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Delta來敲門了.
.
如果第一線的縣市首長,還只懂得尖叫的話,那麼應該趕快下台比較好,讓有能者擔任地方指揮官的任務.
.
什麼叫「尖叫」呢?那就是專提一些與現實防疫無關的見解,甚至是違反防疫原則的,並造成民眾混淆,而提出這些沒有營養的廢話的目的,只是傳達了該首長本身的軟弱和恐懼.
.
事情一發生,採取的不是具體的行動與制定實際的策略,不是向民眾說清楚事實和情況,而是尖叫,像一個孩子一樣,不斷大喊我沒有錯,然後把責任推卸出去.
.
這是無能而且軟弱的市政首長,會有的表現.
.
製造民眾恐慌.
.
我以為侯友宜已經學到教訓,再當初萬華疫情爆發之時,他一連串的吶喊封城、方艙醫院、三級四級五級封鎖,結果造成的是,市民們跑到超商和量販店搶食物和衛生紙,造成大規模的群聚,並且理當不應發生的感染,由市長創造的傳播鏈,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
.
「不排除幼兒園群聚與機師相關!」、「中央基因定序要加快腳步」、「該升三級就升三級!」、「希望孩子疫苗能趕快施打!bnt已進來了,能早一天就早一天打!」、「幼兒園師打過莫德納仍染疫 侯友宜籲:快讓老師打第二劑」、「埃及爸一日陰轉陽? 網驚侯友宜『一句話』戰翻:太恐怖」.
.
新北市板橋面臨Delta入侵,侯友宜的反應卻是指揮起中央起來,我想無論是成功阻絕delta的屏東,還是平息晶圓代工廠的苗栗,或是創下大樓清空教科書的高雄,都不會這樣做,而仔細看他所說的內容,基本上對防疫沒有任何幫助,完全沒有,可以說是在「反防疫」,定序結果出來,和機師無關,侯友宜在尚未確定感染源之時,就將自己的懷疑當作一種根據,誤導民眾和媒體,這近乎於謠言;中央基因定序,有一定的流程和步驟,你再怎麼喊機器也不會突然加速,這是廢話;不斷要整體因為新北上升防禦管制,而自己本來就要做的,也可以做的,停班/停課/禁止內用,卻不去做,這叫務虛不務實;感染的對象是未滿12歲的幼兒,bnt開始施打也打不了,更何況,bnt疫苗還需要審查封緘作業,施打順序流程也還要規劃,根本緩不濟急,更重要的,是台北市的教訓,不要把疫苗當成是萬靈丹,可以治療當下已被染疫者的症狀.
.
這是傳遞錯誤知識.
.
Delta病毒的特徵,就是突破性感染,台大護士打了兩劑疫苗,仍然新北社區居住處染疫,這就跟打一劑還是兩劑,沒有關聯,更何況,幼教老師排序是第七類,上個月才打完第一劑,現在打第二劑來的及嗎?排的到嗎?新北市規劃做好了嗎?明天施打,可以解決今天製造的傳染鏈嗎?
.
這叫欠缺防疫常識.
.
疫情剛開始,新北市長不但散播近似謠言,滿口廢話,務虛,傳遞錯誤知識,甚至欠缺防疫常識,請問,下面的人如何有所適從?民眾心裡會不會越不安?本來的情況會不會更混亂?
.
唯一令人關注的點是埃及家長,不過,他隔離14天,篩檢了三次,pcr陰性,現在被檢驗出陽性,CT值38,這數值是偏高,代表病毒量低,8月4日入境,推算8月18日解隔離,孩子9月6日確診,他究竟是感染源,或是末端被感染者?如是感染源,那麼,人們對delta的認知可能得改觀了,境外封堵措施,也可能必須重新規劃.
.
病毒不會從新北的土裡長出來,同樣的,病毒也不會在新北停止傳播,新北不住人嗎?新北不會駐留病毒嗎?假設埃及爸是感染源,他是不是新北人?埃及會長出病毒嗎?機場會長出病毒嗎?因為病毒不會從土裡生出來,就代表機場不用管制了嗎?爆發地就不用進行防疫了嗎?
.
這應該是全宇宙最好笑的笑話,而且我確定,應該是從柯糞學習來的.
.
新北市長說要承擔,派一個台北市議員在那邊說笑話,這叫承擔嗎?
.
我彷彿看到一個顫抖的小藍孩,走上台上演說,表現自己有多麼英勇,站著,站著,手卻在發抖,然後開始胡說八道,指揮起校長和老師,命令他們該怎麼做,而不是真正的在為台下的人說些什麼,傳遞正確的訊息.
.
不如問問,新北有機場嗎?為何不是在桃園爆發,在高雄爆發,而是在新北市呢?
.
我以為疫情到了現在,從台北萬華爆發開始,人們終於已經明白,光靠境外封堵是不夠的,阻絕境外從病毒被抑制到現在,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光靠中央的境外封鎖,是不足以對抗疫情的,還要有地方本身創造讓病毒難以傳播的環境.
.
否則,再完美的封鎖,都會有漏洞,仍然有人要出國,有人要住檢疫旅館,有人要居家檢疫,人們會持續進來,重點在於,每個人,每個地方的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有沒有做好,個人來說,就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對地方政府而言,就是你有沒有落實管制,以及,確實的篩檢,匡列,疫調.
.
新北市的問題,從侯友宜的臉書就可以看出來,許多過往被市長壓抑的聲音,新北,連基本的防疫措施都沒做好,鬆懈了.
.
「既然板橋是熱區,建議市長把板橋的篩檢站未來的七天延長篩檢到晚上10點,不然篩檢站都只是篩檢到下午四點,有些人上班又不好意思請假去篩檢,下班想去篩檢,篩檢站都關了!而且現在上網去登記都滿了!!請問候市長,您要大家勇於出來篩,不要怕篩,問題都篩檢額度都滿了,所以希望您能再延長篩檢站時間跟篩檢名額,這禮拜是關鍵,要用力篩,努力篩,24小時篩,趕快把隱形感染源找出來……」
.
我不知道篩檢站只篩到下午四點,是在篩什麼東西,比圖書館關門的時間還早,為什麼侯友宜的支持者們,不斷鼓吹上班族打不到疫苗,而最基本的篩檢,卻對上班族如此不友善.
.
篩檢站還得上網登記,然後都爆滿,這意味著什麼?有大量民眾有篩檢需求,而全國的PCR量能,已經不同於萬華爆發的那時候,PCR十分快速而且有效率,新北/台北確診數佔全台80%以上,每天都和台北市輪流佔據榜首,每天都有人確診,不設置更多篩檢站,是在做什麼?這顯然是策略問題,而幼兒園群聚爆發之初,即有議員要求加開篩檢站,現在才派機動篩檢隊進入社區,坦白說,晚了.
.
這件Delta群聚案件,其實可以更早發現,何解?有政論節目的來賓表示,上月中,其實附近診所已經開始接收到大量幼兒發燒的情況,不過沒有馬上通報,或者判斷為武漢肺炎,而原因之一,就是一旦發現確診,診所必須立即長時間歇業,這些過於重的變相懲罰,反而使得基層醫師不敢通報.
.
而有一個案例,更是顯而易見,市政府多麼不重視「篩檢」這回事,有醫師發現家長和幼兒可能被感染,立即請他們去做篩檢,結果呢?病人到了篩檢站,被說「人滿了,要電腦預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篩不到,就回家了,然後是現在的delta爆發.
.
新北市薄弱的篩檢機制,沒有接住他們.
.
當然,身為台北市民,我想,我可能沒有資格指責新北-因為我們的市長,柯文哲,更誇張,他幾天前說要取消免費pcr,因為一個人要花新台幣3000,他要算一下成本,考慮值不值得,並稱,疫情已經消滅了.
.
然後delta來了,並且從新北竄入台北各區,臺大醫院,神父希望這摳門的市長能再想一下,究竟值不值得.
.
回到正題,新北市的問題,除了篩檢以外,還有就是警察取締,新北市長明明是警界出身,警察管理的方式卻越來越鬆散,不知是何故.
.
「現在路上很多邊走邊抽煙的人警察也不取締了,熱炒店都沒有梅花座隔板也超級低有隔跟沒隔一樣,防疫已經鬆懈了.」
.
其他還有許多新北市民,反映河堤邊很多人都沒戴口罩,現在還在二級警戒,顯然,在疫情爆發之前,新北市長侯友宜連二級警戒應該做的,都沒有做好,喊中央要三級,有什麼屁用?
.
新北市長該喊得,或許不是「加強二級警戒」,而是「請把原本的二級做好」.
.
另外,立法委員王婉諭也提出一個重點,「該幼兒園的空間,晚上居然變成安親班,且安親班根本沒有依照《幼兒園兼辦國民小學兒童課後照顧服務辦法》確實立案!」
.
如果幼兒園的空間沒有規劃好,人數沒有限定,安親班不依法立案,地方政府也無法掌握安親班收多少學生、空間符不符合規定,此次的幼兒園群聚,恐怕就是在這種情境下發生的吧.
.
幼兒無法打疫苗,彼此活動親近,聚集在一起,無法像國高中生那樣分教室,妥善管理,有戶外廣大的校區,那麼,一群擠在一起的小孩們,可能長時間不論上下課都在呼吸相同的空氣,近距離的接觸,然後傳回給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說白了,其實某種程度跟萬華茶室相似,萬華茶室,就是沒在管理,然後不屬於八大列管,用小吃店招牌,新北市的安親班,又有多少不是用安親班的名義立案?
.
此次疫情發生的地點,在板橋,蔓延到台北市中山、中正區,坦白說,萬華區才是重中之重,萬華/板橋僅一橋之隔,當初就是從萬華燒到板橋,現在則有可能從板橋燒到萬華,萬華不少人都在板橋工作,特別是新埔-江子翠這一帶,有許多辦公大樓,還請新北市政府,多向企業/金融機構宣導,讓員工暫時在家辦公,減少跨區移動,台北市政府,則必須注意萬華區的疫情,可以的話,仿照環南市場,開設篩檢站,主動篩檢,不要以為,只要新北篩就好,台北就沒事.
.
別忘了,這次面對的是delta病毒,傳染力比英國變種病毒高出60%,1人可以傳染6~7人,病毒量是原始株1000倍以上,重症和住院率也增加2.5倍.
.
若說新北市政府的防疫,欠缺什麼,我想,是欠監督.
.
在疫情爆發當時,電視媒體還在報導侯友宜的好感度有多高,而不是疫情處理得如何,完完全全的忽略,新北市民的痛苦.
.
這種盲目的造神方式,掩蓋了市民真實的聲音,就如同中國在武漢肺炎蔓延時,那樣的情景,媒體歌功頌德,李文亮說不出真話,錯誤的,當成正確的來做,失敗的,當成成功的標的,於是「確診數越高,民調越高」,鼓勵人們往相反的方向行走,鼓勵市長堅持自己鬆散的防疫標準.
.
犧牲的,是新北市民,以及全台灣人的安全.
.
而市府經營的良好媒體關係,公關形象,恰巧是防疫的絆腳石,你找不出問題在哪裏,人們為了維護這一個偶像泡沫,開始各種奇形怪異的言論,包括,「幼兒園群聚!爸媽剛好是疫苗孤兒 網嚇歪:完蛋了」,這種近乎可恥而且反智的言論.
.
一開始炒19歲疫苗孤兒就算了,然後開放18-22歲,又罵「憑什麼插隊?」、「39歲不是人嗎?」,現在,變成「爸媽剛好都是25至35歲這個年齡層」,這些,都是ptt柯糞無知的謊言,來至於對岸的操弄民粹.
.
在新加坡,12歲以上學生先打疫苗,打完後,才輪到39歲以下,照年齡,根本就沒有什麼插隊和疫苗孤兒的問題.
.
只有中華民國的一群巨嬰才會有.
.
簡單的道理,你要讓幼兒老師優先,照順序年輕父母就會被排擠到,而神父早說了,家庭傳播才是本來應該注意的點,當初這群人說12歲小孩打疫苗是插隊,這又是怎麼回事?
.
請停止用疫苗,搞「相對剝奪感」,或者,像雙北市長一樣,用疫苗來掩飾自己的防疫無能.
.
疫苗是不會治療當下的疫情的,只有貫徹NPI,減少人員流動,勤洗手,戴口罩,篩檢,匡列,疫調,才能阻止病毒傳播.
.
常說這些中華巨嬰的心態,十分奇怪,疫情和緩,要求比照瑞典,解除一切管制,與病毒共存,疫情來時,地方政府失陷,卻要跳針百分之百的封鎖管制,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不是全放,就是要全縮,這些都是不正常的,只看到,別人成功時就想要破壞,自己失敗時又想要卸責,這種極度自私的心態,請這些隱藏的破壞者,閉嘴,你們少說一句胡話,就能減少病毒傳播,你們克制自己的私心,就會有多一人存活.
.
中秋將至,毫不意外又會有一堆中秋活動,以及一堆人跑到戶外烤肉,和新北一樣,沒有隔板和梅花座,這就是一個大型的群聚燒肉活動,各種自發的路邊攤,同一時間開張,同一時間聚集,然後多會是4人以上.
.
請雙北市長,嚴格限制中秋活動,禁止烤肉行為,Delta才剛入侵,台灣還有救.
.
而守護生命的鑰匙,掌握在你我的手中,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關上阻絕的門】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網上除了《多啦AV夢》成為熱話外,另一網上熱門漫畫就是《MK妹》,這是一本18禁成人漫畫,屬於本地同人誌,漫畫作者採用了一個仿日本人名的有趣名號「MK妹復興會主席 龜頭生野郎」,而這位作者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行內人稱「蕭邦」的繪師蕭邦仲,就讓他親自講講自己對MK妹有何感想和創作此作品的原因。 「...
抽煙的人特徵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食神對葡萄酒品評的啓示】
周星馳的《食神》,在開場短短幾分鐘的一個廚藝競賽橋段(3分40秒-9分24秒),我今天看了一次,雖然內容很短,卻寓含深刻。我相信對於酒類品評也深具啓發——若你的心思總是圍繞著特定的事物,就會一直從其他領域吸收足以為用的養分。今天這個例子,就是從一個通俗的、關於廚藝的、不太嚴肅的影片笑料,得到足以為侍酒師、品評者所用的有趣啓示。
劇中的廚藝競賽,有四道菜式讓身為食神、扮演評審的周星馳評分,他全部都給零分。理由是:「皇帝炒飯」雖然極為費工,精雕細琢,而且外觀平凡無奇,卻融入昂貴食材的精華,看似極佳的作品,但是「沒有用隔夜飯來炒,水分太多,連炒飯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錦繡多味魚」,把五種魚的精華部位切下,重新拼成魚形,邊蒸邊炸,交疊出十種不同的風味口感,但是「魚的外形像是受了輻射汙染突變,看了就想吐,哪還會想吃?」;「金縷佛衣」則為了顯示廚師快刀手的雕工,用最難雕的豆腐做成臥佛,花了一整天,「豆腐都變臭了,而且廚師也因此切傷手指」;「乾坤燒鵝」連吃都不用吃,摸一下就知道「燒鵝都已經涼了」,但是滿臉麻子的廚師說,早已精準算計評審何時會品嘗自己的菜,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果然,一切開,燒鵝裡面鑲的食材依舊熱呼呼,就是要吃裡面的料。然而,食神依然給了零分,說「太醜!見到你的尊容,哪裡還有食慾呢?我也一直不敢正眼看你。」出乎觀眾意料的,廚師容貌醜也有錯,因為已經影響顧客心理感受。「你雖有些潛力,但也要先整容後再說。」
在酒類鑑賞、審美、批評,甚至是酒類行銷領域中,其實都可以遇見與上述四道菜式同病相憐的酒,今天就以葡萄酒為例。
【就像是「皇帝炒飯」的葡萄酒】
有些葡萄酒,最終調配比例、熟成培養的風味效果讓人驚艷,但卻完全忽略了葡萄酒作為酒類飲料的基本要求。有些葡萄酒的桶味太重,彷彿是木材萃取液;有些葡萄酒不夠純淨;有些葡萄酒甚至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葡萄酒。這些葡萄酒,都彷彿是葡萄酒裡的「皇帝炒飯」,忽略了炒飯要用隔夜飯的基本常識,沒有尊重葡萄酒的基本要求,更別談葡萄品種、產地的個性,而這些都是優質葡萄酒最基本的要求。
【就像是「錦繡多味魚」的葡萄酒】
有些葡萄酒,則像是「錦繡多味魚」,有什麼料就加什麼料,一心追求豐富絢爛、繽紛多彩,卻不顧最後成果是否協調均衡。這樣的葡萄酒也不算是最成功的調配。哪怕是講究呈現多樣變化的單一葡萄品種酒,最終的感官表現也並非愈複雜就愈宜人,而是必須以均衡協調、賞心悅目、美味適飲為前提。從調配衍生出來的審美問題,其實相當複雜,我曾經喝到一款猶如錦繡多味魚一般的葡萄酒,刻意混合了不同園區、不同海拔的單一葡萄品種,一時之間讓人摸不透,為什麼一種葡萄在不同環境下出現的風味特徵,會同時出現在一款葡萄酒裡——這種複雜多層次,但卻缺乏整體協調的葡萄酒,我稱之「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的葡萄酒。
【就像是「金縷佛衣」的葡萄酒】
「金縷佛衣」是廚師為了製造乍看之下很厲害、有噱頭的菜式,甚至受傷都在所不惜,賣弄技法,追求外貌的完美,完全不理會作品最終是否能吃的荒謬行徑。這個例子嘲弄了只知講究賣相的人。這心態如同只顧酒標設計、行銷手段,而不顧瓶子裡面裝的葡萄酒品質。所幸,在當今的技術高度之下,這樣的葡萄酒已經少了很多,然而,為了市場話題,不惜犧牲基本品質要求的酒,並未完全絕跡。這個問題是出於心態不健康,而不是囿於技術不成熟。
【就像是「乾坤燒鵝」的葡萄酒】
「乾坤燒鵝」算是一個血淋淋的黑色幽默。若你身為侍酒師,但卻沒有討人喜愛的外表,那實在是吃了一個悶虧;若你是一個釀酒師,但卻是個老煙槍,也會讓人對你的信心大打折扣。縱使長相平平的侍酒師完全不影響專業,有抽煙習慣的釀酒師也能夠釀出好酒,但就如同乾坤燒鵝一樣,菜式本身好,但是背後的創作者站出來變作品呈現者的時候,就是會被扣分。
【呈現一瓶酒價值的最終關鍵:將酒端上桌的那個人——侍酒師】
食神給我們喝葡萄酒的人重要的啓示之一就是:食神對菜式的要求那麼嚴格,我們作為葡萄酒愛好者,也可以把評判葡萄酒的眼光與標準,從它的前世今生、原料製程,一路擴展到最終成品的呈現方式。畢竟,評判面前菜餚與酒稅品質的好壞,不僅關乎對於生產技術的認識,更是心理與感受的歷程。
如果說,皇帝炒飯、錦繡多味魚、金縷佛衣都是對於生產者的警惕,那麼,乾坤燒鵝就是一則寫給服務者的寓言。
作為侍酒師,如何讓一瓶本身沒有錯的葡萄酒,不會因為自己不恰當的表現、裝扮、行為、外貌,而破壞顧客的感受,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開瓶過程、侍酒溫度、準備杯具、倒酒時機、搭配菜餚,都足以影響飲者心理感受。而且,釀酒師不會希望他辛苦工作的成果,就在最後能夠有機會得到認同與讚許的那一刻,被不當的侍酒方式粉碎。也因此,侍酒師不僅對眼前的顧客負責,也要對天邊的釀酒師負責;仰無愧於製酒者,俯不怍於飲酒者。
【後記——為什麼今天來談《食神》?】
我念過兩個研究所,研究所時代的文學教授(們),讓我有機會接觸當代電影經典。原本對當代電影沒有興趣的我,因此看了《魔戒》、《星際大戰》、《食神》,以及其他國片。有趣的是,把當代經典電影介紹給我的教授當中,除了台灣人,也不乏外國人。今天舉出的《食神》,就是當年研究所時代,俄國文學理論教授介紹我們新科研究生的電影。
在我少年時代,對於國片、港片,充滿了打打殺殺的印象。不論內容或者音效,我都不喜歡。也因此,我對電影的興趣,或者說對於影視作品的欣賞,啟蒙得非常晚。在我漸漸開始接觸文藝作品分析之後,我把學校每天都要接觸的東西,與在校外半工半讀的葡萄酒事業結合起來。我利用外語能力,閱讀原典;我運用文藝分析與批評理論,豐富我的葡萄酒品評觀念。
希望對從事酒類專業的你,或者單純好飲的你,都能有所啓發。
抽煙的人特徵 在 提提研 Facebook 八卦
【T粉來函】
協尋此加了一點牛奶的黑的黑人。
特徵:光頭又很帥身材很好,牽兩隻雪納瑞,會穿西裝蹲在路邊抽煙,同時敷我們的金箔黑面膜。
(全世界只有T粉做得出這種事)
千里姻緣一線牽,交給你們囉各位T粉!
找不到黑人帥哥,在全家找到黑面膜也是可以回報的哦!👇🏾👇🏾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07336832873636/?ti=icl
小周代替不管是想找黑面膜還是黑人帥哥的T粉,感謝各位大恩大德。🙏🏼
抽煙的人特徵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網上除了《多啦AV夢》成為熱話外,另一網上熱門漫畫就是《MK妹》,這是一本18禁成人漫畫,屬於本地同人誌,漫畫作者採用了一個仿日本人名的有趣名號「MK妹復興會主席 龜頭生野郎」,而這位作者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行內人稱「蕭邦」的繪師蕭邦仲,就讓他親自講講自己對MK妹有何感想和創作此作品的原因。
「MK妹對我而言是一個香港女生的符號,十多二十歲、穿背心、短褲和人字拖,抽煙兼經常講粗口,性格處於比較叛逆青年的狀況。」這就是蕭邦眼中的MK妹特徵,而他本身其實很喜歡MK妹,還有那個MK妹最盛行的時期,「以前2000年代可在街上見到很多MK妹,她們一般是百無聊賴,總在抽煙、聊天和講粗口,當時的香港很有活力,而且覺得她們很地道,一直覺得她們很有魅力,所以今次就選用了MK妹來做漫畫的題材。」蕭邦表示漫畫中的MK妹人設參考了很多照片,「我是看了眾多MK妹的照片,然後思考哪個最能呈現香港MK妹屬性的造型,最後發現一張MK妹的照片很深入民心,所以就選擇了這照片中的服裝特徵來設計漫畫角色。其實比起還原MK妹的味道,我更加想透過MK妹成為一個載體,道出更多90至00年代的流行文化、一些消失的物事等,因為那些都是我成長的主要回憶,例如那時我們還會查字典,會喝思樂冰。」至於被問到為何會是18禁的成人向漫畫,蕭邦坦言:「純粹因為我比較咸濕,沒甚麼特別原因。」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自家製漫畫 #果籽 #MK妹 #同人誌 #台灣 #蕭邦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G3D7QPW1rs/hqdefault.jpg)
抽煙的人特徵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資料,今天跟你做分享。它來自於這本一書,叫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它提到一個名詞,叫「時型」。時間的「時」,型態的「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你會發現有一些人喔,是越夜越美麗,「暗公鳥」啦,越晚他越有精神、越有活力、越有創造力。
而有些人呢,就是「晨型人」,早上起床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後整個白天精力旺盛,但是隨著時間到越晚,他就整個是完全沒電的狀態。
所以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時型」,它是用動物、鳥類作為比方;有些人是「貓頭鷹」、有些人是「雲雀」。就是有些人是「夜貓子」,有些人是「晨型人」。
然而關於這方面呢,他有引用了一些研究。其中呢,在上個世紀1976年,就開始有很多研究。但是最有名的是一位「時間生物學家」,他叫做羅內伯格。
他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讓我們自我檢測一下自己的「時型」。現在你也可以試著回答羅內伯格,他所設計的這三個問題,來幫助自己定位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時型」。
這三個問題就是哦,一般而言,你通常在幾點上床睡覺?
第二個問題,你通常在幾點起床?
而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兩個時間點的中間,是什麼時候?
比如說,如果你在晚上11點半左右睡覺,早上7點半起床,這時候你的中間點,就是3點半。如果你也按照順序,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最後得出你的中間點。
假設你的時間點,是座落在凌晨12點到早上3點,那你就是屬於「雲雀」,屬於「晨型」這樣類型的人。
如果你的中間點,是落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那你就是屬於「貓頭鷹」這個類型的人。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的中間點,是在早上的3點到6點這中間,稱為「第三種鳥」。
如果以一般人口統計來說,極端的「貓頭鷹」會多於極端的「雲雀」。然而「貓頭鷹」跟「雲雀」其實都是佔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第三種鳥」。
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跟很多生理特徵是一樣的,每個人「時型」的呈現方式,其實是跟基因,也就是跟先天的因素,佔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不管你是「雲雀」還是「貓頭鷹」,大概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的。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出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常在秋天跟冬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成為「雲雀」;然而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變成「貓頭鷹」。
除了「基因」的先天影響之外,影響每個人「時型」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叫做「年齡」。當過爸媽的人都知道,小孩子一般來說都會是「雲雀」,他們很早就起床,一整天跑來跑去;但是這個狀態,通常過了傍晚之後,就會沒電了。
然而到了青春期左右,那些「雲雀」開始會變成「貓頭鷹」。他們會比較晚起床,然後在下午跟晚上,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活力。有人就估算了喔,在青少年當中,他們的睡眠中間點,他們會落在上午的6點,甚至於是上午的7點。
然而,在我們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會達到「貓頭鷹」狀態的巔峰期;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當中,慢慢的又變回「雲雀」。
除此之外,不同的「性別」時型的呈現也會有不同。男生在統計比例上來說,會偏向於夜晚型,也就是「貓頭鷹」。而女生會偏向於早晨,也就是「雲雀」。這樣的性別差異,會在50歲左右開始消失。
羅內伯格就指出,平均而言,當我們超過60歲,會變得比我們小時候的「時型」還要來得早。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隨著年紀越大,起床時間會越早。
另外,在人格特質裡面, 「貓頭鷹」跟「雲雀」也有一些差別。「貓頭鷹」會呈現出比較黑暗的特質,怎麼說「黑暗」呢?
「貓頭鷹」通常會比「雲雀」更開放跟外向,但是也比較神經質。通常會比較衝動,追求感官的刺激,活在當下的快樂主義者。
跟「雲雀」比較起來哦,「貓頭鷹」比較會抽煙、喝酒、喝咖啡,那更不要說去碰毒品的機率,貓頭鷹也會比較高。
所以喔,他們比較容易發生「上癮」的現象,出現飲食失調、得糖尿病、憂鬱症,或出軌。
這好像呼應了一些智慧的格言,比如說富蘭克林,他就說過:「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跟聰明。」
但是這本書裡面,也有針對這件事情吐槽哦。書裡面提到這些早起的人,產生優越品格的這件事情,是沒有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些被說的不太好聽的「貓頭鷹」,他們其實在創造力方面,是有比較高的展現,他們也表現出比較優越的工作技藝。
而且呢,在美國的一些研究所、管理類的入學測驗,和智力測驗裡面,他們的得分也比較高;他們甚至於整個人比較好玩、比較幽默。只是一般來說,為什麼我們會對於「貓頭鷹」有這樣的一個偏見?
是因為啊,整個社會結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或者是學校,在整個設計上面其實是針對75%或80%這種比較是「晨型人」,也就是「雲雀」型的,或者是「第三種鳥」類。
在時間的安排跟設定上,對於這些「貓頭鷹」的人,其實是比較辛苦的。所以有時候喔,「貓頭鷹」其實就像左撇子,他們是活在習慣用右手的世界裡。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是「貓頭鷹」還是「雲雀」,還是多數人的「第三種鳥」?
我想不管你是哪一種人哦,我們現在的社會,帶給我們最大的自由,就是來自於它的彈性是大的。只要我們願意,其實都可以找到在工作或生活裡,最適當的調整。
然而,在你做任何調整之前,其實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狀態,你到底是屬於哪一種人?今天是用「時型」這樣的概念,來作為起始點。
然而我們生命當中的任何狀況、任何層面、任何特質,你是否有好好的去看待、去認識他們;並且幫助自己,找到最佳化的模式呢?
或許今天的分享,提供給你一個觀念,提供給你一個知識,但是我更期盼,你透過「時型」的理解,來開始把關注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到底是哪一種人?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圓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會幫助你有效的看懂、聽懂,別人真正的狀態。哪怕是一些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當你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之後;下一步透過有效的提問,創造出必要的共識。
這就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相信對於你來說,達成共識永遠是一個必要的能力,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PGcCk_oSL8/hqdefault.jpg)
抽煙的人特徵 在 肺癌除了抽菸外的重要指標?為何肺癌死亡率能蟬聯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肺癌蟬聯死亡率第一,很多人以為是因為抽菸,但在吸菸人口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經過研究調查發現,家族史還有空汙也是危險 ... 那些高風險族群的 特徵 ? ... <看更多>
抽煙的人特徵 在 (問)吸菸的人外貌特徵? - 閒聊板 - Dcard 的八卦
還擺了個抽菸手勢輕放唇邊我事後在想原因因為問題來的如此突然感覺很奇怪難到我有什麼外貌特徵還是大家覺得有什麼可能性我才第一天進去做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