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好好了解你,和你在一起」
我問兒子最近有什麼有趣的事,兒子跟我說他最近在玩「對馬戰鬼」。我問他這個遊戲是在講什麼,他說是有關蒙古與高麗派軍攻打日本的對馬島。主角是武士境井仁。
境井仁成長過程所受到教育是,身為武士,就得以武士道堂堂正正的與敵對戰。然而在對馬戰役中,在以寡敵眾的窘境下,再加上種種的巧合與不得不,境井仁和一位小偷合作,學會了暗算之術。
我兒子簡要的跟我說,後來境井仁毒殺敵軍救了對馬,然而此舉違反武士道,領主派境井仁的舅舅志村去追殺境井仁以洗門風。
兒子說,在遊戲中境井仁可以選擇殺舅舅以活命或放走舅舅,自己則浪跡天涯。
我問兒子他選什麼,兒子說他選擇放走舅舅,自己則浪跡天涯。
我說:「電影總會有這樣的橋段,對方後來追上他,然後說,你本該殺了我,讓我沒有機會殺了你。放走舅舅不就留下後患了嗎?」
兒子說:「我寧可浪跡天涯也不願意違反自己守護親人的原則。況且,只要有能力,浪跡天涯不過是換個地方生活,我不是沒選擇。因此在權衡之下,我還是願意做這個決定。更何況,殺了舅舅就不會有人繼續追殺嗎?我懷疑。」
我說:「你的選擇周詳多了,我想到的只有生存。」
因為「對馬戰鬼」,我和兒子有很多的對談,其中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他告訴我,深信自己的所見是唯一的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他告訴我說,這個遊戲是英國人所開發的,就因為英國人不了解武士道,因此以完全敞開、全面向的、好奇的態度來了解武士道,開發出我兒子口中的「比日本還日本」的遊戲,不僅展現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也挑戰了其矛盾。
兒子的介紹引發了我的好奇,談話後我上網深入了解「對馬戰鬼」,當我得知主角是舅舅養大的,更是了解我兒子何以會做出寧可浪跡天涯的選擇。
日前我和家長與老師們有一場對談,有人談到繭居沈迷電玩的孩子,有人談到拒學,也有人談到面對輔導堅持緘默的孩子。家長與老師們問我對這些問題的解方是什麼。
即使同樣是繭居、迷戀電玩、拒學、堅持緘默,隨著不同的孩子,樣貌也可能全然不同。然而我還是想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探索可能的解方。
在上述我和我兒子的對談中,我帶著敞開的心情,不帶批判,好奇的詢問他生活中的趣事。當我不是一開口就政治正確的關心「正事」,而是想要聽聽兒子人生好好玩的部分,我兒子於是沒有顧忌的與我分享他的生活。
他知道我不會打槍他,不會藉著他的回答掃興的教育他,更不會批評他的選擇有多愚蠢,因此願意鉅細彌遺的讓我知道他在電玩世界裡的種種。我因此而聽得他的價值觀,聽得到他是如何做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因而看到了他的智慧。
當我如實的回饋我對他的智慧的欣賞,或表達我對他的選擇的好奇,因著能夠自由的表達,在我們的關係中感到舒適,我兒子根本就不需要躲在電玩世界與他人取暖,也不需要藉著點數來取得成就感。
回到家長與老師們的提問,面對孩子的種種議題或問題,首先,別無他,就是不帶批判,用好奇與接納的態度去了解這個孩子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像是什麼樣子。
或許在了解他的世界之後,問題不再是問題,議題也不再是議題。
即使問題或議題仍然存在,也因為有了更寬廣的觀點,而能夠去做合適且有效的回應,而不會重複使用早已使用過千百次,即使無用,卻還繼續在用的無效策略。
繭居沈溺電玩的孩子,你在玩什麼?請幫助我了解怎麼這麼好玩。
拒學的孩子,你在學校碰到什麼人事物,讓你這麼不想踏進校門一步?
面對輔導老師不想講話的孩子,沒關係,我們一起去超市,一起去散步,一起去遊樂場。人生不是只有學校,你不想進去,那我們出去走走吧。
孩子,我不曉得這麼做會改變什麼,但是,我只想好好了解你,和你在一起。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拒學輔導策略 在 王意中 Facebook 八卦
其實,我在大學是很會跑的。爆發力雖不強,但耐力夠。運動會,曾經跑過男子五千公尺,以及男子三千公尺障礙。別懷疑,真的是需要跨欄的障礙賽。比賽前一天,我還特別到中原的操場,確認自己是否真的跨的過去。畢竟,我不高。我可沒說我矮唷。每學期的體育課,測一千五,都還是班上的前三。
哈!說這麼多,只是想說,明天7月20日,早午晚三場演講馬拉松,真的需要很好的體力而已。#上午場: #新竹市東區光武國中,分享《#不想上學怎麼辦?解析「拒學」孩子的輔導策略 》。#下午場: #新竹市東區光武國中,分享《#特殊需求學生頭痛的教養問題》 #晚上場: #以賽亞心理諮商所 (台北市吉林路231號3樓),分享《#3C世代提昇孩子的專注力及人際力 :談網路世代與親子教養》。
拒學輔導策略 在 王意中 Facebook 八卦
🚶演講中場,#靜心湖畔,散步。
#新竹市東區光武國中,上午場分享《#不想上學怎麼辦?解析「拒學」孩子的輔導策略 》。下午場分享《#特殊需求學生頭痛的教養問題》 。
拒學輔導策略 在 拒學,懼學,逃學 的相關結果
在進行輔導之前,治療者或教. 師必須先了解造成學生拒學的原因,才能進一步決定輔導策略。在此便將拒學症的成因分為個人、家庭、學校. 因素,並分別作說明:. ... <看更多>
拒學輔導策略 在 拒學症的輔導策略@ 錦興小太陽認輔志工團 - 隨意窩 的相關結果
找出孩子拒學的真正原因, 以協助孩子盡早返校就讀為目標, 並且配合適當的輔導策略,以漸進式的方法進行。 ... 會引起負面情緒的情境或對象(例如:考試、教室、老師), 則 ... ... <看更多>
拒學輔導策略 在 面對那些拒學/懼學的孩子,社會與家庭的協助不該只有「談話 ... 的相關結果
如孩子功課不好被取笑、被排擠而不願就學,在輔導時先建立關係與合作意願,將「上學與否」放到一旁,關注眼前這個人,傾聽他的困難與心情;策略上則要具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