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父母要搞懂背後原因!】
很多孩子,動不動就用哭的,這一點常造成教養的困難,讓爸媽不知道如何溝通,什麼事都哭,也會讓大人愈來愈沒耐性。「哭」是一種情緒表達,但頻率太高變成愛哭小孩,可能有父母不知道的背後原因:
1、【孩子缺乏安全感,會愛哭】
沒安全感,孩子易焦慮,而易焦慮的孩子,很容易陷入負面思考,或想太多,引此就很容易從焦慮轉成哭。
➡️要解決沒安全感的孩子太愛哭,需要多擁抱他、多給他正向的遊戲經驗、多幫他把心中感受説出來、以及打破負向的「預設立場」壞習慣。
2、【孩子有感覺統合失調,會愛哭】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可能對感覺的輸入過度放大,例如吸塵器的聲音,有些孩子可能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又或因為大腦無法篩選及調節感覺訊息,當所有感覺同時進來,不加以過濾,通通處理時,孩子無法負荷,就容易產生情緒而愛哭。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感覺統合活動,但需要透過評估,了解孩子是那一類感官失調造成,如:「觸覺敏感」、「前庭敏感」、「聽覺敏感」⋯⋯等。
3.【孩子是高敏感兒,會愛哭】
高敏感的孩子,對於情緒反應是很敏感的,例如你罵哥哥,結果旁邊高敏感的妹妹反而先哭了;或者是家裡的寵物去世了,儘管過了幾個月,孩子還是老是哭,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起伏比一般人來得激烈,也比較不知道如何處理他們的情緒,所以,最終的行為就變成都是「哭」。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大人的同理,需要事前預告、完整的心理建設,更需要從日常的故事中去教育合理的情緒反應,例如:「可以哭,但不要大哭」、「可以生氣,但不要暴怒暴哭」,這才是情緒教育。
4.【孩子低自信、高自尊,會愛哭】
低自信的孩子容易退縮,對自己的看法偏向負面,因此容易陷入憂慮而哭。高自尊的孩子,通常不太能接受自己被批評或犯錯,所以會哭自己怎麼會犯錯,會哭抗議你怎麼可以亂批評我。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除了要有紓壓的方法,平常還要把「步驟簡單化」、「步驟分解」,以鼓勵代替責難,增加孩子的動機。也要建立對輸贏正確的觀念,增加耐挫力。
5.【孩子睡不好,會愛哭】
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讓人抗壓力降低、情緒起伏變大、負面想法增加,所以會焦躁易怒、無法專心,甚至愛哭。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調整作息。
6.【孩子營養不均衡,會愛哭】
維生素B群、碳水化合物、鈣和美等營養素和情緒穩定有關,所以當這些營養素不足時,就會影響孩子大腦的情緒調控,而愛哭。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調整飲食習慣。
7.【孩子自己不會解決問題,會愛哭】
哭是與生俱來的解決方法之一,肚子餓、尿布濕,只要哭,就會有大人來解決,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卻沒有任何解決方法時,可能就會回到用哭來處理。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家長引導問題解決策略。
8.【孩子的表達能力差,會愛哭】
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的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挫折時,就會用哭的,就算語言程度已經可以說出來,但表達能力還是可能因為情緒影響而降低。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需要加強情緒認識與敘述表達的能力,增加孩子閲讀能力、訓練孩子講在學校發生的事、讓孩子自己編故事,都是很好的方法。
🎁完整文章這裡存》https://ppt.cc/farRzx
愛哭原因這麼多,很多時候,我們常誤會孩子,所以,父母該對症下藥,小孩才能學會正向溝通,氣質才會變好,有沒有比較了解哭包小孩了呢?
#孩子愛哭 #沒安全感 #孩子焦慮 #情緒差 #表達能力 #敏感兒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付便秘,比優格更有效的方法是? 健康特搜員陳小恩報給你知! 您有便秘困擾嗎?根據調查,台灣有525萬 上班族 4天以上才上一次大號,或總要很出力、而且大出來像羊便便 日本有一項調查,找出一群已經克服長期便秘困擾的上班族女性。幫助她們克服便秘的好方法,前五名究竟是哪些呢? 第五名:多吃菇類和海藻...
抗壓力 方法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八卦
【孩子愛哭,父母要搞懂背後原因!】
很多孩子,動不動就用哭的,這一點常造成教養的困難,讓爸媽不知道如何溝通,什麼事都哭,也會讓大人愈來愈沒耐性。「哭」是一種情緒表達,但頻率太高變成愛哭小孩,可能有父母不知道的背後原因:
1、【孩子缺乏安全感,會愛哭】
沒安全感,孩子易焦慮,而易焦慮的孩子,很容易陷入負面思考,或想太多,引此就很容易從焦慮轉成哭。
➡️要解決沒安全感的孩子太愛哭,需要多擁抱他、多給他正向的遊戲經驗、多幫他把心中感受説出來、以及打破負向的「預設立場」壞習慣。
2、【孩子有感覺統合失調,會愛哭】
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可能對感覺的輸入過度放大,例如吸塵器的聲音,有些孩子可能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又或因為大腦無法篩選及調節感覺訊息,當所有感覺同時進來,不加以過濾,通通處理時,孩子無法負荷,就容易產生情緒而愛哭。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感覺統合活動,但需要透過評估,了解孩子是那一類感官失調造成,如:「觸覺敏感」、「前庭敏感」、「聽覺敏感」⋯⋯等。
3.【孩子是高敏感兒,會愛哭】
高敏感的孩子,對於情緒反應是很敏感的,例如你罵哥哥,結果旁邊高敏感的妹妹反而先哭了;或者是家裡的寵物去世了,儘管過了幾個月,孩子還是老是哭,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起伏比一般人來得激烈,也比較不知道如何處理他們的情緒,所以,最終的行為就變成都是「哭」。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大人的同理,需要事前預告、完整的心理建設,更需要從日常的故事中去教育合理的情緒反應,例如:「可以哭,但不要大哭」、「可以生氣,但不要暴怒暴哭」,這才是情緒教育。
4.【孩子低自信、高自尊,會愛哭】
低自信的孩子容易退縮,對自己的看法偏向負面,因此容易陷入憂慮而哭。高自尊的孩子,通常不太能接受自己被批評或犯錯,所以會哭自己怎麼會犯錯,會哭抗議你怎麼可以亂批評我。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除了要有紓壓的方法,平常還要把「步驟簡單化」、「步驟分解」,以鼓勵代替責難,增加孩子的動機。也要建立對輸贏正確的觀念,增加耐挫力。
5.【孩子睡不好,會愛哭】
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讓人抗壓力降低、情緒起伏變大、負面想法增加,所以會焦躁易怒、無法專心,甚至愛哭。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調整作息。
6.【孩子營養不均衡,會愛哭】
維生素B群、碳水化合物、鈣和美等營養素和情緒穩定有關,所以當這些營養素不足時,就會影響孩子大腦的情緒調控,而愛哭。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調整飲食習慣。
7.【孩子自己不會解決問題,會愛哭】
哭是與生俱來的解決方法之一,肚子餓、尿布濕,只要哭,就會有大人來解決,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卻沒有任何解決方法時,可能就會回到用哭來處理。
➡️因此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這件事,需要家長引導問題解決策略。
8.【孩子的表達能力差,會愛哭】
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的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挫折時,就會用哭的,就算語言程度已經可以說出來,但表達能力還是可能因為情緒影響而降低。
➡️要解決這類孩子愛哭,需要加強情緒認識與敘述表達的能力,增加孩子閲讀能力、訓練孩子講在學校發生的事、讓孩子自己編故事,都是很好的方法。
🎁完整文章這裡存》https://ppt.cc/farRzx
愛哭原因這麼多,很多時候,我們常誤會孩子,所以,父母該對症下藥,小孩才能學會正向溝通,氣質才會變好,有沒有比較了解哭包小孩了呢?
#孩子愛哭 #沒安全感 #孩子焦慮 #情緒差 #表達能力 #敏感兒
抗壓力 方法 在 Facebook 八卦
運動,也是對抗壓力的好方法⋯⋯
在家自我防疫類隔離,
等疫情過後,
重見我的人魚線吧!
#愈是不能的時候就要想怎樣才能讓生活加分
#沒事找有益的事做怎樣都不能浪費光陰
抗壓力 方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對付便秘,比優格更有效的方法是? 健康特搜員陳小恩報給你知!
您有便秘困擾嗎?根據調查,台灣有525萬 上班族
4天以上才上一次大號,或總要很出力、而且大出來像羊便便
日本有一項調查,找出一群已經克服長期便秘困擾的上班族女性。幫助她們克服便秘的好方法,前五名究竟是哪些呢?
第五名:多吃菇類和海藻,豐富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並列第三的:一個是不要過度節食,另一個是早上起床喝一杯溫開水。
第二名應該很多人都試過,那就是吃優格。乳酸菌幫助整腸,維也納大學的研究指出,每天吃200公克優格還能提高免疫力。
這麼厲害才第二,還有誰對付便便比優格厲害呢?
答案是:想便便就趕快解決。當你忍著不上,腸子也幫你忍著不蠕動,久了腸子變遲鈍,就不容易感覺到便意了。
試試看,便便可是頭等大事,想便就自在的去吧!
【吃對時愛台灣】 大白菜,秋冬季節盛於彰化、雲林一帶
大白菜中富含維生素C、鉀、鈣、鎂以及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維生素C是提高免疫力及對抗壓力十分重要的維生素,鉀能排出體內的鈉幫助預防高血壓,膳食纖維則能夠幫助整腸,改善便秘排出體內囤積毒素,此外,化合物異硫氰酸酯,則是近期十分受到矚目的成分。
根據美國范德比大學Sarah J. Nechuta博士研究,大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可減少罹癌風險,研究團隊更長期追蹤了4886名,發現大量食用大白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患者,生存率較高,乳癌復發的風險也降低了35%。博士表示,這種效果來自於十字花科蔬菜當中的吲哚、異硫氰酸酯等植物化學物質。
相關文章:
便秘就是累積毒素!日專家3招改善頑固便秘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608
吃錯纖維便便更不順!這樣吃蔬菜根治3類便秘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785
防癌效果僅次大蒜!「百菜之王」養肝排毒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133
健康大頭條: "大調查:改善便秘最有效的方法是..."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158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nRF1sFi9DY/hqdefault.jpg)
抗壓力 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你的生活充滿壓力嗎?
一想到工作就煩、一遇到人就想閃;
事情太多做不完、時間太少做不好;
情緒起伏非常大、易怒低潮睡不著⋯⋯
生涯、財務、關係、教養、家庭、健康問題,
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襲來,
還沒處理完,下一件事情就追上。
如果一覺醒來,問題就都解決,
事情全都按照計畫走,該多好~
你知道嗎?正是這些想法,才會讓你充滿壓力!
因為真正壓迫你的不是事情,而是你的想法~
壓力就像病毒,一直活在你的四周,
不會消失,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有些人會生病,有些人依舊健康。
關鍵不在於消除,而是有沒有具備免疫力,
啟動保護和因應的機制,帶領你穿越困境。
人生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總有起伏顛簸,
你無法叫大海不起浪,但你可以學著衝浪。
懂得提升「心理免疫力」,擁有對抗壓力的「抗體」,
你就能夠順利駕馭壓力,風雨再大都能平安度過。
同時,學會運用壓力,激發身體賀爾蒙,
讓你變得更專注、更有動力。
從此不再玻璃心、被滿滿的焦慮給淹沒,
該做的事情能做好,該放的假好好享受。
【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集合嘉玲老師多年實務經驗,發展出五大壓力策略:
「重新連結身體」、「提高自我掌握度」、「培養心智專注度」、「與不確定共處」和「優質人際連結」。
幫助你真正了解壓力,長出壓力抗體,照顧你的身心靈,內外都平靜自在。
適合對象:
1. 覺得生活充滿壓力,想要學會放鬆
2. 想要培養心智強度,不怕面對逆境
3. 期望自己從容自信,勇敢迎接挑戰
4. 拓展個人挫折忍受度,不再玻璃心
5. 找出核心信念,不再被小劇場綁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YT1fDZYmTc/hqdefault.jpg)
抗壓力 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穿越壓力的五個方法」。
想像一個情境喔,如果你要面試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進行一場眾人矚目的公眾演講,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壓力吞噬呢?
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者是運用很多朋友給你的偏方,拼命的給自己洗腦說:「我是最棒的!」這些有用嗎?我想你可能會嘆一口氣,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喔!
心理學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透過實驗研究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情況底下,適合的自我調整。
密西根大學有一個「情緒自控實驗室」,它的主持人,叫做伊桑・克羅斯。他設計的一個實驗,你聽聽看喔。
他先請一群受試者,準備「夢幻工作」的面試,並且說出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接著呢,讓他們在面對面試官之前,先花三分鐘感受一下,自己焦慮的感覺。
實驗人員請第一組人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特別強調喔,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關鍵在那個「我」。
而第二組呢,要他們開始去想:為什麼約翰啊、瑪麗啊;這個約翰、瑪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為什麼裘凱宇會有這樣的感覺?
試著從第三者的敘述角度,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拉開一個距離去表述自己的狀態。然後呢,接著請他們面對一個面癱的面試官,就是撲克臉、面無表情的喔。去說說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
結果發現了什麼呢?這些「拉開距離」的組別喔,就是用第三人稱的拉開距離,他得到的分數、評價會比較高。受試者的本人,自我感覺也會比較好、比較不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喔,無論面試前、還是面試後;這些人呢,比較不會有那種「完蛋了、真的砸鍋了、挫賽了!」這種負面的信念。
所以,回到你身上,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怎樣,「拉開距離」都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喔。
就算你已經度過了眼前的危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同樣的負面事件,自己的內心,也會比較平靜,不會一直在心裡糾結著。
甚至於,延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這種「拉開距離」的方法跟感受,它的效果是可以很持久的。就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抗壓力,都會變得比較強。
其實呢講白了,這個就是一種「旁觀者清」的效果。有時候呢,我們會給別人的建議,會比自己在海景的第一排,去面對那個問題會更容易,也更客觀。你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給別人的建議,還挺有智慧的。
所以呢,在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暫時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位置,已經被許多行為科學的研究證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體來看哦,要怎麼樣「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呢?今天這一段影片,就是給你具體的做法。
有五個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喔!
第一個就是,把你內在的語言,從「我」換成「你」。比如說,你可能會告訴自己說:「『我』很擔心下午的會議,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以把這句「內在對話」換成:「『你』對於下午的會議,感覺到緊張,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能會發現喔,因為這樣的方法,轉換敘述的角度。你就不會因為一直陷在「我」的那種主觀視角裡面,而變成是負面情緒的無限迴圈、無限循環。這是第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從未來的一個時間點,往回頭看。
你想像一下自己喔,坐小叮噹的時光機到未來,你從那個時間點,回頭看現在的狀況。比如說,一個月以後或一年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真的這麼在乎嗎?或者是這件事情,還會有那麼嚴重嗎?
就好像是喔,我們小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一個玩具跟別人打架,但是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你連那個玩具到底是什麼你都忘了,你根本都不在乎嘛!
所以,有時候很有趣的是,要透過未來的時間點回顧,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比較能夠平常心。而這一份平常心,拉到現在此刻的壓力情境跟任務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出相對適當的呈現跟調整。
那麼接下來我們談第三個方法,第三個方法就是「切換到別人的角度」。
剛剛是用時間的概念,把自己放到未來;而現在是用空間的概念,把自己切換到別人的角度。如果同樣一件事情,別人來看會怎麼想?
如果這個人是某某某,比如說,如果是裘凱宇,如果是凱宇老師,或者是某個你在乎、你重視的人,他們會怎麼想?甚至於,如果這一個人是陌生人,他又會怎麼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什麼呢?我們可能在人生裡,都有那種出醜、狗吃屎的這樣的經驗。當你在路邊不小心踉蹌一下、跌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你會覺得呢,這個所有人都在看,然後呢自己糾結在乎的要命。
可是呢,你換一個位置。你想一下,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人跌倒;你看到有一個人,用很醜或者是很好笑的姿勢,仆街在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你而言,是不是頂多笑一笑?
笑完之後,過幾分鐘你還記得這件事嗎?你可能根本就忘了,甚至於你回顧自己一天有發生這件事,你可能根本一點都記不得,甚至於完全不在乎,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放到我們眼前的一個壓力情境,如果你能夠試著,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陌生人的位置,或某某人的位置。你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自己在糾結的,可以放下了。
而這一份「放下」,並不是用自我洗腦的方式,而是一個你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換位到別人的角度,發現其實可以不在乎。
好!那接下來我們談第四個方法。第四個方法叫做「模擬那個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
假設呢有一個「存在」,他一樣是你。差別只是在於,他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但是他擁有你一切的共同記憶,跟共同感受。那這樣的一個智慧自我,會怎麼樣看待你眼前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喔,不僅可以幫助你「拉開距離」,又能夠讓你用原本的經驗,來幫助你自己。其實有時候喔,從這種「智慧的自己」來看自己,曾經推出過的影片,我做了很多影片嘛!
那有時候心裡就有一種感覺,是哇~這一段真的不知所云、不知道在講什麼,真得有夠爛啊!可是呢,當我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的時候,我相對就比較不會糾結。
因為我就會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個成長跟發展的過程,誰沒有爛過?誰沒有沒有經驗過?那當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放下這些糾結之後,我就第一個,比較能夠不被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的想像限制住。
第二個,我比較能夠有勇氣,面對現在跟未來。所以試試看,如果有一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那些你覺得過不去,或者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最後一個方法,第五個叫做「想像給最好的朋友,你的摯友的良心建議。」你可以問自己喔,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往往有時候,做這樣的一個「距離的切換」, 或者是做這樣一個身份的調整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人生把自己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實也是合理的。
可是有了這個角度之後,很多你原本糾結的,或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你起碼會知道,現在的第一步,或者是或許從什麼樣的方向調整,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部份。
所以我們來整理一下喔,這五個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把你的內在語言,從「我」換成「你」。
第二個,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往回頭看同樣一件事。
第三個,試著切換到別人的角度,甚至於是陌生人的角度。
第四個,模擬一下,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這件事。
第五個,你可以想像給最好的朋友良心的建議,那會是什麼。
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我經常在「高難度對話」的課程裡面,提到的「前提」與「背景」的概念,是相呼應的。
當我們呢,都用第一人稱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覺得」,就是「我覺得」跟「應該」的思維裡面。
這樣子呢,其實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循環,尤其惡性循環。負面的情緒啊、壓力啊、挫折啊…這種狀況,就很容易糾結在那裡。
當你已經先「覺得」一切都「應該」會朝向不好的方向的時候,這時候你跟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啊!因為你在你「自己」裡面,你沒有跳出來嘛!
所以呢,「拉開距離」就是幫助自己看見「前提」與「背景」的具體方法。希望呢,你能夠透過這五個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期盼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想穿越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一樣面對我們的人生,一個最有限的資源,叫做「時間」。我們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最優化的身心模式。
所以呢,『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自己大腦運作的核心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讓你跳脫出,無論是拖延還是工作狂,這種兩極的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很期待你的參與,更期待你的發現,能夠跟我們一起做分享。我相信無論是在線上平台,還是實體教室裡,我都能夠很快的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H3-JSvKuA/hqdefault.jpg)
抗壓力 方法 在 【好葉】5個高效抗壓法- 第四個真的很有效! - YouTube 的八卦
【好葉】5個高效抗壓法- 第四個真的很有效! ... 5个轻松减压法| 快速消除 压力 ... 為什麼有錢人會這樣做?5個加快財務自由的 方法 | 就是艾理財#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