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6月15日於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獎典禮」錄影演講稿(中文版)
Warhola主席,各位嘉賓,各位亞洲出版業協會的成員,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晚安!
在開始前,本人對未能親自參加此次盛會並演講,表達深切遺憾。
本人缺席的原因有點奇怪,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臺灣新政府認為,我的香港行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問題,包括可能洩露國家機密,以及對我的人身安全保護有所不足。因此我訪港七小時並進行公開演講的請求,很不幸遭到總統府的拒絕。
喔,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各位女士與先生,你們最好小心了!
無論這些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身為中華民國的前任總統,一定會對國家善盡職責。因此,我尊重繼任者蔡英文總統所作決定的職權。由於今晚未能親自與會,請接受我的誠摯歉意,雖然或許不該由我來向各位道歉。但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之前,請容我開始今晚的演講。
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談話。新聞的自由和專業的標準,永遠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指標,並反映臺灣與香港共同享有並支持的核心價值,SOPA自設立以來的努力與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愈來愈緊密的臺港關係
我也很開心能和香港民眾談話,理由有三:
首先,我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一年八個月,1951年時搬回了臺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對香港有一份感情。事實上,我媽媽是在臺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臺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臺灣,是臺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現代化的先驅,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而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第三,香港與臺灣的關係持續深化。香港與臺灣一同走過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保衛釣魚臺,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我記得七十年代臺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臺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臺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臺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香港近年來透過文化、出版,在正體漢字上所做努力,值得臺灣高度肯定。
這些年臺灣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臺灣人第一次出境旅遊就是到香港,對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輸臺灣。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臺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臺灣是通往大陸的門戶。
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因為喜歡臺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品質,到臺灣旅遊,過去八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為3倍之多。有些人甚至想要移民臺灣。我聽說臺灣的誠品書店在香港很受歡迎,開了3 家。因為誠品賣的不只是書,還讓港人品味臺灣人的生活方式。
上個月香港獲得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2016年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第一名,值得慶賀。讓我們為香港鼓掌喝采!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這基礎怎麼來的呢?
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民探親,兩岸關係開始解凍。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啟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大陸方面要求協商「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沒交集。會後我方鍥而不捨,去函提出新建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海協會在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當時臺灣媒體就下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標題,沿用至今。 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在這個基礎上,1993年4月,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成功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後,首度由雙方政府授權相關團體,簽署正式協議。
但不幸的是,往後的15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動盪起伏,並不順利。從1996年李登輝總統執政時的臺海飛彈危機,與1999年提出「兩國論」的震撼,到2001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與2008年的公投綁大選,15年間兩岸關係危機四伏。
直到2008年,我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兩岸和解,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主張得到超過80%臺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臺灣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共識,已是現狀的一部分。由於這些政策,兩岸關係開始穩定下來。
八年來,兩岸簽署23項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會晤7次並互稱官銜。每週往返兩岸的航班從零增加到890班,去年到臺灣的陸客超過400萬人,增為14倍;陸生增加到4萬2千餘人,成長近50倍,臺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
這些發展將一個「衝突熱點」變為一條「和平大道」。也因為「九二共識」,我們才能連續8 次派衛生部長正式參加暌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因為我們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也採取務實的「活路外交」,停止在國際上跟大陸為爭取邦交國而惡鬥,使得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的「惡性循環」,而成為雙贏的「良性循環」,和平紅利開始出現,也已受到美國、歐盟與亞太等各國的肯定。
各位也許記得,1958年8月23日,廈門共軍開始大規模砲擊金門, 面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44天內落下47萬發來自廈門的砲彈,平均每天超過一萬發,1979年起廈門才停止砲擊。2008年後,廈門不再射砲彈過來,送來的是每年平均超過17.5萬的觀光客。有趣的是,陸客在金門最喜歡買的紀念品,就是用共軍多年前打來砲彈殼所製作的菜刀!
由於兩岸累積了足夠互信,在尊嚴與對等的前提下,去年11月7日,我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是兩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
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我並當面向習先生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不會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對我們而言,「一個中國」當然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馬習會」後臺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九二共識」同時反映出臺海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概念。
如果您問:「馬習會」的意義是什麼?我會說,兩岸因內戰隔海分治67年,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本身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
在「馬習會」前的籌備階段,雙方都同意:會談到第三地舉行,馬、習見面時不稱國名與官銜,互稱先生。最顯著的是,我們都同意事先儘早先通知美國。我們也同意舉行會後餐敘,但誰出錢?答案是:各自分擔。我們還各自帶酒來,他們帶30年份的陳年貴州茅台。我們帶25年份的陳年金門、馬祖高梁與老酒。會後發現,高梁酒喝得比茅台多。
讓中華民國成為和平締造者和人道援助者
過去八年來,我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我們「從臺海、到東海、到南海」三次實現和平,我們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如日本、菲律賓、中國大陸、西非、敘利亞、加勒比海、尼泊爾與中美洲。臺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元且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而臺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政經轉型的成功歷史,也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共同記憶中,成為臺灣社會最深層的底蘊,造就了臺灣的創造力以及人情味,這是大陸最需要了解的。
而大陸的遼闊疆域、人民勤勞,35年來的經濟改革,也使大陸的整體財富與力量快速成長,大陸現在已經非常不一樣了。雙方都要相互了解,將心比心。這8年來,我們歡迎大陸民眾造訪臺灣,鼓勵大陸學生來臺唸書,臺灣的大學校園出現了許多大陸學生,他們與臺灣同學在自由民主環境下,一起讀書、一起辯論、一起運動,一起遊憩,在他們人生比較早的階段,就開始交朋友,為兩岸未來永續和平與繁榮打下基礎。我相信我們將為臺海兩岸人民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未來。
記得4年前一月我競選連任成功的晚上,有兩岸大學生一起看電視開票。有國際媒體報導,臺灣同學向大陸同學稱道臺灣選務工作的效率。他說,「你看看我們開票的速度,我們早上投票,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同學聽了說,這沒什麼,在我們那邊,也是早上投票,但我們前一天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學生的幽默感,顯然不比臺灣學生差。
結語
各位女士與先生,過去八年來,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不只為臺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臺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我當然希望在臺灣政黨輪替後,這個趨勢仍可持續下去,我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八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臺灣與香港本就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未來我期待雙方攜手合作,繼續對兩岸與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貴賓健康快樂。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台灣來訪問,作我的客人。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3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3萬的網紅JO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是麵包超人冰淇淋店,廚房玩具開箱。過家家遊戲好好玩喔!冰淇淋推車店還有麵包超人的音樂。最後Jo們還吃真的冰淇淋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記得分享和訂閱喔~謝謝。 Jo Channel 影片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c/JOChannel Jo Channel面子書...
扮演遊戲英文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昨晚高雄論政,今早華山論劍。「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文創,「論劍」是看今天開幕的金庸武俠展。金庸是全球華文界的資產,也是我的青春記憶。
小時候看金庸,除了讚嘆武俠、想像江湖、期待浪漫,也同時從貫穿其間的民族衝突與家國情懷,懵懂地領略反省各種關於「國家民族」的說法。
當年讀到喬峰揭露身世前後,夾身在兩種民族大義的糾結,至今難忘;他後來投身促進宋遼和平的選擇,我也有所感。對照當時的冷戰對峙、兩岸衝突,讓我相信不管有什麼大義,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自由福址,也形塑我長年來對「和平」的堅持。
1996年的大事是台海危機、總統直選。不過當年我在台大的學生,更關心的是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的上市。金庸的電影、電視我們都看過許多,但電腦遊戲的出現,首次讓大家能「進入」武俠世界扮演角色;同類遊戲也紅了好一陣子。
我最近常談「文化經濟」,談到如何將文化資產轉為經濟動力。其實早在 23年前,台灣就已成功創造「文化資產科技變現」的例子。近年「會展經濟」暢旺、「體驗經濟」盛行;今天看的金庸武俠展把許多小說場景實體化,正是一例。
早上在現場,記者提到幾個政治人物,問我像是金庸小說中的誰。現場隨口說說,回頭想想可以多補充幾句:
我說自己喜歡喬峰,這當中有嚮往也有感慨。喬峰為人豪邁、正氣凜然,但心思細膩;這是我嚮往的境界。他扛起國家的苦難,更為了宋遼和平付出很多,也承擔不少污名;這是我感同身受的地方。不過喬峰一生太孤獨,我幸運地遇見婉倩。所以我說「回家像郭靖」,是因為我的太太像黃蓉。
蔡英文像誰,我想了一會。最後說周芷若,是因為她從最初的清純善良,到後來掌握峨嵋派後手段的狠辣,最能反映出蔡這一路走來,給人印象的反差。
九年前,我與蔡首次交手;那次蔡雖敗選,但選舉過程仍提出不少前瞻理念,充滿進步理想。三年前,我臨危披掛,在一場無望選戰中與她二度交手。事後,我必須肯定,她的文稿、理念、美學設計,都有動人處。
但執政三年多來,她過去欠缺地方執政經驗,政策屢屢引起民怨;或許為了捍衛權力,蔡常使出讓我錯愕的手段——不管是縱容張天欽之流把促轉會當東廠;或在初選過程對賴前院長的機關算盡;甚或最近把「公投」關進鐵籠的修法,都一再顛覆早年蔡英文營造出的文青、善良、理想主義形象。
郭董則讓我想到白眉鷹王殷天正。一是因為鷹王武功高強的前輩形象,像郭董。二是因爲他經營天鷹教早已功成一方,卻為了明教存亡撩下來、豁出去——就像郭董早有鴻海帝國,卻為了中華民國國祚而投身政治;同樣讓人尊敬,韓市長則讓我想到韋小寶。《鹿鼎記》是金庸晚年成熟之作,韋小寶口才好,機智重義,也特別接地氣。
人物聯想只是遊戲。不過千百年來不變的是——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就在人心。金庸刻劃了兩千多個角色,背後是各種人生、各種態度。我相信讀金庸,我們總能找到一部分自己。
扮演遊戲英文 在 朱立倫 Facebook 八卦
昨晚高雄論政,今早華山論劍。「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文創,「論劍」是看今天開幕的金庸武俠展。金庸是全球華文界的資產,也是我的青春記憶。
小時候看金庸,除了讚嘆武俠、想像江湖、期待浪漫,也同時從貫穿其間的民族衝突與家國情懷,懵懂地領略反省各種關於「國家民族」的說法。
當年讀到喬峰揭露身世前後,夾身在兩種民族大義的糾結,至今難忘;他後來投身促進宋遼和平的選擇,我也有所感。對照當時的冷戰對峙、兩岸衝突,讓我相信不管有什麼大義,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自由福址,也形塑我長年來對「和平」的堅持。
1996年的大事是台海危機、總統直選。不過當年我在台大的學生,更關心的是電腦遊戲《金庸群俠傳》的上市。金庸的電影、電視我們都看過許多,但電腦遊戲的出現,首次讓大家能「進入」武俠世界扮演角色;同類遊戲也紅了好一陣子。
我最近常談「文化經濟」,談到如何將文化資產轉為經濟動力。其實早在 23年前,台灣就已成功創造「文化資產科技變現」的例子。近年「會展經濟」暢旺、「體驗經濟」盛行;今天看的金庸武俠展把許多小說場景實體化,正是一例。
早上在現場,記者提到幾個政治人物,問我像是金庸小說中的誰。現場隨口說說,回頭想想可以多補充幾句:
我說自己喜歡喬峰,這當中有嚮往也有感慨。喬峰為人豪邁、正氣凜然,但心思細膩;這是我嚮往的境界。他扛起國家的苦難,更為了宋遼和平付出很多,也承擔不少污名;這是我感同身受的地方。不過喬峰一生太孤獨,我幸運地遇見婉倩。所以我說「回家像郭靖」,是因為我的太太像黃蓉。
蔡英文像誰,我想了一會。最後說周芷若,是因為她從最初的清純善良,到後來掌握峨嵋派後手段的狠辣,最能反映出蔡這一路走來,給人印象的反差。
九年前,我與蔡首次交手;那次蔡雖敗選,但選舉過程仍提出不少前瞻理念,充滿進步理想。三年前,我臨危披掛,在一場無望選戰中與她二度交手。事後,我必須肯定,她的文稿、理念、美學設計,都有動人處。
但執政三年多來,她過去欠缺地方執政經驗,政策屢屢引起民怨;或許為了捍衛權力,蔡常使出讓我錯愕的手段——不管是縱容張天欽之流把促轉會當東廠;或在初選過程對賴前院長的機關算盡;甚或最近把「公投」關進鐵籠的修法,都一再顛覆早年蔡英文營造出的文青、善良、理想主義形象。
郭董則讓我想到白眉鷹王殷天正。一是因為鷹王武功高強的前輩形象,像郭董。二是因爲他經營天鷹教早已功成一方,卻為了明教存亡撩下來、豁出去——就像郭董早有鴻海帝國,卻為了中華民國國祚而投身政治;同樣讓人尊敬,韓市長則讓我想到韋小寶。《鹿鼎記》是金庸晚年成熟之作,韋小寶口才好,機智重義,也特別接地氣。
人物聯想只是遊戲。不過千百年來不變的是——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就在人心。金庸刻劃了兩千多個角色,背後是各種人生、各種態度。我相信讀金庸,我們總能找到一部分自己。
扮演遊戲英文 在 JO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是麵包超人冰淇淋店,廚房玩具開箱。過家家遊戲好好玩喔!冰淇淋推車店還有麵包超人的音樂。最後Jo們還吃真的冰淇淋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記得分享和訂閱喔~謝謝。
Jo Channel 影片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c/JOChannel
Jo Channel面子書鏈接:
https://www.facebook.com/JO-Channel-1446985328955789
我們的影片玩具的類型有:
桌面游戏、麥當勞玩具、芭比娃娃、植物大戰僵尸、迪士尼 、出奇蛋/惊喜蛋、玩具總動員 、小小兵 、风火轮、凱蒂貓/吉蒂貓、哆啦A夢、瑪莎與熊、小馬寶莉、水晶寶寶、角色扮演劇場、搞笑劇場、
日本劇場、夾娃娃機、日本扭蛋、史萊姆、超大驚喜蛋、吹泡泡。

扮演遊戲英文 在 JO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是Jo餐厅过家家游戏~是日本食玩店廚房玩具 親子互動遊戲,有diy冰淇淋、花子精靈果凍飲料和多口味轉轉糖食玩。還有Jo爸也一起玩!好好玩很有趣喔!如果喜歡我們的影片記得分享和訂閱喔~謝謝。
Jo Channel 影片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c/JOChannel
Jo Channel面子書鏈接:
https://www.facebook.com/JO-Channel-1446985328955789
我們的影片玩具的類型有:
桌面游戏、麥當勞玩具、芭比娃娃、植物大戰僵尸、迪士尼 、出奇蛋/惊喜蛋、玩具總動員 、小小兵 、风火轮、凱蒂貓/吉蒂貓、哆啦A夢、瑪莎與熊、小馬寶莉、水晶寶寶、角色扮演劇場、搞笑劇場、
日本劇場、夾娃娃機、日本扭蛋、史萊姆、超大驚喜蛋、吹泡泡。

扮演遊戲英文 在 JO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是我們的家里玩躲貓貓/捉迷藏!Jo爸也和Jo們一起玩呢~ 誰是躲貓貓最棒呢?讓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Jo Channel 玩具!
喜歡我們的影片請訂閱和分享喔!感謝。
Jo Channel 影片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c/JOChannel
Jo Channel面子書鏈接:
https://www.facebook.com/JO-Channel-1446985328955789
我們的影片玩具的類型有:
桌面游戏、麥當勞玩具、芭比娃娃、植物大戰僵尸、迪士尼 、出奇蛋/惊喜蛋、玩具總動員 、小小兵 、风火轮、凱蒂貓/吉蒂貓、哆啦A夢、瑪莎與熊、小馬寶莉、水晶寶寶、角色扮演劇場、搞笑劇場、
日本劇場、夾娃娃機、日本扭蛋、史萊姆、超大驚喜蛋、吹泡泡。

扮演遊戲英文 在 Top 10 角色扮演RPG類遊戲2019年#3 - YouTube 的八卦

歡迎大家又來看大鹿的影片啦~RPG( 英文 簡稱“Role Playing Game”),中文名稱爲“角色 扮演 類 遊戲 ”算是個歷史悠久的 遊戲 類型。在各大主機和電腦出現後,RPG ... ... <看更多>
扮演遊戲英文 在 Re: [閒聊] 岐路旅人2全破了,這代真的好讚- 看板Steam 的八卦
※ 引述《miHoYo (米哈遊)》之銘言:
: 隨便一款crpg劇情跟人物描寫敘事都馬贏jrpg
: 因為我常玩crpg阿 jrpg跟crpg比差不多阿
我發現你對CRPG的定義滿奇怪的,
CRPG指的是電腦上的角色扮演遊戲
你要指跟JRPG(日式RPG)對應的詞,應該是WRPG(西式RPG)
: → alanjiang: 薩爾達又不是JRPG 02/27 10:03
: → gwawa0617: 法環算jrpg嗎 還是只要日本人做的rpg就算= = 02/27 10:52
JRPG 跟 WRPG 我認為最大的差別在於,扮演的角色與敘事的手法。
傳統的西式RPG,是由桌上遊戲轉變而來,玩家扮演的角色是自訂的,
故事只有主軸大綱,玩家可以隨心所欲的扮演自己來冒險。
而日式RPG則是帶入遊戲預設的主角,主角必須遵照著預設的劇本演出。
以下詳述主要的差異點
角色背景
西式RPG:有較豐富的角色自訂系統,
不僅限於捏人,連玩家的初始職業,背景都可以自訂。
你可以是鐵匠後代、罪犯、商人、流浪者,隨便你開心。
日式RPG:玩家的背景、職業,遊戲已經設定好,
你是復國的王子、或是劍聖之子,父母是誰,小時候過什麼生活都已經刻好了。
故事敘述
西式RPG:玩家有自己的話語主導權,劇情推動與對話主角可以選擇說話內容,
因為玩家扮演的是自己,所以系統不會預設隨便幫玩家回話,
我們玩西式RPG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看到,每次對話都一堆選項
日式RPG:劇情比較一本道,過劇情時一連串的對話,主角會自己說出劇本的話,
玩家要做的就是一直按空白鍵看下一句。
遊戲系統
西式RPG:傳承至桌上遊戲,玩家可以有多樣手段解決問題,因此引申出很多技能,
像是可以用偷竊拿走任務道具、用力量破門或用開鎖技能開門,殺人或用嘴砲說服對方
也有貿易、電子、工程、煉金等多樣化的技能可以學習。
日式RPG:解決問題的手段比較單一,玩家主要就是學習戰鬥技能。
自由度與選擇權
西式RPG:因為玩家扮演的是自己,所以很大程度可以不按照劇本走,隨心所欲。
你可以上一秒幫城主完成任務稱兄道弟,下一秒就拿出刀砍了城主,
玩家的行為不需要合理化,玩得爽就好。
日式RPG:為了避免玩家失控,不會出現上一秒我們是好兄弟,下一秒就砍死對方的劇情,
如果有這類劇情,必須花篇幅描述主角的內心轉變,因為玩家扮演的是主角,不是自己。
主角作的每件事情都必須合理化。
當然,日式RPG跟西式RPG各有好玩特點,
像早期電腦沒有辦法負擔西式RPG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自由度系統,
反而是日式RPG這種。可以把故事從頭到尾講好的設計,更符合大多數玩家,
同時因為日式RPG限制了玩家失控亂玩的可能,更能設計出深動、感人、轉折的劇情,
例如一直跟隨自己冒險的趙靈兒,最後決戰放大絕犧牲自己,感動無數玩家。
若是在西式RPG就必須考慮,如果玩家一開場就不讓趙靈兒入隊,一開場就殺了趙靈兒,
或是從頭到尾就沒去過仙靈島,而是用別的方法救了嬸娘的命,
甚至玩家根本就不喜歡趙靈兒,因為玩家喜歡的是御姊型的。
但是仙劍玩家扮演的不是自己,是李逍遙,所以才成就了仙劍的經典。
然而日式和西式RPG,並不是非黑即白,比較像是光譜的兩端,
要我畫個光譜表,大概是這樣。
(個人分類,非客觀)
簡單說,西式RPG,玩家更多的是扮演自己,寫自己的故事。
而日式RPG更多的是帶入主角,看一本精彩的小說。
--
至今我仍然深深相信,我是個帥哥,不過是量子力學定義中的帥哥。
當沒人觀測我的時候,我肯定是全地球最帥的男人。
Line:kons08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36.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eam/M.1677490536.A.F65.html
※ 編輯: kons (180.177.36.119 臺灣), 02/27/2023 17:38:55
其實板上之前我就有發文討論過,巫師三是偏日式RPG
不過就是討論嘛,還是你有更好的分類方式?
你是扮演自己,還是帶入主角。
但是劇情是最容易,也第一直覺感受的。
原著小說做成WRPG也不是問題,類似金庸群俠傳這樣。
如果DQ變成能自選對話,有像DND一樣很多技能鑑定,對話,暗道開寶箱,
甚至能夠像fallout2有多種路線跟結局,那我會說DQ是WRPG
如果CDPR用巫師三系統做崔斯特,當然我會說他是JRPG,
不過在這之前玩家會先翻桌,這不是他們要的DND
為什麼很多人不能接受巫師三是日式RPG。
只是這個詞當初提出的時候,沒有被嚴格定義,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日產RPG就是JRPG,
我這篇文章只是,分析分類寫下我的定義,
當然,你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跟分類,或是認為只有日本公司做的RPG才能叫JRPG。
甚至提出一套,你認為什麼叫做JRPG。
當然你也可以說JRPG這個分類就是錯誤,世界上不該存在這個分類,
但是我想,此後業界跟玩家還是會持續頻繁使用這個詞。
像擁王者劇情也是打退另一個位面的神(?)拯救世界,老套王道,但他不是JRPG
當年主機系統根本無法支撐開放的自由世界,不如玩劇情豐富的JRPG
是西方人認為早期日本廠商這個異端做的RPG有點不一樣,所以創造了JRPG這個詞,
為了方便討論區分,東亞的玩家比較會用西式RPG跟日式RPG來以示區別。
西式RPG你要設計的東西多了去,
光一個任務你要拿道具,可以用偷的,用殺的,用買的,用解任務換,
一個NPC殺不殺,任務解法不同,後續展開的支線又要設計,這些都不是容易事。
我沒有辦法扮演一個行事癲狂,或是自閉膽小,或是狂妄自大的傑洛特。
同樣的上古卷軸,雖然也有主線劇情,但扮演的自由程度高很多。
當然如果你認為CRPG定義是指DND類型的rpg,
我也同意很多人這麼認為,雖然我覺得不精確
不就是大家不知道你口中正常的JRPG定義是什麼才有分歧。
第一種當然是會影響後續發展,最好的設計
第二種是殊途同歸,但能給玩家帶入感
第三種是就是做的爛的欺詐設計
這邊我特別說一下第二種,像我玩2077,
對話選項很多也是殊途同歸,只是對話內容不同,
但就是這個對話內容不同,讓我有了帶入感。
同樣一個事件,要問出情報消息。
我可以好言相勸、威脅、揍他一拳,三種選項結果一樣,
但我可以選擇扮演一個8+9威脅,人狠話不多的狠角色,或是有禮貌能言善道的人,
進而提升了扮演感覺。這也是我認為2077稍微偏向西式RPG的原因
今天要情報就是揍你一拳再說,爽。
如果是JRPG遊戲,可能就只能依造主角自己的性格去得到情報,而我認為這就不是我。
※ 編輯: kons (180.177.36.119 臺灣), 02/27/2023 20:57:01
... <看更多>