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from home遇著隔離屋兩公婆鬧交,跟手佢哋個小朋友可能嚇親,同時間爆喊,我好難集中到精神之餘,心裡面都盤算緊好唔好做和事佬?雖則係office hour啫,不過呢度又唔係商業大廈,日光日白阻唔到人哋大聲講嘢喎,聽到細路仔喊又唔忍心,點好呢點好呢👉👈好啦!豁出去啦!
正想開門之際,同一層樓已經有人更快按捺不住,我聽到一把暴躁嘅男人聲響徹走廊:「嘈夠未呀?我要喺屋企開工㗎!開緊會呀!唔該唔好再嘈啦!唔使搵食呀?」
霸氣!即刻靜晒!雖然唔知呢位暴躁哥姓甚名誰,但係好感激佢,因為轉頭我都要同個客開Web meeting,唔該晒呀大佬!
輪到我視像時總算耳根清靜,不過客人嗰邊就似乎出咗啲狀況。
客:「唔好意思呀,因為我哋全公司work from home,寄唔到sample畀你,可能要麻煩你落街買嚟影相。」
「冇問題,小意思。」
客:「唔該晒,今次篇文個angle想......」佢都未講完,後面就傳嚟一把小朋友聲大叫:「媽咪媽咪,你睇下我畫咗咩?」
同時間有把年長嘅男聲就話:「媽咪做緊嘢,自己玩啦!」
客:「唔好意思,我哋繼續,今次篇文個angle想陽光啲......」就快入正題之際,另一把年長嘅女人聲又喺遠處大嗌:「女呀!今晚煮苦瓜好唔好?」
我個客又要停落嚟,回頭望住某個方向回應:「開緊會呀,一陣先講啦!」
波折重重之下,個客分咗好多次先可以講完篇文想用咩angle,最後佢話:「失禮晒,home office做嘢就係咁。」
我:「好正常啦!頭先我隔離屋仲嘈交添!你個仔算乖喇,我朋友個囡囡不斷跳舞唱歌,又睇住卡通片大笑,我梗係覺得好可愛好得意啦,不過佢哋置身其中就話好難做嘢。」
客:「係呀,啲人以為home office好正,其實兩睇啦,冇特定收工時間好似仲做多咗嘢,我有個同事冇小朋友,不過佢屋企人係咁講嘢,電視又大聲,真係好難集中,我阿爸阿媽算係咁喇,多得佢哋幫手湊仔。」
平時喺office要應付膠層啲「噪音」,返工放工搭車想靜下又唔得,以為home office有好日子過?都唔係必然㗎!有時屋企可以嘈過office,所以改變唔到其他人,就唯有提升自己嘅境界,一直都知道Sony喺無線降噪耳機嘅領略上跑得好前,今次新推出嘅WH-1000XM4更加係用QN1高清降噪處理器,同全新Bluetooth Audio System On Chip同步運作,以每秒超過700次進行感應以調整音樂同埋噪音訊號,想集中精神不受影響,梗係要降噪效能超卓嘅耳機幫手啦!
唔止降噪,Sony WH-1000XM4喺你Web meeting 同埋Con-call嘅時候都可以派上用場,因為佢嘅收音咪以Precise Voice Pickup技術,結合咗五個內置麥克風同埋先進音頻訊號處理系統,接收到更清晰嘅音訊,對外接觸就暢通無阻啦!新增嘅Speak to chat 功能可以識別用家聲音,即係你開聲叫阿媽唔好再嘈嗰陣,就會自動暫停音樂,耳機都唔使除低呀😂 加上配備DSEE Extreme 數碼音質提升技術,可以特別處理經壓縮嘅數碼音樂檔案,更加接近高解析度音訊嘅質素,一部正嘅無線降噪耳機就係要夠全面先好用吖嘛!
無論係返office定係wfh,最緊要都係快快手做完啲嘢收工,夠集中就自然有效率,擺低條link方便你睇下Sony WH-1000XM4點樣降噪啦👇👇👇
https://bit.ly/3iGKPZq
#Sony #WH1000XM4 #WFH用降噪耳機是常識吧 #專心啲 #收工都早啲 #IndustryLeadingNoiseCancellation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
收工都早啲 在 HR小薯蓉 Facebook 八卦
《其實對嘢係會對到想殺人㗎》
一封簡單嘅離職證明,到底可以有幾多個令完美主義HR崩潰嘅地方?對開嘢嘅,睇到呢封嘢你一定想殺人;冇對開嘢嘅,就感受下想殺人有幾辛苦啦⋯
搵到:
0-1個 - 著定避彈衣返工
2-4個 - 加油!成功就喺地平線嘅盡頭!
5-7個 - 欲練神功,唔好放工
8-9個 - 你一定接受唔到餐牌上嘅錯字
10個或以上 - 完美惡魔!地球已經冇人可以阻止你搵錯處
溫馨提示大家多一次: “of his own accord” 係正確嘅英文,唔係錯處😁 “on his own accord”先係common mistake,唔好錯呀!
大家可以睇返呢個post 👉🏻 https://www.facebook.com/542474499235431/posts/1187873644695510/
#請呼喚傳說中嘅完美惡魔
#錯少啲對少啲收工都早啲
#大家努力
#我係邪惡HR2成魔之路各大書店有售
————————————————————
🔥MP HR Community 「工傷案例分享」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報名傳送門👉🏻 : https://bit.ly/2SDNMgQ
————————————————————
🔥MP HR Community 「HR解僱實務證書課程」尚餘少量名額
睇返介紹👉🏻:https://bit.ly/2AaHz4E
報名傳送門👉🏻:https://bit.ly/2RPLB9s
————————————————————
加入屬於HR的社區,共享HR資源🤝
🥔MP HR Community簡介:https://bit.ly/2H4piq6
👉🏻會員登記連結:https://bit.ly/2wOr3b7
HR小薯蓉blog: https://www.mashedpatata.com/
Instagram:https://bit.ly/2vMV3RV
#MPHRCommunity
————————————————————
緊貼 #HR小薯蓉 Facebook專頁更新,設定HR小薯蓉為搶先看優先
收工都早啲 在 HR小薯蓉 Facebook 八卦
《其實對嘢係會對到想殺人㗎》
一封簡單嘅離職證明,到底可以有幾多個令完美主義HR崩潰嘅地方?對開嘢嘅,睇到呢封嘢你一定想殺人;冇對開嘢嘅,就感受下想殺人有幾辛苦啦⋯
搵到:
0-1個 - 著定避彈衣返工
2-4個 - 加油!成功就喺地平線嘅盡頭!
5-7個 - 欲練神功,唔好放工
8-9個 - 你一定接受唔到餐牌上嘅錯字
10個或以上 - 完美惡魔!地球已經冇人可以阻止你搵錯處
溫馨提示大家多一次: “of his own accord” 係正確嘅英文,唔係錯處😁 “on his own accord”先係common mistake,唔好錯呀!
大家可以睇返呢個post 👉🏻 https://www.facebook.com/542474499235431/posts/1187873644695510/
#請呼喚傳說中嘅完美惡魔
#錯少啲對少啲收工都早啲
#大家努力
#我係邪惡HR2成魔之路各大書店有售
————————————————————
🔥MP HR Community 「工傷案例分享」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報名傳送門👉🏻 : https://bit.ly/2SDNMgQ
————————————————————
🔥MP HR Community 「HR解僱實務證書課程」尚餘少量名額
睇返介紹👉🏻:https://bit.ly/2AaHz4E
報名傳送門👉🏻:https://bit.ly/2RPLB9s
————————————————————
加入屬於HR的社區,共享HR資源🤝
🥔MP HR Community簡介:https://bit.ly/2H4piq6
👉🏻會員登記連結:https://bit.ly/2wOr3b7
HR小薯蓉blog: https://www.mashedpatata.com/
Instagram:https://bit.ly/2vMV3RV
#MPHRCommunity
————————————————————
緊貼 #HR小薯蓉 Facebook專頁更新,設定HR小薯蓉為搶先看優先
收工都早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收工都早啲 在 KidneyBuster Youtube 的評價
iTunes: http://apple.co/1LHcpBn
MOOV: http://bit.ly/1RV6Y1x
KKBOX: http://kkbox.fm/TA0N81
MusicOne: http://bit.ly/1GSBTGg
JOOX:http://bit.ly/1R8Favj
聽完之後,想睇吓KB佢又會有幾認真?快啲去睇吓佢個真人show情義兩難全之KB真人騷 "我又是歌手" 喇!
《我又是歌手》
曲/編/監:Skot Suyama
詞:梁栢堅 / 奶茶
無啦啦諗起 家陣三張幾
三張幾 都乖乖地 玩夠皮未?
人生好鬼短 拖得多一年
得一年 車樓保險 供曬好未?
OH NO WOH 好多想玩都冇試過
尤其我都未 做過歌星
YEAH E YEAH 我都好想搵次上去
百麗殿舞台 唱幾支歌 同扮陳奕迅
Chorus
喂呀!唱兩句唱四句唱六句也可以
打鼓都可以 學下去唱歌
唱到無哂氣索哂氣但我照可以
張開把口繼續揸緊雙手用丹田運氣
俾支歌仔唱下喇喂 E YEAH
搵支歌仔俾我唱下 WOH WOH
咪就甘樣唱
V2
如果一諗起 DAY DAY乖乖地
番公司 兜番屋企 一世好未?
人朝朝早起 巴士玩手機
收工躝 卡啦OK 邊有滋味?
OH NO WOH 好多想玩都冇試過
求其無所謂 全在決定
YEAH E YEAH 我都好想搵次試下
夾埋靚舞步 揸翻支咪 擒上台盡興
Chorus
喂呀!唱兩句唱四句唱六句也可以
打鼓都可以 學下去唱歌
唱到無哂氣索哂氣但我照可以
張開把口繼續揸緊雙手用丹田運氣
俾支歌仔唱下喇喂 E YEAH
搵支歌仔俾我唱下 WOH WOH
咪就係想甘樣唱下 YEAH E YEAH
Everybody跟我唱句 WOH WOH
大大力咁整多句
(Bridge)
我唉以唉以嗌衣YEAH野夜
再唱多十句
我唉以唉以嗌衣YEAH野夜
亂Fing扮淡定 淡定但又亂Fing
Woh oh oh oh oh oh oh Sing!
Woh oh oh oh oh oh oh Together!
Woh oh oh oh oh oh oh Let's!
張開把口繼續揸緊雙手用丹田運氣
俾支歌仔唱下啦喂 E YEAH
喂呀!唱兩句唱四句唱六句也可以
揸得支咪嘅 就唱隻靚歌
唱到無哂氣索哂氣但我照可以
張開把口繼續揸緊雙手用丹田運氣
就係想咁樣唱吓
玩爆你個腎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6%83%85%E7%BE%A9%E5%85%A9%E9%9B%A3%E5%85%A8%E4%B9%8B%E7%8E%A9%E7%88%86%E4%BD%A0%E5%80%8B%E8%85%8E/255759371133695?bookmark_t=page
KB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kb_kevinboy
阿寧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mihielwong

收工都早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日之計,在旭日。
墨藍天空默默,靜候着晨暉到來,哈,真寫意,不如底下的一片昏黃。街燈有序,嗞嗞作聲地控訴着自己晝夜顛倒的工作,不似繁星亂綴,悠悠眨眼。也不止它們,石屎公路亦然,明明三更,卻還是熙熙攘攘,承受車輛不住地穿梭,月兒看着倒嘆美。也不是每位辛勤者都愛嗟怨,就如此刻於大道上馳騁的小貨車,靜謐地運載着車上的一老一嫩,也許是物似主人,司機座上的老人,臉上不帶半分煩躁,銀絲滿頭的他,比身旁尚留些許青絲的小伙子爽利得多,老人一雙銳目炯炯,跟他半皺的臉龐不太相襯;反倒小子眼臉圓潤,卻撐不起眼皮來,不住打瞌睡。
發叔,這是老人的稱號,一臉從容,一點料不到他正往骯髒之地去,上水屠房。他不是執刀的屠夫;也不是清潔大叔;更不是看更。他,是買賣牛雜的老行尊,這行業有一個略有耳聞的名號——執雜佬。身旁的阿漢,是發叔的兒子,如今父子倆正準備闖蕩他們每夜的老江湖,在朝陽趕至之前。
落日江湖
夜半路路亨通,小貨車已經抵達了屠房的閘口,阿漢猛地醒過來,雞手鴨腳地翻出往來屠房的通行證。閘口看更查證期間,平靜下來的小子,憶起這與他印象中小時候的屠房,很不同。小時候放假,做完功課沒事幹的他,就吵着要爸爸帶他到屠房玩,那年代嘛,很窮,沒有太多電子產品,對小朋友而言,屠房是一個樂地,因為到處是水,孩子玩水不畏濕身。當年,屠房的守衛沒有那麼緊張,基本車子上載甚麼人進去,都無人過問。「入得!」比發叔年輕得多的看更,把通行證看了幾遍,又點算車上人數,確保沒有外人才放行。還好,小子長大了,不再玩水。歲月神偷,總在十年廿載後,才東窗事發。唯獨是僅餘的這十來個逐臭之夫,依舊夜出早歸。
是的,這一行只餘十二人。行內年紀最大的發叔,五十多年來都堅持這樣的生活,凌晨一時許來到屠房作準備功夫,清潔﹑磨刀﹑磨剪。執雜佬在屠房內,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做好準備,他們就靜候着屠夫宰掉一頭又一頭活牛後,把取下內臟運送到他們的位置。牛雜分成上雜及下雜,牛柏葉及牛雙連是上雜,由於價值較高,故肉食公司都會保留。至於執雜佬執到的,就是下雜,包括牛膀,即牛胰臟、牛腸、牛粉腸﹑牛肺、牛肚,即牛胃﹑牛脆骨,即牛氣管等。兩點半左右,接到牛雜後,先把內臟清洗乾淨,這個階段的牛雜,相當齷齪。牛畢竟是雜食,內臟廢物多,發叔形容這是一陣餿味,臭氣熏天,他邊洗擦着一大幅牛胃,邊講解原來吃不同飼料的牛隻,氣味會有所不同:「嗱,食草嘅牛呢,就冇咁臭;食粟米嗰啲就不得了。」尤其是牛胃,有糞便,甚至鐵釘﹑沙石,就連古幣他也見過。
他把另一幅小巧得多的牛胃交予阿漢清洗,這是牛沙瓜,牛胃的其中一部分,因為物罕而最搶手。接過沙瓜的阿漢不住調侃:「講句難聽,比一個未洗嘅公廁仲臭,不過細個成日嚟,慣咗陣味。」除了味道,最苦了人的,是工序,當中最花工夫就是洗牛腸。只見,發叔洗好牛胃後,就於放滿水的藍色水桶內,捏起一條牛腸,用鐵通串好,再從末端反方向拉往自己一方,就把牛腸內外反轉,要逐條通乾淨。他指牛腸油脂多,洗完大腸後,手心一陣肥膩,久久也洗不去。發叔沒有戴上手套,就這樣用手擠洗,他笑謂:「好多行家話唔戴手套,做耐咗手會唔好,我就做咗幾十年都唔戴,冇嘢啊,你睇幾滑。」把最後一條牛腸洗好,他伸出手來,着兒子幫忙把一桶桶的牛雜搬到車上。
屠房偌大,一路上,發叔滔滔未停。他說執雜這江湖很小,各行家都得遵循老行規。誰個每晚分配到多少牛雜,早已跟隨第一代而定,不能巧取,如遇缺貨,就只能高價向其他行家買入,但人家也不一定有多餘的可賣。至於他們提供予哪一家食肆,大抵是固定的,鮮會出現搶客的情況。然而,發叔最擔心兒子經驗不足,較死板,不會因應情況而增加或減少數量給客人,致牛雜分配不均。說着說着,二人已經來到停車處,協力把數桶子都抬入車尾之時,天色已成藏藍,把車子撻着,電子鐘顯示為凌晨五時,小貨車又再出動,送雜去。
日出而息
離開腥臊之地,這趟車去屯門,算是長途,由阿漢掌軚。執雜佬每日工作約莫七小時,五點離開屠房的話,大概七至八點送畢所有牛雜,可以回家休息。阿漢卻例外,下班後,他還要去當貨車司機,他苦笑:「冇計啦,有老婆有個女要養,呢一行又唔可以賺好多,咪要努力啲囉。」這勾起了發叔的刻苦歲月。
發叔本是澳門人,十八歲來香港,跟隨姐夫到牛棚工作而入行,成為了執雜佬。當時的牛棚比屠房更糟,無瓦遮頭,宰牛後於地下洗牛雜,又黑又血腥,起初他十分不習慣,但讀書少,打任何工都只能苦幹,反正當時這一行人工算是高一點,而且做生不如做熟,習慣習慣,就好。後來成家立室,更離不開這一行。至一九八六年,姐夫退休,於是便接手生意,半輩子,就這樣過去。
貨車終於停定,父子倆合力把藍桶卸下到小鐵車,往砂紅招牌的「新興麵家」推去,只見小店仍未開門,發叔就把東西放在門口,再往對出草叢處拿走一個空的大桶,就往車子走。這次換了發叔開車,阿漢則在一旁解說。他們現時共供貨予八間食肆,全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字號,大家有固定的交收模式,甚至有店主把門匙交予他們,好讓他們夜半把牛雜放到店內。說到只供貨八間餐廳,發叔開着車也忍不住慨嘆,有些事,的確無可奈何。活牛由五豐行從大陸收購後,運來香港。他猶記得全盛時期,全港每日宰殺四百多頭牛,他最高峰一晚洗三十多副牛雜,是現時七至八副不能相比的。
如今,普遍認為吃內臟﹑吃紅肉不健康,不如舊時熱愛,活牛愈來愈少,每日只有四十來五十隻牛,牛雜供不應求,行家之間根本沒有機會競爭,縱有客人想買貨,大家也沒貨可交,很多食肆惟有買急凍貨。當然,也有尋鮮之人,故有些行家會取價高者得的策略,放棄出價較低的舊買家,改供貨予高價者。但發叔卻有他的堅持,只要老客戶仍然向他買牛雜,他就不會棄之不顧:「做耐咗,好多都變咗老友啦。」就如銅鑼灣「九記」,由現時事頭的父親單眼九當家那年代開始,發叔已經認識他爸爸,他吃吃地笑:「舊時單眼九同我老細買牛雜,我收工就去幫佢洗碗仔,搵外快嘛。」
說時遲,小貨車已來到中環,阿漢留下來看車,發叔則帶貨到「水記」,老闆水哥一見老朋友,就不住聊天,口水多過浪花。返回車子的途中,發叔仍然掩不住笑意,這一份情誼,是此刻坐於駕駛座上,等待着父親歸來的阿漢所不能理解的。噠一聲,貨車向最後一站——黃大仙駛去。抬頭,上方已是一片湛藍。
送走了最後一桶牛雜,父子二人坐於車尾邊緣回一回氣。發叔知道兒子孝順,這個行頭,兒子願意接手父親生意的,只有三人,他自覺幸運。今年年頭,阿漢因為眼見爸爸年紀開始大,始終這一行要勞力,半夜又辛苦,故回來幫忙。年輕人嘛,總有些少埋怨,畢竟執雜佬日夜顛倒,沒有假期,又請不到新人入行幫忙。現實歸現實,日日有牛雜分配予他們,不開工的話,牛雜拿去哪裏?這一行,很難回頭。老人淡然,深知這是心態上的調節,雖說厭惡,但執雜卻養活了這幫執雜佬,養大了他四個兒女。一旁的阿漢搭了搭爸爸的肩膀,道:「佢幾時冇力做,就正式接手,冇牛雜就冇我哋,佢一世人心血,會繼續做落去,做得幾耐得幾耐。」
人可真矛盾,很多執雜佬都嫌辛苦,只是,一旦退下來,沒有了寄託,不出三年就走了。發叔低首盯着石屎地,嘟嚷着:「唔想啊,唔想死啊。」卻不見頂上,赤烏正冉冉上升。
回首,一生之計,也在旭日。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剪接:胡浩賢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