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她:人生是一次次歸零,再出發,愈活愈年輕》
她的名字叫張京。今年66歲,曾任世界500強公司的軟體工程師主管,現已退休,長居美國。
出生在中國為了革命鬥爭,民不聊生的年代。
1953年,她出生,父親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第一批飛行員,母親是一名軍醫。
這些一點點的顯赫,最後都要她用近半生來償還。
她5歲就上小學,1960年全家隨父親調動遷至吉林。1965年,她剛剛上初一,文革已經開始。在航空學院當政委的父親,被批鬥,示眾屈辱遊行,接著關進牛棚。
整個初中,她只讀了一年書,其它兩年全校全在停課鬧革命。
1968年11月,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她被逐出了城市,拋向農村。
從天寒地凍的刨糞,到春寒料峭的播種,從烈日炎炎下的除草,到秋風瑟瑟中的收割,沒有人吃得飽,沒有人有力氣。
1970年初,同學們陸續回城了,集體戶只剩下張京和另外一人。她害怕將父親遊行鬥爭的人群,寧可躲在山溝裡。
27歲時,廠裡師傅介紹了一個工人對象,說他是個老實人。兩年後張京的女兒出生,那時,當了母親的她,突然有了危機感,覺得一輩子好像就這樣了,很不甘心。
1984年張京31歲,決定參加高考。開始自學高中的課程,白天帶著孩子在工廠上班,晚上和週末去夜校補習。苦讀一年,學完了全部高中的文科課程。
1985年參加了統一考試,以487分的成績考入大連外國語學院。收到通知書後,工廠不允許去上學,索性辭了工作。就這樣,在32歲那年,已經做了母親的張京和應屆高中畢業生一起走進了大學校園。
畢業後,35歲的她,終於等到了對的時代,一家外國企業駐中國公司錄取了她,成了改革開放後的首批外企人員。
1990年她和丈夫因沒有共同語言,離婚。
同年在一個美國駐華機構的聯誼會上張京結識了一位美國大學教授,他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她的經歷充滿好奇和敬佩。
1991年她們在大連註冊結婚。
為了跟著他去美國,張京辭掉了當時月薪近4千人民幣的工作,開始辦出國手續。很快,她的簽證下來了,可是女兒的簽證沒那麼順利,1991年5月,她和新丈夫先飛美國,把9歲的女兒暫時留在外婆家。
人生就是一次次歸零,一次次重新。
她本來可以在家做個全職太太,美國丈夫很樂意為我提供一份優渥的生活。可依賴他人不是她的風格,這是一個下過牛棚,睡過雪地,吃過草糧的女人,她要出去工作!
在美國,沒有好學歷,英文不流利,所謂工作就是中餐館端盤子的工作。
白天去中國餐館打工,晚上補習英文。接著,又去美國大通Chase銀行做了一年出納員,發現這不是喜歡的工作後,很快意識到,除了英語,她沒有任何其它專長,除了乾簡單事務型的工作,根本做不了專業型工作。
於是下了決心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當一名工程師。她找到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導師說「只要你能念完微積分,就可以來上研究生課」。
就這樣,在40歲這一年,張京進入了美國Rochester理工大學,開始數學本科學習。
苦讀兩年後,她修完了會計專科和數學的本科學士,終於考上本校的統計學研究生。讀書期間,電腦製圖課助教,參與編寫大學教材。45歲時,張京拿到了「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47歲她進入世界五百強公司之一的美國XEROX (施樂)公司。
而且那幾年,我是一邊工作一邊上大學,最後拿到了會電腦、數學學士雙碩士學位,並在施樂公司成為了一名電腦軟體工程師。
終於自立於美國,成為了一個有專業技術的人。
49歲被評為高級工程師,一直晉升到試驗室主管。
她的人生坦途大道好像才要全面奔馳,但由於長年的伏案學習和工作,她得了一大堆病:頸椎增生、腰肌勞損、雙膝雙肩關節炎。
51歲她得了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其中一次是12小時的大手術。
這時她才明白世上最奢侈的奢侈品就是健康。當年初來美國時,說是要看看世界,可是現在,她根本沒了看世界的本錢。
生命是有限的,對錢的慾望是無限的。她不想再拿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賺無限的財富。
做好了規劃,為自己多留時間去健身,多看世界,多做公益,多陪家人。2013年,60歲,提前退休了。(美國的退休年齡是65歲)
她開始健身、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高蛋白素食。
60歲開始,一年比一年年輕。
她重新找回了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wgRTMhOmCK0P8ridBBObmA
播種機英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風雨街講100場,我想告訴人民的是......
羅智強(人人未來基金會董事長)
就在「香港反送中」達於最高潮的時候,6月17日蔡英文政府偷偷「送終了公投」,立法規定公投拆大選。我不想沉默,宣布了「100場街講護公投」的計畫,6月30日,我走上了街頭,在大雨中、在烈日下,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00場的街頭演講。
這中間當然有許多的辛苦,但卻有更多的感動。
在通訊如此進步,政論節目、youtube頻道各擅勝場的今天,為什麼我要不分晴雨的街講?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曾説:「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而對我來説,真正的政治應該是走進人群的「街頭政治」。
再偉大的政策,如果不能改善人民的實際生活,都是沒有意義的。同樣地,再美好的理念,如果不能打動路上的行人,又有何用?
是的,一次街講,也許聽到的人有限,但100次、1000次呢?也許一次街講聽到的人有限,但要知道,所有偉大的改變,都是從少數開始的。對我來説,那也是一個「聲音播種」的過程。
現在的政治太過速食,很多人迷信錘與斧的力量,碎岳搗樹,急急拓路;但我更相信水與風的力量,日積月累、穿石過山。
就像我在街頭和等紅燈的機車騎士講述公投的時候,你知道嗎?如果你在100公尺外看,你會覺得大家都很冷漠。但如果,你站上了我的肥皂箱,你會發現截然不同的視界與世界。從紅燈亮起,騎士停下的第一秒,大家目光直視、表情淡漠,當我開始講話時,一部分的人轉頭;我繼續講話,嚴肅的表情開始柔和;我繼續講話;有些人開始點頭;綠燈將亮,有些人微微的豎起了大拇指。綠燈亮起,我深深鞠躬,騎士離開。
短短的90秒,從冷漠、轉頭、專注、比讚。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認同的過程。那就是感動人心的力量。
而選擇街講還有一個原因,由於大眾傳媒受限於收視率與點撃率導向,像「公投被送終」的重大議題,反而不被關心。而街頭演講,我們卻可以關心「真正重要的事」。而且,現在的街頭與網路也並非絕對的二分,我的一場街頭演講,可以接觸到的騎士路人大約500人。但我透過我的臉書和YouTube直播,一場卻可以有數萬到十數萬的人觀看,這街頭雲端的相互串流,共伴的力量,卻是巨大。
最後,剛開始街講,很多人的確無法理解,也會經歷一些心理上的挫折。我在街講時,最常遇到民眾問我:「你要選什麼啊?」當我告訴他我沒有要選舉,他會更驚訝的問:「啊?你不選舉,幹嘛這麼辛苦站街頭?」
為什麼呢?為的是告訴大家,執政者趁大家不注意,透過公投拆大選,把人民的公投關進了鐵籠,為的是,號召覺醒,告訴執政者,不要輕忽正義的力量。
https://reurl.cc/D1AbMR
播種機英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風雨街講100場,我想告訴人民的是......
羅智強(人人未來基金會董事長)
就在「香港反送中」達於最高潮的時候,6月17日蔡英文政府偷偷「送終了公投」,立法規定公投拆大選。我不想沉默,宣布了「100場街講護公投」的計畫,6月30日,我走上了街頭,在大雨中、在烈日下,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00場的街頭演講。
這中間當然有許多的辛苦,但卻有更多的感動。
在通訊如此進步,政論節目、youtube頻道各擅勝場的今天,為什麼我要不分晴雨的街講?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歐尼爾曾説:「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而對我來説,真正的政治應該是走進人群的「街頭政治」。
再偉大的政策,如果不能改善人民的實際生活,都是沒有意義的。同樣地,再美好的理念,如果不能打動路上的行人,又有何用?
是的,一次街講,也許聽到的人有限,但100次、1000次呢?也許一次街講聽到的人有限,但要知道,所有偉大的改變,都是從少數開始的。對我來説,那也是一個「聲音播種」的過程。
現在的政治太過速食,很多人迷信錘與斧的力量,碎岳搗樹,急急拓路;但我更相信水與風的力量,日積月累、穿石過山。
就像我在街頭和等紅燈的機車騎士講述公投的時候,你知道嗎?如果你在100公尺外看,你會覺得大家都很冷漠。但如果,你站上了我的肥皂箱,你會發現截然不同的視界與世界。從紅燈亮起,騎士停下的第一秒,大家目光直視、表情淡漠,當我開始講話時,一部分的人轉頭;我繼續講話,嚴肅的表情開始柔和;我繼續講話;有些人開始點頭;綠燈將亮,有些人微微的豎起了大拇指。綠燈亮起,我深深鞠躬,騎士離開。
短短的90秒,從冷漠、轉頭、專注、比讚。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認同的過程。那就是感動人心的力量。
而選擇街講還有一個原因,由於大眾傳媒受限於收視率與點撃率導向,像「公投被送終」的重大議題,反而不被關心。而街頭演講,我們卻可以關心「真正重要的事」。而且,現在的街頭與網路也並非絕對的二分,我的一場街頭演講,可以接觸到的騎士路人大約500人。但我透過我的臉書和YouTube直播,一場卻可以有數萬到十數萬的人觀看,這街頭雲端的相互串流,共伴的力量,卻是巨大。
最後,剛開始街講,很多人的確無法理解,也會經歷一些心理上的挫折。我在街講時,最常遇到民眾問我:「你要選什麼啊?」當我告訴他我沒有要選舉,他會更驚訝的問:「啊?你不選舉,幹嘛這麼辛苦站街頭?」
為什麼呢?為的是告訴大家,執政者趁大家不注意,透過公投拆大選,把人民的公投關進了鐵籠,為的是,號召覺醒,告訴執政者,不要輕忽正義的力量。
https://reurl.cc/D1AbMR
播種機英文 在 太陽能播種機播種速度比人力快15倍-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八卦

【民視即時新聞】農業人口老化,以及缺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農委會台東區研發出全台首創小米、紅藜太陽能 播種機 ,在速度上比起人工播種快15倍, ... ... <看更多>
播種機英文 在 [心得] 2023年10月steam新品節試玩推薦共10款 的八卦
又到了新品節的季節,雖然照例有數百個遊戲參與,
不過這次真的沒多少款遊戲能引起我的興趣
我自己新品節挑遊戲的方式,通常第一輪會先在「策略」「模擬」這兩個主類別,只憑著
「遊戲名稱」、「封面圖」「滑鼠移過去的短動畫」「標籤」快速瀏覽一次,這樣大概
可以先找到10餘款遊戲,並初步決定這次至少要玩多少款遊戲。
之後第二、三輪會重新檢視一次「策略」「模擬」類別,去試著挑出那些在第一輪因為
廣告不夠搶眼而忽略的遊戲,並開始看「角色扮演」、「冒險」等類別,並參考三冠王
排序較熱門但被我忽略的遊戲,這個階段會把遊戲數量湊到尾數5或0的整數。
等到評到一半後,可能會有一些遊戲因為跟預期落差太大或是跑不動等理由而放棄,
這時才會再去硬補遊戲到整數
不過我這次都跑到第2輪了,還只選到6款遊戲,所以最後只湊到10款,又因為一些個人
因素拖到今天才發文
有1款遊戲以前測過了所以這次不測
天朝上国 Celestial Empire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330430/
2022年2月評:3.5/5,有一玩價值
這次的三冠王也稍微有所分岐,綜合名次最高大致是《ENSHROUDED》、《DEEP ROCK
GALACTIC: SURVIVOR》、《JAPANESE DRIFT MASTER》這三款遊戲
另外年初成立的steam鑑賞家群組「新品節鑑賞家」仍預定會繼續運作,
目前由11名成員發布的評論共128篇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curator/43615168/
==================================以下正文====================================
1.Forgotten but Unbroken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22090/Forgotten_but_Unbroken/
分類:二戰背景類XCOM
發售:2024年3月
語言:僅英文
遊戲介紹明確指出受到xcom啟發,不過打的不是外星人而是二戰德國
試玩版一開始在1941年的東線戰場,似乎是隨時間進度出現可選戰場的模式
https://images.plurk.com/5vE7k3r6CTS174nqoQtbim.png
一開始可選的戰場有兩種,防衛戰跟潛入戰
職業有突擊隊(Commando)、工兵(sapper)、狙擊手(Sniper)、重機槍兵(Heavygunner)、
士兵(Soldier)、醫護兵(Medic)等6種,我方部隊來自美英法荷俄等多國聯軍,裝備可以
互相交換
試玩版並沒有提到後續兵源招募跟基地建設的部份會怎麼運作(或是我還沒玩到)
我先玩了難度2的防衛戰,防衛戰我方可使用重機槍陣地,且可於戰鬥開始前先放置地雷
,但在敵方數量遠大於我方之下,還是倒了2個才過關,但不知是試玩版緣故,或是一人
存活即過關,並沒有出現死亡或受傷懲罰,戰果最大的毫不意外的是狙擊手
之後我又玩了難度3的潛入戰,雖然有著警戒範圍系統,但在觸發開戰後,敵方士兵會直
接對我方射擊,伏擊難度相對高
https://images.plurk.com/5xRygnwejUOLzv1upuSPZm.png
戰鬥採取傳統AP制而非簡化制,移動的消耗AP在在UI呈現上很清楚,但對於武器的消耗AP
在UI上並不直觀,不易估算移動到哪之後仍能進行射擊,雖然可以進行多次移動
步槍類武器能夠消耗更多AP進行2段的精準射擊,但因前述問題,以及相對多的AP總量
(約40-50),使得移動後射擊更不易估算
https://images.plurk.com/6oMD0rnmmF3kh58RudOIef.png
在傳統AP制遊戲大多都有相應直觀UI的這個時代,這是很大的扣分項,希望之後會改善
試玩時間約50分鐘
推薦分:3.5/5,瑕不掩瑜
在同類型遊戲中並沒有特別傑出的表現,但遊戲體驗不算差
自評分:3.5/5,納入考慮
這遊戲符合我的興趣與基本期望,在這個題材下語言門檻也不構成太大的問題,
只是試玩版釋出的資訊量還不足以讓我決定是否該購買
2.火星戰略 Mars Tactics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727760/_Mars_Tactics/
分類:回合制戰鬥
發售:2023年內預定
語言:預定有繁中但試玩沒有
發行商是大家逐漸熟悉的Hooded Horse,雖然商店頁面介紹中提到一些較戰略性的系統,
但試玩版看起來只像是個XCOM Like
https://images.plurk.com/4kxw9RiyucLx7cTZUCj9QJ.png
不過如果真的用XCOM思維來玩會死很慘的...因為每個角色都只有20滴血,而一次成功的
攻擊很容易就會-30滴血以上,手榴彈更有可能造成100滴血以上的傷害,被命中大多是一
擊殺,即使以10滴血倖存下來也會幾乎失去移動力,加上敵眾我寡,只靠著掩體加成去凹
迴避是不夠的,我打了2場都是我方全滅失敗
後來才回去遊戲標題看到他的教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XpJLZt9gY
還能讓我方獲得額外的行動力,構成單方面的進攻優勢
只是剛被嚴重打擊信心的我,實在沒什麼興趣再回去嘗試了
試玩時間約35分鐘
推薦分:3/5,不予置評
自評分:3/5,意興闌珊
操作UI/UX雖然是中規中矩的XCOM like卻有些不太順手的地方,雙方都容易受到壓制及瞬
殺的系統,使得無法掌握戰鬥節奏時的遊戲體驗極糟,整體戰略系統在試玩過程中也還沒
看到,目前來說不足以引起我的興趣
3.Dungeon Tycoon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00770/Dungeon_Tycoon/
分類:地城建設
發售:未定
語言:僅英文
低多邊形的地城建設經營遊戲
https://images.plurk.com/4aM19dRbZRxPTjdB6ufpO8.png
怪物需要耗費不少金幣(250)隨機召喚,召喚後需要另外在地城放置召喚陣才能出擊,
雖然死了過一段時間會復活,但中間寶箱當然就會任人搜刮
https://images.plurk.com/nOiIQpdTaqyn8AFnGQnwp.png
地城入口可設定"入場費",價格若設得太高冒險者會直接離去不進入,但研發大多綁冒險
者進入人次,因此設太高造成沒人進來並沒有好處
試玩時間約20分鐘
推薦分:3/5,平淡無味
自評分:2.5/5,不如預期
試玩覺得經濟設定不是很良好,雖然不至於虧損,但金幣收入跟研發卡了好幾天
另外表現不佳的低多邊形對我是額外的扣分項
4.ACRES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60920/ACRES/
分類:工業化種田遊戲
發售:2023年10月18日
語言:有繁中
雖然有繁中,但試玩版機翻及漏翻情況仍很嚴重,甚至會嚴重妨礙理解
https://images.plurk.com/75wvMZScYCTj2wtcWOshn7.png
例如遊戲選單的影像設定(VIDEO)被翻為「影片」,致謝(CREDIT)被翻為「信用」
流程大致可分為翻土、播種、中耕、澆水施肥、採收,每個流程都能使用人工進行,
或是花錢購買使用相應的機具
https://images.plurk.com/4ZaKPhK71jv6jnhEJjOk4W.png
右下也會顯示植物的成長狀態,以及土壤的水分、pH值、氮(N)、磷(P)、鉀(K)、鈣(CA)
、媄(Mg)、硫(S)等數值,m我不知道是什麼
但是呢,包括上述這些數值的意義,或是各種機具使用時機、肥料效果在內,遊戲基本上
都缺乏清楚的教學,也不太能知道植物是因為什麼原因枯死
試玩時間約20分鐘
推薦分:3/5,平淡無味
自評分:2.5/5,不如預期
作為一款遊戲沒頭沒尾又缺乏說明,美術表現上也很粗略,加上嚴重妨礙理解的機讀翻譯
,系統雖可能有深度,但恐怕要本來就對農業有所涉獵才比較能習慣
5.LONESTAR 孤星猎人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056210/LONESTAR/
分類:roguelite
發售:EA時間未定
語言:原生簡中
開發工作室位於上海,發行商是位於北京的Thermite Games(熱脈遊戲),
不過遊戲頁面英文化還蠻徹底的,所以看不太得出來是中國遊戲
牌庫本身是很單純1~5的數字,配合角色能力、寶物及飛船上的部件去強化並湊出combo
,壓過敵方飛船的能量光束才能造成傷害
https://images.plurk.com/64Kq33NlP7JXPq0YWWfHbL.png
https://images.plurk.com/2i2jijKZUfYnJegA1ozPfQ.png
https://images.plurk.com/jYYtxIEUe4LjMxhss1Q4b.png
敵人種類偏固定,但有著許多不同的部件與角色可解鎖,因此重玩性很高
相對的,由於太過講究隨機性,有時候難免會碰到怎麼看都贏不了的敵人
試玩時間約55分鐘
推薦分:4/5,白玉微瑕
自評分:3.5/5,棄之可惜
有一定程度成癮性,但隨機性過高使得難度並不穩定,除策略外也考驗著運氣
6.CD 2:陷阱大師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30870/CD_2/
分類:爬塔卡牌+塔防
發售:2023年11月
語言:有繁中
雖然看起來很卡牌爬塔
https://images.plurk.com/FMUdtxnGP38tw1WTw6o9w.png
不過戰鬥卻是即時制的塔防,或者更精確的說是陷阱設置
https://images.plurk.com/3bVmFoHD2wZmsQe4BuyYuw.png
由於是陷阱設置這個很稀有的遊戲子類型,除了標準的傷害陷阱外,
推、拉、彈等位移陷阱當然也是其趣味所在
由於使用了卡牌爬塔的法力系統,加上極小的地圖,要設計出精美的陷阱COMBO稍嫌不足
,相對的每場戰鬥時間也被縮到極短,單就融合卡牌爬塔與塔防要素來說,我認為對兩種
核心玩家來說都不太討好,但輕玩家可能不太在意
另外我很認真想吐槽,那個長得比UBI賤兔還醜的敵人到底是什麼鬼東西
https://images.plurk.com/lvThta5utOaxZbD6YcQqM.png
試玩時間約30分鐘
推薦分:3.5/5,願者上鉤
自評分:3.5/5,棄之可惜
陷阱戰鬥對我倒是蠻大的加分項
7.Tank Squad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98130/Tank_Squad/
分類:二戰戰車遊戲
發售:2024年Q1
語言:預定有簡中但試玩沒有
開發商之前製作出了更硬核的二戰坦克維修遊戲Tank Mechanic Simulator,
這款則是很標準的戰車操作遊戲,建模應該是有得共用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07130/Tank_Mechanic_Simulator/
說到戰車操作遊戲,大多數人應該是先想到《戰車世界》為首的那幾款線上競技遊戲,
不過這款是非常明確的單機遊戲,雖然有線上合作模式但也僅允許4個人,主要敵人仍是AI
,不用擔心被營運或是玩家虐
雖然這樣說,遊戲系統卻是類似早期戰地風雲系列的戰場制,死了可以再重生,
玩家基本上擔任戰車車長,其他乘員跟僚車由AI擔當,視狀況可以換座位或是下車改以
第一人稱移動,這系統怎麼看都是做線上為主比較適合,只允許4個人反而感覺有所不足
因為試玩沒有中文,能用的指令又稍嫌複雜,我不確定目前對遊戲機制理解多少,
不過比起敵方戰車,被敵方反坦克步兵虐得還比較慘,雖然有對人無敵的MG34機槍,
但是得跟著砲塔轉,很難瞄準移動迅速的步兵
車長視野又大多是這種樣子
https://images.plurk.com/4D1sEqq8x3Y7M13KIwlkvl.png
戰車就算了,步兵真的很難找,如果不用對上步兵這遊戲大概會好玩很多...
對於遊戲的敵方標示機制還不確定運作方式,只有一場有在地圖上標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要特定戰車類型才能
至於演示上有出現的縮放鏡頭,我猜多半要換到炮手位才看得到
https://images.plurk.com/63koGuCJcOkuSj1lePGjyP.jpg
試玩時間約35分鐘
推薦分:3/5,不予置評
自評分:3/5,待觀望
就目前的遊玩體驗以及語言門檻,我還無法給這遊戲適當的評論,
不過因為主題符合我的興趣,仍會持續觀察
8.Ascent of Ashes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09140/Ascent_of_Ashes/
分類:生存建築戰術
發售:2023年11月15日進EA
語言:有簡中但試玩版漏翻嚴重
rimworld著名模組Combat Extended製作者的自製遊戲,不過我身為一個2300多小時的
rimworld玩家從來沒玩過Combat Extended,因為跟其他戰鬥相關MOD太常衝突了...
畢竟是被rimworld磨練過的遊戲製作者,遠景藍圖畫得頗大,EA時間預計可能長達18個月
以上,且會在結束EA時漲價
注意他的語言切換要從右上國旗處去切換,option中反而沒有
https://images.plurk.com/631IALVBzE2xU034HkDAnQ.png
在UI設計上可以看到不少rimworld的影子,武器同樣是掉在地上自己撿起來裝備,同樣需
要設置工作優先順序後自己去工作
https://images.plurk.com/3DC2YxhgHHm2C0xdWSYJMf.png
https://images.plurk.com/4HoDNF2NgkFqelUre2JSKs.png
主地圖並不像rimworld那麼大,大多物資需要派遣成員經由遠征(Expedition)系統去獲得
https://images.plurk.com/6utFbRn1zlTvoTMUZJmRbx.png
該系統的戰鬥節奏,是採用類似door kicker之類的即時戰術,有著明確的視野及射角限
制,一旦進入槍戰後,戰鬥大多會在一瞬間就結束,相對的我方成員也可能在一瞬間的交
戰中就死亡,且不易注意到剩餘血量,容錯率相對低
https://images.plurk.com/GaHbcbr55NU4AVnzILKWo.png
一旦將敵人全數殲滅後就會立即結束遠征並獲得戰利品,也無法進行地圖內搜刮,這兩點
相對於rimworld來說,不僅物件互動過少,步調也有點過快,對我個人來說是很嚴重的扣
分項,不過遊戲開發也還在很早期階段
試玩時間約20分鐘
推薦分:3.5/5,瑕不掩瑜
自評分:3/5,待觀望
目前的戰鬥系統表現對我來說幾乎是完全不會考慮的類型,後續還有待觀察
9.Pioneers of Pagonia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55180/Pioneers_of_Pagonia/
分類:工人物語
發售:2023年12月13日進EA
語言:預定有簡中但試玩沒有
開發工作室Envision Entertainment的創辦人Volker Wertich,早期在Blue Byte任職時
曾經開發過《工人物語》1代及3代,後來成立Phenomic Game Development,但在2006被
EA併購並在2013年被關閉,之後又帶著Phenomic主要成員成立現今的工作室,因此本作可
視為其再次挑戰工人物語題材的作品。
由於他在標籤選用上太過強調線上合作,我一度以為是線上遊戲沒打算測試,不過進入
遊戲後是中規中矩的單機,反而看不出要怎麼線上合作(線上對抗倒是比較好理解)
很中規中矩的工人物語,由船艦取代了城堡的功能
https://images.plurk.com/KCMo62eY9AcG4YL4IK2SD.png
建築跟基本經濟也與工人物語系列大同小異,只是明明在海邊,卻無法靠釣魚取得食物
https://images.plurk.com/3C9C2EAjcHc3AN6QOf1TRv.png
而在類似的城市建設遊戲中,工人物語較特殊的守衛塔與邊界系統,本作是採用蓋好守衛
塔後,守衛會出門去釘石碑慢慢擴張的模式
https://images.plurk.com/49ShHypJSPgYd8wDhedmPp.png
雖然一切看起來都很工人物語,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這遊戲有著不少的小缺點
傳統的工人物語系列,由於轉職需要相應的裝備,發展時若未能好好掌握建築生產順序,
常常會缺乏工具之類而造成發展嚴重停滯,這個問題在本作仍舊存在,雖然上方UI能掌握
各種工具的存量,但是物資的產量管理仍然不容易被掌握,此外也無法調整生產建築的工
人數量。
或許也是基於連線考量,遊戲無法暫停或加速,加上地形、資源管理與前述邊界擴張的問
題,在遊戲步調上難免還是會有只能發呆等待的時候,可以說是把許多工人物語已經不那
麼合時宜的缺點都帶了過來
此外因為物件採用了接近真實的比例而非工人物語系列常用的Q版角色,又無法點擊人數
看詳情,除了不易得知地圖上的小人職業工作外,地圖上的資源也變得不容易辨識
https://images.plurk.com/6SNiJLzKLqH9EAbVT7gYD7.png
EA時間預計半年且結束EA不會變更售價
試玩時間約60分鐘
推薦分:3.5/5,瑕不掩瑜
雖然缺點是”很工人物語”,但優點也是”很工人物語”,基本表現還是中規中矩偏優秀
自評分:3.5/5,納入考慮
我個人雖然基於對工人物語的喜愛,有相對高的購買意願
但仍得看價格跟發售後評價才會決定是否購買
10.Last Train Home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69610/Last_Train_Home/
分類:策略管理即時戰術遊戲
發售:2023年11月28日
語言:預定有繁中
基於一戰末期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史實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zechoslovak_Legion
簡單來說,一戰時期俄國境內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願軍,在俄國爆發10月革命及
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後打算回國,因陸路被情勢阻隔,改搭乘列車穿越西伯利亞前往海參崴
(從太平洋側搭船回到歐洲),在中途與俄國紅軍發生衝突,後來更成為俄國內戰中白軍重
要軍事力量
遊戲便是扮演這隻軍團中的”最後一個部隊”,以鐵路移動,並有著一定程度的火車管理
要素,如升級火車頭等
https://images.plurk.com/6rvuDbbW15rhd4YeoQir85.png
中間會有數十關的關卡,以及過場劇情
https://images.plurk.com/5qObeJ232LmC5FMLxbj6Uf.png
在每個劇情關中,是以即時戰術的形式,去指揮旗下的士兵進行戰鬥與探索,
也有著一部分潛行戰鬥的要素,可進行靜音移動及暗殺
https://images.plurk.com/2usbDeEowINC1Qwm2H8QOl.png
而關卡中獲得的物資,則會在後續補給不足的旅程中發揮功用,
因此也有著生存及資源管理的要素
軍團人數會逐漸增加,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質
https://images.plurk.com/6poRnCOKT4vZWD3TMnyK21.png
因此也有著團隊管理的要素,甚至在升級後可以用RPG式配點制選擇成長方向
https://images.plurk.com/299c3uFCq7qWEE0cqgU30i.png
價格預計為40美金,若依照steam台幣參考價格,定價很可能是599台幣
試玩時間約45分鐘
推薦分:4/5,白玉微瑕
包括過場演出在內,遊戲各方面的完成度都相當高,唯太過豐富的要素及複雜度,反而可
能會稍微勸退人,另外雖然遊戲介紹提示了劇情將會分歧,但從遊戲體驗來,預期應該不
太有重玩價值
自評分:3.5/5,納入考慮
雖然遊戲體驗很不錯,不過遊戲機制對我來說缺乏主動購入的吸引力
這次我測完加入願望清單的共7款,但沒有能夠達到「4/5,預定購買」的高優先購入遊戲
--
我的歷年steam新品節試玩評測追蹤
https://go.shr.lc/3phLCFX
我的遊戲庫遊戲評分與進度消化
https://go.shr.lc/355X68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63.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697353816.A.52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