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能買房投資嗎?】
二十六歲,懵懵懂懂買下第一間房子。
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
這已經是西元2000年的事了。
當時買在汐止24坪的中古屋,房價300萬,房貸利率記得是7%左右;扣掉自備款80萬,我一個月負擔15,000元的房貸。
那時候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
「投資買房」的啟蒙,是因為我第二家店的房東。
2002年,我開了第二家火鍋店,這家店的房東大我二十歲,他是個創業的大叔。
他和我說:「開餐廳,只能讓你賺小錢;想要有錢,一定要懂得投資房產!」
大叔是經營五金門窗的生意,然後把本業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店面。
他很熱心的算給我聽:
“一千五百萬的店面,他和銀行貸款一千萬,租給我們一個月六萬;等於是房客在幫忙繳銀行的貸款和本金。”
之前,他也是這樣的操作,用五百萬的自備款買了店面,租給別人做生意,四年後他把店面賣掉賺了五百萬,年化報酬率將近15%。
大叔的眼光不錯,選到店面都增值不少;靠著店面的買賣,他賺了不少錢。
聽到賺錢,金牛座青年的眼睛都亮了,開始對房產產生了興趣。
/
汐止那間房子,住了八、九年後我就賣掉了。
那是第一次靠賣房賺到錢;我把這些錢,拿來當頭期款,買下台北市內湖的房子。
隔年,我把開廣告公司賺到的錢,買了中原大學附近的兩間套房當包租公;每年的租金投報率有7%。
兩年後,我把兩間套房賣了,賺了一倍。
2014年左右,我又陸續買了汐止、桃園南崁、中壢平鎮的房子。
不過,這兩、三年已經陸續把這些房子脫手了。
26歲到現在,我買賣過九戶房子,菜鳥也熬成熟手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之一。
/
有三十初頭的粉絲私訊我:
「崴爺,我創業賺了一些錢考慮要投資房產,請問房產還可以投資嗎?」
我想,我應該可以分享一些經驗值給他。
/
崴爺剛提到那些賺錢的往事,都發生在2014年前;現在房產投資的大環境,已經和2014年之前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大大不同了。
前面崴爺提到,房東大叔「買店面」的獲利模式,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在房東大叔那個年代,大部分的行業一定要有「實體店面」才能做生意;但現在的電商時代,對實體店面的需求大幅縮減,供過於求,到處都可以看到待租的店面。
加上現在的「店面」也不知道在貴什麼,買店面的投報率根本划不來,也不好轉賣。
我個人覺得,靠投資店面賺錢這件事,已經是北風北了。
/
那買個小套房、小宅當「包租公」呢?
崴爺很愛做功課,查了很多北部「房價」和「租金」的行情,
以西門町附近為例,五年左右的十多坪套房,每月租金在兩萬左右,房價落在八百萬左右;換算投報率大概3%左右。
我之前中壢平鎮的房子,我的租金投報率大約也在3%左右。
一般來說,現在當包租公每年的投報率大約是在2%~4%之間,只比銀行定存略高。
(我省略了土地稅、房屋稅、租屋閒置期的費用)
這樣的投報率水準,只能你抵銷通膨,說白了,只有「保值」的效果,並沒有高獲利的可能。
/
很多投資客,其實並沒有在care租金收益的;因為他們更在意「房價增值」。
但是那種房價飆漲的時代紅利,早就沒了啊。
2014年之前,沒有「實價登錄」機制,大家買房、賣房的價格有很大的灰色地帶。
以前,你可能遇到一個菜鳥或不了解區域行情的買家,願意用高於實際行情的價格和你買房,讓你賺到很高的價差。
但現在,實價登錄透明揭露中古屋交易的價格,讓投資者沒辦法偏離市場行情「賣太貴」,大大減少獲利的空間。
最麻煩的就是「房地合一稅」了。
2014年之前,你一買到房,看到市場價格不錯,就立刻脫手賺價差。
但如果你是在2016年1月1日以後買入房子並賣出:
持有房子未滿1年,獲利的部分要扣45%增值稅;
持有期間1~2年,要扣35%增值稅;
持有期間2~10年,稅率是20%;
持有期間超過10年,稅率15%。
例如:你用2000萬購入房子,持有一年半就用2100萬的價格脫手,雖然帳面上賺了100萬,但扣掉35%的房地合一稅,實際上只剩下65萬的獲利。
這65萬還要扣除買、賣時的規費、手續費(十多萬跑不掉);還有銀行貸款的違約金、裝潢費;甚至如果你透過仲介賣房,還要支付仲介費用。
扣除這些交易的隱性成本,你根本沒有獲利空間。
(而且前提是房價要漲才行)
/
這樣一路看下了,是不是覺得投資房產真的沒那麼好賺。
我們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
現在把同樣的資本拿去投資股票或ETF,獲利可能都比買房還好。
更何況買房之後,一大筆資金就被卡在那,要用錢時也沒那容易變現。
(賣房之後,至少要一個半月以上才能拿到現金。)
/
「但是,崴爺你幹嘛還買房投資呢?」
好,問到重點了。
我這幾年在做投資的重新配置,把以前買在「蛋白區」的房子都賣了。
把部分的資金配置在股市,把部分資金轉購入台北市的房子拿來出租。
我當然知道,租金投報率頂多就是對抗通膨而已;但崴爺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了!
在投資上我蠻敢衝的,而且常常三心二意,缺乏長期投資的毅力;去年二月~六月的股災期間,我就發現自己這樣的投資缺陷。
所以,我才決定把部分的錢,拿來買蛋黃區的房子。
一、 因為蛋黃區的房子相對保值;我不用太擔心踩雷。
二、 買了房子後,它沒那麼容易變現,還有實價登錄的緊箍咒,讓我不會短期就想賣房。
這時候買房投資的「缺點」,對我而言變成了「優點」。
/
我買房的目的,是讓我「守成」和「保值」。
(打從心裡已經放棄增值的可能)
雖然股市投資更好玩刺激,也更有機會短期獲利;但股市如浮雲、看過很多過路財神的案例。
另外,我的個性太浮動,所以買房投資是針對我自己個性缺失,所做的決定。
所以,如果你想靠投資買房賺大錢,基本上很難啦;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點錢就手癢、愛亂投資,那就選一個蛋黃區的房子,好好地把錢鎖在那裡。
#我寫太長了
#看完的人真的太強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
「收益平準金缺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藍橘子 Facebook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MissQ 退休理財園地 Facebook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Re: [請益] 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 -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00878收益平準金優缺點比較! 錢就這樣被ETF弄走了? 高股息 ... 的評價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無腦存00878真的無風險嗎? (第4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00713、0056等ETF都有收益平準金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Re: [請益] 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 看板Stoc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Re: [請益] 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 - PTT評價 的評價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對於討論《鬼滅之刃》是否神作這個話題上,很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引起這麼熱烈討論的最大原因,因為《鬼滅》的漫畫銷量爆,動畫爆,劇場版也爆到連媽媽都認不得。
很多人覺得《鬼滅》不值得這麼爆,於是評它為垃圾作品。而粉絲為了護航,又批評其他動漫才是垃圾。
我個人而言,《鬼滅》的確有很多缺點,但它絕對不是垃圾。能夠爆紅主要有三大原因:
1)動畫加持:
在《鬼滅》出動畫前,我們很喜歡評論的就是動畫某些集數或場面,會突然出現作畫崩壞的情況,就連神枱級作品《龍珠》都偶有類似的情況。而《鬼滅》動畫卻以超高水準的製作完成,尤其是第19集,看出每一秒都是錢。
2)天時地利
《鬼滅》劇場版在日本票房大爆炸,剛好遇上疫情稍微放緩,很多人都報復性消費。而少年Jump這段時間剛好沒有與《鬼滅》動畫同台競爭的作品(單純指動畫)。相比起《鬼滅》,我個人更加喜歡《咒術迴戰》《電鋸人》。
3)《鬼滅》受眾
我認為這是《鬼滅》一方面爆紅,另一方面也受最多質疑的原因。要說《鬼滅》神作是怎樣也說不過去,因為作品本身有太多不足之處。但它吸引了大批從來不看動畫的觀眾入坑,當然亦有一群本來就很喜歡看動漫,也很喜歡《鬼滅》的人。
在這些人心目中,只有「好看」與「不好看」,從來不去深究。
我舉一個例子,手機遊戲《Candy Crush》每年所賺得的收入,是「ACTIVISION BLIZZARD」公司之冠,比旗下其他遊戲例如《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鬥陣特攻》更高。
你說《Candy Crush》會比其他遊戲好玩嗎?不…但它以低門檻吸納了一大班手機用戶,阿姨阿叔小孩都爭相課金,儘管這遊戲的課金需求不太高。
而《鬼滅》的情況亦相類似,先說說它為何會受到如此評擊?
因為它的缺點非常明顯,漫畫分鏡很亂,戰鬥場面沒有逼力。(我看漫畫的感覺是:「哎~這段真想看到它動畫化」)
作個比較,我看《鬼滅》漫畫腦海會想像動畫,看《獵人》動畫,腦海會自動腦補漫畫,這就是分鏡的力量了
故事平鋪直敘,雖然是王道故事的修鍊>進化>挑戰更多敵人。但《鬼滅》角色們修鍊看起來只是胡鬧,相比起《獵人》《火影忍者》角色每次都有方法地修鍊,讀者每次都期待角色在修鍊之後如何突破自己,超越敵人。
《鬼滅》戰鬥系統也毫不仔細,x之呼吸x之型,十型沒明顯獨特之處,最後大戰各柱不斷出大招,幾乎完全沒有鬥智的戰鬥。
不像《獵人》的念,《火影》的查克拉,《One Piece》每個果實都有其特性。本來鬼滅隊有十個階級,甲、乙、丙、丁。但到最尾只得主角、嘍囉、柱…
那為什麼《鬼滅》會紅呢?
之前說過了,《鬼滅》吸引了大批沒接觸過動畫的讀者,而且漫畫只有205話,入坑門檻很低。故事的戰鬥,主角三人幾乎沒有對上嘍囉,全部都是上弦下弦,就直挑大魔王無慘。
打鬥爽快,角色的死得毫不手軟。「速食」、「爽快」、「易入口」成為《鬼滅》的爆紅原因,也是《鬼滅》的缺點。
不過,我個人卻不太贊同那些「因為xxx才是神作,所以《鬼滅》是垃圾」的言論。每個時代都會有它受歡迎的作品,在這段疫情期間,《鬼滅》為日本各行業帶來龐大的收益實在功不可沒。
因為《鬼滅》而加入動漫迷行列的讀者,也能為其他作品擴大讀者群。
我自己也非常期待11月在香港上映的劇場版《無限列車篇》。《鬼滅》的爆紅,並不影響那些經典作品的地位。如果單憑漫畫銷量和動畫票房作為準則,那就太膚淺了。
我個人會評它為好看的作品,未到經典級數,也不列入我個人喜好的十大,但未到垃圾的程度。它的爆紅,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化學作用。
所以我們沒必要為喜歡《鬼滅》而特地去找理由,也不用為不看《鬼滅》而自命清高。喜歡就好,不喜歡也罷。
--------
訂閱Patreon,看更多文章故事
https://www.patreon.com/Bluegodzi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MissQ 退休理財園地 Facebook 八卦
【明天比今天有錢之準時退休資產配置之道】
如本文對您有收穫,請對粉絲頁按讚、留言1-99並歡迎多多分享喔!! 💕 💕
歡迎加入FB社團:存股討論社、北部不動產討論社。
面臨預期2019年市場多頭不再的環境下,存股族都難免心驚膽跳,在本金開始出現虧損的情形之下,不知是否應該繼續抱持原有的投資方法?
MissQ真實見過許多手上抱著股票工作多年人士,在股市谷底/空頭時,股價/股利大幅縮水,因無力加碼, 被迫延後退休或是退休後再度回鍋職場,別人的經驗是一面鏡子,當時我跟自己說,未來若是抱緊股票做法,下一個延後退休的人很可能就是自己,所以資產配置上很大部分多是以「經常收益資產」所得再去投資股票。
市面上有各種長期資產配置方法,以下整理兩大類的原則:
❤️方法一:股生息,息生股:長期存股族將股利再投資,這也是最多人使用的方法。
基本原則:股價長期一定要走高,股價低檔時要維持紀律持續攤平。
優點:多頭時有價差/股利。
缺點:若股票走入空頭時,股票越存越薄,股價/股利縮水,延後退休。
如果退休後,沒有固定工作收入在低檔無法加碼。
❤️方法二:債(經常性收益)生息,息生股
基本原則:保本模式,運用經常性收益(債券利息/租金/股利)投資債或股。
優點:明天比今天有錢的保本模式,資產每年正成長/正報酬。
缺點:在多頭時會少賺一點,但股市空頭或動盪期是贏家,有足夠的現金流可以加碼。
但門檻來了,必須要花多一點時間研究哪些資產能有較高經常性收益,大部分的投資人花很多時間去賺價差,但是賺利差同樣重要,研究高利差的產品可以了解正確股市相對報酬的價值,不會為了稍微的高利就增加過多的風險部位,更可以在空頭時有防禦本金的功能,接下來MissQ粉絲頁將會陸續分析「證交所掛牌」高利差低風險標的,敬請期待!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網路工具興起之後,關於「工作型態」的探討,就有很多的訊息,開始顛覆過往在上個世紀大家的習慣。比如說吧,有個部分叫做「遠距離工作」。
可能在上個世紀的思維裡面,所謂的「遠距工作」是一個很不切實際,很讓人不安心的。可是似乎「遠距離工作」成了現在很多公司、很多團體裡面一個常態。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其實近幾年,又有一些矛盾的訊號。比如說,有一些頂尖的科技公司,開始慢慢的逐步縮減「遠距離工作」,讓一些原本不用固定進辦公室的人,開始一定還是要固定的進辦公室。
那你可能會感覺到很矛盾,到底是「遠距工作」比較好呢;還是把大家放在同一個辦公室比較好?
這個部分,其實我也常常在想喔;我在這邊呢,就把我最近讀到的一些研究報告,跟你做分享。
在2015年的《經濟學季刊》上面,有一個研究這樣說喔:「平均一個『遠距離工作』的員工,每年可以替公司增加$1900美元的收益;這樣的利潤有大部分來自於辦公室租金的減少。」
除此之外呢,「遠距離工作」的員工,生產力比「傳統辦公室」員工,高出13%。
這些「遠距工作」的工作員,在工作當中的休息時間比較少,會比較準時開工,平均大概只花半個小時吃午餐。這些人認為自己的「專注力」比較高,對工作整體而言也比較滿意。
相較於在「辦公室」裡面的員工,「遠距工作」的辭職率,減少了50%。所以當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這一個研究,似乎很支持「遠距離工作」。
那當然在2016年的荷蘭心理學家范依潘倫,他的研究也說喔:「遠距辦公者」對於工作的抗壓性比較高;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比較容易保持足夠的工作熱誠。相反的,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工作熱誠往往會大為降低。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狀況,就是當你身處於,有其他人在的辦公室的時候,不管如何,你都要表面上撐在那裡繼續工作;但是其實這在心理上,是會讓人很挫折的。
相反的,如果你身旁沒有這些同事的目光,你就可以適時的放鬆,不管是出去運動、睡個午覺,等到壓力獲得緩解之後,再繼續的面對挑戰;長期來看反而會更有效率,也容易保持工作的熱情。
可是呢,儘管「遠距離工作」有這些不容忽視的好處;但是呢「遠距離工作」的缺點,特別是在關於升遷的速度上面。
有研究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者」,他在團體裡面升遷的速度,似乎沒有比在辦公室裡,固定上班的人比較快。
另外呢,在2008年,荷蘭的一位人力資源的學者,叫李德。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喔,「遠距離工作」可能導致創意思考下降,並不適合那些急迫性比較高、複雜企劃的工作。
這似乎可以理解成,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跟人溝通協作,去做一些專案的串連;那這個時候,「遠距離工作」的特性,會讓你溝通的立即、直接,跟訊息的掌握度,會相對的比較低。
可是跟你分享這些研究,你會不會聽到現在,有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感覺?
有些人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有助於創意;但是有些研究報告,又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會扼殺創意。
那其實呢,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剛剛你聽到這些看似矛盾的觀點,可能有很多是來自於經濟學家、人力資源的相關研究者。
可是呢,如果是在心理學,關於人格特質的研究。我們的看法就是喔,其實如果是那些注重自主性,對於工作比較有自信,也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些人。
這些人面對工作的特性,不管對主管,還是工作的職掌,會有比較高的忠誠度跟責任感。那事實上這些人,他就比較不在意長時間的獨處。
也就是說,這樣子人格特質的人,「遠距離工作」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加分的。但是相反的,有一些人他的天性,會比較重視辦公室的社交活動。
他喜歡身處於人群當中,特別是那些比較外向的性格的人,他還沒有辦法從「遠距離工作」當中,得到足夠的人際刺激。
他也就沒有辦法在工作當中,有足夠的滿足感。那這些人可能啊,長時間的遠距離工作,反而會降低他們的創意,跟工作表現。
所以呢,如果回到你自己身上,你到底適合「遠距離工作」,還是適合「固定上班」呢?
這個部分除了你的工作內容、業種、業態的考量之外,我想你可能還是要好好的覺察自己;認識自己才是一切的開始。
就好像是這些世界頂尖的網路公司,他們過去會認為,「遠距離工作」讓大家各司其職,是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他們也慢慢的發現一件事,當科技的發展到一定的頂端的時候;其實人的協作,往往又很重要了。
所以我大膽做一個預測,我想這種到底是要「遠距離工作」,還是大家聚在一起,它可能會像一個波浪一樣。
當整個工作或整個團體,光譜過分的偏向「遠距離」的時候,這時候可能大家就要有意識的聚一聚。
可是當整個組織、團體,隨著固定的上班、固定的地點,有一點被限制住、被局限住的話;那它可能就要有意識的,稍微擴散一下。
然而我在這邊提到的是一個大膽,對於大趨勢、大方向的預測。我想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創業者;在你的工作現場,在你的公司怎麼去調整這些事,不管做任何大小調整,都會是個大工程。
所以呢,我也希望你聽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要審慎的評估,自己公司的結構跟特性。
但如果你是「個人」的話,隨著你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跟價值的過程當中,或許你可以慢慢的,把別人跟你協作的方式,去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人際距離。
如果比較多的獨處,會讓你更有生產力,可能你就要有意識的,把你的工作打造成大家可以容許,你可以「遠距離上班」的。
但是如果你很清楚知道,你只有在人群裡面,你只有在跟別人聊天互動裡,你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跟動力;那麼千萬不要因為「大家都說遠距離」,而你就讓自己離群索居。
因為如果你沒有搞清楚這一點的話,你可能可以享受短暫片刻的安靜,然後你會迎來很長時間的,莫名其妙的憂鬱感受、低潮感受;因為沒有人跟你互動。
所以呢,還是哪句老話,「認識自己,是一切的源頭跟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所有商品或課程的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露出。
期待跟你的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q4OjpYBVGE/hqdefault.jpg)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00878收益平準金優缺點比較! 錢就這樣被ETF弄走了? 高股息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0878 收益平準金 優 缺點 比較! 錢就這樣被ETF弄走了? 高股息股利也能捏造?我發現可能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最近很熱門的關係,導致滿多人開始有一個 ... ... <看更多>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無腦存00878真的無風險嗎? (第4頁) - Mobile01 的八卦
... 太年輕還沒經過歷史洗禮追求穩健的投資人可能比較信賴0056各有優缺點(投資理財綜合第4頁) ... 如果財產交易所得是障眼法那麼收益平準金是直接白嫖 ... <看更多>
收益平準金缺點 在 Re: [請益] 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 - 看板Stock 的八卦
※ 引述《Mnet2011 (net)》之銘言:
: 想問問收益平準金到底是什麼??
: 看到很多網友說878有收益平準金,就能穩穩配息
: 後來00713也都跟進加入收益平準金的機制
: 想順便問問,00919現在成分股也配息配很高
: 也有收益平準金,這樣是不是每季配息也能穩定配?
: 能穩定配8%嗎?
這樣說吧
台灣人喜歡看配息買股票/ETF
而ETF 公告配息的時候 是已經確定了 有多少錢可以配,所以公告平均可以配多少
然後當股民發現配息率很漂亮,就瘋狂買入,而ETF的總股數 就會開始上上升
(當ETF的買入>賣出 產生溢價時 就會有人生成新股投入市場)
這樣就造成了平均每一股可以配息的金額就減少了
而且新股得到的配息是老股賺的,這樣是吃老投資者的豆腐
(其實也沒吃虧 就只是原本應該配給你的 還停留在本金)
收益平準金就是要解決這問題
把所有要配息的錢通通放入平準金中,計算每一股的平準金 有多少錢
當有新股生成時也同時把同等比例的錢放入平準金中
這樣配息就穩了
不會說公布配息1元,最後剩下5角的狀況
但要注意,就是你如果是看到公告才買或是中途買入的,你拿到的配息就有可能是你自己
的本金
台灣人就是喜歡配息的感覺,不管錢從哪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8.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4729786.A.418.html
在平準金制度出來之前,配息被稀釋問題早就討論過了
任何人只要一次可以買500張都可以直接跟投信申購ETF (只要還有額度)
申購價是以ETF淨值計算,所以溢價到一定程度後 自然會有人申購
折溢價 只是促使ETF的生成與消滅
跟這制度有啥關連?
硬要提這個 搞啥?
※ 編輯: pupuliao (220.133.208.141 臺灣), 05/22/2023 13:07:03
這種操作,配息 跟 管理費本來就存在 有差別嗎?
硬要說會多扣一筆費用 是啥意思?
而且管理費是根據持有長短決定的
配息 誰拿了誰繳阿,有沒有這個制度 都不改變結果
※ 編輯: pupuliao (220.133.208.141 臺灣), 05/22/2023 13:31:57
ETF的稅務 主要就來自 股利所得跟資本利得兩個區塊
這部分不管有沒有平準金制度都不會改變,所以 在確定配息的當下
要計稅的金額就已經確定了
在沒有平準金的情況下,會影響的 就是,美股配息金額
新的ETF持有者拿到了原本老持有者的配息,也當然分擔了稅金的負擔
這樣唯一缺點就是,配息少了(不穩了)
老持有者雖然拿到的配息少了,但是少了的部分也還停留在本金上而已 誰也沒損失
而平準金制度 只是穩定了可配息總額
讓原本應該被稀釋掉的配息,透過平穩金補上了
但是稅金? 根本沒變阿
不管哪一天買的人 拿到配息就會有了
※ 編輯: pupuliao (220.133.208.141 臺灣), 05/22/2023 14:02:37
我說的就是 這部分,你持有的ETF 不會區分是啥時生成的,稅金也不會只給舊持有者
在不論有沒有平準金制度下,大家都要分擔稅金成本,這點根本沒改變
ETF變多了 平均稅金少了,這點大家都一樣
只是有平準金制度後,配息不會因此下降
有配息前後殺入殺出,幫忙承擔稅務那是他的問題
平準金制度只是避免在這過程中 壓力了配息而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