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情人節。
做為一個律師,有時候也會有一些當事人來諮詢婚姻事件,想要離婚。
等到我耐心聽完他們的故事,按耐了他們的情緒,我不禁冷汗直流。先生因為離家登山五天,太太就氣得要找律師。那時就覺得,我太太對我真的很好,按照這個工作的狀態,我太太還沒跟我提過離婚,真的是很奇蹟。
我的律師事務所,叫做「雪谷南榕」。雪谷是蔣渭水的字,南榕當然就是向鄭南榕致敬。有一回,葉菊蘭女士來拜訪我們事務所。我為她介紹我們承辦的公益案件。在介紹完之後,她忽然非常關心地對我說:
「莉絲,你有在賺錢嗎?你怎麼生活?」
我只好很害羞地說:
「……太太有在賺錢。」
她聽了哈哈大笑。我也跟著尷尬地笑了起來。
實在很歹勢。不知道,是不是讓她想起許多過去的事情。
這幾年,馬政府的作為始終與人民站在對立面,所以也導致許多莉絲疲於奔命。因為太太無私的支持,挑起家計,所以我才能夠參與其中,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很多人問說,為何太太那麼支持?
其實,太太跟我是大學法律系同班同學,一直以來,她就是一個比我更熱情的人。有一回我要睡覺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學生被警方逮捕,曾威凱律師正在警局,我跟太太說:
「是曾威凱耶!」
沒想到太太說:
「曾威凱已經在警局幫忙,為什麼你還在這?」
在關廠工人案的時候,我跟太太說,許多人都跟我說,這案件沒救了。
太太說,你會贏,因為國家這樣告工人不對。
接下洪案的時候,太太剛生完小女兒在月子中心,我因為要到軍檢開庭,把大女兒也帶去月子中心讓她照顧。每次我問她,這樣可以嗎?她總是說:
「趕快去,一定要替洪仲丘討個公道!!」
台灣政治環境惡劣,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次之所以參選,也跟太太大力支持有關。因為她認為我們應該要成為許多受欺負的艱苦人的堅實依靠。
參選之後更忙了,每天要深夜才回家,太太經常每天獨自帶著兩個小孩。在新竹,我們每天面對許多的挫折與壓力,但是太太總是不斷的鼓勵我及我們團隊。
有一晚回家,告訴太太說,在殯儀館遇見一個國中女生,爸爸過世了,她在旁邊守靈摺蓮花。我跟她談了許多小時候的趣事。
隔天晚上回家,太太買了一本書,叫我到殯儀館拿給這個女生。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她說,書中的女孩也是父親過世,應該可以給這個悲傷的小女生一點點安慰與鼓勵。
我和我太太一直覺得,政治並不偉大。政治就是我們與和我們相同的這些人共同的事。我們就是這些人。
從小在東門市場幫家裡顧麵攤長大的她,也一直相信,新竹人會和我們一起,完成改變這個國會,改變這個國家的政治夢想。
最後,如果老婆你有看到的話,還是要說一下,情人節快樂。
但是,寫完這篇接下來還有兩個行程……今天可能還是要很晚回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是來自嘉義的Simon。 他今年只有十八歲,高中剛畢業,準備要念大學。他在小時候父母離婚後,就搬過去和爺爺奶奶住,雖然有時候會和他們起衝突,但是日子過的也算是開心,直到近幾年爺爺奶奶相繼去世。 爺爺去世後,奶奶因此憂鬱症狀況日益嚴重,曾多次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也在最後一次不幸的...
政府離婚諮詢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最近網路上一則今年人口首度負成長、生育率創新低的新聞引發大家討論,讓我又想起去年初曾向友人預測,今年生育率應該會更低,並不會有所謂防疫寶寶潮。畢竟,人不是動物,關在一起就會繁殖,生育本來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考量。相反的,有些人光是用房價高和薪資低去解釋生育率低,我覺得同樣是將問題過度簡化,我認為生育率持續探底還有以下這些原因。
首先,性別平等法雖明文規定不得因性別在進用、升遷上有差別待遇,但現實上,一旦懷孕,女性不僅很難獲得升遷機會,且就會面臨許多職場上的考驗。在診間就曾有孕吐嚴重的媽媽和我說,已經很不舒服了,還被主管揶揄「到底真的還假,我當初懷孕怎麼沒妳這麼多毛病」。再加上,孕期各種狀況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很大,有些孕期平順一路工作到生,也有人頻繁出血、腹痛需要請安胎假,甚至提早待產。因此,狀況多的孕婦很容易被誤會是仗著懷孕不想工作,或想請假又不早點提出來,被視為造成同事負擔的害群之馬。
也有懷孕八個月的媽媽哭著和我說,「能不能開診斷書提前讓她安胎待產,因為公司為了逼她自願離職,故意派給她大量的工作,熬夜加班都做不完」。每次聽到這些,我都會憤憤不平地想,「社會根本沒有要鼓勵生育的意思啊!」
再加上,目前法定產假天數相對很短(台灣:8週,中國、日本:14週),等於身體剛復原,好不容易適應新生命加入就得重返職場,緩衝期根本不夠。雖說現在有育嬰假,但現實上卻有很多人面臨想請不敢請、請了怕回不去的窘境。過去我也曾聽媽媽和我反應,育嬰假後回公司被故意調至不熟悉的單位,暗示她主動離職。
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都促使許多女性決定先在職場打拼,事業有成再考慮生育,但拼著拼著就過了適育年齡,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受孕率下降,又得面臨「想生卻生不生來」的困境。
不單只是事業,女生懷孕後,許多稀鬆平常的事情也得犧牲妥協。比如想喝冰水被說小孩氣管會不好、想吃海鮮被說小孩皮膚會不好,搬家稍微快跑被說會動了胎氣,就連孕期有較劇烈的情緒起伏都不好,因為有可能響胎兒腦部發育......這些不正確的說法,一再地對媽媽們形成恐嚇。假設孕婦有所抗議,往往被一句「都要當媽了,懷孕才幾個月,忍耐一下又怎樣?」堵回去。
這也反映出,不管有無科學根據,大家還是認定母親要對孩子的健康負完全的責任。
甚至我還聽說過有高齡媽媽被指責,「就是年紀大才生,讓小孩免疫力不好,才會頻繁生病住院」。
萬一孩子罹患需要特別照護的疾病, 狀況就會更複雜。以我好朋友為例,即使產檢一切正常,夫妻雙方聽力也沒問題,孩子出生後仍被診斷中重度聽損,需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帶孩子復健和早療。我一方面很心疼她工作和育兒兩頭燒,二方面則慶幸至少她後援充足,各式復健課程又有民間的雅文基金會資助。
但仔細想,並不是每對父母都有足夠的資源,也不是每種疾病都好有強大的病友支持團體提供協助,只要一個環節沒搭好,都有可能發生悲劇。好比前陣子爸爸悶死腦麻女兒的新聞,就是因為父母不堪長期照顧精神和體能上的壓力所引爆的人倫慘劇。身為產科醫師我得坦承,多精密的產前檢查都無法保證新生兒一定健康,很多女生也因此擔心萬一真的生出特別的孩子,社福能提供的協助有限,自己無力照顧又可能拖垮整個家庭。再加上社會對部分疾病仍有極深的歧視,比如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許多人害怕冒此風險,自然寧可選擇不生。
另外,隨著社會氛圍改變,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漸漸被打破,這樣的轉變對男性來說是個不小的衝擊。在臉書上我就曾看過有先生抱怨,既要出錢養家,還得分擔家務,不能像自己的爸爸一樣,只要出錢,回家就可以當大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我要強調的是,育兒和家務事本該是兩性共同分擔,上一代的男人實在有點爽。只不過對男性不公平的是,男尊女卑的錯誤觀念雖有所轉變,但社會普遍仍認定男人就得開車買房,才能娶妻生子。新聞媒體也常為了流量,一再轉載類似激化男女對立、強調男人該出錢的抱怨文,比如「人妻堅持住30萬月子中心,先生不付錢,就威脅離婚墮胎」、「年薪百萬,買不起北市房,女友吵到要分手」,我認為這些新聞不僅無助於兩性溝通,反而會降低生育率。就有男性友人開玩笑地和我說,現代的女生太難搞了,我才不要為了傳宗接代而被綁住下半生。
再來就是生得少,現代的父母相對投入更多資源在小孩身上,因此各種育兒學派和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資訊當然能提供爸媽們許多參考,但有些教養專家一再強調幸福婚姻才是成功育兒的關鍵,某KOL更引用文獻表示單親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機率就是比較低,不僅狹隘偏頗且這種過度勾勒婚姻烏托邦,強化家庭價值的說法,反而會提高生育的門檻,讓許多男女認為,非得符合某些條件才能當個好爸媽。若夫妻不夠恩愛、沒信心天長地久就無法教出所謂「成功」的孩子。這種理論同時也會加深社會上對非婚生子女、單親子女的污名化,更嚴重的,會讓更多受困於不幸婚姻的男女,為了孩子而不敢離婚。
我一直認為,生育本不該鎖死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裡,我也不認為有所謂完美父母。任何人,不管你是單親失婚、未婚、同性伴侶,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當個稱職的家長,畢竟大家在育兒的路上,也都是見招拆招,陪著孩子一起摸索成長。也因此,我認為儘速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合法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是最實際且又有效提高生育率的做法之一。
要提高生育率大方向很簡單,讓想生的人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生,但細節卻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比如更充裕且不限定女性的產假、完善的社福制度、對多元家庭(單親、同婚子女)更友善的社會氛圍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專家、企業和民間倡議團體不斷對話溝通,而不是發發生育津貼,結婚補助或金鏟子就有用!
回到個人層面,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能做的是鼓勵女生,在懷孕中盡可能保有完整的自己,盡力破解各種捆綁住孕婦的迷思。對於想生育但還在猶豫的女性,則給予中性的諮詢和建議,比如參考AMH指數、排卵試紙,基礎體溫,並繼續在性別平等、多元成家的議題上發聲和努力。
政府離婚諮詢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大家都聽過日本的阿信,但你聽過臺灣的阿信嗎?今天你應該認識這個人: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在 2018 年的臺灣,看見女醫師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在 100 年前,台灣可是完全找不到一位女醫師的。
一直要到 1921 年,臺灣的第一位女醫師,才從日本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今: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完成正規醫學教育訓練,從基隆港搭船回到故土,開始她的執業生涯。
當年蔡阿信不只是難得的女性高級知識份子,平常更是穿著摩登。她於 1924 年在台北自家開業後,又於 1926 年到台中開了「清信醫院」,開始懸壺濟世。
根據之前公視整理的資料,蔡阿信醫師收費原則的是:富者多收,貧者少收,赤貧免費,赤貧的產婦生完小孩之後,還免費贈送兩套嬰兒衫和幾罐鷹煉乳。然而這些受恩惠的窮人,常常就拿自己家裡種的菜或養的雞、鴨等送給阿信以示謝意。醫院附設「清信產婆學校」,每半年招收 30 個學生,每期一年,食宿在醫院。如此,每年畢業 60 個學生,不到幾年,便有超過 200 受過專業訓練的產婆遍布全臺灣。
而她的第一段婚姻與我們敬佩的蔣渭水醫師有關。當年是蔣渭水的介紹,她才和一位從明治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彭英華結婚。
但蔣渭水過世後,臺灣知識分子反日運動受挫,彭開始與酒肉朋友混日子。同時有人笑他不自己獨自創業,卻在家幫老婆,他的自尊心嚴重受創,兩人感情日漸疏遠。後來因日本警察不斷跟蹤,彭華英於是遠赴中國,不久認識一京劇花旦,與阿信結束關係。
1937 年日本開始對外發動大東亞解放戰爭,臺灣被捲入,情勢逐漸危急,因許多人怕女兒學醫之後被日本人徵調戰場,產婆學校學生越來越少,醫院經營越來越不穩定,因此阿信決定把醫院和學校收起,於 1938 年經由日本前往美國遊學,曾在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的醫學院研究。
1941 年阿信接受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會婦女傳教協會的邀請,前往加拿大訪問。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返臺受阻,就職於當地聖文生醫院,因具有日僑身分,加國政府委派前往史羅肯日僑集中營擔任駐營醫師。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阿信終於能夠在 1946 年返臺。
然而 1947 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阿信對國民政府治理下的臺灣深感失望,1949 年,阿信與英裔加藉的吉卜生牧師在臺灣結婚,四年後便離開臺灣與吉卜生牧師在加拿大溫哥華定居。
1979 年,蔡阿信終於得以返臺探親。1980 年率先捐出她畢生的積蓄,以 86 歲高齡與朋友共同成立了至誠服務基金會,專為寡婦提供精神關懷和保健諮詢,為孤立無偶的老婦人貢獻許多心力。
蔡阿信醫師最後在1990年3月5日與世長辭,享壽91歲。今天是她過世28週年的日子。
--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和革命青年結婚、離婚、離開家鄉、回不了家、最後捐出所有財產回饋臺灣。蔡阿信醫師傳奇的一生,絕對值得你認識這個人。
過幾天就是 38 婦女節了。歡迎大家分享這個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早在百年之前,臺灣就出過這樣完全不讓鬚眉的傳奇女性!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政府離婚諮詢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是來自嘉義的Simon。
他今年只有十八歲,高中剛畢業,準備要念大學。他在小時候父母離婚後,就搬過去和爺爺奶奶住,雖然有時候會和他們起衝突,但是日子過的也算是開心,直到近幾年爺爺奶奶相繼去世。
爺爺去世後,奶奶因此憂鬱症狀況日益嚴重,曾多次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也在最後一次不幸的離世了。當時的悲痛讓他得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算是很有病識感,就是所謂意識到自己生病了的這件事,不過其實當初的他也是曾經有段時間是抗拒去看醫生的,那後來怎麼踏出這一步呢?
他說他今天來是希望可以藉由分享這段故事去鼓勵也有相同經歷的聽眾朋友,因為其實很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可以聽他們說話,用同理心去包容、去理解。其實心理生病了就跟感冒一樣,也是要看醫生和吃藥,都是很正常的。
而最後面我們聊著聊著,聊到了他怎麼開始聽我們的節目,沒想到他竟然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黃國昌委員那集。你們猜得到為什麼嗎?不知道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集?而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我們podcast的?
溫馨提醒: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遇到心理困擾,目前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都可以提供或轉介心理諮詢的服務,亦可撥打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 (依舊愛我)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或撥打生命線1995及張老師1980,亦可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也可以在下面的平台上收聽!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GJEPfs
Spotify ➡ https://spoti.fi/2P5alMP
Castbox ➡ http://bit.ly/2Ewqtmh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drink-with-mario/
自動切換:https://link.chtbl.com/drinkwithmario
本集內有使用以下音樂:
Something Elated by Broke For Free
Creative Commons CC BY 3.0
http://freemusicarchive.org/music/Broke_For_Free/Something_EP/Broke_For_Free_-_Something_EP_-_05_Something_Elated
政府離婚諮詢 在 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生活同樂會
主持人:蕭彤雯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 - 11:00
#男女大不同
主題:「WFH,當你跟伴侶長時間相處」
來賓:心理作家 海苔熊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在全球有為數眾多的民眾「宅」在家,
夫妻朝夕相處的結果,可能是「相看兩相厭」。
在上海,線上離婚預約從三月中旬排到四月中旬,
也有英國知名離婚律師預估,
居家隔離的結果,很可能造成離婚率激增。
西班牙在全國實行封鎖的前兩週,
家暴求助熱線的線上諮詢服務量增加了2.7倍;
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從東岸到西岸的各大城市,
「美國家暴防治熱線」一天平均接獲2千通電話;
澳洲政府更宣布增加編列1億美元的款項,
用在公共衛生與電話諮商部份,
以因應近來因為疫情擴大而激增的家庭暴力事件。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生活同樂會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ufopartylife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聯播網 APP下載 http://www.uforadio.com.t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