起共好。
「希慈,我們可不可以一起把這些能量帶到高中?剛好108課綱來臨,校園將會開始有一些彈性空間可以讓你發揮,我們可以重新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去年,一名熱血的老師與我聊起這些可能性。
不同於以往城市浪人提供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這次的《教育種籽計畫》,我們希望將體驗式學習、探索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帶入體制內,為即將一起迎來108新課綱改變的高中教師們提供一套具參考價值的教學工具。
今年年初,我和樹林高中的裕晴老師共同開設了一門前所未有的多元選修課—一堂線下人生遊戲體驗課。
在課程中,我們帶一群高中學生完成了全球第一場高中探索賽,他們自己設計20項任務、體驗並討論任務的價值、招募126名師生共同參賽,在兩週內完成近200項任務行動挑戰。(超感人的成果即將釋出)
他們不是一群很會念書的孩子,但是在過程中,他們開始感受到同理心能被練習而學會、開始發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開始感受到社會問題的複雜性、開始喜歡上跟外國人互動、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帶給別人溫暖的力量…。這些事情,發生在一學期的課程之中。
學生們 #討論議題、 #自我反思 、#開始解決問題 的樣子,這才是最迷人的啊。
課程結束後,學生與我們都希望經驗不只停在這堂課、這間學校當中。
於是,我們便邀請 《職人》SHOKUZiNE主編(也是社工夥伴!)一起將該課程教學方法、歷程及課程後的教學者反思、學生期末修課心得⋯⋯等彙編而成一套很真實、很有過程感的教材書籍,將會 #免費提供200套給需要的高中職老師或是機構社工。
這次,我們想要陪伴具有相同教育熱忱、認為升學不該是教育唯一目的,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翻轉體制的教師們一起探索特色課程的全新可能。除了提供教材,我們也希望能建立起願意一同創造改變的教育者社群,透過互相分享實際操作時的經驗,提出困難點互相交流,除了達到不斷修正,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理想狀態,我們也將因為彼此的陪伴而更有前進的動力。
我們可能和學生成為夥伴、朋友,因為互信、平等的教學關係,學生開始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溝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些事情可能在課堂上發生,我們可以一起期待這些改變發生,而創造改變的路上,熱血的你們,並不孤單!
教材索取的細節請先行加入【城市浪人教育種籽計畫】社團,我們將會在近期陸續公告釋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0453105470299/?source_id=160985164063572
更多細節訊息都會陸續在社團中悄悄公布溫柔不打擾粉專的大家,所以快加入社團不要漏掉資訊啦!
城市浪人執行長希慈誠摯邀請
#讓自己的學弟妹有更多機會看見生命不只是這樣
#一起標註標註TAG自己的高中職老師或是機構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
教育種籽計畫 在 城市浪人City Wanderer Facebook 八卦
#夥伴想說
城市浪人很榮幸獲選了遠見·天下文化主辦的2019【未來教育 台灣100】獎項!
這次得獎的是與樹林高中合作的《教育種籽計畫》。
一直以來,城市浪人大多都是透過自己舉辦流浪挑戰賽來啟發學生跨出舒適圈、探索自己的熱情與使命,但《教育種籽計畫》是首次我們與體制內公立高中合作,讓創新的引導式教育能夠進到高中校園,給學生用一學期進行project-based learning。
這樣與高中老師合作的方式,不只讓全校師生都看見教育不同的可能性,更讓參與的學生更深度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做某些事。曾經的參與者們在大學都做著很棒的事情呢!
授獎典禮上,不管是與其他獲獎團隊交流或聆聽教育創新者分享,都讓我們感覺到滿滿的教育動能和台灣教育的希望!其實教育現場有很多第一線的老師在做著各式各樣有趣有意義的課程,真的是讓我們很欽佩也很感動,也希望城市浪人的探索教育模式能夠提供現場老師們不同工具去嘗試,讓學生有更多不同學習的可能性!
想跟城市浪人一起創造未來的教育願景嗎?
我們正在招募正職夥伴唷!
歡迎來加入這個充滿可能性的團隊~與我們一起為台灣想像不一樣的教育!
想了解更多正職招募資訊?
點這裡👉https://reurl.cc/A1355p
#城市浪人 #找到想花一輩子的熱情
#遠見天下 #未來教育台灣100
教育種籽計畫 在 城市浪人City Wanderer Facebook 八卦
【教育種籽計畫最新雙週引導課程實作方案:非營利教育機構X高中職教師!《把城市當教室》內容濃縮版!陪伴教師 Learning by Doing!】
今年年初,城市浪人執行長希慈和樹林高中老師共同在樹林高中開設了一門前所未有的多元選修課—一堂線下人生遊戲體驗課。課程結束後,他們將該課程教學方法、歷程及課程後的教學者反思、學生期末修課心得……等,彙編而成一套很真實、很有過程感的教材書籍,名為《把城市當教室》,目前已透過實體和線上寄送教材的方式,共享給對計畫感興趣的夥伴們,希望能作為教師執行探索教育、體驗式教育相關課程時的教案參考。
👉👉👉提供濃縮教材X雙週共同帶領👈👈👈
將《把城市當教室》中為期一個學期的課程內容,擇幾個主題聚焦(如貧窮、移工、性別……等),作兩週濃縮版的課程,使可在雙週共六小時的課程時間內操作,以第一週希慈主帶,教師作觀察員;第二週延續上週課程,改以教師主帶,希慈作助理或共同帶領的角色進行課程的引導,使教師能完整經歷相關主題引導的過程💪
對計畫感興趣的夥伴,歡迎下載城市浪人教育種籽計畫雙週引導課程實作方案:http://lnk.pics/Eduseeds_Cooperation1211
裡面有更詳細的計畫說明🎉🎉🎉🎉🎉
《計畫推薦名單》(不分順序)
1.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陳東升老師
2. 台灣大學電機學系 葉丙成 Benson老師
3. 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教育部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老師
4.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台灣發起人 童心創意 翻轉臺灣 DFC Taiwan 許芯瑋女士
5. 雜學校|Za Share 創辦人兼校長 蘇仰志先生
6.《 學習的理由 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紀錄片 楊逸帆先生
7. 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 - TFT 第一屆老師 徐凡甘先生
8. 北市麗山高中教師、教育部國教署商借教師 藍偉瑩老師
9.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臺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 薛曉華老師
10. 國立臺灣大學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行政副組長 劉建成先生
11.財團法人為台灣而教基金會 創辦人 劉安婷女士
#城市浪人陪你
#陪伴孩子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教育種籽計畫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評價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教育種籽計畫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評價
2018第二屆【參與式預算.新店500萬】
(17案)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兒童電腦語言Coding培力夏令營
提案內容:
全球掀起電腦程式設計的教育浪潮,台灣將在108年把程式設計納入國中課綱,以迎接人工智慧AI新世代,並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坊間類似的課程多是教育資源較優渥的孩子才有機會接觸,所以本計畫希望讓弱勢孩童也有學寫程式的機會,故擬定在新店區、石碇區等十所小學開辦學習電腦程式設計(coding)的培力夏令營,開啟偏鄉或弱勢家庭的孩子們不一樣的未來,亦延續本校在偏鄉長期推動「大手牽小手」coding教育的理念。
預期效益:
★以大學生為主的種籽教師,透過在地服務,學習為地方創造生機之經驗。
★協助弱勢家庭兒童參加程式語言夏令營,與未來趨勢連結,創建新契機。
預算金額:
★講師費:外聘講師1,600元x 72小時+內聘講師800元x 100小時=195,200元
★助理費:400元x 148小時= 59,200元
★材料費:Taibit(可重複使用)每套1,000元 x 40套=40,000元
★筆記型電腦25,000元 x 2台 = 50,000元
★印刷費:海報50元x 20份 + 傳單1元x 1,000份 = 2,000元
★誤餐費:80元x 848個= 67,840元;場地費:48,000元;雜支:23,310元
總計約:50萬元。
提案人: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江紫茵主任秘書/
亞洲兒童程式教育協會盧盟晃/
科丁聯盟協會劉文堂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