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玩!梅山一日遊就醬玩~
🔥昨天NEWS金探號介紹的就是這,台版水上金閭寺,搭周邊景點,景美好玩又好玩,來拜龍王、望茶田、走雲梯,一日遊輕鬆玩!
#跟著滿分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
拜龍王 在 命運好好玩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命理小學堂】富貴龍王-財富之王
若要祈求財富,必拜龍王。
龍王可將富貴財氣以及吉祥福氣通通送到您面前,
而硃砂具有避邪的作用,可清理汙穢磁場,
富貴龍王與避邪硃砂搭配在一起,避邪氣招好運的效果更加顯著。
如同龍王龍氣護體護身,並把財富吉祥雙重好運道天天送進門。
祥龍獻瑞硃砂吊飾
詳細說明→http://ppt.cc/mwfDx
專人連繫→http://goo.gl/forms/To166hQzxC
拜龍王 在 超知識 Facebook 八卦
【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
伍子胥os:我才是主角!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一天,大家會吃粽子(通常整個星期都會跟粽子度過QQ),也可能會玩立蛋遊戲,有閒的或許會到河邊看龍舟競賽,順路買香包掛著。端午節的樣貌,大致就是以這些活動存在於我們的腦中。然而,「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真的就是屈原投江而已嗎?就讓我們來看看各路的端午節起源傳說吧~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端是開端的意思,又可以叫端陽節、重五節。台灣的客家人會稱端午節為「五月節」,有趣的是,民國建立後,一度將端午節定為「詩人節」,以此來紀念屈原。至於端午節的起源故事,總與名人脫不了關係。最有名的一個,大概是那位名為屈原的老兄了。話說當年,戰國時期楚國有理想、有抱負的貴族屈原,想要改革楚國以對抗強秦,殊不知被其他貴族反對,悶悶不樂的他只好在五月五日跳河自盡。(珍惜生命,請撥打1995)傳說中說楚國人民為了憑弔他,曾划龍舟撈屍,每年還會丟竹筒飯到江中以茲紀念,殊不知屈原竟然託夢表示飯都被魚蝦吃了,請改丟葉子包米。於是乎,「粽子」的原型便誕生了。
另外一個說法是,戰國時期的原「楚國」子弟,伍子胥(沒錯,又跟楚國有關了)。因為殺父之仇投奔吳國(順路一夜白了髮owo),之後滅了楚、伐了越。殊不知吳王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建議趕盡殺絕越國(我絕對不會劇透:越王勾踐後來臥薪嘗膽,最終幹掉吳國成功復仇)。最後伍子胥就被讒言害死,然後在五月五日被投入江中,伍子胥的忌日就成了百姓紀念他的日子。有趣的是,伍子胥的故事是有外傳的!當初伍子胥被丟入江,一名巫師的女兒:曹娥,駕舟於江中想救人,殊不知大浪一來……她自己也送了命,五月五日就此成了紀念這位女孩的日子。
等等,曹娥真的是投江救伍子胥嗎?曹娥的故事有另一個版本,相傳當年曹娥的父親在江中失蹤,曹娥竟然決定投江救父……。你問我曹娥有沒有救到人?
這邊故事有兩個版本,一說她成功找到父親的屍體;另一說是最後,父女的屍體一同浮上來,死狀是相擁而死。(好慘)不論結果如何,曹娥成了孝女代名詞,後人還為她立了碑,這也是端午節由來的傳說之一。
沒想到端午節的起源,竟然這麼多的傳說故事,這些說故事的人簡直就是活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面啊!而且端午節的起源傳說跟伍子胥相關的就佔了三個,但是最廣為人知的居然只有屈原接(ㄕㄡ)收(ㄍㄜ)的那一個。如果我是伍子胥的話,一定是心有不甘,更不要說伍子胥明明就比屈原早生好幾百年了!
其實也不用這麼憤慨,因為關於這些歷史名人的傳說,真實性都還有待考證(畢竟都是傳「說」嘛)。但我們還是可以再其中找到一些共同點,那就是:端午的故事都來自於中國南方。這反映了最有根據的端午節起源。中國古代南方稱為南越,當地部落自古有崇拜龍王、祭祀水神的傳統。他們會將舟做成龍的樣式預防水中蛟龍作亂,並以此在江上拜水神,奉獻米飯給水中龍神,這些祭祀活動,已經可以看出龍舟、粽子習俗的原型。隨時代演進,龍舟漸漸被賦予忠君意味、明清時更成為普遍的競賽。如果說端午節是從地方信仰融合各種意識形態,也是不為過的。
那麼「端午節」是個吉祥的節日嗎?五月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又熱又潮濕,毒蛇害蟲暴增、疾病瘟疫猖獗。古代沒有科學觀念,很自然地把鬼怪跟瘟疫、毒蛇聯想在一塊,因此端午又被稱為「惡日」。菖蒲、艾草其實都是有消毒用途的藥草,但是當時有誰知道甚麼是「消毒」,古代就當這些植物有「避邪」功用,於是這些植物成了五月端午節的必備品。此外,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日」,也跟南越的部落習俗有關。惡日的形象跟剛好發生的惡事,總是會被聯想在一起,屈原、伍子胥的死亡日期正好就是五月五日,一代傳一代,「惡」的聯想也被加深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讀者朋友了解了嗎?看是看完眾多的起源後反而眼花撩亂呢?傳統節日的來源並不單純,當身邊朋友開始吃著粽子時,不妨跟他/她分享這些故事,為接下來要吃整週的粽子增添點歷史風味吧!
參考資料:
曾應楓、陸穗崗編,《賽龍奪錦》。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洪進鋒,《台灣民俗之旅》。武陵出版社,1990年。
福建省民俗學會,《閩臺歲時節日風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
Photo credit: <a href="https://visualhunt.com/author/84c1ad">jeff~</a> on <a
href="https://visualhunt.com/…/80a6ea">VisualHunt.co…/a> / <a
href="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CC BY</a>
#超知識2 #365節日
拜龍王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為由關閉,禁止遊人入內。1979年後北海公園重新對公眾開放。1996年,北海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瓊華島位於北海的中偏南部,太液池中,是整座園林的核心。金代稱瓊華島,元代曾一度改名為萬壽山。「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指的就是湖心的瓊華島。瓊化島上的白塔也成為北海形象的代表。著名兒童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的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描繪的正是泛舟太液池的景致。島上建築均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大體可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瓊華島的西坡山腰有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蟠青室等組成的建築群。其北側的閱古樓是座皇家藏書樓,平面呈半月形,共有兩層,上下共25間,左右合抱,內有螺旋樓梯。在樓內牆壁上鑲嵌了《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囊括魏晉以來134位書法家的墨跡精華,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等三件墨寶都堪稱稀世奇珍,被乾隆帝譽為「三稀」。
山的北坡分為山麓和臨水兩部分。山麓建築有抱沖室、一壺天地、酣古堂、盤嵐精舍、得勝樓等。在山坡下,是臨水而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等一組亭台樓榭,風格參照了鎮江的金山寺。其兩側有長300米的半圓形雙層長廊,東西分別連接倚晴樓和分水閣,與太液池北岸的五龍亭、西天梵境等建築隔水相望,交相輝映。在西北側的山坡上還有乾隆時建造的仙人承露盤,是雕刻在蟠龍石柱上的一尊以雙手承托露盤的仙人像,總高5.5米。山的東坡建築不多,有智珠殿、半月城和見春亭等。這一片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景色幽靜。「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就是指此,至今林蔭內還保留著一塊乾隆帝題詩的「瓊島春蔭」幢形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萬壽山上建造了白塔,故山又名白塔山。瓊華島的山坡的南麓以永安寺為主體,有山門、鐘鼓樓、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等。所有殿宇均為歇山頂,並覆蓋了黃、綠、藍等各色琉璃瓦,從山頂俯瞰下去,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所指的白塔即為此。
在永安寺的後部、瓊華島的最頂端,矗立著高達35.9米的白塔。它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更為秀麗。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在原廣寒殿舊址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兩次因地震倒塌,後來都進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西天梵境原名大西天禪林,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山門前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門內為天王殿和大慈真如殿,供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殿周圍有六十七間迴廊環抱。西天梵境的西側有一塊彩色琉璃磚影壁,稱作九龍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面闊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廡殿頂,底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在雲霧中翻騰的蛟龍,是由424塊預製的七彩琉璃磚拼砌而成的,色彩絢麗,古樸大方。
團城位於北海的南側,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園林。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島,稱作圓坻(意為水中的小塊地)。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十九年(1179年),開始在島上營建宮殿。元代增建了儀天殿,明代重修後改名為承天殿,並將東南兩處水面填為平地,四周加築帶雉堞垛口的城牆,形成一座微型城池。清代又修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情齋、鏡瀾亭等屋舍,構成中軸對稱的格局。團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台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兩側的城牆下各開一座門,上建門樓,內有台階可登城台。位於平台中央的承光殿是城內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元,初為半圓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後平面呈十字形。它的中間部分為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出抱廈一間,南面有月台。殿頂為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筒瓦,色彩絢麗、裝飾豪華。
承光殿內佛龕中供奉一尊用整塊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坐佛,高1.5米,重約2.5噸,相傳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而來獻給慈禧太后的。1900年八國聯軍曾劫掠北海的珍寶古玩,至今玉佛的左臂尚留有當時的刀痕。在殿前有一座玉瓮,名「瀆山大玉海」,高0.7米,重約3500公斤,系用整塊墨玉雕成,是中國現存形體最大的古代玉器。它的原材重達5噸,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其雕為玉海,於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完成,運至大都,放於廣寒殿內。大玉海顏色青綠,上雕龍螭象徵蒙古汗,羊、鯉魚、犀牛、海螺、河蚌、蟾蜍、馬、兔等在波濤中參拜龍王。明代末年,廣寒殿被燒毀,瀆山大玉海流落民間。後被北京西華門外真武廟的道人發現,以為是一個普通石瓮,遂帶回作為鹹菜缸。清代乾隆帝訪得後以重金收購,置於團城建石亭保護,並且還親筆撰寫了兩首詩歌銘刻在玉瓮上。承光殿四周松柏蒼鬱,不少古樹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古代帝王曾封以「遮蔭侯」、「白袍將軍」等官爵。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拜龍王 在 [問題] 請問台灣有龍王廟嗎? - 看板Folklore 的八卦
因為長輩託夢說希望家人去拜龍王
好像是想找工作吧...?
所以想請問板友是否知道台灣哪邊有龍王廟呢?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05.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401032006.A.DC2.html
從鹿港天后宮網站上沒有看到相關的介紹,謝謝><
因為長輩喜歡經商, 好像是龍王的寶物比較多想去那邊找工作或商機XD
謝謝樓上各位板友們!
※ 編輯: tsukili (114.43.66.220), 05/27/2014 19:40: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