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博雅當選感言】
今天晚上,大家不太高興。
因為,台灣正在發生很多重要的事。
這些事的發生,並不完全是我們所願的。有很多並不是我們主動挑起的。
但這些結果會讓很多人覺得很沉重。
所以,今晚,我想拜託大家一件事:
請各位在今晚,至少關心一個同志朋友。
你可以寫封信給他,打個電話給他。請你至少關心一個你身邊的同志朋友。
公投整個過程,已經對很多同志朋友造成很大的煎熬。
今晚,每一張反同的選票,都是在跟每個同志朋友說:世界上有很多人,不認同你做為一個社會上的公民。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每個人都站出來,跟你身邊的同志朋友說:
沒關係,我在這裡。我認同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公民。我認同你不僅作為我的朋友,而是認同你跟我們有一樣的權利。
我們只是還沒走完那最後一哩路,未來大家一定要一起走下去。
雖然這世界有很多惡意,但是,大家別忘了,還有三百多萬對同志友善的選票。
其實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愛著同志朋友的人,只是距離有點遠,不一定感受得到。
透過新聞、媒體,一定會有很多惡意鋪天蓋地的湧上來。所以,請你用一個最真實的方式,告訴你身邊一個同志朋友:
我愛你,我會一直陪伴你。
這是今天第一件要拜託大家的事情。
以下才是我的選後感言。
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感謝一直以來幫助競選活動的所有夥伴。
首先第一位就是奕萱。奕萱三年前開始就是我重要的員工,如果要我為這三年來的競選做總結的話,就是一句話:這三年,如果沒有吳奕萱,就沒有現在的苗博雅。
另外還有一位重要的夥伴是育昕。台灣有句話說「如果你要毀滅一個人,就叫他去選舉。」我深刻體會到這樣的煎熬。尤其在倒數三個月,很多壓力、摩擦、拉扯。這三個月的衝刺期,育昕一肩挑起很多事,這是我從沒想過21歲的人可以承受的事。
還有很多重要的伙伴,子婷、沛芸、宗倫、丁嘉、芳妤。
我的團隊夥伴加入我們,都不是因為我給很高的薪水,或是我是兩大黨提名穩當選的議員。
在我這裡工作,是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當中,永無止境地向前摸索,尋找新政治的可能性。
這個過程對很多人來說很痛苦,但我的團隊夥伴都努力到現在。
拜票時,選民都會說我才31歲很年輕。但,我的團隊平均年齡甚至沒有超過23歲。
這在保守的大安文山區,一個沒有席次的政黨,我也不是政二代,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如果今天有任何好事,我想都是各位夥伴集體的努力。
今晚發生的好事,並不是苗博雅當選。
而是因為苗博雅當選,樹立一個新政治的標竿。
新政治的價值是什麼?這次選舉,我們慢慢在找到這個答案。
苗博雅的選舉證明一件事:一個31歲的候選人,沒有大黨提名,經費只有區區兩三百萬,不願針對某些他一直堅持但大家不喜歡的價值作出妥協,常在有爭議的議題在社會上發酵時,站出來說話,而且他在選舉最後衝刺期,沒有貼任何市長候選人。
這樣的候選人,竟然可以在台灣最保守的選區,得到選民的肯定。而且名次還蠻前面。
我想,這可以為往後的打著新政治的青年參政設下新的標準:
我們夠堅定,不投機,而且我們可以取得勝利。
未來,有任何候選人說「要為了選票妥協,我要先選上再做事」大家就可以問他:苗博雅堅持理念都可以選上,你為什麼不可以?
今天大家共同打造新政治,我們一起證明不投機、不違法、不靠關係、不媚俗的選舉方式,也可以當選。
對我來說,這是今晚發生最好的事情。
過了今晚,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我們找到新政治的選舉方式,但我們還沒有找到新政治問政的方式。
未來我們能不能繼續我們相信的價值?能不能把價值帶進保守的台北市議會,把主張的價值往前推進?
這是很嚴峻的挑戰。
從2016大選到今晚縣市長開票結果,告訴我們勝選並不意味改革完成,勝選只是意味著開始改革的可能性。保守勢力隨時會反撲。
我們會看到,勝選後的改革,使人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樣的代價可能會使人從此害怕改革。
所以未來每一天,我們仍需要大家一起繼續相信,跟我們站在一起。
並不是當選了,改革就不會再接受更多挑戰,相反的,未來的路會非常崎嶇,非常顛簸。
懇請每個支持苗博雅團隊的朋友,繼續跟我們站在一起。
如果有不滿意的地方,辦公室大門隨時敞開,我們會認真改進。千萬不要因為挫折,而放棄改革的信心與影響。
台灣四百年殖民歷史中,台灣人是一群很溫和、順從又很勇敢的人。明天開始,我們肩負擔子更重。
接下來,因為蔡英文總統請辭主席,以及國民黨保守民粹勢力興起,必定造成藍綠兩黨內部一波新的權力鬥爭。
在兩大黨內亂的情勢下,本土第三勢力,反而有機會成為台灣政治穩定向前的重要力量。我想這是所有第三勢力始料未及的發展。
原本大家想像的本土第三勢力,應該是要站在進步價值的最前沿,帶領這個社會往前進、向前衝。但當兩大黨都陷入2020總統大選的混戰,能真正持守價值,穩住政治光譜座標的,就是本土第三勢力。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歷史責任。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假設我們對台灣本土力量有所期待,我們勢必要在短短一年內,拿出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信任的問政結果。
我們需要時間學習,我們可能會犯錯。但全國都在看。如果國民黨不值得選擇,民進黨也不令人滿意,人民能不能從本土第三勢力找到希望?我們這些議員當選人的問政表現,是能不能說服選民最重要的關鍵。
今天非常謝謝各位選民願意讓我承擔這個責任,我也希望今天所有當選的本土第三勢力議員們,一起來承擔這個改變台灣政治版圖的責任。
我們能不能繼續堅守我們相信的價值?這是我給自己的功課,我也希望其他一起當選的第三勢力候選人,我們可以一起考好這場考試,一起交出令人民滿意的答案卷。
我知道很多朋友對今晚失望。
我們確實可以失望,但不能絕望。我們可以有點灰心,但不能放棄。
台灣的未來跟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我們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也不可以放棄台灣社會,我們明天開始,一起努力。
今天,請至少關心一位你身邊的同志朋友。
你的關心非常重要,因為那是他們唯一可以接觸到世界真實的力量,請大家相信自己的力量,請大家相信台灣。
謝謝大家。
投機先要溫功課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無所謂失敗,而只是經驗而已。」~扎西拉姆.多多
我粗淺的經驗是,無法容忍自己的錯誤與失敗的家長,比較無法接納孩子的錯誤與失敗。然後,越是期待自己完美的家長,過得越不開心,也讓孩子不開心。
不少家長要求孩子要「不貳過」,儘管家長坦承連自己都做不到「不貳過」的標準。有些家長的要求,基本上不夠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或者不了解人性,像是講了一遍就要會做,即使沒有示範,或者根本示範不出來。然後用非常敷衍的方式要孩子「自己想一想」,但又沒有後續的指導與討論。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種認知的養成,在我們社會上主流的教養氛圍下,就變得不奇怪了。
我也跟家長們討論過,我們花在訂正錯誤、改善缺點方面的時間,遠遠多於注意曾付出的努力、維持與擴大優點。即使我們都知道,努力與優點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本,一個人要能全才、無缺點實在很不容易(甚至根本是一種妄想),花大量時間在改善缺點方面,不但壓力比較大效果也相對不好,而且排擠了維持優勢的時間。
我也看過不少,除了學校課程之外,又同時上不少才藝課的孩子。然後,孩子無法應付甚至是連大人都有困難的學習量,就被指責為懶惰的狀況。
家長常是先想像一個理想的完美形象,然後逐步幫孩子扣分。而不是在孩子健康快樂的基礎上,看見孩子一次努力就給一個掌聲。
--------------------------------------------
【安琪拉‧達克沃斯】
永遠有機會再試一次
說話的方式是培養希望的一種方法。不過,以身作則可能更重要,我們應該以行動證明我們真的相信人是有能力學習更好的。
作者兼社會運動人士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曾說:「孩子向來不擅長好好聽大人的話,但模仿大人倒是很有一套。」這是李文最愛引述的話,我看過他在好幾場KIPP 教師培訓班以這句話開場。
心理學家朴多恩(Daeun Park)在我的實驗室工作,她最近發現事實真的是這樣。她花了一年時間研究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她發現如果老師給成績好的學生特殊待遇,並且強調他們和其他人的差異時,會在無意間灌輸小學生固定思維。那一年間,學生會漸漸偏好簡單的遊戲和習題,「為了獲得許多特殊待遇」。到了年底,那些學生比較可能認為「每個人有固定的智力,大致上是維持不變的」。
同樣地,杜維克和合作的研究者也發現,家長看到孩子犯錯時,如果表現出「犯錯是有害、有問題」的反應,孩子比較容易養成固定思維。即使家長自己說他們有成長思維,結果還是如此。孩子無時無刻都在觀察我們,模仿我們的一舉一動。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企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珍妮佛.查特曼(Jennifer Chatman)和合作研究者最近調查財星千大企業員工的思維角度、動機和幸福感。他們發現,每家公司的內部對思維都有共識。在固定思維的公司,員工會認同以下敘述:「說到成就,這家公司似乎認為人有一定的天分,能改變的程度不大。」他們覺得公司只重視少數優秀員工,對其他員工的發展不太在意。這些受訪者也坦言他們會為了升遷而隱藏祕密、投機取巧、搞小動作。相反地,在成長思維的文化中,員工表示「同事值得信賴」的比例高了47%,認為「公司鼓勵創新」的比例高了49%,認同「公司支持冒險」的比例高了65%。
你如何對待表現優異的高成就者?別人讓你失望時,你的反應是什麼?
我猜,無論你多認同成長思維,你在不知不覺中還是會從固定思維出發。至少,杜維克、賽里格曼和我是如此。例如,我們指導的研究生提出不夠水準的研究計畫時,我們都知道我們想要怎樣回應,我們都希望當下的直覺回應是平靜、鼓勵的,我們都想對錯誤抱持「沒關係,從這裡可以學到什麼?」的態度。
但我們都是凡人,不免會感到失望,會顯露出不耐。在評斷對方能力時那一瞬間的懷疑,讓我們暫時忘了更重要的任務:想出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現實情況是,多數人的內心除了有成長思維的樂觀,也有固定思維的悲觀。認清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容易犯下只改變口頭說法,但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和行為都沒改變的毛病。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第一步是注意自己是否言行不一。當我們無意間落入固定思維時(每個人都會),只要承認「跳脫悲觀、固定的世界觀」真的很難就好了。杜維克的同事蘇珊.麥(Susan Mackie)常和企業執行長合作,她鼓勵他們幫自己內在的固定思維角色取名字,以後遇到狀況時可以說:「糟糕,我今天又把控制狂克萊兒帶來開會了,請讓我重來一遍。」或「負荷超量的奧麗維亞又忙昏頭了,你可以幫我一起思考這件事嗎?」
總之,培養恆毅力需要認清一點:人有能力變得愈來愈好,漸漸成長。就像我們想要培養跌倒再爬起來的能力,當我們周遭的人嘗試某件事,結果卻不如人意時,我們也應該相信他們,因為永遠還有機會再嘗試一次。
.
以上摘文自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310
.
延伸閱讀: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歷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1598154336867537/…
.
--------------------------------------------
【免費報名】療癒誌工作坊
https://www.facebook.com/…/a.35644574111…/1536991156391479/…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
博客來三本一套75折(即日起至8/3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投機先要溫功課 在 Facebook 八卦
據報導,20多年沒有調漲價格的平民食材各式豆製品,3月起全面調漲,豆腐漲價2成,豆乾漲幅約16.7%,餐飲是否跟進反應食材價格,值得觀察。
說真的,黃小玉漲,油價漲 ,運費也飆漲,導致通膨升溫,豆腐漲價可能只是第一槍,接下來有可能看到其他物價也出現漲勢。
老實說,抗通膨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資股票,當然,ETF、基金等,只要能相對穩定獲利,打敗通膨的標的,大家都可以參考。
不過,房地產不在此列,原因很簡單,我之前說過,房產這幾乎僅限富人的遊戲,對普通人門檻太高,且若你不能一次付清,還要為了房貸失去生活品質,你買的就不是資產,而是負債,更不用提房屋還會折舊。
如果你只是想找個地方居住,你不需要佔有房產,只需要擁有房產的居住權就好,不用再繼續增加共業。
此外,投機性和槓桿較高,或是看不懂的商品,建議心臟不好、技術不夠,或手腳不夠快的朋友們不要碰。
畢竟,抗通膨的重點在於穩定獲利,因此,學好總經投資,理性且有依據的進出,找對產業趨勢向上的標的,從低位階分批佈局進場,並且需要耐得住寂寞有信心的抱著,才有機會賺到波段獲利。
如果你不懂這些,沒有做功課,隨便跟著媒體報甚麼就傻傻進場,被<靈魂鎖>操控的你,可能就會先把老本賠光…
開始讓「總經知識變現」吧! 《總經投資》就是你在亂世的防彈衣和印鈔機...
→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https://bit.ly/3mrZLNQ
----------------------------------------------------------------
20多年沒有調漲價格的平民食材各式豆製品,3月起全面調漲,豆腐漲價2成,豆乾漲幅約16.7%,餐飲是否跟進反應食材價格,值得觀察。
豆腐原料是黃豆,台灣大多依賴進口,過去半年芝加哥黃豆期價格上漲48%,最新報價是每英斗1412美元,國際黃豆價格上漲,是這波豆製品漲價的主要原因。
20年首見!黃豆期價大漲 豆腐豆乾跟漲2成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zmEv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