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韓市長衝洞爬樹,說要填補樹洞,避免積水而孳生病媒蚊,雖然立意良好,但不知市長是否想過,為何會有這麼多樹洞?樹幹上的樹洞本來就這麼多嗎?
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事出必有因。樹幹腐爛造成樹洞,大多源於地方政府長期以來不當修剪所造成的修剪傷口,如:「修剪傷口過大」、「截頂修剪(Topping)」、「修剪過貼」等修剪方式,而這一切的關鍵,則來自於高雄市早已過時的修剪作業規範。
順著這個主題,我想來談談「護樹的重要性」,包括:「為何要在城市種植行道樹與公園喬木?」、「枝葉長太多真的會被颱風吹倒嗎?」,以及我跟護樹團體共推的《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修正案。
#為何要在城市種植行道樹與公園喬木
行道樹除了有「誘導視線」與「遮蔽眩光」等提升行車安全的效果,在城市種植樹木更有「減緩城市熱島效應」、「調節氣候」、「增加碳吸存」、「行人遮蔭」、「美化城市」、「提供生態綠島」等重要功能,先進國家無一不對城市綠帶加以重視,更訂定嚴謹的修剪規範,但台灣在這部分的規範標準卻還遠遠落後。
#樹木的枝葉量太多真的會被颱風吹倒嗎
每次接近颱風季,各地縣市政府幾乎都會加派人力大肆修剪樹木,運氣好的只是枝葉量減少,運氣不好的整棵樹直接光禿禿,但修剪樹木真的有助於防止風倒嗎?其實沒有,樹會風倒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樹木已經生病了。
而樹木會生病的原因,大多是人類導致的,不外乎就是「阻礙根部生長與呼吸」、「枝葉修剪過當」、「樹形力學結構被破壞」,但很可惜,有些地方根本不該種樹,而有些樹種下去之後養護方式錯誤,若兩種都遇到了,那就只好自求多福,簡單講,就是在錯的地方遇到錯的人(!?)
常見幾種阻礙根部生長、呼吸,或造成斷根、爛根的狀況如下:「在狹窄的人行道種樹」、「在狹窄的分隔島種樹」、「植穴過小」、「水泥封填植穴」、「不透水鋪面」、「施工過程斷根」、「覆土過高」、「積水花台」、「植穴排水不良」,這些影響根系發展的環境,正是樹木風倒,甚至無風自倒的主要原因。
至於枝葉修剪過當則有以下幾種:「過度修剪下垂枝」、「獅尾剪」、「截頂修剪」、「過度提升樹冠」、「修剪過貼」、「非分支點修剪」。
而樹形結構被破壞,主要就是樹木仰賴作為抗風、抗重力的「結構枝」被不當修剪,造成斷枝處所長出來的新枝條,極易於受風時再次斷折的情形,就好比受過傷的運動員,患部容易再次受傷一樣。但政府卻往往倒果為因,說因為會斷折才要修剪,殊不知就是因為他們第一次的錯誤修剪,才造成往後容易斷折的情形。
#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應慎重檢討
作為高雄市政府樹木修剪指南的規範主要有兩個,《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跟《高雄市都會植栽修剪管理注意事項》,但內容的精神並非將樹木視為可自主生長、適應性高與環境敏感的生命體,反而比較像對待園藝植物一般,想剪就剪,不考慮修剪傷口被感染的機率,不考慮結構枝對於力學結構的重要性,不考慮生長空間的必要性。
試問,這種版本的植栽規範,能將城市中的樹木照顧好嗎?今天韓市長會看到樹上有許多樹洞,就是因為過往的修剪方式造成太多修剪傷口,而造成樹幹潰爛,但高雄市政府不追溯源頭,徹底檢討修剪規範,卻說高處的樹洞還需要靠修剪枝葉,才能通風透氣,聽到這種說法,不禁讓人直搖頭,高雄市政府到底有沒有想要真正解決問題?
#高雄時力與護樹團體聯手推動修剪規範檢討
我跟 林于凱議員就職後沒多久,在接受 高雄。愛樹人陳情後,便即刻推動樹木修剪規範的檢討與修正,除了在市議會質詢、現場會勘,也多次與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護樹團體召開多次檢討會議,針對修剪規範逐條審視,目前也已成立「高雄市植栽修剪規範研商小組」,並進入實質討論的階段,我跟林于凱議員也將緊盯此案,希望能端出一份兼顧「樹木生態」與「城市安全」的修剪規範。
也希望高雄市政府能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今天會有這麼多的樹洞,就是因為以前修剪方式錯誤,造成太多修剪傷口的潰爛,如果只知道樹洞積水就填洞,不知道填洞之後反而造成樹幹腐爛,那也不過就是一場政治秀與不尊重專業的表現,若高雄市政府真想要徹底解決樹洞問題,建議先去諮詢樹木保護專家,總比直接拿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明文禁止的發泡劑填洞,造成整個樹洞潰爛要好,也比修剪一大片枝葉要好。
🌈延伸閱讀
1. 樹木外科手術的禁止 https://npptw.org/0kzOEE
2. 樹大招風才導致樹木倒伏? https://npptw.org/Y5sgvz
3. 我們的設計與施工,造成窒息的樹木 https://npptw.org/vbbN6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年9月,山竹襲港,一個超強颱風,把無數樹木吹倒。人們赫然發覺,原來可憐的樹,一直被迫住在狹小的花盆內,根莖無法生長。颱風過後,我城滿目瘡痍。可怕的不是風,更不是樹,是把樹種在小花盆內的人。 近月社會諸多問題一一被揭發,人們驚見自己身處的「花盆」不只細小,而且充滿害蟲,早早在侵蝕原本可以自由生長的...
抗風樹種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前天韓市長衝洞爬樹,說要填補樹洞,避免積水而孳生病媒蚊,雖然立意良好,但不知市長是否想過,為何會有這麼多樹洞?樹幹上的樹洞本來就這麼多嗎?
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事出必有因。樹幹腐爛造成樹洞,大多源於地方政府長期以來不當修剪所造成的修剪傷口,如:「修剪傷口過大」、「截頂修剪(Topping)」、「修剪過貼」等修剪方式,而這一切的關鍵,則來自於高雄市早已過時的修剪作業規範。
順著這個主題,我想來談談「護樹的重要性」,包括:「為何要在城市種植行道樹與公園喬木?」、「枝葉長太多真的會被颱風吹倒嗎?」,以及我跟護樹團體共推的《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修正案。
#為何要在城市種植行道樹與公園喬木
行道樹除了有「誘導視線」與「遮蔽眩光」等提升行車安全的效果,在城市種植樹木更有「減緩城市熱島效應」、「調節氣候」、「增加碳吸存」、「行人遮蔭」、「美化城市」、「提供生態綠島」等重要功能,先進國家無一不對城市綠帶加以重視,更訂定嚴謹的修剪規範,但台灣在這部分的規範標準卻還遠遠落後。
#樹木的枝葉量太多真的會被颱風吹倒嗎
每次接近颱風季,各地縣市政府幾乎都會加派人力大肆修剪樹木,運氣好的只是枝葉量減少,運氣不好的整棵樹直接光禿禿,但修剪樹木真的有助於防止風倒嗎?其實沒有,樹會風倒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樹木已經生病了。
而樹木會生病的原因,大多是人類導致的,不外乎就是「阻礙根部生長與呼吸」、「枝葉修剪過當」、「樹形力學結構被破壞」,但很可惜,有些地方根本不該種樹,而有些樹種下去之後養護方式錯誤,若兩種都遇到了,那就只好自求多福,簡單講,就是在錯的地方遇到錯的人(!?)
常見幾種阻礙根部生長、呼吸,或造成斷根、爛根的狀況如下:「在狹窄的人行道種樹」、「在狹窄的分隔島種樹」、「植穴過小」、「水泥封填植穴」、「不透水鋪面」、「施工過程斷根」、「覆土過高」、「積水花台」、「植穴排水不良」,這些影響根系發展的環境,正是樹木風倒,甚至無風自倒的主要原因。
至於枝葉修剪過當則有以下幾種:「過度修剪下垂枝」、「獅尾剪」、「截頂修剪」、「過度提升樹冠」、「修剪過貼」、「非分支點修剪」。
而樹形結構被破壞,主要就是樹木仰賴作為抗風、抗重力的「結構枝」被不當修剪,造成斷枝處所長出來的新枝條,極易於受風時再次斷折的情形,就好比受過傷的運動員,患部容易再次受傷一樣。但政府卻往往倒果為因,說因為會斷折才要修剪,殊不知就是因為他們第一次的錯誤修剪,才造成往後容易斷折的情形。
#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應慎重檢討
作為高雄市政府樹木修剪指南的規範主要有兩個,《高雄市植栽修剪作業規範》跟《高雄市都會植栽修剪管理注意事項》,但內容的精神並非將樹木視為可自主生長、適應性高與環境敏感的生命體,反而比較像對待園藝植物一般,想剪就剪,不考慮修剪傷口被感染的機率,不考慮結構枝對於力學結構的重要性,不考慮生長空間的必要性。
試問,這種版本的植栽規範,能將城市中的樹木照顧好嗎?今天韓市長會看到樹上有許多樹洞,就是因為過往的修剪方式造成太多修剪傷口,而造成樹幹潰爛,但高雄市政府不追溯源頭,徹底檢討修剪規範,卻說高處的樹洞還需要靠修剪枝葉,才能通風透氣,聽到這種說法,不禁讓人直搖頭,高雄市政府到底有沒有想要真正解決問題?
#高雄時力與護樹團體聯手推動修剪規範檢討
我跟 林于凱議員就職後沒多久,在接受 高雄。愛樹人陳情後,便即刻推動樹木修剪規範的檢討與修正,除了在市議會質詢、現場會勘,也多次與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護樹團體召開多次檢討會議,針對修剪規範逐條審視,目前也已成立「高雄市植栽修剪規範研商小組」,並進入實質討論的階段,我跟林于凱議員也將緊盯此案,希望能端出一份兼顧「樹木生態」與「城市安全」的修剪規範。
也希望高雄市政府能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今天會有這麼多的樹洞,就是因為以前修剪方式錯誤,造成太多修剪傷口的潰爛,如果只知道樹洞積水就填洞,不知道填洞之後反而造成樹幹腐爛,那也不過就是一場政治秀與不尊重專業的表現,若高雄市政府真想要徹底解決樹洞問題,建議先去諮詢樹木保護專家,總比直接拿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明文禁止的發泡劑填洞,造成整個樹洞潰爛要好,也比修剪一大片枝葉要好。
🌈延伸閱讀
1. 樹木外科手術的禁止 https://npptw.org/0kzOEE
2. 樹大招風才導致樹木倒伏? https://npptw.org/Y5sgvz
3. 我們的設計與施工,造成窒息的樹木 https://npptw.org/vbbN6U
抗風樹種 在 Facebook 八卦
#留言處彩蛋🎁🌹
好的蜂蜜,用心的蜂蜜,就像酒及香水也一樣,每一個品種都有這它獨一無二的香氣及味道,我從小就非常喜歡蜂蜜,開始會做蛋糕後,也很常將蜂蜜做成蛋糕🍰
雖然疫情沒辦法出門吃好吃的,所以就在家精進自己的廚藝及烘焙,這次將我自己很喜歡的蜂蜜品牌「蜂樺蜂蜜專賣店」來做一個簡單無添加的「蜂蜜海綿蛋糕」及好喝的飲品吧❤️
官網連結🔗 bit.ly/3zgMvSg
認識「蜂樺蜂蜜專賣店」已經好一陣子囉,記得當時收到包裹打開這次主推的三款蜂蜜開始試聞試吃試味道😋
當下根本是像在試香水跟品酒一樣,不同的樹種讓蜜蜂吃的開心,所以之我大推「蜂樺蜂蜜」也是因為他們有非常多品牌的堅持👍
⭕️每年固定做安心認證,保證商品為百分百無添加的純蜂蜜並無農藥殘留
⭕️2020年,蜂樺蜂蜜專賣店的熟成蜜更參選了新北市特色商品獎,並且在300多件商品中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獲得了新北特色商品的頭銜。
這次我用了三種「熟成蜜」來做成蛋糕及飲品👉🏻👉🏻👉🏻👉🏻👉🏻👉🏻👉🏻👉🏻👉🏻👉🏻
👩🏻🍳雙味蜂蜜海綿蛋糕🍰
🐝
{穀雨}
熟成龍眼蜜,經由蜜蜂們辛勤釀製,漂亮的琥珀色,一眼看出它的紮實,聞起來濃郁香氣撲鼻而來,喝起來風味中甜度高不帶酸,也很溫順,所以拿來當首要蜂蜜海綿蛋糕的基底
蜂蜜蛋糕🍰作法介紹👩🏻🍳
1.牛奶45g+沙拉油36g=混合
2.準備3顆,蛋白蛋黃分開=蛋黃加入👉🏻1.之後將低筋麵粉50克過篩混合「備用」
{打發蛋白小叮嚀🙋🏻♀️}
盆中不要有水或油,會導致無法打發喔!
🗣烤箱預熱170度
3.蛋白盆中滴入4g檸檬汁(更穩定打發)將{穀雨蜂蜜50g)分3次倒入,等蛋白變成短勾狀即可
4.將一些打發完成蛋白加入1.輕拌「用意是為了讓兩個質地一樣」
5.將剩下的蛋白完全跟4混合「記得都要輕拌」
6.放入6寸圓形模具,烤170度33分,可以用竹籤插入蛋糕中間看是否沒沾黏即可
7.取出後倒扣放涼,才可以脫模喔🙋🏻♀️
🐝
{驚蟄}
辛丑年(2021),罕見的柑橘花驚艷盛開,是北台灣三峽採收到的特殊蜜種。聞起來你知道他的味道不平凡,顏色是透亮的黃色🌞而且數量非常的稀少,所以把它在最後蛋糕完成後,淋上蛋糕表面,再次替這款「雙味蜂蜜海綿蛋糕」畫龍點睛
👩🏻🍳 春分氣泡奇異恩典飲品
{春分}
熟成荔枝蜜,顏色優雅,味道是那種如果有一個女生從你面前走過你會想要回頭聞她身上的香氣的(喂~~🤣)風味喝起來很優雅很清香,尾韻還可以感受到荔枝花香,所以我把{春分}當氣泡飲的基底,記得先不要攪拌,用吸管可以先品嚐一下春分的整體風味,加上氣泡水及幾滴檸檬🍋,將奇異果切薄片放入杯中,一杯非常有水準的飲品完成✅
除了多種「熟成蜜」可以讓喜歡蜂蜜的人挑選外,還有「蜂蜜馬賽皂」「陳釀蜂蜜醋」我個人也都非常喜歡😍
疫情讓我們多了很多時間在家裡可以親手準備料理及美食給自己或家人品嚐,除了乖乖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幫忙,吃的健康開心把身體顧好,是最重要的💪除了對辛苦的抗疫所有人員說聲謝謝還是謝謝,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抗風樹種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去年9月,山竹襲港,一個超強颱風,把無數樹木吹倒。人們赫然發覺,原來可憐的樹,一直被迫住在狹小的花盆內,根莖無法生長。颱風過後,我城滿目瘡痍。可怕的不是風,更不是樹,是把樹種在小花盆內的人。
近月社會諸多問題一一被揭發,人們驚見自己身處的「花盆」不只細小,而且充滿害蟲,早早在侵蝕原本可以自由生長的根。
現實之嘔心,令人難以接受。有人恐懼,情況差無可差,最終只能「攬炒」,香港將徹底沈淪;亦有人很「阿Q」地認為「攬炒」未必是壞事,因那是一個讓香港可以Restart的契機,置諸死地而後生。
現在談restart,未免言之過早,甚至癡人說夢。但荒謬的日常生活把人迫瘋,我們需要「FF」(幻想),以延續微弱的希望,既從想像中尋找慰藉,也真切地反問自己,假如真的可以推倒重來,把「花盆」打破,我們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香港,怎樣的生活?
延伸閱讀:
?《抗爭時代 - 百萬人的呼聲》系列報道
http://bit.ly/2GTkoPF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抗風樹種 在 左下角- Youtube 的評價
基隆暖暖水源地本有一座濃密樹蔭夾道的秘境,人稱綠色隧道,卻在 105年九月底,在颱風來襲之時,遭挖土機將秘境前半段樹木砍伐殆盡,盡成黃土一片。歷經民眾抗議、協調,在社區團體「暖暖要幸福聯盟」、「左下角工作室」與在地臉書社團「暖暖好所在」號召下,暖暖人於十月下旬,發起「把樹種回去」自立造林運動,在該地種植七種樣貌、兩千棵的台灣原生樹種。於是,暖暖有了一座「希望森林」。一年過去,「希望森林」成了暖暖地圖上的新地標。

抗風樹種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評價
地球整體氣候異常,近幾年颱風形成又快又急,侵台機率也變高,已是必然發展且不可抗拒的趨勢。據公園處的統計,去年蘇迪勒強颱肆虐全台,台北市被吹倒計3500棵路樹全倒、1200棵半倒;今年剛走的梅姬颱風吹倒2649棵路樹全倒、1000棵半倒,光是這兩個強颱就已吹倒8652棵路樹,而包含樹枝損害的數字更高達3萬根!(詳見附件ㄧ)李建昌議員強烈要求工務局以「專案處理」的態度進行深刻檢討,把根本做好!
為解決颱風後樹損嚴重的問題,工務局彭振聲局長也認為因極端氣候未來勢必風災會更多,有鑑於去年的蘇迪勒風災,已檢討了39種樹種是較適合台北市。透過適度修剪、增大樹穴、鞏固支架保護現有的路樹,未來會加強選擇本土性、抗風性強、較無根腐病的樹種進行補種。

抗風樹種 在 榕樹 的八卦
台灣廣泛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平地及離島地區,是頗為常見的樹種,常見種於廟旁視為神樹。 榕樹抗風耐潮、耐旱耐貧瘠、耐修剪,綠蔭遮天,適作防風林、盆景、行道樹、庭園 ... ... <看更多>
抗風樹種 在 抗風桐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抗風 桐(學名:Pisonia grandis R. Br.)是紫茉莉科、膠果木屬常綠無刺喬木,高達14 ... 抗風桐能適應強光、乾旱和貧瘩等生長條件,是熱帶珊瑚島植被恢復的重要樹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