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政策】 - 社福關懷,幸福台東3.0
「有溫度的社福政策,是我要替所有台東人民所做的」。
過去台東社福關懷領域在許多雜誌評比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台東的不是只有觀光發展而已,在社福領域上也是相當有聲有色。
未來慶鈴要打造「幸福台東3.0」,讓台東「社會有溫暖、家家有幸福」,成為健康、高齡友善的幸福城市,如果有機會擔任台東縣長,這將會是我們在社福領域上最大的目標。
在台東縣老年人口約3萬5千人,佔比15.32%,超過全國平均值的14.2%,其中有四個鄉鎮更是超過20%以上。慶鈴認為高齡長者的照顧,仍需以家庭及社區生活為中心;這也是多數長者希望能在社區「活躍老化」的意願,因此對於老人的照顧就應該優先以社區式安養為重點,才能面對少子化以及高齡危機。
舉例來說,在普設的社區關懷服務據點、聚福食堂、長照C級巷弄站及部落文化健康站這些屬於日間照顧的服務模式,讓長者互相照應關懷和共餐,這不僅能讓長者感覺快樂、受尊重,同時也讓白天要上班的年輕人可以安心就業,謀求穩定的工作收入。
過去慶鈴在地方奔走,發現無數令人感動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去年新園蘇巴陽聚福食堂成立那一天,現場有相當多前來參加共餐的長輩,其中有位長輩分享的內容讓慶鈴印象深刻,他說自己原本都是孤單一人在家吃飯,來食堂共餐後看到許多年童年玩伴,像家人般互動的溫暖讓他掉下了眼淚。
這也讓慶鈴體會到「有溫度的社福關懷」,對於台東的長輩們是有多麼的重要,而不只是單純的只有提供大量的金援;因為許多長者並非經濟能力不好,只 是孤單需要陪伴的心情,這是用金錢無法填補的。
若慶鈴有機會進入縣府,我們必定會持續推動日間照顧服務,透過專業照顧服務員訓練,並結合宗教、社福團體大量培植服務志工斯與建置社區服務人力網。
我們的社會充滿許多有愛心的民眾,因此擴大志願服務的組織更是有必要性,例如推動「初老服務老老」,就是讓年輕一點的老人來服務更年長的老人,創造友善、循環的環境來穩定社區。
這樣的做法在國外也已經有相當多成功的案例,慶鈴有自信能夠成功複製國外經驗,在台東打造「青銀共居」服務模式,讓老人生活不再感覺孤寂;年輕人也可以藉此傳承長者經驗與解決居住問題,這種跨世代經驗交流的服務模式。我們也會積極的與各鄉鎮公所有更密切的合作,共同打造有尊嚴的銀髮生活。
在照顧身心障礙者朋友與家庭上,慶鈴認為現在雙老家庭越來越多的情形之下,台東若要推向國際化,更應該重視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強調身心障礙者有充分及平等的享有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
首先,我們會提供自力支持生活服務方案,透過生活重建及身障者職訓,培養其適性就業的技能後,再鼓勵身障者創或就業,例如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者輔導進入一般就業市場或庇護性工廠。
這些都是可以有效減輕家庭照顧及經濟上的負擔。當然提供台東一個全面性的友善無障礙的環境,更是務必要做的。
另外,過去黃健庭縣長所建置起來的智慧社福系統,像是復康巴士APP、社會福利整合服務平台、就業小神通等等,使用資訊科技來推動社福服務,慶鈴除了會全力支持,也要向所有鄉親保證會持續推動。
在於弱勢家庭和兒童及少年的關懷上,慶鈴認為這是不可或缺的,未來慶鈴會利用縣府目前成立4個區域型的家庭福利服務中心,以及原住民族行政處的原家婦女服務中心,建置起一套完整的社工系統並且與其整合,擴大運用,慶鈴相信一定會產生更龐大的社會服務力量和服務效能。
我們會利用政府與民間協力合作,提供有需求的家庭或孩童基本生活支出。在長期經濟貧困的面向,則擴大實施二代脫貧方案、以工代賑職業訓練及職場技能培養;在照顧需求面,除結合本縣7家食物銀行提供生活用品,會透過民間的愛心企業資源連結,甚至培力企業創生,鼓勵愛心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等,都是慶鈴認為未來可以著力的方向。
最後,在兒童及少年權益的保障領域上,要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平安健康、充滿自信的長大之外,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及學習環境是我們大人的職責,意即「培養競爭力」是我們面對下一代共同的責任;好的競爭力可以改變和創造命運,改變觀念就會改變行動,台東未來才會有希望!
#饒慶鈴 #社福關懷 #幸福縣政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工作內容 在 吳文凱 Facebook 八卦
公辦電視政見會 1090103(五) 上午10點
阿凱生平第一次政見發表,政見內容非常豐富,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T1w1U61rvrRsCRLlVFeN0YVENR-kepD/view?usp=sharing
<全文> + 補充
主持人,主辦單位,各位來賓、各位觀眾大家好,我代表台灣維新在桃園市第二選區參選立委登記2號吳文凱。
非常高興有這個榮幸能與各位參選人同台發表政見。
我來自桃園市大園區的許厝港,這是一個樸實且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大園是我的故鄉,也因此我對這裡有許多的期待,但我們的期待似乎落空,航空城條例頒布至今已十年,大園的發展有符合我們的期待嗎? 當世界都在提倡環境保護的時候,我們為了工業發展卻犧牲觀音居民的健康而忽視空污的嚴重性,同時破壞新屋千年的藻礁保育。此外,人口將近17萬人的楊梅區卻沒有一個戶外休閒以及室內娛樂的中心。在桃園升格後的第八年,桃園第二選區(大園、觀音、新屋、楊梅) 是直轄市內的腹地? 還是如同過去的偏鄉呢?
阿凱這次參選的動機除了上述地方發展問題之外,主要還是過去20-30年的時間政府並沒有努力解決經濟的問題,經濟的停滯導致年輕人長期就業低薪的困境遲遲沒有解決。
除此之外,阿凱還要改革台灣的政治文化,特別是選舉制度與選舉文化。選舉是選才與權力分配重要的管道,但依目前選舉制度資源不對等、不公平之下,我們很難選出理想的人選進入國會為國家效力。因此,在我進入立院之後,我要修改選罷法、落實選罷法,讓我們的選舉制度資源對等與公平,在資源對等公平之下的選舉制度我們才有機會落實選賢與能的理想。
阿凱參選的原因之三是長照制度的問題。根據統計,長照2.0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與資金都比長照1.0來的多,但長照不當照護事件卻是過去的6倍之多。長照攸關台灣未來國力發展,阿凱把長照視為重要國策而提出了十大方針,分為三大面向: 制度檢討、品質提升、失能預防
(1)照護權 - 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 – 失能預防與虐待零容忍
現行《長照服務法》第 45 條並未明確提供司法救濟途徑卻只能透過《消費者保護法》43條之地方政府消費者保護官申訴,亦或44條之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以及層出不窮的照護不當事件,我國確實有必要設置獨立的監察人制度以減緩失能人口攀升並有效監督照護品質。
(2)身障權 - 成立身權監督機制 – 以國家之責正視身障家庭
台灣近120萬身心障礙者中,無法獨立生活起居的有近半數,另外有30幾萬重度和極重度身心障礙者需要他人全天候協助打理生活。為避免因照顧而造成的人倫悲劇,政府應建立身權監督機制並以「聯合國身障權利公約」逐年審查國內的身障權利,以落實身障人權並建立一個友善、無障礙的社會。
(3)身心權 - 推動心理健康立法 – 陪伴照顧者家庭與建立諮商管道
當前長照需求人口為75萬人,即75萬個家庭成員每天生活在照護的身體與心理壓力之下。照顧者長期面對家人飽受疾病折磨而有低落、沮喪、失望、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最終累積而成一種無法正視的心理疾病。政府應正視照顧者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並成立國家級身心健康評比標準,全力支持、陪伴照顧者家庭。
(4)勞動權 - 推動照顧假立法 – 獎勵釋出職缺與照護不離職
長照照顧者中有32%因為照顧家人而影響工作,包刮調整、減少工作時間或請假,甚至有高達35%照顧者因此而離開職場,影響自身工作權益。照顧者即使保有工作,仍會因照顧導致工作力不從心而造成身心上的問題。面對照護家人排山倒海的問題,政府應當立法促進照顧者在職場的勞動條件以穩定經濟來源。
(5)移居權 - 重新檢視「新經濟移民法」- 推動語言認證與專業進修
台灣約有26萬名外籍服務員從事居家與機構看護,根據勞動部「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指出,僱主與僱傭與受照顧者間的最大困擾為語言溝通占73.45%,外傭對於生活輔導與翻譯的依賴度也有84.71%。語言能力是直接影響老人照護的品質、勞資關係以及社會適應問題。嚴格的語言審查應作為移民法中的首要條件。
(6)司法權 - 建立完善的通譯制度 – 使用司法程序與接受公平審判
根據統計,各級地方法院之件涉外案件約有1萬2千起,但有傳通譯的比例僅40%,刑案的傳譯比例為9.6%。當新住民或外籍移工在台灣遇上行政上或是司法訴訟的時候往往成為台灣司法制度下的犧牲者。台灣應借鏡他國如澳洲NAATI通譯認證並建立語音同步口譯制度以解決當前通譯人才的不足。
(7)環境權 - 扶植種電業普及化 – 打擊空污以降低慢性病發生率
甫修的《電業法》開啟了台灣電業市場自由化,政府應全面檢視現行建築法與環境法以利用閒置的空間在透過電業仲介輔導青年投入該市場交易。並以國際標準(PM2.5)年平均值低於10µg/m3作為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如此才能有效避免空污所造成國人健康、醫療以及其他隱性成本的損失。
(8)食安權 - 推行全國性健康飲食 – 訂定食農法與獎勵減糖減稅
全球約有7成死亡人口死亡因素多來自於環境以及生活飲食。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為11%,洗腎的人口高達9萬人以及大腸癌發生率皆為世界居首。政府應嚴肅面對國人飲食問題並推動獎勵減糖減稅與食農立法,透過教育與宣導培養國人認識農業生產、食品製造、食物調理以及加工食品的選擇。
(9)用路權 - 擴大公共交通運輸 – 落實執法並教育正確使用路權
台灣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為2000-3000人,受傷人數為40萬人左右,傷亡人數多為青壯年。以日本人口差異比計算,台灣每千萬人有1,25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日本每千萬人則有290人身亡,台灣的車禍死亡率為日本的4.4倍。政府應建立密集的公共交通服務網絡並教育正確使用路權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10)最後,台灣必須發展成一個同理心社會,必須透過教育政策相輔相成得以實現上述政策。
然而,政策實踐又端賴財政充足與否以及政治制度的設計好壞,因此,阿凱亦提出了下列制度面的缺失改進:
憲政制度: 重新檢視雙首長權責問題
地方制度: 地方議員部分比例代表制
選舉制度: 中央選舉降低不分區門檻
財稅制度: 增加地方自籌財源比例
唯有上述政策落實在台灣社會裡,台灣才有機會蛻變。阿凱進入國會後將戮力推動改革,懇請各位鄉親支持2號阿凱,讓阿凱的理念落實在台灣社會裡,謝謝!
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工作內容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八卦
有字幕後比對聽,才稍微對得起來他說的內容.....自備的口譯很強,加油💪。
台灣阿童─童仲彥
【人民民主黨─士林北投區立委候選人─5號賴宗育─政見發表會影片】
大家好,我是賴宗育。
這次我代表人民民主黨,參選士林北投區立委,登記5號。
我是一個重度腦性麻痺的障礙者,因腦性麻痺的關係,口齒很不清楚說話很困難,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需要翻譯。
有人看了影片說,中選會不錯,還幫我預備口譯人員!這是大錯特錯。事實上,面對這場政見發表會,選委會本來是連口譯都不准我帶,也完全不願延長時間!因為我和競選團隊一起奮力向選委會不斷抗議,以及社會大眾的支持,才好不容易爭取到有口譯同行,以及發言時間延長五分鐘。再者,影片中的口譯可不是中選會預備的,而是我的高中好同學/競選團隊一員的周志文,他在2012年就選過立委。
今天還要跟大家報告另外一個好消息,就是在我們以行動凸顯選委會的僵固之後,選委會今天來電表示,他們將支付口譯的工作費!這是我們一起用不正常的肉身衝撞來的(我的競選團隊包括肌萎者、視障者等),在團隊協助與大眾支持下,往無障礙的參政環境再邁進了一步!
以下是我的政見發表,片長20分鐘,也將發言稿附在下面:
「首先,我要強力譴責台北市選舉委員會,視身心障礙的權利公約如無物,不依公約的精神,選罷法賦予機關的裁量權,合理適當調整我的發言時間。大家聽到現在就知道,我說話就是需要翻譯,別人說我的一句話只有3秒鐘,我從說出來就要請朋友翻譯,就要好幾倍的時間,甚至是更久的時間。我從小到大,都被這種僵化且不公平的法律對待,但難道這就是合理的嗎?我要改變像這樣不公平的法律。我知道我很弱,我也知道你們也想說,我都這麼弱了,為什麼還要出來參選。
各位看我的例子,我這個弱是可以靠團隊來補足,同理,身心障礙的弱是可以透過社會機制補強,我的參選就是要來實踐一個理念。我堅持要改變社會的信念,就是我的強,我相信把人從弱變強,進而做到人人參選,這個社會才能夠改變。我也透過行動來實現我的理念,接下來我要講我的政見。
●第一個政見
我要保障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權, 而且要依照障礙者的特質來設計工作, 而不是使障礙者被迫符合於,現在主流的就業市場,就我的經驗而言, 我努力讀書就是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讓我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可是因為師大英文系沒有辦法對我的課程做一個合理的調整, 所以我只好被迫自己休學。後來我考上了輔大法律系,也是因為司法機關過於僵化,無法對於職務做出合法適當的調整, 就直接認定身心障礙者無法從事司法官,所以在法律上做出了限制,這個限制就是身心障礙者無法報考司法官,這個限制雖然已經改了,但是還是沒有什麼人去考,因為硬體跟軟體都不到位。我大學畢業以後, 也有去參加公辦民營的電腦職訓,在結訓的時候,就業服務員跟我說,我沒有辦法為你找到工作,因為你的障礙程度太嚴重了,這也是現在職場,對於身心障礙者無法作出適當合理調整的結果。
●第二個政見
長照須依個人需求提供服務,而不是齊頭式平等。現在的長照系統,從一開始的評估機制就有問題,為什麼評估系統用電腦來評估一個人的需要,長照服務應該是應個人需要提供服務,我覺得長照系統的評估,應該加入當事人的意見,綜合評估給予服務,而且我主張,最嚴重的障礙者或是老人,應該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生活服務,足夠的自在生活。我一個月的時間才150個小時(註:核請個人助理+居家服務的時數),我連要上廁所都要趕時間,連吃飯都要趕時間。這算是什麼長照系統。
●第三個政見
我主張徵收第四戶來當社會住宅,就可以及時的解決社會住宅數量不夠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降低房價。因為現在對於社會住宅都是要一直蓋一直蓋,現在只是在浪費時間。為什麼不把有第四戶空屋的徵收回來,當社會住宅,這樣就好了。只要稍微多做一點改善,就可以變成社會住宅了。
●第四個政見
我主張性交易全面合法化,因為障礙者也有性需求,性交易是可以解決障礙者性需求的管道。可是,性專區現在是有法源依據的,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首長願意做。可是即使有性專區,對有些障礙者不方便,因為有些障礙者還是無法出門。所以,我主張性交易全面合法化。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還是王榮璋把它國內法化。這一點值得肯定。但他如果有徹底的執行,我今天就不會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對待。例如政見發表的時間已經快到了,可是我還有一點政見沒有時間講完,我也知道,這是制度問題,所以,王榮璋立委做不到的就由我來做。我一定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徹底的要求國家預算徹底執行。
✥✥✥更正✥✥✥
感謝網友提醒,CRPD國內法化不是在王榮璋立委任內完成,而是楊玉欣立委。這點我沒講清楚,很抱歉。
CRPD引進國內是經過很多障礙運動先行者的努力,由楊玉欣在2014年完成國法化的任務。繼楊玉欣之後,王榮璋以障礙者身份成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照道理,他是引進CRPD的先行者之一,又出任立委,權位在手,讓CRPD落實應該是責無旁貸。但遺憾的是,CRPD在台灣迄今仍只是一個進步的象徵,沒有具體落實。
如果究責,這是藍綠共業!政客怠惰的例證!障礙者必不能忘!我們還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