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豆知識】在山上迷路了,到底該怎麼辦呢?
台灣環境得天獨厚,七成都是山地地形,良好的山林條件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山林。經調查報告中得知,「迷途」是山難事件中最常見的類型。
如果在山上迷路了,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 停留在原地通常是最佳方法
所有的戶外安全課程都會強調在迷路時留在原地。
理論上,如果有完善的登山留守計畫,通常搜救活動會在你失去連絡的隔天開始進行。可惜的是,因為慌張,很少人會採取這樣的方式。
💡 擁抱一棵大樹
山上迷路的驚慌,很容易使人腦筋一片空白,加上腎上腺素分泌,很容易加快腳步,但是這對於迷途的狀況可是沒有任何幫助。如果附近剛好有一棵大樹,擁抱大樹、待在大樹下可以給人安定、依靠的感覺。
停下腳步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大腦才能再次思考,盤點身上的資源並評估各種可能的作法及結果,決定最佳的作法。
💡 不要往溪谷走
在台灣,失蹤者最後在溪谷被尋獲的比例很高,但是往往都已死亡多日。結論是迷途者往往下意識往溪谷移動找路、溪谷中經常有無法克服的地形而導致進退兩難,最終導致山難。
💡 讓自己放大,以利被發現
你可以用任何任何人為的方式留下線索,讓被發現的機率變大。例如用簽字筆寫在垃圾,把垃圾綁在樹上、或是留下顏色鮮艷並與安全無關的物品或裝備。
💡 待援 333 原則
失溫 3 小時、沒水 3 天、沒有食物 3 週。在待援的狀態下,身體的保暖是最迫切需要保護的。如果感覺到有失溫,身體必須要消耗很多能量才能恢復正常體溫。
人在沒有水不是在特別炎熱的情況下,只要身邊有點水,在保暖的情況下至少能維持五到六天的待援,一般而言是沒問題的。
💡 求生意志是關鍵
有一個好方法,把每天的糧食分成三份,吃掉其中的一份後,再把剩下的食物重新分配成三份。這樣一來每天的食物會越來越少,但是永遠都能保有三天的存糧。這樣是一個很棒的做法,不僅讓人有食物無虞的支持,更讓人可以一直待援的心理支持。
多數的迷途成功獲救者都有相同的信念,相信自己能等到救援者到來,許多案例中求生意志是獲救者最重要的一項裝備。
💡 GPS、衛星電話通訊器材
近年來衛星電話器材進步,費用已經非常親民,體積也輕小,非常適合登山隊伍都備著,每天可以跟留守人保持通訊,如果需要救援也可以利用衛星電話傳出座標簡訊給留守人。對於搜救人員可以輕易地找到待援者。
越充足的事前準備,越多的登山知識、技能以及完善的登山裝備,都是幾個能讓戶外風險大大降低的方式。
資料參考:米亞桑 林政翰
💡 豆知識,小知識,戶外超實用 💡
#迷路第一件事先不要慌
#找一顆大樹先冷靜
#百岳米亞桑迷途講座
#戶外豆知識
#巨石阿賢說我們下周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