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活在過去,勇於承擔未來。民進黨永遠都要用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做一個有主張、有堅持的執政黨。
--
今天是我們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第二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在致詞的一開始,我要再一次向呂副總統、姚主席、許主席、游主席、蘇主席、張院長、陳菊市長等黨內的前輩先進們,致上我最深的感謝,以及最高的敬意。
我曾經說過,能領導這個黨,是我畢生的光榮。即使是現在,像今天這樣的場合,當我以黨主席的身分站在這裡時,我的心中仍然戒慎恐懼。
這個黨是一個有重量的政黨,它的重量來自於各位無私的奉獻,來自於各位年輕的時候,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衝撞體制,一次又一次投入台灣民主化的運動。
我競選總統的時候,曾經在辯論會的場合,提到陳菊市長當年寫下的遺書。它給我的感動,至今還很難忘記。據我所知,當年寫下遺書,跟家人及台灣人民告別的黨內同志,絕對不只陳市長一個人。各位親愛的黨員同志,這就是我們民進黨一路走來的路。
不要忘記前人的努力。每一次我到黨部開會,看到會議室牆上掛著「清廉、勤政、愛鄉土」那七個字,我都會多看幾眼。這短短的七個字,是黨內民主前輩們對所有從政黨員的提醒。他們一生的努力,就是希望為台灣打造一個,能做到這七個字的政黨。
今天我能站在這裡,是各位所打下的基礎。為了不辜負那七個字,從去年520就任以來,我每天都嚴格地要求自己,同時我也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執政團隊的所有人。
我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情,台灣人民再次把國家託付給民進黨,我就一定要做好,不要辜負那七個字,更不要辜負台灣人民深切的期許。今天,我可以很有自信地告訴大家,公教年金改革已經完成了。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完成過去幾任政府都做不到的事了。
社會住宅也開始辦理了,長照2.0也漸漸在普及當中。司法改革也透過民主的討論,蒐集彙整了改革的議題與方向。同時,我們也開始處理不當黨產,把台灣的民主導向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數百年來原住民族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我們也透過一個和解的機制,開始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前瞻基礎建設條例在立法院也已經通過,未來,這些基礎建設的改善及興建,將會讓台灣的子子孫孫,能夠活在一個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當中。
接下來我們還要再推出稅改方案。改革不會停止。一個改革完成了,另一個改革馬上就開始。台灣沒有時間可以浪費。這就是我們的執政態度。我們把最困難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做,而且,我們會把台灣的問題一個一個來解決。因為,我跟大家一樣都相信,這就是民主進步黨存在於台灣的目的。
當然,改革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遭遇挫折、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甚至抗議。我知道,只有堅持,才能完成使命。不過,在這裡,我要特別拜託大家,針對社會上的不滿,我們要用多一點同理心來包容。再給台灣多一點時間,風雨就會過去,當雨過天青時,留下來的,會是一個更好的台灣。
這一年來,各項指標都顯示,台灣正在變好。景氣持續在回溫,經濟成長的幅度超越了過去的預測。股市萬點超過一百天,打破歷史紀錄。
經濟指標好轉,我們所強調的「分配」問題,也在改善。這個月,在政府宣布對軍公教加薪之後,工商界也紛紛跟進。一個正向的循環正在展開。
現在,我們新的閣揆,賴清德同志,所帶領的行政團隊,也已經就定位。各位對他一定不陌生。這一段時間來,這個「做實事」的內閣,已經展現他們的行動力。在這裡,我要再一次謝謝他,謝謝他願意承擔。新閣揆、新局面,民進黨所率領的執政團隊一定會站在既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奮鬥不懈。
各位黨員同志,從以前到現在,我們民主進步黨從來都不怕困難跟挑戰,我們民主進步黨也從來都不怕外在環境的變化。
回顧台灣三十年的歷史,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民進黨都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奮鬥。
不過,我們不會活在過去。勇敢承擔台灣的未來,存在於我們每一個民進黨人的血液裡。以前,每當外部和內部環境產生巨大變化時,民進黨就會形成新的論述,帶領台灣走向新方向。
各位同志,現在時候到了。而且,我主張,民進黨這次所形成的新論述必須精確回應以下四個變化:
首先,世界的變化。有別於創黨時期的冷戰結構,如今,多元的國際情勢取代了兩極化的格局。過去陣營之間的劃分,已經難以適用於現今全球政治的動態關係。民進黨必須跳脫舊框架,重新審視台灣在世界以及地緣政治之中的戰略定位。這就是為什麼,從我去年上任以來,就立刻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原因。
第二,中國的變化。現在的中國跟創黨時期已經很不一樣。中國的崛起,是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必須謹慎面對的趨勢。情緒式的仇恨,或者一味地討好,都無法誠實正視中國的崛起和發展。
我們必須在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及主權的原則下,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民進黨人重要使命。
第三,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跟創黨時期相比,生產及資本,在這三十年來不管在產業型態、公司組織、貿易投資、勞資關係、以及對財務的定義上,都跟過去截然不同。在全球化與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台灣的產業、經濟、財政以及勞動政策如何與時俱進,民進黨必須有對應的答案。
第四,台灣社會的變化。過去,台灣的民主只有一個對手,就是威權政體。但是在三次政黨輪替後,威權政體已經不再是當前台灣的政治問題。隨著解嚴之後,台灣的社會力和公民社會蓬勃發展,為民主政治帶來更多元的競合關係。政黨和社會的關係早就跟創黨時有了極大的變化。
如何在眾聲喧譁當中,替台灣整合出前進的步伐?這是我們的課題。民進黨應該跟公民團體、第三勢力維持何種關係?如何在理想和實際之間,維持平衡,讓社會繼續前進?這些是當前的民進黨必須釐清的課題。
我再強調一遍,當外在環境改變時,民主進步黨不能不應變。因此,本黨有必要形成新的論述,並且正確認知國內和世界局勢,透過對「民主」以及「進步」這兩個概念的重新定義,來確立黨在新時代中的方向及路線。
今天的全代會上,我相信全國人民想要看到的,不是我們內部的爭議。全國人民想看到的是,民進黨人今天聚在這裡,有在認真思考,如何帶領台灣走出歷史所累積下來的困境。
所以,我在此宣布,我會盡快啟動這一整套新論述的討論過程。我已經交代智庫,從下個星期開始,必須針對「外交與國際參與」、「區域安全與兩岸」、「國防」、「自由人權」、「政治體制」、「財經」、「社福」、「勞動」、「農林漁牧」、「教育與文化」、「數位科技」、以及「國土規劃」等十二大面向的問題,逐項進行檢討和討論。
我們會先從黨內討論開始。同時,主動連結社會。憲政體制的改革就是一個重點。這個議題台灣社會已經有過許多討論,不過,兩年前修憲卻功敗垂成。像「十八歲公民權」,「人權條款」,「票票不等值」,這些已經有高度社會共識的議題,卻都沒有完成改革。
加上,經過三次政黨輪替,我們發現,台灣人民殷切地期盼,能夠有一個權責更相符、分工更清楚、各級政府更有效率的政府體制。
民進黨不會迴避這些問題。本黨民主前輩們為台灣爭取來了民主,現在,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可以完善運作的民主憲政體系。
我要提醒大家,2014和2016兩次選舉的結果已經證明,台灣的民意是會變化的。鐵票、政治板塊,這些傳統的政治學概念,在當前新的網路時代中,都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民進黨是一個民主的政黨,我從不否認,我們內部一直有很多爭論,不過,不要忘了,我們爭論的應該是價值,應該是路線,而不是個人的利益。
今天,我們全代會再一次回到圓山飯店,也就是我們創黨的地方。這是我第七次以黨主席的身分來主持會議。2008年,當我第一次接任黨主席的時候,當時的黨,財務困難、士氣低迷,不知何時可以再起。不過,如果各位還記得的話,我曾經說過,我要帶領民進黨從廢墟中站起來。
我做到了。我之所以做得到,是因為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民進黨在谷底的時候懂得團結,現在執政了,更應該團結。
2018年的選舉就要到了。我要請大家嚴肅思考,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形象來面對台灣人民。是要以一個內部紛擾的政黨來面對台灣人民,還是以一個團結的政黨?是要以一個處處為台灣著想的政黨,還是要以一個只計較個別利益的政黨,來面對台灣人民?
台灣人民沒有欠民進黨。我要請所有的黨員同志記得這句話。我們要團結,我們要負責,千萬不要滋生不必要的紛擾。我會嚴格地要求所有人,我會說到做到。
唯有執政的成績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從地方到中央,都是如此。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團結起來,拿出成績,才能繼續得到人民的信賴。
這次全代會的主題是「堅持改革,看好台灣」,我們要把台灣看好,我們也要看好台灣。這八個字,不僅代表著我們對自己的期許,也代表了人民投票給我們,所期待看見的願景。
我再強調一次,不要做一個活在過去的政黨,要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勇於承擔台灣未來的政黨。我們是民進黨,我們永遠都要用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做一個有主張、有堅持的執政黨。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為了台灣,我們繼續奮鬥。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一句話,叫做「親中、仇中、反中,都不如知中」。此話有道理,但是我們應該再往下挖一層 - 「知中不如知共」。 「中國」這概念太模糊、太龐大。即使精通中國歷史、文化者,未必能了解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要了解PRC, 你知不知中不要緊,但是你必須「知共」。 知共,就是得了解中共及...
政治學概念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平行管治論:那些年,香港有七個「政府」……
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舉措當中,最奇怪的其中一點,就是在諸如口罩一類物質的供應上無能為力,甚至呼籲有能力的市民捐贈,令各門各派掀起目的各異的口罩採購潮。但與此同時,不少本來應該流向政府的口罩,被直接送到各大建制組織派發,他們自行訂立派發章程、充實名冊,甚至繞過特區政府直接與中國對口,以圖在林鄭政權民望破產之時,另建權威。昔日承擔這類民生功能、事無大小都被諮詢的區議會,卻因為已變天,被特區政府直接繞過;新任區議員受政府冷待,自然更努力突破框架,雖然權力很有限,但姿態很進取,同樣希望另起爐灶。至於中聯辦在香港的角色,早已從「聯絡」變成「第二支管治團隊」,這是十年前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的公開表述;所謂「建制派」對「中環」習慣無視,只在乎「西環」臉色,人所共知。日前剛過了7.21八個月紀念,元朗當晚為何自成一國,港人無不心裏有數……
說了這麼多,只是說明香港從來存在多於一個權力核心的「平行管治」,今天也不例外。只是港英治下的「平行管治體」之間亂中有序,貌似利益對立,卻能和平共存、互為表裏,都是持份者,共同催生了香港奇蹟,和今天完全相反。談及「管治體」、「平行政府」這類名詞,很容易被上綱上線,說的是曹二寶自然「政治正確」,來自其他人就是大逆不道;但從政治學概念,「管治體」定義可以很寬鬆,「有效管治」也可以很bottom-up。舉一個最極端例子:19世紀後期,三藩市出現了一位「美國皇帝」諾頓一世(Emperor Norton I),成為市民心目中的cult icon、平民社交名人,他自行印製的「鈔票」被店舖接受,戲院、交通工具會因為他是「皇帝」豁免收費,報章會刊登他的「憲報」,警察街上相遇會向他敬禮。一切當然是cult(今天術語就是「玩膠」),但當時有評論員認為他不應受遊蕩罪管轄,因為已成為「local institution」,確實也很難徹底否定。
從這角度看,二戰後英國人回到香港,到主權移交過渡期前,香港這塊彈丸之地,並存多個自成體系的「管治體」,起碼達七個:
1. 港英政府:這自然是英屬香港的合法政府,由倫敦直接任命港督作為首長,以往通常來自外交官體系。但英國殖民採取小政府、間接管治原則,靠的主要是文官系統,和本地精英階層配合,而不是單靠嚴刑峻法。這是香港管治的宏觀框架,一般人都生活在體制之內,但由於上述特性,同時也有其他身份認同、社會資本和國際網絡出現。
2. 英資洋行:香港殖民初年,直接參與鴉片戰爭的怡和、太古等老牌英資洋行才是香港的真正管治者,後來逐步被港英吸納到管治頂層,在行政局代表真正的英國利益;他們的本地買辦,則主導了華人精英潛規則。對尋求上向流動的香港人而言,order不是來自港督,而是來自大班。由於他們比外交官出身的港督更紮根,往往能制衡文官體系,直到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怡和遷冊百慕達,影響力才退減。但就是那樣,很近期的港督衛弈信被撤換,依然是源自這個管治體的小報告,可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3. 共產黨地下政府:以「新華社香港分社」之名運作,而中共得以在香港建立半公開官方體系,則源自戰後與英國的密約,時任社長喬冠華是外交元老,認為這個「紅色小政府」是對英首次外交突破;至於在港地下黨,則由廣東省的港澳工委負責。結果香港出現了「紅色經濟圈」,國貨公司、愛國報紙、親共機構等紛紛成立,附屬家庭、群眾自成體系,只聽單位號令,構成「港中國」,這卻是港英默許的,也符合英國在中美之間遊走的國策。直到六七暴動,雙方忽然攤牌,體系元氣大傷,但道統存續,中聯辦正是源於此。
4. 國民黨地下政府:曾幾何時,從大陸敗走的國民黨人和家屬聚居調景嶺,港英政府給予的援助有限,台灣當局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承擔了實質上自治政府的角色,建立治安隊,安排各種支援,聯絡香港各界,調景嶺居民視之為台灣代言人,日常高舉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一些來到香港的退伍軍人,則和地下勢力結合,形成另一種秩序。這體系在1956年的雙十暴動後逐步萎縮,但並沒有消失,只是化整為零存續下去。
5. 九龍城寨「大清」政府:大清帝國把新界租借給英國時,依然擁有九龍城寨主權,並對之駐軍,令城寨成為大清飛地。不久港英驅逐城寨清軍,但又被當地居民趕走,加上李鴻章重申主權,令城寨變成無政府狀態、地下秩序大本營。後來城寨居民成立「福利委員會」,作為名義上的自治政府,聲稱繼續根據大清律例「依法執政」。所以當全港禁食狗肉後,在城寨依然合法;各種各樣的黑市、黑工,都在城寨生根;直到九十年代,城寨才在中英兩國同意下被清拆。值得一提的是,「港版諾頓一世」「九龍皇帝」曾灶財,也是源自相關「法統」。
6. 鄉議局:1926年成立,但其實自從英國與新界原住民打了一場「六日戰爭」,就有意識把城鄉分流,看待新界大族、鄉紳,就像對待印度土王、阿拉伯酋長,容許他們保持自身權威、給予種種特權,換取他們協助穩定局面,與一河之隔的中國政權保持距離。新界原住民權益,都是作為這個管治體的一環予以准許,而且在鄉議局成立初年,甚至連民事案件也可辦理。七十年代的丁屋政策、「丁權」,自然是這管治體的產品;元朗7.21觸及複雜的鄉事關係,也是一脈相承。
7. 灣仔「小華盛頓」:正如今天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地,美軍都改變了駐軍地的社會經濟面貌;美國沒有駐軍、但軍艦經常往返的英治香港,特別是芬域碼頭附近的灣仔一帶,也充滿美國色彩。這裏說的「色彩」,不只是《蘇施黃的世界》的酒吧配套般簡單;芬域碼頭海軍商場由港英以象徵式價錢交由「香港軍人輔導會」管理,儼然美軍勢力範圍;而當美軍消費壟斷區域經濟,美元自然成了灣仔非正式貨幣。美國在香港建立基地,也因利乘便:美國駐港領事館規模很大,各部門對口單位一應俱全,被稱為「小華盛頓」,實質上是觀察中國的前哨站。英國引入美國勢力、卻又偶爾壓抑,正是作為和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之一。
回到2020年,香港理應依然是不同勢力持份的地方,但林鄭月娥連美國也說「no stakes」,反映昔日兼容並包的真香港,已經被西環獨大的「全面管治」支配改造。但一天香港依然對北京有價值、依然是單獨關稅區,平行管治體們,就不可能不存在。然而現在某些人試圖以文革方式,讓一切推到重來,除了把各方默契一併打破,也無視本土派等新生代的切身利益和理念追求,結果不同板塊之間天天進行無差別零和遊戲,造就管治全面失衡。民間在這段期間,爭取自身訴求制度化、體系化,催生挑戰建制和舊制度的劇烈意願,自屬理所當然。物極必反,本來誰也知道,但似乎唯有越俎代庖的「第二支管治團隊」不知道。
明報筆陣,2020年3月23日
政治學概念 在 謎米香港 memehk.com Facebook 八卦
【《彭博社》香港具失敗政體特徵! 什麼是失敗政體(Failed State)?政治經濟學的解釋│趙善軒 著;羅淑瑩 編│謎米博客】
一篇《彭博社》中名為“Hong Kong Is Showing Symptoms of a Failed State”的專欄文章引用政治學概念,解釋失敗政體(Failed State)的特徵,並指香港現已呈現敗相。雖這並不代表《彭博社》的主要觀點,但引起很多香港人的討論。美國的NGO每年都會制定失敗國家的發展指數,長期位列前茅的例子包括委內瑞拉及利比亞等國家。在911十年之以後,失敗國家已成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並代替了恐怖主義國家。《彭博社》的文章只引用了2003年董建華政府和先屆政府的施政措施作比較,得出現政府非常失敗的結論。我將引用2006年Transition Study Reveal中第十三期,作者Martin McKay的論文進行深入討論,分析香港是否具失敗政體的特徵。
第一,在國家對武力的獨佔方面,正常國家屬高,失敗國家則屬分散。在憲法上,武力及暴力是由人民交予政府權力,政府應在人民授權的情況下,唯一准許使用武力。香港特區政府的統治架構中,警隊在憲法上是唯一能賦予武力的團隊,而解放軍則是中央人民政府唯一授予武力的機構。除在基本法容許的情況外,解放軍並不能出動。可是香港去年以來,出現不同暴力團體,解放軍亦在未經憲法授權的情況下自發清理道路。因此,香港具有失敗政體的第一項特徵。但若比較某些軍閥國家或內戰的政體,香港只出現的特徵尚算輕微。......
全文:
http://news.memehk.com/posts/21019
政治學概念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有一句話,叫做「親中、仇中、反中,都不如知中」。此話有道理,但是我們應該再往下挖一層 - 「知中不如知共」。
「中國」這概念太模糊、太龐大。即使精通中國歷史、文化者,未必能了解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要了解PRC, 你知不知中不要緊,但是你必須「知共」。
知共,就是得了解中共及其統治場域的本質 – 權本主義。
對「資本主義」沒概念的人,你很難使他搞懂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危機;同樣的,抓不到「權本主義」精髓的人,很難理解當下發生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
七年前我新創了一個詞,「權本主義」,用來捕捉中國的一切政治、經濟、社會現象的本質;因為找不到相對應的英文字,也同時創造了「Powerism」這個字。常用的西方政治學概念,諸如「威權社會」、「獨裁社會」、「專制社會」,雖然經常被人用來形容中國,然而,這些概念或多或少都沒抓到要點;有些缺了一點什麼,有些又過於誇大了一點什麼。
【腦力犯中】系列,每週三在風傳媒播出,帶你認識卸妝後的真實中國。
范疇 Kenneth C. Fan
跨界思考者。終身創業者。小政府信奉者。平民精神推行者。「無印良國」倡議者。
1.抓不到「權本主義」,任何中國分析都是白搭
If you don't catch the Powerism, any China analysis will be useless. Discourse by Kenneth Fan. Powered by Joey Kuo 2018 @ Sum-Coo.com
腦力犯中精彩回顧:
與習近平聊天是雞同鴨講? 從被綁架的兩岸看見強國的自傲|腦力犯中#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5Ac6FnFVlk
牛皮吹大?人民幣一路狂洩 中國虛幻經濟正在破滅?|腦力犯中#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GRYQZ_SNU&t=242s
「沒有市場,只有黨場」從馬雲、李嘉誠大逃亡 看見的中國噩夢竟是?|腦力犯中#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DBLONbdFU&t=2s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政治學概念 在 1 3 1 什么是政治学 的八卦
政治学原理是为政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社会科学相关 ... 旨在介绍政治基本常识和最为基础的政治学概念、理论,主要是围绕政治学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