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在我高三時
我最佩服的人是當時我們全校的榜首
他考了68級分,順利用繁星上了台大
看在還拼命準備指考的我眼裡,只有無盡的羨慕與佩服
總覺得若能考到那樣的成績,進去那樣的學校
人生就彷彿完美了
可是當有一天,我身旁的同學都是當年考70級分以上
甚至有滿級分的人以後
開始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考上好大學的喜悅,實際上只會持續幾天
因為一旦你上了大學,所有人都跟你一樣了
會念書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能進來的誰不會?
多的是在念書之外還會打籃球,會交際
會唱歌,會辦活動,有各種才藝
家境好,成績佳,長相美
只是會念書算什麼? 也就是個比較會讀書的魯蛇
於是瞬間就從國高中時期的師長寵兒
變成徹徹底底普通的平凡人了
高中時期寒窗了整整三年,有些人從國中開始六年
幾乎每晚補習,夜夜念書到深夜
放棄了戀愛,放棄了娛樂,放棄了自由
最終換來什麼?
答案是焦慮
看著身旁的人一個比一個優秀
看著光拿著文憑出去,連個能溫飽的工作也不見得能換到
看著老闆根本不在乎你當年考了什麼成績
看著物價,房價一年比一年飆升,這光環根本無法兌換有尊嚴的生活
在光芒褪去後,有太多曾在學測指考意氣風發的考生
剩下的只有焦慮
因為人生不再是只要念好書
準備好任何一場考試可以決定的了
後來,我認識一位學姊,家裡很窮,窮到生活無以為繼
於是她高中就輟學了,找了一個影印店小妹的工作
供應自己的弟弟念書
直等到弟弟上了大學,也開始自己有工作後
他才用累積起來的積蓄,去報了重考班
最後拚上了政大
我很好奇,難道對於生活就沒有怨言?
對於家庭就沒有一點想抱怨的地方?
學姊只是笑笑,還是走到這裡了不是嗎?
夢想只要能實現,又為何要去在意早晚呢?
那刻,總覺得他好似會發光一樣
讓人忽然覺得自己生活的抱怨,實在是愚不可及
還有位同學,家裡也非常苦
可是靠著拼命苦讀,成績仍相當優秀
本來他是可以申請到幾乎所有獎助學金的
但他卻拒絕了
他說靠著家教與打工的錢,他已經能完全維持生活的開銷
所以希望把這個機會留給更需要的同學
我只能目瞪口呆的敬佩,覺得自己竟會為買不起手機而難過,有多麼可笑
我才發現,這種獨立,才是真正最值得敬佩的
許多成績好的小孩,也不過就是父母犧牲了他們的夢想
去幫孩子算換來的
這當中還有不少完全不知感恩,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也的確,有很多人可以靠著家世
至少是家裡供給去補習,去考證照,去念書
一路向上爬
當個幸運的精子,是成功最快速的捷徑
畢竟有些人,在大家起跑線起跑時,他生就生在了終點
但這樣的成功,可以讓人羨慕,卻並沒有辦法讓人敬佩
有時候反倒還是種累贅
連先生就是最佳的例子
反倒是窮小孩,雖然什麼都沒有
雖然有時候還是會羨慕同學可以到處吃喝
有時候還是會想抱怨為什麼沒得去補習
忍住了無數沒能去宿營,無法去太多社交活動
假裝自己很忙的委屈
可若不肯放棄自己,很早就會培養出獨立意識
逐漸面對世界可以不亢不卑
只倚賴自己,就闖出了一條路
其實,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
個性好,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包容你
能堅強,是因為哭泣時身旁沒有肩膀能倚靠
會獨立,是因為你知道若倒下了,自己身後是空無一人
於是漸漸比起與別人相處,更會與自己相處
不譁眾取寵,不自悲自憐,更不會無端感動自己
適時關心他人,也不會到雞婆的地步,因為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容易處
能冷靜的給別人客觀建議,掌控好處理自己問題的時間
孤單使你強大,無援讓你獨立
只有受盡滄桑,面對過世界殘酷的人
才有能力予人溫暖
這也才真正是值得敬佩的
我不能否認學測指考很重要,成績也的確有相當影響力
但請別忘了,人生真正的關鍵,仍在於你是一個有什麼樣特質的人
若有了能獨立自主的能力,沒成績加持,你也總有一天要發光
若沒有,空有學歷的光環,也必是枉然
學測不是你價值的判官,成績也不會決定你人生的結局
只有你自己是。
「指考重考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樂擎 Facebook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翻譯: Tony Tsou Facebook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心得] 補習班重考vs 在學重考(代po) - 看板RESIT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問題:指考重考班選擇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網路上關於重考班作息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網路上關於重考班作息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網路上關於重考班作息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問題] 決定重考明年學測開找補習班了啦! 的評價
- 關於指考重考班 在 成大不分系ptt - 2023 的評價
指考重考班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八卦
【每5人就1人是重考生!學測、指考重考生越來越多,「2因素」讓學生想重來】
末代大學指考明天登場,大考中心公告今年指考報名統計,考生裡頭每五人就有一名重考生。大學學測、指考重考生人數不斷上升,在就業考量下,大轉領域的考生也不少。例如文組學生改考自然組科系;還有出社會後,發現工作條件不如預期,也會直接報名重考班。
文城教育機構營運長董昭華指出,這2、3年重考生確實增加,且不侷限於非醫科不讀的學生,也有學生重考是為進入理工科系。學生重考的主因是不滿意自己所讀科系,可能是高中時對目標科系有過多想像,卻在上大學後覺得後悔...⬇️⬇️⬇️
指考重考班 在 翻譯: Tony Tsou Facebook 八卦
【無關翻譯,純粹閒聊】
國中會考跟高中指考都一步步逼近了,還記得去年我有在專頁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後來迴響不錯,甚至還有不少人私訊跟我說謝謝,因此,在此我想要再跟大家分享一次我自己的心得,如果大家身邊有考生的話,也可以請你們分享給他們,希望能夠給予他們一些鼓勵。
2007年的三月,我才剛從美國回到台灣,馬上就被我爸帶去重考班,投入水深火熱的指考人生。還記得當時看著黑板上大大的倒數只剩下一百多天,國中就離開台灣,高中三年都在美國讀書的我,看著參考書和指考的習題,尤其是國文、歷史、地理三科,根本就像在讀天書。四月份模擬考的時候,我五科只拿了220分,距離我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當時甚至一度心想不如放棄算了,不過後來所幸受到補習班導師的刺激,決定咬緊牙關跟指考拼下去,能多拿一分算一分,向大家證明自己的實力。
最後那屆考試,國文文言文的比例出奇地低,便宜了我這個文盲。歷史比往年簡單,我意外拿到不錯的分數。地理比往年難,讓不少人拿低分,相較之下我的分數也就不算低了。放榜結果出來,我五科竟然拿了360分,英文還拿到全國最高的99分。我先是用總成績上了台大政治系,再用英文單科成績改分發到台大外文系。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跟各位考生講,就算一切看起來好像都沒有希望的時候,還是要選擇相信自己,不論如何都千萬不能放棄。如果連我這個沒讀過台灣高中的文盲都考得上台大,你們也絕對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加油吧!
指考重考班 在 問題:指考重考班選擇 - Dcard 的八卦
但最近自制力有下降,而且感覺市面上的指考參考書資源偏少,加上今年99課綱也末代了,故決定現在進入重考班~ 想請問: 1.現在才第一次進重考班會太晚嗎?因為聽說北儒好像 ... ... <看更多>
指考重考班 在 網路上關於重考班作息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八卦
再來是比較鄰近的重考班嘉義道成這歷史算滿久地點近剛好在拼指考補化學的立碁補習班對街擔心的是傳統重考班的上課方式是否適合我本身理解速度不快需要自我時間去吸收 ... [ ... ... <看更多>
指考重考班 在 [心得] 補習班重考vs 在學重考(代po) - 看板RESIT 的八卦
各位板友好,因為在板上取得不少資源,我想把自己重考的經驗分享給需要的人。我
在重考班和大學都待過,所以對於這兩種的環境都有不同想法,雖然有一些主觀的看
法,但對於有打算再考110學測的人還是可以參考。如果對中間過程沒興趣的人可以拉
到最下面看總結XD。
各屆成績:
107學測(應屆):
國14 英14 數13 自14 國英數自55 社14 總級分69
107指考:
英81數甲51.6物84 化78.7 生80.4
108學測(重考班):
國14 英14 數13 自15 國英數自56
108指考:
英89.5數甲54.8物80 化86 生86.8
109學測(在學重考):
國15 英15 數15 自15 國英數自60 (申請上醫學系)
就學過程:
小弟高中是就讀高雄火車站前的那間,在校成績約30%。基本上高中就不多提,光社團
和校隊活動基本就讓學測否放,指考也被在校老師超英趕美的進度搞到GG,現在想其
實滿後悔高中三年沒好好念書,浪費許多青春歲月Orz。
高雄基本上只有一間重考班啦,當時考慮了很久,其實我自己是不喜歡被約束讀書的
人,而且我相信如果我自己念也可以考的不錯。但我父母其實是堅信傳統教育體制有
用的人,他們相信要考出好成績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上課”,(他們直到現在還是有這
種想法,成天叫我去大學上那些沒用的廢課真的很煩,所以我之後要搬出去住了)所以
就被乖乖壓去力X了。
進入正題,首先就環境來說,重考班教室的空間相當擁擠,光是一間教室就塞下快200
人,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那不是一個好的讀書環境,念起書來其實很不舒服。有人可
能會說看到很多人不是會激起競爭慾望嗎?或許沒錯,但那是在有良好的讀書環境與節
奏的前提下,整天窩在小不啦嘰的同個位置不會是最佳學習的方法;當然有些人會認為
這樣比較好,但對有能力管理時間的人是挺不需要,還要繳十幾萬的學費,萬一沒考
好等於甚麼都沒有,還白白的浪費一年。
再來是課程與考試部分,基本上那邊的補教老師只是把高中三年的課程再複習一遍,
如果是高中課程沒有好好念過一遍的人,我認為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會把考試重
點整理出來,但很多老師廢話非常非常非常之多,有的時候一堂課九十分鐘全部都在
講幹話,他在台上很吵自己也讀不了書,心情其實會被影響,甚至有老師課堂上會常
常無緣由地爆氣(生物游X)。每天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才放人,只要不小心遲到或
早退他們就會打電話給家長,然後把你講得很嚴重==,雖然補習費的確是父母的辛苦
錢,但其實想想唸個書要做到這種程度還挺可悲的。
其實力X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吐槽,但礙於篇幅就不贅述,他們會把榜單用的看似光
鮮亮麗,但其實有很多人的成績進去後是不進反退的。舉例來說,我有一位好友他107
學測75級分,但因為他想考112醬料選擇重考。但去重考班後之後108學測和指考反而
都考得比應屆差,原因如同上述,他現在也覺得當初去那裏是錯誤的決定。再次聲明,
我並不是要阻止各位去重考班,這只是我和我朋友的經驗。沒有自信有自制力坐下來
好好地把高中三年課程唸完的人,我認為就可以考慮去那邊試試看,因為他們會讓你
不得不有規律的生活。
反正我最後是上了南部某間藥學系,而我也完全沒有考慮回去那個地方念書,所以還
是先念了,基本上就是把學分壓到最低,然後空堂就跑大學的圖書館。基本上系上活
動我能避免就避免,只有少數的新生盃會參加,因為所有活動都不露面還是很奇怪。
首先來談談課程,因為大一課程主要是高中的延伸,如普生、普化、微積分等,在念
的時候其實多少也對學測和指考有幫助,另外還有一些文藝型的通識課,給作文不好
的我滿多寫作的素材。當然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很多自主學習的時間,扣掉每周上課
18小時,平均每天大概有10到12小時念書(這是建立在完全不參加夜衝、夜唱、宿營…
等前提下),但其實空出來的時間不可能全部都坐著唸書,有更多時間能運動,紓解平
時念書的壓力,其實這樣唸下來還算是滿輕鬆愉悅的,能好好地把知識掌握住。當然
在學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首先一入學就要下定決心不能參加大學活動,因為你只是
一位比較自由的重考生罷了,如果大學生活的渴望大於你對目標的追求,那你肯定是
考不上的。例如我有一位系上的同學只是抱著試水溫的態度去考學測和指考,基本上
都在忙大學的事情,在我看來這只是在浪費考試報名費而已。另外大一的課雖說不重,
但還是要花時間念,所以我也花了滿多時間在大學課業上,免得兩頭皆空。最後期末
考結束那一周離學測還有一個禮拜,基本上該複習的也都複習了,所以我也沒有太大
的壓力就去考試。最後成績出來系排前10%,學測也考了滿級,最後上南部的醫學系
(我的第一志願)。
總結:
在這邊幫各位分析兩者的優缺點,當然最後要如何選擇還是看各位覺得哪個好,自學
部分應該成效會比在學來的好,但因為我沒有經驗就不多提了。
補習班
優點
1.有規律的作息,考題資源多
2.補習班學長姐會幫忙批改作文,分享經驗
3.團報有優惠(?
缺點
1.師資參差不齊,有些上課廢話極度多
2.學習空間狹小,壓力極大
3.學費昂貴,若考試失常落榜等於甚麼都沒有
4.面試訓練差,基本上放牛吃草(108學測有兩位朋友因而滿級分落榜)
5.座位附近的人可能會製造噪音或有你不喜歡的習慣(習慣性咳嗽、抖腳、愛講話…)
6.有問題找負責老師他們基本上不會幫你解決,要自己想辦法適應
在學
優點:
1.時間彈性大,能有效運用自己的空閒時間
2.能選擇自己想上的課,有些對考試有幫助,有些能讓自己上課休息
3.在大學能結識固定的朋友,甚至是欣賞的人
4.若能夠考上榜,既有的大學學分可以用來抵免,有效利用未來的時間
5.若大考不幸沒有考好,至少還能在原有科系就讀,不怕甚麼都沒有
6.大學圖書資源多,圖書館又開到很晚,提供良好的念書環境
缺點:
1.大學生活多采多姿,誘惑多,定力不夠很有可能會被牽著鼻子走
2.要在乎系上同學的感想,被同學知道的話對他人和自身都是一種壓力
3.需要兼顧大學與高中課業,若非時間管理大師很有可能會不知所措
後記:
不論如何,能夠應屆上當然是最好的,但若不幸走上重考這條路要好好的思考哪種學
習方法會是最有成效的,可能會有人說這是倖存者偏差,但今天我就算是補習班那年
就考上,我還是會說出一樣的看法,因為那不是適合我的讀書環境。只能說每個人都
有適合的方法,在這邊預祝各位明年都能考上理想科系!!
如果還有甚麼問題或在高雄需要幫助的可以聯絡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5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ESIT/M.1590683671.A.247.html
※ 編輯: dragon327 (42.72.51.49 臺灣), 05/29/2020 00:58: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