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星期,部分國人持續對台灣自保的能力,表達悲觀的態度,並公開主張求和的路線。他們說:面對來自對岸的威脅,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抵抗。連曾經主導國防政策長達八年的馬前總統,也對國防缺乏信心,舉辦「國家不安全研討會」。這種心態令社會擔心,因為失敗主義不會換得我們要的和平。
過去的政府認為,台灣人民沒有能力守護家園,所以「讓戰爭不發生」的最好方式,是討好北京。在這種思維下,我們不但沒有改善國防體系的問題,反而裁軍又力推募兵制,把兩千多萬人的命運寄託在一支越來越小的軍隊上,最後更把它的核心任務過度轉向救災。這些政策把台灣推入一個更不利的國防處境。
中共解放軍與我們國軍之間的兵力失衡,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頻繁的武力威嚇,也顯示北京從未放棄武力統一。這些威脅都不是過去四年突然發生的;民主化之後的二十多年來,無論台灣由哪個政黨執政,對岸的軍事升級從未停止。
但是,中共的威脅愈大,我們的準備必須愈充分、而不是愈屈服。就像 AIT 解密的電報指出,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則美國將增加對台軍售。
中共的威脅愈大,我們的意志必須愈堅定、而不是愈閃躲。就像來台訪問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 (Milos Vystrcil) 提到,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同意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結果如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言,「在戰爭與屈辱之間,他們選擇了屈辱,但屈辱後還是要面臨戰爭」。
其實社會上有更多的人,相信除了屈服,有一條更好的路。週日,每一位選擇一大早來參加壯闊台灣營隊的夥伴就證明了:部分政治人物放大的聲音代表的是過時的想法。我們有絕對的意願和決心守護自己的家園,我們選擇成為那個積極主動的人,為自己、為身邊的人做好準備。這種由下而上、勇敢面對挑戰的精神,就是我們國家安全的支柱。
國防不只是國軍十幾萬人的事:當敵人意識到我們整個社會都做好準備、不會屈服,才有可能改變他們動武的決心。國防部正在研擬後備和教召制度的改革;任務與訓練內容、小隊的編制、武器裝備與彈藥的儲備、義務役期——這些環環相扣的問題,都必須一併調整。我們必須將「全民國防」落實到各個社區,讓每一個人都有防禦的能力、都被賦予防禦的任務和角色。
只要我們持續前進,缺乏信心的國人遲早會看清社會的力量,總有一天會跟上腳步。
“We know from history that appeasement will never satisfy those that are being appeased, Munich '38 I think should be a lesson to all of us even today.” —— Toomas Hendrik Ilves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台美關係繼續加速:解密超重量級電報+經濟對話】
.
上週,蔡總統宣布放寬美豬美牛的進口標準,同日就有美國行政部門各部會以及一票國會議員的大力支持(參考本篇整理:https://pse.is/vkzyp)。今天,美國時間週一(31日)又有一連串台美關係進展的新聞事件,尤其有兩件大事。
.
▍美方肯定台對美豬牛市場准入,將深化貿易合作
.
首先,美國在台協會(AIT)剛發了一篇公告,內容說:
.
「美國在台協會肯定台灣採取重要舉措,逐步落實對美國豬肉和牛肉市場准入的承諾。這些舉措證明了台灣在全球是個可靠的貿易夥伴,同時將使台灣採用與世界各國一致的國際標準。」
.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台經濟關係將更上一層樓。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史達偉今天稍早宣布,美國和台灣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並由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和環境的次卿凱斯‧克拉奇(Keith Krach)主持。」
.
史達偉是在本日參加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研討會時,做出以上的宣示(國務院刊出的演講稿:https://pse.is/v69cw)。我方出席的主談人是經濟部長王美花(https://pse.is/vwae4)。
.
AIT新聞稿中也替了這場研討會中的宣示做了摘要:「這場新的高階年度經濟對話將提供平台,深化美台在各項優先議題上的經濟連結,包括重新布局科技和醫療產品供應鏈、加強投資篩選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擴大基礎設施和能源部門的合作。這場對話將有助於 #開拓新的經濟合作領域,以及 #加強現有的合作計畫。」
.
▶ 短評:美豬美牛進口標準的放寬,很明顯就是為了取得談判台美自由貿易協議(FTA/BTA)的門票。現在我們政府的策略很明顯,也很成功地促使各行政部門同時加強挺台力道,最終目的是要讓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掌管對外貿易談判)開啟台美FTA的談判過程。也就是說,希望籍由各方行政部門以及國會議員們的助力(壓力?),讓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願意開始談判台美FTA。後續要觀察的重點,當然是包括了台灣內部對美豬美牛的民意反應變化,以及政府在對內溝通、對美談判方面的進展。不管在談判方面的進展怎麼樣,目前看來,台美關係的確處在很好的狀態,而且各方面的合作案都在持續推進。(有趣的是,即使現在全力反對美豬美牛的台灣在野黨們,也很少有人直接表明反對台美FTA,因為他們先前也是大力贊同的)
.
.
▍美國公佈台美重要電報解密
.
週一還有另外一個重大新聞:美國對台「六保證」以及軍售原則的電報解密(AIT文:https://pse.is/vx8ej),這些電報內容就是1982年AIT主席李潔明給蔣經國的版本。
.
先前我們有寫過介紹「一中政策」的文章(https://pse.is/vd25k),裡面就有簡介美國對中國以及對台灣的政策。所謂的「六保證」是在雷根總統與中國簽《八一七公報》時(內容提及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向台灣提出的「保證」(其實六保證內容早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前即傳達給蔣經國,只是時間上選擇在八一七公報簽署後的隔一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才對外公布)。
.
AIT的摘要很清楚:「此電報闡述美國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的意願,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持續承諾。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則美國將 #增加對台軍售。」
.
今天美方公告了當年的電文,其用意相當明顯:將這些保證再度「成文」化(說「再度」的原因是2016時國會兩院分別以決議案的形式將其變成白紙黑字,同年列入共和黨黨綱,2018隨著《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的通過,而變成美國國內法的一部份),而且是國務院自己將其成文化,拿出來的就是當年最原始且最權威的版本,而且AIT新聞稿還特別強調:「#六項保證」始終是美國對台及對中政策的 #根本要素。
.
▶ 短評:中國一直以來總是拿著八一七公報去質疑美國說,你不是講了要減少對台軍售嗎?怎麼可以一直軍售,然後在那邊氣氣氣氣氣。事實上美國在當時早就講了這些前提要件,這樣子公布電文的目的也是非常明顯地要求中共不要再繼續超譯八一七公報。至於六保證,則是已經寫入美國國內法的內容,在法律效力方面,僅為「新聞公報」性質的八一七公報自然看不到車尾燈。
.
同時,這樣的電文也可以回應台灣內部一直都存在的「疑美論」聲音。是的,美國從來沒有明確講說「假設中共侵略台灣時,一定會出兵」。但是美國從斷交以來的《台灣關係法》以及各項外交互動當中都已確立這樣的原則:美國持續關切台海和平,且會 #採用必要的手段介入;軍售方面則是一定會繼續進行下去,且是以 #平衡兩岸的軍事實力差距 為主要原則。
.
簡單來說美方認為:如果無法確保和平,就會持續軍售。然而,台灣的許多疑美論者認為:唯有向中共叩頭,才能確保和平。
.
我們認為,「天助自助者」是很簡單的道理,假設我們自己都先說了不要抵抗中共、先說了如果中共發動侵略我們一定會輸,那其他人還有任何需要來幫助我們的理由嗎?按照馬英九和蘇起這類人物的主張,既然一定會輸,那就直接投降就好了不是嗎?還有,假設美國真的會隨隨便便就棄台,那為何還要不斷強調對台灣議題的承諾?為何1982年還要特別派人來跟蔣經國談美國的保證?這些不都是白費力氣嗎?
.
同時,美國這樣的動作也是再度針對中共放出訊號:讓中共了解美國的承諾一直都在。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去理解台美關係發展的脈絡,去破除那些整天唱衰台灣的人、整天幫中共說話的人們的話術。然後,像周奕成說的:「所有的情勢清楚表明,台灣方面並沒有挑起兩岸衝突或美中矛盾。」(史達偉的演講當中除了不斷提到六保證之外,也提到了「是中共在改變現狀」)「我們一般人能做什麼呢?也很簡單。就是每天積極奮發,提高警覺。需要保衛台灣的時候,拿命去拼就是了。」
.
✏️ 對台六項保證為,美國:
- 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
- 未同意就對台軍售議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徵詢意見
- 不會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擔任斡旋角色
- 未同意修訂《台灣關係法》
- 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
- 不會對台施壓,要求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談判
.
同場加映:先前波頓(John Bolton)解密的電文顯示,1982年雷根總統還簽了另一個備忘錄,內容指出:美方對台軍售的「武器層級」,是取決於中國解放軍的軍力發展程度(參考我們先前的解析:https://pse.is/qmn6b)。
.
再同場加映:近日AIT對於台美軍事合作的貼文很多,例如:前幾天公布我國陸軍航空601旅官兵,穿軍服到AIT辦公室內與美軍戰鬥航空旅進行視訊對話,以及在AIT大門口的合照(同樣是軍服);另一個主動由AIT釋出的照片是,美國在台協會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前往陸軍司令部拜會司令陳寶餘上將。
.
.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前陣子我們才報導過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訪談時發表了他對台灣地位的看法,他說「台灣非中國一部分,過去35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兩黨都了解台灣是民主典範。」這是第一次美國國務卿公開表態「台灣不屬於中國」。
.
而最近,國務院的政策規劃處主任伯科維茨(Peter Berkowitz),也在當地時間週三(25日)在參與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s for Defense of Democracy,FDD)座談時表示:「在我看來,維護台灣的自由與獨立是當務之急」(It seems to me preserving Taiwan’s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is a priority)。這個座談主要是討論國務院近期公布的一份針對中共各種行為的研究報告:《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The Elements of the China Challenge),報告的重點在於闡明中共的野心是全球性的,且對美國構成嚴峻的挑戰。
.
以上這兩段談話的意義極為重大,因為一直以來,立場偏保守(和國會相比)的國務院官方不曾這樣就台灣地位表態過。
.
尤其是科維茨所在的單位:國務院政策規劃處(Policy Planning Staff),來頭可不小。基本上這個單位就是國務院的中樞神經,以往該處的主任都是由最能綜觀全局、最全面性的人來擔任,負責所有國務院的文稿、政策大綱規劃。像觀測站之前文章提到過的余茂春(蓬佩奧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就是在這個單位底下。過去一些制訂美國重要外交政策的人士,像是提出圍堵策略的肯楠(George Kennan),就曾是該單位的主任。現在即將擔任拜登政府國安顧問的蘇利文(Jake Sullivan),十年前也在這個單位待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追蹤這個單位的人士任命,該單位主任常常會出來說話)。
然後其實我們政府也有這個單位的對口,就是外交部底下的研設會(冷知識補充一下)。
.
➤ 更新:關於政策規劃處,本站成員的最新文章補充更多相關的背景脈絡以及討論
推薦大家閱讀
https://pse.is/3avumz
.
那我們要怎麼去理解這些發言呢?當然,你可以從字面上解釋說美國挺台獨(這樣說也沒錯,而且我們知道北京一定會跳腳),但這其實要放在美國對台戰略方向轉變的背景來看。近來,由於近來中共武力侵台的態勢逐漸明顯,華府政策圈的熱門議題即是美國傳統對台的「戰略模糊」策略是不是需要改變。
.
我們要知道,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元素:雷根時期的「六項保證」、台美關係基石的《台灣關係法》,以及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其中,六項保證和台灣關係法中的文字,其實都有提到美國對台灣安全防衛的保障,但都保留模糊解釋的餘地,使得美方行政當局在制訂政策時有揮灑轉圜的空間。
.
但自從香港事件爆發後,美方、甚至國際都已經見識到中國威權、漠視人權,以及無法遵守國際條約規則的本質。除了有了一連串美國對港政策的檢討與法案提出,連帶的,許多人也開始討論美國對台是否有改變的必要性,尤其是在香港國安法之後,中共武力犯台的風險逐漸升高。
.
今年8月31日時,AIT解密了過去有關對台軍售的電報文件,包含當時美國總統雷根著名的對台「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以及美國對《八一七公報》的闡釋(註:這兩份文件都和美國對台軍售有關):「美國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的意願,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持續承諾。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則美國將增加對台軍售。」且強調,並沒有答應當時鄧小平逐步終止對台軍售的要求。外界認為AIT此項解密動作,意味著美國已向對台「戰略清晰」邁出了第一步。
.
伯科維茨此番發言的前一天,剛好是總統蔡英文宣布啟動「潛艦國造」(IDS)計畫的動工日,且AIT處長也高調出席,這段鞏固美國協防台灣承諾的談話可以說是來得正是時候。大約在兩三年前觀測站就開始說美國政策圈風向開始轉變了,但當時的轉變主要是對中政策;而如今,這股風也終於吹到了對台政策這塊了。目前已經有不少人,包括智庫學者、國會議員、甚至行政單位官方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應往「戰略清晰」的方向發展,但也還是有人認為,若以美國利益為首出發,還是要保持戰略模糊才是上策。但不管是哪一邊,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都會較以往更加清晰,只是到底要保留多少程度的戰略模糊,還有得爭辯。
.
➤ 國務院報告《中國挑戰的方方面面》:https://rb.gy/7j4avd
➤ FDD智庫座談:https://rb.gy/e6lgtn
➤ 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個層次:
https://pse.is/whu55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 在 人際關係與溝通 的相關結果
仇視鬥爭:乃指敵對雙方採取仇視態度,彼此想盡辦法駁倒對方,以爭取更大利益。(內潛行動); 口角爭辦:乃指個人感受到與他人相互衝突,而顯現出來的強烈語言。(外顯 ... ... <看更多>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 在 美國解密對台灣「六項保證」 中國擔憂「提升美台實質關係」 的相關結果
當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則美國將增加對台軍售。」 電報還強調,並未答應時任中共領導人鄧小平逐步終止對台軍售的要求。 解密「六項 ... ... <看更多>
採取更為敵對的態度 在 間諜指控促使英國重新思考,是否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 的相關結果
英國政府面臨壓力,要求採取更強硬的行動對抗北京,原因是近日英媒傳出,有英國議會研究員被指控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而在英國被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