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努力被在意的人肯定,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所以我們先試著肯定在意的人吧!多點稱讚跟認可,也許很多事可以不一樣。
#自從知道melody同是摩羯之後更喜歡她了
#摩羯女好像要的不多也容易滿足
今晚吃飯時,吳先生突然拿著酒杯敬我說,「恭喜你,你做到了!」, 我愣了一下回「做到什麼?」他很認真的說,「做到最好的自己!現在是這十年來,你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他這一番話讓我很感動❤️,自己的努力被最親近的人稱讚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因為他最了解我~有時候甚至可能比我更了解自己!哈哈!自從我二十八歲嫁給他到現在、我一直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想和喜歡的工作。當然,十年走過來有挫折有低潮,有迷失方向和亂了腳步的時候,但跌跌撞撞始終沒有give up有一天我會找到「自己」和「吳太太」的平衡點!他今晚這句「恭喜」帶著為我感到驕傲的笑容絕對比我任何的小小成績來的有意義~😍
#深夜長篇感動文
#摩羯女沒有太努力只有繼續努力
#小迷糊闖江湖
#閉嘴放空微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摩羯女好像要的不多也容易滿足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發展一項專業,或者是投入一個領域越久,你可能對於這個專業,或領域裡面的「專有名詞」,你就會越熟悉。
而且當你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其他的部分,看到、瞭解到、接觸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你也會用這些專有名詞,去做「標籤」跟「詮釋」。
「專有名詞」的好處是在於,當你跟同樣有專業背景的人互動的時候,你們可以節省很多的溝通成本。可是啊,今天我要跟你談的恰巧是這些「標籤」、這些「專有名詞」的壞處。
特別是喔,當你太熟悉、太習慣這些「標籤」、「專有名詞」的時候,你可能不僅沒有更精準的,去詮釋某個現象跟概念,反而會因為使用這些「標籤」,讓你距離「真實」越來越遠。
怎麼說呢?在我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下來,我常常發現有些同學,可能在踏進我的教室之前,就已經接觸過一些心理學的書籍、心理學的概念。
所以呢,當他在跟我談到一些情緒的障礙的時候,他可能會跟我說:「我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安撫」;或者是跟我說:「我的自我概念不健全」。
好啦!「內在小孩」、「自我概念」這個呢,可能是很多一般人,接觸一般的心理學讀物當中,可能會使用的詞彙。
可現在問題來了,當你把你自己的情緒障礙,歸因成「內在小孩」。是不是等於也直接說明了一件事,叫做你的情緒障礙,就一定是你過去經驗的影響;而忽略了你身為成人的今天,你是不是某個程度上,還是要為自己負責任?
或者是你把很多事情,標定成為「自我概念」,那麼當你一提到「自我概念」這個標籤的時候,你可曾會想過,其實「自我概念」是可以調整?或者是你必須要為自己的自我概念調整,負起一定的責任啊!
所以,你聽到這裡喔,你可能發現了,當我們過分的使用這些「標籤」的時候,感覺上我們好像用更少的詞彙,在說明一個概念。
但事實上也因為這些「標籤」,讓我們對於自己主觀或客觀的一切,把它變成是一種不去思考。因為我只要這麼說,我現在有任何困擾,都是因為「我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安撫」,這樣就好了。
比起我要好好的抽絲剝繭,面對真實、面對自己的責任,跟我無法控制的事情。相對比較起來,「內在小孩」四個字,是不是比較容易啊?
而且使用這些「標籤」還會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叫做呢貼上了之後,就不用再深入思考。也就是說自己不用再負那麼多的責任,反正是因為過去的經驗,讓我的內在小孩受傷。
因為別人沒有好好對待我,讓我現在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安撫。這樣子是不是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感受上比較好;但事實上,可能沒有負責任的一個「好用」的方式呢?
那麼除了我在心理學的經驗之外,我在生活當中也遇過很多人。比如說,當他的生命走到現在的階段,他去做一件事;或者是他一直抗拒,去做一件可能他需要做的事情。
他可能就會說:「菩薩告訴我該做,或菩薩告訴我不該做。」你看!多容易。把一切的問題,丟給菩薩不就好了?
再不然呢,我也遇過有一些人,接觸了身心靈的領域,我相信這些領域包含宗教,都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可是啊,這些領域裡面的「標籤」跟「名詞」,它是幫助我們深入的理解真實是什麼;而不是給我們一個「標籤」,當成是藉口啊!
因為呢,我就常常遇到有些人,他可能一直在追求內在的平靜跟滿足,但是他一直沒有負起,他真實生命當中的責任。
比如說,他可能需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再不然他可能要為自己的財務,跟生活負起責任。這個時候呢,如果逼著他去找工作、逼著他去面對現實,他就會告訴你,我的「薦骨」沒感覺。
哇噻,當他這麼一說之後,你再逼迫他,好像是阻礙了他心靈超越,的道路的那個壞人一樣,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啊?
但是,回到這個人身上,他是不是也因為只需要去講「薦骨沒感覺」。他某種程度上可以用這個標籤,去逃避他現在真實生命裡面,必須要面對的一切。
所以,談到這裡喔,到底「標籤」要不要使用?該不該使用?或如何使用?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我只能說當我自己在面對這些「標籤」的時候,我會非常的謹慎。
我會不斷的問自己,這些「標籤」是幫助我,更真實的去詮釋一件事情?還是我反而透過了這個「標籤」,開始進入了一種叫做理所當然,而不去思考的狀態?
就好像是我們從小到大看的故事,你很直覺的把故事裡面的角色,分成好人或壞人,是不是很容易啊?但是真實的生命,哪有好人全好、壞人全壞的呢?
所以,我希望今天透過這一段分享,或許能夠帶給你一些不同的思考,當你非常習慣運用某些「標籤」來詮釋自己,或者是說明別人的時候。
就好像是你可能會說:「我是摩羯座的人、我是雙魚座的人,所以這就是我的個性」,或者是這麼說:「雙子座的人、處女座的人就是某個德性」。
那你說究竟是自己跟別人,因為他的星座就活成什麼樣子?還是你先認定,他就是那個星座的那個樣子;所以,你根本看不見他的其它層面呢?
所以,我今天唯一能夠回答你的,就是當我們在面對自己,跟別人的時候;在使用這些標籤之前,你是否願意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去分析、去判斷、去思考,到底真實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一些我們近期課程的連結。
我很期待不論在實體的教室,還是在線上課程裡,都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J8RKTfaG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