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羅比就快要三歲,
是可以念幼稚園的年紀了。
經過朋友推薦,
我們去參觀了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學校。
我跟彼得從來沒有參觀過幼稚園,
基本上是抱著非常忐忑的心情去體驗。
出發前彼得說,
等一下他們會要講英文嗎?
好像非常擔心的樣子。
接待人員很有禮貌,
對我們一一解釋他們的教育理念,
每個孩子都在位子上認真工作,
羅比則是露出可疑的表情,
保持一定的距離觀察著人群。
我問:請問一個老師要帶多少個小朋友?
行政人員回答:我們大約是一比十五。
我嚇了一跳,
覺得一下子把羅比丟到十五個孩子中間,
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
接著接待的人帶我們去看,
室內有個小水池,
每週都可以游泳。
羅比立馬表示:我,我不會游泳!
參觀教室時,
孩子們坐在位子上作著被指派的工作,
有的在剪毛線,有的在串珠珠,有的在拼布,
樣子很可愛。
接待人員:這些都是蒙式特有的教具......
然後彼得在我耳邊說:
這些珠珠跟布後火車站都有賣.....
我不理他。
彼得又好像自行參透了什麼:
哦呦!該不會蒙特梭利其實發源自大同區後車站!
#我先道歉免得蒙特梭利告我
接著我們看到有一個攀岩牆。
接待人員:我們也讓小朋友在這裡運動......
此時羅比高漲的情緒再也無法隱藏,
他搖著頭說:
我,我太矮了!
我安慰他:沒關係,矮矮的小朋友也可以爬啊⋯⋯
羅比負能量大量釋放,
他說:矮矮的小朋友,受不了!
#晏嬰說他受不了
離開幼稚園,
我們去旁邊的公園玩,
我原本滿滿期待的心逐漸猶豫起來。
彼得:你在擔心什麼?
我:其實都不錯,只是一個老師要負責15個小朋友,我覺得羅比可能不能適應......
彼得點點頭,若有所思。
彼得:不然......
我:不然怎麼樣?
彼得:不然我先去這家應徵當蒙特梭利的老師好了!
#來自雙魚座的提議
#彼得正能量釋放
#蒙特梭利是你說要去就去的嗎
#父子同時入園
#可以自己開一家在後火車站
#圖為老總羅比在看錶覺得父親的教育不能等
攀岩牆英文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八卦
早前在IG玩Q&A,
有跑友問:「如何誘導伴侶一起跑?」
我想起了這篇。
---------------------------
【有共同興趣的伴侶】
「你哋就好啦,可以一齊跑。」
類似的話,我和蝦嫂不時都會聽到。他們所說的好,無非是指你們有共同興趣。要比賽要練習,也不用多費唇舌解釋。然而,一對伴侶有共同興趣,就代表一切都好了嗎?不妨從一部紀錄片談起。
《赤手登峰》(Free Solo)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後,我對攀岩運動紀錄片興趣多了。早前我就在Netflix看了題材近似的《垂直90度的熱血人生》(The Dawn Wall),影片主角Tommy Caldwell所挑戰的也是攀岩愛好者聖地「酋長岩」。
片中的攀登場面固然熱血無比,但有另一幕卻使我感觸萬千︰主角的妻子也是攀岩高手,兩人一年到晚大部分時間都並肩向峭壁作戰,經歷過無數難忘時刻,應該打風都打唔甩了吧?但事實是,興趣那麼相近的一對,最終還是敵不過時間。在感情轉淡之下,妻子終歸琵琶別抱。
英文片名所指的「黎明牆」是酋長岩中難度最高的路綫,Tommy Caldwell將之征服的過程中,背負的除了無數裝備,還有一份說不盡的傷感。故事使人知道,一對戀人有着共同興趣誠是美事,但這並不代表永遠的如膠似漆。世事,若有這麼簡單便好了。
如同跑步一樣,一段關係若要進展理想,只得苦心經營。當你研究下場比賽的賽道時,會不會已經忘了和他第一次牽手的那條小徑?當你天天在檢視每課練習的心率時,會不會已經淡忘他曾經為你帶來的心跳不止?
些許憐惜,些許稱讚,些許感激。所謂長治久安,往往就是來自一些不起眼的經營。
原載於2019年3月21日蝦叔晴報專欄「跑步.虎度門」
(圖:攝於北海道廳舊本廳舍,去年剛完成了北海道馬拉松的那個傍晚)
攀岩牆英文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八卦
我以前教英文,現在教瑜珈。看過許許多多小朋友大朋友在課堂上的模樣之後,現在要是有家長問我關於學習才藝的事情,我都會直接說:別想英文、鋼琴、圍棋、或電腦了,去選個喜愛的運動,一直練習一直練習,練習到不只熱衷、甚至專業。
大部分的家長總會疑惑,怎會把最重要的英文、音樂、或腦力訓練(圍棋、程式設計等等)擱在一旁,而去學習四肢發達的體育呢?我一項如此回應:如果不照顧身體、不認識身體、也不鍛鍊身體,其他的學習不會變得更好;但很妙的是,在鍛鍊身體也認識身體之後,其他的學習莫名其妙地都會跟著好起來。
人有大腦、軀幹、與四肢,但是如果我們只在乎大腦,而忽略其他,長久實行之後,將本末倒置,導致身體反撲而諸事不順。
然後,有家長就會可憐兮兮地說,可是我的小朋友很怕曬太陽、很怕流汗耶,不適合運動。我馬上就會推薦:攀岩,去攀岩館攀岩,有冷氣吹,也有運動到,而且垂直運動非常耗體力,也練肌肉,絕不輸給大場地的足球或籃球。
說個我認識的小朋友的故事。
YZ的小時候,相當內向害羞,常常低著頭看,雖然他的媽媽為他的熱愛讀書感到驕傲,但是對於時常低頭、總是彎腰駝背、又一副毫無精神的模樣,媽媽怎麼看就是不舒服。畢竟媽媽總會希望兒子長大之後,是個有肩膀的英挺肌肉型男。就算身邊的老公不中用,看著健壯的兒子,也算是種補償,也能有些甜蜜的欣慰。
但是,YZ畢竟不是陽光男孩,一步出室外,就一副見光死的模樣,別說球類運動,光是健行跑步或散步,都興趣缺缺更加頹喪。
後來,YZ媽媽看到一棟高達三層樓的教室,三面牆貼滿彩色石塊,一堆小朋友在冷氣房中垂直上下,看來一點都不費力,還不用曬太陽。於是,二話不說,YZ媽媽把兒子遠離駝背與變成肌肉型男的遠大希望,寄託給眼前的彩色攀岩館。
剛開始,因為瘦弱,體重較輕,攀岩對YZ來說並非太大難事,偶而雖有怨言或者怠惰,但是因為媽媽堅持運動對孱弱孩子的重要,於是兩人耐著性子持續攀岩,攀著攀著,不知不覺也已經攀了四年。
如今,YZ早已沒有駝背,硬挺的肩膀不說,宛若盔甲的三角肌二頭肌線條,更是清晰可見。此時的YZ,早已是成績優秀又健壯挺拔的中學大男孩了。大概是許多媽媽都想養出的那種兒子類型。
在西方的靈肉二元論裡,人的心靈位於上半身,距離天堂比較近,相對比較高等,但是四肢與區體位下半部,距離地獄比較近,相對比較低等。於是老一輩像我爸爸那種固執的老人,都會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來詮釋運動。
但是運動會讓人學會自處自省、專注專心,不只不會頭腦簡單,還會增進腦力。YZ的媽媽後來也這麼說,根本不用補習,完全不用,把補習的時間拿去運動,功課就跟著進步了。
今日推薦「攀岩」,即將進入2020奧運正式賽的競技攀岩,也一起推薦即將上映的攀岩電影:《赤手登峰》(Free Solo)。
#Yahoo懶人卡
攀岩牆英文 在 把家装成艺术馆?上海300㎡侘寂工业风,好想拎包入住啊! 的八卦

父母都是清华高材生,连吵架都用 英文 !【星访谈】#英达. 真相观察 ... 上海90后夫妻300㎡装下 攀岩墙 、大滑梯、悬浮屋? 家居装修设计. 家居装修设计. ... <看更多>
攀岩牆英文 在 攀岩術語英文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8月 的八卦
Setup for Belaying a … 【攀岩的術語字典】 Climbing. 運動攀登比賽的三種項目--速度賽、先鋒賽與抱石賽牆面均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