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 劉瑞峰 在網路經營個人臉書及販售商品的相關業務,均遵循相關法令。本人在此聲明,本人已委請政勤法律事務所李育昇律師為法律顧問,日後他人若有任何行為足以影響本人之名譽或信用,本人將委由律師出面處理,在此聲明。
現今因爲言論自由~所以很多事大家未經查證就造謠是非!亂帶了風向!老師身邊朋友也常為此事困擾而學到很多經驗!這次經朋友的建議之下~藉由此法律來保護自己和所經營的品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單程旅行社,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常看到財團的財產爭霸戰, 但是現實生活中,其實也很容易因為遺產起糾紛啊! 那到底該怎麼立遺囑,才會合法有效呢? 今天社長就來談談台灣民法五種遺囑方式! 一起來了解,防患於未然,留給親人一個融洽的未來! 🔔 小提醒: 因為遺囑是屬於法律文件, 所以規定相對較嚴苛, 社長會用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
「政勤法律事務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劉瑞峰 Pâtissier Ray Facebook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大喇叭來了 Facebook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Re: [重要]請對法律系有興趣的同學進來看-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政勤法律事務所李育昇律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徵人] 正勤法律事務所誠徵行政助理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恩勤法律事務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愛情#小三#出軌 ... 的評價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恩勤法律事務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愛情#小三#出軌 ... 的評價
- 關於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婚假戶口名簿個資遮住 - Mobile01 的評價
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大喇叭來了 Facebook 八卦
《你是不是想賣了⁉️振興券可以轉賣、收購嗎⁉️》
政勤法律事務所律師黃瑋如說明,經濟部訂定 #振興三倍券 發放辦法,第八條規定「三倍券使用上不得找零、轉售、兌換或退換現金」,這邊規範的實際上是營業人。黃瑋如指出,至於私人親友間的收購,並沒有罰則,因為就算私人收購行為,如果收購後也無法兌領,私人收購的意願就不高;私人收購後仍然做一般消費,實際上也達成了政府發放三倍券的目的,促進振興經濟。
不過事實上,經濟部長王美花曾表示,政府 #不贊成私人交易,禁止民眾用現金向他人收購三倍券,但店家買賣獲得三倍券後,可用三倍券再去購買原料等,做正常的商業流通。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何晉滄則表示,經濟部有訂定「三倍券發放辦法」,其中有規定若發現有收購行為,情節重大者,可取消兌領款項的資格,未來將由經濟部接受民眾檢舉,將視情況處罰。
(圖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振興三倍券 #經濟部 #收購 #現金
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評價
常常看到財團的財產爭霸戰,
但是現實生活中,其實也很容易因為遺產起糾紛啊!
那到底該怎麼立遺囑,才會合法有效呢?
今天社長就來談談台灣民法五種遺囑方式!
一起來了解,防患於未然,留給親人一個融洽的未來!
🔔 小提醒:
因為遺囑是屬於法律文件,
所以規定相對較嚴苛,
社長會用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來解釋~
影片內容只是簡單介紹,
還是要以正確、實際的法律規定和解釋為準喔~
正式開始寫遺囑前,
建議諮詢一下法律專業人士比較好,
因為每個人的個案都不太一樣,保險點比較好喔~
民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pse.is/MYDXV
感謝
政大律師事務所 蔡育盛律師
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 劉韋廷律師
協助校稿與資料提供
#遺囑 #五大 #民法 #自書遺囑 #公證遺囑 #密封遺囑 #代筆遺囑 #口授遺囑 #法律 #殯葬 #長榮集團 #財產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60o2YVnVD8/hqdefault.jpg)
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徵人] 正勤法律事務所誠徵行政助理 - Mo PTT 鄉公所 的八卦
【事務所名稱】 正勤法律事務所韓銘峰律師【工作型態】 行政助理1名。 【工作內容】 1.辦公室整潔維護。 2.零用金管理,採購辦公室必要用品。 3. ... <看更多>
政勤法律事務所 在 Re: [重要]請對法律系有興趣的同學進來看- 看板SENIORHIGH 的八卦
※ 引述《mingchan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之銘言:
: 2.律師
: 這邊先描述最多法律系畢業生走的民刑訴路線,也就是傳統路線。
: 在考上律師執照之後,首先要做的是去司法官訓練所訓練一個半月;接著是每個
: 準律師碰到的問題:要找一間律師事務所實習五個月整。
: 很多律師都想辦法進入大的事務所實習,例如萬國法律事務所(就顧立雄那間啦)
: 大律師事務所選擇人的條件,基本上看你國考成績;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實習律師
: 滿可能實習結束就進來工作,所以自然選擇成績好的。至於到小型事務所實習的也很多
: 運氣好的話,大事務所在實習期間可能給你2-3萬的月薪,小事務所很可能一毛都不給
: (後面會說明原因)
律訓實習就是事務所聘小律師的時候了,實習等於就是職前訓練,
除非你是台政北法研的民商財經法,要不然律師考試排名很重要,
所以有小律師會一考再考,衝高名次。
: 實習結束後,根據前輩的說法
: "在傳統法界,除非你有背景,否則沒有一個律師敢實習完就開業。"
: 原因就很簡單,你哪來的錢跟客戶?
: 所以絕大多數都會找事務所進去工作,一個月領5-6萬的月薪,處理小型案件。
: 大概這樣過4-5年,這些所謂的小律師都會想:
: "我老闆接一件Case就6-7萬了,一個月接三件以上不算多,我為什麼不自己來?"
: 於是就開始自己執業....然後壓力就來了
: 首先是事務所。在城市,事務所再小,月租兩萬多元跑不掉。然後每個律師一定
: 會有自己的助理,因為處理一個Case要做的雜務太多,絕對不可能自己來。有些
: 會叫自己的配偶來當助理,不過畢竟少數;助理人事費用2萬5跑不掉
25k已經是好幾年前的價碼了,
這一兩年已經逐漸下殺到21k至23k,
上次還在careerplan板看到18k至19k這種數字。
: 附帶提一下,律師助理幾乎都是國內法律系畢業生來擔任,也就是考不上國考的那群
: 當助理跟拼書記官考試,常常是他們的兩大出路。
: 此外,如果兩人以上的事務所,更需要有行政助理一名以上,也就是所謂的打雜...
: 這種助理高中畢業就能勝任,但是月薪總也要快兩萬。
很多小事務所都是律師助理兼行政助理。
: 然後還有水電費 交通費拉哩拉雜的開銷,加一加5.6萬跑不掉
: 別忘了自己的薪水勒!所以以一件案子拿6萬元來算,一個月要搞定三件才抵的上
: 司法官的收入...因此不少剛開業的律師要勤跑演講多少補貼。
: 再說一下收入部份,依照國內律師公會的收費標準,處理案件的費用,是每花費律師
: 一小時的時間去處理,收費五千元。但是這種事情是自由心證的啊,或許一個步驟明明
: 半小時就能搞定,但是你說兩小時別人哪會知道?
: 所以,律師索取費用幾乎都會被砍價,大概是要求的費用的六折起跳吧...
: 真正要賺的多,是在累積的一定口碑,手頭接到大量Case之後。
: 然後說一下國際法的律師。這類律師賺的錢比較多,但是基本上只分兩種:
: 一種是國內研究所主攻國際法的碩博士,另一種是國外研究所的碩博士
: 其中以後者為絕大多數。以連勝文當作例子,他就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
: 但是沒在台灣考律師執照(直接去考大概也考不上,範疇不同)但是他主搞商業
: 創投...賺的錢比一般律師多很多(不要扯什麼連戰家世..哥倫比亞博士難拿得很)
: 要當這種律師最重要的是英文能力要強
: 處理的範疇在於國際性訴訟、企業併吞等等...佣金一抽數十數百萬皆有
這種應該叫非訟或商務律師,和國際法沒什麼關係。
第一種是擁有雙專長的律師,
他們對兩個領域都很嫻熟,所以專做這方面的非訟,
例如公司合併需要財務法律專長,營建契約需要土木法律專長,
因為炙手可熱,他們也不一定會待在律師事務所,
也會待在如會計事務所或工程顧問公司中的法律部門。
第二種是有台灣美國律師執照的律師,
他們並不一定擁有雙專長,但因為嫌熟台美兩地法律,
所以主要做的就是跨國業務,例如國際性的商務契約,
同理,他們也不一定會待在律師事務所。
至於連先生,圈內人都知道他是笑話,別提了。
: 3.書記官
: 為什麼要講到書記官呢?因為這是後半段大學法律系通常拼的出路...
: 書記官的等第較低,月薪大約3-4萬之間
: 可是壓力真的不小...曾經有過書記官第一天做完嚇到辭職的例子。
: 現在的書記官比過去輕鬆的是,法庭都有電腦,不需要手拼命寫
: 但是書記官最重要的不是打字能力,而是"組織事情的能力"。
: 原告被告總會把話講的亂七八糟,書記官要負責將一堆片段的話,寫成
: 有條理、應用法律用詞以讓法官用於判決書。因此書記官的"瞬間壓力"
: 相當的大,尤其是在開了一整天的庭之後,手跟心累的程度絕對超乎你想像。
如果你去旁聽過開庭,會發現累的還是法官,
書記官就像研究生,好的法官帶你上天堂,壞的法官帶你住套房,
上面講的情形主要是跟到壞的法官,
大多數的法官會口述給書記官,書記官只要乖乖負責輸入就好,
至於手很累,反正又不是天天開庭,不開庭的日子就和普通公家機關差不多。
: 個人小意見
: 我覺得在這個版很糟糕的是,很多沒有深入瞭解就隨便誤導別人的鄉民
: 誰說一定要去糕點飽成才能過國考?!
: 我訪問六位年紀40歲以上的前輩,沒有人是補習考上的!自己的意志力跟
: 苦讀的用心才是關鍵!
只要目前政策不變,台灣律師最好考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是最好考的時候,
當時法律系學生不多,報名人數沒現在多,
錄取率雖然高高低低,但平均下來和現在差不多,
題型以申論題為主,只要熟讀教科書和司法週刊就可以了,
而且典試委員名單幾乎考前都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
現在檯面上的大頭當時都還是小咖而已,那些新理論根本可以不去理會。
甚至再考慮到1970至80年代台灣法律學界的停滯和緩慢,
說不好聽點,1990和1980比起來,幾乎沒太多新東西。
現在的法律系學生看了早期的題目應該會很歡樂吧,
實例題以現在眼光來看都只是基本題,申論題只是有沒有背熟的問題罷了,
當時難考是由於錄取人數低到不像話,
現在難考,雖然錄取率還是很低,但已經不是主要問題,
而是難在理論大爆炸,新法和特別法又一直出現,內容多到不像話,
更遑論題目刁鑽靈活,莫名奇妙。
當聽到某位前輩在哪裡說以前自己多用功時,
也請考慮到這些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07.7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