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選擇】
在《霍爾的移動城堡》當中,故事的女主角蘇菲在劇情一開始沒多久,就被荒野女巫的魔法變成了老婆婆。
變成了老婆婆的蘇菲,完全沒有坐在原地大哭三天三夜或是自暴自棄變成廢人,她異常冷靜地回到家裡收拾簡單的行李,沒有跟任何人告別低調地離開了她生活與工作一輩子的帽子店,離開了大城市,到了城市邊緣的荒原上獨自生活。
在我看來,蘇菲接受自己的老人外貌的過程,平靜快速地像是她好像已經為了這一天的來到等待了許久一樣。
這裡是我一直想不太懂的地方。
而這個變成老婆婆的咒語,則有幾次出現了失靈的現象。
第一次是蘇菲拗不過霍爾的撒嬌與苦苦哀求,假扮成霍爾的媽媽,到王國首都的宮殿裡去見霍爾的老師,法力高強的莎莉曼夫人。面對莎莉曼夫人咄咄逼人的質問,蘇菲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充滿信心地告訴夫人,霍爾不是一個膽小懦弱的魔法師,她相信霍爾能夠對抗自己的心魔,變成偉大的魔法師。在那一瞬間,為了心愛的男孩神采飛揚的蘇菲,回復成了少女,直到夫人一句話酸她不像是霍爾的媽媽、倒像是情人,一時被酸又羞又驚的蘇菲瞬間回到了老太太的外貌。
第二次是霍爾帶蘇菲到自己幼時學習魔法的小屋,對她許下承諾,這時的蘇菲又再度恢復了少女的神態;但是在下一瞬間,不知或許是自慚形穢又或是卻步了,蘇菲「選擇」了再度變回老太太。
後來當戰火逼近了移動城堡變成的房屋,霍爾則遠去察看戰場,下定決心保護這個家的蘇菲,「選擇」了變回少女。而且這一次,她再也沒有變回去。甚至到了後來,當她為了與卡西法締結契約,將身上的一部分——頭髮——給卡西法吃掉的時候,短髮的蘇菲比起過去長髮結辮的她,變得更年輕了。
我注意到了兩件事:第一、過去的蘇菲對於自己變成老婆婆的外貌適應地非常快;第二、蘇菲可以自己「選擇」變成少女、或是回到老婆婆的樣子。
.
所以我猜想,荒野女巫對蘇菲所下的咒語,與其說是把她變成老婆婆,不如更精準地說是「把她的外貌變成與實際心理年齡相襯的樣子」。
.
被下咒以前的蘇菲,用最簡單的話說簡直就是一個女版魯蛇。在母親經營的帽子店工作,每天過著重複的生活,個性內向不愛與人交談,生活中沒有任何的熱情,甚至跟家人的關係也很冷淡。這樣的蘇菲,內心根本就是一片荒蕪,也難怪她的心理年齡,根本就是老人(想想很多老人都是早上起來就坐在同一個地方打瞌睡直到一天結束)。
直到她進入了移動城堡,遇見了天菜魔法師霍爾與其他不重要的快樂夥伴(好啦蘇菲應該沒有這麼瞎妹我修正),遇見了霍爾與其他共同生活的夥伴:一支竹竿稻草人、一個裝老人的小孩、一團火.........(嗯這到底是甚麼奇怪的團體......好啦不重要),蘇菲一片荒蕪的內心終於開始轉變。
有生以來第一次,蘇菲有了心愛的人,有了禍福與共的夥伴,有了一個讓自己有歸屬的家,有了必須用生命保護的事物。
這也是第一次,蘇菲學習到了愛、學到了信任、感受被認同、感受歸屬、感受到人與人的羈絆,學到了承擔的重量,學會犧牲與付出,那是與愛同等的沉重代價。
這樣的轉變,讓蘇菲從魯蛇變成了現充,也讓蘇菲從一個沒有感受、沒有熱情的老人,變成一個勇敢去愛、勇敢去付出、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也要守護心愛的事物的少女。
.
因為愛與勇敢、承擔與守護,蘇菲「選擇」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女。
.
我發現在宮崎駿的動畫裡面,常常有這樣的劇情設定:魔法的咒語加諸在某人身上的時候,往往是非自願的,但是能夠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個人選擇」。
在《神隱少女》當中,被湯婆婆寵溺過頭的小少爺,意外被錢婆婆用魔法變成一隻胖老鼠。因為被變成了老鼠,小少爺敢勇於踏出湯婆婆為他建造的華麗嬰兒房,出去探索那個被湯婆婆灌輸充滿了細菌、又髒又危險的外在世界。後來錢婆婆跟他說,其實咒語早就已經失效了,他想要的話、隨時可以變回來。他自己知道,但是他想繼續保留老鼠的外型一陣子,直到回到了湯屋才變回來。
在《紅豬》中,波魯克用咒語讓自己變成一隻豬,而解開咒語的方式,表面上是一個真愛之吻,實際上是波魯克自己決定放下過去糾結的苦戀、放下對已逝好友的虧欠,真心迎向一段真感情。
而魔法的無效,更是由人的意志來決定的。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但是千尋想要記得父母,她便永遠能認出父母。白龍記起了自己的名字,決定切斷與湯婆婆的師徒契約關係,一旦他下定決心,契約就失效了。
更有甚者,在《天空之城》裡,悉達與巴魯決定不要再讓拉普他的高度科技被野心份子利用,於是他們做了最深切的覺悟,用咒語「巴魯斯」毀滅了一切(也順便毀了推特)。
最後,在《魔女宅急便》中,繼承了魔法血統的琪琪因為情感的彆扭與內心的疑惑而失去了魔法,這使她重新思考魔法對她的意義究竟是甚麼,最終她理解了需要魔法的理由:為了所愛的人、所必須守護的事物,她終於有所覺悟,而召喚回原本失去的魔法。
.
魔法,或者說,宮崎駿世界裡的魔法,是剛開始發動的時候不會如你的願;但是最後要解開、還是要恢復,都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只要你有決心與覺悟。
.
這讓我想到了編劇理論裡最常提到的「英雄旅程」。在每一個英雄旅程的故事中,英雄所遇見的召喚,通常是無預警的、違反其意志的,而通常在典型的英雄旅程中,英雄第一次會拒絕接受召喚,直到他理解了召喚與他生命課題的相關性與重要性,他就會接受召喚踏上旅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托爾金的《哈比人》當中,比爾博接受甘道夫與矮人族的邀請,離開夏爾加入他們的探險隊伍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英雄旅程的故事是一種事後的記述,它隱隱然讓我們覺得,英雄註定就是會成為英雄,好像每個成功人士自傳一樣。
恰好相反的是,英雄召喚本來就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正因為它是無預警的、違反個人意願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逃避召喚,選擇轉身逃走;只有那些留下來的、勇於承擔的人,成為了英雄。
不是召喚(挑戰)找上英雄,而是選擇回應召喚(挑戰)的人成為英雄。
所以,英雄召喚也好,魔法也好,從頭到尾,造成改變的都是個人選擇。選擇的背後,是決定承擔的覺悟與決心。
.
--
2019年過去了。這一年,是我出生到現在,覺得最不真實的一年。
更準確地說,我覺得我,還有跟我一起身處在同溫層的人們來說,是在2018年1124大選的當天,被下了可怕的咒語。
那種不真實又詭異的感受,來自於我過去從小到大所想像的,那個由兩千萬個我所不認識的陌生人構成的一個模糊的集合體,一瞬間變成了我完全不認識的模樣。
表面上這個世界一切如常,但是我知道很多人與人互相信任的部分、那些不須明說只靠互信與默契就能運作的規則、基準,一瞬間都重新改寫了。
那些我們賴以想像它者的媒介,透過大數據的運算與安排,建構了一個我們一廂情願想要的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是以當真實世界透過一次集體性的表態呈現出來時,那之間的急遽落差足以讓我們一直信仰的世界一夕崩解。
我突然有種錯覺,我們好像活在一個濾鏡一般的魔咒裡;同時,我們覺得那些不可溝通的、遙遠的另一側的人們,也活在一個自欺欺人的魔咒裡。
我感到困惑,當我們盡情笑罵那些只接觸某些特定媒體、只相信某些傳聞、沒有事實查證的能力,甚至只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漏洞百出近乎狂想的政見,那些人根本就是像信了邪教一樣地著了魔的同時——我又如何確定,我不是也活在一個美麗而虛假的泡泡裡?
這個咒語讓我們焦慮。甚至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必須承認很多事情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把握,對這個國家的多數人我更覺得陌生而不信任。
在更多時候,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會有短暫接觸的人們:買東西的店員、小吃店的老闆、開公車的司機、大樓的警衛、合作單位的職員......我不得不猜想,在他們親切的點頭示意、和善的笑臉背後,他可能是堅定支持某候選人的選民,他是某特定媒體的忠實觀眾,他對某個政黨抱持怨恨,他鄙視女性領袖,他對於同婚、勞權、核電的態度都跟我恰恰相反;甚至,他寧可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樂於出賣這個國家大多數年輕人的前途。
對於必須猜測對方的立場叫我不安。比起來,那些在臉書上大聲表態,與我站在同一個陣營,而我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面的臉友,反而還要來得值得信賴的多。
而這樣的狀況絕對是不正常的。即便我沒有辦法精準地定義甚麼叫做正常。
.
無論如何,2019就這樣過去了。但是就如同越過新的一年,體脂肪與造的口業並不會歸零重新計算一樣,這個奇異的魔咒並不會在跨過年關時消失,我甚至覺得,就算是在0111大選後,即便我們暫時保住了國家,這個魔咒也不會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從宮崎駿的作品裡面,重新溫習消除咒語的條件。
被下咒語,通常是無預警、而且違反我們的意願;可是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來自我們的個人選擇。當我們「願意」,當我們有相對的覺悟與決心時,才有解開咒語的機會。
不管是蘇菲變成老婆婆,又或是琪琪失去了魔法,這些外在的轉變,往往反映的是內心的矛盾、質疑,又或是失去信仰與熱情的荒蕪。
所以我必須說,解開咒語的第一件事,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畢竟,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沒有辦法面對魔法的封印。
我們或許都需要的是,找一段時間好好與自己相處,學習不與自己爭辯、學習擁抱自己的內心裡那些被深深傷害、被背叛,而始終把自己關在塔裡哭泣的那個人,不管他是小王子、還是長髮公主。
第二件事,我覺得也是至關重要的關鍵:學習重新去相信人,尤其是身邊重要的人。
在這裡我們必須去釐清一件重要的事:我們究竟在對抗的是甚麼?而我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
那些我們想像中與我們意見完全相反的人,他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他們抗拒的是甚麼?為什麼他們如此抗拒?
這些年我緩慢學習到,一個張牙舞爪暴怒的人,一定有他想要小心翼翼保護的事物;一個習慣酸言酸語的人,有一個膽小又希望他人能看見的心願。一個情緒激動的人,有他在意而切中生命議題的痛點;而一個冷漠的人,有一段習慣性受創而不願再重蹈的歷史。
所有事物的本質,總是遠比表象來得複雜。在人的世界尤其如此。
而眾多的人所構成的事物,好比政治,則是複雜的多維次方。
所以這一切將會非常辛苦。我沒有辦法矇著良心騙你說只要有心一切將會迎刃而解。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有心,事情會慢慢地好轉。
就像很多人,他們都在去年受了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去了解對面陣營的人。有人用他的專長,去改良議題澄清的工具、改進溝通的效率;有人用他的專長,在公共領域去制度化杜絕足以威脅國家的危機;有人用他的專長,讓大家放鬆心情;有人用他的專長來撫慰每個受傷的心。
.
在我敲著鍵盤的當下,窗外天色慢慢翻出魚肚白,我們正在迎接2020年的第一個日出。在幾個小時前,我們的兄弟之城,鎮暴警察在跨年的七分鐘後射出了20年代這個decade的第一顆催淚彈。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當你醒來後,一切就會不一樣了。那樣甚麼都不做被動地等待世界會變好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們這個外有強敵侵門踏戶、內有家賊防不勝防的危機小國身上。
永遠要記住,能夠解除魔咒的,就只有當你「願意」,當你有值得信仰的價值、值得守護的事物、一個心靈的歸屬、一個在各種意義上的「家」,那麼,這些就值得你付出一切來爭取、突破困境的覺悟與決心。
當你覺得困惑的時候,不要忘了,好好看著意若思鏡,擁有力量的魔法石,一直在你的口袋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JessLor 汶奕特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久違的店員你最大來囉! 今天挑戰的兩家店員都超nice的你們說是不是? 而且還意外喝到一杯沒喝過的新品 推薦大家在天氣炎熱時可以去喝看看! 另外還有很多人在敲碗的「愛情奕起汶」 我們之後會在影片一起回答,各位觀眾朋友在等等我們~ ——————————————————————————————————...
挑戰給店員做決定 在 日日·甜甜 Facebook 八卦
跌倒了,拍一拍,我們一起站起來。
我什麼都不怕,只怕看不見你的微笑。
多年前在日本找工作的我,曾一天內連續被8家公司拒絕,只記得那天自己躲進棉被裡大哭到再也流不出眼淚,喊不出聲音。那是種對世界及對自己,都失去信心的無力徬徨...
而那心灰意冷的挫折感,這陣子發生在我那天真且喜歡憨笑的另一半身上。
找工作與面試,說簡單點不過就是剛好碰上人生轉捩點罷了,但說的往往比自身體驗簡單許多...回想著自己的過去,輕輕摸著阿桃的頭,拍拍肩膀對他說,『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遠比想像中的堅強多了!』
他面無表情的沒有回應。
那晚我想了一整夜,該怎麼重拾他的信心?
快天亮時,我做了個連自己都覺得瘋狂的決定。
半夜在網路上訂了前往東京的機票與到越後湯澤的新幹線,(因為東京到越後湯澤搭新幹線只需一個多小時),又直接預約了讓我一直以來都很害怕的滑雪套票。
阿桃醒來後,我要他隨意準備一下,就拉著他往車站直奔...
我承認,自己那很捨不得花錢買衣服的小氣個性,一口氣訂了那些票著實讓我倒吸一口氣,但錢再努力點賺就有了,重要的是,我想帶著他一起找回那不願放棄的心。
「一起完成兩個人都沒試過的挑戰吧!滑學可能很難,跌倒可能很痛,失敗可能很可怕,但...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遠比想像中的堅強多了!」我對阿桃溫柔的說著,並輕輕摸著他的左手。
從廣島到越後湯澤的滑雪場,路途非常遙遠,但他卻沒有太多的話。
抵達後在領租借服裝與配備同時,店員們是竟認識我們的台灣人,講著我熟悉的中文,更衣時,阿桃小聲的說了一句「我們好幸運」。
同樣為第一次滑雪,我想,我們倆一樣緊張,但經驗豐富又像搞笑藝人的老教練那幽默解說,多次不經意逗笑了阿桃。
過程中,我們摔了又站,站了又摔,才發現,在雪地上跌倒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痛,滑雪也沒想像中的難,失敗更是沒想像中可怕,只要拍一拍,彼此互拉一把,再站起來就好。
那一天氣溫很低,外面很冷,冰冷的雙腳套著不適應的雪板,凍僵的雙手拿著不習慣的雪杖,但為了完成彼此的初次挑戰,我們試了再試,只記得身體很熱,心裡很暖。
結束後,跟可愛的台灣店員及教練們開心合照,(雖然阿桃逆光看起來像是幽靈),也吃了他想吃的焗烤飯(還是這才是他的重點!?),他小小聲的對我說了「謝謝」。
在回程路上他牽著我的手,在我耳邊輕聲說著...
「明天起,我不會再害怕跌倒的恐懼,因為妳陪著我一起挑戰了未知的戰場,因為我遠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堅強。」
終於給了我一個大大憨憨的笑容。
看見他的微笑,一切都值得。在那之後,倆人因為太累而睡了好久,就像是做了場雪白刺激的美夢。
(結果醒來後他馬上又吵著肚子餓...瞬間再被拉回現實XDD)
---私心分享,非業配----
這次在網路上選到的滑雪場是在新潟縣的 #GALA湯澤滑雪場!
會選到這家是因為網路上有看到很便宜的包套(含服裝配備及課程,兩手空空就可以去滑雪)!
光是從廣島到新潟縣的越後湯澤的交通就已經讓我大失血,只好從滑雪當中省一點~爬文爬了好幾個小時,發現一個叫「 WAmazing」(中文是「挖妹景」嗎?XD)的網站上訂好像最優惠!
「挖妹景」的便宜購票在這~😂
https://goo.gl/ck2wfK
到現場發現,幸好我們先在網路上訂好,領服裝及滑雪道具幾乎不用排隊!!覺得小幸運~
而且教練說這裡的滑雪場可以一直滑到5月!有興趣的人剛好可以來日本賞櫻🌸再來滑雪,一次體驗春天跟冬天❤️
還有另一個讓我們都愛上這滑雪場的理由是在這邊打工度假的台灣人們都太熱情可愛了!好親切又很安心,看到他們在日本這麼努力,給了阿桃很大的震撼教育!謝謝你們!
GALA湯澤滑雪場官網 https://gala.co.jp/winter/index.html
(最後,看看我們每張照片的解說吧!ps.過陣子我會再打更詳細的文章給你們的!)
🌸🌸🌸🌸🌸
最近更新:
胎胎已經把「搶便宜方案」文章寫出來囉!https://wp.me/p8Z6FX-4jA
#日本GALA湯澤滑雪場最便宜訂票分享!#還送免費網卡!
#進去看免費網卡跟便宜訂票方案吧
重點是快去找在那邊工作的可愛台灣弟弟妹妹們吧❤️
🌸🌸🌸🌸
挑戰給店員做決定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Costco在中國怎麼念?】
Costco昨天在上海開幕,遭遇震撼教育,沒幾個小時便因為人潮過多而暫停營業。
這只會是第一個小挑戰,接下來會更麻煩。
這幾年並不是國際連鎖量販業在中國的好年。幾個月前,法國的家樂福將八成股權賣給蘇寧易購,之前有英國的Tesco、德國的Metro等,幾乎每一家都鎩羽而歸。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證明了有強大的在地性,國際企業沒有迅速調適(adapt),風光只有一時。
當然也不能忽略在中美貿易大戰的不確定下,朝令夕改的關稅對於量販業者在定價上的挑戰。
Costco在中國最大的挑戰,不是會員制。以上海的人均所得而言,299人民幣的年費並不高。Costco全球知名的寬鬆退貨政策,才是會在中國面臨的殘酷試金石。
我在洛杉磯那四年,蠻喜歡去逛Costco,每次去都會看到退貨(Return)的窗口大排長龍。一開始覺得困惑,後來才知道Costco的退貨政策出了名的大方,基本上除了酒類之外,幾乎全部的商品都可以在已開封或已使用的狀態下全額退費。例如,衣服可以穿過後拿去退,餅乾可以吃一半拿去退,果汁可以喝到剩兩口拿去退,甚至,烤雞吃到一隻腿也可以拿去退。退貨理由呢?只要你說「我不喜歡」(I don’t like it.)就可以了。顧客無需擔心被店員當場質疑「你不喜歡怎麼還會喝了半罐或吃了半包」而感到羞赧,相反地,店員會馬上全額退費。這樣無敵大方的無條件退貨政策,實在很難想像在實務上行得通。
但Costco辦到了。Costco的退貨政策,賭的是對人性的判斷。沒錯,一定有人會貪小便宜,我周遭的朋友也會這樣做。但Costco相信自身產品夠好夠優質,會讓大部分的顧客願意以正直(decent)的心態來購物。
以我在洛杉磯的經驗,坦白說,蠻高比例的Costco退貨顧客是經濟弱勢的西裔族群。雖然這樣說法有種族歧視的問題,但那的確就是我當時的觀察。但後來轉念一想,Costco也許不怕少數顧客濫用這樣的退貨政策善意,而轉而用一種社會福利的心態「照顧」這些經濟弱勢的顧客。
Costco的退貨政策在中國會面臨的也是「人性」的挑戰。上海的人均所得不低,但中國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也是不爭事實。人性的貪婪,會不會最後壓過Costco能承受的市場機制成本底線,不但是國際零售業眾所矚目的指標案例,同時也關乎中國的民族榮譽感。
畢竟,華人是愛面子的民族啊!
(補充後記:似乎我這句話沒有說清楚而引起許多人誤解。我的原意是,如果因為退貨政策被過度濫用,導致最後Costco決定退出中國,那對中國人來說很沒面子。特此說明。)
—圖片說明—
*照片Costco非當事Costco
*照片顧客非當事中國顧客
#Costco
#好市多
#開市客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19082721020207820
(原文刊在太報 Tai Sounds專欄)
挑戰給店員做決定 在 JessLor 汶奕特區 Youtube 的評價
久違的店員你最大來囉!
今天挑戰的兩家店員都超nice的你們說是不是?
而且還意外喝到一杯沒喝過的新品
推薦大家在天氣炎熱時可以去喝看看!
另外還有很多人在敲碗的「愛情奕起汶」
我們之後會在影片一起回答,各位觀眾朋友在等等我們~
————————————————————————————————————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影片,幫我們按"讚"和"訂閱"是最大的鼓勵!
訂閱JessLor汶奕特區:http://bit.ly/JessLorYT
【Instagram】
汶汶:https://reurl.cc/l0p7bA
10:https://reurl.cc/nnpLbl
【Facebook】
粉專:http://bit.ly/jesslor_facebook
【Music&SFX】
Epidemic sound: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B-roll來源】
mixkit:https://mixkit.co/
coverrhttps://coverr.co/
【拍攝設備】
相機:
Sony a6500
鏡頭:
Sony E 16-50mm F3.5-5.6
Sony FE 50mm F1.8
Sigma 16mm F1.4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
【問題洽詢】
heydjcouple@gmail.come
#店員你最大 #挑戰給店員做決定 #飲料篇

挑戰給店員做決定 在 看板CVS - [新聞] 前超商產品經理分析鮮食開發秘辛 的八卦
前超商產品經理 分析鮮食開發秘辛:聯名商品為何常常又貴又難吃?
以「奢華/平價對決」為主題,這陣子臺灣知名 YouTuber Joeman 和便利商店 7-ELEVEN(以下簡稱 7-11)合作推出聯名鮮食,引爆眾多網友熱議。
因為話題感十足,再加上 Joeman 開箱影片的大力推薦,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就立刻買來嚐鮮,但評價卻不太理想。網友們的砲火主要集中在「定價太貴」、「感受不到奢華的誠意」。
說到底,一顆直逼便當售價的三角飯糰,要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明確感受到奢華感?身為前便利商店的產品經理,今天來淺談一下鮮食開發背後的曲折歷程。
便利商店產品經理的日常
簡單來說,產品經理開發一款全新商品的流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驟是「市場調研」,身為一位產品經理,當然要對國內、甚至是海外的飲食趨勢瞭若指掌。除了收集市場資訊,通常產品經理的桌上還會堆滿來自四面八方的試吃品,可能來自競爭品牌、供應商提案,或是從海外寄來的最新產品。
一旦確認了新品的開發方向,第二步驟是「研發試做」。這個階段主要會交由研發部門評估產品的製作難度,以及成本試算。如果說產品經理的重要任務是去推敲消費者心中的「夢幻商品」長什麼樣子,研發部門的任務就是「戳破不切實際的美夢」──例如有些產品可能食安風險過高,尤其是夏天的鮮食,很多食材在運送過程中非常容易變質;或者工序過於繁複,工廠製作出來的穩定性不足。
當然,產品經理的新品提案最常被斃命的理由,通常還是「成本過高」。
便利商店鮮食的利潤其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美好,除了產品本身的原物料、人力成本,還要算進門店與工廠端的報廢損耗等等。很多時候,鮮食用來「引流」的意義大過於「營利」,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吸引消費者走進店裡逛一逛,順便購買其他商品。
第三步驟就是關鍵的「口味測試」了,每款能被放上貨架的新品,背後都是經過層層試吃與調整,直到口味測試的分數終於跨過門檻,才能順利進入工廠量產,最終被店員放上貨架販售。
便利商店每款新品都有一段時間的考核期,一旦銷售未達預期,新品就只能忍痛下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便利商店的鮮食貨架上看來看去,好像都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一款新品想在貨架上活過 3 個月,幾乎是宇宙奇蹟,萬中選一。
吃起來要很高級!產品經理難解的課題
高級/特選食材商品,這是所有產品經理都會面對的課題。每次要開發這種類型的新品,我的內心總是默默浮出薛西弗斯的身影。
「歐洲 XX 可可粉、高級 XX 鹽、日本 XX 抹茶……要是走進便利商店就能輕鬆享用到餐廳級別的美食,這樣的產品肯定會大受歡迎吧!」剛開始做產品經理時,我也是這麼想的,而且從消費者調研的反饋來看,人人都很期待在便利商店吃到更高級的產品。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每次做消費者口味測試,得分最高的永遠是那些粗暴調味,甚至是加了人工香精助陣,符合大家「想像中的風味」的試吃品。使用特選食材的版本不但在成本上沒有優勢,口味測試的分數往往也不太漂亮。
舉個例子,我跟研發部門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開發「不加一滴水,完全純牛奶製作」的麵包。
概念聽起來很美好,可是這款產品在口味測試階段卻分數奇低,許多受測者反饋「吃起來沒有牛奶味」、「真的有加牛奶嗎?」反而是加了牛奶香精的試吃品大受好評,大家都覺得這才是記憶中的「香濃牛奶味」。
不能怪消費者分辨不出好食材,因為大家食用超商鮮食的場景,無非是想快速解決一餐。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消費者期待的就是快、狠、準的味蕾滿足,誰有時間在那邊跟你細細品嚐舌尖上悠揚的回甘?
聯名商品為什麼很容易踩雷,又貴又不好吃?
回到這次的 Joeman 與 7-11 的聯名合作,雖然我不清楚兩方的合作細節,不過一般來說凡是涉及 IP/肖像授權的商品販售,使用方必須支出一筆金額不小的授權金,有些是按實際銷售數量計算,有些則是談定一口價。
無論如何計算授權金,這個費用當然會分攤到成本結構裡,這也是為什麼聯名商品的定價會比普通商品還貴一些的原因,而不像網友所說,便利商店刻意抬高定價,只為了賺翻消費者的錢。有時候為了要讓定價漂亮一點,聯名商品的利潤率可能比普通商品還糟糕,便利商店只能默默吞下溢出的成本。
至於找來知名網紅合作有好也有壞,好處是網紅自帶流量,便利商店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宣傳,粉絲們自己就會用行動力去支持網紅的商品了。
但壞處也顯而易見,產品開發終究是門專業工作,網紅頂多只能增加包裝的吸睛度,對於產品品質的表現很難有實質幫助。如果真心想做出與眾不同的聯名商品,通常還是要跟知名原物料廠商或餐廳品牌合作,經由雙方的研發團隊互相切磋,在原物料採購或品質上也比較容易有優勢,對於合作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
有話題,就是流量保證
既然總是經典商品比較賣得動,便利商店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持續推出一檔又一檔話題新作?
誠如前文所提,對於便利商店而言,「來客數」是左右業績的關鍵,只要新品能激起消費者走進店裡的好奇心,便利商店就有機會增加業績。
所以這次的聯名風波,表面上似乎是場不如預期的合作,但後續所引發的討論熱度,無論對 Joeman 或 7-11 來說,說不定仍然算是打了場勝仗。畢竟流量為王,黑粉才是真愛粉,有罵聲總比靜悄悄來的好嘛。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https://crossing.cw.com.tw/amp/article/17398
某方面也算是學到了不同領域的事物 客觀來說
只是前超商產品經理……
你們的樣本數似乎沒有參考對網紅或聯名不太喜歡的族群吧?
然後網紅也是看到好像流量多就合作 也沒有研究有沒有適合
高級路線?拜託不要幫消費者決定消費者願意花大錢在超商購買昂貴商品
與其在那邊搞高級搞創意搞聯名 還不如開發穩定的口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67.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VS/M.1678670459.A.A1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