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一整個世代的人,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習慣晚報戶口。也因此身分證上的時間並不是真正的生日,如果沒有習慣在使用農民曆慶生,漸漸的也就不再在意自己真正的生日,在心裡底層會不會也漸漸不認為自己的出生是要被「慶祝」的呢?
我小時候看西洋電影中,生日都要有派對,都是歡天喜地的慶祝著,但在亞洲社會當中,傳統的觀念裡,除了喜獲麟兒以外,出生似乎並不是那麼值得被歡慶的?倒是活到了一定年歲之後便會開始有六十大壽、八十大壽了。
我想那是一種求存吧?活下來了才值得慶祝。
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跟大家分享到,其實我們常常在說「頭腦非自己」,事實上,頭腦也是為了讓我們活下來,在它可以理解的範圍內,依照它的設計回應這個世界。
我爸爸就是如此的。有許多朋友可能在Clubhouse聽過我分享,我家沒有在過生日的,也不知道爸爸的正確生日,爸爸過世後根本也無法再去問他。憑著不甚正確的資訊和記憶,我一直在猜測他到底是4/1顯示者,還是4/6顯生。
這當中有非常多的馬後砲,我不斷試圖用他過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來合理化他可能的設計,這當然完全是一個反過來的對號入座,是我自己都不認同的行為,所以我鼓起勇氣聯絡了許久未見的奶奶,希望老人家的記憶可以比我可靠,至少依稀記得爸爸正確的生日。
結果老人家記憶超級好XD 奶奶清楚的記得爸爸的農曆生日和出生時辰,雖然很可惜無法精準到分鐘,但是還好在時辰內並沒有變化,已過世的人也不用擔心PHS不正確的問題:P
而今天就是爸爸的生日,他是一個3/5人生角色的投射者,只有一條通道 18-58,輪迴交叉:服務。
#是的我家有服務_張力_動盪
這種恍然大悟與過去那種盲猜、對號入座完全不同,人生過往回憶都串起來了。看著他的設計,我明白了他人生為什麼有著滿滿的懷才不遇、他為什麼會藉酒澆愁、為什麼沒有辦法與家人好好相處,為什麼我跟他唯一共同話題是針貶時政,又為什麼我總是覺得自己跟他相斥,卻又那麼的相似。
「發起」這個概念,在我七年前第一次聽到人類圖的時候,我是從爸爸的行為舉止去理解的,我認為他整個人的人生就是發起的代表,所以當我看見他是一條通道的投射者時,那個不被看見的苦和怨和酸,跟著我的記憶,在我眼角淚水裡浮現。
爸爸走的很突然,我回想起最後一次跟他的談話,是我們一起開車從新竹回台北,當時的我因為工作上的瓶頸,我難得開口問他要怎麼做才能讓主管看見我的積極和努力?我想這輩子在事業上經歷過大風大浪、永遠都是主管和老闆的他,可以給我最好的建議。爸爸愣了一下,告訴我:
「你的努力不是為了要讓任何人看見,你只是做著你擅長的事情,因為你做得很好也做得很開心,你就會被看見了。」
我也愣了一下,我沒有想過他會給我這樣的意見,我以為他會告訴我讓老闆喜歡的秘訣。我默默地不說話,下車說再見時,爸爸拉住我,露出難得一見的為難,再次叮嚀我:
「不要硬要出風頭,也不要想著要立刻成功,成功不是在一開始就會發生的⋯⋯」
當時的我揮揮手就離開了,我以為這次的談話我沒有收穫,而那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的聊天。
但我現在懂了,來自投射者的智慧,謝謝你,生日快樂。
#圖片來源:Exceptional Tax Services
---
手動置底:
最新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916596868687243/posts/1538602773153313/?d=n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
「投射者 老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Facebook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吳光頭 Youtube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新聞] 傳拓荒者考慮交易探花籤西蒙斯可能成搭- 看板NBA 的評價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投射者不想上班又不適合創業,該怎麼辦呢?【 越獄倒數60天 ... 的評價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人類圖《關於投射者的等待被邀請》-談話篇- 星座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投射者 老闆 在 投射者媽媽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投射者 老闆 在 Facebook 八卦
《苦澀實驗》
最近,在職場過起苦澀的日子。對,在所謂正確的職場,還是會有讓投射者感覺到苦澀的邀約。
那一開始不要接受不就好了?職場打滾又不是一年兩年,是快要二十年,總會學到一點點以退為進、欲迎還拒的技巧吧?
可能是修得還不夠。然後,職場常態是,有些邀約,被包裝得客氣,”Would you please….”,真正的意圖其實沒在跟你客氣:”You go to do….”。不是洽詢,是命令。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會讓我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35歲以前,還很堅持知人善任這個原則,不懂得正確使用我,那何必再合作?士為知己者死,我沒有想浪費生命在消耗我的人身上。35歲以後,生活突然張牙舞爪起來,包括接踵而至的各項金錢支出,房貸、學雜、安家…族繁不及備載,也包括了血淋淋的職場現實:看重新鮮的肝、更勝歷練的腦。我於是脫胎換骨成,一個在職場上「珍惜自己位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從前我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戀棧,油條,很孬。
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矛盾,骨子裡我仍然高風亮節,但我知道,在過得起瀟灑的日子前,我得先彎腰存活,把一些基礎準備好。人生下半場,與其當一個盡情的人(那是我在上半場最擅長的角色),我更希望少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
而且,那些命令,打著邀請的旗幟,周而復始地在我的職涯中出現,到底甚麼意思,我也想搞懂。這會是一個hint嗎?還是一個將我的路途,從此帶往不同方向的邀請呢?
簡言之,我是一個負責替組織進行內外溝通的人,讓訊息好好地被說,也幫助品牌聽聽大家都怎麼說。我的工作,和許多人都會站得極為靠近,某部分也應證了我這十年以來的輪迴交叉主題:「極端」,和人們相處融洽,化解歧異,使他們愛屋及烏,是我熱愛的事。
但也因為跟人群站得近,對於我的職責,連帶也產生了極為多元的闡述和擴張空間:比方說,銷售,能不能叫好之後也叫座呢? 也比方說,預測,接下來到底會流行甚麼,讓大家瘋狂搶購,你能分析一下嗎?
曾經,有個我很看重的主管對我說,妳把自己看得太保守了,能夠推廣理念的人,必定能夠帶動其他的東西,銷售、人流、回購,化腐朽為神奇。為什麼要把自己只當成一個溝通的人呢?妳有沒有想過,妳可以憑藉不同歷練的累積,有天變成管理眾人的人,就像我。
ㄜ,我得說,當我的耳朵聽到銷售這兩個字,就自動關上了。即使他對於我的期許,不僅動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可惜,我志不在此。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我的數學程度大概只有小學五年級,可能會把公司賤賣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傻數鈔票吧。)
而包裹著如此期許的邀約,反覆出現了好幾年,前些日子再度被提到我耳邊的時候,我決定,要和這個宿命直球對決。我準備接受這個邀請,也形同對自己發起了苦澀實驗。
都說投射者如果應許了錯誤的邀約,最終將會收獲苦澀。我想知道,苦澀只能作為抵禦錯誤邀約的保護機制嗎?還是它有其他的意義想告訴我?
我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好,收到,will do。
過程當然是很曲折的,還很辛苦,有一種旱鴨子划水的尷尬。也是在笨拙感油然而生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我以為的、或我宣稱的那麼「具有彈性」。我的思考模式、執行技巧,跟著我自豪數十年的老經驗,一起逐步變老。許多被我一口咬定不可能的事,其實仍有可為。只是我的方式太舊、身段太硬。
看我笨拙的起手式,同事很過意不去,頻頻向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付我委屈了的樣子。說實話,開始時我覺得一萬個委屈,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把溝通的本位做好,導致必須用其他的方式,來證明部門的功能性價值。後來,她隨口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讓我立刻沉靜下來,「我知道,就結果論來說,這的確不是你的責任,也很難因為你做了甚麼,局面就有所扭轉。很多事情,就是『過程』,我們把『過程』好好走完,就好。」
好,別過度執著於「結果」,來拆解「過程」彩蛋吧。
爾後,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了解銷售的各項環節,東西賣得不好,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來自赤裸的人性,這是過去在設計高大尚的溝通campaign時,我很少碰觸或深挖的。
覺得卡住了,我就走出辦公室亂逛一氣,看隨性的快閃店、看豪奢的精品間、也沒放過剛來台灣拓展的文青小食據點,閱讀大量的書,從商模開發、文案力到記憶術,龐雜得一蹋糊塗。這些看似與我被交辦的功課毫無關聯,卻是投射者喜歡與擅長的事,觀察,歸納,反思,漫無目的地接觸全新的刺激。我把探射燈對外調節到最大亮度,看有甚麼會彈返回來。
彈返回來的,除了一些新的靈感,更有對於職涯定位的洞察。以及盤根錯節的恐懼。恐懼自己不夠能力,去做範圍以外的事。頭腦包裝出來的說法是,「我堅持初衷」。事實是我害怕嘗試未知後的失敗。
這些年來往往返返的職場本題,說穿了就是這樣。在初衷之外,你願意釋出多大的可能性?以戰勝妄自菲薄的預設心態呢? 會不會,關於職場裡「錯誤的邀約」,我太無限上綱了?這段時間,我不斷反問自己。
職場,比年輕、比價格、比經驗、比勞力;同時比膽大、比彈性。會覺得苦澀,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發起或接受了不應該由自己起始的proposal。但換個角度來說,由苦澀中累積出來的,讀空氣的能力、等待或搓合時機的身手、三折肱而成良醫的見聞,也成就了投射者洞見觀瞻的立足點。
苦澀實驗的結果,證明了,這項作業的確不該在這個時候,由我主導。不過,職場有時看重的是,過程中所展現的can do attitude。結果反而其次。問我覺得心裡苦澀嗎?當然啊,as always。
不過,我學到了一個消化苦澀的方法,那就是,把這段摸索的歷程,挑個好的時間,像case sharing一樣,分享給上位者了解,不要以為老闆萬能而無所不知,還會讀心術,沒有,他們忙到太關心眼前的事,而忽略外面還有一整個世界。讓對方知道你在過程中的碰撞,你新開發的可能,你在現階段的限制。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正確邀請與使用你。
我覺得,投射者在職場中的苦澀,在所難免。若真如此,何妨讓苦澀發揮它最大的利用價值,從苦澀中篩濾與精煉出自己的本質和潛能,也形同為正確的邀請,做好前置準備。
苦澀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投射者 老闆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八卦
《勿承諾》
投射者好友離開上一份扭曲的工作之後,等待了一段時間,重新接到懂得珍惜專業的工作邀約。
新的公司很器重她,給錢、給空間,看重結果、也尊重在過程中的創意展現。整體來說,是穩定又自由的正確邀約。
遇上伯樂,好友自然全力以赴,上工不久便四處參加會議,被各部門追著下單,短短兩周,交出四份大型企劃。
她在Line上跟我說,我現在知道妳之前的感受了。人人都想上船,等著被載往成功的彼岸。
形容得很貼切,畢竟我們在職場的經歷雷同,陰溝翻船又谷底翻身,對於陽光普照不免特別渴慕,於是在烈日下拼命耕作,以茲證明我們是夠好的農夫。
看著她剛剛獲得一片良田,我想對她說的話,有很多。想了一想,還是長話短說吧,驗證人生,是很個人的事。我回了:「很替妳開心,別忘了妳的意志力中心沒有顏色,感動可以,勿承諾。」
打出「勿承諾」這三個字,手指頭帶著猶疑,反應了心底的不能置信,空白意志力中心的職場應對守則,怎麼三個字就打完了。
而在任何事情都被視為commitment的職場,「勿承諾」感覺上會死無葬身之地。又或者僅屬於某些高層不沾鍋的特權,跟自己毫無關係。我,就是owner啊,要怎樣「勿承諾」。
安節雅的新書,雖然著重在兩性議題,重溫各大能量中心的時候,還是令我有五雷轟頂的感受:「意志力中心是一顆引擎,若裡頭沒有能量,便沒有能力完成承諾的事,所以連『我試試看』、『我盡力而為』這類的言語都有同等的份量。」的確,職場上,雖不見得每一題都必須回答I’ll do my best,總還是免不了需要表明決心或戰鬥力的時候,所以,I’ll try my best、I will figure it out ASAP,大概就是多數人時常會說出來的話。
明知沒有能量承諾、卻還是給予承諾,結果也未必全是壞的,我有不少職場的承諾,都是在非我狀態之下說出口。這讓我獲得檯面上的光榮,而身體陷入類甲亢的運作,達標之前過度緊張,達標以後過度亢奮,萬一失敗,尾隨而來的就是過度自責與過度否定。這加速了消化系統的負擔,每個周一必拉一整天的肚子,胃壁和食道經常處於發炎狀態。
身體是誠實的,會明確反應我們的心態,心態偏頗,健康也跟著歪斜。過了好幾年傾頹的日子,我在這一兩年慢慢學著,如何勿承諾。
一開始很抗拒,從小家裡的教育就是訓練我,君子重然諾。現在突然要把承諾的話語權拿走,心裡老是無法踏出那一步。後來,我改成這麼想,勿承諾,就是不把話說死,不輕易首肯自己不確定的事。這不也是一種負責嗎?如此心裡便好過很多。
職場常常會有那種,上面指派下來非你莫屬的特案;同儕之間,也不時會有一些,超乎你預料與現階段能力的戰帖,老闆與同事看著你,把大概的狀況解釋了一下,該問的問題你也暫時得到答案了(懸疑的仍然懸疑著),輪到你該說些甚麼了,來結束會議、同時使少數意志力中心有定義的人安心,這時候,勿承諾、同時又可全身而退的同義詞有哪些?
有幾個我測試過,頗為受用的語句是:
「明白,但這個案子的幅員遼闊(盤根錯節/環環相扣),還有好幾個面向,我會回去好好消化(研讀/思考/檢視)一下。有問題我會再來請教你。」→你盡到應有的職責,說明接下來你確實會做些甚麼,但不保證絕對會產出甚麼。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有個不同的想法,你願意聽聽看嗎?如果要達成這個目的,有沒有可能往其他方向來做?也或者,我們會需要其他的資源。」→不需要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適度提醒對方,不是所有任務,都是統包概念,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會需要資源與支持。
我知道,來自老闆的指令,很難模稜兩可,我通常會回到自己角色的本質,來和對方聚焦期待值,而不是先說Yes,「老闆,我懂,回到溝通本質來看,能見度是Basic,不過,促購、回銷這些指標,會離得有點遠。如果優先排序是實銷,那我會建議重新再盤整一次資源,把主攻/助攻的角色理清楚。」→和老闆開口「討價還價」之前,永遠記得,自己的核心function是甚麼?還有,看清楚,你所處的相對位置如何,有哪些資源可以近用、而要小心哪些利害關係。
上位者,很多時候要的不只是承諾,還有你的眼光與謀略。看清老闆真正的意圖,回到你的職場本位和內在權威,謹慎應對。
套句安節雅的話,對於意志力中心空白的人而言,每一天都會是新的挑戰。而作為一個意志力中心空白了四十幾年的人,我想補充的是,真正的挑戰,並不是來自於那些看似拿著鞭子訂績效指標、意志力中心有顏色的主管、伴侶、父母、朋友,而是來自於,你是否看清自己的位置、認識自己的本質,充分明瞭到,「價值」,是不需要靠著過度勞動、費盡口舌的承諾來凸顯的。
「價值」是,你深信,你安住,你自在,就存在。
投射者 老闆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本月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發布了,到底這個月執政者的表現如何呢?ft.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 #游盈隆
根據 #台灣民意基金會 最新民調顯示,【「台灣目前有兩個大黨,民進黨和國民黨,還有幾個小黨如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台灣基進等。在所有政黨中,您個人最支持的是哪一個政黨?」結果發現,30.1%民主進步黨,19.3%中國國民黨,13.3%台灣民眾黨,3%時代力量,2.4% 台灣基進,1.3%其他政黨合計,29.7%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1%不知道、拒答。換言 之,最新民意顯示,在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三成支持民進黨,一成九支持國民黨,一成三支持民眾黨,3%支持時代力量、2.4%支持台灣基進,三成中性選民。和上個月相比,各大小政黨支持度出現了一些變化,民進黨增加 2.3 個百分點,重新站上 3 字頭;國民黨下滑 0.9 個百分點,滑落到 1 字頭,而且是在黨主席選舉期間,是否有特定意涵,值得推敲;台灣民眾黨上揚 3 個百分點;時代力量和台灣基進的變化 都在 0.6 個百分點以內。】
根據風傳媒的報導:【至於影響本次總統聲望的因素,游盈隆指出4大短期因素。第一,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大幅衰退、各項管制逐步放鬆,民眾對指揮中心評價略增,也投射在總統聲望上;第二,BNT疫苗開始運抵台灣,加上政府採購、各國捐贈,使台灣疫苗覆蓋率飆增,一定程度緩和原本驚慌的人心,僅管政府疫苗施打順序朝令夕改,也引起不少民怨。】
【顯示總統 #蔡英文 聲望為4成9,有48.6%民眾基本贊同蔡英文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另有42.5%民眾不贊同,贊同者與不贊同者相差6.1個百分點。董事長游盈隆表示,蔡英文聲望與上月相比雖無激烈增減,但已足以使她離執政困境更遠一點,中國暫停進口我國釋迦、蓮霧一事,也意外的助益蔡聲望,游盈隆直指這是「不變的政治方程式」】這種以農逼政的方式要如何透過少數農民的權益受損,營造出全體國民的不爽呢?難道單靠媒體操縱和陳吉仲出來哭哭就夠了嗎?又或者是真正的問題是,台灣就那麼幾種農產品,王牌都出完了之後還要怎麼拯救政府的滿意度呢?未來cptpp對於農產品的開放,難道又要成為操縱的一個角度嗎?
但是,同樣根據風傳媒的報導:【游盈隆表示,與上期(今年4月)調查相比,滿意 #蘇貞昌 整體施政表現的人減少5.3個百分點,不滿意的人增加9.3個百分點,使滿意蘇貞昌施政表現的人比不滿意者只高出3.3個百分點,可見過去5個月疫情風暴重創蘇揆,「蘇貞昌個人聲望,民意支持度蒸發了14.7 個百分點,如果換算成實際人口數,那等於是流失了285 萬人的支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民意支持度轉變。」】大老闆聲望沒有受到劇烈影響,擔任肉盾的蘇貞昌彈痕累累,這樣到底算不算是善盡責任?蘇的階段性任務快要完成了嗎?還是因為擋得住,就可以用更久?
另外,在針對 #疫苗 的調查裡面,目前還是有百分之三四點七的民眾受訪時表示一劑都沒有打到,百分之八十七點一的人只打了一劑,這樣的狀況未來是不是暫時解除了 #高端 的爭議與危機,還是後續只能靠高端持續支援疫苗施打率呢?
但是在這次的時事議題裡面,新竹合併的議題數字很特殊,可能要請游盈隆董事長解釋一下,全國民眾對於目前地方政府六都十六縣的模式有百分之六十點一的人覺得滿意,但是說到竹竹合併又有百分之四十二點一的人贊成,百分之三十三點九的人不贊成,這樣的狀況對柯建銘推動竹竹合併到底算是可行還是不可行?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疫情中的民調 如何減低拒訪率
10:00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政黨支持度
21:00 中性選民成選舉關鍵族群
28:00 解析總統聲望民調/台灣加入cptpp的代價?
55:00 解析蘇貞昌民調
01:02:00 陳柏惟罷免案 蔡英文總統是否會在最後一刻出面挺3Q 關鍵在民調?
01:06:00 蔡英文若挺陳柏惟 是加分還是減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Gc1ZUyZEuY/hqdefault.jpg)
投射者 老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9/29(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試著用一個問題,邀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是,如果你今天要去看一場電影,你買了一張300塊的電影票。
然而在你準備要入場的時候,你發現電影票不見了;而假設這個電影票是沒有劃位的,而且你那張票也不可能再找得到。
那你願意不願意再付300塊,去買票進場看電影,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提出這個問題的,其實是一位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叫「塞勒」。
他在探討喔,我們的大腦裡面對於很多事情的選擇,究竟是「絕對客觀的理性」;還是其實受到很多情緒啊、框架啊、外在脈絡的暗示的這些影響,其實是一個「不理性」的行為決策。
結果呢,在塞勒他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哦,剛剛那個問題,大概只有46%的人,願意再付300塊去買電影票。不知道你是不是這46%的人,還是另外54%的人呢?
然而呢,他也提出另外一個有一點類似的問題,但是卻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個問題就是喔,假如你準備要看一場電影,這一場電影一樣是300塊。
但是你沒有事先買票,當你來到電影院的時候,發現剛剛弄丟了自己300塊錢;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是否還願意付300塊,來買票看電影呢?
其實你仔細想一下,第二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它們在客觀的角度來看,損失的錢其實是一樣的,都是300塊。
但是在第二種狀況底下,會有88%的人願意買票看電影,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前面是46(%),而後面變88(%)。
塞勒他的一個看法是哦,看電影這件事我們會把它當成是一種「交易」,用票價交換看一場電影的經驗。
而如果同樣一場電影我買了兩張票,就會使這場電影的體驗,變的太昂貴。因為在我們的內在設定當中,這樣的一張電影票,等於要600塊。
而相反的,我們先前遺失的鈔票那300塊,其實並沒有被記在「要看電影」的這個框架、這個帳目裡面。所以呢我們就不太介意,再掏300塊來買票。
雖然兩者之間,都叫做損失300塊。但是前面的問題,它被框架在我看一場電影「花了600塊」;而後面的問題,是我只是先丟了300塊,我同樣看一場電影,我也只是「另外再花300塊」。
所以到這裡,你有沒有聽出些什麼?如果一樣要再花300塊,買一張電影票,我們的總花費都叫600塊。
可是第一個300塊,如果被框架、被認定在「我已經為它付出過代價」,那麼我就很難再花同樣的錢,再買一張。
可是第二個框架,是被框架在「它是另外的事件」;它是因為我的不小心,或因為其它的事件而損失了300塊。
那麼我們心中,反而就會覺得一碼歸一碼,我接下來要看的這場電影,它還是只是讓我花了300塊。
其實這樣的現象,跟很多行為經濟學家談的「心智會計」或者是「心理帳戶」是一樣的。然而這樣的部分,難道只有在我們面對財務的時候,會有這樣的傾向嗎?
其實我邀請你延伸想一下哦,如果同樣一句有點冒犯你的話,今天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你原本跟他關係還不錯,他平常給你的感覺還不錯的人,你會跟他計較嗎?
然而如果同樣一句有點冒犯你的話,是從一個平常跟你關係不好,而且呢讓你有一點厭煩的說出來,那你的情緒反應又會如何?
如果就客觀來看,他說的那一句話,其實跟你丟掉300塊是一樣的。
但是我猜啊,對多數人來說,前面那個跟你關係不錯、相處還不錯的人,講一句稍微有點冒犯你的話,你可能很快的就隨他去,因為這不重要。
但是呢,同樣一句話,如果是有一個平常讓你就有一點不爽的人講出來,你可能哦,不只是會呈現出一個合理的負面反應。
你可能還會「超過」這合理的負面反應,你把新仇舊恨全部加進去;甚至於有一種見獵心喜、終於給我逮到,然後加倍奉還,這樣的行為模式。
然而像是這樣的情況,不管是面對財務還是面對其他人,當你發生的時候,真的不用覺得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問題,或者是自己的認知發生了什麼瑕疵?
其實喔,這只說明了你跟多數人是一樣的。心智正常的人,其實我們在看待很多事情,真的沒有辦法用「純粹客觀理性」來看待。
所以這裡就延伸出兩個,第一個,如果你平常面對生命當中的重要決策,能夠暫時性的拿掉自己的投射、自己的框架、自己的好惡。
能夠用相對「純粹客觀理性」的,去做決策跟判斷,那麼你在面對人生重要決策的時候;你做對決定,或者是你做出適當的決定的機率,一定會比一般人高很多,因為你沒有被自己的情緒所綁架。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他人怎麼對待你。
如果現在的你經常會困擾,奇怪!為什麼同樣一句,話當我說出口的時候,老闆對我翻白眼;而我的同事說出口,老闆甚至於會拍拍他的肩膀,說他幹得好!
那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再跟我研究,到底那句話是說了什麼?你首先要研究的,叫做你到底平常給別人什麼樣的感覺?你在別人心目中,是呈現出什麼樣的框架?
如果你在別人心目當中,呈現的是一個扣分的框架、負面投射的框架,那麼你就算說一句正面的話,也很容易被忽略。
更何況,當你說出一句讓別人覺得是負面的話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別人對你加倍奉還,在你抱怨人心險惡之前,是不是根本的問題在於,你有沒有調整自己在別人心目當中的框架呢?
我想這方面的學習跟修煉喔,是終其一生的。我們永遠要花點心思去理解,到底我們在別人心目當中是什麼模樣?如果你還在乎跟他人的連結的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12月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來讓你學會,怎麼樣能夠有效的辨識出別人的情緒反應,並且創造出更好的連結。
然而你越能夠跟別人創造好的連結,那麼你在他人心中的框架,就會是越正面的;你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寬容、優待。
當然了!你的機會跟你的自在,也會自然的更多的。12月2號這一期的【人際回應力】,是我在今年最後一期【人際回應力】課程。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期盼我能夠在12月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bcLiUm1yN4/hqdefault.jpg)
投射者 老闆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評價
六種不能戴的玉石
我們台灣人呀很多人都有帶玉的習慣,那你知道那些玉是不能貼身配戴的嗎?
配戴這些玉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對身體有害,今天光頭帶大家了解一下
1. 別人的玉石:老一輩的常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除了說明配戴玉石對人的好處之外也在反應人與玉石的牽絆關係,別人養好的玉自己貼身配戴對身體並沒有好處如果你帶了別人養好的玉的玉,而那玉石並不是不是你的保護神的話,反而你很可能在替別的人擋災禍。
2. 來歷不明的古玉:真正的古玉來源只有兩種一種是家傳的古玉另一種是地下出土的陪葬品,除非是世代家傳的古玉不然這些古玉對於配戴者而言都是弊大於利
3. 血玉:真正的血玉跟人血動物血沒有關係它是鐵元素沁入形成的紅沁玉,因為血玉非常的稀少,市面上的血玉都是人工做假的,添加了很多化學染劑,這些假東西呀配戴對人體是有害的
4. 染色的翡翠:有些翡翠看上去特別漂亮而且價格特別便宜,喜歡貪小便宜的人還以為自己撿到錢了,沒想到買回去帶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真的是撿到錢,但是是那個老闆撿到錢,實際也就是把化學試劑貼身配戴了
5. 假起膠的翡翠,「起膠」原本是某·些·翡翠的正常現象,意思是這類翡翠給人第一眼的感覺是像果凍一樣,當你轉動觀察時,投射到它表面的光線是整塊的、連綿不絕的,好像水在裡面快流出來一樣。起膠是一些高檔翡翠所特有的現象,不過那些經過強酸侵蝕並且灌膠的翡翠也會有起膠的效果,也是所謂的B貨灌膠翡翠,這種翡翠貼身配戴自然沒有好處
6. 五彩繽紛的玉石:這種玉石陷阱非常的多,顏色過於鮮艷美麗的大多數是把等級差的玉石用化學原料染色做成的,或著是真假彩色玉石混在一起賣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uDbs0S4c4/hqdefault.jpg)
投射者 老闆 在 投射者不想上班又不適合創業,該怎麼辦呢?【 越獄倒數60天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你怎麼過今天,怎麼過一生】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8241637357914972270 投射者 不想上班又不適合創業,該怎麼辦呢? ... <看更多>
投射者 老闆 在 人類圖《關於投射者的等待被邀請》-談話篇- 星座板 - Dcard 的八卦
先撇開他情緒空白容易發生情緒勒索的狀況,光是他身為年輕的領導者, ... 時獲得被邀請的機會先不論他的員工是什麼類型身為投射者的老闆要如何被邀請 ... ... <看更多>
投射者 老闆 在 [新聞] 傳拓荒者考慮交易探花籤西蒙斯可能成搭- 看板NBA 的八卦
NBA/傳拓荒者考慮交易探花籤 西蒙斯可能成搭配籌碼
udn記者蔡佳霖/綜合外電報導
在今年選秀抽籤儀式上搶到探花籤的拓荒者,傳出可能會用這個選秀權去打包進行交易。有
消息指出,拓荒者考慮用西蒙斯(Anfernee Simons)加上探花籤去交易一名聯盟頂尖小前
鋒,甚至包括太陽中鋒艾頓(Deandre Ayton)也在討論之列。
按照先前報導,拓荒者顯然仍希望圍繞著陣中巨星里拉德(Damian Lillard)去打造具競爭
力的陣容,而里拉德本人也向高層表達了期盼能引進強力幫手,藉此扭轉這兩年的頹勢。而
球團手上的探花籤正是最好的交易籌碼。
不過上述內容也就僅止於流言,也有媒體認為,拓荒者如果能用第3順位選來韓德森(Scoot
Henderson)或是米勒(Brandon Miller),以作為球隊長期計畫,也是不無可能。
https://udn.com/news/story/7002/7178086?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
能換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96.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84548528.A.3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