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都在關注 #美國大選副總統辯論會,想讓下一代更直接聽懂英語,環境是重點。
我曾在美國進修一年,發音有進步一些,我發現與外國人溝通不是只靠多記單字,更需要對整個文化的了解。也是在那一年,我深刻地感受到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
105年起,臺北市逐步推動「建構臺北市為英語友善城市」政策,以 #保護學齡前幼兒身心發展之最大利益 為前提,依法令去推動 #正常化教學,讓英語能自然而然融入孩子們的教保活動之中。
我們的老師認真去設計課程,不管是遊戲、體能活動、戲劇表演,一整天都可以自然而然的講英文,小朋友沒有壓力,感到有趣、就敢開口、也會更樂意分享。
四年來,臺北市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共有16所幼兒園參與這項實驗計畫,但這一切並不容易。
105年起,我們先進行文獻探討、焦點座談,凝聚專家意見,106年辦理 #教師增能工作坊,並率全國之先,在108年出版臺北市《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實驗的專案經驗成果集》。109年函頒「臺北市試辦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施原則」,為 #臺北市英語融入幼兒教育的課程運作、師資培育、資源整合提供明確的指引方向。
我希望讓臺北逐步走向「全球城市」(Global City),我們目標明確、方向清楚、步伐穩定,不只要啟發幼兒對英語的興趣,更要促進孩子們多元文化學習與對國際了解,讓他們無所畏懼/迎向世界!
#擁抱世界 #接軌未來 #無所畏懼
教學正常化幼兒園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八卦
【六問教育部!】
最近孩子的幼兒園,把歡唱英語律動課停掉了,我很訝異,因為孩子們都很愛的課,怎麼說停就停?老師說是因為教育部規定,推動教學正常化,不能外聘老師,所以把英語改成客語或其他方言,歡唱英語就放到課後去自由選讀。聽完之後,驚訝的情緒馬上變成生氣的情緒,因為12年國教已經夠糟了,還向下延伸,這是甚麼亂七八糟政策,我要六問教育部:
1.台灣孩子的英語,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在亞洲四小龍裡敬陪末座,不是要孩子國際化,但不從小開發興趣及動機,難道要等到跟我們一樣大時,坐在那裡背單字,每天考試考不完。
2.白天時間,你們覺得這種制度是實施教學正常化,但爸媽們擔心白天都沒英文學,課後或假日還不是得去找英文才藝班上上課,這才是真實的教養環境。這種深怕孩子語言落於人後的心態,我想你們這些官員,應該是不會懂得。
3.這些課都是孩子很喜歡的,不管是老師或家長,都沒有人強迫孩子學習,方言及母語雖然重要,但其他的外語,難道家長不想讓孩子多接觸嗎?家裡如果沒有會講英語的家屬,或爸媽自己深怕自己教不對,在學校有老師教,何嘗不好?這個作法,不是逼沒預算讓孩子去學英文才藝的小家庭,又要多一筆費用送去學?
4.你們覺得從國小之後教就可以了嗎?從大腦學習的角度,學齡前當然是黃金關鍵期,為何要讓孩子用考的來學語文,而用遊戲在學,竟然叫做教學不正常化?
5.孩子課內不學,課外學,花錢事小,但剝奪了親子相處的時間事大,童年只有一次,你一個表面上做個不知道誰看的政策,在執行時你有沒有想過,正在跟主流價值背離,正在跟已經很困難的育兒環境對立?
6.限制一般幼兒園,不能聘外師教英語,不就等於要家長把孩子送去雙語或全美語的幼兒園?部長,很貴的,不是每個人都念得起的!
我轉頭看到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心情真得很無奈,他們的未來,怎麼會被大人弄成這樣。如果你也同意教育部的做法很不對,為了教育的百年大計,請分享出去,我將彙整所有家長的意見,親自送進教育部去, 聽聽部長,您怎麼說!!!
教學正常化幼兒園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大溪仁和國小第三期校舍落成,提供學生更大,更友善的活動空間
大溪埔頂地區迅速的發展,仁和國小落成的第三期工程,增加了活動中心、幼兒園、特殊教育教室及專科教室,成為一個小而美的中型學校,讓學生有更大、更友善的活動空間,有效紓緩了大溪埔頂重劃區學生人數增加,以及周邊學校的增班壓力。
市府會降低學生的負擔,讓孩子能「快樂多一點、閱讀多一點、運動多一點、考試少一點」。我們會檢討簡化教育部、教育局非必要的評鑑工作,降低學校兼任行政工作老師的負擔,讓學校教師能夠在專業教學工作上做更多努力。
此外,我也指示教育局檢討各校早自習情形,國中小早自習時間都盡量不要用來考試,讓學童讀書或運動,而包括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等課程,也不能夠挪為其他課程,確保教學正常化的落實。
教學正常化幼兒園 在 幼兒園教學正常化及友善教保服務計畫宣導短片_統整教學領域 的八卦
幼兒園教學正常化 及友善教保服務計畫宣導短片_統整教學領域. 62K views · 9 years ago ...more. 中華民國教育部. 23.8K.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