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一對美國夫妻因為收養一隻狗,毅然決然離開大都市生活,辭去工作回歸鄉野,在貧瘠廢棄的南加州荒野,從零開始經營農場。兩人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專家,在他的建議下,兩人瞭解到當前全球農民盛行耕種大規模單一作物已造成地球生態平衡嚴重破壞,因此決定讓自家農場完全採用生態農法,力求維護「生物多樣性」。雖然在創業期間遇上不少困難,但在一次次嚴厲考驗後,證明以生態農法施做的農場,完全可以經得起大自然的考驗,不但水土不流失,農業也欣欣向榮,更改變了當地地貌。這部紀錄片完整了紀錄他們不屈不撓的一切,和大自然的珍貴與生命的美好與堅毅】
{內文}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約翰和我住在聖塔莫妮卡一間小公寓,我想讓大家看看我一天的開始,他還在半夢半醒之間
這不是一個攝影師和美食家的愛情故事,而是他們放棄一切,重新啟動的人生傳奇。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們曾經承諾彼此要共創有目標的人生,莫莉覺得想當然爾,我們都能在農場裡找到滿滿的目標,這個農場會有果園 菜園 牲口,不只是一般農場,而是宛如童書裡的世界,我們會種杏子 桃子 李子 油桃 櫻桃 金桔 葡萄 芭樂 萊姆,她的夢想是把能拿來煮的東西都種出來,這個菜園不會是普通的菜園,我們會種花 香草,而且這一切都會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百里香 迷迭香 牛至 羅勒就像過去的傳統農場,茴香 草莓 波森莓 樹莓 羽衣甘藍 青花菜,聽起來是很有意義的人生,但我們的現實生活與農場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夢想中的農場,原本只能仰賴陽臺上不時來點「小確幸」,直到他們領養了一隻流浪狗塔德,狗兒無法忍受都市生活鎮日狂吠,終於讓夫妻倆決定舉家「出走」。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蘋果園可以擺這裡,我們需要各種品種的雞,得找個地方種鳳梨釋迦,那裡拿來當菜園非常完美,不知道能不能種香蕉,天哪!塔德來,我們到了,杏花巷農場
農場位在加州洛杉磯以北,車程一小時左右的穆爾派克(Moorpark)兩百多畝的土地,周圍全是大型單一作物農場,北邊還曾經有過一家全球最大室內蛋場裡頭飼養的50萬隻雞,每天可以向外賣出200萬顆蛋,西邊還有綿延數哩的塑膠布溫室裡頭種滿了覆盆子,看似都是現代農業的樣貌卻導致土壤嚴重壞死。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這就是我們的難題,整塊好好的,因為土壤是死的,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讓它起死回生,更糟糕的是,每個聽過莫莉「夢想農場」大計畫的農夫,都覺得我們瘋了
為了找尋土地的解方,他們四處搜尋傳統農法顧問,並在艾倫約克這個全球知名學者的指導下,一步步模擬自然系統運作,打造一個真正能自我調節的生態農場。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們挖掉55畝的樹,我們弄了堆肥,要賺錢就要種農作物,結果我們一直把農作物挖掉 燒掉,我們修復好一個舊水池,修理好5哩多的灌溉系統,艾倫說服我們,蓋了個最先進的蚯蚓堆肥場,其實就是個超大豪宅,專供蚯蚓便便,他說那是土壤肥料的聖杯,然後我們要把這些便便泡成堆肥茶,拿去餵養土地,我們半年內就燒光第一年的預算,而且連一棵作物都沒種,你知道,我們南方有一句俗語說「永遠來不及做對,但永遠來得及重來」
夢想的開始,總少不了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透過網路,莫莉找來了全世界和她一樣崇尚自然農法的同好,他們對迎接新生命感到興奮,深深覺得必須重拾舊法才能邁向永續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舊的灌溉池總算可以重新蓄水了,瑪莉亞,放吧,享受你的新家吧,小鯰魚,我們要在把第一批蚯蚓,加到本農場的40呎堆肥槽裡,耶 嗚呼,莫莉打開吧,嗚呼 好耶,我們在泡堆肥茶了,這些都是你帶我們認識的,植物 打造土壤要是沒有植物,土壤永遠不會肥沃,我們種下一大堆新樹,播種覆蓋作物 挖陰溝防止水分流失,把一個騎馬場變成一座菜園 種植原生種,其它清單有好幾頁,我每次劃掉一樣東西,就又多出十樣
莫莉這座生態農場的目標是創造出最大程度的生物多樣性,讓越來越多動物自在生活,在咬牙苦撐了兩次春夏秋冬後,夢想中的天堂終於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但此時,挑戰也接踵而來。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猜我沒搞懂艾倫所說的完美和諧,應該是什麼模樣,因為我們改善土地的每一步 ,似乎都為新的害蟲打造出完美的棲息地,覆蓋作物讓蝸牛大量繁殖,而牠們又愛吃柑橘樹的樹葉,從而直接損害到果樹的結實能力,走開艾麗,雞舍裡應該有幾隻雞,應該要有260隻,結果早上有幾隻,我在裡面看到二三十隻,我們少了大概230隻雞,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別過來,我對理想主義堅持力量的信念,隨著這隻郊狼死去了一部分,正是理想主義讓我們來到如此美麗的地方,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地方
莫莉感到孤立無援,因為生態農場的導師艾倫意外辭世,接下來的一切都得靠自己他們要對付郊狼,但不能把牠們當成敵人,必須把牠鎖進農場的生態圈裡,才能共存共舞,艾倫曾經時時提醒的原則是,當農場越興旺,害蟲也會跟著茁壯 栽種的作物越健康 蚜蟲自然越多,更不要說,水果長得越好,就會吸引越多的鳥來咬,這個道理,他們花了七年才徹底領悟。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你在建立一種均衡 複雜 多元的事物,全都支撐強化著彼此,你會看見一個生命的網絡,今年我們統計到87隻倉鴞,估計吃掉1萬5千隻地鼠,而且還不只這樣,一整群的行家高手都前來助陣,老鷹負責空襲,地面則有地鼠蛇 鼬鼠和獾,再加上郊狼,就連護衛犬也成了獵人
終於貧困的土地再次欣欣向榮,而這次是真的,因為他們找到了自然生態循環的關鍵鑰匙,生命的無常替農場蓄積了滿滿能量,對流浪狗塔德來說,究竟是誰救了誰,十年下來,答案早已重新改寫,如今的莫莉只希望這個傳奇故事,能提供人類改變的起點,讓地球生機無盡延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找蔬食Travegg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真的好消息不斷 自從星巴克上市燕麥奶後,連Cama也喝得到啦 還有Subway跟全家也相繼推出新款的植物蔬菜球堡與厚豆乳拿鐵 實在好幸福~~ 這天也趁朋友難得上台北 帶她到一間位於永康街的選物店1010 Hope 大約有80%以上的產品都擁有Vegan標章 逛起來超級放心!想送禮想自用都很推薦去...
改善土壤的植物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進入三十歲以後,「生活」突然變成一件很有「存在感」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自己覺得,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的我,其實沒有在「過生活」,只是在「求生存」。
我的性格倔強好勝,也頗有危機意識。從讀書做報告開始,總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凡事都盡自己的力做到最好;讀研究生時,給自己蠻大的壓力,有輕微的失眠及心理問題;寫論文時稍有挫折,但也做出了(至少)自己滿意的作品;畢業後求職算是挺順利的(在別人看來),總算不需擔心「生存」的問題。然而,「求生存」的模式似乎沒有轉變。
一個人陷在「求生存」的模式中,不一定是因為他的「生存」真的有大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這個人自己的思維沒有改變。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有太多的「目標」需要達成,如果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似乎就成了無能或失敗的人,毫無價值,連我都會看不起自己。因此,我得追求更高層次的「生存」,才能讓自己活得「踏實」一些。
開始工作後,就一直很忙,忙著證明自己的能力,生活品質沒什麼改善;談了戀愛,沒有修成正果,反過來質疑自己的人格是否有缺陷。除此之外,還發生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迫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發現,如果不把「求生存」的思維徹底拋棄,我還是會不斷重複現在的生活模式,坐困愁城。
當我們起心動念,覺得「非得要得到這個東西」或「達成某個目標」心裡才會踏實的時候,其實我們就不自覺地陷入「求生存」的模式,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抵抗心中對於「生存危機」的焦慮。如果我們不能先讓自己「心安」,要如何擺脫這種求生模式呢?(注意:是要真的「心安」,而不是又陷入「求心安」的模式。)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疫情這兩個月期間,我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獨居生活,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突然多出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調整自己生活的作息。因為幾乎不與他人互動,所以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哪些事情是為了滿足別人、取悅別人而做的?而哪些行為又是純粹為了自己喜歡而做的?
不管做什麼事,都回到「最初做這件事的動機」,來反思它的意義。如此檢視之下,頓覺過往很多行為都十分荒謬:為何要強迫自己穿不喜歡的衣服、穿不合腳的鞋?為何要用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去說服他人?為何要耗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去處理毫無意義的紛爭?為何要在意那些惡意的評論、無情的冷眼?以及,為何要委屈自己跟不合適的人在一起?
對三十二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當然,我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但前提是我得先重視我自己的感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去迎合他人。總歸一句,「好好照顧自己」,優先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了,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做其他的事,帶著真正喜悅的心去幫助他人。
現在,我會在下午時給自己泡一杯手沖咖啡,讀自己想讀的書,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我每天都花一些時間把環境整理得井井有條,給植物澆澆水,跟他們說說話;即使一個人在家,我也會穿舒服的襯衫,撒上一些自己喜歡的香水,這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因為實在太害怕孤單了;但現在我想說,一個人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曾說:「孤獨,不在山裡,而在市區裡;不在一個人時,而在眾人群聚時。」
——原來,為了配合他人、迎合他人,迫使自己過著偽裝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孤獨;當一個人懂得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能量充滿的時候,那就不是孤獨了,是「圓滿」。
—
本文受到布蘭達&極簡維尼「極簡單身極品一人樣:獨處也是需要學習的能力,享受一個人的極品時間」的啟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PgmyTGbWU&t=181s]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改善土壤的植物 在 連俞涵 Facebook 八卦
/蜂狂
關於蜜蜂
我們對他的認識有多少呢
除了傳遞花粉和種子
協助植物繁衍
我們知道怎麼樣的生存環境
可以讓蜜蜂更安心生存嗎
又或者我們知道怎麼樣愛護環境
讓所有物種在這片土地上都可以和諧並永續生存
大家都聽說蜜蜂逐年消失減少
如果蜜蜂真的全部消失了
全球農作物將會減少1/3
人類的食物供應也會出現危機
關於農藥的使用
雖然會增加農作物產量
卻也會影響環境
和我們的土壤
這是必須從源頭改善的問題
若我們的生活不追求這麼急促的步調
我們願意更去思考我們的消費生活
願意支持無農藥的有機作物
即使他們看起來並不那麼完美
但卻是最新鮮無毒的狀態
農藥的殘留與對環境的影響
不能小覷
多希望我們能想遠一點
不為了眼前的一些快速的利益
而忽略了整個大環境
我爸媽從某年看見了新聞關於農藥對人體的影響
從此之後我家的蔬果甚至連蒜頭青蔥
都自己栽種
我可以吃到蔬菜本來的菜味
也可以非常安心的
用清水沖洗小黃瓜就直接啃
雖然搬下山之後
常常得外食或吃劇組便當
食物的選擇沒有辦法確認來源
讓我有時候很慌張
但只要有時間
我都會去找有機的店面
透過支持
和改變習慣
讓關注這部分議題
以及關注環境的人
擁有更多支持
我們的消費是在投我們想要的生活一票
更有意識的消費
會帶我們回歸更簡單自然純粹的生活
推薦這部蜜蜂的紀錄片給大家
希望從蜜蜂的生存環境和現況
看到我們整體大環境的狀態
並勇敢做出改變
讓農藥的需求被降低
回歸最有機的生活
不擔心眼前的緩慢
而是追求更好更永續的生活
-------------------------------------------------------------
看蜜蜂的資訊:《蜂狂2》
2017年10月20日 週五 晚間十點 公視主頻 首播
2017年10月21日 週六 上午七點半 公視主頻 播出
(MOD、網路直播同步播出)
2017年10月22日 週日 下午一點 公視3台 播出
公視網路直播頻道 https://goo.gl/0GpNkE
公視+ https://www.ptsplus.tv/
妝髮/ 李宸逸 Megan Lee Makeup&Styling
圖/ Peter.design 彼特先生
所在地/ 金瓜三號
改善土壤的植物 在 找蔬食Traveggo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真的好消息不斷
自從星巴克上市燕麥奶後,連Cama也喝得到啦
還有Subway跟全家也相繼推出新款的植物蔬菜球堡與厚豆乳拿鐵
實在好幸福~~
這天也趁朋友難得上台北
帶她到一間位於永康街的選物店1010 Hope
大約有80%以上的產品都擁有Vegan標章
逛起來超級放心!想送禮想自用都很推薦去逛逛哦!
1:31 近期愛用美妝保養品
Absolution 水亮緊緻精華
Lily Lolo 粉凝霜
Lily Lolo Vegan潤脣膏
Nui 立體眉膏
Lily Lolo 光影雕塑修容盤
The Balm 三色眼影
Kat Von D 眼線筆
3:11 喜歡的米和天貝品牌
晉發三寶米
http://bit.ly/找蔬食吃飽優惠
鵝之心天貝(即將開團!!!)
https://www.swanhearts.com.tw/
4:05
Subway 香料蔬菜球口味
6寸 $115 (酪梨泥+$35)
4:56
Cama 所有牛奶品項都可以+$20升級燕麥奶囉!
6:38
📍1010 Hope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31巷6號
電話:02-2322-2200
*我私心推薦的品牌
Absolution(法國有機保養),水亮緊緻精華是我最近的愛
Neal’s Yard(英國倫敦有機&公平交易保養品牌) 的精油
9:47
📍瞇瞇眼美式蔬食餐廳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新興街15巷8號
電話:02-3233-9911
*餐點普通,燕麥奶飲品好喝!(使用我最愛的Calif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見土水 臺灣生生不息」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20週年啦!
讓我們透過展覽一起見證20年來的土水環境改善變化
同時期許未來土水環境與生活的連結
展區規劃了現在、過去、未來三大時間軸動線
10大展區從五感切入,結合影音、文學、歷史資料、產學合作、科技體驗呈現
另外舞台區每日都有規劃不同的名人座談、手作工坊與藝文講座等亮點活動
( 點選網站手刀報名去:https://pse.is/vhnpk )
人氣好禮大fun送,逛展還可以同時抽iPad、百萬環保綠點與商品禮券,加入展覽專屬line帳號「@sgw20th 」拿好禮,獎品累計多重送!
「聽,見土水 臺灣生生不息」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20週年特展
時間:109/10/21(三)至 109/10/26(一)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邀約 | CONTACT
traveggo@gmail.com
▋追蹤找蔬食 | FOLLOW TRAVEGGO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ggo
Taipei Vegan Map 台北捷運純素地圖 https://reurl.cc/yZ4Yr8
▋字幕由創作者俱樂部贊助製作
https://creators-club.org/
#素食 #蔬食 #找蔬食 #環保 #極簡

改善土壤的植物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果籽人話—黑豆做卅周年婚戒 大豆博士:「種豆可解決糧食危機。」
原來,除了食用外,大豆可以固氮。我們空氣中有78%是氮氣,我們吸入多少呼出多少。但大豆卻可以將氮氣轉變成安基酸及蛋白,融入土壤。一公頃土地一年可固氮一百公斤,不必農藥,不必污染環境就可令土地變得肥沃。而將大豆,與粟米等植物梅花間竹地種,可維持土壤中的營養,維持土地的生產力。同時他看了一些書,其中一本是《誰來養活中國》。戰前中國大量出產大豆,並出口歐美。戰後中國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需要更多食物與肉,種大豆的農地,改成經濟效益更高的棉花、水稻;至今,中國八成大豆都由外地入口。據記錄,2013年美國出口58億美元的大豆,當中有36億美元就是中國買走的。這些年來他不停往返中國高原、甘肅等黃土地與實驗室,找尋在極旱地方生長的野生大豆,研究它們的DNA,希望可以找到,或研究出能耐旱,且能食用的超級大豆。上月他去了南非,去了曼德拉成長的小鎮,在他唸的小學旁邊,試種大豆。那裏的科學家告訴他,雖然種族隔離年代已結束,南非人已有投票權,但長久以來大部份發展土地仍在白人手中,黑人小戶只得小片的土地,難以改善生活。希望可以種到像大豆這類作品,拉近這些黑人白人間的差距。他期望,將沙塵滾滾的黃土地,變成綠油油的田野;對我們而言唾手可得,不起眼的大豆,竟擔此重任。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大豆 #氮氣 #曼德拉 #誰來養活中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改善土壤的植物 在 洪宗熠委員國會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大城排水問題影響民生,宗熠力爭前瞻預算補助】
為幫助地方政府辦理轄管河川、排水治理,水利署在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計畫編列相關預算支應。其中,彰化縣在魏明谷縣長大力爭取下,共獲得13億8,025萬補助經費。
宗熠今日質詢水利署署長時,特別指出彰化大城鄉屬於沿海低窪地區,地層下陷問題嚴重,長年需依靠抽水機排出內水。特別是彰化西南鄉鎮,海水倒灌、土壤鹽化問題嚴重,不但土地無法種出植物,農民亦無法申請休耕補助,宗熠今要求水利署需提出解決方案。
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平均高潮位高於陸地的問題,普遍存在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彰化大城、芳苑、王功一帶。未來,會積極研議改善方案,加速完成治理或短期改善方案來進行規劃。
宗熠強調這樣的情況非屬個案,要求水利署盡快評估,務必改善此問題,以保障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