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展。
關於昨天的發文,又刪文,
很多人來信關心了我們。
Lavida這個詞彙來自西班牙文,
是成立粉絲團的初衷,
意思是: 享受生活中每一個快樂的小日子。
我們一路披荊斬棘走來,
從不會拍照,到相簿也算是乾淨整齊有點小驕傲,
從不會使用系統,到可以順利幫大家後台快速作業,
從不會做公告,到現在有個簡單易懂的美麗小背景,
從沒有店家願意讓我們直播,
到可以幫大家找到多元的商品,
從一天只睡三個小時,
到可以把流程走的更順暢有效率,
從老是算錯錢,賣錯價格,到現在知道韓幣怎麼換算,
從不會講韓文,到現在韓文依舊一句不懂,
但厲害到可以比手畫腳跟廠商溝通。
從一個帥氣文青小哥哥,
變成看起來很命苦的搬貨大叔。
前陣子,
我跟韓國會說中文的老闆娘交換通訊軟體,
裡面放的是我本人,
現在facebook帳號的那張大頭貼,
她看了那張照片,再抬頭瞄了一下,
兩天沒有洗澡,頭髮油油的我,
盡可能用充滿禮貌的口吻,
謹慎地問我,這是我本人嗎。
我覺得有點丟臉,原本想要亂說這是我的model,
但礙於自尊心,我還是說,
對這是我,來韓國之前的我。
她嘆了一口氣,拍了拍我的肩膀,
用充滿母愛的溫柔語調安慰我,
說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世界太殘酷了,
然後很難得地打了折,
說生活真的不容易,要我加油。
從創立這個粉絲團至今,
我們一直不覺得這個粉絲團是屬於自己的,
而是從一開始支持我們到現在的所有人。
在很多事情上,我們都是第一次面對和處理,
甚至連跟我們買東西的妳們大家,
都比我們還懂得怎麼經營一個粉絲團。
不僅跟著粉絲團一起成長,也陪著我們摸索和進步。
每個人私訊給了我們很多很好的意見,
告訴我們哪裡可以做得更好,更讓大家方便理解,
有人請了我跟琦琦去她桃園的家吃飯,
有人說可以免費來當我們的包貨小幫手,
有人來面交不要折扣,還自己多加錢付給我們。
在疫情關鍵爆發,口罩短缺無比珍貴同時,
有人寄口罩給我們要我們好好保護自己,
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
有人為了我們去別的粉絲團留言要求公平正義。
有人看琦莉直播試戴耳環耳朵發紅腫痛,
寄了人型立牌耳環試戴模特紙板的網站讓我去購買。
有人幫我們接洽自己的公司,
讓我們有更多更棒的商品可以介紹給大家。
有人帶了咖啡、飯糰、海苔餅乾、花生酥、
印尼餅乾、越南咖啡、雞蛋糕、波卡、果醬、
用各種食物的愛與誘惑 ,把琦琦變成L號model。
這個粉絲團是我很珍惜的大家庭,
所以我不打算跟大家說一些搪塞的話。
是的,正如妳們所想,
就跟一般的伴侶一樣,
昨天我跟琦琦兩個人吵架了。
美國電視心理學家麥克格勞(Phil McGraw),
在分析情感問題時曾指出,
幾乎95%的伴侶,
會為了衣著、金錢、家庭、個性價值觀、
或其他任何問題都能發生爭吵,
吵架方式每次都一樣,
這說明伴侶根本不需要什麼原因就能吵架。
我們吵架的原因也是生活細節的綜合體,
未來、家庭、經濟、理念、進食的份量,
都是一些拉遠十年去看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在當下的情緒裡覺得一秒都過不下去。
吵到我們的情緒都非常高昂,
覺得或許感情跟事業都得暫停,
重新思考該怎麼繼續往下走。
吵著吵著,突然手機一響,
有人傳粉絲團的私訊問說520我們去郵局的那天,
琦琦被深情告白時戴著的J230遮陽不收邊草帽,
是不是已經沒有辦法購買,下次的直播可以加購嗎?
於是我們吵到一半,決定先發文,
讓大家知道下次直播的時間可能會延後,
可見我們多麼喪心病狂地專注在工作上,
心心念念著粉絲團的大家。
上面提到的那個事實上可能並不有名的美國心理學家,
麥克格勞也說過:
「吵架是釋放緊張心理的一種方式,
對夫妻關係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吵完以後,我們躺在11月直播相簿裡面,
編號S01的韓國超細纖維小花棉被上,
互相擁抱了因為情緒下不小心傷害到了,
狼狽脆弱,又需要對方溫暖的彼此。
我們都超過30歲了,但在戀愛的關係裡面,
常常也是幼稚的像個青少年,無論浪漫或爭吵,
都用盡全力且轟轟烈烈。
在驚動全世界後,我們和好了,
也刪除了原本激烈的心情和發文,
吃飽後的我們重新展現了燦爛的笑容,
現在已經在幫大家整理韓國寄回的商品,
準備要用最快速度出貨給大家。
謝謝所有來信來電私訊留言的每個好朋友,
妳們的關心我們都收到了,也感受到了很多溫暖。
也謝謝那位,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發文後,
就私訊來說拜託讓妳在出貨前能再加單,
深怕以後買不到這麼便宜又品質好的韓國商品,
妳的真誠和幽默感,讓吵架當下的我差點笑場。
最後我想說,生活不就是這樣,
心緒再亂,風風雨雨最終有轉晴那天,
世界再大,千里跋涉還是需要一個家。
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
長大後的簡單很快樂。
所以那些選擇站在哪方的家人朋友,
謝謝妳們的陪伴。
正如畫家雷諾瓦所說,
「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讓我們一起站在真理與愛的天秤上,
放下脾氣,放下成見,舉起包容與溫柔,
因為快樂的生活不必包含邏輯,而是需要愛與支持,
以及,lavida每個月帶來的漂亮耳環。
披荊斬棘的哥哥3一公 在 ETtoday星光雲 Facebook 八卦
#霍尊 也有透過公司回應,就是沒有跟女生道歉的字眼...(歐爺)
【🌟追星快訊不漏接:https://goo.gl/DxAfcG 】
披荊斬棘的哥哥3一公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八卦
導演張榮吉的《下半場》,有個非常貼切的英文名稱《We Are Champions》——我們都是冠軍。果然,「我們都是冠軍」剛好貼切故事最終的美好結局,無論是兄弟、親人、或是球隊,都是雙贏,大家都是贏家。《下半場》是暑假尾聲最鼓舞的國片,不只球賽精彩,兄弟間的情感也是真摯動人,竟然還在劇末逼出我這看過太多電影而不易感動的冷漠觀眾。
1. 《下半場》是個兄弟情深的故事
雖然主打「籃球」主題,《下半場》的核心卻是兄弟情深的家庭故事。一對兄弟,姜秀宇 (范少勳飾演) 和姜桐豪 (朱軒洋飾演),有著相同的籃球熱情,也有同樣高竿的籃球技巧,還同時都是國中時期的籃球校隊。不料,卻因為曾經犯下過錯,而失去進入高中球隊的機會。
2. 有籃球夢卻失去耳力的哥哥
哥哥姜秀宇沈默寡言,內心隱藏許多秘密。該是高中生的秀宇總是落寞寡歡,因為雖是就學年紀卻必須扛下家計打工賺錢。然而,讓他最是難以面對自我並且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是在國中時期因為意外而失去的聽力。自此,他必須穿戴助聽器。只是,打球時還戴著助聽器,容易因此有顧忌而變得不俐落,但是,假若沒戴助聽器,又會造成與隊友無法溝通的狀態,該如何是好呢。
3. 有籃球夢卻想與哥哥同進退的弟弟
弟弟姜桐豪雖然沒在外面打工,卻需要在叔叔的工廠幫忙。與哥哥同樣球技高超,卻只能在公園的籃球場跟不守規則的球場路人鬥牛。與哥哥同樣命運,因為在國中校隊的過錯,而無法進入高中球隊,繼續參加正式訓練,當然,也無法參加高中聯賽,爭取進入U18青年籃球賽的資格。不過,即使無法進入高中球隊,公園的鬥牛還是讓兩人的銳氣洋溢才華畢露。
4. 家境清寒與球隊之夢
除了因為被國中球隊退隊,而讓姜秀宇與姜桐豪的籃球夢受阻;家境清寒且寄人籬下,同樣也是兩人籃球夢的障礙。母親早已離世,而父親則在外地的工地打工,不得已而將兄弟兩人交給經營衣服工廠的叔叔,久久才與兄弟倆人聯絡,也久久才匯款生活費用,造成兩兄弟與叔叔之間,因為金錢的依賴而產生誤會與衝突。
5. 既溫馨又幽默的少年故事
想要逃離不溫暖的叔叔工廠,銳不可當的兩兄弟,最終還是找到願意收留他們的球隊。哥哥來到光誠中學的校隊,弟弟則是進入屢屢得冠的育英高中籃球隊。雖然待在球隊必須面對魔鬼訓練,兩兄弟卻不畏艱辛,還在球隊裡與自己的同伴,建立起同袍情感。兩人在球隊的訓練期間,不只經營出溫馨的同儕互動,更是創造出許多幽默歡樂的回憶。
6. 兩種不同的教練原則
兩個校隊、兩位教練、兩套南轅北轍的訓練方法與作戰哲學。在哥哥就讀的光誠中學,陳教練 (段鈞豪飾演) 總是感性溫情又樂觀,除了例行的嚴格訓練之外,私底下還會給予熱情的打氣與溫暖的喊話。但是,在弟弟參加的育英籃球校隊,許教練 (吳大維飾演) 則是出名的鐵血,訓練過程冷靜漠然,並且教育選手在球場上必須無情剽悍。
7. 亞洲U18青年籃球錦標賽
歷經整年的訓練,參與上百場的比賽,兩兄弟最後終於披荊斬棘地來到冠亞軍的爭霸賽。兩人不只必須在籃球場上對峙,還必須爭出勝負,要為自己的學校爭光,也要為自己開創進入亞洲U18籃球賽的晉級門票。U18 (Under 18) 錦標賽,是十八歲以下籃球員的國際錦標賽,幾乎等同於青少年的籃球國手代表,能夠進入U18,對兩兄弟來說不只是榮耀,還可能是改變清寒家境的捷徑。
8. 張榮吉的《逆光飛翔》和《下半場》
導演張榮吉所拍攝的籃球《下半場》,有著熱情的速度與輕快的節奏,讓體育館內蹦蹦的籃球與唧唧的球鞋,創造出充滿激勵人心的亢奮與撼動。張是位善於拍攝勵志故事的導演,除了《下半場》之外,還有2012年的《逆光飛翔》,同樣也是描述失去視力的黃裕翔,沒有被肉體的缺憾擊倒,還以優異的琴藝閃耀發光。
9. 兄弟之愛促成「我們都是冠軍」
雖然在球場上,姜秀宇與姜桐豪必須互為對峙,在內心深處,兩人其實還是珍惜對方、欣賞對方、也熱愛對方。不過,因為堅持己見又性格剛毅,兩人還是種下誤會,在彼此內心畫下陰影。於是,故事最困難之處,就在於兩人最終要如何能在敵對的球賽當中,將彼此的心結打開,讓陽光照耀兩人逐漸因為誤會而蒙蔽的內心。令人感動的是,最後故事有個漂亮又讓人信服的結尾。
難得看國片,也很幸運看到一部讓人欣賞感動的國片,希望一篇小文章,能讓更多人願意進戲院支持,讓台灣有機會再拍出更好的國片。
#Yahoo懶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