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吳曉樂_陳又津_專文推薦
《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楊双子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阿嬤是不諳設計的泥水匠,家有兩個客廳、兩道大門、兩間廁所、兩座樓梯,沒有一個房間蓋成矩形。爸是離家出走、風一般的男子,媽早早從養育第一線退場,偶有姑丈扮虎爸,再有長年蝸居的贅婿阿公,和那時不時出言恐嚇的瘋狂表叔──
楊双子的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那裡蛆蟲爬壁,監護人恆常缺席;時有債主上門,珍貴的熱湯泡麵也得充當武器。記憶裡的頹敗老屋,說來全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荒謬家族故事。但雙胞胎最好了,一本書兩人看,飢餓藤條一起挨,電動關卡一起破。爸媽都在家,到爸媽都不在家,永恆是彼此的依靠。
但家是什麼?永恆是什麼?直到妹妹離世,我們變成我,日子如同宇宙失衡,才知生命裡的迷宮彎彎繞繞,唯消逝逾恆……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以幽默詼諧的文字回頭探視自身生命的起源,述說對已故妹妹最真摯動人的愛與思念。
「溺水是很安靜的,望周知。」
▘名人推薦▗
#吳曉樂、陳又津 YuChin Chen____專文推薦
李佳庭、宋尚緯、李桐豪、馬翊航 (Yi-Hang Ma)、陳思宏 (Kevin Chen)、陳國偉、顏訥____感動推薦
●陳又津:閱讀的時候,你可能會被自己的眼淚淹沒。安靜總是很難被聽見,但楊双子帶來了這本凝望過去的結晶,有痛、有淚、有病,但更多的是愛。妹妹走了,楊双子留下來,從深不見底的悲傷,自己用文字把自己拉起來。
溺水很安靜,現在我們終於知道了。
●吳曉樂:輯一至輯五乍看主題不同,但都是「我們」,是殊途同歸的祭妹文。楊若慈精工描繪每一景物典故,人情流變,雙胞胎如何從人生的此岸擺渡到彼岸,背後實有一楚楚用心:想讓各位明白,我的妹妹曾經活在這些,這裡,與這裡。書末收錄的少女想像,如同過往作品,楊双子再次揮舞作家權柄:如果有些人在現實裡走不下去,我就創造一個世界,許他們再次幸福。
---
▘新書分享會▗
🏡 1/6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台北|新書分享會
與談人|楊双子
時間|1/6(三)晚上八點
地點|誠品信義店3樓典藏敦南專區(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
🏡 1/9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台中|新書分享會
與談人|楊双子、吳曉樂
時間|1/9(六)下午三點
地點|梓書房(台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
報名|https://reurl.cc/9X2GZd(防疫所需,請報名者填寫報名表,書店將為您保留位置。 )
🏡 1/16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台南|新書分享會
與談人|楊双子
時間|1/16(六)晚上七點半
地點|午營咖啡(台南市南區福吉路64號4樓)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12月25日動人上市🎁
擺渡人生設計 台中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八卦
《帶領人有感》
和許多長久經營夥伴時段的學長姐相較,我只能算是最嫩的菜鳥,因此尚乏「有料」的成功經驗談,但短短三次的帶領,倒觸動了一些個人「有感」,十分適合作為新春感言。
想起去年此時,我人在醫院陪爸爸度過難關,心裡跟眾神發願,要多行善事,少自以為是,之所以走入夥伴時段,一部分也是出自於行善的實踐意念。一次一次和人群靠得更近,對於「自以為是」的盲點,彷彿首次張開了雙眼那樣。
面對人群,不如想像中艱難,尤其身體四爻的設計,某種程度就是磁鐵吸吸樂,雖然頭腦不習慣被人注視,身體卻蠻怡然自得。難的是心態的「開放」與「中立」。
甚至,我覺得「開放」與「中立」,可能也不是最適合的形容詞,我想要表達的是,「不預設」也「不干涉」的那種純然與超然。在想像中應該血肉黏濃的夥伴時段,維持一個客觀的中介質感,最後成了我最大的學習和收獲。
作為一個頭腦發達的投射者,第一次的夥伴時段,讓我異常緊張,深怕砸鍋,更怕踢館。腦中預想了N種小劇場,公關職業病發作,陷入不斷RE稿、QA自問自答的無限迴圈。結果,第一次來到我面前的朋友,除了情義相挺的Adeline,其他都是一張白紙,對於人類圖所知有限。幸好我準備了好笑的個人簡介,爭取一點時間讓大家上網跑圖,確保我們on the same page。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第二次挑戰台中,我想嘗試放鬆一點,不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緊繃,迎接我的,卻是大部份對人類圖涉獵頗深的民間高手,交雜著小部分對人類圖一知半解的自修新手。當下足足有一分鐘,腦子裡懊悔自己為何如此輕忽,同時緊張觀察大家是否覺得我很遜,手心甚至微微冒出汗來。我用交換禮物的橋段設計,來幫助自己從過度緊張中換氣,慢慢把節奏感抓回來,不斷提醒自己,好,今天妳不是來Review也不是來被Review的,只要把妳想說的好好說出來,就好了。
如果沒有這兩次的試水溫,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準備好要面對陌生的各種類型的人,準備好每個主題我想要切入的路徑,準備好笑話,準備好gimmick。然而,最重要的準備,我始終沒準備,我抱持著一種顢頇的刻板心態,進入最初的夥伴時段。
我以為,會參加的朋友,一定都是同道中人吧,至少對人類圖很有Fu,於是第一次我準備了好多好多的內容,原本只是探究情緒中心的本質,但我又想,這些大家應該早就知道了啊,所以又額外預備了閘門、通道、情緒波等等的周邊範疇。
我也以為,大家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很渴望得到正解的,我要好好練習如何給予正確的回應。自己不眠不休整理了一拖拉庫題庫大全。
但,事實是,大部分來到我面前的朋友,往往在人生中走到某個迷茫、轉換、悲苦、不為人知的階段,因而驅使他們尋找不同的工具,幫助他們度過現下的難關,因此,他們想來了解的是,人類圖到底是甚麼?可以幫到我甚麼?
與其說他們尋求解答,不如說他們期待傾聽。經過一些波折,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解答,通常不會在別人那裡,有時他們光是說著,就順藤摸瓜找到了謎底。
那麼,我的角色是甚麼呢?如果不是給予答案或授業解惑,我真實能夠「帶領」甚麼?
於是,在認領第三次的夥伴時段之前,我讓自己沉澱了一段時間。中間也偶爾去參加其他類似的分享支持場合,看看別的領域會怎麼做。慢慢地,我發現,有些場合,只是坐在那裡便覺得自在舒服,特別當一個引領人把學科的知識充分內化,藉由他口中講出的尋常生活,就可以清楚地看見,那門學科的真正修為是甚麼。
我還想起來,大學時修哲學課,教授不知道為什麼出了一個孔儒科舉時代的題目,「己欲為何?」意思是,你這輩子所謂何來,試申論之。當時到底寫了哪些,早已記不得,似乎是以「渡」為中心思想,協助擺渡一方至另外一方。
兩相對照,還真有點輪迴交叉愛之船的意境。原來我很早就察覺自己的使命,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對,擱淺荒廢了許多年。現在,我想試試自己是否能夠回歸單純擺渡人的角色。
擺渡人,只是載你一程,功能不比指南針。但我能確保你在我的船上,很安全、很舒服,能暫時晾乾身上溼透的衣服。我並不為你指路,不過,我會為你指出我曾走過的遠路、近路、冤枉路。
第三次夥伴時段,我換上的就是這樣的心態,也是相對最放鬆的一次,即便周遭穿插了數不清的煩人的事,落席的那一刻,心裡非常平靜,如同登台前準備得差不多,直接丟本的狀態。
我充分地意會到,每一次的你們,都是不同的人,在深深淺淺的生活裡,遇上大大小小的困境,我不要把人類圖講得太學術,也不用傳達得太煽情,因為人類圖是關乎日常實踐,讓我舉些身邊的例子給你聽。你會知道,該怎麼覺察、要如何練習。
你們說的話,我會仔仔細細地聽,很多時候,只要我附議說,對,我也是!超中!從你們臉上安慰的表情,我就知道付出同理遠勝於提供正解。更多時候,你們會回應,但我並不是這樣運作的,我對於某某某的感受並不強烈。我們於是可以辨識出差異,再一次地認知到,人類圖並不是粗略的分類或歸因,它是協助我們了解彼此差異的基石,如果還做不到互相擁抱,起碼我們願意互相尊重。
帶領的關鍵是,讓你從我身上,看見困難之中,一直存在好多可能性。讓你發現人類圖這個可靠的工具,運用它,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依賴它,只找短速的路。
BTW,大學教授在那題申論,給了我高分。還揚揚灑灑地批示:祝君成功。
是啊,投射者終其一生,都在謀求成功,連夥伴時段也不例外。可是,成功不見得是所有追尋的終點,適得其所,恰如其份,成為自己,才是。
寫下來,願自己以此為戒,為慎,為鍵。新的一年,就這麼樣不急不徐,不忮不求,本本份份地當個擺渡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