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是所有研究的基礎。
我在台大當教授的時候,要我掛名指導教授,我都要自己檢查論文,從頭看到尾,錯字都會挑出來。做不到,寧可不要掛名。
研究生要為自己的論文負責,確保產出過程沒有違反著作權法及學術倫理,指導教授也有監督的責任。
抄襲事件層出不窮,我以前就聽過有人找槍手代筆、花錢買學位,甚至有人公然上網招攬生意。學術倫理不彰,不僅讓文憑貶值,也屢次重創台灣的學術信譽。
學位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從學界出身,知道學術倫理的重要。我的態度是: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應該由所屬學術單位徹底查明。學位證書不是私人物品而是公共憑證,無法由個人單方面拋棄,所有紛擾還是要回歸制度本身,才是法治國家的基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訪談系列] 能夠訪問到丞竣,真的是感謝以璿大大的介紹,這一集會主要針對丞竣申請學校的過程去做分享,下一集則是會著重在他找工作的過程,以及申請瑞士工作簽證的部分。影片裡頭丞竣有提到,其實他一開始是要申請德國的大學,確實也申請了,可是在學長的介紹下,轉而申請瑞士的學校。原本大學是念電子工程的他,是如何...
指導教授 不 看 論文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前副院長、東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現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今年九十大壽。孔教授的全球門生故舊為他祝壽,特以「美亞法律合作六十年」為題,於6日舉辦線上研討會,我也應邀報告。除了分享美國對臺灣民主轉型的影響,我在會中並表達我對美國主張《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無害通過權」,以及美國支持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判斷的看法,與孔教授及世界各地的法學專家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紐約早晨)。
1978年,我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國際法博士時,孔傑榮教授是我的論文指導教授之一。孔教授博學風趣,口才一流,他出身耶魯法學院,卻在哈佛法學院做到副院長,並兼東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每年哈佛法學院研究所新生訓練,他一定會講一個爆笑的故事,來描述哈佛學生的課業競爭有多麼激烈:『兩個遊客來到黃石公園露營,公園工作人員提醒他們有大黑熊出沒,這兩人晚上紮營完畢正要就寢,就聽到黑熊的吼聲,他們往外一看,300英尺外正有一頭黑熊向他們奔跑過來,其中一位遊客立刻穿上跑鞋準備外出逃難,另外一位遊客說,「別傻了!你以為你跑得比黑熊快嗎?」穿鞋的遊客說,「我不必跑得比黑熊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夠了!」』
求學時孔教授指導我做學問,從政後他經常給我建議與策勵;內子美青在哈佛曾擔任孔教授的研究助理;我的兩個女兒因為學藝術史,孔教授夫人Joan又是美國當代中國藝術研究的先鋒,也常給予指導。我們一家兩代與孔教授都有交情,對我而言,孔教授亦師亦友。古人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很幸運的,我能遇上行為世範的人師。
孔教授壽登耄耋,仍身體健朗,思慮清晰,時而振聾發聵,針砭時弊。2006年與2017年我兩次訪美演說,都曾與孔教授都同臺對談,我們談的是美中臺局勢,我們談的也是40年的師生情誼。這份情我永遠珍惜,更盼年年繼續與孔教授談笑論學。
#孔傑榮
#JeromeCohen
#馬英九
#mayingjeou
指導教授 不 看 論文 在 Facebook 八卦
休息了三天,我的魂魄終於校正回歸,讓我可以好好靜下心來寫這篇 #成就解鎖文 😊
話說三年前參加台大EMBA口試時,我也是緊張到魂飛魄散,即使主持了上千場大大小小的活動晚會,考試畢竟是考試,就是會有壓力;經過三年的上課學習,經歷了這麼多場期末考,應該早就習慣考試的感覺,殊不知🙄,我在論文口試的前一個禮拜就開始緊張,(這段用唱的)無形的壓力壓得我好累,開始覺得呼吸有一點難為⋯⋯😫 我還出現了頭暈胸悶的症狀,內心有一隻小惡魔一直不斷催眠自己會失敗,還在夢中上演了無數次口試凸搥戲碼,還好,勿忘初衷小天使一直鼓勵自己不要放棄,當了三年日夜操勞半工半讀的職業婦女,就剩最後一關,再怎麼緊張害怕都一定要完成!
2021年7月16日 下午二時24分 論文口試完成✅
從指導教授李存修老師手上拿到審定書和成績單的我太開心了🥳,戴著口罩也掩飾不了內心的感恩和激動,謝謝李老師的用心指導,費心安排虛實整合的線上口試,這真的是終身難忘的經驗🥰 
感謝甜心同學冒著生命危險硬是送花到現場🥰 (還好有花拍照比較好看)
也感謝特別來獻花給媽媽的兩個小天使,媽媽真的很開心完成了學位,希望可以成為你們的好榜樣(還記得3年前其中一個口試委員問我為什麼要來讀書,我就是這麼回答的呀)
最後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老王,因為想當你的學妹,我累了三年,接下來我就當你一輩子的牽手,這樣就夠了❤️❤️❤️
#莫忘初衷
指導教授 不 看 論文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評價
[訪談系列]
能夠訪問到丞竣,真的是感謝以璿大大的介紹,這一集會主要針對丞竣申請學校的過程去做分享,下一集則是會著重在他找工作的過程,以及申請瑞士工作簽證的部分。影片裡頭丞竣有提到,其實他一開始是要申請德國的大學,確實也申請了,可是在學長的介紹下,轉而申請瑞士的學校。原本大學是念電子工程的他,是如何申請到通訊的科系,並在碩士期間修大量的資工課程?就繼續看下去吧!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00:37 為什麼想到瑞士唸書?除了洛桑還有申請哪些學校?
02:30 都申請什麼科系?
02:48 申請過程當中,有什麼比較麻煩的?像是文件上、簽證上
04:46 大學是電子工程,碩士比較偏數據分析,這樣申請容易嗎?
06:37 大學畢業後有在中研院當研究助理,這對申請有幫助嗎?
07:46 瑞士學校很看GPA嗎?
08:32 當初怎麼找到在ETH的碩論?
09:29 碩論的題目跟現在工作的領域有很大的關係嗎?
10:38 怎麼在洛桑聯邦理工這邊找到指導教授?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指導教授 不 看 論文 在 hulan Youtube 的評價
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真相、掩護蔡總統。
2019年9月4日,「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公布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LSE)提供的蔡英文總統的學生紀錄表、論文考試通過通知書、1984年3月製發的畢業證書影本,以及國立政治大學1984年蔡總統申請教職的人事資料。
林環牆認為這本「傳說中的」學位論文,無論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收藏資料,35年來(1984年迄今)都不存在。經他引用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Information Act)要求,LSE資訊與紀錄處(Information and Records)以電子郵件告知,蔡總統直到今年(2019)6月28日才將這份「傳說中的論文」提繳給LSE圖書館;約兩個星期的7月13日,這本論文也才進入LSE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
今年(2019)8月5日,林環牆飛抵倫敦,檢視與閱讀蔡總統送到LSE圖書館的論文,發現它應是由另一本論文影印下每一頁,經電子傳真送到LSE,然後在當地新裝訂成冊,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此外,論文封面與背面是黑色硬紙板,與當年藍色硬紙板論文的顏色不同。
林環牆還發現,論文「致謝」(Acknowledge)那一頁很可能是重新打字。因為論文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但只有最前面兩頁完全看不到黑影;第一頁是論文的題目(Title),第二頁就是致謝。
他並舉出幾點博士學位論文不應存在的疏漏:論文有不少英文打印錯誤,雖然書寫更正,但沒有重新打字;論文的附註都以星號(*)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而且附註打字時都未上提,是很簡陋、不專業的處理方式;論文有些章節段落名稱與目錄並不一致,最離譜的是,第一章竟連續遺漏6頁,第5至10頁都不見蹤影。
因此林環牆研判,這本論文應該只是「口試用初稿」,不是為完成博士學位而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蔡總統當年在LSE的身分頂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口試」的博士侯選人。
LSE博士侯選人在通過論文口試之後,必須提繳最後定稿的論文至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 Library。林環牆指出,LSE在1983年至1984年有107位畢業生,其中1位柯麗希(Pauline Francis Creasey)的博士學位後來被註銷,其他106位畢業生在Senate House Library的圖書搜索系統都有完整論文收藏紀錄,只有1位例外──蔡總統。(資料來源風傳媒)
最近接連有兩名博士親赴倫敦政經學院查閱蔡英文當年的論文,一位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台裔經濟系教授林環牆,一位是旅居牛津的經濟史博士徐永泰。兩人均發現,蔡英文留存該校的論文有裝釘太新、缺頁、留有許多手改痕跡等不尋常情況,且借閱規定極為嚴苛,迥異於一般論文的公開透明。儘管蔡英文已對質疑此事的林環牆教授和台大教授賀德芬提出告訴,但論文疑雲越捲越大,已讓倫敦政經學院窮於解釋。蔡英文若無法一一澄清,將使民眾對其誠信留下問號。
綜括外界所提出的種種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至少有五大疑點亟待釐清。第一,取得博士的期程奇短:根據蔡英文提供的學生紀錄,她於1980到82年間在倫敦政經學院修習法學碩士;然後,自1982年到84年短短兩年即取得該校博士學位,這較一般文法科系的博士修習年限短了許多,除非她念的不是正規學程。以馬英九為例,其哈佛博士學位花了五年時間取得,比較像正常的修習年限。
第二,這本一度遍尋不獲的論文為何直至近期才補交: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目前存有的蔡英文博士論文,是今年6月28日提交,因此裝訂極新;且直到7月13日,論文才進入該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博士論文「失蹤」的問題在今年6月遭獨派名嘴質疑,她因而緊急委人向校方提送論文;由於並非原件,才會每頁均殘留明顯的傳真或攝影之陰影,甚至第一章的五到十頁均告缺頁。為什麼35年後,出現一本不是35年前原版的論文?
第三,何以指導教授的名字諱莫如深:蔡英文的指導教授之一為Micheal Elliott,另兩名指導者則因不明原因不准公開,這是極令人難以理解的事。Micheal Elliott畢業於牛津大學,有無博士學位不詳,但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期間也只是一名年僅卅多歲的講師,為何能在短短期間指導蔡英文寫完論文?尤其,在蔡英文畢業之同年,他即離開教職,到《經濟學人》雜誌去擔任新聞記者。遺憾的是,他已於2016年因病去世,無法再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作證。
第四,蔡英文的論文為何充滿手改痕跡並缺頁:博士論文通常有嚴格的內容及格式規範,且需呈交數份正式版本供校方及教授留存,否則不會被校方接受。但是,蔡英文新近提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卻充滿手改痕跡、錯誤拼字及頁數缺損。難道說,當年通過口試後遲未交出的論文,在畢業35年後,仍未完成正式版本的校訂?
第五,蔡英文回國後先後在政大及東吳任教,兩校難道都未留存其論文和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返國後進入政大法律系任教6年,後轉任東吳大學,依理都應該要提交論文及畢業證書供校系審查。這兩校只要翻閱一下檔案庫,即不難找出其博士論文,供各界釋疑;但為何各方要千里迢迢赴英國尋找真相?此外,根據本報聯合知識庫的資料,蔡英文在1983年10月20日刊在聯合報二版的《從我彩視機輸美談反傾銷稅》文章,署名為「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這比她正式取得博士又早了近半年。(聯合報社論)
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2019.9.23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第三,蔡總統取得學位證書相關過程,包括政大、教育部、中選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經過各階段嚴謹驗證,所以沒有問題。
黃重諺也說明兩個基本觀念,他表示,確認一個人是否從某個學校取得學歷,方法就是向授與學歷的學校查詢,校方官網有相關資訊,大部分學校規定都一樣,每一位博士生都必須繳交論文,前述這些也證明這些過程。
黃重諺也說,畢業生論文保存是校方事務,至於蔡總統的1984年倫敦大學學位證書影本,政大、教育部、倫敦大學都有保存。
黃也解釋,現場提供的原稿為什麼沒有裝訂,因為只能用影印的,至於寄給LSE的論文還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